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第(1)课时实际问题--去括号

合集下载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号.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号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号.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号
1 2
x - 4) + 2x = 7-( x - 1)
1 3
• 训练提高 :
3x-2[3(x-1)-2(x+2)]=3(18-x)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
• 本节课学习了用去括号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 程。 • 需要注意的是: (1)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时,去括号后, 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要改变符号; (2)乘数与括号内多项式相乘时,乘数应乘括 号内的每一项,不要漏乘。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 去括号(第一课时

解方程:6x-7=4x-1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我们学了 哪几步?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Leabharlann 2、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要注意什么? ①移项时要变号。(变成相反数) ②合并同类项时,只是把同类项的 系数相加作为所得项的系数,字母 部分不变。 ③系数化为1,也就是说方程两边同 时除以未知数前面的系数。
2(X+3)=2.5(X-3)
注:方程中有带括号的式子时,去括
号是常用的化简步骤。 例2. 解方程:3x - 7(x-1) = 3 - 2(x+3)
例3. 解方程:3(5x-1)- 2(3x+2)=6(x-1)+2
试一试:解下列方程
1、 4x + 3(2X-3) = 12- (x+4) 2、6(
× 顺航时间=逆航速 也就是:顺航速度___ 度___ ×逆航时间
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航行,用了2 小 时;从乙码头到甲码头逆流航行,用了2.5小时; 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小时,求船在静水中 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 逆航时间 顺航速度___ × 顺航时间=逆航速度___
解: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是X千米/小 时,则船在顺水中的速度是______ (X+3) 千米/ (X-3) 千米/ 小时,船在逆水中的速度是_______ 小时.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人教版12七年级上册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人教版12七年级上册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初中数学课程《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中“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掌握,通过实际操作练习,加深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知识练习:(1)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熟悉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步骤和方法,理解其原理。

(2)布置基础练习题,包括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混合练习,旨在让学生熟练掌握两种方法。

2. 实践应用题:(1)设计一系列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等,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运用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设置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应先复习课堂所学知识,确保理解去括号和去分母的原理及步骤。

2. 学生在做题时,应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提高难度,从基础练习开始,再到实践应用题。

3.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注重步骤的完整性,每一步都应清晰明了,确保解题思路的连贯性。

4. 学生在完成实践应用题时,应尽量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5.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应积极思考、查阅资料或向老师请教,不轻易放弃。

四、作业评价1. 老师应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和指导。

2. 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解题思路的连贯性、解题方法的多样性等方面。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老师应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4. 对于表现欠佳的学生,老师应给予指导和帮助,找出问题所在,并帮助其改正。

五、作业反馈1. 老师应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师应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3. 老师应及时将学生的作业情况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以便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给予支持。

七年级数学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1)

七年级数学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1)

12/8/2021
第二十页,共二十三页。
课后思考
(sīkǎo)
3x-2[3(x-1)-2(x+2)]=3(18-x)
12/8/2021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课后思考
(sīkǎo)
某水利工地派 48 人去挖土和运土,如果每 人每天平均挖土5方或运土3方,那么(nà me) 应怎样安排人员,正好能使挖出的土及时 运走?
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顺流行驶(xíngshǐ)的路程=逆流行驶(xíngshǐ)的路程。顺 流行驶(xíngshǐ)的路程=逆流行驶(xíngshǐ)的路程。例 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 (xíngshǐ),用了2小时。例:解方程:。课后思考
Image
12/8/2021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关闭
答à答案n)(案dá
课堂练习
1
2
3
4
5
4.当 x=
时,式子 2(x-1)-3 的值等于-9.
关闭
由题意得 2(x-1)-3=-9,去括号,得 2x-2-3=-9,移项,得 2x=-9+2+3, 合并同类项,得 2x=-4,方程两边同除以 2,得 x=-2.
12/8/2021
第十七页,共二十三页。
课堂小结
去括号 法 (kuòhào) 则: ①括号(kuòhào)前为+,去括号后,括号
内各项不变号; ②括号前为-,去括号后,括号内 各项要变号;
③括号前有系数,要先用乘法分配 律,再去括号,注意不要漏乘。
12/8/2021
第十八页,共二十三页。
1.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 ,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

