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度对比

合集下载

粗糙度对比Ra、Rz、RMS、国内外标准对照

粗糙度对比Ra、Rz、RMS、国内外标准对照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3种:1.轮廓算数平均偏差: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

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

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

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值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一般的有:RMS*25.4/1000=RA举例:RMS64 = 64*25.4/1000= RA 1.6几个常用的如下:RMS250 = RA6.4RMS125 = RA3.2RMS64 = RA1.6RMS32 = RA0.8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N1--0.025um;N2--0.05um;N3--0.1um;N4--0.2um;N5--0.4um;N6--0.8um;N7--1.6um;N8--3.2um;N9--6.3um;N10--12.5um;N11--25um;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粗糙度对比Ra、Rz、RMS、国内外标准对照

粗糙度对比Ra、Rz、RMS、国内外标准对照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3种:1.轮廓算数平均偏差: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

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

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

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值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一般的有:RMS*25.4/1000=RA举例:RMS64 = 64*25.4/1000= RA 1.6几个常用的如下:RMS250 = RA6.4RMS125 = RA3.2RMS64 = RA1.6RMS32 = RA0.8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N1--0.025um;N2--0.05um;N3--0.1um;N4--0.2um;N5--0.4um;N6--0.8um;N7--1.6um;N8--3.2um;N9--6.3um;N10--12.5um;N11--25um;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各国粗糙度对比表

各国粗糙度对比表
在取样长度内,一 平行于中线与轮廓 相截所得到的各线 段截线长度之和与 取样长度 I之比
pt值是对应于不同 水平截距c而给出的 。
7.3.12 第三峰谷高 度平均值 3ZR
3ZR是在评定长度 内的每个取样长度 上的第三个轮廓峰 高与第三个轮廓谷 深之和的平均值。
pbppbtl=
新旧国标Ra参数值 转化表
N6
25(0. 63)
32(O» 8u〉
N7
40( 1)
500.25)
68(1 • 60〉
N8
80⑵
100(2.5) 125(3-2)
160(1) N9
200⑸ 250(6. 3) 320(8) N10 400(10)
500( 12. 5)
Nil
600(16)
800(20) 1000(25)
100
▽7 V6
V5
V4 ▽3
国降 ISO
等级 代号
美 也 ASAB
46MS82
/< niHitpni)
N1
1(0- 025)
N2 2(0. 05)
N3
3(0 08)
4(0. ]6)
N4
5(0. 125)
6(0.160)
8(0. 20)
N5
10(0- 25)
13(0. 32>
16(0. 40) 20(0. 50 )
8.00 6.30 5.00 4.00 3.20 2.50 2.00 1.60 1.25 1.00 0.80 0.63 0.50 0.40
美国标准 (微英寸)Ra
320 250 200 160 125 100 80 63 50 40 32 25 20 16
V12

砂纸目数与粗糙度对照表

砂纸目数与粗糙度对照表

砂纸目数与粗糙度对照表
砂纸是一种粗糙的磨料材料,通常用于抛光和磨削不同种类的物品。

砂纸的目数与粗糙度直接相关,目数越高,砂纸的粗糙度越小。

下面是砂纸目数与粗糙度对照表:
目数级别粗糙度
36-40 极粗粗糙
60-100 粗比较粗
120-150 中中等粗糙度
180-220 细微粗糙度
240-320 非常细平滑
400-600 超细更平滑
800-1000 超超细最平滑
以上是砂纸目数与粗糙度对照表,目数越高,砂纸的粗糙度越小。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所要处理的物品的性质和需要达到的光滑度来选择不同目数的砂纸。

在木工行业中,通常使用120至150目数的砂纸来磨削木材表面,达到中等粗糙度,能够有效地消除表面的毛刺和凹陷,使表面光滑。

而在汽车行业中,通常使用240至320目数的砂纸来抛光车身表面,达到非常细的粗糙度,使表面更加平滑光滑,使车身表面更加耐用。

总之,选择正确的砂纸是取得良好抛光效果的关键。

通过砂纸目数与粗糙度对照表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砂纸,从而达到更好的抛光效果。

粗糙度对比Ra、Rz、RMS、国内外标准对照

粗糙度对比Ra、Rz、RMS、国内外标准对照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3种:1. 轮廓算数平均偏差: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 轮廓最大高度: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 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

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

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

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直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一般的有:RMS*25.4/1000=RA举例:RMS64 = 64*25.4/1000= RA 1.6几个常用的如下RMS250 = RA6.4RMS125 = RA3.2RMS64 = RA1.6RMS32 = RA0.8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N1 ---- 0.025um;N2 ---- 0.05um; N3 ----- O.lum ;N4 ---- 0.2um;N5 ---- 0.4um ; N6 ----- 0.8um;N7 ---- 1.6um;N8 ---- 3.2um ; N9 ----- 6.3um;N10 --- 12.5um ;N11 ---- 25um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粗糙度对比RaRzRMS国内外标准对照

