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刺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5例疗效观察解读

合集下载

针刺推拿治疗梨状肌综合症36例

针刺推拿治疗梨状肌综合症36例
年后 随访 , 未见 复 发 。 5 体 会
患者仰卧位 , 医者一手托住患腿足跟 , 另一手 扶住患膝部 , 先做屈膝屈髋运动 3 5 , 到 次 再做屈 膝屈髋到最大限度时 , 使膝外翻、 脚外旋伸膝伸髋 运动 3 5次 , — 再做屈膝屈髋到最大限度时 , 使膝 内扣 、 内旋 伸膝 伸髋 运 动 3 5次 。 脚 2 15 直腿抬高 , .. 并拍打臀部 患者仰 卧位 , 医者将患者患腿跟腱 处放于 自
己肩 上 , 手 扶 按患 膝 部 , 缓 抬 起 患 足 , 手拍 一 缓 一 打抬 起 的患 者 大腿 后 测 及 臀 部 , 到 患 者 不 能忍 抬 受 的角 度 , 稍停 放下 , 重复 以上 操作 一 次 。 再 2 16 用 按揉 的方 法 放 松 两 侧 臀 部 及 大 小 腿 肌 ..
中 图分 类号 :26 R 4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5—0 7 ( 0 2 1 10 7 9 2 0 ) 0—0 5一O 01 1
针刺配 合 局 部 运 动 的治 疗 方 法 , 即在 针 刺 的
2 3次 。
余天 , 行走 , 累、 劳 夜间更 重。查体可见左腿直腿
2 14 运 拉 髋关 节 ..
抬高试验 3  ̄ 0 。梨状肌 处压痛 明显 , 令患 者做 左
腿 的外展旋外 动作 , 疼痛加剧。诊 断为梨状肌综 合症。治疗 : 首先进行推拿治疗后再进行针刺治 疗 。治 疗 后 症 状 明显 减 轻 。共 治 疗 1 O次 后 , 局 部 疼痛 、 痛 的 症 状 完 全 消失 , 腿 活 动 自如 。1 压 患
3 治疗 结果
本组共 3 6例 , 中男性为 2 例 , 其 1 女性 为 1 5 例 , 龄最小者 1 年 9岁 , 龄 最 大 者 4 年 2岁 , 程最 病 短者 2天 , 长 者 1个 月 。左 腿 疼 痛 的 1 , 最 6例 右 腿疼痛的 2 例 。 o

穴位注射祖师麻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6例

穴位注射祖师麻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6例

穴位注射祖师麻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6例
苏英奇
【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
【年(卷),期】2005(021)008
【摘要】梨状肌综合征。

亦称梨状肌损伤或梨状孔狭窄综合征。

是指因梨状肌发生损伤、痉挛、变性以致梨状孔狭窄。

从而使通过该孔的坐骨神经和其他骶丛神经及臀部血管遭受牵拉、压迫所产生。

笔者于2002年3月至2004年1月用祖师麻针在秩边穴注射治疗36例。

现小结如下:
【总页数】1页(P40-40)
【作者】苏英奇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城西卫生院,浙江,台州,31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6
【相关文献】
1.灯盏细辛配合祖师麻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45例疗效观察 [J], 陈华军
2.针刀加圆钝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J], 周建斌;张莹莹;李开平
3.祖师麻等制剂穴位注射治疗警犬扭伤2例 [J], 张宝宝
4.祖师麻穴位注射液治疗坐骨神经疼 [J], 赵铁标
5.圆利针扬刺与水针并用治疗梨状肌综合征76例 [J], 靳聪妮;朱少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刺及舒筋弹拨推拿治疗梨状肌损伤临床观察

针刺及舒筋弹拨推拿治疗梨状肌损伤临床观察

梨状肌损伤是由急性损伤、慢性劳损所致,梨状肌撕裂、渗出、肿胀、粘连,对坐骨神经产生刺激和压迫,引起髋关节疼痛、臀部疼痛,运动受限,甚至导致下肢畸形[1-2]。

本研究用针刺及舒筋弹拨推拿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共68例,均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我院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

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23~56岁,平均(40.15±2.33)岁;病程1周~11个月,平均(5.56±1.23)个月。

