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孔的工艺装备设计
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装备设计(doc 17页)

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装备设计(doc 17页)题目: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Φ25mmΦ22mm阶梯孔和8XΦ8mm孔钻孔及相关工艺)一、设计题目(学生空出,由指导教师填写)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Φ25mmΦ22mm 阶梯孔和8XΦ8mm孔钻孔及相关工艺)此套设计有全套CAD图和卡片,有意者请联系我索取522192623@二、原始资料(1)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三、上交材料(1)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参附表1) 1张(4) 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1张(4)夹具装配图1张(5)夹具体零件图1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四、四、进度安排(参考)(1)熟悉零件,画零件图2天(2) 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5天(3) 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夹具体图) 9天(4)编写说明书3天(5)准备及答辩2天五、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摘要笔者对机械图学书166页的支架三视图进行工艺分析,确定下端面为工序基准。
在确定铸造材料的同时,查阅相关资料,主要是课程设计指导书和机械设计手册等。
在用CAXA画出零件图的基础上,完成对毛坯图的绘制,相关形位公差和粗糙度加以补充。
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加工工序卡片。
并由指导书上钩形压板的启发设计了一套支架的专用夹具。
在笔者设计的专用夹具上可以进行钻两种孔的工艺加工。
AbstractThe author analysis the book that call on “mechanical graphics”. In 166 page author find the three view analysis. Facing on the next benchmark for the process. In determining the casting material at the same time, access to relevant information, mainly to guide curriculum design books and manuals, such as mechanical design. Painted parts with CAXA electronic chart on the basis of the rough to complete the mapping, the relevant geometric tolerance and roughness to be added . Under the guidance of Ms.Li, author completed the process of card processing and card processing. Guide books by the inspired hook plate has designed a special fixture stent. Author design in a special fixture which can drill two kinds of holes for processing.1.零件的工艺分析1.1设计对象该设计对象是笔者自己找《机械图学》书166页的一个支架零件。
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孔的工艺装备和夹具的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孔的工艺装备与夹具设计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一、设计题目“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孔的工艺装备与夹具设计二、设计要求设计的要求包括如下几个部分:1.绘制零件图。
1张2. 绘制零件毛坯图。
1张3.编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1套4.绘制夹具装配图(A0或A1)1张5.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约5000——8000字)。
1份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章节)(1).目录(2).摘要(中外文对照的,各占一页)(3).零件工艺性分析(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5).指定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设计(6).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7).体会与展望(8).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包括书、期刊、报告等,15条以上)三、上交材料1.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张4.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1张5.夹具装配图6.设计说明书1份四、进度安排1.第l~2天查资料,熟悉题目阶段。
2.第3~7天,完成零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并编制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3.第8~10天,完成夹具总体方案设计(画出草图,与指导教师沟通,在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计的下一步)。
4.第11~13天,完成夹具总装图的绘制。
5.第14~15天,零件图的绘制。
6.第16~18天,整理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7.第19天,完成图纸和说明书的输出打印。
8.第20~21天,答辩五、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摘要设计内容:设计“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φ30H7孔的工艺装备,并绘制出支架零件图、毛坯图、夹具装配图,填写工艺卡片,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意义:通过该课程设计,将所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锻炼了自己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的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增强了专业技能,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了一次适应性训练,从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支架零件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支架零件铸造工艺设计一、零件的生产条件、结构及技术要求1、生产性质:大批量生产2、材料:HT2003、零件加工方法:零件上有多个孔,除中间的大孔需要铸造以外,其他孔在考虑加工余量后不宜铸造成型,采用机械方法加工,均不铸出。
