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护理

合集下载

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过敏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说明

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过敏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说明

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过敏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说明1. 背景2. 对比剂过敏的预防措施2.1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和过敏史在进行CT增强扫描前,医务人员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历和过敏史,包括对比剂、食物、药物等过敏反应的发作情况。

对于高风险患者,如有对比剂过敏史的患者,应格外重视。

2.2 使用低渗透性对比剂低渗透性对比剂可降低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

在进行CT增强扫描时,选择低渗透性对比剂可减少对患者过敏反应的刺激。

2.3 进行过敏试验对于高风险患者,医务人员可以在CT增强扫描前进行过敏试验。

通过皮肤测试或其他相关试验,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对对比剂是否存在过敏反应的可能。

3. 对比剂过敏的护理措施3.1 监测患者反应在CT增强扫描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

如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如皮肤发红、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扫描,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2 及时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医务人员应紧急采取救治措施。

如使用抗组胺药物、肾上腺素等进行治疗。

同时,将患者转至专业的过敏反应处理科室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3.3 提供心理支持对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医务人员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及时安抚患者的情绪。

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解释,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

4. 结语CT增强扫描对比剂过敏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但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保证扫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务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合理选择对比剂,严密监测患者反应,并及时采取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以上就是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过敏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的说明,希望能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救治及护理

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救治及护理

医学信息2010年01月第23卷第1期Medical Information.Jan.2010.Vol.23.No.1临床医学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救治及护理赵淑霞(巴彦淖尔市医院影像科,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摘要:目的观察CT增强检查对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制定相关的护理和救治措施。

方法我院自2007-2008年,共检查患者11875551人,其中增强扫描2960人,出现过敏反应19人,除1人为中度外,其余18例均为轻度。

回顾19例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处理及护理,结果:根据检查部位、病情、体质、年龄、注射量及速度、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及不同造影剂并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做好心理护理。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做好CT 增强扫描的观察及护理工作,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认真观察患者的反映情况并及时给予妥善处理是保证增强扫描顺利进行并获得满意结果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CT增强;不良反应;救治;护理;预防CT增强是影像学诊断中重要的检查方法。

常用于病情诊断未明确者。

它能使病变组织与相邻正常组织间的吸收差别,从而使病变更清楚的显示出来。

增强扫描检查不仅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而且对定性诊断颇有帮助,特别是对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该项检查需注射有副反应的发生可能的造影剂,通常CT检查中使用的碘造影剂剂量大,注射速度快,特别是特异性过敏体质的人发生率更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所以我们要做好CT增强扫描的观察、预防和护理工作,密切观察患者情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正确的救治和护理十分重要。

下面就谈谈我们对过敏反应的预防、救治及护理的点滴体会。

1造影剂过敏反应类型及处理造影剂可影响全身各个系统,出现程度不同的各类症状:1.1轻度反应有全身热感、发痒、结膜充血、喷嚏、咳嗽、恶心、呕吐、头疼头晕、口唇麻木、少量散在荨麻疹等。

处理方法:使患者做深呼吸运动,消除紧张情绪,安静休息,大量饮水。

必要时给抗组织胺类药物(扑尔敏、苯海拉明、非那根等)注射地塞米松10毫克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CT增强扫描是目前诊断影像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

它通过给予患者注射碘造影剂来提高影像对比度,达到更好的诊断效果。

然而,碘造影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肾功能受损、甲状腺功能障碍等。

本文将探讨如何预防这些不良反应及其临床分析。

一、不良反应1.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碘造影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轻度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发热等症状,中重度过敏反应则包括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严重症状。

据统计,轻度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3-7%,中重度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0.2-0.7%。

2. 肾功能受损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另一个常见类型是肾功能受损。

患者在接受碘造影剂注射后,可能会出现肾功能异常,包括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肌酐和尿酸水平升高等。

这些反应通常在注射后48-72小时内发生,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

3. 甲状腺功能障碍碘造影剂还可能对甲状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一些患者在注射后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

二、预防措施1. 预先筛查患者在进行CT增强扫描前,医生应预先筛查患者的过敏史、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情况,以确定是否适合注射碘造影剂。

