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nar教学法在医学继续教育课医疗纠纷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医学继续教育课医疗纠纷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医学继续教育课医疗纠纷案例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 Seminar教学法目前的医学继续教育课程传统的“传授——接受”单向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不足。
它过于注重细节,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先进手段。
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模式相对落后,理论知识过于理想化,学员们对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常常无从下手,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相脱节。
这一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中,课程是孤立起来学习的,不能综合运用。
实际上课程之间是有着内在的联系。
当前的人才培养应该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来组织系统化教学,建立课与课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医学继续教育形成一个整体。
医疗纠纷案例涉及医学各科知识和法律知识,利用医疗纠纷案例Seminar(意译讨论课)教学法[1],使来自各医疗机构的学员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上述知识,培养其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医德高、医术强、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减少和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1 Seminar教学法的模式1737年,德国著名学者格斯纳(J.M. GESNER)在德国哥延根大学创办哲学Seminar,从而把Seminar引入到大学中。
近代德国大学的Seminar对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希腊、荷兰、比利时、俄国、丹麦等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逐渐成为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之一。
Seminar被认为是西方教育的精华,是目前欧美大学的一种主流教学方式[2]。
近年来,随着教育制度不断的改革,国内学者也开始注重Seminar教学方法的引入。
这种方法受一些研究型大学青睐,如中国科技大学就对这种方法十分推崇,也得出一些相关方面的经验。
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几点:注重引入Seminar这种教学方法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做法;对Seminar教学方法进行实际操作训练,选择典型课程进行实验;不同专业Seminar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讨论。
Seminar是学员为研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专家共同讨论的一种交互式教学路径。
Seminar教学模式在生物医用材料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Seminar教学模式在生物医用材料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Seminar教学模式在生物医用材料课程中的应用。
通过对基本原理、案例分析、实施方法、效果评估、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揭示了Seminar教学模式在生物医用材料课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研究认为,Seminar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大等。
在展望了Seminar教学模式在生物医用材料课程中的应用前景,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通过本研究的探讨,为Seminar教学模式在生物医用材料课程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Seminar教学模式、生物医用材料、应用研究、基本原理、案例分析、实施方法、效果评估、优缺点、应用前景、总结与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生物医用材料是指可以被用于修复、替代或增强生物组织功能的材料,已经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也日益深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通过课堂讲授和实验室操作来学习生物医用材料相关知识,但存在着知识传授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研究能力,引入Seminar教学模式成为一种解决方案。
Seminar教学模式是一种以讨论和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独立准备讨论主题、小组合作研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生物医用材料课程中引入Seminar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和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Seminar教学模式在生物医用材料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生物医用材料在医学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教学对于培养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pbl-seminar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

pbl-seminar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目录1. 引言1.1 背景和意义1.2 结构概述1.3 目的2. PBL-Seminar教学模式的介绍2.1 PBL教学模式的定义和特点2.2 Seminar教学模式的定义和特点2.3 PBL-Seminar教学模式的融合及其优势3. PBL-Seminar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3.1 重症医学临床教学现状及面临的挑战3.2 PBL-Seminar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实施方式和步骤3.3 PBL-Seminar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的效果评价与改进措施4. 思考与讨论:PBL-Seminar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临床教育中应该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4.1 发展现代化的课程设计与内容设置4.2 加强多学科的合作与交流4.3 探索评价体系与师生互动的优化策略5. 