粗糙度对比RaRzRMS国内外标准对照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3种:1.轮廓算数平均偏差: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

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

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

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值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一般的有:RMS*25.4/1000=RA举例:RMS64 = 64*25.4/1000= RA 1.6几个常用的如下:RMS250 = RA6.4RMS125 = RA3.2RMS64 = RA1.6RMS32 = RA0.8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N1--0.025um;N2--0.05um;N3--0.1um;N4--0.2um;N5--0.4um;N6--0.8um;N7--1.6um;N8--3.2um;N9--6.3um;N10--12.5um;N11--25um;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粗糙度对比Ra、Rz、RMS、国内外标准对照

粗糙度对比Ra、Rz、RMS、国内外标准对照

1.轮廓算数平均偏差: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

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

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

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值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一般的有:RMS*1000=RA举例:RMS64 = 64*1000= RA几个常用的如下:RMS250 =RMS125 =RMS64 =RMS32 =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N1--;N2--;N3--;N4--;N5--;N6--;N7--;N8--;N9--;N10--;N11--25um;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对应关系:▽:Ra25~;▽▽:~;▽▽▽:~;▽▽▽▽:~。

说明:上面的数值依次为:、、、、25S、50S、100S表面粗糙度与光洁度的关系参考表 (单位:μm)表面状态雾状镜面镜状光泽面亮光泽面暗光泽面不可辨加工痕迹方向微辨加工痕迹方向可辨加工痕迹方向看不清加工痕迹微见加工痕迹可见加工痕迹微见刀痕可见刀痕明显可见刀痕Rz与Ra对比Rz100时相当于Ra25以下为对照表Rz2001005025Ra5025Rz1016254063 Ra1016。

表面粗糙度等级对照表-粗糙度n9

表面粗糙度等级对照表-粗糙度n9
Ra100、Ra50、Ra25、
粗车、粗刨、粗铣、钻孔
微见刀痕
Ra12.5、Ra6.3、Ra3.2、
精车、精刨、精铣、粗铰、粗磨
看不见加工痕迹,微辩加工方向
Ra1.6、Ra0.8、Ra0.4、
精车、精磨、精铰、研磨
暗光泽面
Ra0.2、Ra0.1、Ra0.05、
研磨、珩磨、超精磨、抛光
可见刀痕25之迟辟智美创作
明显可见刀痕50
概况粗拙度级别对比及应用
国际标注
Rz
Ra
概况形状特征
加工方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例
N12
200
50
粗拙面
明显可见刀痕
锯断、粗车、粗铣、粗刨、
钻孔以及用粗纹锉刀、粗砂
轮等加工
N11
100
25
可见刀痕
N10
50
微见刀痕
N9
25
半光面
可见加工痕迹
冷拉、精车、精绞、粗绞、粗磨、刮削、粗拉刀加工等
N8
微见加工痕迹
N7
看不见加工痕迹
N6
光面
可辨加工痕迹的方向
研磨、金刚石车刀的精车、精绞、冷拉、拉刀加工、抛光等
N5
微辨加工痕迹的方向
N4
不成辨加工痕迹的方向
N3
最光面
暗光泽面
精磨、研磨、抛光、超精磨、
镜面磨削等
N2
亮光泽面
N1
镜状光泽面
雾状镜面
镜面
概况特征
概况粗拙度(Ra)数值
加工方法举例
明显可见刀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日本 1.6S ▽▽▽ 3.2S ▽▽▽ 6.3s ▽▽▽ ▽▽▽ 12.5s ▽▽ 25s ▽▽ ▽▽ 50s ▽ 100s ▽

中国 0.4 ▽
0.8 1.6 3.2 6.3 12.5
轮廓最大高度 Ry 的分段值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的分段值
三角符号
0.1S
0.2S 0.4S 0.025a 0.05a 0.1a
0.8S 0.2a 1.6S 3.2S 6.3S 0.4a 0.8a 1.6a
12.5S 25S 3.2a 6.3a 50S 100S
12.5a 25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与原来表示方法的关系(参考数据)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 轮廓最大高度 Ry 微观不平度
十点高度 Rz JIS
Ry·Rz JIS 的 取样长度 l(mm) 原来加工表面粗糙度代号
标准数列 取样长度 λc(mm) 标准数列 0.012a 0.08 0.05s 0.05z 0.08 ▽▽▽▽
0.025a 0.25
0.1s 0.1z 0.05a 0.2s 0.2z 0.25
0.1a 0.8
0.4s 0.4z 0.2a 0.8s
0.8z 0.8
0.4a 1.6s 1.6z ▽▽▽
0.8a 3.2s 3.2z 1.6a 6.3s
6.3z 3.2a 2.5
12.5s 12.5z 2.5
▽▽ 6.3a 25s 25z 12.5a 8 50s
50z ▽
25a 100s 100z 8 50a 200s 200z -
100a
-
400s
400z
-
日本标准中国标准
▽▽▽▽
▽▽▽
▽▽

