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建设 - 河南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信息网- 河南省教育厅
带着深厚感情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访中共河南省委高

规定 , 育 系统 承担着 毕业 生离 校前 教 的就业 指导 和服 务工作 。2 1 年 , 0 1 省 教 育厅把毕业 生就业工作列 为年度重 点工作 , 早安排 , 早部署 。全省各高校 把 毕业生就业 工作 当做关 系学校生存 与 发 展 的 大 事 来 抓 , 断 加 强 毕 业 生 不
两项数据均连续 3 年位居全国第 一。
是积极 搭建毕业 生就业双选平 台 。 经 过 多 年 的 T 作 实 践 , 省 已经 我
业” 的成才之路 。 记 者 :0 1 , 省 高 校 毕 业 生 就 21年 我
业 工作得 以顺 利 开展 , 本 经验有 哪 些? 基 王 艳 玲 : 而 言 之 ,0 1 我 省 高 简 21年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工 作顺 利 开 展 主 要 得 益
别 是各 高校按 照省 里 的统一 部署 , 动
员 一 切 可 以 动 员 的 力 量 , 取 一 系 列 采 有 效 措 施 , 方 百 计 促 进 毕 业 生 充 分 千 就 业 。在 2 1 年 伞 省 毕 业 生 就 业 T 作 02
启 动之 际 , 者专访 了 中共河 南省委 记
id i 工 i 指 i 作 导
■
带着深厚感情扎实做好高 校毕业生就业工 作 为中 原经济区 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访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书记、 省教育厅厅长王艳玲
口 本刊 记 者
特 约记 者
李 见 新
魏 鑫 沈 祥
四 是 加 强 毕 业 生 创 业 教 育 和 创 业 服 务 。 一 方 面 , 们 立 足 教 育 T 作 我
就业 指导 和信 息服务 , 积极 拓宽 就业 渠道 , 力促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
河南省高等教育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着力点探析

将郑州大学建设成为 9 8 5高校、 将 河南大 式 , 努力培养 出符合中原经济区建设 的高 学建设成为 2 1 1 工程 高校 , 使这两所 高校 素质人才。第一, 针对河南省高等教育存 在全国具有 较大的知名度 , 进而实现招 生 在培养 人才数量较 多而培养 高层 次人 才 规 模尤其 是高层 次人才 的招生规 模继 续 数量较 少的情况 ,河南省加强学科建设 ,
原 经济 区建设 过程 中有 一系列着力点 。 这 究、 社会服 务和文化 的传承创 新的四大职 加大对这些 民办高校 的扶 持, 使其扩大在 些着力点包括应加 强品牌 意识, 建设优质 能 , 支撑 中原经济 区建设 。
国 内的 影 响 , 使其成为河南省高等教育 中
一
教 育资 源; 创新 人 才培 养模 式, 培 养合格
品牌学科 , 使 这 些 学 科 专 业 在 国 内、 省 略要 求 、主 动 服 务 行 业 企 业 需 求 的 观 念 , 建 设 中原 经 济 区 , 是 河 南 省 着 眼 全 国 业 、
实现特 色发展 ; 第三 , 深 化高校 与行业企业联 合培养人 才 的机 发展 大局 , 立 足 富 民强 省 , 作 出 的 重 大 战 内具有较大 的名气 ,
扩大, 成为河南省高等 院校名 副其 实的领 力争新 增一批博士 、 硕 士学位 点, 扩 大研
军院校 ; 第二 , 强化特色 高等教育 品牌 。 对 究生招 生规模 , 在大力培养高层次人才上
第二 , 河 南 省 高 校 要 开 展 教 学 改 于除郑 州大 学、 河南大学 以外 的其他河南 下 功 夫 ; 省 内 院校 , 应 该 转 变 以往 求 全 求 大 的发 展 革 , 创 新人才培养 模式 , 树 立 全 面 发 展 和 误区, 集 中优 势 、 着 力 建 设 自 己 的 品 牌 专 多 样化 的人 才 观 念 , 树 立 主 动 服 务 国 家 战
改善河南高等教育结构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前瞻性探析

二、 改善河 南高 等 教 育 结构 促 进 中原 经 济 区 建
设 的路径
河南 是人 才输 出大 省 , 务业 的发 展 质 量是 衡 服 量未来 经济发 展水 平 的一个重 要指 标 。我省 的第 三
产业 比重仅 3 % 左右 , 0 与发 达 国 家三 次产 业 结 构 中 第三 产业所 占比重 的 6 % 左 右还 有 很 大差 距 , 着 0 随 中原 经济 区建 设 上 升 为 国 家 战 略 , 列 入 “ 并 国家 十 二 五” 划 , 界 各 地 很 多 工 厂 、 司 纷 纷 入 驻 河 规 世 公 南, 因此 , 提高河 南 的人才 质量 就显得 尤为 重要 。为
与建设 水平得 到提 升 , 我省农 业走 上生 态农 业 、 使 绿
前提 , 这些体系的构建离不开高等教育人才的输 出 与培养 , 对于河 南 高 等教 育 既 是 一个 机 遇 又是 一 这
个挑 战 。
色农产品 、 农业产业化经营 、 知识型农村管理等高水 平 的农 业建设 道 路 。河 南 工 业 经 过 近些 年 的发 展 , 虽 已经初具 规模 , 但仍 以初级 加 业为 主 , 材料 工 1 二 原
