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合集下载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课件+同步练习+素材(图片+视频)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课件+同步练习+素材(图片+视频)

合作探索:
结合材料分析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转 嫁 危 机
蓄 谋 已 久
(1)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事件 是什么? (3)为什么说那是个“悲惨的时候”? (4)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东北的迅速沦陷?
时间 地点 制造国 借口 经过
1931年9月18日 沈阳 日本 柳条湖事件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 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东北三省沦陷
杨靖宇
东北抗日队伍抗击日军
发动者
目的 经过
合作探索: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张学良和杨虎成作为蒋介石的部下,为什么 根本原因: 会“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目的是什么? 日军进一步侵犯华北,是中华民族处于亡国 灭种的危急关头,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其他原因: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蒋介石顽固反共、一意孤行,激起爱国官兵的 强烈不满。
末代皇帝溥仪
思考“一二九 运动”的爆发 的背景及意义
“一二九运动”的是在日侵略华北地区,中华民族危机 不 断加深的背景下爆发的。它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1936年12月12日,张 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 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 称“双十二事变”。
张学良 杨虎城
时间 地点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 张学良、杨虎城 逼迫蒋介石抗日 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 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 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影响
东三省沦陷
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 什么态度? 全国人民 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

14.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14.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课题: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课型:新授课)班级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的概况;2.通过探究日本侵华的原因和西安事变的影响,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3.通过学习日本侵华,感受这段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情怀。

【落实基础】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1.日本:历史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道路,多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根本原因:为,日本加快了对中国侵略掠夺的步伐。

2.中国: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国共对峙十年,国民政府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二、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发动的主要事件事变时间结果影响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时间,日军占领东北三省①对中国:②对世界:一二八事变驻守上海的第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领导下,奋起反抗,多次击退日军进攻三.全国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背景: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又制造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2)全国各阶层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主张学生“”运动东北人民东北人民组织国民党官兵张学良、杨虎城发动“”(3)西安事变时间:结果:意义:国共之间进行了年的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战线初步形成【合作探究】▲1.结合地图,说一说日本与中国在地位置上的联系,分析日本为什么要以东北三省为目标开始侵略中国。

并依据地图,说一说,失去东北三省会给中国造成什么危害?★2.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该“杀蒋”?还是“放蒋”?请说明理由。

3.毛泽东曾说:“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发展方向转换的枢纽”。

周恩来则说,张学良和杨虎城都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结合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形势,讨论一下,为什么毛泽东和周恩来对西安事变和张、杨二人的评价如此之高?【拓展延伸】1.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14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

其中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西安事变D.华北事变2.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中日名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B.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政策的感召C.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之心D.蒋介石不接受联共主张,亲临西安督战3.材料一: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则决不能御外侮。

(自创)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自创)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目的
中共 态度 结果 影响
议一议:张学良、 杨虎城为何会“以下 犯上”,扣押蒋介石 呢?
“兵谏”
“哭谏” “劝谏”
国外: 国内:
中国共产党怎样 解决西安事变呢?
议一议
• (1)对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决 策,有一种观点认为,蒋介石在十 年内乱中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 员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后应把他 押上法庭,让人民公审。假如你生 活在那个时代,你是否赞成这种观 点?为什么? • (2)毛泽东曾说,“西安事变是 中国历史发展方向转换的枢纽”。 周恩来则说,张学良和杨虎城都是 “民族英雄,千古功臣”。结合当 时的国内和国际形势,讨论一下, 为什么毛泽东和周恩来对西安事变 和张、杨二人评价如此之高?
⑷西安事变
阅读教材内容,完成:
① ②
西安事变为什么会爆发? 概述西安事变的概况 西安事变的结果?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评价西安事变和张杨二人?



