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鲁人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教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家庭与社会单元整体备课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家庭与社会单元整体备课一、单元概述本单元的主题是“家庭与社会”,主要包括《我们的家庭》和《我们与社会》两课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家庭、社会的基本概念,掌握在家庭和社会中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社会的情感。
二、单元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家庭、社会的基本概念,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掌握在家庭和社会中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对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我们的家庭》- 家庭的基本概念: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形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
- 家庭的作用:家庭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情感、生活、教育等功能。
2.《我们与社会》- 社会的概念:社会是由许多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有组织、有秩序的集体。
-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的一员,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 社会的作用:社会为个人提供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条件和环境,个人在社会中成长、发展。
四、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家庭与社会的意义。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家庭和社会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等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家庭和社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 情感态度:评估学生对家庭和社会的热爱程度,以及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本。
2. 辅助材料:相关家庭和社会的案例、图片、视频等。
3. 网络资源:有关家庭和社会的相关文章、研究报告等。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1框 我爱我师学案 鲁教版

第3单元相逢是首歌第6课师爱助我成长项目一我爱我师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树立尊师观念、民主平等观念;尊敬老师,激发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能力】积极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增进师生情感。
【知识】 1.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
2.懂得学生应该(怎样热爱尊敬老师。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初悟事理(课前预做,15分钟)(一)整体把握1.本项目的题目是“我爱我师”,主要帮助同学们认识师爱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要以实际行动热爱尊敬自己的老师。
2.快速浏览课文P65—69,完成下列各题:(1)本项目由个层次的内容组成,分别是和。
(2)第一层次主要引导同学们认识师爱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仔细阅读P66—67正文部分,请你简要归纳一下师爱浓浓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①②③(3)第二个层次告诉我们要热爱尊敬自己的老师,就要做到:①尊敬老师(最重要的是。
②尊敬老师应该。
③尊敬老师还要。
(4)为了帮助我们理解“师爱浓浓”和“怎样热爱尊敬老师”,教材引用了哪些材料?请简要归纳一下。
)3.请你初步构建出本项目的知识网络图。
我爱我师师爱浓浓热爱尊敬老师(二)重点突破1.观察P65四幅图画内容,议一议:老师给予我们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2.阅读P66王月娥老师的事例,请用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说说老师是怎样帮助我们成长的。
3.认真阅读P68李先念的名言,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热爱尊敬老师?4.填一填P69,尊重老师的劳动,我们应做到哪些?第二部分共同探究(课堂教学,45分钟)(一)组内交流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收获,相互解疑。
2.共同构建本小组的知识结构图。
(二)班内交流1.以小组为单位,提出学习中的困惑,在班内求解。
2.部分小组展示知识结构图。
3.讲故事,明事理。
(三)深化探究,引领提升1.师生共同纠偏与修正。
2.学习探究:夸美纽斯说:“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第五课做自尊自爱的人第2框自尊自爱教案鲁人版六三制

自尊自爱第一课时自尊自爱健康人格1.了解自爱的含义、表现和重要性,知道自爱是宝贵的心理品质。
2.理解自尊的含义和意义,知道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努力养成自尊自爱的优秀品质。
重点:自尊自爱的含义。
难点:养成自尊自爱、积极健康的心态。
【课堂导入】山东德州的残疾小伙刘元甲命运多舛、四海为家,一直靠打工生活。
2013年8月,来到河北沧州的刘元甲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在公园门口、马路边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摆起了“求助”地摊儿,内容主要是寻求一份工作。
“我一分钱也不要,我不是乞丐,我只想求助一份工作,自食其力。
”看到他的求助,许多好心人都上前来给他钱,但都被他婉言拒绝了。
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份工作,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
我们该如何看待刘元甲拒绝施舍的行为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这节课的学习。
【课堂探究】探究点1 自爱廖智,绵竹汉旺镇美女舞蹈老师,在5·12地震中她失去了双腿,不屈从命运安排的廖智通过义演为家乡灾民筹款捐衣。
2013年4月雅安地震后,廖智又奔赴抢险救灾一线当志愿者,她觉得在这样的危难时刻,必须要和家乡人民站在一起,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问题探究:(1)廖智的表现能否说明她具有自爱的品质?请简要分析。
(2)你认为讲自爱有何重要性?答案:(1)能。
廖智能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并知道珍爱生命;面对命运的安排,她没有屈服,而是积极行动起来,为家乡灾民义演筹款;在雅安地震后奔赴灾区抗震救灾,为他人、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些都是自爱的表现。