群“ 一极两 圈三层 ” 间 为依 托 , 造都 市 中心 区现 空 打 代 物流 、 融 、 金 商务 服 务 等现 代 服 务业 , 设 高 新 技 建
术、 装备制造 、 汽车等现代产业基地 , 对科研 、 创新人 才, 实用 型 、 应用 型人 才 , 业 技术 人 才 提 出 了新 的 职 要 求 , 于河 南高 等教 育学科 、 对 专业 设置 和人才 培养
展。
( ) 一 河南 高等 教 育 的现 实 困境
加强内涵建设 实现科学发展 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设 中 扩 大 对外 开放
是建设 中原经 济区 的核心 任务 , 是 也
究 和 学 科 特 色 培 育 , 断 增 强 自主 创 不
装特 色的复合型人 才。支持控制科 学 与 工程 、 材料 科学 与 工程 等省 级重 点 学 科和 其他具 有 比较优 势 的学科 , 以
融入 经济社会发展 为导 向, 练方 向, 凝
素质 人才 。作 为省 属工科 院校 , 中原
工学 院近年来紧紧 围绕我 省产业发展 需求 , 坚持实施 “ 专业建设 工程” 质 和“ 量立校” 战略 , 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
深 化 教 学 研 究 与 改 革 , 步 形 成 了适 逐
汇 聚队伍 , 培育特色 , 提升水平 。结合 学 校实 际 , 动研究 全省 产业 发展 方 主 向和社 会事业 发展 目标 , 有针 对性 地
、
要 在 主 动 服 务 中 原 经 济 区 建
设 中彰 显 人 才培 养特 色 全 面 推 进 中 原 经 济 区 建 设 , 现 实 中 原 崛 起 河 南 振 兴 , 素 质 的 人 才 和 高
“ i 学历” 技t + 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 育 ,
为 中 原 经 济 区建 设 劳 动 者 素 质 再 提 升 作贡献 。
作为河南省骨干高校之一 , 中原工
专 栏 I0 ̄ 1 总 8 1 期 第^ 22 期
学 院 坚 持 发挥 学 科 特 色 优势 , 与行业 需
绕 许 昌市高档 发制 品产业 , 极 组建 积 发 制 品 的 原 材 料 、 计 、 织 艺 关 键 设 编
济建设主战场 , 深化与地方 和企业的合 作 , 固与济源市 、 巩 郑州高新区 、 新郑市 等地市 , 与许继集 团 、 郑州纺织机 械股 份有限公 司、 河南省 电子规划研究院等 省 内企业 良好 的合作关系 , 积极参加南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4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结项评审结果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4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结项评审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24.09.14
•【字号】
•【施行日期】2024.09.1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教育
正文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4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
目结项评审结果的通知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教育局,厅直属中小学校(幼儿园):依据《河南省教育厅评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教人〔2024〕110号)《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和《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2024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结项申报工作的通知》(教办基研〔2024〕104号)的要求,各地先后申报了903项课题结项材料,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评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对这些结项材料进行了严格核查与评审,共871项课题验收合格,批准结项,现予以公布。
此外,2024年中原教研名家培育对象的结项申报材料经过专家严格核查与评审,共58项课题验收合格,批准结项,一并予以公布。
附件:1.2024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结项课题一览表
2.2024年度中原名师培育对象结项课题一览表
2024年9月14日。
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现状及问题浅析

京 九 、 柳 与 陇海 、 濮 、 菏 、 阜 在 其 境 内交 焦 汤 新 漯
汇, 形成 三纵 四横 的铁 路 网 , 国道 干 线 五纵 五 横 , 国家两 纵两 横高 速 公 路 中 , 深 和连 霍 一 纵 一横 京
个 以郑 州 为 中心 的 “ 中原 城 市 群 ” 在 中 正
3 固定资 产投 资增 速不 断加快 .