时间
1936年12月12日
地点
过程
陕西省西安市
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前来 “督剿”的蒋介石,通电全国,主张停止内战,一致 抗日 逼蒋联共抗日,不是争权夺利 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并派周恩来等 到西安谈判 经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同意停 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 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柳条湖事件中被炸死的中国人
时间 1931年9月18日
地点
沈阳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 经过 一段铁轨,诬蔑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以此为借口,进 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3.1.1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3.1.1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3.1.1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能认识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使蓄谋已久的,知道日本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

掌握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事件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能分析西安事变这一历史事件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认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转折。

重点: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对华侵略战争的开始。

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自主学习
一、日本侵华的原因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经济遭受沉重打击:,,为,日本加快了对中国侵略掠夺的步伐。

二、日本侵华战争开始的主要事件及影响
(1)九一八事变
时间:
经过:
影响:①对中国:②对世界:。

(2)一•二八事变
时间:
经过:
三、全国各阶层人民要求,。

(1)中国共产党:
(2)学生:。

时间:
口号:。

(3)东北人民:。

(4)国民党官兵:
①概况:
②解决依据和方针:
③意义:
合作探究
一、
仔细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反映了 20 世纪30 年代发生在中国东北的一段屈辱历史,它是以哪一历史事件为创作背景的?
(2)是什么桎梏了士兵冲锋向前的脚步?从此东北的命运如何?
(3)东北人民是否放弃了斗争?请举一例说明?
(4)这一事件后全国各阶层的态度如何?全国局势如何?请举出两例说明。

(5)请你给这幅漫画起下生动的名字,以揭示其深刻寓意。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九一八”事变 “一 · 二八”事变 华北危急
中 华 民 族 到 了 最 危 险 的 时

全 国 抗 日 救 亡 运 动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三.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1.东北人民——组织东北抗日义勇军
结合图3-5和文字说明,思考:
2.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3.学生的表现
“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 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序幕。
2. 一.二八事变
(1)时间
(2)地点 (3)重要人物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3.华北危急
占领东北后,日 本又将侵略魔掌 伸向了华北,策 划了“华北独立”
日 本 侵 华 战 争 的 开 始
日军不到半年时间, 结果: 占领了东北三省
(1)当日军不断制造事端,挑衅中国军队 是,国民党政府正忙于何事? (2)面对日军的挑衅,国民党政府是如何 应对的?
பைடு நூலகம்
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了什么 恶果?
东 三 省 沦 亡
失去东北三省会给中国造成什么样的危 害? 失去东北三省将助长日本侵略的嚣张 气焰,并使华北失去屏障,加速日本 侵华进程。
二、日本侵华开始的主要事件
《 松 花 江 上 》
1.九一八 事 变
近年来, 每当9月18 日事变爆发 之时,沈阳 都要鸣响警 报,以提醒 市民国耻不 能忘。 。
课本知识,归纳“九一八”事变概况:
时间: 1931年9月18日 经过:
地点: 沈阳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炸毁南满 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 坏铁路,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 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2019)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2019)

思考 20世纪30年代开始,日本为什么又大规模地发动侵略中 国的战争?
一、日本侵华背景
材料一: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按明治大帝遗策, 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占 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如欲征服世界,必 先征服支那;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
材料二: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得日本国内矛盾 加剧,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给日本造成的影响,日本政府开始 实施大陆政策,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
张学良,何人也?
他出身不凡——东北王张作霖长子 他年少掌权——28岁继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主政东北 他婚姻美满,风流倜傥——深得夫人于凤至的敬
爱,又得赵四小姐的青睐追随 他身居要职——30岁担任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副司令,
地位仅次于国民党最高统帅蒋介石 他长命百岁——活到101岁
中国共产党对西安事变持什么态度?结果如何?有何 意义?
1936年12月12日,张学
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
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
十二事变”。
张学良
杨虎城
合作探索: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激化上升为最主要矛盾。
其他原因: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蒋介石顽固反共、一意孤行,激起爱国官兵的强烈不满。
西安事变
时间: 1936年12月12日 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 地点: 西安 目的: 逼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歌曲《松花江上》节选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 的宝藏,流浪!流浪!