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24~57岁,平均(40.24±2.36)岁;病程1周~12个月,平均(5.74±1.28)个月。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3]:①梨状肌肌腹有压痛感,直腿抬高试验为阳性,梨状肌紧张试验为阳性,诊断为梨状肌损伤综合征;②年龄60岁以内;③同意治疗;④符合医学研究的伦理要求。

2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针刺治疗。

患者俯卧位,用一次性针灸针,选阿是穴、环跳、秩边穴,进针3寸,多向提插捻转。

针刺患侧殷门、承扶、阳陵泉、足三里、委中、飞扬、昆仑,进针1.5寸。

均行泻法,得气后留针0.5h。

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每疗程间隔1天。

观察组加用舒筋弹拨推拿。

患者俯卧位,先用揉法、㨰法对患侧的臀部、腰部和下肢进行按摩,让局部有发热感,充分放松肌肉,按摩约5min。

按揉阿是穴、环跳、殷门、承扶、足三里,每个穴位0.5min。

用拇指深压梨状肌区域,来回弹揉梨状肌肌腹,弹揉方向与肌纤维保持垂直,时间3min。

屈肘时在痛点明显处用肘尖按压弹拨,根据耐受程度力量从浅至深,时间3min。

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从外向内顺着肌纤维的方向做揉法和擦法,时间3min。

双手握持患肢踝关节,行牵抖法,结束。

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每疗程间隔1天。

梨状肌综合征的针灸治疗--蔡晓刚

梨状肌综合征的针灸治疗--蔡晓刚
综合征或坐骨神经出口综合征。是由于梨状肌受 到损伤,发生充血、水肿、痉挛、粘连和挛缩, 使该肌间隙或该肌上、下孔狭窄,挤压从中穿出 的神经、血管,既而出现的一系列的以臀部疼痛 为主,严重时呈“刀割样”或“火烧样”痛,可 放射至同侧下肢后外侧,有时伴小腿外侧麻木, 并可引起行走困难、跛行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治疗方法
·患者改为仰卧位,将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 出现相应症状。虎口朝上,肌肉自然放松呈半握 拳状。 ·于健侧第二掌骨脾胃穴(在手背,第1、2掌骨 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相当于合谷穴) 与足穴(第1、2掌骨侧近拇指侧的交点)连线并 分为6等份,近足穴端下腹穴与足穴中间处取腿 穴。
治疗方法
治疗机理
·在环跳穴局部臀大肌深面,坐骨神经由骨盆出闭孔内肌上 方的梨状肌下孔。于环跳穴处施以合谷刺,可利用一针多向 刺激来有效改善梨状肌局部气血循环,达到消除水肿,松解 粘连,解除肌肉挛缩,提高痛阈并改善其紧张状态,重建生 物力学的平衡,使软组织挛缩粘连进一步恢复。
治疗机理
·合谷刺又称合刺,但非刺合谷穴也,是五刺法的一种。用于治疗 “肌痹”。《灵枢·官针》:“合谷刺,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 取肌痹,此脾之应也。”是指在患部肌肉针刺,斜刺进针后,退回浅 部又分别向左右斜刺,形如鸡爪分叉。该法是一种加强刺激的方法, 主要用于治疗与脾有关的肌肉痹症等疾患。 ·此外,历代也有人解释为三针或四针同用。
诊断依据
·有外伤或受凉史。 ·多见于中老年人。(年龄在25-65岁之间) ·臀部疼痛,严重者患侧臀部呈“刀割样”或“火烧样”痛,多伴 有下肢放射痛、行走困难或跛行。 ·臀部梨状肌部位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直腿抬高在 60°以内疼痛明显,超过60°后疼痛减轻,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按摩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52例临床报告

按摩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52例临床报告

按摩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52例临床报告目的:探讨传统按摩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临床手法运用及疗效。

方法:对52例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患者根据梨状肌损伤的急、慢性期,分别施以不同的按摩手法。

结果:52例患者治愈41例(78.8%),显效7例(13.5%),无效4例(7.7%);总有效率为92.3%。

结论:按摩手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症方法简便,易于操作,疗效显著。

标签: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按摩手法;分期治疗梨状肌以扇形起自骶骨前面,肌束向外集中,穿出坐骨大孔,止于股骨大转子顶部,作用使大腿外展外旋[1]。

