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辐射无溶剂条件下三芳基吡喃盐的合成研究
微波辐射条件下氨基一芳氧亚甲基反...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微波辐射条件下2-氨基-5-芳氧亚甲基-1,3,4-噻二唑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有机化学指导教师:***20060501中文摘要近二十年来,微波作为一种有效的热源正广泛应用于化学的各个领域,尤其在有机化学领域。
通常在传统加热条件下需要较长回流时间才能完成的反应,在微波促进下能够方便,快速的完成。
与传统法相比,微波辐射下的有机反应通常具有反应时间短、产率高、产品纯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微波辐射技术应用于活化有机反应前景广阔。
大多数有机反应需要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在溶剂中反应物分子能均匀分散、稳定交换能量。
但是,大多数的有机溶剂易挥发、易燃、有毒、污染环境且难以回收,这就增加了生产的危险性和毒害性,同时也增大了生产成本。
随着人们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将有机合成的研究重点放在对环境无污染的绿色合成上,其中水相有机化学反应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与传统有机反应相比较,水相有机反应具有许多优点:例如,水廉价易得,具有方便、环境友好以及提高反应的立体选择性等。
另外,对无溶剂有机反应进行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无溶剂反应,由于反应中没有溶剂分子参与,反应体系不同于溶液中,反应物的局部高浓度,增加了反应速率,大多反应在固态下进行,反应分子有序排列,提高了反应的选择性和收率,同时,由于操作简单,可利用简单机械研磨、微波辐射和超声波辐射等手段加速反应,因此是一种较理想的合成方法。
2.氨基.1,3,舡噻二唑及其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癌,抗结核病,抑制神经紧张和除草等j在医学、农学和生物学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我们以2一氨基一5一芳氧亚甲基.1,3,4一噻二唑为原料,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制得了含噻二唑环的三类杂环衍生物。
希望能够从简单的原料出发,在温和的条件下经过简单的步骤,制得高生物活性化合物,进一步拓展无溶剂、水介质等与微波联用技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范围。
微波无溶剂法合成1,4—双(3—芳基—3—氧代—1—丙烯基)苯类查尔酮

微波无溶剂法合成1,4—双(3—芳基—3—氧代—1—丙烯基)苯类查尔酮【摘要】在微波辐射无溶剂条件下,用固体KF-Al2O3催化对苯二甲醛与苯乙酮及其衍生物进行羟醛缩合反应,合成了3个1,4-双(3-芳基-3-氧代-1-丙烯基)苯类查尔酮化合物,产率87%~95%,其结构经1HNMR,IR和Ms表征。
【关键词】查尔查尔酮;微波辐射;无溶剂合成以查尔酮为母体的天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红花、甘草等多种天然植物中,是植物体内合成黄烷酮的重要中间体,其自身也具有抗过敏、抗溃疡、抗肿瘤等药理作用[1]。
查尔酮的化学名为1,3-二苯基丙烯酮,经典合成方法是使用强碱如氢氧化钠、醇钠,或者强酸来催化苯乙酮及其衍生物与芳香醛进行缩合反应而得到,但副反应多,产率较低,探索新的高效合成查尔酮合成方法是近年化学合成的热点之一[2]。
纵观文献,1,4-双(3-芳基-3-氧代-1-丙烯基)苯类查尔酮化合物的合成报道相对比较少。
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有机碲对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有较好的催化效果,但不足之处是制备较难,价格昂贵。
近年来有报道在碱催化,无水乙醇作溶剂,微波辐射下合成该类查尔酮化合物[3~4]在合成时间和产率上有了较大进步,体现了微波合成该类查尔酮化合物的优势。
近年来无溶剂微波辐射条件下的有机合成反应,具有清洁、高效、经济、产物易纯化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化学工作者的广泛兴趣和重视[5]。