日本侵华历史事件讲解

日本侵华历史事件讲解

日本侵华历史事件讲解日本侵华历史事件是指二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侵占和殖民统治的一系列事件。

这些事件涉及大规模屠杀、性奴隶制度、战争罪行等,对中日两国及亚洲整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影响。

一、侵略始末二战前期,日本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在中国东北发动假借的火车爆炸事件,借此为由操控中国内政,建立伪满洲国,实际上是积极策划侵华战争的一步。

1937年7月7日,日本在上海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对中国的残酷占领。

期间,日本陆军不断扩大军事行动范围,先后侵占南京、武汉等重要城市,控制大片中国的沿海及内陆地区。

二、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最严重的战争罪行之一。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对该城市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规模屠杀、强奸和抢劫。

估计有30万以上的中国平民和无辜士兵惨遭杀害。

这场屠杀被认为是日本军队行为的极点,统计数据和大量目击者证词均揭示了当时发生的暴行。

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至今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引起争议,但历史上它仍是一块难以愈合的伤疤。

三、731部队的罪行731部队是日本帝国陆军在二战期间设立的秘密部队,以进行人体实验和生物战的研究。

这个部队在中国东北地区设有多个实验基地,使用中国人作为实验对象,对他们进行活体解剖、感染疾病等恶劣行为。

这些罪行涉及到了对生命的严重践踏,成为二战期间最为残暴的战争罪行之一。

它震惊了国际社会,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之暴虐和人性黑暗的一面。

四、慰安妇制度慰安妇制度是日本帝国在二战期间建立的强制性性奴隶制度,将大量的亚洲妇女强行征集并强迫提供性服务给日军。

这些妇女来自中国、韩国、菲律宾等地,被迫忍受不可言说的痛苦和耻辱。

慰安妇制度的存在持续了数年之久,对数十万慰安妇和她们的家庭造成了巨大伤害。

直到今天,慰安妇问题仍然是中日关系的敏感话题之一。

五、战争罪行的处理二战结束后,日本战犯被迫接受了国际法庭和军事法庭的审判。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战犯没有受到公正的惩罚,甚至被赦免或改变身份逃避追究。

日军侵华的起点918事变

日军侵华的起点918事变

日军侵华的起点918事变日军侵华的起点:918事变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的开端。

这一事件对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标志着日军侵华的起点。

一、背景九一八事变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民族独立与反帝斗争的关键时刻。

然而,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巨大压力,国内政局动荡不安,而日本则一直对中国志存高昂,企图吞并中国东北的领土。

二、事件经过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沈阳发动了一场蓄意策划的爆炸,事后宣称是中国军队炸毁了附近的铁路桥梁。

这起事件被日本称为“自作自受”,但实际上是一场由日本侵略者所制造的借口。

紧接着,日军向东北地区派兵,占领了沈阳及其周边的重要城市,并建立了所谓的“满洲国”。

三、对中国的影响九一八事变的发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冲击。

首先,事变导致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失陷,东北工业基地和丰富的资源落入日本人手中,使中国经济受到重创。

同时,这也进一步激发了中国人民对于抵抗日寇的愤怒,促使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四、国际社会的反应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

然而,由于当时世界正处于大萧条和殖民地争夺的时期,国际社会对于反对日本的支持并不坚决,没有对日本进行有效的制裁。

这也使得日本侵略势力抓住了时机,进一步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行动。

五、九一八事变对未来的影响九一八事变的发生被认为是“九一八理论”的产生。

它成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行径的起点,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已经无法逆转。

此后,日军在中国大规模扩张,引发了更加残酷的侵华战争,给中国和亚洲国家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