在 固定 资产投 资方 面 ,0 1 全 省保 持 了较 21 年
原 大地 悄 然 崛起 。这 是 改革 开 放 以来 , “ 三 继 长 角城市 群”、珠 三角 城市群 ”、京 津塘 城市群 ” “ “ 之 后 又一个 都市 圈。 中原 城 市群 以郑 州 为 中心 、 洛 阳为 副 中心 , 包括 开封 、 顶 山 、 乡 、 平 新 焦作 、 昌 、 许 漯河 、 源 等 2 济 3个 城 市 ,4个 县 城 ,7 3 3 4个 建 制
镇 , 地面积 5 8 土 .7万 平 方 公 里 , 口 3 5 人 9 0万 , 分 别 占全省 土地 面积和总 人 口的 3 . % 和 4 . % 。 53 03
快 增长 势头 , 资增速 不断加 快 , 投 投资规 模继续 扩
大, 产业 集 聚区建设 快 速推进 , 项 目带 动作 用 明 大 显 增 强 。 资 结 构 呈 现 新 的 变 化 。2 1 投 0 1年 上 半
产 业体 系 , 括 纺 织 、 工 、 品 、 炭 、 油 、 包 轻 食 煤 石 电
力、 冶金 、 工 、 材 、 械 、 化 建 机 电子等 行业 , 而且各 产
基 金项 目 : 南 省 软 科 学 研 究 计 划 项 目 (24 0 5 4 8 。 河 12 0 4 06 )
河南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优势及对策研究

第1 期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u a o uyn stt f cec n eh o g( oi cec ) o r l fLoa gI tueo ineadTc nl y Sca S i e n ni S o l n
V0. 7 N 1 12 F b 2 1 e. 02
中图 分 类 号 :G 4 6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5 3 ( 0 2 0 09 — 3 64— 0 5 2 1 ) 1— 0 1 0
2 1 年 ,在 第 十一 届全 国人 民代 表 大 会 第 四 01 次会 议 上 ,中原经 济 区建 设 被纳 入 国家 “ 二 五 ” 十 规划 ,正 式上 升为 国家 战略 。党 的十七届 六 中全会
经济区的指 导意见》 的要 求 ,为探 讨河南高校 与 中 经济发展 的互赢 关 系, 发挥 河南 高校优 势、助推 中原经 原 从
济 区建设着手 ,分析河南高校 对 中原经济区建设 所起 的作 用,并提 出河 南高校服务 中原经济 区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河南高校 ;中原经济 区;对策
D I1.9 9ji n 17 5 3 .0 2 0 .2 O :0 3 6/.s .6 4— 0 5 2 1. 10 1 s
21 0 2年 2月
河 南高 校 服 务 中原 经 济 区建 设 的优 势 及 对 策研 究
李 志 荣
( 阳理工学院 人事 处,河 南 洛 阳 4 12 ) 洛 7 0 3 摘 要 :在 中原 经济 区建设纳入 国家 “ 十二五”规 划的大环境 下,顺应 《 国务 院关 于支持 河南省加快建设 中原
科技创新能力 ,要紧密结合区域产业需求和 自身优 势 ,依托 现有 国 家 、省 部 级 重 点 实 验 室 和 创 新 团 队 ,加大 科研 经 费 的投 入 、加 大 支 持 科 技 创 新 力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下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

摘要:河南省高等教育要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高水平服务,这样就对河南省高等教育提出了高标准和新要求,从而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河南省高等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着规模小、质量不高、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名校强校数量少、专业设置陈旧等问题。
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高等教育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已经开始,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的河南省就要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仅要实现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还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但是不能牺牲农业、粮食、环境、生态。
要实现“三化”的协调发展就需要大量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科研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这需要高等教育强有力的支撑。
虽然河南省劳动人口众多,而整体素质不高,为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高等院校要积极培养各种人才,全面提高劳动人口的综合素质。
同时加大引进高端人才的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河南省的高等教育在教育规模、结构和经费投入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截至2011年,河南高等教育规模有了较大的增长,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从2010年232.35万人上升到2011年的236.4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4.63%。
目前河南省高校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郑州,郑州市高校数目几乎占了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50%,而经济相对落后、离郑州较远的城市,高校数量较少。
河南省高等教育层级结构已经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的金字塔形结构。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是4221.08元,比“十五”期间增长,但在中部地区排倒数第一位、中西部地区排倒数第五位,年均增长率3.67%,在中西部地区排倒数第一位。
河南的高等教育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和其他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河南省高等院校总体数量偏小,目前我省共有本专科院校117所,按每1000万人口应拥有的普通高等院校数量计算,比全国少7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9 页,共 9 页
主持人 课题名称
张尚字 中原廉洁文化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研究 张永领 中原经济区重大突发事件的区域应急联动研究 李建林 中原经济区煤炭经济资源型城市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 张冬平 现代农业发展转变问题研究 马恒运 “三化协调”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 刘 宁 农业财政补贴政策的规范化研究 董奋义 河南省1300亿斤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开发及保障对策研究 张国富 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与政策研究 张亚丽 气候变化对河南省粮食生产影响评估及适应性对策 李喜梅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协调发展 研究
