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水率试验记录表

合集下载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记录表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记录表
SYD30
页码共页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记录表
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编号:
项目名称
施工单位
合 同 段
监理单位
单位工程
检验单位
工程部位
进场日期
试验日期
使用位置
桩号范围
产地厂家
取样地点
样品名称
集料规格
代表数量
(m³)
一、亚甲蓝含水率试验
烘干前亚甲蓝粉末质量(g)
烘干后亚甲蓝粉末质量(g)
含水率(%)
二、亚甲蓝吸附性测定
试样质量(g)
加入的亚甲蓝溶液的总量(mL)
亚甲蓝值MBV (g/kg)
三、亚甲蓝快速评价试验
结果评定:
四、亚甲蓝值MBVF测定
试样质量(g)
加入kg)
五、含泥量技术规范:技术要求:
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g)
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g)
含泥量(%)
平均含泥量(%)
技术值(%)
六、石粉含量技术规范:技术要求:
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g)
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g)
石粉含量(%)
平均石粉含量(%)
技术值(%)
自检意见
监理意见
原始记录本
表号
册号
页码
序号

含水率实验.

含水率实验.

土的含水量试验
10 放入可控温度100~105˚C烘箱中
土的含水量试验
11 测铝盒加烘干土重
土的含水量试验计算
• 按下式计算土的含水量,要求精确到0.1%。
w( m1)10% 0

ms
• 式中 w——土的含水量,%;
• m、ms——分别为湿土和干土的质量,g。
• 本项试验要求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其平行 差值需满足的要求是:
• b.揭开铝盒盖,将试样和铝盒一起放入恒温烘箱,对无机 土在温度105℃~110℃下烘至衡重,对有机土和含结晶水 矿物的土在65~70 ℃烘至衡重。在设定温度下烘至恒重所 需时间由土类和烘箱构造确定。一般砂土约需1~2小时, 粉土和粉质粘土约6~8小时,粘土约10小时,有机质土烘 干需48
• c.将烘干后的试样和铝盒取出,盖好铝盒盖后,放入干燥 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铝盒加土质量m2 ,精确至0.01g。 计算干土质量ms=m2 -m0
含水率试验
• 1.仪器设备 • 恒温烘箱:一般要求在50℃~200℃范围内能
在任一点保持确定恒温范围。最常用的恒温范 围在105℃~110℃,限制温度的精度高于±2 ℃ • 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常用天平分机
• 附属设备:பைடு நூலகம்盒、干燥器、铅丝篮、温度计等。
• 2.操作步骤
• a.取代表性试样15~30g,对于砾类土,取100g以上试样。 放入铝盒内,快速盖好盒盖,称量m1,精确至0.01g,称 量结果减去铝盒质量m0,得到湿土质量m=m1 -m0 ;
• 当含水量小于40%时,允许平行差值不大 于l%;当含水量大于或等于40%时,允许平 行差值不大于2%。两次测值取平均值。
试验步骤图
土的含水量试验

烘干法测土样含水率

烘干法测土样含水率

土的含水率试验(烘干法)5 土的含水率试验T 0103—1993 烘干法1 目的和使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黏质土、粉质土、砂类土、有机质土和冻土土类的含水率。

2 仪器设备烘箱:可采用电热烘箱或温度能保持105~110℃的其他能源烘箱。

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称量1000g,感量0.1g。

其他:干燥器、称量盒[为简化计算手续,可将盒质量定期(3~6个月)调整为恒质量值]等。

3 试验步骤取具有代表性试样,细粒土15~30g,砂类土、有机质土为50g,砂砾石为1~2kg,放入称量盒内,立即盖好盒盖,称质量。

称量时,可在天平一端放上与该称量盒等质量的砝码,移动天平游码,平衡后称量结果减去称量质量即为湿土质量。

揭开盒盖,将试样和盒放入烘箱内,在温度105~110℃恒温下烘干①。

烘干时间对细粒土不得少于8h,对砂类土不得少于6h。

对含有机质超过5%的土或含石膏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0~70℃的恒温下,干燥12~15h为好。