七年级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去括号导学案

七年级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去括号导学案

3。

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去括号一、新课导入1。

课题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对于像2(x-3)+3(x-1)=5这样的方程,又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板书课题).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运用算术和列方程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更为简捷明了,省时省力。

②掌握去括号解方程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3.学习重、难点:重点:用去括号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确定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设未知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93页的内容。

(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方法:认真阅读课本内容,体会课本中是如何设未知数、找相等关系列方程的,解方程有哪些步骤。

体会每步变形中的化归思想.(4)自学参考提纲:①回顾在“整式加减”中学过的去括号的法则,注意符号和系数的变化.②从课本框图中可知用去括号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与上节学过的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相比较有何异同?先去括号,再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多了一个去括号的步骤,其他一致.③本题还有其他列方程的方法吗?你能解出你所列的方程吗?解:设去年上半年月平均用电x kW·h,则下半年共用电(150000—6x) kW·h.可列方程为x=15000066x+2000.④按框图中的具体步骤解下列方程。

a.2x—(x+10)=5x+2(x—1)b。

3x-7(x-1)=3-2(x+3)解:a.x=—43b。

x=52.自学:学生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和存在的问题.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给予点拨和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同学间交流研讨,互助解疑难。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3.3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3.3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3.3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设计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1.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会用分配律去括号解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重点)2.经历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难点)一、情境导入复习提问:1.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最终结果一般是化为哪种形式?2.我们学了哪几种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要注意什么?4.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水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水行驶用了2.5小时,水流速度是3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1)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2)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你能解这个方程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类型一】用去括号的方法解方程解下列方程:(1)4x-3(5-x)=6;(2)5(x+8)-5=6(2x-7).解析:先去括号,再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求得答案.解:(1)去括号得4x-15+3x=6,移项合并同类项得7x=21,系数化为1得x=3;(2)去括号得5x+40-5=12x-42,移项、合并得-7x=-77,系数化为1得x=11.方法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在具体解方程时,不论进行到哪一步,只要得出方程的解,下面的步骤就不用再进行了.【类型二】根据已知方程的解求字母系数的值已知关于x的方程3a-x=x2+3的解为2,求代数式(-a)2-2a+1的值.解析:此题可将x=2代入方程,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a的值,再把a的值代入所求代数式计算即可.