(2)有了自爱,我们的人生就有了起点,有了目标,就能对自己的人生积极领悟,努力奋斗。
自爱是宝贵的心理品质,是美好品德的出发点。
过渡语:一个自爱的人对自己的人格有充分的重视和肯定,尊重自己,爱护自己,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也不容许他人损害自己的人格,这就是自爱。
探究点2 自尊1995年,珠海市南山工业区瑞进电子公司韩国女老板金珍仙因工人们工休期间在工作台上打盹,没有遵照她定的“铁纪律”列队离开车间,要求120多名来自河南、四川、江西、湖南等地的打工者跪下,来自河南郑州的小伙子孙天帅一个人坚定地站在了那里。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一、引言七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第三单元着重介绍了公民道德与公共秩序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我将从课程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力求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便让我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教学主题。
二、课程要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的教学要求主要包括:了解公民道德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具体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实守信、友善互助等;了解公共秩序的概念和内涵,了解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公共秩序;了解不遵守公共秩序的危害,懂得不遵守公共秩序的后果。
三、教学目标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我将围绕以下教学目标展开教学:1. 让学生了解公民道德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2. 让学生了解公共秩序的概念和内涵,明白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公共秩序;3. 让学生了解不遵守公共秩序的危害,懂得不遵守公共秩序的后果,提高公民素质。
四、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我打算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1. 公民道德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引导学生认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实守信、友善互助等的重要性;2. 公共秩序的概念和内涵,让学生了解公共秩序的重要性以及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公共秩序;3. 不遵守公共秩序的危害,教育学生认识到不遵守公共秩序可能带来的危害和后果。
五、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我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
特别是在公共秩序的教学中,我将引入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法深入理解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六、评价方式在教学结束后,我将通过小测验、作业和课堂表现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这些评价方式,我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公民道德与公共秩序的掌握情况,从而为后续教学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七、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的教学设计应该更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
思想品德.第三单元复习学案(鲁教七上)

政治七年级上鲁人版第三单元相逢是首歌复习学案教师寄语:友情是宝贵的财富,生活离不开友情,人人需要友情。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懂得尊重、宽容、与人为善等是交往的品德。
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友爱同学,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友情。
2、树立尊师观念、民主平等观念;尊敬老师,激发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能力1、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学会与同学、朋友正确地交往与沟通,提高与同学、朋友交往的能力。
2、积极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增进师生情感;学会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增强正确处理师生矛盾的能力。
知识1、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现象及危害。
2、懂得同学友情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学会与同学、朋友正确交往的方式。
3、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懂得学生应该热爱尊敬老师;指导学生应怎样与老师交往与沟通。
4、知道礼貌是交往的必要前提。
学习过程:一、速读第三单元全文,整体感知,构建知识框架,掌握基本知识点,师生共同认定学习目标友情的重要作用播种友情积极寻找朋友,克服闭锁心理友情伴我同行相逢是首歌让友谊之树常青(保持友情的技巧和做法)师爱的重要作用我爱我师中学生尊敬老师的做法要求师爱助我成长我与老师交朋友(中学生与老师交朋友的技巧)二、自主学习1、我们中学生为什么需要友情?(1)生活离不开朋友,人生离不开友情,人人需要友情。
(2)友情的重要作用(有两方面)2、克服闭锁心理,积极寻找朋友(1)闭锁心理的表现:(2)闭锁心理的危害:(3)闭锁心理的克服方法(4)交友过程应注意的问题3、怎样让友谊之树常青?(1)平等、尊重、真诚(2)理解、宽容(3)关爱、帮助4、师爱浓浓(老师给予我们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1)学习方面(2)做人做事方面(3)工作特点5、热爱尊敬老师(1)老师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敬(2)老师应收学生的尊敬。
A尊重老师的劳动B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C要对老师有礼貌6、我与老师交朋友(1)要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2)主动与老师交流交往(3)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三、合作释疑7、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浇灌,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三鲁人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教案第5课做自尊自爱的人内容标准2.3 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2.4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1.3 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1.4 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1.5 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教育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 养成自尊、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在学习、生活及事业成功中的意义,培养自立自强精神。
