直角形支架工艺设计
工具式直角型钢支撑拉杆式悬挑脚手架施工工法(2)

工具式直角型钢支撑拉杆式悬挑脚手架施工工法一、前言工具式直角型钢支撑拉杆式悬挑脚手架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的悬挑脚手架施工工法,具有施工效率高、操作简便、结构牢固等特点。
本文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1. 该工法采用工具式直角型钢支撑拉杆,支撑稳固,能够承载大的荷载;2. 悬挑脚手架结构简单,方便拆卸,适合高层建筑施工;3. 施工效率高,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4. 施工过程中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低,易于操作。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高层建筑的外墙装饰、内部设备安装、维修等工程。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钢支撑拉杆支撑悬挑脚手架,使其能够承受施工荷载并保持稳定。
工艺原理包括钢支撑拉杆的选取、布置原则以及与实际工程的连接方式。
具体分析和解释这些原理可以让读者了解该工法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主要包括悬挑脚手架的搭建、连接、调整和拆除等各个施工阶段的详细描述,让读者了解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包括吊装过程、支撑点的设置、水平调整和斜拉杆的安装等。
六、劳动组织劳动组织应包括工人的配备、工作内容和工作顺序等方面的安排,以确保施工工法能够顺利进行。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需要的机具设备包括吊装设备、支撑杆、拉杆等,对这些机具设备的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了解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设备。
八、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包括施工材料的选择、安装质量的控制以及检测和验收过程的规定。
本文将对这些方法和措施进行详细介绍,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九、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十分重要,特别是对施工工法的安全要求。
本文将介绍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并详细说明施工中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安全措施。
十、经济技术分析该工法的施工周期、施工成本和使用寿命等经济技术指标对于工程评估和比较十分重要。
支架设计方案

(一)支架设计方案1、边直段用碗扣式支架现浇支架;2、支架用碗扣式钢管架,立杆主要采用3.0m、2.4m、1.8m几种,立杆接长错开布置,顶杆长度为1.5m、1.2 m、0.9m,横杆采用0.6m、0.3m两种组成,顶底托采用可调托撑。
3、采用非均匀布置方案,箱梁腹板处布置三排横向和纵向间距均为0.3m的立杆,其它位置处立杆的横向和纵向间距均为0.6m;横杆间距为0.6m,立杆的允许设计荷载为40KN;4、布置一定数量的纵向和横向斜撑;5、箱梁外模板采用12~15㎜厚122㎝×244㎝定尺胶合模板,根据箱梁结构尺寸现场加工。
支架顶设可调高度顶托,顶托横向铺15×12cm的方木,纵向用50×6cm木板连接,净间距40cm,木板与胶合板用钉子固定,内模采用组合钢模与木模相结合。
6、选择碗扣式脚手架的主构配件的规格尺寸名称品种长度(mm)重量(Kg)数量横杆HG-240 2400 19.3 HG-180 1800 15.3 HG-1 10 11.3 HG-90 900 7.8 HG-60 600 6.85 HG-30 300 5.9斜杆XG-300 3000 8.6 XG-255 2550 7.5 XG-216 2160 6.6 XG-169 1690 5.4可调横托撑HC-1 7.3横托撑HC-2托撑TC-2 4.1可调托撑TC-1 8.77、布置方案见图13;图13 边跨现浇段碗扣式支架布置图(二)支架计算1、按等截面梁段截面计算,截面位置图示A-A位置(见图13);2、支架的最不利位置在腹板下侧;3、腹板处钢管所受荷载包括:腹板混凝土、底板在腹板处混凝土、半跨顶板混凝土、施工荷载、人群荷载、模板荷载。
先按纵向1m计算,计算结果见图2。
4、腹板下立杆纵向0.3,横向0.3m长布置,腹板处横向可布置三排钢管承担,则一根立杆能承担的竖向荷载为:199.624*0.3/3=KN<允许设计荷载40KN。
支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支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系别机械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年级指导教师二Ο一四年 11 月 09 日支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指导老师:摘要在生产过程中,使生产对象(原材料,毛坯,零件或总成等)的质和量的状态发生直接变化的过程叫工艺过程,如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等都称之为工艺过程。
在制定工艺过程中,要确定各工序的安装工位和该工序需要的工步,加工该工序的机床及机床的进给量,切削深度,主轴转速和切削速度,该工序的夹具,刀具及量具,还有走刀次数和走刀长度,最后计算该工序的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和工作地服务时间。