解:∵x=2是方程3a-x=x2+3的解,∴3a-2=1+3,解得a=2,∴原式=a2-2a+1=22-2×2+1=1.方法总结:此题考查方程解的意义及代数式的求值.将未知数x的值代入方程,求出a 的值,然后将a的值代入整式即可解决此类问题.探究点二:应用方程思想求值当x为何值时,代数式2(x2-1)-x2的值比代数式x2+3x-2的值大6.解析:先列出方程,然后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得解.解:依题意得2(x2-1)-x2-(x2+3x-2)=6,去括号得2x2-2-x2-x2-3x+2=6,移项、合并得-3x=6,系数化为1得x=-2.方法总结:先按要求列出方程,然后按照去括号,移项,把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左边,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右边,然后合并同类项,最后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得到原方程的解.探究点三:去括号解方程的应用题今年5月,在中国东莞举办了苏迪曼杯羽毛球团体赛.在17日的决赛中,中国队战胜日本队夺得了冠军.某羽毛球协会组织一些会员到现场观看了该场比赛.已知该协会购买了每张300元和每张400元的两种门票共8张,总费用为2700元.请问该协会购买了这两种门票各多少张?解析:设每张300元的门票买了x张,则每张400元的门票买了(8-x)张,根据题意建立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就可以得出结论.解:设每张300元的门票买了x张,则每张400元的门票买了(8-x)张,由题意得300x+400×(8-x)=2700,解得x=5,∴买400元每张的门票张数为:8-5=3(张).答:每张300元的门票买了5张,每张400元的门票买了3张.方法总结: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①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②列出方程;③解方程;④作答.三、板书设计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1.去括号的顺序: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简单地说,由内向外去括号,也可以由外向内去括号.2.去括号的规律:(1)将括号外的因数连同它前面的符号看成一个整体,利用分配律将它与括号内的项相乘,即a(b+c)=ab+ac;(2)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本节课的教学先让学生回顾上一节所学的知识,复习巩固方程的解法,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解方程的步骤是逐渐发展的,后面的步骤是在前面步骤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然后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列出一个有括号的方程,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猜想各种方法,去尝试各种解题的途径,启发学生探索新的解题方法.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1.会解带有括号的方程.2.提高学生分析应用题、找相等关系的能力.教学重点:如何审题、解题,且达到对一个题目举一反三的程度,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列方程.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当方程的形式较为复杂时,解方程的步骤也相信更多些,那么如何解带有括号的方程呢?二、分析问题1.出示课本P93问题1:引导学生探究、思考:(1)题目中涉及哪几个量?这几个量之间有什么关系?(2)以列表形式反映题意:(3)用未知数表示其中一个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可以列出几个不同的方程?(4)小结:有两种设未知数的方法,列出两种不同的方程,以月平均用电量为未知数,则以总用电量为相等关系列方程;以上半年或下半年的总用电量为未知数,则以月平均用电量为相等关系列方程.(5)解列出的方程,并解答.2.合作探究:课本P94例1.3.合作探究:课本P94例2:(1)提供信息: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2)设未知数,找相等关系,解答问题.4.课本P95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三、课堂小结1.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2.本节课中在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点收获.四、巩固练习1.解方程:3x-2[3(x-1)-2(x+2)]=3(18-x)2.杭州西湖建成后,某班40名同学去划船游湖,一共租了8条小船,其中有可坐4人的小船和可坐6人的小船,40名同学刚好坐满8条小船,问这两种小船各租了几条?3.学校团委组织65名团员为学校建花坛搬砖,七年级同学每人搬六块,其他年级同学每人搬8块,总共搬了400块,问七年级同学有多少人参加了搬砖?4.学校田径队的小刚在400米跑测试时,先以6米/秒的速度跑完了大部分路程,最后以8米/秒的速度冲刺到达终点,成绩为1分零5秒,问小刚在冲刺以前跑了多少时间?五、布置作业课本P98习题3.3第1、2、6、7、8题.第2课时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1.掌握含有以常数为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重点)2.