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评比成绩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评分细则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评分细则引言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小学生的行为规范能够得到有效监督与指导,我们制定了一套量化评分细则。
本文档将会详细介绍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评分细则,以帮助教育者和家长们更好地引导、评估和奖惩小学生的行为。
1. 准时到校打分•分数范围:0-5分•评分细则:–5分:准时到校,未见迟到现象;–4分:偶尔迟到,但总体上准时到校;–3分:经常迟到,但不超过5分钟;–2分:经常迟到,超过5分钟;–1分:经常迟到,超过10分钟;–0分:迟到超过15分钟或未能按时到校。
2. 上课态度打分•分数范围:0-10分•评分细则:–10分: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回答问题认真,与老师和同学保持良好关系;–8分:大体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存在个别不积极的情况;–6分:参与课堂活动较少,表现欠佳,有影响到他人学习的行为;–4分:缺乏参与意愿,经常走神、打瞌睡或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2分:无法配合任课老师,对课堂无任何兴趣;–0分:严重干扰课堂秩序、不尊重老师和同学。
3. 作业完成情况打分•分数范围:0-10分•评分细则:–10分: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作业;–8分:作业有时有一定的延误,但总体上能按时提交;–6分:作业经常延误,只能完成部分;–4分:作业难以按时完成,完成质量不高;–2分:作业完成量极少,质量不高;–0分:无作业完成。
4. 教室秩序打分•分数范围:0-5分•评分细则:–5分:教室整洁,桌椅摆放整齐,无乱扔垃圾现象;–4分:桌椅或教室环境有轻微杂乱,但不影响正常的学习与活动;–3分:有轻度乱扔垃圾或教室环境较脏,需及时整理;–2分:有较大区域的散乱,教室环境较脏,需要及时整理;–1分:教室杂乱不堪、严重扔垃圾现象;–0分:严重破坏教室秩序和环境。
5. 课间休息行为打分•分数范围:0-10分•评分细则:–10分:课间休息期间与同学和谐相处,积极参与游戏和活动;–8分:较大程度上与同学和谐相处,偶尔存在行为不当;–6分:与同学关系不融洽,存在一些挑衅、冲突行为;–4分:对待同学不友好,存在言语或身体上的伤害行为;–2分:经常参与欺负、欺压他人,对待同学态度恶劣;–0分:严重伤害他人,对待同学无任何友善行为。
小学行为规范评分标准

小学行为规范评分标准
可以根据具体学校的规定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常见的小学行为规范评分标准:
1. 每堂课的出勤情况:按照出勤情况给予评分,如按出勤天数计算。
2. 听课专注度: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评定,如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
3. 课堂上的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回答问题的准确度和主动性等给予评分。
4. 作业完成情况:根据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给予评分,如评定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
5. 诚实守信度:根据学生是否诚实、守信、遵守纪律等给予评分,如评定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
6. 课外活动参与度:根据学生是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如运动会、读书会等给予评分,如评定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
7. 社交技能及礼仪表现:根据学生在与同学、老师和其他人的交往中是否维持良好的社交关系和展示良好的礼仪给予评分,如评定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
8. 总体评价:根据以上表现综合评定学生的行为规范得分,如评定为A、B、C、D等级。
需要注意的是,行为规范评分标准应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评定,如学生的个人特点、实际表现等因素也应被考虑进去。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管理制度4.doc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管理制度4梓潼中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管理制度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深入贯彻落实罗扬泽校长提出的“严、实、新、细”管理理念,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自理能力和竞争能力,确保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计分方法:每位同学基准分100分,在其基础上进行加减。