本文以对苯二甲醛(1)和苯乙酮等只含一种a-H的芳香酮类化合物为原料,在无溶剂微波辐射作用下对查尔酮的合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法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产率高,是一种合成1,4-双(3-芳基-3-氧代-1-丙烯基)苯类查尔酮化合物的好方法。
合成路线见Scheme 1。
Scheme 11.实验部分1.1仪器与试剂核磁共振仪:Varian INOV A-400MHz,Me4Si作内标,CDCl3作溶剂;红外光谱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PE1700型(KBr压片);质谱由FINNIGAN-LCQ 型质谱仪测定;微波反应器:SANYO牌EM-202MSl型700W家用微波炉改造,输出功率连续可调;熔点仪:X-4型显微熔点测定仪,温度计未经校正。
微波辐射固相合成5-(取代吲哚基-3-次甲基)(硫代)巴比妥酸

成 中得 到广 泛 的 应 用。 。本 文 在 无 溶 剂 、 催 化 剂 。 ] 无
间体 , 可用 作 药 物 抗 氧剂 和非 线 性 光 学 材 料 。近 还 来 有报 道在 乙醇 或 醋 酸 等 有机 溶 剂 中 , 过 加 热 回 通
择性 [ 。而且 固相 反应 还 因其可 以避 免使 用有 毒 的 7 ]
有机 溶剂 , 少对 环境 的污 染 , 减 节约 能源 等特 点而 备 受瞩 目 。微 波辐 射下 的有 机反 应 以其快 速 、 ] 方便 、 高效 、 保 等优势 越来 越受 到人 们 的关 注 , 符合 绿 环 也 色 化学 的发 展趋 势 。因 此 , 波 合成 技 术 在 有 机 合 微
t r a d h d ) :n b r iu i cd om le y e ( a b t rc a i )wa . :1 0 Th il s 6 . ~ 8 . . s1 2 . . e y e d wa 8 4 2 8
微波辐射合成含三苯基吡啶结构超支化聚酰亚胺及其光学性能的研究

mL ) 溶液 在 2 h 内 均 匀 滴 入 2 mmol BTDA 和 30 mL NMP 的 混 合 溶 液 中, 同样在微波反应器中 40℃ 反 应 3 h 得 到 酐 基 封 端 的 超 支 化 聚 酰 胺 酸 ( AD-HBPAA ) 的 NMP 溶液 . 然 后 缓 慢 加 入 3 g 乙 酸酐和 1 g 吡啶 的 混 合 溶 液, 在 微 波 辐 射 下 40℃ 反应 6 h , 反应结束 后 的 反 应 液 同 样 用 甲 醇 沉 析, 滤渣 用 去 离 子 水 冲 洗, 得 到 的 黄 色 产 物 ( ADHBPI ) 于真空 60℃ 干燥 48 h. 1. 3 测试与表征 FTIR 由美国 Perkin-Elmer 公司 Spectrum One KBr 压 片 法; H-NMR 型傅立叶红 外 光 谱 仪 测 定, 600 型 核 磁 共 振 仪 由美国 Varian 公 司 的 INVOATMS 为 内 标, DMSO-d 6 为 溶 剂; 特 性 黏 度 测得, ([ ) 是以 NMP 为溶剂, η] 在 ( 30 ± 0. 1 ) ℃ 下 采 用 毛细 管 内 径 为 0. 5 ~ 0. 6 mm 的 乌 氏 黏 度 计 测 得 的; XRD 用日本 理 学 电 机 株 式 会 社 的 D / MAX-Ⅲ
C 型 X 射线衍射仪 对 聚 合 物 进 行 分 析, 测试条件 K α 辐射, X 射线管电 为 Cu 靶, 石 墨 弯 晶 单 色 器, 电流 25 mA , 扫描速度为 15 ( ° ) / min , 采 压 35 kV , 样间隔为 0. 02 ° ;溶解性是由 10 mg 样品在 5 mL 的相应溶剂中室 温 或 加 热 后 得 到; TGA 采 用 美 国 Perkin-Elmer 公司的 DETLASERIES TGA7 型 热 重 分析仪 测 定, 升 温 速 度 为 20 K / min , 流动介质为 N 2 ;紫外 -可见光 光 谱 ( UV-Vis ) 采 用 Perkin Elmer 17 型 紫 外 -可 见 光 光 谱 仪 测 定, 公司的 λ 以 NMP
微波辐射无溶剂条件下快速合成2,4,6-三芳基吡啶四氟硼酸盐

(C lg h ms a dC e i l n ier g La cegU i ri , io hn 5 0 9 ol e f e i ̄ n h m c gnei , ioh n nv sy La ceg2 2 5 ) e oC t aE n e t (C lg S i ol e f ce eN r w sA nvri Y n l g72 0 ) e o n h y t n
学”的理想状况[- ] 1 1,我们运用微波辐射无溶剂合成吡 35 啶盐类 化合物, 避免 了传统合成方法 的缺 点,为进一步 开发吡啶盐类化合物的潜在价值提供 了有利条件.