关键词:工艺规程;定位误差;夹紧;加工余量;夹紧力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fixture design of stent Major: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student: Supervisor:ABSTRCTThe design of the content relates to th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machine tool fixture design, metal cutting machine tool, tolerance and measur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knowledge.Fixture design process of drilling pump cover and reaming holes is designed with 18H7 include part machining process design, process design and fixture three. In process design should first of all parts for analysis, to understand part of the process to design blank structure, and choose the good parts machining datum, design the process routes of the parts; then the parts of each step in the process to the size calculation, the key is to determine the craft equipment and the cutting dosage of each working procedure design; then the special fixture, the fixture for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design, such as the connecting part positioning devices, clamping element, a guide element, fixture and machine tools and other components; positioning error calculated by the analysis of fixture, jig structure the rationality and the deficiency, pay attention to improving and will design in.Key words: process, process, cutting dosage, clamping, positioning, error.目录1 绪论 (4)1.1机械加工工艺概述 (5)1.2机械加工工艺流程 (6)1.3夹具概述 (6)1.4机床夹具的功能 (7)1.5机床夹具的发展趋势 (7)1.5.1机床夹具的现状 (8)1.5.2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 (8)2 工艺规程的设计 (8)2.1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9)2.1.1零件的工艺分析 (9)2.1.2零件的生产类型 (10)2.2选择、确定毛坯图 (11)2.2.1 选择毛坯 (11)2.2.2确定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及公差 (12)2.2.3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13)3 加工工序设计 (14)3.1选择加工装备和工艺设备 (14)3.2 确定工序尺寸 (15)4工艺专用夹具的设计 (16)4.1问题的提出 (16)4.2 定位基准的选择 (16)4.3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17)4.4定位误差分析 (15)4.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支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1.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确定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支架”,它的主要作用是起固定支撑作用。
图1 支架零件图1.2零件的工艺分析从零件图上看来,知原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和公差还有技术要求齐全。
从加工表面上看来,毛坯采用铸件,部分加工表面是主要的工作表面。
加工表面有:1).零件的左、右端面(由图纸所示),粗糙度达到6.32).Φ80H7的孔,要满足圆度公差为0.005,和前端面以及底面的平行度要求,自身的直线度要求.3).前端面,精度要求较高,粗糙度达到1.6,用于连接固定其它部件.4).底面,和前端面的精度要求一样,粗糙度达到1.62.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和设计毛坯图2.1选择毛坯根据零件图可知,零件材料为HT15-33,也就是HT50,HBS为150,零件形状为异形件,且属中批及大批生产,因此选用铸造毛坯,这样,毛坯形状与成品相似,加工方便,省工省2.2确定毛坯尺寸和设计毛坯图为保证铸件加工表面的表面特征与尺寸精度要求,在设计铸造工艺时预先增加在机加工时要切去的金属层厚度,根据国家标准GB/T6414-1999,毛坯尺寸=零件尺寸+RMA+铸件公差等级对应的数值CT[1],对圆柱体铸件部分及双侧加工的表面RMA应加倍,对孔以及内腔加工的表面,毛坯尺寸=零件尺寸-RMA-铸件公差等级对应的数值CT.机器造型时,根据零件的最大尺寸,查表得出RMA=4mm,CT=1.4mm。
故毛坯尺寸是加工表面上的零件尺寸加上5.4mm。