结论5.1 对于重症医学临床教学的意义和贡献总结5.2 PBL-Seminar教学模式的优势及展望引言1.1 背景和意义重症医学是现代医学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领域,它在救治危重病患和提高危重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其知识广泛而复杂、实践技能要求高且风险较大等特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对于重症医学临床教育的需求。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通过引入PBL-Seminar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在真实场景下解决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因此,研究和探讨PBL-Seminar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临床教育中的应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1.2 结构概述本文将首先介绍PBL-Seminar教学模式的定义、特点以及融合优势。
然后,我们将详细阐述如何应用PBL-Seminar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并评估其效果及改进措施。
接着,我们将进行思考和讨论,探讨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PBL-Seminar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临床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Seminar”教学法在医学高职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Seminar”教学法在医学高职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针对医学高职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本研究将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医学高职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其效果和优势。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医学高职教育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医学高职生理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医学高职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
通过对Seminar教学法的定义和特点进行梳理,以及深入剖析其具体实施方法和对学生的影响,旨在为医学高职生理学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Seminar教学法在医学高职生理学教学中的优势,分析其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应对实际问题能力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Seminar教学法在医学高职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以及探讨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旨在为医学高职教育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促进医学高职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1.3 意义和价值在医学高职生理学教学中应用Seminar教学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Seminar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小组讨论和研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搜索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Seminar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不仅可以共同探讨问题,还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Seminar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意识。
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增强对学科的热情和对未来学习的信心,有利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将Seminar教学法运用于医学高职生理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seminar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 摘 要】பைடு நூலகம்的 评 价 s e m i n a r 教学 模 式 在病 理生 理学 教 学 中的应用 效果 。 方 法 将 2 0 1 4护理 1 班作 为 实验 组 ,将 2 0 1 4 护 理 2班 作 为对 照组 , 从 教学 实 施方 式 、 内容 、 教 学效 果 等方 面进 行综 合 分析 。 结果 实 验组 学生 考试 成绩 显 著高 于 对 照组 ( 实 验 组学 生平 均 分 8 4 . 7分 ,而对 照 组 7 6 . 9分 ) 。结论 s e mi n a r 教 学模 式有 助 于 提高 病理 生 理学 教 学质 量 。
c o n t r o l ro g u p ( e x p e r i me n t a l ro g u p a v e r a g e o f 8 4 . 7 p o i n t s a n d 7 6 . 9 m i n u t e s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C o n c l u s i o n S e m i n a r
1 . Hu n a n Co l l e g e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Mi c r o Pa t h o l o g y Te a c h i n g a n d Re s e a r c h S e c t i o n , Zh u z h o u , He n a n
S e ml n a r 教学模 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 中的应用
●
刘起胜 , 黄 娟 , 廖 君 , 葛金 文 , 成绍 武
1 . 湖南 中医药 高等 专科 学校微 免病 理教 研 室 , 河南 株洲 4 1 2 0 1 2 ; 2 . 湖南 中 医药大 学 , 湖南 长沙 4 1 0 0 0 7
中医诊断教学中Seminar合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中医诊断教学中Seminar合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目的:研究中医诊断教学中合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用我院中医护专业中的100名学生,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50名;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合案例教学法;教学干预后,观察对比2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2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较之于对照组,明显为优,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合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中医诊断教学中,有良好效果,可明显提升中医诊断课程的教学质量,锻炼教师教育水平,值得应用教学推广。