在其穿出坐骨大孔时将坐骨大孔分成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上孔有臀上神经及血管出入,下孔有坐骨神经、阴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及血管出入。

其中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关系最为密切,据资料统计,坐骨神经以单干出下孔者占66.35%,称正常型[2]。

而单干穿出梨状肌;以一支穿梨状肌,另一支出下孔;以一支出上孔,另一只出下孔,呈两支夹持梨状肌者,这三种情况共占33.7%,称变异型。

一旦梨状肌受外力损伤或感受风寒湿邪时,即可使梨状肌痉挛收缩,导致梨状肌营养障碍,出现炎性水肿,其炎性渗出物、充血肿胀、痉挛、挛缩、粘连、变硬、弹性减退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一方面造成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另一方面使梨状肌上、下孔变窄,造成对神经、血管的卡压,特别是对“变异型”患者更易引起臀部疼痛和坐骨神经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症候群,称梨状肌损伤综合征[3]。

近年本院采用按摩手法治疗本症5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患者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15~68岁;病程1 d~15年;急性期45例,慢性期7例;有明显外伤史者35例,有受风、着凉、慢性劳损史者15例,不明原因者2例。

1.2 诊断标准参照1994构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标准》中的相关标准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拟定:(1)症状:①有明确的髋部外伤史,或有髋部受风、着凉、慢性劳损等病史。

针刺足三阳经穴后拔罐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针刺足三阳经穴后拔罐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针刺足三阳经穴后拔罐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张莉君
【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年(卷),期】2001(005)024
【摘要】@@ 近几年本人用电针加火罐治疗梨状综合征 38例 , 取得满意疗效 , 现总结如下 .
【总页数】1页(P122)
【作者】张莉君
【作者单位】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
【相关文献】
1.针刺足三阳经穴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的疗效 [J], 廖兴富
2.针刺足三阳经穴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的疗效观察 [J], 谢敏
3.醒脑通督针法联合针刺足三阳经穴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偏瘫临床研究 [J], 胡红玲; 吴敏; 杨柳
4.电针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经五输穴与内关穴对正常人左心功能的效应差异 [J], 李磊;陈汉平;任璐蓓;刘世敏;王红兵
5.针刺足三阳经穴联合指压穴位刺激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应用 [J], 罗艳文;刘达星;刘其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推拿结合针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50例临床研究

推拿结合针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50例临床研究

针灸推拿推拿结合针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50例临床研究陈如勇王丽(盐城市中医院,江苏盐城224001)摘要目的:探索研究推拿结合针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治疗组行推拿结合针刺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行电磁波照射治疗,每日1次,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嚢0.3g,每 曰2次。

2组均以7d为1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8.0%,优于对照组的46.0%(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VAS评分治疗组为(2.50±1.40)分,低于对照组的(2.70±1.60)分(P<0.05)。

结论:推拿结合针刺干预梨状肌综合征有较好的近期疗效,疼痛缓解程度优于电磁波照射加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嚢治疗。

关键词梨状肌综合征推拿疗法针刺疗法疼痛评分中图分类号R685.0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397X(2016)11-0063-02梨状肌综合征(Piriformis syndrome)是以臀部疼 痛为主要特征的肌肉神经病变,单纯药物干预疗效 欠佳。

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结合针刺治疗梨状肌综 合征50例,并与电磁波照射加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 治疗的50例作对照,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梨状肌综合征门诊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

治疗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1.41±11.25)岁;平均病 程(9.45±3.88)月。

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 例;平均年龄(43.49±10.67)岁;平均病程(8.97±4.51)月。

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有外伤或受凉史;(2)臀部疼痛,严重者患侧臀部呈持续性“刀割样”或“烧灼样”剧痛,或伴有下肢放射痛,跛行;(3)臀部梨状肌部位压痛明 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直腿抬高在60度以内疼痛 明显,超过60度后疼痛减轻;(4)F A IR试验阳性;(5)腰部和髋关节影像学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针推治疗梨状肌综合征83例