总结:九一八事变作为日军侵华的起点,对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事件的发生给中国带来了诸多不幸和挑战,然而,九一八事变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意识和民族精神。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警醒后人,维护和平,共同构建一个稳定、和谐的国际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杀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请你结合当时中国的时局背景,谈谈 你的观点。
中国的时局 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杀蒋——可能引起新的内战,削弱抗日力量, 不利于抗战; 放蒋——结束内战,推动国共合作,促成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西安事变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
地点:西安 目的:逼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1931年
国民党的态度 共产党的态度 东北人民的态度
九一八事变
沈阳日军行动,可 作为地方事件,望 力避冲突,以免事 态扩大。一切对日 交涉,听候中央处 理。
蒋介石: 不抵抗
___事变后蒋至张 的密电
为什么采用不抵抗政策?
九一八事变
结果:?
东 三 省 沦 亡
东北人民逃离家乡东北
共产党的态度
中国共产党派出
坚决抵抗
杨靖宇等共产党员在东北 组织游击队,坚持在东北开展抗击游击战
争,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
杨 靖 宇
九一八事变
东北人民的态度 不做亡国奴,奋起反抗。
东北人民、东北军部队组成抗日
义勇军,奋勇抗击日本的侵略。 嫩江大桥之战 “抱与城偕 亡” “一息尚存,决不敢使
尺寸土地沦于异族”。
结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意义: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
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一.二九运动”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一二•九运动
原因: 华北事变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 性质:
经过: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游行示威
意义: 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日本 侵略者。各地民众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 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在20世纪30年代的 中国被广泛传唱。团结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 成为全民族一致的呼声。
九一八事变
1931年11月马占山率部抵 抗日军,揭开了东北抗日 义勇军抗战序幕 。1932 年义勇军发展到40多万, 活动范围达到102县。
长城抗战
马占山
影响(作用):是中国抗 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 民的 抗战开始了。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序幕。
思考:日本占领了
东北后,就此罢手了 吗?
“华北独立”
难忘九一八
近年来,每当9月18日事变爆发之时, 沈阳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 不能忘。
这个日子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一课时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结合地图,说一说日本与中国在地理位置上的联系
日本侵华的背景 1 、明治维新 2 、20世纪初…… 3 、转嫁经济危机
日本切切实实的侵华史



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就已经开始对中国的侵略了: 1874年5月,即明治维新刚刚完成的第二年,日本就派遣 西乡从道等陆海军将领率领日本3600余名侵略军进犯中国 台湾,残酷杀戮高山族同胞。 10月,迫使清政府签订 《北京专条》,承认琉球为日本保护国,并赔偿日本兵费 50万两白银。 1876年,入侵朝鲜,以武力胁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从 此朝鲜开始沦为日本的半殖民地; 1879年,吞并琉球; 1882年,进一步侵略朝鲜,并制订日本陆军扩军计划,确 立中国为日本主要作战对象;1887年,日本参谋部制定 《讨伐中国之策略》;1894年日本出兵朝鲜 ,镇压东学 党起义 ,蓄意挑起战争,发动甲午战争。战后逼迫清政 府签订《马关条约 》,割占了中国领土台湾和澎湖列岛;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国民 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 扣压了蒋介石,提出了 八项抗日主张,停止内 战、联共抗日。
张学良与杨虎城
张学良,何人也?
他出身不凡——东北王张作霖长子 他年少掌权——28岁继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主政东北 他婚姻美满,风流倜傥——深得夫人于凤至的敬爱,
又得赵四小姐的青睐追随
一二· 九运动中北平学生游行图
1935年的12月9日,北 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 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 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 帝国主义,掀起全国抗日 救国新高潮。一二· 九运动 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 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 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 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 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奋勇抵抗日军的十九路军
闸北宝山路一带被炸成废墟
1932年1月,日军进攻上海, 发动“一二八事变”
上海妇女慰问中国士兵 十九路军总指挥蔡廷锴在前线指挥战斗
1932 年5月5日,在英美法意四国调 签定协定后,蒋介石把十九 停下,中日签定《淞沪停战协定》 路军调往围剿红军的前线
华北就处 在战争的 阴影之下, 北平学生 了怎样的 深切感受?
1894.11 从11月21日日军占领旅顺口之日开始, 至11月24日止,共持续了4天,先后有2万名 无辜的中国人被疯狂屠杀
田中奏折——大陆政策
大陆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 用战争手段进行对外扩张的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 特征和表现。 中国台湾 1895年《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朝鲜
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 朝鲜成为日本殖民地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 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中国东北 蒙古
全中国
称霸全世界
九一八事变概况 开端 结果 影响
北大营
九一八事变
柳条湖


被炸毁的柳条湖路段
柳条湖事件中被炸死的中国人
1932年3月,日本扶植下的傀儡溥仪,成为 伪满洲国执政。
他身居要职——30岁担任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副司令,
地位仅次于国民党最高统帅蒋介石
他长命百岁——活到101岁
想一想
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①民族危机的严重——根本原因; 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影响; ③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的感召和中共对张学良杨虎城的争取; ④张、杨对蒋介石反动政策的不满及 围剿红军的失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