将烘干后的试样和盒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一般只需~1h即可)②。

冷却后盖好盒盖,称质量,准确至0.01g。

4 结果整理按下式计算含水率:式中: ——含水率(%),计算至;m——湿土质量(g);m——干土质量(g)。

s注①:对于大多数土,通常烘干16~24就足够。

但是,某些土或试样数量过多或试样很潮湿,可能需要烘更长的时间。

烘干的时间也与烘箱内试样的总质量、烘箱的尺寸及其通风系统的效率有关。

注②:如铝盒的盖密闭,而且试样在称量前放置时间较短,可以不需要放在干燥器中冷却。

本试验记录格式如表T 0103-1。

表T 0103-1含水率试验记录(烘干法)工程编号试验者土样说明计算者试验日期校核者精密度和允许差本试验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数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表T 0103-2规定。

表T 0103-2含水率测定的允许平行差值5 报告土的鉴别分类和代号。

土的含水率 值条文说明1 含水率是土的基本物理指标之一,它反映土的状态,它的变化将使土的一系列力学性质随之而异;它又是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饱和度等各项指标的依据,是检测土工构筑物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

土力学实验报告

土力学实验报告

土力学实验报告土工试验报告班级:组号:姓名:同组人:成绩: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6年5月18日试验一土得基本物理指标得测定(一)记录土样编号_________________ 班组_________________试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1.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环刀号环刀质量/g环刀加土质量/g土质量/g环刀容积/cm3密度/g/cm3平均重度/kN/m340243、53168、2124、7602、0723843、57169、6126、7602、102。

含水率试验记录表(烘干法) 盒号盒质量/g盒加湿土质量/g盒加干土质量/g水质量/g干土质量/g含水率/%平均含水率/%A3516、9241、696、9124、7727、928、111815、5550、1942、577、6227、0228、23。

界限含水率试验•液限试验记录表(圆锥仪液限试验) 盒号盒质量/g盒加湿土质量/g盒加干土质量/g水质量/g干土质量/g液限/%液限平均值/%14215、8742、1337、374、7621、50、220、2107115、3125、2823、61、688、290、20•塑限试验记录表(滚搓法) 盒号盒质量/g盒加湿土质量/g盒加干土质量/g 水质量/g干土质量/g塑限/%塑限平均值/%12816、6441、7735、006、7718、360、360、3607316、3352、0042、469、5426、13•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记录表圆锥下沉深度/mm盒号盒质量/g盒加湿土质量/g盒加干土质量/g水质量/g干土质量/g含水率/%液限/%塑限/%3、2A6416、0556、2048、9832、9321、92210mm14215、8742、13 37、37 4、7621、5022、17、911815、5550、19 42、57 7、6227、02 28、228、1A3516、92 48、6041、696、9124、7727、917mm16、907316、3352、0042、469、5426、1336、536、712816、6441、7735、006、7718、3636、9注: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得双对数坐标关系曲线绘制于图1之中。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量试验记录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量试验记录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量试验记录试验目的:研究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含水量特性及其对稳定土工程性能的影响。

试验材料:1.粉煤灰:作为无机结合料,通过煤矿中的煤粉燃烧或热风炉中的煤粉制备而成。

2.黏土:选用土工试验中常用的一种黏土样品,具有较好的黏土颗粒特性。

3.水:使用自来水。

试验设备:1.电子天平:用于准确地称量试验样品和添加的无机结合料。

2.烘箱:用于控制试验样品的干燥温度和时间。

3.手动搅拌器:用于保证试验样品充分搅拌均匀。

4.含水量测试装置:用于测定试验样品的含水量。

试验步骤:1.预处理:将取得的黏土样品进行筛分,筛除大颗粒杂质,获得粒径分布较为均匀的试验材料。

2.材料配制:按照一定比例,将黏土与粉煤灰进行混合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均匀。

3.添加水:向混合样品中逐步添加一定量的水,并在搅拌的同时,观察材料的湿度变化。

不断搅拌,直到试样充分饱和为止。

4.含水量测定:取适量的试样,通过含水量测试装置进行测定,记录试样干燥前后的质量,并计算出含水量。

试验结果:根据试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得到了以下结果:试验材料配制:黏土与粉煤灰的配比为1:1,即将相等质量的两种材料进行混合搅拌。