2. 正确认识自尊的意义和自我价值的优势,相信自己,树立正确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 以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克服依赖心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强者。
4. 从容应对挫折和逆境,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5. 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能够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能力】1. 初步学会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的方法,在对自我正确评价的基础上塑造一个自尊自信的“我”。
提高自理自立的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安排。
2. 面对遇到的困难,学着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逐步培养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
3. 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逆境,能从容应对,采取积极的措施度过“难关”。
4. 能具体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磨砺意志的计划;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5. 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知识】1. 认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重要作用,理解自尊和自信的关系,懂得只有自立才能走向自强的道理。
山东省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第五课 做自尊自爱的人 第1框 自尊自

(2016年秋季版)山东省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第五课做自尊自爱的人第1框自尊自爱是我的需要教案鲁人版六三制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山东省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第五课做自尊自爱的人第1框自尊自爱是我的需要教案鲁人版六三制)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山东省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第五课做自尊自爱的人第1框自尊自爱是我的需要教案鲁人版六三制的全部内容。
自尊自爱是我的需要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自尊自爱的健康心态,学会抵制庸俗卑贱的行为,克服自私心理,培养不虚荣、脚踏实地的良好品德。
2、知识、能力目标:了解自尊自爱的含义,认识自尊自爱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石。
3、过程与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合作与探究,在体验中感受自尊自爱对个人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自尊自爱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自尊与自傲、虚荣、自私的区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十一假期就要到了,你准备去哪儿度假?老师也想借这个机会开开眼界长长见识,请同学们帮忙推荐几个地方。
出国游,不错的选择,我先了解一下相关的旅游指南。
可是打开网页看到的确实这些景象,你如何评价这些现象.生谈认识,师点拨导入新课。
一、知自尊懂自爱情景再现:老师要家访☆周末,突然接到老师电话,要到你家里家访.你立马开始做准备……☆爸爸知道后,很不屑的说:“在学校惹事了吧!净干些丢人的事……”你会想……☆老师来到后,对你在校表现大加赞赏。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五四制)七年级上册5.2《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教学设计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本课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撑起法律保护伞》中的第5课第二框题《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内容,本课主要讲述:通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知识,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知识,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分析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例资料,能够认识和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家庭、学校、社会的案例资料,感受家庭、学校、社会给予特殊保护,体会今天我们受到法律特殊保护的幸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思考社会生活现象等,自觉接受家庭、学校、社会的保护。
【教学重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司法保护的内容。
1、多媒体多功能教室;2、素材(故事、图片等)。
【一、生活回望】教材P74【二、讲授新课】1.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收养法、劳动法、义务教育法等许多法律法规,都对保护未成年人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我国制定两部专门的法律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法律责任。
2.家庭保护(1)探究分享教材P75,小瑞的故事讨论:1.小瑞的父母为了他的健康成长都做了些什么?2.父母为你的成长都做了些什么?强调:家庭是我们成长的第一站,家庭环境深深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家庭保护的主要内容,涉及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等内容。
知识拓展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
这种保护包括在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