造型方法:机器造型;造芯方法:机器制芯4、主要技术要求:满足HT200的机械性能要求,去毛刺及锐边,铸件表面不允取有缺陷。
二、零件图及立体图结构分析1、零件图如下:零件主视图零件俯视图2、立体图如下:三、工艺设计过程1、铸造工艺设计方法及分析(1)铸件壁厚为了避免浇不到、冷隔等缺陷,铸件不应太薄。
铸件的最小允许壁厚与铸造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在普通砂型铸造的条件下,铸件最小允许壁厚见表1。
表1. 铸件最小允许壁厚查得灰铁铸件在100~200mm的轮廓尺寸下,最小允许壁厚为5~6mm。
由零件图可知,零件中不存在壁厚小于设计要求的结构,在设计过程中,也没有出现壁厚小于最小壁厚要求的情况。
(2)造型、制芯方法造型方法:该零件需批量生产,为中小型铸件,因此,采用湿型粘土砂机器造型,模样采用金属模,采用技术先进的机器造型。
制芯方法:在造芯用料及方法选择中,如用粘土砂制作砂芯原料成本较低,但是烘干后容易产生裂纹,容易变形。
在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由于需要提高造芯效率,且常要求砂芯具有高的尺寸精度,此工艺所需的砂芯采用热芯盒法生产砂芯,以增加其强度及保证铸件质量。
选择使用射芯工艺生产砂芯。
采用热芯盒制芯工艺热芯盒法制芯,是用液态固性树脂粘结剂和催化剂制成的一种芯砂,填入加热到一定的芯盒内,贴近芯盒表面的砂芯受热,其粘结剂在很短的时间内硬化。
而且只要砂芯表层有数毫米的硬壳即可自芯取出,中心部分的砂芯利用余热可自行硬化。
(3)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及排布初步确定一箱中放几个铸件,作为进行浇冒口设计的依据。
一箱中的铸件数目,应该是在保证铸件质量的前提下越多越好。
本铸件在一砂箱中高约130mm,长约200mm,宽约110mm,体积约99.7cm^3,密度7.2g/cm^3,重约0.8Kg。
托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讲解

北方民族大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托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内孔夹具设计班级:机械131班姓名:海类旭学号:20131941指导教师:李红梅完成日期:2016年1月22日北方民族大学课程设计第 1 页共17 页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托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宽3槽工艺装备设计二、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2) 生产类型:(小批量生产)三、上交材料1.所加工的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套4.编制所设计夹具对应的那道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5.绘制夹具装配图(A2)1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和机床夹具设计全部内容。
(约5000-8000字)目录1托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3)1.1托架的用途 (3)1.2托架的技术要求及工艺性审查 (3)2、确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 (3)2.1选择毛胚 (3)2.2确定毛胚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4)3 拟定托架工艺路线 (5)3.1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5)3.2加工阶段的划分 (6)3.3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7)3.4工序顺序的安排 (7)3.5机械加工工序 (7)3.6确定工艺路线 (9)4、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工差的确定 (11)5、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 (11)6.夹具设计 (12)6.1提出问题 (12)6.2设计思想 (12)6.3夹具设计 (12)7.总结 (15)参考文献 (16)1托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1托架的用途1.2 托架的技术要求及工艺性审查该托架的各项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加工表面尺寸偏差(mm)公差及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um)形位公差(mm)后端面IT12 12.5φ80内孔面IT11 6.3φ10销孔IT7 1.6M10螺纹孔IT7φ75内孔面0.03mm IT7 1.6左端面IT11 6.32、确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2.1选择毛胚毛坯的结构工艺要求托架为铸造件,对毛坯的结构工艺有一定要求:①铸件的壁厚应和合适,均匀,不得有突然变化。
支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支架共有两组加工表面,他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述如下:
(1).∅30孔一侧端面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30孔一侧端面,倒角钻孔并攻丝。这一部份只有端面有6.3的粗糙度要求。其要求并不高,粗车后精车就可以达到精度要求。而钻工没有精度要求,因此一道工序就可以达到要求。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
Abstract
Fan-shaped fork parts processing and drilling parts machining fixture design including process design, process design, and special fixture design three parts.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the parts to be the first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parts of the process re-design the structure of the blank, and select the machining datum good parts, the design process route parts; then the part of each step of the process to calculate the size of a key is to determine the technical equipment and cutting the amount of each process; then dedicated fixture design, select the design of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fixture, such as positioning elements, clamping elements, guiding element, clamp connections and machine parts and other components; positioning error generated when calculating the fixture, analytical rationality and inadequacies fixture structure and attention to improving the design in the future.