第 5 页,共 9 页
所在单位
64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65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66 洛阳理工学院 67 洛阳理工学院 68 洛阳师范学院 69 南阳师范学院 70 南阳师范学院 71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72 商丘师范学院 73 商丘师范学院 74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75 新乡医学院 76 新乡医学院
河南省教育厅中原经济区建设专项课题立项计划
所在单位
1 2 3 4 5 6 7 8 9 安阳师范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主持人 课题名称
冯凤英 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研究 翟传增 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研究 王志轩 创建富有中原文化底蕴的华夏汉字文明传承创新基地 张宝锋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史自力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动力机制和实现模式研究 杨承训 中原经济区实施城乡农业生态一体化工程研究 李新安 “三化”协调背景下中原经济区一体化联动发展机制及政策研 究
梁留科 中原经济区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 赵连文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 吴效群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构想 苗长虹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理论依据与政策着力点 王蕴智 创建富有中原文化底蕴的华夏汉字文明传统创新基地 牛瑞瑞 河南高新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与政府扶持对策研究 耿明斋 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研究 孙中叶 产业链视角下河南省粮食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杨 敏 河南省农村地区资金供给问题研究 丁玉国 中原经济区传统农业升级的组织载体与发展路径研究 李 琰 “三化”背景下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与风险控制研究
第 4 页,共 9 页
所在单位
51 河南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52 河南师范大学 53 河南师范大学 54 河南师范大学 55 河南师范大学 56 河南师范大学 57 河南师范大学 58 河南师范大学 59 河南师范大学 60 河南师范大学 61 河南中医学院 62 河南中医学院 63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主持人 课题名称
鲁 六 国际汉语推广与中原经济区建设 王海杰 中原经济区传统农业升级的组织载体与发展路径研究 张淑华 新闻媒体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传播策略研究 李 放 中原经济区建设框架下的书法文化发展战略研究 刘晓英 劳动剩余与工资上涨条件下河南省产业承接研究 周毅刚 少林禅武医文化的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姜锡伦 河南省火力发电机组节能减排现状调研及对策分析 姜运仓 中原经济构建中的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刘 振 河南高新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与政府扶持对策研究 王小丽 中原经济区区域物流发展研究 徐淑红 构建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思路与对策 曾照烨 河南高职教育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研究 行红芳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社会管理创新机制研究
主持人 课题名称
刘徐方 中原经济区现代服务业融合研究 李培红 中原经济区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 贺 勋 河南省农业保险制度研究 梁红卫 中原经济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 吴 涛 中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 姜长宝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地方高校传承区域特色文化问题研究 张新刚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李清霞 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三化融合发展研究 龚志宏 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研究 张保胜 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的重点与政策研究 代 昊 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问题研究 王桂霞 探索中原经济区城市综合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级医 疗的实现途径
徐永新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丁 静 河南省现代农业支持政策研究 田青刚 文化空间视域下河南红色文化集聚区建设与资源开发研究 刘琳娜 农民对现代农业的需求与实现路径研究 马 华 现代农业公共服务的发展路径研究 韩国河 河南省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 孙学敏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城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汪振军 河南文化产业创新研究 王保国 中原古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张明锁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社会管理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研究 张振香 河南省社区人群健康维护体系的研究 高 凯 根亲文化与河南影响力再造问题的研究 何枭吟 新时期河南省利用外资优化产业结构研究
第 8 页,共 9 页
所在单位