2. 控制剂量临床医生在注射碘造影剂时需要控制剂量,在确保影像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剂量。

在选择碘造影剂时,还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肾功能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剂量选择。

3. 给予预防措施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CT增强扫描前应提前给予抗组胺药物预防;对于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高渗溶液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4. 监测患者状态在注射碘造影剂后,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三、临床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临床上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轻微的过敏反应可以通过口服抗组胺药物等治疗控制。

对于中重度过敏反应,需要立即停止喷射碘造影剂,并引导患者采取体位调整、氧疗等措施,必要时给予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

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救治及临床护理措施探讨

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救治及临床护理措施探讨

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救治及临床护理措施探讨CT增强造影剂是一种常见的医学诊断工具,它通过在CT扫描过程中注入造影剂来提高影像对比度,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有些患者在接受CT增强造影剂时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对于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救治及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CT增强造影剂主要有碘、钡和金属氧化物等成分,其中以碘造影剂最为常见。

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主要与患者对这些成分的过敏反应有关。

当患者接触到这些成分后,免疫系统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造成血管舒缩、组织水肿和气道痉挛等症状,甚至导致严重的休克和呼吸困难。

二、预防措施1.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和过敏史:在进行CT增强扫描前,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详细了解其过敏史和病史,包括对造影剂、食物、药物等的过敏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选择合适的造影剂:对于已知对某种造影剂过敏的患者,应该避免使用该种造影剂,而选择其他安全性较高的造影剂进行扫描。

3.采取预防用药:对于高风险的患者,如有严重过敏史的患者或者需要使用高浓度造影剂的患者,可以在扫描前给予抗过敏药物预防,如抗组胺药物、皮质类固醇等。

4.密切观察患者反应情况:在接受CT增强扫描时,医护人员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造影剂,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三、救治措施1.立即停止造影剂注射:一旦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的症状,如皮肤红斑、呼吸困难、心悸等,应立即停止注射造影剂,并移至安全地点进行救治。

2.及时采取救治措施:对于轻度的过敏反应,可以采取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组胺药物的方式进行救治;对于严重过敏反应,如休克、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包括静脉输液、氧疗、肾上腺素注射等。

3.妥善记录和报告:医护人员在救治过程中需要妥善记录患者的反应情况和救治过程,并及时向主治医生和医院管理部门进行报告,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跟进。

CT增强扫描造影剂过敏反应观察及防治的护理体会

CT增强扫描造影剂过敏反应观察及防治的护理体会

CT增强扫描造影剂过敏反应观察及防治的护理体会【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CT增强扫描造影剂过敏反应观察及防治的护理体会。

在我们会介绍该话题背景及目的。

在我们将深入探讨CT增强扫描的原理、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观察过敏反应的症状、防治过敏反应的护理措施,以及进一步的护理建议。

在我们将总结全文内容,提出个人观点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并处理CT增强扫描造影剂过敏反应,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关键词】CT增强扫描、造影剂过敏反应、观察、症状、防治、护理措施、建议、体会。

1. 引言1.1 前言CT增强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通过使用造影剂可以提高扫描的清晰度,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病情。

部分患者在接受CT增强扫描时可能会出现造影剂过敏反应,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

造影剂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及时观察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CT增强扫描前,护士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健康状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接受扫描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射造影剂,并及时处理。

护士还需要提醒患者在扫描后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泄,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通过对CT增强扫描造影剂过敏反应观察及防治的护理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保障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在日常工作中,护士应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对过敏反应的识别和处理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2. 正文2.1 CT增强扫描的原理CT增强扫描是一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对人体内部进行断层扫描,从而得到高分辨率的影像。

其原理是通过给患者注射一种特殊的造影剂,让器官和组织在X射线下产生不同程度的吸收,形成明显的对比度,从而清晰显示出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CT增强扫描的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患者躺在扫描床上,扫描仪围绕患者旋转,同时发射X射线。