加深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并总结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难点)一、情境导入1.等式的基本性质2是怎样叙述的呢?2.求下列几组数的最小公倍数:(1)2,3;(2)2,4,5.3.通过上几节课的探讨,总结一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4.如果未知数的系数是分数时,怎样来解这种类型的方程呢?那么这一节课我们来共同解决这样的问题.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 【类型一】 用去分母解方程(1)x -x -25=2x -53-3;(2)x -32-x +13=16. 解析:(1)先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5去分母,方程变为15x -3(x -2)=5(2x -5)-45,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解方程.(2)先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6去分母,方程变为3(x -3)-2(x +1)=6,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解方程.解:(1)x -x -25=2x -53-3,去分母得15x -3(x -2)=5(2x -5)-45, 去括号得15x -3x +6=10x -25-45, 移项得15x -3x -10x =-25-45-6, 合并同类项得2x =-76,把x 的系数化为1得x =-38. (2)x -32-x +13=16去分母得3(x -3)-2(x +1)=6, 去括号得3x -9-2x -2=6, 移项得3x -2x =1+9+2, 合并同类项得x =12.方法总结:解方程应注意以下两点:①去分母时,方程两端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同时要把分子(如果是一个多项式)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②去括号,移项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类型二】 两个方程解相同,求字母的值已知方程1-2x 6+x +13=1-2x -14与关于x 的方程x +6x -a 3=a6-3x 的解相同,求a 的值.解析:求出第一个方程的解,把求出的x 的值代入第二个方程,求出所得关于a 的方程的解即可.解:1-2x 6+x +13=1-2x -142(1-2x )+4(x +1)=12-3(2x -1)2-4x +4x +4=12-6x +3 6x =9,x =32.把x =32代入x +6x -a 3=a 6-3x ,得32+9-a 3=a 6-92, 9+18-2a =a -27, -3a =-54, a =18.方法总结:此类问题的思路是根据某数是方程的解,则可把已知解代入方程的未知数中,使未知数转化为已知数,从而建立起未知系数的方程求解.探究点二:应用方程思想求值(1)当k 取何值时,代数式k +13的值比3k +12的值小1? (2)当k 取何值时,代数式k +13与3k +12的值互为相反数?解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然后解方程即可. 解:(1)根据题意可得3k +12-k +13=1,去分母得3(3k +1)-2(k +1)=6,去括号得9k +3-2k -2=6, 移项得9k -2k =6+2-3, 合并得7k =5, 系数化为1得k =57;(2)根据题意可得k +13+3k +12=0,去分母得2(k +1)+3(3k +1)=0, 去括号得2k +2+9k +3=0, 移项得2k +9k =-3-2, 合并得11k =-5, 系数化为1得k =-511.方法总结:先按要求列出方程,然后按照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最后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得到原方程的解.探究点三: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某单位计划“五一”期间组织职工到东江湖旅游,如果单独租用40座的客车若干辆刚好坐满;如果租用50座的客车则可以少租一辆,并且有40个剩余座位.(1)该单位参加旅游的职工有多少人?(2)如同时租用这两种客车若干辆,问有无可能使每辆车刚好坐满?如有可能,两种车各租多少辆?(此问可只写结果,不写分析过程)解析:(1)先设该单位参加旅游的职工有x人,利用人数不变,车的辆数相差1,可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2)可根据租用两种汽车时,利用假设一种车的数量,进而得出另一种车的数量求出即可.解:(1)设该单位参加旅游的职工有x人,由题意得方程:x40-x+4050=1,解得x=360.答:该单位参加旅游的职工有360人;(2)有可能,因为租用4辆40座的客车、4辆50座的客车刚好可以坐360人,正好坐满.方法总结: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三、板书设计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合并同类项;(4)系数化为1.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练结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明白去分母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步骤,通过去分母可以把系数是分数的方程转化为系数是整数的方程,进而使方程的计算更加简便.