215 () m, =1 4 6 (7 n c .2 93 n a l 0O 。 7 00 。 D =1 7 om " = . 02 n 0 . 3 0 1 ) m, =2 0 () m, =f 6 9 =9 . , =9 .0, . 6 gc 5 0 2 7
1 .0 7 1 ) m一. n 1 . 0 1 5 (7 n a dZ= 6
・
研 究简 报 ・
微波辐射无溶剂条件下快速合成 246三芳基吡啶 四氟硼酸盐 ,, -
王 勇牦 赫庆鹏 李 满林 6 许小 晶 尹汉东
(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西 北 农 林 科 技大 学理 学 院
聊城 2 2 5 ) 5 0 9
杨凌 720) 1 10
摘要
在微波辐射 无溶剂条件下快速 、高产率地合成 了 24 一 ,6三芳基吡啶四氟硼酸盐化合物,并对其进行核磁共振 、 , 红
离子液体催化微波促进下的3,4-二氢嘧啶-2-酮衍生物的无溶剂合成

离子液体催化微波促进下的3,4-二氢嘧啶-2-酮衍生物的无溶剂合成李佰林;袁陈缘;蔡丽莎;黄恩玲【摘要】以新型磺酸跟酸性离子液体为催化剂,通过微波辐射下促进Biginelli缩合反应,在无溶剂条件下合成了3,4-二氢嘧啶-2-酮衍生物.结果表明,微波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30min时产物收率为85%~95%.产物可通过过滤与催化剂分离,催化剂经过简单处理和重复利用.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反应具有产率高、污染少、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期刊名称】《化学工程师》【年(卷),期】2016(030)009【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Biginelli反应;离子液体;3,4-二氢嘧啶-2-酮;微波辐射【作者】李佰林;袁陈缘;蔡丽莎;黄恩玲【作者单位】台州学院医药化工学院,浙江台州318000;台州学院医药化工学院,浙江台州318000;台州学院医药化工学院,浙江台州318000;台州学院医药化工学院,浙江台州3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63,4-二氢嘧啶-2-酮类化合物(简称DHPM)具有重要的药物活性,可用作钙拮抗剂以及很强的抗HIVgp-120-CD4作用等,并在抗微生物、抗病菌、抗肿瘤、抗菌和消炎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1]。
还具有调节Ca2+通道等作用[2]。
过去的10年里,大量新而复杂的胍类生物碱从海洋生物资源中分离提取出来,研究发现很多存在于海洋生物中的活性生物碱大都具有二氢嘧啶酮母核,该类生物碱是第一次被报道能够抑制HIVgp-120-CD4细胞组合的小分子量天然产物,有望成为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的药物[3]。
由于这类化合物的重要药物活性,因而,这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生物活性有机杂环化合成研究的热点之一[4]。
1893年,Biginelli首次报道了乙酰乙酸乙酯、芳香醛和脲在浓盐酸催化下于乙醇中回流18h得到了3,4-二氢嘧啶-2酮衍生物[5]。
微波辐射下合成N-芳基和N-杂环取代氰乙酰胺

微波辐射下合成N-芳基和N-杂环取代氰乙酰胺
邵建国;王佩玉;郑鸣;钟琦
【期刊名称】《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8(1)2
【摘要】在微波辐射下合成N芳基和N杂环取代氰乙酰胺,产率达83%~95%.反应是在经过改进的容器中进行的,容器置于频率为2450MHz的微波炉中,常压下6~10min即可完成反应,反应速度快,后处理方便.