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 本文编辑 : 管恩聚)
2 . 2 不 良反应
两 组治 疗 时未发 生不 良反应 ,
血 常规 、 肝、 肾等无异 常 。
C T增 强 造 影 剂 过 敏 反 应 的预 防及 处 理
张伟红 , 李 兰涛 , 王爱 英
【 摘 要】 目的 对 C T增强 患者 的过 敏反应 提 出预 防及处 理措 施 。方法 收集 我 院 2 0 1 1 年8
局 部脑血 流量 减少 , 使发 病后 第 2 8天脑 中 NAA 含 量 较甘油 对 照组 明 显 提 高 。机 理 研 究 提示 , 依达 拉 奉 可清 除 自由基 , 抑 制 脂 质 过 氧化 , 从 而 抑 制 脑 细 胞、 血管 内皮 细胞 、 神经 细胞 的氧化 损伤 。肌 氨肽苷 具 有改善 血循 环 障碍 、 增 加心 肌利用 氧 、 促进机 体代
3 讨 论
依达 拉奉 是一 种 脑 保护 剂 ( 自 由基 清 除 剂 ) , 临
床研 究提 示 N 一 乙酰 门冬 氨 酸 ( NAA) 是特 异 性 的存
活 神经 细胞 的标 志 , 脑梗 塞发 病初期 含 量急剧 减少 。 脑 梗塞 急性期 患者 给 予 依 达拉 奉 , 可抑 制 梗 塞 周 围
青岛医药卫生 2 0 1 3年第 4 5卷 第 1期
( S S S ) 研 究组 标 准分 为 轻 、 中、 重 3型 。轻 型 ( 1 ~1 5 分) , 中型 ( 1 6  ̄3 0分) , 重型( 3 1 ~4 5分) , 其 中治疗 组
轻、 中、 重 型分别 为 1 7 、 2 O 、 2 3 例 。对 照组 分别 为 l 6 、 1 9 、 2 5例 。两组在性别 、 年龄 、 既往史及 临床等方面 表 现无显 著性差异 ( P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1 . 2 治疗 方法 治疗 组 给 予 肌 氨肽 苷 注 射 液

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救治及临床护理措施探讨

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救治及临床护理措施探讨

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救治及临床护理措施探讨CT增强造影剂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通过注射造影剂可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患者的内部组织和器官。

一些患者在接受CT增强造影检查时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甚至是严重的过敏休克,因此对于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救治及临床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 详细了解患者过敏史在进行CT增强造影检查前,医生和护士应仔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包括对任何药物、食物或其他过敏物质的过敏反应情况。

如果患者有过敏史,特别是对碘剂或其他造影剂的过敏反应,应特别谨慎,考虑是否需要改用其他影像检查技术或调整检查方案。

2. 选择低致敏性的造影剂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造影剂主要有碘剂和钡剂两种。

碘剂是最常用的CT增强造影剂,但也是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

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可以考虑选择低致敏性的碘剂或者采用钡剂进行检查。

3. 预防性给药对于高风险的患者,医生可以考虑在检查前给予抗过敏药物预防,如肾上腺素、氨茶碱等。

这可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和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

二、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救治措施1. 及时发现和诊断在进行CT增强造影检查时,医生和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一旦发现出现过敏反应的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射造影剂,并进行相关的救治措施。

2. 给予抢救治疗对于轻度过敏反应,可考虑口服或静脉给药抗组胺药物和皮质类固醇,以减轻症状。

对于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休克,应立即给予肾上腺素注射,并采取其他救护措施,包括氧疗、血管活性药物等。

1. 定期复查一些过敏反应可能并不立即显现,在检查后数小时内才出现症状。

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医生和护士应定期观察患者的情况,特别是在检查后的数小时内,以及在出现疑似过敏反应的症状时及时处理。

2. 做好宣教工作医生和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的宣教工作,告知他们关于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风险和预防措施,以及在出现过敏反应时的应急处理方法,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急救能力。

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救治及临床护理措施探讨

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救治及临床护理措施探讨

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救治及临床护理措施探讨CT增强造影剂在临床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人体内部的病变情况,以便能够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一些患者在接受CT增强造影剂注射后会出现过敏反应,这给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带来一定的风险。

预防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并及时救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救治及临床护理措施。