毛坯图尺寸见图纸。
3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3.1定位基准的选择基准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准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
否则,不但加工工艺规程中的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使生产不能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
由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保证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则。
应以不加工面为粗基准;保证加工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
木工直角置物三角架制作方法

木工直角置物三角架制作方法
工具/原料
材料:斜切锯(或切割锯)、木螺钉或石板材螺丝、一个钻头和钻位(钻头应略小于您所使用的螺丝)、木板、木胶、测量仪、铅笔、砂光机,射钉枪,钉子,砂纸等。
制作过程说明:根据需要使用锯子裁切木板,教程中的木条宽度大概为5厘米。
接着将木条的一端30度角斜切,间隔大概30厘米,翻转180度另外一边也30度角斜切。
同样地裁切3条,然后拼成三角形,并用胶水固定,用手压大概2分钟,然后用再次用订子固定。
方法/步骤
步骤1:首先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把斜切锯的切割角度设置在30度左右,开始切割木板,测量木板长度,做好标记。
这就是切割好的木板,注意看木板的边缘,是倾斜的。
步骤2:开始组建三角形木架子,也就是正三边形,钉上钉子,这将使它更容易钉架子上双方在一起。
(如果你有一个钉枪,你可以跳过这一步。
)在木板的边缘涂上木胶,将木板与木板之间黏贴起来。
步骤3:用砂光机打磨木板的边缘,让它变的平滑,添加木头胶水结束和胶水两块粘在一起。
你不需要等待胶水设置为这将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
步骤4:把三角形木架子安装在墙上,清理多余的胶水用湿毛巾
或湿棉签进行严格的角落。
最后,使用砂纸,清理任何边缘不完全对齐来得到一个锋利的边缘。
支架加工实用工艺规程和工装设计

支架加工实用工艺规程和工装设计支架加工的实用工艺规程和工装设计是确保支架加工过程能够达到预期要求的关键。
在本文中,将讨论支架加工的实用工艺规程和工装设计,以提供了解和指导。
一、实用工艺规程1.材料选择和准备:选择适合支架加工的材料,通常是钢材,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在加工前,对材料进行清洗和去油处理,以确保表面光洁和无污染。
2.加工工艺和参数:根据支架的设计要求,确定加工工艺和参数。
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确保加工过程稳定和切削刀具寿命。
3.加工顺序和方法:根据支架的复杂程度和零件结构,确定加工顺序和方法。
可以采用分步加工、多道次加工等方式,确保加工过程顺利和效率高。
4.加工设备和工具的选择:选择适合支架加工的设备和工具。
例如,数控机床、切削刀具等,确保加工设备和工具的精度和性能符合要求。
5.质量控制和检测:在加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确保支架的加工质量符合要求。
可以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和设备,如千分尺、显微镜等,进行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的测量和检查。
二、工装设计工装设计是指设计和制作用于支架加工过程中的夹具和工装,以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以下是支架加工的工装设计的一些建议。
1.夹具设计:根据支架的零件结构和加工过程的需求,设计夹具。
夹具应具备固定工件、定位工件和实现加工所需切削力的功能,确保加工过程稳定和工件精度高。
2.定位和夹持: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准确定位和夹持。
可以使用定位销、定位块、夹紧螺栓等方式,确保工件的位置和角度的精确性。
3.导向和限位:为了确保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工件的精度,需要设计导向和限位元件。
导向元件用于引导切削力和减小振动,限位元件用于限制切削深度和确保加工精度。
4.切削油和冷却液的输送:支架加工过程中需要切削油和冷却液的输送。
设计相应的管道、阀门和喷嘴,确保切削油和冷却液能够有效地达到切削区域并起到相应的作用。
5.工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设计的工装应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松动等情况。
支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毕业设计的课题是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从图纸中可以清楚的知道,支架类零件的作用是用来支撑运动零件和其他的基本零件,支架类零件的组成部分形状多种多样,支架类零件也各有不同,但是按照其结构功能大体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工作主题部分、安装部分和连接支承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支架类零件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得到了一致好评,应用的范围一直在扩展,这种零件在机械的使用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操纵性,一直是气密性要求高适应好等高要求铸件应用的主要对象。