左支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的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左支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摘要在生产过程中,使生产对象(原材料,毛坯,零件或总成等)的质和量的状态发生直接变化的过程叫工艺过程,如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等都称之为工艺过程。
在制定工艺过程中,要确定各工序的安装工位和该工序需要的工步,加工该工序的机车及机床的进给量,切削深度,主轴转速和切削速度,该工序的夹具,刀具及量具,还有走刀次数和走刀长度,最后计算该工序的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和工作地服务时间。
关键词:工艺规程;定位误差;夹紧;加工余量;夹紧力ABSTRACTEnable producing the target in process of production (raw materials, the blank , state of quality and quantity on part become always ) take place direct course of change ask craft course, if the blank is made, machining, heat treatment , assemble etc. and call it the craft course. In the course of making the craft , is it confirm every erector location and worker step that process need this of process to want, the locomotive of processing , this process , and the entering the giving amount of the lathe, cut depth ,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main shaft and speed of cutting, the jig of this process, the cutter and measuring tool, a one hundred sheets of number of times still leaves and a one hundred sheets of length leaves, calculate basic time of this process , auxiliary time and service time of place of working finally.Keywords:Technical instruction, position error ,clump , the surplus of processing ,clamp strength目 录摘 要 (I)绪 论 (2)第1章 车床左支座零件的分析及毛坯的确定 (3)1.1 车床左支座的作用和工艺分析 (3)1.1.1 零件的作用 (3)1.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4)1.2 零件毛坯的确定 (4)1.2.1 毛坯材料的制造形式及热处理 (4)1.2.2 毛坯结构的确定 (5)第2章 车床左支座的加工工艺设计 (6)2.1 工艺过程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6)2.1.1 加工方法选择的原则 (6)2.1.2 加工阶段的划分 (6)2.1.3 加工顺序的安排 (7)2.1.4 工序的合理组合 (8)2.2 基准的选择 (8)2.2.1 粗基准和精基准的具体选择原则 (8)2.2.2 选择本题零件的基准 (9)2.3 机床左支座的工艺路线分析与制定 (10)2.3.1 工序顺序的安排的原则 (10)2.3.2 工艺路线分析及制定 (10)2.4 机械加工余量 (13)2.4.1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 (13)2.4.2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以及毛坯余量的确定 (13)2.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6)2.5.1 工序一 粗铣Ø80H9(087.00)mm 孔大端端面 ........................................................................... 16 2.5.2 工序二 粗镗Ø80H9内孔 . (19)2.5.3 工序三 精铣Ø80H9大端端面 (20)第3章 专用夹具设计 (23)3.1 定位基准及定位元件的选择 (23)3.2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23)3.3 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24)3.4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5)致 谢 (26)参考文献 (27)附 录 (28)绪论一、设计目的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学生在学完了大学所有科目,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前横架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优秀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前横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一、设计题目前横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上平面)工艺装备设计二、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草图)1张(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三、上交材料(1) 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1张(2) 毛坯图1张(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4) 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1张(5) 夹具装配图1张(6) 夹具体零件图1张(7)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字左右) 1份四、进度安排(参考)(1) 熟悉零件,画零件图2天(2) 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5天(3) 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夹具体图) 9天(4) 编写说明书3天(5) 准备及答辩2天五、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摘要对前横架零件进行了自主的零件工艺性分析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绘制了相应的零件图和毛坯图,填写相应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指定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并且绘制其装配图。