103 郑州轻工业学院 104 郑州轻工业学院 105 郑州轻工业学院 106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107 中原工学院 108 中原工学院 109 周口师范学院 110 周口师范学院
主持人 课题名称
郝宏杰 农民工就业与中原经济区产业发展的协调关系研究 万广军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刘洪民 中原经济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民生问题研究 张金安 河南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策研究 王庆丰 中原经济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模式及策略研究 王志敏 推动中原经济区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俞海洛 利用根亲祖地文化优势提升河南影响力研究 王 伟 豫东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第 3 页,共 9 页
所在单位
38 河南理工大学 39 河南理工大学 40 河南理工大学 41 河南农业大学 42 河南农业大学 43 河南农业大学 44 河南农业大学 45 河南农业大学 46 河南农业大学 47 河南农业大学 48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49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50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白剑波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软实力保障研究
第 6 页,共 9 页
所在单位
77 信阳师范学院 78 信阳师范学院 79 信阳师范学院 80 许昌学院 81 许昌学院 82 郑州大学 83 郑州大学 84 郑州大学 85 郑州大学 86 郑州大学 87 郑州大学 88 郑州大学 89 郑州大学
主持人 课题名称
第 2 页,共 9 页
所在单位
25 河南工业大学 26 河南工业大学 27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28 河南警察学院 29 河南科技大学 30 河南科技大学 31 河南科技大学 32 河南科技学院 33 河南科技学院 34 河南科技学院 35 河南科技学院 36 河南理工大学 37 河南理工大学
主持人 课题名称
乔法容 中原经济区增强文化软实力研究 刘 阳 中原经济区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研究 陈爱国 发挥县域经济优势 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 王一如 中原文化品牌的塑造与传播研究
10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11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第 1 页,共 9 页
所在单位
12 河南大学 13 河南大学 14 河南大学 15 河南大学 16 河南大学 17 河南大学 18 河南大学 19 河南大学 20 河南大学 21 河南大学 22 河南大学 23 河南大学 24 河南工业大学
丁 华 中原经济区粮食加工促进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谷秀娟 粮食金融化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吴承霞 河南职业教育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研究 王龙天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治安战略研究 刘溢海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问题 研究
杨艺红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张景峰 组合型城中村社会管理创新规范化研究 刘荣增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测度与路径选择研究 崔丽娟 促进劳动力转移: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与发展战略 梁云娟 中原经济区建设框架下的河南高水平大学发展战略研究 何二毛 涉农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王少安 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问题研究 程 伟 中原经济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主持人 课题名称
李 恒 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与政策研究 彭文慧 “三化”协调发展背景下河南新型工业化发展动力与对策研究 宫留记 中原人文精神研究--以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 神为视角 王性玉 河南农户信贷需求问题研究 凌文豪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跟踪机制问题研究---以河南省首批21个试 点为例
第 7 页,共 9 页
所在单位
90 郑州大学 91 郑州大学 92 郑州大学 93 郑州大学 94 郑州大学 95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96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97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98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99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100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101 郑州牧业高等专科学校 102 郑州轻工业学院
主持人 课题名称
张 震 职业教育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协调发展研究 李佳勋 河南省农村地区资金供给问题研究 罗建平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魏雷东 中原伦理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发展创新研究 丁永祥 中原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转化研究 赵之昂 中原经济区传统文化面向世界的创新机制研究 安道玉 中原文化创新的路径及策略研究 王桂兰 塑造中原人文精神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研究 张国强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现代化互动研究 高中建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农村人口有序转移问题研究 孙建中 中原经济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转化研究 许东升 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 陈 鹏 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