【总页数】4页(P17-20)
【关键词】微波辐射;氰乙酰胺;合成;芳基;杂环取代基
【作者】邵建国;王佩玉;郑鸣;钟琦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化学化工系;扬州大学医学院基础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25.632;O626
【相关文献】
1.新型N-甲基-N-(2-溴苯基)-2-取代基-2-氰基酰胺的合成 [J], 黄甜;宋建华;唐建荣;陈志沂;陈亿新;刘天穗;刘自力;陈国术
2.微波辐射下N-芳基对甲苯磺酰胺的合成 [J], 王玉炉;赵娜;王瑾晔;马会强
3.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硅化合物的研究Ⅸ.1-(N-芳基呋喃甲酰胺)亚甲基-2,8,9-三氧杂-5-氮杂-1-硅杂三环[3.3.3.0^(1.5)]十一烷的合成 [J], 廖仁安;谢庆兰;吴益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相中3,5-二芳基异恶唑衍生物的微波辐射合成

关键词 微波辐射 , 相 , 水 三芳基吡喃盐 , 酸羟胺 , 盐 二芳基异嚼唑衍生物
中 图分 类 号 : 6 13 O 2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00 1 (00 0 -5 9 5 10 -5 8 2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3 - 0 0
3 得 3 5二芳 基 异啄唑 。该 法反 应 时问 较 长 , 前 者 要用 到 高 氯酸 , 环 境有 危 害 ; 者 用 紫外 光 照 8h ,. 且 对 后
射, 一般 实验 条件下 也较难 实 现 , 不经 济 实用 。随着 绿 色化 学 日益 受 到人 们 的关 注 , 由于 MO E化学 技 R 术 ( Mio aei ue rai R at n nacm n C e sy 可使 化 学 反应 更 简 便 、 即 c w v. d cdOgnc ecosE hne et hmir) r n i t 环境 更 友 好 ,
施 小 宁
( 天水 师 范学 院 生命 科 学 与化 学 学 院
王进 贤
兰州)
天水 7 10 北 师 范 学 院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4 00; 西
摘
要
微 波辐射下 , 以芳香醛和芳香酮为起始原料合成 2 4 6三芳基 吡喃盐 , N O , ,- 在 a H水溶液 中与盐酸 羟
D0I 1 . 7 4 S . . 0 5 2 1 . 0 3 :0 3 2 / P J 1 9 . 0 0 9 4 5
异 嚼唑 环是许 多 药 物 和 农 药 分 子 的 活 性 结 构 ¨ , 嚼 唑 类 化 合 物 也 是 主 要 的有 机 合 成 中 间 异 体 ¨ ” 。关 于异 嚼唑类 化合 物 的经典合 成 方法 ¨ J 主 要有 : ) 1 以烯 酮 、一 卢 二酮 、 氯代 乙烯酮 作 为起 一 始 原料 与羟胺 进行 C —C —C+N O的 13偶 极环 加 成反 应 ; ) 氧化 物 与亲 1 3偶 极 性 的炔 或 烯反 — ,一 2腈 ,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 集热 式 磁 力 搅 拌 器 上. 瓶 中 向
加入 0 1 5mo . 2 l的芳 烃 、 0 mL 5
干燥 的 C 。 3 . S 及 7 3g无水 A1 1 C。 . 将 混 合物加 热 , 慢 回流 , 缓 然后 滴
加 0 2mo 的 乙 酸 酐 , 半 小 时 . l 在 内滴 完 , 后 再 回 流 1h 反 应 结 然 .
芳基 吡喃盐. 分别 考察 了微 波 辐射 功率 , 应 时 间等 对反 应 的 影响 , 而 筛选 出较 佳反 应 条件. 反 从 共 合 成 十一 种 化合 物. 作 简便 、 供 了反 应 时 间短 、 率较 高的合 成 三 芳基 吡 喃 盐环 境友 好 的方 操 提 产
法.
关键 词
芳香醛 , 芳香 酮 , , ,一 芳吡 喃盐 , 波辐 射 , 2 4 6三 微 无溶 剂 06 7 4 2. 2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7 — 6 4 2 0 ) 40 3 — 4 6 26 3 ( 0 7 0 —0 6 0
1 实 验 部分
1 1 试 剂和溶 剂 .
