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创新改变生活 2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第一课时创新改变生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课第一课时创新改变生活

③ 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已经赶超发达国家
④ 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现实需要。
尊重学和保生护知的识产创权,业善于意运用识法律。维护法自己国的权鼓益。励公民进行创业……
④ 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思出考现: 这为些什场思么景要的考实主施要分创条新件享驱有动(:发展上)战略述? 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2、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的战略重心。
创新
驱动
课堂巩固
发展
1、我国首次海鱼可燃冰试采成功、C919大型客机圆满首飞 、国产航母善良登场、天舟发出首单“太空快递”、神舟十二 号太空停留33天、“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中国天眼”落成 启用、暗物质卫星“悟空”成功运行……事实再一次向世人证
明( B )
A 自主创新立新功,领跑世界留美名 B 社会制度优势显,科技创新大发展 C 科技再攀新高峰,创新强国已建成 D 中国智造创奇迹,世界科技我第一
创新
驱动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发展
思考: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A、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B、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创新与改革)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
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 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 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创新
驱动
创新的价值
发展 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法03第二课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法03第二课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测试时间:25分钟1.(2021内蒙古通辽中考)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这表明( )A.我国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B.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果显著C.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而道远D.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重心2.(2021江苏苏州中考)下图是我国在2020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排名情况。

从中可以看出 ( )A.创新能增进人类的福祉B.创新是发展的唯一动力C.我国已建成创新型国家D.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增强3.(2022江西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期中)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

下列对以上材料归纳得最恰当的主题是( )①浩瀚科技领跑世界②中国科技,突飞猛进③我国科技实力问鼎全球④科技兴国,再探苍穹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4.(2022山东安丘、高密期中)2021年10月18日,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5G+行业应用”推广活动正式启动。

未来,5G网络能够运用在众多的数字化场景中,比如采矿、电力、钢铁、仓储等行业的智能化远程控制、无人控制等,这将大大提升这些行业的发展效益,创造更多财富。

这表明( )①科技促进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我国必须把科技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③我国在数字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实现了科技强国梦④我国推进科技创新,人民的精神需要得到充分满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观察下面漫画《乌鸦喝水》,一只乌鸦通过衔石子填充瓶子让水位上升的方式喝到水,而另一只乌鸦用吸管便喝到水了。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创新就是推倒以前的方式重新开始B.用吸管喝水的乌鸦注重探索和创新,值得我们学习和提倡C.创新就是个人的创意行为D.创新只局限于科技生活6.火的发现,将人类送上了文明的第一级台阶;文字的创造,使人类的智慧结晶得以传承;计算机的诞生,给人类的智慧插上了新的翅膀……这表明( )A.创新能够帮助人类揭开大自然所有的谜题B.我们要将创新作为当前所有工作的中心来抓C.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D.生活中的创新改变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7.从深夜排队买票到网络购票,从盒饭、方便面到高铁订餐,绿皮火车长途出行的煎熬已渐成回忆,干净舒适的高铁环境让“出行”真正变成“旅行”。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第1课时 创新改变生活 教案与教学反思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第1课时 创新改变生活 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全面认识创新。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家后热水就已经烧好,回家前空调或暖气已经打开,饭已经自动煮好,可以随时了解冰箱里面有什么菜,下雨也会自动关窗户,还能随时监控家里的情况,读取家里数据中心的各种数据。

可以说,“智慧家庭”正替我们实现着这些愿望。

想一想:“智慧家庭”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道理?教师总结:科技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创新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感受创新(一)创新来源于生活1.材料呈现:2018年2月7日,湖南省益阳市第39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启动仪式在赫山万源学校举行,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剥莲子的“锤莲籽套环”、多功能家用侍花器、环保扫把、简易乡村山泉来水管疏通器;雨天夜行不方便,在伞上装上LED 灯,通过红外感应原理控制灯的照明;人工模拟雌黄脊竹蝗的声音,诱使雄蝗达到指定区域灭杀……让人印象深刻。