在解方程中去分母时,发现学生还存以下问题:①部分学生不会找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这点要适当指导;②用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乘以方程两边的项时,漏乘不含分母的项;③当减式中分子是多项式且分母恰好为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时,去分母后,分子没有作为一个整体加上括号,容易弄错符号.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2课时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解含有分数系数的方程.2.进一步提高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分析实际问题的方法.2.去分母时符号的处理.教学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课本P95问题2:(1)小组合作探究,列出方程.(2)x+x+x+x=33的解法有几种方法?每种解法的依据是什么?解法1:将方程左边通分得:x=33,即x=33,x=33×,x=.解法2:将方程两边都乘42去掉分母,得:28x+21x+6x+42x=1386,x=.(3)比较两种解法.二、合作探究解方程:-2=-.(1)如何去分母?依据是什么?(2)方程两边都乘10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3)交流解题过程,指出问题,并强调注意事项.(4)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课外活动时李老师来教室布置作业,有一道题只写了“学校校办厂需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完成需6天,”就因校长叫他听一个电话而离开教室.调皮的小刘说:“让我试一试”,上去添了“两人合作需几天完成?”有同学反对:“这太简单了!”但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于是各自试了起来……请同学们尝试着尽可能多地补全此题,并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各自的做法.举一反三:(1)为庆祝校运会开幕,七年级(1)班学生接受了制作校旗的任务.原计划一半同学参加制作,每天制作40面.而实际上,在完成了三分之一以后,全班同学一起参加制作,结果比原计划提前一天半完成任务.假设每人的制作效率相同,问共制作小旗多少面?(2)小张和父亲预定搭乘家门口的公共汽车赶往火车站,去家乡看望爷爷.在行驶了三分之一路程后,估计继续乘公共汽车将会在火车开车后半小时到达火车站,便随即下车改乘出租车,车速提高了一倍,结果赶在火车开车前15分钟到达火车站.已知公共汽车的平均速度是40千米/时,问小张家到火车站有多远?(3)将上述两题加以比较,有否相通之处?可否一题多解?并探究设未知数的技巧性.三、课堂练习1.完成课本P97例3,解下列方程:(1)-1=2+;(2)3x+=3-.交流解题过程,强化注意事项.四、综合应用,巩固提高1.完成课本P98练习.2.解方程:(1)-=2;(2)-y+5=-.(3)=+1;(4){[x(+3)+5]+7}=1.4.一部稿件,甲打字员单独打20小时可以完成,甲、乙两打字员合打,12小时可以完成.现由两人合打7小时,余下部分由乙完成,还需多少小时?5.碧空万里,一群大雁在飞翔,迎面又飞来一只小灰雁,它对群雁说:“你们好,百只雁!你们百雁齐飞,好气派!可怜我是孤雁独飞.”群雁中一只领头的老雁说:“不对!小朋友,我们远远不足100只.将我们这一群加倍,再加上半群,又加上四分之一群,最后还得请你也凑上,那才一共是100只呢,请问这群大雁有多少只?6.某城市平均每天产生垃圾700吨,由甲、乙两个垃圾处理厂处理.已知甲厂每时可处理垃圾55吨,所需费用550元;乙厂每时可处理垃圾45吨,所需费用495元.甲、乙两厂的工作时间均不超过10时,请你设计一个问题,并请你的好朋友解答.五、课时小结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小结:1.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要注意什么?2.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最小公倍数的目的是什么?11。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分析:设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量xkW·h,
则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为(x-2000) kW·h.
上半年共用电为:6x kW·h;
上半年共用电为:6(x-2000) kW·h.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6x+6(x -2000)=150000
怎样解这个方
程呢?
探究新知
6x + 6 ( x-2000 ) = 150000系数化为1,得来自−6 = 84
=−
3
4
x=- .
3
例题讲解
(2)3 − 7( − 1) = 3 − 2( + 3)
解:去括号,得
− + = − −
移项,得
− + = − −
合并同类项,得
− = −
系数化为1,得
=
归纳总结
共得利息 0.36万元(不计利息税),求甲、乙两种存款各多少
万元?
解:解:设甲种存款 万元,乙种存款 万元.
根据题意,得1.5%x+2%(20-x)=0.36.
解得,x=8,所以20-8=12.
答:甲种存款8万元,乙种存款12万元.
中考链接
1.(2023·甘肃天水一模)解方程−2 2 + 1 = , ,以下去括号正
D. 2 6 3x 2
3.若 x 3 是一元一次方程2( + ) = 5(k 为实数)的解,则 k 的值是(
A.
1
2
1
B. 2
C.
11
2
D.
11
2
D)
分层作业
【基础达标作业】
4.去掉方程3( − 1) − 2( + 5) = 6中的括号,结果正确的是( B )