各种表面粗糙度的计算方法与三角符号的关系


代号计算方法说明图最
大高度Ry
如图示,沿粗糙度曲线的中心线方向取一段基准长度,最大波
峰加上最大谷底的高度就最大
高度,用μm表示,取样时注意
避开全是波峰没有谷底的部分。

十点
平均粗糙度Rz
如图示,沿粗糙度曲线的中心线方向取一段基准长度,用5个
最高波峰的平均高加上5个最深
谷底的平均高度就是十点平均
粗糙度,用μm表示。

算术
平均粗糙度Ra
如图示,沿粗糙度曲线的中心线方向取一段基准长度,以中心
线为x轴,垂直方向为y轴,用
公式y=f(x)表示该粗糙度曲线,
那么,右面公式求出来的值,就
是算术平均粗糙度,用μm表示。

最大高度Ry的
分段值十点平均粗糙度Rz的
分段值
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
分段值
三角符号
0.1S 0.2S 0.4S 0.1Z
0.2Z
0.4Z
0.025a
0.05a
0.1a
0.8S 0.8Z 0.2a
1.6S 3.2S 6.3S 1.6Z
3.2Z
6.3Z
0.4a
0.8a
1.6a
12.5S 25S 12.5Z
25Z
3.2a
6.3a
50S 100S
50Z
100Z
12.5a
25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
轮廓最大高度 Ry 微观不平度
十点高度
Rz JIS Ry·Rz JIS 的 取样长度 l(mm)
原来加工表面粗糙度代号
标准
数列 取样长度 λc(mm) 标准数列 0.012a 0.08
0.05s 0.05z
0.08
▽▽▽▽
0.025a 0.25
0.1s 0.1z 0.05a 0.2s 0.2z 0.25
0.1a 0.8 0.4s 0.4z 0.2a 0.8s
0.8z 0.8
0.4a 1.6s 1.6z ▽▽▽
0.8a 3.2s 3.2z 1.6a 6.3s 6.3z 3.2a 2.5
12.5s 12.5z 2.5
▽▽ 6.3a 25s 25z 12.5a 8 50s 50z ▽
25a 100s 100z 8 50a 200s 200z -
100a
-
400s
400z
-
表面粗糙度
(根据 JIS B 0601-1994.)
种类 记号
定义
图示
轮 廓 算 术 平 均


Ra 在粗糙度曲线的中线方向,取样长度为l ,并设取样中线为X 轴,纵向倍率方向为Y 轴,用Y=f(x)表示粗糙度曲线,此时用下式计算,
取值单位为(μm)






Ry 在粗糙度曲线的中线方向,取样长度为l ,并
设取样中线为X 轴,纵向倍率方向为Y 轴,
测定粗糙度曲线的峰顶线与谷底线之间的距离,此值即为轮廓最大高度(μm)
微 观 不 平 度 十 点 高 度 Rz JIS 在粗糙度曲线的中线方向,取样长度为l ,设纵向倍率方向为Y 轴,测得粗糙度曲线的中线,5个最大轮廓峰高(Yp)平均值的绝对值,和5个最大轮廓谷蓙EYv)平均值的绝对值。

此两个平均值之和,即为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μm)。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与原来表示方法的关系(参考数据)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Ra 轮廓最大高度 Ry 微观不平度
十点高度 Rz JIS
Ry·Rz JIS 的
取样长度 l(mm)
原来加工表面粗糙度代号
标准数列 取样长度 λc(mm) 标准数列 0.012a 0.08 0.05s 0.05z 0.08 ▽▽▽▽
0.025a 0.25
0.1s 0.1z 0.05a 0.2s 0.2z 0.25
0.1a 0.8 0.4s 0.4z 0.2a 0.8s 0.8z 0.8
0.4a 1.6s 1.6z ▽▽▽
0.8a 3.2s 3.2z 1.6a 6.3s 6.3z 3.2a 2.5 12.5s 12.5z 2.5
▽▽ 6.3a 25s 25z 12.5a 8 50s 50z ▽
25a 100s 100z 8 50a 200s 200z -
100a
- 400s
400z
-
※此类方法方便地表达了Ra 、Ry 、RZJIS 三者的互相关系,但缺乏严密性。

※Ra:Rz、Rz JIS 的评定长度是各自所测取样长度基准长度的5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