二、计分标准:(一)思想品德方面加分:1、被评为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模范团员,校级10分,县级20分,市级30分,省级40分。
2、学雷锋做好事每件5分,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好人好事加10~50分3、检举坏人坏事,每次10分4、见义勇为,拾金不昧,每次5~20分5、学生干部积极开展工作,无违纪记录,每学月加2分6、热心于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每次加5分减分:1、留长发、染发、怪发、剃光头、戴首饰、穿拖鞋、着奇装异服,女生染发、化妆、戴首饰、穿高跟鞋、拖鞋、着奇装异服每次4分2、辱骂、顶撞老师,不服从管理扣10~30分3、看不健康书刊、影像、图片,听唱不健康歌曲每次扣5分。
4、骂人、说谎、说脏话、吹口哨、起哄等导致不良后果5~20分5、吸烟、喝酒以及参加赌博活动扣10~20分6、异性同学交往不当10~30分7、故意破坏公物,根据情节和数额10~20分8、偷盗公私财物,根据情节和数额20~40分9、敲诈勒索他人钱物视其情节20~40分(二)纪律方面加分:一学月全勤加5分减分:1、迟到、早退,每次扣2分2、旷课,每节4分3、上课打闹、说话、传递纸条、私自换座位以及出入教室扣4-5分。
4、在教学楼内(含附属设施)打闹、喧哗、奔跑、跳跃、敲击门窗、墙壁,每次扣2分。
5、在教学区、宿舍区玩球,每次扣2分。
7、集体活动缺勤一次扣2分,两操缺勤一次扣2分。
8、集会时说笑、看书、不认真听讲扣2分,做操时有打闹、说笑、不认真、不规范等违纪现象扣2分。
9、翻爬围墙、栏杆,跳窗,扣5~10分。
学生行为规范学生量化考核标准

学生行为规范学生量化考核标准一、纪律方面1、迟到、早退每次扣1分(包括上课、午休、晚休、早晚自习、两操);2、旷课、旷自习一节扣5-10分;(10分钟以内算迟到,10分钟以上算旷课)3、旷操一次扣1分;4、上课说话、吃东西、睡觉、照镜子、听歌等做学习无关的事,每次扣0.5分,上课玩手机一次扣5分,手机没收;5、上课顶撞老师一次10-50分,上课打架,说脏话一次5-50分;6、给同学起外号、说别人坏话、挑拨同学矛盾一次0.5-5分;7、考试作弊一次按其性质扣5-20分,不服从管理一次扣5-50分,欺骗老师、打骂教职工按其性质一次扣5-50分;8、不穿校服一次扣1分(上衣、裤子每件0.5分);9、化浓妆、染指甲一次扣1分;10、私自改校服,烫染发每次5分,并责令限期改正或者重新购买校服;11、穿拖鞋、背心、裤衩进教室每次扣1分(特殊情况除外);12、不请假擅自离校每次扣20分;13、在校园内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一次扣1分,造成意外伤害根据情况扣5-10分;14、在教学楼、宿舍内从事踢球、拍球、打沙包等体育活动,一次扣1分;15、攀爬门窗、楼梯扶手、护栏等发现一次扣3分;16、随意乱动楼内消防、供电设备等,发现一次扣5分;17、随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倒脏水发现一次扣1分;18、大功率用电器发现一次扣5分;19、定外卖发现一次扣5分;20、在校内使用明火、燃放鞭炮等发现一次扣5分;21、损坏公物,除照价赔偿外,按照实际情况每次5-20分;22、午休、晚休之外的时间,私自进入宿舍每次扣1分(特殊情况除外);23、打铃后进行洗刷,在宿舍内说话等每次扣1分,打铃后10分钟内不在宿舍,每人次2分,10分钟以上不在宿舍,每人次5分;24、容留非本宿舍人员住宿,每次扣5分,容留校外人员住宿每次扣10-30分(特殊情况除外);25、男女不得互串宿舍,发现一次扣10-20分(特殊情况除外);26、乱拉乱接电线,私自改宿舍内开关、灯等,发现一次扣5-10分;27、离开宿舍未关灯、空调每次扣值日生1分;28、男女之间不正常交往每次扣5-50分;29、打架斗殴、打群架、欺负弱小、敲诈勒索,视情节严重扣5-50分,有违法行为直接交由公安机关处理;30、吸烟、打牌发现一次扣5分;手机一经发现,直接扣没收,并扣5分,宿舍发现酒一次扣5分,喝酒一次扣10-20分;31、有偷盗行为,视情节扣10-50分,达到国家法律规定直接交由公安机关处理;32、私自带(藏)管制刀具以及其他凶器,视其情节,扣5-50分;33、食堂打饭不排队每次扣1分;34、不遵守晚睡纪律喧哗、吵闹、乱窜宿舍、放音乐,每人次扣0.5分,无人承认,则该宿舍每人扣0.5分;35、不传看不健康的书刊和音像制品,不听不唱不健康歌曲。
初一年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标准

上塘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年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标准一、尊师方面1.辱骂与顶撞老师(包括学校职工),提意见或接受批评时态度不端正。
(每次扣2分)2.背后对教职员工评头品足,取绰号、直呼姓名。