家庭保护是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环节,家庭保护的好坏,直接影响未成年人的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教案第5课做自尊自爱的人内容标准2.3 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2.4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1.3 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1.4 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1.5 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教育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 养成自尊、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在学习、生活及事业成功中的意义,培养自立自强精神。
2. 正确认识自尊的意义和自我价值的优势,相信自己,树立正确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 以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克服依赖心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强者。
4. 从容应对挫折和逆境,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5. 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能够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能力】1. 初步学会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的方法,在对自我正确评价的基础上塑造一个自尊自信的“我”。
提高自理自立的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安排。
2. 面对遇到的困难,学着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逐步培养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
3. 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逆境,能从容应对,采取积极的措施度过“难关”。
4. 能具体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磨砺意志的计划;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5. 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知识】1. 认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重要作用,理解自尊和自信的关系,懂得只有自立才能走向自强的道理。
2. 了解一个人要树立自尊自信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知道战胜挫折、磨砺意志的基本方法,明白走上自立自强之路应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3. 知道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道理;以辩证的观点认识挫折的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懂得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同,结果不同。
4. 能够较深刻地理解坚强意志是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认识坚强意志对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意义。
第5课做自尊自爱的人一、自尊自爱是我的需要本课教学内容面对生活的考验,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坚强,不被困难和挫折所压倒?又怎样从自尊、自信、自立走向自强?生活是最好的回答,就让我们投身生活,磨炼自己,让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给人生一个又一个强有力的支撑。
本课共有两个框题“做自尊自信的人”“我自尊我自爱”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了解自爱、自尊的含义,认识自爱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石。
2.过程与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合作与探究,在体验中感受自尊自爱对个人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自尊自爱的健康心态,学会抵制庸俗卑贱的行为,克服自卑心理,培养不虚荣、脚踏实地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懂得自尊自爱对青少年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在实践中做到自尊自爱教学方法建议:情境创设,阅读体会,体验分析、讨论、辩论和讲授法等课时安排:计划用2课时授完。
第一课时第一框一、自尊自爱是我的需要教学内容:第5课第一框一、自尊自爱是我的需要教学重点:懂得自尊自爱对青少年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在实践中做到自尊自爱教学活动过程:(一)情景预设1、导入新课《晏子使楚》成语故事再现2、板书:一、自尊自爱是我的需要教师讲述:拥有花样年华的我们充满朝气与希望。
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
“欲人尊已先自尊,欲人爱己先自爱。
”自尊自爱才能为我们的生活画卷铺就稳固的底色,为我们的人生画出一道清晰的底线。
(二)讲授新课一、知自尊懂自爱1、自尊自爱的含义及体现是什么?情境活动一教材P58页:读一读,议一议:徐悲鸿的自尊自爱体现在哪些方面?(徐悲鸿勤奋学习油画为国家争光,为自己赢得自尊。
)教师讲述:(1)含义:自尊自爱,简单地说就是自己尊重自己,自己爱护自己。
(2)体现:与人相处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不仅注意在容貌和衣着上修饰自己,还会在言行上约束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总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或赞扬,都是自尊自爱的表现。
情境活动二教材P59页:读一读,议一议:他们的言行反映了什么心理?这些心理对他们的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小玲:攀比和盲目从众心理,不对。
小委:自傲,因自己的特长出生骄傲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不好,不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丽敏:用欺诈、弄虚作假等不正当的手段为班级谋取荣誉,对其他班级不公平,影响学校卫生管理。
这些心理会使别人失去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
教师讲述:正确认识自尊心理?(1)自尊不是虚荣。
(2)自尊不是自傲。
(3)自尊不是自私。
2、自尊无价自爱可贵情境活动三教材P59-60页:读一读,议一议: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感受如何?在你的经历中,哪件事让你感到自己最有尊严?教师讲述:当我们的言行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时,当我们的缺点被别人包容时,我们就会体验到自我的价值,体验到快乐和感动。