添加水过程中的湿度变化:随着水的添加,试样逐渐变湿,出现流动性增加的现象。

在将试样充分饱和之前,试样的流动性较差,多呈现塑性状态。

含水量测定结果:根据含水量测试装置测定的数据,得到了不同含水量的试样质量。

通过计算,得到了试样的含水量。

影响因素分析:1.粉煤灰掺入比例:试验中配比为1:1,通过改变两种材料的掺入比例,可以研究不同比例下试样含水量的变化规律。

2.水的添加量:试验中逐步添加一定量的水,通过调节水的添加量,可以研究不同含水量对试样流动性和工程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论:通过研究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含水量特性及其对稳定土工程性能的影响,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试样的含水量增加,试样的流动性增加,但超过一定含水量后,试样流动性不再增加。

岩石含水率试验记录表

岩石含水率试验记录表

数据记录与整理
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岩石含水率、温度、压力等 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 将试验数据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误差原因 编写试验报告,将数据记录与整理结果进行汇总和展示
试验结果分析
含水率数据统计
试验数据:记录表中的各项含水率数据 数据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 结论: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得出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和趋势 建议:根据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含水率对岩石强度的影响分析
含水率对岩石强度的影响: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岩石强度逐渐降低。
含水率对岩石强度的影响机制:水分在岩石中占据一定的孔隙空间,降低岩石的密实度,同时水分 还能与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进一步削弱岩石的强度。
试验结果分析:通过对比不同含水率下岩石的强度值,可以发现含水率对岩石强度的影响具有明显 的规律性。
添加副标题
岩石含水率试验记录表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试验目的
03 试验步骤
05 结论与建议
02 试验原理 04 试验结果分析
试验目的
确定岩石含水率
确定岩石含水率的意义:了解岩石含水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试验目的:通过试验测定岩石的含水率,分析岩石的吸水性能和透水性能。 试验原理:利用岩石的重量和体积,计算岩石的含水率。 试验步骤:取样、称重、烘干、称重、计算含水率。
通过岩石含水率试验,可以了解岩石的含水情况,预测岩体的稳定性,为工程设 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试验方法的原理
岩石含水率试验的 目的是测量岩石中 水的含量。
试验原理基于水在 岩石中的存在形式 和吸附规律。
通过测量岩石的重 量变化,可以计算 出岩石的含水率。

粉煤灰含水率原始记录

粉煤灰含水率原始记录
第页共页
项目
含水量
编号
1
2
空蒸发皿质量g
1
2
恒重
试样质量( )g
烘干试样加蒸发皿质g
试样的含水量( W ) %
平均值( W ) %
报出值( W ) %




W﹦
W ——含水量,单位为百分数,%;
——烘干前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烘干后试样的质量,单位为(g)。
化学分析检验原始记录
工作令号
——
产品名称
样品等级
送样日期
检验日期
试验编号
试验室名称
试验室温度(℃)
试验室湿度(%)
设备及使用状况
设备名称、型号
编号
量程
精度
使用情况
电子天平(JY2002)
0~200g
0.01g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240A)
室温+10℃~220℃
0.1℃
检验依据
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审核:校核:主检:

矿粉试验检测记录表(含水率、密度、筛分、液塑限)

矿粉试验检测记录表(含水率、密度、筛分、液塑限)
界限含水率试验检测记录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法)
第1页,共4页 JJ0102a
试验室名称:
记录编号:
用途
沥青面层
任务编号
/
试验依据
JTG E40-2007(T0118-2007)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
干燥、无结团
样品名称 试验日期
矿粉
主要仪器设备 及编号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HX-GM-17-039)、电子天平(HX-GM-17-033)、烘箱(HX-GM-17-045)
10 15 20
30
含 水 量 W%
40 50 60 70
干土质量 (g)
52.8
52.2
52.6
53.3
52.0
53.6
液限(%)=
17.1
含水率 (%)
16.8 17.4 13.3 13.0 9.7 10.0
塑限(%)=
平均含水率 (%)
备 注:
17.1
13.2
9.9
塑性指数 =
13.3
3
锥入深度与含水率(h -w )关系图
h1 (mm)
20.3
9.9
4.1
入土 深度
h2 (mm)
19.8
10.1
4.0
1/2(h1+h2)
20.1
10.0
4.1
(mm)
盒号
13 14 15 16 17 18
盒质量(g) 84.69 88.39 86.95 83.03 87.47 86.64
30

入 20
深对

度坐
标 10
h9
8 (m m )
7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