(每次扣2分)二、仪容方面1.戴首饰,女生烫发化妆,男生留长发盖耳。
(每次扣1分)2.进校穿统一穿校服。
(每次扣1分)3.未按规定佩带校卡或红领巾。
(每次扣1分)三、言行文明方面1.同学间打骂人、说脏话,取侮辱性绰号。
(每次扣1分)2.在教室内、走廊上追逐打闹、吹口哨。
(每次扣1分)3.能拾金不昧,做好人好事。
(奖3分)四、关心集体方面1.能积极参加学校、班级、团、队等集体活动。
(奖3分)2.对同学的不良现象敢于批评,不讽刺、打击别人。
(奖3分)五、爱惜财物方面1.在树木、墙、门、桌、凳上刻划、涂写或损坏其他公物。
(每次扣1分并赔偿)2.攀折树木、践踏花草、跨越绿篱、花坛。
(每次扣1分)3.爬墙、踢墙、踢门、踏凳、坐桌、摇攀门窗玩耍。
(每次扣1分)4.私自在班级玩弄、乱丢粉笔以及多媒体。
(每次扣1分)六、遵守纪律方面1.在校期间不请假擅自外出或虽请假但不经班主任或值周教师同意外出。
(每次扣1分)2.在车棚乱停放自行车。
(每次扣1分)3.偷窃他人东西,看不健康书刊和录像、玩手机、抽烟。
(扣3分)4.晨读、午自习、自习课、上课讲话,或看与学习无关的书刊或做小动作或违反其它课堂常规。
(每次扣1分)5.升国旗、唱国歌时态度不端正,手插入衣袋内或讲空话、做小动作。
(每次扣1分)。
6.私自带运动器材进入班级(篮球、足球、排球、实心球等)。
(每次扣1分)7.不遵守就餐秩序,乱拥挤。
剩菜剩饭乱倒,用餐桌面不干净。
(每次扣1分)8.上课不能做好课前准备,上课铃响,未能及时坐好静候教师进入教室。
(每次扣1分)9.回答问题时未举手、起立。
(每次扣1分)10.上课时间出入教室,未经教师允许。
(每次扣1分)七、出勤方面1.迟到、早退。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评分细则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评分细则引言:小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之一,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和自我管理能力,制定了以下的行为规范量化评分细则,以便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晨读与早自习的评分晨读与早自习是小学生培养自律性、集中精神和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
评分细则包括:1.是否准时到校(1分:准时,0分:迟到)2.是否安静进入教室(1分:安静,0分:吵闹)3.是否主动关注老师的讲解(1分:专注,0分:分心)4.是否主动完成早自习作业(1分:完成,0分:未完成)二、课堂秩序的评分良好的课堂秩序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自觉自律能力的关键。
评分细则包括:1.是否准时到课(1分:准时,0分:迟到)2.是否安静入座并积极参与课堂(1分:积极参与,0分:不积极参与)3.是否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1分:认真听讲,0分:漫不经心)4.是否守时交作业(1分:守时,0分:迟交)三、午餐就餐的评分午餐就餐是小学生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和文明用餐规范的重要环节。
评分细则包括:1.是否排队有序取餐(1分:有序,0分:拥挤混乱)2.是否文明用餐(1分:文明,0分:吃相难看)3.是否主动清理餐桌和餐具(1分:主动清理,0分:不管不问)4.是否保持餐厅整洁(1分:整洁,0分:乱丢垃圾)四、操场活动的评分操场活动是小学生锻炼身体、展示个人才艺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环节。
评分细则包括:1.是否按时参加操场活动(1分:按时参加,0分:迟到)2.是否积极参与各项活动(1分:积极参与,0分:袖手旁观)3.是否遵守规则、文明竞技(1分:遵守规则,0分:规则意识淡薄)4.是否热爱集体、团结协作(1分:热爱集体,0分:个人主义)五、课后自习和作业完成的评分课后自习和作业完成是小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担当精神的重要环节。
评分细则包括:1.是否安静自习(1分:安静,0分:吵闹)2.是否认真完成作业(1分:认真完成,0分:马虎敷衍)3.是否主动巩固课堂知识(1分:巩固,0分:草草了事)4.是否养成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学习用具的好习惯(1分:整理,0分:杂乱无章)六、写字和字迹工整的评分写字和字迹工整是小学生端正书写姿势和提高书写能力的重要环节。
小学行为规范评分范文

小学行为规范评分范文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合理的行为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对小学生行为规范的评分范文,用于评价小学生的行为表现。
1. 守时(满分10分):守时是每个小学生应该培养的良好习惯之一。
守时的小学生能够按时进行各项活动,包括日常作息和课堂上的学习。
他们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不耽误自己和他人的时间。