通过该课程设计,进一步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相应知识,将所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同时对Pro/E软件进一步学习,使用。
本次设计使学生得到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初步培养,提出了自主的设计思想,完成所要求的设计任务。
关键词:前横架;机械制造;专用夹具;工艺规程;实践AbstractAdvancing technology capability analysis and the machine-finishing technological process design of the first transverse frame independently, and planning the corresponding detail drawing and the semifinished materials chart, and filling in the corresponding machine-finishing technological process card and the machine-finishing travel chart, designing the special jig of the working procedure, and planning its assembly drawing. Through this curriculum project, further grasping knowledge of the machine manufacture technology, and unifying the theory and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Meanwhile further studying to the Pro/E software, and using it. This design preliminary raises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solving the problem and analyzing question, proposing the thought of design independently, completing the task which the design requests.Key word: First transverse frame; Machine manufacture; Unit clamp; Technological process; Practices目录摘要 .......................................................................................... I I Abstract ..................................................................................... I II 1前横架工艺性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1.1前横架工作表面 (1)1.2前横架的技术要求 (1)1.3审查前横架工艺性 (1)1.4确定前横架生产类型 (2)2确定毛坯,绘制毛坯图 (2)2.1选择毛坯 (2)2.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2)2.2.1公差等级 (2)2.2.2铸件质量 (3)2.2.3机械加工余量 (3)2.2.4基本尺寸 (3)2.3绘制前横架铸造毛坯图 (3)3.拟定前横架工艺路线 (3)3.1定位基准的选择 (3)3.1.1精基准的选择 (3)3.1.2粗基准的选择 (3)3.2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4)3.3加工阶段划分 (4)3.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4)3.5工序顺序的安排 (5)3.5.1机械加工工序 (5)3.5.2热处理工序 (5)3.5.3辅助工序 (5)3.6确定工艺路线 (5)4.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 (5)5.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6)5.1工序1——粗铣前横架上平面至设计尺寸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6)5.2工序2——钻-倒角-攻螺纹上平面M12四个螺纹孔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7)5.3工序3——钻-攻螺纹-锪平面-倒角C面一个M12螺纹孔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7)6.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 (7)6.1切削用量的计算 (7)6.1.1工序1——粗铣前横架上平面 (7)6.1.2工序2——钻、倒角、攻螺纹上平面M12四个螺纹孔 (7)6.1.3工序3——钻、攻螺纹、锪平面、倒角C面一个M12螺纹孔 (8)6.2时间定额计算 (8)6.2.1基本事件的计算 (8)6.2.2辅助时间的计算 (8)6.2.3其他时间计算 (9)6.2.4单件时间计算 (9)7.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10)7.1定位基准的选择 (10)7.2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10)7.3定位误差分析 (11)7.4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11)8 设计体会 (12)参考文献: (13)1前横架工艺性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1前横架工作表面该零件主要工作表面为前横架上平面、五个螺纹孔M12、φ25锪平面,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重点予以保证。
支架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设计

目录1 引言 (2)2 课程设计旳目旳 (2)3 支架旳工艺分析 (3)3.1支架旳构造及其工艺性分析 (3)3.2支架旳技术规定分析 (3)4 毛坯旳选择 (3)5 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旳制定 (4)5.1定位基准旳选择 (4)精基准旳选择 (4)粗基准旳选择 (4)5.2确定工艺路线 (4)加工措施旳选择和加工阶段旳划分 (4)工艺路线旳确定 (5)5.3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旳确定 (6)5.3切削用量确实定 (7)6 夹具设计设计 (15)6.1确定设计方案 (16)6.2选择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 (16)6.3确定导向装置 (16)6.4定位误差旳分析与计算 (16)6.5设计夹紧机构 (16)7 道谢 (16)参照文献 (17)1 引言工艺综合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旳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 内容覆盖金属切削原理和刀具、机械加工措施及设备、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工艺装备等, 因而也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旳课程, 必须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使我们对该课程旳基础理论有更深刻旳理解, 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我们理论联络实际旳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因此, 工艺综合课程设计应运而生, 也成为机械类专业旳一门重要实践课程。