一、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类型及发生率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通常可分为轻、中、重三个级别。

轻度过敏反应包括局部瘙痒、皮疹、眩晕、头痛等症状,中度过敏反应包括血管神经性水肿、不适的面部和喉部紧迫感,严重过敏反应包括昏厥、呼吸困难、心悸、低血压等症状。

根据统计数据,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发生率约为0.01%至0.04%,虽然总体发生率较低,但由于CT检查的患者数量较大,因此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会出现过敏反应。

二、预防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措施1. 评估患者过敏史在给予患者注射CT增强造影剂之前,医护人员应该详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包括对造影剂、药物、食物等的过敏情况。

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应该采取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必要时应该进行皮肤试验等特殊检查,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接受CT增强造影剂注射。

2. 选择低致敏性的造影剂目前市面上有多种不同类型的CT增强造影剂,相对而言,低渗透性造影剂的过敏反应发生率更低。

在选择CT增强造影剂时,应该优先选择低致敏性的造影剂,以减少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

3. 实施预防性药物治疗对于高危患者,例如有严重过敏史的患者或有严重心脏病、哮喘、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可以在给予CT增强造影剂前预先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皮质类固醇等,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或减轻其程度。

4. 观察护理在进行CT增强造影剂注射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特别是对于高危患者,应该在注射后至少观察30分钟以上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可 能 发 生 的 并 发 症 , 便 及 时 预 防 和处 理 。 以
3 2 严 密观察病情 .
患者在麻醉恢 复期 ,每 隔 5—1 0分钟监
【 关键词】 造影剂
过敏反应
预防
护理
测 1 次血压 、 心率 、 脉搏 , 观察患者 的意识 、 面色及呼吸频率与节 律 的改变 ,同时监测 S O 。特别是 老人 和小儿 不易耐受缺氧 , P
C T增强 造 影剂 过 敏反 应 的 预 防护理
王佩 琼
中 图分 类 号 : 4 3 5 文献 标 识 码 : R 7 . B 文 章 编 号 :04—7 5 20 )3—0 7 0 10 4 X(0 7 0 3 3— 2
气、 负压吸引器等 , 向麻 醉师 了解患者所实施的麻醉方式及术 中 用药情况。此外还 应了解术 中及施行麻醉过程中所遇问题或并 发症 。 根据 患者实施 的麻醉方式 , 综合判断患者的麻醉恢 复情况
出 版社 ,0 14 5 2 0 :6
肿. 拔管时瞬间出现 呼吸 困难 、 口唇紫绀及面 、 、 颈 胸前紫绀者应
尽快诊 治。
2 4 窒息 呕吐与反流在麻醉恢复期较常见 ,如不及 时引流 .
或 吸引 , 患者 易将 呕 吐 物 和 反 流 物误 吸入 下 呼吸 道 引 起 窒 息 。 表
适 用 范 围广 , 影 剂 用 量 大 , 造 由造 影 剂 引 发 的 过 敏 反应 日益 引 起
3 3 保持 呼吸道通畅 () . 1 体位 : 对未完全清醒的患者 予以去
( 收稿 日期 2 0 0 0 6— 9—2 ) 5
现 为通透量减低 , 吸之费力 , 阻力增大 , 听诊肺部有 音 , 双肺 呼吸音减低 , 甚至无呼吸音 , 血氧分压进行性下降。
3 抢 救 与 配 合措 施 3 1 预见性护理 . 患 者 返 回病 室 前 ,护 士 要 备 好 监 护 仪 、氧
2 2 喉痉挛 喉痉挛 是声 门闭合性 反射过度亢进的表现 ,是 .
严重的麻醉恢复期并发症之一 ,多发生于术前 的呼吸道感染而 未完全愈合者 , 在麻醉变浅 时 , 泌物过多 , 分 刺激声 门引起 。 其次 则见于长期大量 吸烟患者及行喉部或声带息 肉摘除时 ,易发生 喉痉挛 。小儿和老年患者发生较 急 ,容易 出现喉痉挛致低氧血 症, 若观察和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 为吸气性 呼吸困 难, 伴有高调性吸气性 哮鸣音 , 患者很快呈紫绀状态 。一旦发生 喉痉挛要及时处理 , 除使头后 仰外还要去除 口腔 、 咽部异物 , 利 用麻醉机并用紧闭面罩 , 加压 吸氧 , 喉痉挛症状轻者用此方法多 能缓解 , 严重者应快 速静脉注入肌松剂后重新气 管插管 , 紧急情 况下用粗针经环 甲膜穿刺通气 。
参 考 文 献 1 钟 泰 迪 , 编 .麻 醉 苏 醒 期病 人 的管 理 [ .北 京 : 民卫 生 出 版 主 M】 人
社 ,0 3 5 2 0 :7
2 卢玉林 , 秦亚辉 , 李莉 , .小儿氯安酮复合咪达 唑仑麻醉术后清醒 等 期 的护理 [】 J.中华护理杂志 ,06,1 1 :8 2 0 4 ( )4 3 薛 富善 , 袁风华 , 主编 .围手术期护理学 [ .北京: M】 科学技术文献
34 湿化氧疗 麻醉恢 复期加强气道管理 。可有效预 防阻塞 . 的发生 , 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湿化氧疗 ,及时将氧气通过盛有 6  ̄ 温水 的湿化 0( 2 瓶, 使供氧温度为 3 3  ̄ 之间 , 2— 5( 2 从而使氧气湿度加 大, 保持气
道湿润 , 少气道阻塞。 减 4 体 会
麻 醉恢复期气道阻塞由多种 因素所致 , 重视老年人 、 肥胖患 者、 小儿等高危患者 的苏醒期护理可减少气道阻塞的发生 , 迅速 发现和有效处理是抢救成 功的关键 ,积极的护理配合是减少并 发症 、 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手术质量的重要保证 。
常规 作 双 肺 听诊 , 儿 清 醒 前 应准 备 好 吸痰 用 物 、 小 面罩 及 急 救 插
生舌后 坠的原因 。 临床特征是不完全呼吸道 阻塞时 , 随呼吸发生
管用具等 , 拔管时应清除 口腔 、 鼻腔 、 气道分泌物 , 并充分 吸氧 , 针对术后呕吐可遵 医嘱使用灭吐灵等止 吐药 ,已发生呕吐者要
维普资讯
中国中医急症 2 0 0 7年 3月第 1 6卷 第 3期 J T M. r2 0 , o. 6 N . E C Ma. 0 7 V 11 , o3