针推治疗梨状肌综合征83例

针推治疗梨状肌综合征8 3例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针推治疗梨状肌综合征83 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83 例中,男51 例,女32 例;年龄最小18 岁,最大62 岁;病程最短 1 天,最长 1 年。

2 治疗方法2.1 针刺: 取阿是穴、环跳、殷门、承扶、阳陵泉穴,各穴针刺得气后,接上G6805型电麻仪,通电30分钟。

2.2 推拿: 患者俯卧,医者用滚法施术于患侧臀部及大腿后侧;接着点按阿是穴、环跳、殷门、承扶、阳陵泉、委中等穴;再用拇指在梨状肌条索状结节处反复弹拔数次,弹拔方向与梨状肌纤维走向相垂直;最后作患肢屈膝屈髋摇腰法。

每次施术25 -30 分钟。

上述方法 1 日 1 次,10 次为 1 疗程。

3 疗效标准治愈:臀腿痛消失,梨状肌无压痛,功能恢复正常;好转:臀腿痛缓解,梨状肌压痛减轻,但长时间行走仍痛;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4 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结果:本组83例,治愈60例(占72.3%);好转22 例(占26.5%);未愈1例(占1.2%),总有效率98.8%。

5 典型病例梁某,男,39岁,工人,于2005年10月8日就诊。

主诉:工作时不慎扭伤臀部而致臀腿痛 1 周。

查:患者面容痛苦,走路跛行,腰椎及腰肌无压痛,右侧臀肌紧张、梨状肌处有条索状结节、压痛明显,右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X 线示无腰椎及髋关节病变,诊为右侧梨状肌综合征。

遂用上法治疗 2 次后疼痛明显减轻,但仍有跛行,又治疗 5 次后,症状基本消失,又巩固 3 次后,症状完全消失而告痊愈,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6 讨论梨状肌综合征是由于外伤或感受寒凉导致梨状肌局部充血、水肿、痉挛,肥厚的梨状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臀腿痛。

笔者采用针刺能舒筋通络、解痉止痛;推拿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散寒解痉、松解粘连。

二者配合能尽快消除梨状肌局部炎性症状,修复局部组织,解除坐骨神经的受压,从而使疼痛症状消失。

154400 黑龙江鹤岗市中医院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刺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5例疗效观察
[ 11-05-12 16:54:00 ] 作者:王克键,孙海
舒编辑:studa20
【关键词】梨状肌综合征;针灸疗法;扬刺法
笔者应用扬刺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收到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观察病例均为2005-200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共70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35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18~69岁,平均(54.67±8.60)岁;病程3~30 d,平均
(14±7.09)d。

对照组35例,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与治疗组比较,经χ2检验、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诊断与纳入标准[1]
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关于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有外伤或受凉史;常发生于中老年人;臀部疼痛,严重者患侧臀部呈“持续性”、“烧灼样”剧痛,伴有下肢放射痛,跛行或不能行走;臀部梨状肌部位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直腿抬高在60°以内疼痛明显,超过60°以后疼痛减轻,梨状肌紧张实验阳性。

1.3 排除标准
6个月内有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危重症病史者;合并有肿瘤、糖尿病及血液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年龄小于15岁或大于75岁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小关节紊乱、腰椎结核、椎管狭窄症所致的坐骨神经痛。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选穴:阿是穴、环跳(患侧)。

针刺方法:扬刺。

令患者患侧下肢在上侧卧,表面皮肤常规消毒,取28号2寸毫针以痛点为中心上下左右各1寸处浅刺,刺入深度为1寸,平补平泻;环跳以28号2寸毫针直刺1寸,勿使针感下传,以局部产生胀感为佳。

每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30 min,5次为1个疗程,共观察4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2 d。

2.2 对照组
选穴:阿是穴、环跳(患侧)。

针刺方法:局部皮肤常规消毒,以28号2寸毫针直刺1寸,勿使针感下传至足趾。

每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30 min,5次为1个疗程,共观察4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2 d。

3 临床疗效
3.1 疗效标准[1]
治愈:臀腿痛消失,梨状肌无压痛,功能恢复正常;好转:臀腿痛缓解,梨状肌压痛减轻,但长时间行走仍痛;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