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情景式教育,通过运用典型案例将其真实临床现场引入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出良好学习氛围,使其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据相关资料显示,合例教学法在实施中,以实际案例来激发学生兴趣,将教学知识与实际案例结合,并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开展学习,最终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
而且,合例教学法是以真实案例为基础的课程教育模式。
而中医诊断教学,自古至今都是一种极为深奥的课程,其中不仅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医学文化,更是掌握了人体的诸多奥秘。
因此,需要有实际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典型案例来加强运用,通过案例与中医诊断进行结合,使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提升。
笔者为进一步研究中医诊断教学中合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在我院开展,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用我院中医护专业中的100名学生,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50名;2组学生均明确知晓教育过程及教学方法,且自愿参加,2组学生授课方法均同步进行。
1.2 方法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课堂讲授为主,部分内容自学,诊断的内容与发展简史等可展示实物资料);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合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开展教学,使学员能够通过对这些实际案例的研究与发现来进行学习。
基于实际案例的帮助,可以为其提供良好学习氛围,通过清晰明确的实际案例,来提升教学效果)。
1.2.1 准备阶段在开展案例教学中,需要提前一周或两周的时间将案例材料发送给学生,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学案例材料,并按照材料所涉及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收集,积极探索,将其案例中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出结节方案。
护理学教学中应用Seminar教学法的SWOT分析

6结论微课、微信的发展是信息化时代条件下给教育教学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
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使思政课有突破僵化的教学模式并增强思政课的互动性、时效性是当前医学类高职院校思政课亟需解决的问题。
微信、微课为移动式学习的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机遇。
在不断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只有迎难而上,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教学创新之路,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迎来新一轮的春天。
(备注:陈树鹏为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1]刘小晶,张剑平,杜卫锋.基于五星教学原理的微课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1):82-86.[2]封莎,王平.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向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1):59-62.Seminar教学法(Seminar Teaching Method)又称研究式教学法或研讨式教学法,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的教学主体,为探究某一问题,师生共同参与讨论探讨的一种交互式教学方法[1]。
其核心是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层次多角度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理解,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
Seminar教学法起源于19世纪的德国,随后被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借鉴,成为欧美高等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3]。
目前,Seminar教学法是欧美大学的一种主流教学方式。
国外大量教学实践和研究表明Seminar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4,5]。
自20世纪20年代Seminar 教学法在北京大学首次被使用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相继引入该教学法[6]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近年来,Seminar 教学法的应用已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高度关注,是国内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热点。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指通过调查分析列举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内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和外部机遇(Opportunities)、风险(Threats)并按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系统分析得出相应结论,进而提出相关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
pbl-seminar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

pbl-seminar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1. 引言1.1 概述重症医学临床教学是培养医学生在处理危重病患时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关键环节。
然而,传统的重症医学临床教学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缺乏互动性、被动接受知识、难以培养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因此,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提高重症医学临床教学质量的迫切需求。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PBL-Seminar教学模式,并详细探讨其特点与优势。