2 课程设计旳目旳(1)工艺综合课程设计意在继承前期先修基础课程旳基础上, 让我们完毕一次机械零件旳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经典夹具设计旳锻炼, 其目旳如下。
(2)在结束了机械制造基础等前期课程旳学习后, 通过本次设计使我们所学到旳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
培养我们全面综合地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处理机械制造中旳问题旳能力。
(3)通过设计提高我们旳自学能力, 使我们熟悉机械制造中旳有关手册、图表和技术资料, 尤其是熟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夹具设计方面旳资料, 并学会结合生产实际对旳使用这些资料。
通过设计使我们树立对旳旳设计理念, 懂得合理旳设计应当是技术上先进旳, 经济上合理旳, 并且在生产实践中是可行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题目:“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孔的工艺装备与夹具设计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一、设计题目“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孔的工艺装备与夹具设计二、设计要求设计的要求包括如下几个部分:1.绘制零件图。
1张2. 绘制零件毛坯图。
1张3.编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1套4.绘制夹具装配图(A0或A1)1张5.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约5000——8000字)。
1份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章节)(1).目录(2).摘要(中外文对照的,各占一页)(3).零件工艺性分析(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5).指定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设计(6).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7).体会与展望(8).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包括书、期刊、报告等,15条以上)三、上交材料1.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张4.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1张5.夹具装配图6.设计说明书1份四、进度安排1.第l~2天查资料,熟悉题目阶段。
2.第3~7天,完成零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并编制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3.第8~10天,完成夹具总体方案设计(画出草图,与指导教师沟通,在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计的下一步)。
4.第11~13天,完成夹具总装图的绘制。
5.第14~15天,零件图的绘制。
6.第16~18天,整理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7.第19天,完成图纸和说明书的输出打印。
8.第20~21天,答辩五、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摘要设计内容:设计“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φ30H7孔的工艺装备,并绘制出支架零件图、毛坯图、夹具装配图,填写工艺卡片,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意义:通过该课程设计,将所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锻炼了自己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的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增强了专业技能,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了一次适应性训练,从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设计中调整了心态,懂得做事要细心,有信心,磨练了意志,强化了自我。
AbstractDesign: Design "stand" parts of the machining process of order processing and φ30 H7 hole of equipment and spare parts to m ap out support plans, rough map, fixture assembly, filled out a card process, the preparation of curriculum design specification. Design significance: the adoption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will lear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mbining production, tempered his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identify problems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ies, in the process I am an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solution of the mechanical parts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issues, Design a machine for this fixture typical of equipment, impr ove the structure of design capability,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for future graduates to design their own future and will be engaged in the work of an adaptation training, thus laying a good foundation. In the design of adjustment of the mentality, know how to do things carefully, confidence, tempering the will to strengthen the self.