苯 甲醛 、 对氯 苯 甲醛 、 甲基 苯 甲醛 、 乙酮 、 氯 苯 乙 酮 、 对 苯 对 对 甲基 苯 乙酮 、 溴苯 乙酮 、 对 三氟化 硼 乙醚 、 硫化碳 、 二 乙醚 、 酮 、 丙 氯 苯、 溴苯 、 甲苯 、 乙酸酐 、 水 三氯 化 铝 、 无 无水 硫 酸镁 , 为 国产 AR 均
束 后 , 去 C 。将反 应 物 冷 却 至 蒸 S,
室 温 后 , 拌 下 缓 慢 倒 入 含 5 搅 0
mL 盐 酸 的 碎 冰 中. 分 层 清 晰 待
后 , 出 有 机 层 , 层 用 乙 醚 萃 分 水 取. 并 有 机 相 , 次 用 水 (0 合 依 2
mL 、 0 %Na )1 OH ( 0mL) ( 2 及 2
一
M0R E化 学 ( co a eid c dOr a i R at nE h n e n h mit )关 于 这一领域 的研 究 已有 Mi w v — u e g nc e ci n a cme tC e sr . r n o y
成 千 上 万篇 报 道[ . 一 发 现 对 长 期 以来 惯 用 的传 统 加 热 方 式 提 出 了挑 战 , 化 学 研 究 注 入 了新 思 3 这 ] 给
辐 射 时 问 ( n mi) 5 6 8 l 0
表 2 一定 功 率 下 微 波 辐 射 时 间 对 反 应 收 率 的 影 响
辐 射 时 问 ( n mi) 6 8 1 0 l 2
反 应 收率 ( )
3 8
4 0
4 2
3 9
反应收率 ( )
() 2 微波 辐射 下 2 4 6三 芳 ,,一 基 吡 喃盐 的 合 成操 作 过 程. 5 在 0
x2 0mL) 涤至 几 乎无 色. 洗 将有
机相用 无水 Mg O 干燥后 , S 常压 蒸 去溶 剂 , 然后 减压 蒸馏 , 收集产
物.
对 甲 基 苯 乙 酮 : 率 一 产 8 ; 氯 苯 乙 酮 : 率 一 7 8 对 产 6 ; 对溴 苯 乙酮 : 率 一8 产 4
4 0
4 6
3 8
3 5
原 料 配 比 : 乙 酮 : 甲 醛 一 2 l 功 率 一 5 5W 苯 苯 :; 2
原 料 配 比Biblioteka : 乙 酮 : 甲醛 2 l 功 率 一 4 0W 苯 苯 :; 5
冷凝 管 、 压滴 液漏 斗 , 将其 置 恒 并
表 3 规 条 件 下 2 4 6三 芳 基 吡 喃 盐 反 应 与微 波 辐 射 条 件 下 , ,一 24 6三芳 基 吡 喃盐 反 应 结 果 的 比较 , ,一
收 稿 日期 : 0 7 0 — 6 20 —62
维普资讯
第 4期
赫 庆 鹏 等 : 波 辐 射 无 溶 剂 条 件 下 三 芳 基 吡 喃盐 的合 成 研 究 微
3 7
表 1 一 定 功 率 下 微 波 辐 射 时 间 对 反 应 收 率 的 影 响
中 图分类 号
O 引 言
微 波指频 率大 约 3 0  ̄3 0 1 ( 长 l 到 l ×1 8 ×1 1 Hz 波 m mm) 的电磁 波 [. 1 微波 技术 自问世 以来 , 6 ] 在 O年代 最 早用 于军事 及木 柴干燥 等方 面. O年 代在 医学 、 物领域 的灭菌 、 断 、 织 固定 、 7 生 诊 组 免疫 化学 等方 面得 到 应 用. 1 7 年 Hawl实验 室用微 波炉 成功 处理 了核 废料 以来 , 波 辐射 技术 扩展 到化 学领 域. 自 90 r l 微 在无 机 、 分 析 、 分 子 材 料 化 学 等 方 面 得 到 研 究 应 用 : 微 波 技 术 进 行 沸 石 分 子筛 与水 滑 石 合 成 [.自 1 8 高 如 2 ] 9 6年 Ge y 课题 组首 次将微 波技术 用 于有机 合成 以来 , de 短短几 十 年时 间 , 已逐渐 发 展成 为一 门新兴 交 叉学科 其
维普资讯
第2 0卷
第 4期
聊城大学学报( 自然 科 学版 )
J ura fLio he g U nv r i Na . c.) o n lo a c n iest y( tS i
Vo . 0 No 4 12 .
De . 0 7 c2 0
20 0 7年 l 2月
微 波辐 射 无 溶剂 条 件下 三 芳 基 吡 喃盐 的合 成 研 究
赫庆鹏 许 小晶
( 城 大 学 化学 化工 学 院 , 东 聊 城 2 2 5 ) 聊 山 50 9
摘
要
本 文在 微 波辐射 无溶 剂条件 下 , 用芳香 醛和 芳香 酮在 三 氟化 硼 乙醚催化 下合 成 2 4 6三 ,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