2.想一想: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哪里?3.教师总结: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生活。

生活处处有创新。

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二)创新无处不在1.活动:阅读教材第15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这样的创新乐趣?请与同学分享你的创新故事。

3.教师讲述:(1)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2)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三)互联网改变世界1.阅读教材第16页“探究与分享”,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2.教师总结:互联网改变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美好。

2.1创新改变生活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2.1创新改变生活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一课时:创新改变生活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会创新与美好生活的内在关联,认同创新的价值。

2、在感受中国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

(二)、能力目标1、能够结合具体的创新行为、创新现象分析创新的价值。

2、能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阐述创新对于民族复兴的意义。

(三)、知识目标1、了解创新的内涵,知道生活处处有创新。

2、理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与改革联系密切。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创新让生活更美好;创新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创新让生活更美好三、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情景教学法、分析归纳法、精讲点拨四、教学过程(一)引出新知学生齐读:P14页第二课引言部分。

谈自己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归纳: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创新不仅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更带来了希望;而且是引领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因而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中需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强国;“人人皆能创新”,突出人是创新的主体,每个人都可以有创新。

总之引言明确地表达出创新的重要价值。

教师:我们处于创新的时代,我们是各种创新成果的受益者。

那你怎么理解创新的?创新就是科技发明创造吗?创新一定是从无到有的突破吗?创新一定是好的吗?每个人都可以创新吗?创新多么重要性?(设计意图:如此设问激起学生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感受创新环节一:学生参与P14页“运用你的经验”探究创新与生活的关系师生归纳提升:即创新来源于生活,创新让生活富有乐趣,生活处处有创新。

(活动立足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感性体验)环节二:参与P15页探究与分享教师: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这样的创新乐趣?请与同学们分享你的创新故事。

学生:畅所欲言师生归纳提升:“创新的感受”如下:创新无处不在;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创新可以是“无中生有”,也可以使“有中生新”;创新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集体;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知识、技术、制度、理论等领域。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 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 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教材,主要围绕创新的重要性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创新对生活的改变,认识到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教材内容丰富,案例鲜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创新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创新的理解较为片面,认为创新只是科学家的事情,与自己生活关系不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概念、意义和作用,学会从生活中的例子中发现创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培养他们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创新的概念和意义。

2.创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创新。

2.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创新案例,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创新案例,深入理解创新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创新案例资料。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思考题。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创新产品,如智能手机、扫码支付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产品为什么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在哪里?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创新案例,如高铁、支付宝等,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意义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创新现象,并讨论其创新之处。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5分钟)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并回答以下问题:创新为什么会改变生活?创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5.拓展(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我国在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讨论这些成就背后的原因。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1创新改变生活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1创新改变生活

A.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B. 创新只是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幸福生活无关 C. 创新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 D.创新的生活方式只局限于科技领域
随堂练习
判断题 教学目标 1.创新无处不在,创新让我们体验别样的精彩人生。 2.生活中处处有创新。 3.知识的创新,阻碍了当代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知识体系 感受创新 1.如何认识创新? 2.创新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个人、国家、社会)
创新改
变生活 创新引擎
3. 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
随堂练习
1. 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属于创新的是 (C ) A.用废旧塑料制作工艺品 B. 用新方法解了一道数学题
C.每天坚持看新闻联播 D.利用废旧轮胎养花 ( A) 2.下列对创新理解和认识正确的是
这些创新来源于哪里?
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创 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
亮,而且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1、如何认识创新
1、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创新改变着我们对生活 的看法。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会用新方法解这道数学题了! 跟乐队的小伙伴一起给老师配新乐 曲,挑战真大。
2015年,美国发布最强版《美国国家创新战略》
2016年,韩国提出包括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技术等九大国家战
略项目……
结合上面的材料,说一说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战略重心的转
移,说明了什么?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 略的重心。 (3)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 新者胜。
我们现在出门不用带钱包,用手机 支付特别方便。
给千里之外的病人做外科手术,均由医 生操纵机器人完成。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创新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创新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深层次去理解创新,并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的欲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概念、意义和作用,认识创新如何改变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创新的概念、意义和作用,创新如何改变生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深层次去理解创新,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卡片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创新产品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创新的意义和作用。