目录序言 (1)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2)1.零件的工艺分析 (2)2.零件的生产类型 (2)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2)1.选择毛坯 (2)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3)3.确定毛坯尺寸 (3)4.设计毛坯 (3)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3)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4)3.制定工艺路线 (4)四、工序设计 (5)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5)2.确定工序尺寸(工序Ⅸ) (5)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工序Ⅸ) (6)1.切削用量的计算 (6)2.基本时间t m的计算 (6)六、夹具设计 (7)1.定位方案 (7)2.夹紧机构 (7)3.导向装置 (7)4.夹具与机床连接元件 (8)5.夹具体 (8)七、设计体会 (8)参考文献 (9)序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机车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教。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零件的工艺分析通过对该零件图的重新绘制,知原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
该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均需切削加工,各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都不难获得。
以下是支架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1.R面粗糙度为6.3,通孔φ30H7,粗糙度为1.6,此孔为加工其他孔的基准。
2.孔φ8,粗糙度为12.5。
3.孔φ20,粗糙度为3.2。
4.M面,粗糙度为6.35.S面,粗糙度为6.3。
6.T面,粗糙度为6.3。
7.键槽b=8,粗糙度为3.2。
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一般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该零件没有很难加工的表面,上述各表面的技术要求采用常规加工工艺均可以保证。
2.零件的生产类型大批量生产。
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1.选择毛坯该零件材料为HT200,零件结构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为使零件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保证零件工作可靠,故采用铸造成形。
这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加工精度上考虑也是应该的。
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根据工艺手册中的铸件质量、零件表面粗糙度、形状复杂系数查表得,单边余量在厚度方向为 1.0-2.0mm,水平方向亦为 1.0-2.0mm。
铸件孔的单面余量查表得0.7mm.3.确定毛坯尺寸毛坯尺寸只需将零件的尺寸加上所查得的余量值即可。
4.设计毛坯图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1.定位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按有关基准的选择原则,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现以零件的侧面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
精基准的选择: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选择以圆柱体的Φ30H7孔为精基准。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1)R端面公差等级为IT10,表面粗糙度为Ra6.3,需进行粗铣。
(2)Φ50外圆面为未注公差尺寸,根据GB 1800-79规定起公差等级按IT14,需进行粗铣。
(3)N端面为未注公差尺寸,根据GB 1800-79规定起公差等级按IT14,需进行粗铣。
(4)T端面公差等级按IT10,表面粗糙度为Ra6.3,粗铣即可。
(5)M端面公差等级按IT10,表面粗糙度为Ra6.3,粗铣即可。
(6)S端面公差等级为IT10,表面粗糙度为Ra6.3,需钻和铰。
(7)Φ30H7通孔,倒角 1.6×45 公差等级为IT7,表面粗糙度为Ra3.2,需钻、精扩、精铰。
(8)Φ8孔公差等级为IT10,表面粗糙度为Ra12.5,需粗铣即可。
(9)Φ20半圆孔公差等级为IT8,表面粗糙度为Ra3.2,需钻-铰。
3.制定工艺路线工序Ⅰ:粗铣M面。
工序Ⅱ:粗铣N面。
工序Ⅲ:粗铣R面。
工序Ⅳ:钻-精扩-铰孔至Ø30H7,孔口倒角1.6×45 °。
工序Ⅴ:粗铣键槽。
工序Ⅵ:粗铣S面及T面。
工序Ⅶ:粗铣-半精铣Ø18半圆面。
工序Ⅷ:钻孔4-Ø8扩铰球形孔。
工序Ⅸ:清洗。
工序Ⅹ:终检。
四、工序设计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2.确定工序尺寸(工序Ⅸ)钻Φ=28.6mm。
查表可依次确定各工步尺寸的加工精度等级为,精铰:IT9;钻:IT12;根据上述结果,再由表可查得,Φ30mm的孔精铰余量Z精铰=0.2mm;钻孔余量Z查标准公差数值表可确定各工步的公差值分别为,精铰:0.030mm;钻:0.120mm。
综上所述,该工序各工步的工序尺寸及公差分别为,精铰:Φ30+0.0300mm;钻孔:Φ28+0.1200mm.工序号设备工艺装备工序Ⅰ立式铣床X51高速钢套式面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工序Ⅱ立式铣床X51高速钢套式面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工序Ⅲ立式铣床X51高速钢套式面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工序ⅣZ550莫氏直柄麻花钻,扩孔钻,铰刀,卡尺,塞规工序Ⅴ立式铣床X51 直柄键槽铣刀,游标卡尺工序Ⅵ立式铣床X51高速钢套式面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工序Ⅶ立式铣床X51 圆柱形铣刀,卡尺工序ⅧZ550 莫氏直柄麻花钻,游标卡尺工序清洗机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工序Ⅸ)5.1 切削用量的计算(1)钻孔工步①被吃刀量的确定取ap=5.8mm。
②进给量的确定由表,选取该工步的每转进给量f=0.4mm/r。
③切削速度的计算由表,按工件材料为HT200的条件选取,切削速度v可取为25m/min。
由公式n=1000v/Πd可求得该工序钻头转速n=265r/min,参照表所列Z550 型立式钻床的主轴转速,取转速n=351/min.再将此转速代入公式,可求出该工序的实际钻削速度v=nΠd/1000=33.06m/min.(2)精铰工步①背吃刀量的确定取ap=0.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