这种设计是必须要培养自主学习以及自我创新的能力。
所以这种设计是全面和实用的,涵盖广泛的知识。
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设计中的基本概念,也需要关注生产实践。
把理论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完成好这次的设计。
这篇论文会对国内支架零件加工工艺夹具的历来的情况进行一个简要的概述,而且加上了支架零件加工工艺夹具工作的理念简述,综述国内外支架零件加工工艺夹具的现在的发展情况后,也综合了它的装置构造是如何设计概念。
论文中,做好了支架零件加工工艺夹具构造与设计的方案,对该装置的参数进行设计,校对其强度,分析其运动,支架零件加工工艺夹具的每个机械构造和尺寸分别得到确认和完善。
关键词:支架,工艺,夹具ABSTRACT:The subject of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is the mechanic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jig design of the disk parts. It is clear from the drawing that the disc type is the box of the transmission type part and is usually cast into grey cast iron. It must have strong rigidity and strength to resist the vibration caused by its transmission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correctly solve a series of factors such as the positioning and clamping of parts, the arrangement of process route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process dimensions in the processing program, and then design a dedicated fixture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parts. This kind of design must be able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self-innovation. So this design is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covering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Therefore, we must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basic concepts in design, but also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production practices.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oduction practice, we can complete this design.Special fixture design, first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of the parts, positioning the parts through the positioning pins, clamping plates to clamp the parts, complete the relatively high-precision positioning, ensure a higher processing accuracy,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cylinder, pressure plate, guide key, Make fixtures fit more reasonably. This manual analyzes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ixtures, the positioning and clamping of fixtures, etc. In addition, it also makes necessary explanations for fixture assembly, processes, etc., as well as some necessary errors in the machining process. instruction of. Special machine tools can greatly improve efficienc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grade, shorten production cycle and increase market competitiveness.Key word:Bearing, Processes, Fixture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2)1.1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2)1.2 国内外发展动态 (3)1.3主要研究内容 (4)第2章零件分析 (6)2.1零件详细分析图 (6)2.2零件的作用 (6)2.3零件加工表格面的详细技术分析 (7)2.4把毛坯的余量跟形状确定 (7)2.5绘制毛坯图 (8)第3章机械加工的工艺流程设计 (9)3.1准确选择定位基准 (9)3.2 拟订的工艺过程 (9)第4章加工设备跟工艺装备的选选取 (12)4.1依照不同的工序来选择不同的机床 (12)4.2如何选选取刀具,夹具以及量具 (12)4.3 切削用量的计算和确定 (12)第5章钻床专用夹具设计 (26)5.1确定出设计的任务跟收集并分析原始的资料 (26)5.2夹具的结构以及类型 (28)5.3工件定位基准的选择和自由度分析 (28)5.4夹具的内部结构 (29)5.5对夹具的精度进行分析 (30)5.6夹紧力计算 (32)5.7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32)第6章车床专用夹具设计 (34)6.1确定出设计的任务跟收集并分析原始的资料 (34)6.2工件定位基准的选择和自由度分析 (34)6.3夹具的内部结构 (34)6.4对夹具的精度进行分析 (35)6.5夹紧力计算 (35)6.6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36)第7章总结与展望 (38)7.1总结 (38)7.2展望 (39)参考文献 (40)致谢 (42)第1章绪论1.1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本课题来源于生产实践。
支架工艺设计

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支架加工工艺设计姓名:杨凤龙班级学号:1008074114指导教师:江丽炜目录目录第1章零件的分析 (1)1.1零件的作用 (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第2章工艺规程设计 (2)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2.2工艺规程设计 (2)2.2.1定位基准的选择 (2)2.2.2制定工艺路线 (2)2.2.3工序尺寸的确定 (3)2.2.4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4)2.3加工工序设计 (5)参考文献 (15)第1章 零 件 的 分 析1.1零件的作用下图所示,直径为22mm 的孔和直径为30mm 的孔可以装轴,起到支撑轴的作用,而直径为12mm 的键槽可以装零件,起到固定的作用。
图1-1 支架1.2零件的工艺分析该零件的主要加工面:左端面为50×66×13的长方体,左端面内有直径为12mm 的键槽,直径为45mm 的右端面,右端面内直径为30mm 的孔、直径为22mm 的孔两个和直径为6mm 的孔,直径为22mm 的孔和直径为30mm 直接影响到装配精度,所以必须保证它的精度。
A 技术要求1.铸件不得有沙眼2.铸造后除去毛刺3.未注圆角R3B第2章工艺规程设计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铸件,支架的材料为HT200,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能吸收振动,阻隔振动传播,消振性好,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和较重要的零件。
有原始资料可知其生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毛坯的铸造方法选用砂型机器造型,为消除残余应力,铸造后应安排人工时效,毛皮最大外形尺寸:111.5mmX82mmX72mm2.2工艺规程设计2.2.1定位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选择以直径为45mm圆柱体为精基准。
粗基准的选择:按有关基准的选择原则,既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有相对位置精度高的不加工表面做粗基准,现已零件的直径为45mm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造型材料选择 (1)
二、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的确定 (1)
三、铸造工艺参数设计 (1)
1.加工余量的选择 (2)
2.铸件孔是否铸出的确定 (2)
3.起模斜度的确定 (2)
4.铸造圆角的确定 (3)
5. 铸造收缩率的确定 (4)
6.考虑加工余量后的尺寸 (4)
四、造型方法的设计 (4)
五、木模的设计 (5)
1.木模的外形设计 (6)
2.木模的设计尺寸 (6)
六、浇注系统和冒口设计 (7)
1.浇注系统选择··················································································7.
2冒口的选择 (7)
七、铸型装配图设计 (8)
八、设计体会 (10)
参考文献 (11)
一、铸造合金和造型材料的选择
1. 铸造合金的选用
因为此次制造的直角形支架使用时负载比较大,要求具有比较高的强度,故采用铸钢ZG270-500
2. 造型和造芯材料
由于本次课程设计的铸件是中等批量生产,所以造型和造芯的方法应采用灵
活多样,适应性强的手工造型。
但它有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铸件质量不易稳定的缺点。
造型方法可选用砂箱造型,其操作方便,无论是大、中、小型铸件,还是大量、成批和单件生产均可采用。
型砂选择:铸钢用的型砂和泥心砂,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是石英砂和耐火粘土。
作为造型材料的沙子性质,由砂粒形状和大小,氧化硅的含量,以及沙子中存在的各种混合物来确定。
该铸件型砂选用瘦沙(粘土含量2~10%)来代替石英砂。
在湿模造型时,小型和中小型钢铸件泥心砂可以采用小颗粒的半肥沙(粘土含量10~20%)作为附加物加入石英砂中。
加入的耐火粘土,其工艺试样的抗压强度应为0.5~0.6kg/mm2。
耐火粘土应该是白色或者淡灰色的,不应有可被肉眼看出的混杂物,如砂子、矿石、石灰等。
碎粘土所含水分不应超过2%。
(铸件材料是铸铁时,制造湿砂型的粘土砂所用粘土为膨润土,湿抗压强度一般为80-120kpa。