评分时,可以根据小学生是否能够准时到校、按时完成作业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尊重师长和同学(满分10分):尊重他人是培养小学生良好人格的关键之一。
尊重师长和同学意味着小学生能够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遵守学校的规则和纪律。
他们能够主动尊重老师的教导,听从老师的指导,并且友善地与同学相处。
评分时,可以根据小学生在校园中是否有礼貌,是否尊重老师和同学的意见等方面进行评价。
3. 诚实守信(满分10分):诚实守信是小学生必需具备的品质之一。
诚实的小学生不会说谎、偷窃或者欺骗他人。
他们守信用,能够信守承诺,并且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评分时,可以根据小学生是否诚实地回答问题,是否诚实地交代自己的错误以及是否守信等方面进行评价。
4. 自律自控(满分10分):自律自控是小学生成长中必备的能力之一。
自律的小学生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受外界诱惑和干扰。
他们能够主动遵守校规,自觉完成作业,不被手机、游戏等娱乐方式所吸引。
评分时,可以根据小学生是否能够自觉遵守纪律,能否控制自己的冲动等方面进行评价。
5. 乐于助人(满分10分):乐于助人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品质的重要一环。
乐于助人的小学生愿意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并且愿意与他人分享。
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乐于与同学分享学习心得和资源。
评分时,可以根据小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帮助他人,是否乐于与人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以上是对小学生行为规范的评分范文。
希望通过合理地评价小学生的行为表现,能够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这样,他们不仅在学习上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也能够在未来的人生中成为有益的社会成员。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量化评分细则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量化评分细则1. 背景介绍在学校管理中,合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习惯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班级量化评分细则,用以评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表现。
2. 评分指标及权重为了客观、公平地评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我们将制定以下评分指标及其相应的权重:2.1 出勤(15%)出勤是学生日常行为的基本表现之一,良好的出勤记录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分配如下评分: - 出勤率在95%及以上得满分; - 出勤率在90%以上但不足95%得80%的分数; - 出勤率在80%以上但不足90%得70%的分数; - 出勤率在70%以上但不足80%得60%的分数;- 出勤率低于70%得50%及以下的分数。
2.2 完成作业(20%)作业是对学生知识掌握和学习质量的一种重要评估方式。
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分配如下评分: - 按时、完整完成所有作业得满分; - 偶尔延迟或遗漏作业,但总体完成较好得80%的分数; - 有较多作业延迟或遗漏,但完成质量尚可得70%的分数; - 经常延迟或遗漏作业,或者完成质量不佳得60%的分数; - 大部分作业延迟或遗漏,或者完成质量明显不合格得50%及以下的分数。
2.3 课堂表现(30%)课堂表现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遵守纪律、与师生协作的综合体现。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分配如下评分: -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举手发言频率较高,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良好得满分; - 偶尔参与课堂活动,举手发言不够积极,但总体表现尚可得80%的分数; - 参与课堂活动较少,举手发言不够积极,或与师生互动不够和谐得70%的分数; - 鲜有参与课堂活动,举手发言稀少或不积极,与师生协作欠佳得60%的分数; - 不参与课堂活动,没有举手发言,与师生协作差得50%及以下的分数。
2.4 纪律表现(25%)良好的纪律表现是学生维护良好学习环境、遵守学校纪律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