33・ 7
根 后 坠 阻塞 咽 喉 部 …。 此 外 小儿 舌 大 、 短 、 吸 道 较小 也 是 发 颈 呼
2 3 喉 头水 肿 . 喉头 水 肿 导 致 上 呼 吸 道 阻 塞 , 儿 多 见 , 前 小 术 有 上 呼 吸道 感 染 史 患 者也 容 易发 生 。 胖 、 短 、 厌 变 短 、 门 肥 颈 会 声 显露 困难 ,经 反 复 插 管 方成 功者 可导 致 咽 喉 及 气 管 周 围 组织 水
S O 低 于 9 % 为 危 险 征 兆 , 因此 应 把 监 护 仪 报 警 参 数 设 置 于 P 0 9%位 , 0 以利 于 观 察 病 情 。
c T增 强扫描采用静脉团注法 , 将一定剂量的碘造影剂加压 快速注入静脉 ,当造 影剂经血液循环大量进入靶器官 的供血动 脉 时,病变组织 x线 的吸收率发生改变 ,加大了正常组织与病 变组织 间灰阶的差别 , 从而提高了病变的显示率 。c T增强检查
及 时 清 除 呼 吸道 分 泌 物 , 患者 清 醒 后 鼓 励其 咳嗽 , 少 患 者搬 运 减 次数 , 以避 免 对 其 刺激 。
强弱不等 的鼻鼾声 ; 当气道完全阻塞时, 鼾声 反而消失 , P S O 监
测呈进行性 下降 , 严密观察的同时要及时正确地托起 下颌 , 使呼 吸道顺畅 , 严重者气管插 管 , 迅速给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