含水量为4.5-5.5%,透气性为60-100,型砂配比70/140目占33,100/200目占17%,红砂占50%。
芯砂选择油砂或水玻璃砂。
二、浇注位置及分型面的确定
零件尺寸如下图所示,
零件分型面尽可能选择在铸件的最大截面处,并尽量使铸件的大部分或全部置于同一砂箱内,则取零件330x260的面为分型面,采用两箱造型,330x260的平面下部分全部在下箱,330x260平面上部分的4个凸台在上箱。
零件的浇注口应该选择在零件的壁厚处,并且尽量减少流动的距离,综合考虑浇筑位置选择在支架两个大平面相交的的中心位置,在另一面设置冒口。
三、铸造工艺参数设计
确定铸造工艺参数必须以零件尺寸为依据,零件的详细尺寸如上图所示。
1.加工余量的选择
该直角形支架为成批、大量生产,采用手工造型,由《材料成型工艺基础》P54表1.11和表1.12查得尺寸公差等级CT应为11~14,选12级,加工余量RMA 应选G~K,选G。
由课程设计题目知基本尺寸φ330mm,查《材料成型工艺基础》P56表1.13查得,顶面加工余量取3.5mm,侧面加工余量取2.8mm,加强筋面加工余量取3.5mm,结果如下图所示,
2.铸件孔是否铸出的确定
因为该铸件材料是ZG45钢,成批生产,孔径17mm,由《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三版P69 表4-4查得铸件的最小铸出孔直径是30mm~50mm,则该孔不用铸出。
结论:该孔径为17mm的孔不用铸出,铸造完成后采用机械加工钻出该孔。
3.起模斜度的确定
根据标准《铸件模样起模斜度》中的规定,该铸件选用增加铸件厚度的起模斜度形式如图2.3:
图 2.3 起模斜度
用手工方法加工模具时用宽度标注,该铸件模具是木模,高度230mm,由《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三版P57表1.14砂型铸造时模样外表面及内表面的起模斜度查得起模斜度2.5~3.5mm,取3mm。
结论:起模斜度为3mm
4. 铸造圆角的确定
根据铸件的圆角确定铸造圆角,壁的连接和拐角处要做成圆弧过度,如图两大平面内圆角半径为20mm,则铸造圆角设为半径为20mm,外圆角半径取4~16mm。
则外圆角1处取5mm
图 2.4 尖角所在位置
5. 铸造收缩率的确定
该铸件材料为铸钢,由《材料成型工艺基础》第三版P58知铸钢的
有阻碍收缩1.3%~1.7%,自由收缩1.6%~2.0%,该铸件选1.5%,则制造尺寸放大一
个线收缩率。
结论:铸造收缩率1.5%。
综上所述考虑到铸件的加工余量、收缩量、拔模斜度、铸造圆角、工艺补正量及芯头间隙后的铸件尺寸如图2.5:
图2.5 最后的铸件尺寸
四、造型方法设计
要确定造型方法必须根据铸件的外形来选择分型面和型芯形状。
铸件的外形
如图3.1所示
图 3.1 铸件的外形
由上图可看出,该铸件结构简单,成左右对称分布,根据浇注位置确定选择大平面作为分型面,浇筑位置选择在整个大平面的相交处的中部浇筑时最大平面在对上端水平放置,另一大平面垂直放置。
模样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下模有两个大平面一个加强筋四个小凸台加侧面的两个活块,一部分是上模由定位好的四个活块组成,完整摸样如下图3.2所示,
图3.2模样3D图
五、木模的设计
根据铸件工艺参数中铸件的收缩量、加工余量、拔模斜度、铸造圆角、工艺补正
量及芯头间隙,设计木模。
木模每处的尺寸=铸件实际尺寸+加工余量+收缩量。
则木模的形状如图4.1:
图 4.1 木模的形状
经设计:木模的上下模分层图如图4.2所示:
图4.2 木模上下模
经计算:木模的尺寸如图4.3:
图 4.3 木模尺寸
六、浇注系统和冒口设计
1. 浇注系统选择
因该铸件质量不大和形状简单,则选用直浇口式的浇注系统。
采用开放式浇注系统,在位置上选用顶部注入,由于铸件类型是铸钢件,采用开放式浇注系统,所以浇注系统各组元截面比例为ΣF内:ΣF横:ΣF直=1~2:1~2:1
2. 冒口的选择
该直角形支架需要放置顶部与大气想通的明冒口。
冒口与浇注系统的位置如图所示:
图 5.1 浇注系统和冒口
七、铸型装配图设计
装配图如图6.1所示,装配图三维图如图6.2所示,下模三维图如图6.3所示,上模三维图如图6.4所示。
图
6.
图6.2 装配图三维图
图6.3下型三维图
图6.4 上型三维图
八、设计体会
两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
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
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运筹帷幄,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做人与处世。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次设计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单独设计铸造工艺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从中发现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
参考文献
[1]《材料成型工艺基础》沈其文主编 3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2]《机械设计》濮良贵,纪名刚主编8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工程材料及应用》周风云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版 2002
[4]《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版 2009
[5]《模具专业英语》王群童长请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1版 2008
[6]《铸造工艺及设备》曹瑜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1版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