《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学历案-初中数学人教版12七年级上册

《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学历案-初中数学人教版12七年级上册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学历案(第一课时)初中数学课程《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进一步学习”,具体聚焦于“去括号与去分母”这一关键知识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为后续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1. 掌握去括号的法则和技巧,能够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正确运用。

2. 理解去分母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去分母的方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3.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评价任务1. 能否正确理解和掌握去括号的法则和技巧,能否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正确运用。

2. 能否理解去分母的意义和作用,能否掌握去分母的方法,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3.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形式和解法,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去括号与去分母。

2. 学习新知:首先,讲解去括号的法则和技巧,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其次,讲解去分母的方法和意义,同样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课堂练习:提供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解题经验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5. 归纳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的印象。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小测验或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家中进行巩固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应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练习、讨论等方面,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2. 学生应思考如何更好地掌握去括号与去分母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 3.3 第1课时 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 3.3 第1课时 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快乐预习感知
3.有一个密码系统,其原理如下面的框图所示: 输入 x→+6→×2→输出 若输出的结果为10,则最初输入的x的值为 -1 .
解析:根据题意,得(x+6)×2=10,解得x=-1.
4.当x= -2 时,式子2(x-1)-3的值等于-9. 解析:由题意,得2(x-1)-3=-9. 去括号,得2x-2-3=-9. 移项,得2x=-9+2+3. 合并同类项,得2x=-4. 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x=-2.
第1课时 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快乐预习感知
1.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 ,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 项的符号 相同 .
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 的符号 相反 .
2.填空:a+(-b+c)= a-b+c ;
m-(2m-n-p)= -m+n+p
.
3.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时,一般要先 去括号 ,
7
快乐预习感知
1.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
【例1】 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解方程的题:4(2x-1)=1-3(x+2),
小明马上举手,要求到黑板上做,他是这样做的:
8x-4=1-3x+6,①
8x-3x=1+6-4,②
5x=3,③
x=35.④
老师说: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小明没有掌握好,因此解题时出
现了错误,请你指出他错在哪一步:
解:去括号,得 x+1-2x-1=1-3x.

移项,得 x-2x+3x=1+1-1.

合并同类项,得 2x=1.

系数化为 1,得 x=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一试:解下列方程
1、 4x + 3(2X-3) = 12- (x+4)
2、6(
1 2
x - 4) + 2x = 7-(
1 x 3
- 1)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本节课学习了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需要注意的是: (1)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时,去括号后, 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要改变符号;
(2)乘数与括号内多项式相乘时,乘数应乘括 号内的每一项,不要漏乘。
作业:
课堂作业: 必做题: P98 习题3.3 的第 1,2题。 选做题: 解方程:3x-2[3(x-1)-2(x+2)]=3(18-x) 家庭作业: 资料书的相关题
(2) 3x-2[3(x-1)-2(x+2)]=3(6-x)
1 (1)解:去括号,得3x-12+2 x=7- x +1 3 1 移项,得3x+2 x + x=7+12+1 3 16 合并同类项,得 x =20 3 15 系数化为1,得x = . 4
(2)解:去括号,得3x-6x+6+4x+8=18-3x 移项,得3x-6x+4x+3x=18-8-6 合并同类项,得4x=4 系数化为1,得x=1
3.3 (第1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 去括号
解方程:6x-7=4x-1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我们学了 哪几步?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2、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要注意什么? ①移项时要变号。(变成相反数)
②合并同类项时,只是把同类项的 系数相加作为所得项的系数,字母 部分不变。 ③系数化为1,也就是说方程两边同 时除以未知数前面的系数。
归纳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例1.解方程: (1) 2x - (x+10) = 5x + 2(x-1); (2)3x - 7(x-1) = 3 - 2(x+3)
解:(1)去括号,得 (2) 去括号,得 2x x-10 5x 2x 2. 3x 7x +7 3 2x-6.
解方程:(1) 6x-7=4(x-1) (2) 6x-7=- 4(x-1) 解: (1)去括号,得6x-7=4x-4 移项,得6x-4x = - 4 +7 合并同类项,得2x = 3 系数化为1得: x = 1.5。 (2)6x-7=-4(x-1) 解:去括号得6x-7=-4x+4 移项,得6x+4x =4+7 合并同类项,得10x =11 系数化为1,得x =1.1
移项,得 2x x 5x 2x -2 10 .
项移,得 3x 7x + 2x 3 6 7
合并同类项,得 6 x 8 .
系数化为1,得 4 x - . 3
合并同类项,得 2x 10
系数化为1,得 x 5.
例2:解下列方程:
(1)
1 1 6( x-4)+2 x=7-( x-1); 2 3
我能行!
我们在方程6x-7=4x-1后加上一个括号得6x7=4(x-1)会解吗?
在前面再加上一个负号得6x-7=-4(x=4x-1后加上一个括号得6x7=4(x-1)会解吗? 在前面再加上一个负号得6x-7=-4(x-1) 会解吗? 如何将这两个带有括号的方程转化为我们已经 学过的方程那?(小组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