2.案例分析:分享几个创新改变生活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创新点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3.知识讲解:介绍创新的概念、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创新。

4.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讨论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并分享自己的创新想法。

5.情景模拟:设置一个创新实践的情景,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7.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思考如何进行创新,并撰写一篇短文。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设计: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 创新改变生活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设计: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 创新改变生活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设计: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旨在让学生理解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创新改变生活的实际情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科技创新对人民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创新的意义、创新的表现、创新改变生活的实例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技素养,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科技创新的实质和作用认识不足,对创新改变生活的实例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创新对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创新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创新的意义,知道科技创新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认识创新如何改变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关注科技创新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创新的意义,科技创新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创新改变生活的实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科技创新实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创新的魅力。

2.案例分析法:分析科技创新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科技创新实例和相关信息。

2.视频:准备相关科技创新的视频资料。

3.素材:收集关于科技创新的图文资料。

4.小组讨论题目:制定小组讨论的创新对生活影响的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科技创新的实例,如智能手机、高铁、支付宝等,让学生感受科技创新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第1框创新改变生活
知识目标
(1)认识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2)知道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
动力。

能力目标通过回顾人类文明史,理解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创新带来的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
观念。

重点: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难点: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要意义。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播放视频《我爱小发明——捕鼠器》。

2.教师针对视频,设置问题:
(1)捕鼠器的发明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
(2)你有类似这些发明的欲望和构想吗?
3.教师引言:创新是石,敲出星星之火;创新是火,点燃希望之灯;创新是灯,照亮前行的路;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

让我们一起步入创新的殿堂。

(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知识点一感受创新
1.创新是一种__生活方式__。

2.创新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知识点二创新引擎
3.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4.为什么要强调让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三)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探究一:感受创新
1.创新经历分享:讲一讲我的创新故事,谈一谈自己创新的感受。

(提示:可以是在学习中创新学习方法;也可以是生活中,改变生活方式、改进生活质量、破解生活问题的小发明小创造;等等。

)
2.创新名言展示: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创新名言。

(提示:①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综合,勇于创新。

——宋叔和②创新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

——贝尔③一个没有创新潜质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江泽民)
3.创新感受:谈一谈自己在创新中的感受。

(提示: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②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活力;③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敢于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④创新的过程实际上是对知识的再获取,对实践能力的提升,对兴趣爱好的再扩展;⑤创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⑥创新需要发挥团队精神等。

)
探究二:创新改变生活
1.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可以创新。

请结合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展的历程,分别列举在政治制度、经济、技术领域以及文化领域创新的成果,并说明这些创新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①政治制度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经济、技术领域以及文化领域创新的成果,只要符合创新要求即可。

②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等。

)
2.有人说,创新只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获取成就的满足感,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无关,谈谈你的看法并举例说明。

(提示:①创新让生活更美好;②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等等。

) 探究三:创新引擎
探究:探究人类三次产业革命创新历程。


1814:史蒂芬孙发明
火车
机、汽车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飞行者Ⅰ号)
功地将第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送上太空
20世纪70年代现代
化生物工
程技术形成
1997年2月苏格兰
科学家用
克隆技术繁殖了母
羊“多利”
2.你怎样理解“让创新成为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提示: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时代发展呼唤着创新。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②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

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③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等。

)
3.通过以上探究,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提示:①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等等。

)
(四)归纳总结整体感知
(五)课堂检测巩固新知
(见学生用书)
(六)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比较完整,有导入,有学生的自学,还有实现三维目标的过程和方法,有小结。

合作探究是一节道德与法治课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生亮点闪现的平台。

在展示学生创新故事的过程,既有学生创新的成就感,也有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演讲与表演才能;在展示对人类三次科技革命历程探究中,学生既有对开创者的崇敬,也有深刻的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