自己肯定自己,他人肯定自己,也就是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情境活动四教材P60页:读一读,议一议:讨论:为什么加拿大工学院要花重金打造“耻辱戒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讲述:提醒每一名毕业生要自尊自爱,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激励争取有所成就,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形象,赢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自尊自爱是促使人不断向上的动力。
一个真正自尊自爱的人必定注意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形象,他会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激励自己,争取有所成就,赢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一个自尊自爱的人必定是一个知耻的人,他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勇于承认错误,并不断改正。
名言赏析: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情境活动五教材P61页: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尊自爱是怎样促使自己不断上进的。
维护自己诚信的形象,我言必信,行必果。
维护自己爱学习的形象,我维护自己负责任的形象,我维护自己的形象,我教师讲述:自尊自爱的重要性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自尊自爱)(1)自尊自爱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
一个不懂得自尊自爱的人,很难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爱护,也难以真正体验到生活的快乐。
(2)自尊自爱是促使人不断向上的动力。
一个自尊自爱的人必定是一个知耻的人,他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勇于承认错误,并不断改进。
(三)练习巩固单项选择题1.小芳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很有新意,老师和同学们不由自主地为她鼓掌,她感觉自己得到了认可和欣赏。
这是因为她的得到了满足。
( )A.虚荣心 B.自尊心C.自卑感 D.自负感2.“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
”下列体现同样道理的是( )①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无耻矣②知耻近乎勇③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④天生我材必有用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3.中学生小青家境贫寒,父亲常年有病,全靠母亲一人打工挣钱养家。
她看到班里的同学买了手机,便在家里大哭大闹,非让母亲给她买名牌手机。
小青的表现说明( )①她的虚荣心很强②她希望得到他人的赞扬和肯定,这是无可厚非的③她的自尊心很强④她没有正确认识自尊和虚荣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4.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下列语句能体现“知耻”这一观点的是( )A.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B.失败乃成功之母C.耻而移,是知矣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5.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下面是小林的生活经历,哪些做法是他自尊的表现( )①语文课上老师表扬小林的答案有新意,同学们为他鼓掌,他想:他们都不如我②小林护送盲人过马路,周围的人投来赞许的目光,他感到很高兴③升入初中后,小林开始注意容貌和衣着上的修饰、举止文雅大方④小林的父母双双下岗后,收入较低。
他认为父母很辛苦,因此,他从来不认为自己由此而低人一等,在生活方面从不与别人攀比⑤体育课上进行1 000米比赛,小林因为跑在最后,他担心同学笑话而选择了中途退出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④⑤答案:BCCCC(四)本课知识小结1、自尊自爱的含义及体现是什么?(1)含义:自尊自爱,简单地说就是自己尊重自己,自己爱护自己。
(2)体现:与人相处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不仅注意在容貌和衣着上修饰自己,还会在言行上约束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总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或赞扬,都是自尊自爱的表现。
2、正确认识自尊心理?(1)自尊不是虚荣。
(2)自尊不是自傲。
(3)自尊不是自私。
3、自尊自爱的重要性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自尊自爱)(1)自尊自爱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
一个不懂得自尊自爱的人,很难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爱护,也难以真正体验到生活的快乐。
(2)自尊自爱是促使人不断向上的动力。
一个自尊自爱的人必定是一个知耻的人,他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勇于承认错误,并不断改进。
(五)作业布置1、自尊自爱的含义及体现是什么?2、正确认识自尊心理?3、自尊自爱的重要性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自尊自爱)第二课时第二框一、我自尊我自爱教学内容:第5课第一框二、我自尊我自爱教学重难点:培养自尊自爱的优秀品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活动过程:(一)情景预设1、导入新课复习导入:自尊自爱的体现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自尊自爱?2、板书:一、我自尊我自爱(二)讲授新课一、肯定自我情境活动一教材P61页:回顾自己的成功之处,体验自我价值,学生回顾生活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交流整理。
自尊自爱的心理品质是在对自我价值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培养自尊自爱的品质,就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认识到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和作用,肯定自我、看重自己,消除自我轻视行为。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人不怕有缺点,怕的是不能正确对缺点。
我们要努力把缺点转化成优点,从而提升自我价值,维护自尊自爱的形象。
二、尊重他人情境活动二教材看图片P62页:小慧和小壮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吗?(不能,要别人尊重自己首先得学会尊重他人)教师讲述:怎样做到尊重他人?(1)做到欣赏、接纳他人,能从内心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也要包容他人的缺点和不足,对他人与自己不同的地方能够接受、不排斥。
(2)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劳动,对他人有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