接着,我们将分析重症医学临床教学现状与问题,并阐述引入PBL-Seminar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意义。
其后,我们将通过实际应用案例来分析PBL-Seminar在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
最后,我们将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PBL-Seminar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临床教育中的应用,并对其在培养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方面的作用进行评估。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重症医学临床教学提供创新思路和改进建议,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医务人员的能力。
2. PBL-Seminar教学模式:2.1 PBL教学模式介绍: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它强调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解决实际问题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在PBL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指导者,而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PBL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2.2 Seminar教学模式介绍:Seminar(研讨会)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小组讨论为核心的教学形式。
在Seminar 中,教师会提前布置一些材料或问题,然后组织学生们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观点,并从其他人那里汲取新的见解和思路。
这种互动性质使得Seminar成为促进思考和交流的有效方式。
2.3 PBL-Seminar教学模式的特点与优势:将PBL与Seminar相结合形成PBL-Seminar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中具有以下特点与优势:首先,PBL-Seminar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 , 养其 学 习能 力 和创 新 能力 , 养 出 医德 高 、 培 培 医 mi)在这 一 部 分 , n; 围绕 交 流主 题 , 对 报告 人 和 回 针 术强、 高质 量 的医学人 才 , 少 和防范 医疗 纠纷 的发 应 人 的发言 , 员可 以 向报告 人 或 回应人 提 问 , 减 学 报告
பைடு நூலகம்
教 学形式 之 一 。Smn 被认 为是 西方 教育 的 精华 , 相 比 , e ia r 它具 有 鲜 明的特点 : ①互 动性 ; 民主性 ; 激 ② ③
是 目前欧 美大学 的一 种 主流教学 方式 [ 2 1 。近年 来 , 随 励 性 ; 学术性 。 ④ 着 教 育 制 度 不 断 的 改 革 , 国 内学 者 也 开 始 注 重 2 医疗 纠纷案例 S mi r 学法应 用实例 e n 教 a S m nr e ia 教学方法 的引 入。 种方法 受一 些研究 型大 这
注重 细节 , 有充分 利用 现代化 的先进 手段 。 学 内 S m n r 没 教 e ia 教学 方法 与模式进 行讨 论 。 容枯燥 乏味 , 教学模 式 相对落 后 , 理论知 识过 于理 想
Smnr e ia 是学 员为 研究 某一 问题 而 与教 师 、 家 专
化 , 员们对 实 际 中遇 到 的问题 常常无 从下 手 , 学 与创 共 同讨论 的一 种交互 式教学 路径 。 其核 心是 充分挖 “ 新能力 培养 的要求相 脱节 。 一教学模 式 , 这 已经不 能 掘课 程参 与者 ( 学员 和教 师 两 个方 面 ) 的学 习潜 能 , 适 应 当前人才 培养 的需要 。 最 大 限度 地 进行 多角 度 、 多层次的认识互动 , 而 深 从
13 7 7年 , 国 著名 学 者 格 斯 纳 (- . E N R) 短地 总结 当天 的讨 论 。 德 JM G S E
在 德 国 哥 延 根 大 学 创 办 哲 学 Smnr e ia ,从 而 把
S m nr 入到大 学 中。近代德 国大 学 的 S m n r e ia 引 e ia 对 主 体 , 某些 共 同关 心 的 问题 即“ 就 关注 点”让 学 员运 , 美 国 、 国、 国 、 英 法 日本 、 腊 、 希 荷兰 、 比利 时 、 国 、 俄 丹 用所 学 的专业 知识 和实 践经 验 , 过独 立思考 , 民 通 在 麦 等 国都 产生 了一 定 的影 响 ,逐渐 成 为普遍采 用 的 主 和谐 的气氛 中进 行讨论 。与传统 的课 堂教 学模 式
维普资讯
全科医学I 临床与教育 20 年 3月 第 6 08 卷第 2 Ci cl d c i e e r t e a 20 ,V 1 , o 期 l i u a o o G nr Pa i M r 0 8 o 6 N . n aE tn f l a cc . . 2
・
全 科 教 育探 索 ・
S mia 教 学 法在 医学 继 续 教 育 课 e nr 医疗 纠纷 案例教 学 中的应 用
胡 海涛
目前 的医学 继续 教育课 程传 统 的 “ 授—— 接 达 国家 的经验 与做法 ; S m nr 传 对 e ia 教学方法 进行 实际 受 ” 向教学 模式 的教学 方法存 在一定 不足 。 过于 操 作 训 练 ,选 择 典 型 课 程 进 行 实 验 ;不 同专 业 单 它
在 医学 科学知 识 日新月 异 的今天 ,在 医患 纠纷
学青 睐 , 中国科 技大 学就 对这种 方 法十分 推崇 , 如 也 越 来越 受人 们重视 的当今社 会 ,参加 各种 专题 的学
得 出一 些 相关方 面 的经验 。 国内相关 研究 主要 集 中 习班是 医务 工作 者进 行继续 教 育的有 效途 径 。在这 以下 几点 :注重 引入 S m nr e ia 这种 教 学方 法 西方 发 种 学 习班里 , 学员 一般 都有 较丰 富 的专 业知 识 , 有较
人 才培养 应该通 过一 定 的教学 手段 ,来 组织 系统 化
形成 一个整 体 。
Smnr e ia 的基 本结 构[ 包 括 ① 主 持 人介 绍 ( ~ 3 1 : 1
任 何 界 定 与 评 价 , 着 介绍 报 告人 ; 主题 报告 宣 接 ②
教学, 建立 课与课 之 间 的有 机联 系 , 医学 继续 教 育 2 i )概要 地 介 绍 主题 所 涉 及 的基 本 问题 , 不做 使 mn , 并 医疗 纠 纷 案例 涉及 医学 各科 知 识 和 法律 知 识 , 讲 ( 5m n , 2 i) 由报告 人进 行专题 发 言 ; 回应 人发 言 ③ 利 用 医疗 纠 纷 案例 Smi r 意译 讨 论课 ) e n ( a 教学 法l ( 0mi) 回应 人 针 对 报告 人 的发 言 , 行 补 充 , 】 1 , 1 n , 进 批 使来 自各 医疗机 构 的学员 更好地 掌握 和运 用上 述知 评 、 商榷等 多 种形 式 的评述 ; 限 时辩 论 与交 流 (5 ④ 1
生。 1 S mi r 学法 的模 式 e n 教 a
人 或 回应 人也 可 以进行 解 释 、补充 甚 至 反批 评 ; ⑤ 总结 与点评 ( i) 3~5m n 。由主持 人进行专 题点评 , 简 S m nr 学 法 是 以教 师 和学 员 为共 同 的教 学 e ia 教
传 统 的教 学 中 , 课程 是孤 立起来 学 习 的 , 不能 综 化对 某一 主题 的认 识 , 实现学 术交 流 的最佳 效果 , 真
教学相长 , 学 日进 的教育 目的”1 日 [。 3 合 运用 。 际上课 程之 间是有 着 内在 的联 系 。 实 当前 的 正达 到学有所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