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为什么被称为万病之源

合集下载

霉菌毒素的危害与解决措施ppt课件

霉菌毒素的危害与解决措施ppt课件

儲存 加工 食入
精选课件
40
精选课件
41
精选课件
42
精选课件
43
精选课件
霉菌毒素污染现状
FAO国际粮农组织报道: 全球25%的谷物受到污 染。
中国饲料检测中心报道:
1、我国玉米、麸皮、饲料霉菌毒素检出率100% ;
2、玉米、麸皮、饲料霉菌毒素超标率90%;
3、主要检出的霉菌毒素是:玉米赤霉烯酮、T-
2/DAS毒素(单端孢霉烯族)、黄曲霉毒素、呕
44
吐毒素、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 精选课件
霉菌毒素检测方法
饲料中霉菌及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目测 法、 薄层色谱法(T LC) 、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 LC) 、 酶联免疫法(E LISA) 、 放射免疫 法(KIA)及气相色谱法等。
快速试纸检测法
37
精选课件
(一)饲料防霉
2. 使用防霉剂 目前普遍使用的防霉剂为有机酸(丙酸,山梨酸,苯
丙酸,胆氢醋酸,富马酸等)及其盐类。 3、抗霉育种 目前国外在花生抗霉育种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 4、其它 辐射处理 低温储藏 低氧储藏
38
精选课件
霉菌数量与产生毒素量的关系
黴菌數量 黴菌毒濃度
39
播種 生長 結穗 收割
精选课件
(四)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
2 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 2.1 概述
是结构相似的一类化合物,种类多. 主要存在于玉米、大麦、小麦及谷物加工副产 品等。
23
精选课件
(四)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
2.2 危害
2.2.1 靶器官
生殖系统。
2.2.2 危害特点
玉米赤霉烯酮主要表现为雌激素样作用,动物表现为雌激素亢进证 。

霉菌毒素名词解释

霉菌毒素名词解释

霉菌毒素名词解释介绍霉菌毒素指的是由霉菌生成的一类有毒化合物,通过食物、空气或其他途径进入人体后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霉菌毒素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可以在植物、食物、饲料等多种生物和物质中检测到。

人们对霉菌毒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对于了解霉菌毒素的特性、毒性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霉菌毒素可以按照其化学结构、来源、毒性等进行分类。

常见的霉菌毒素包括:类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赤霉素•A型赤霉毒素•B型赤霉毒素•G型赤霉毒素多环酮烯醇类毒素•霉菌酮•霉菌烯醇•琥珀霉素•腹泻毒素环肽霉素•空芯菌霉素•环孢菌素•真菌素形成条件霉菌毒素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氧气水平、食物来源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霉菌毒素形成条件:1.适宜温度:霉菌多数在20-30摄氏度之间生长最活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产生毒素的能力。

2.湿度:较高湿度为霉菌繁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环境,湿度超过70%时霉菌的生长速度增加。

3.食物来源:霉菌常常生长在植物性食物、坚果、大米、小麦、豆类等中。

这些食物如果保存不当或受到污染,就容易产生霉菌毒素。

4.缺氧环境:霉菌在缺氧环境下可以生长,而氧气水平较高时能够抑制霉菌的生长。

检测方法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以及人们的健康,对霉菌毒素的监测和检测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霉菌毒素检测方法:生物传感技术生物传感器可以利用生物分子与特定物质的相互作用来检测霉菌毒素。

它有许多优点,如高度选择性、高灵敏度、简便易行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基于溶剂流动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分离和检测霉菌毒素。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GC)是一种基于气体载流相的分析方法,它可以检测霉菌毒素中的有机化合物。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是一种使用抗原与抗体相互作用来检测霉菌毒素的技术。

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法等。

霉菌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霉菌毒素中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生物毒素总结

生物毒素总结

生物毒素总结1. 引言生物毒素是由某些生物体产生的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归类为毒菌素、毒藻素和毒虫素等。

这些毒素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生物毒素进行总结和介绍。

2. 毒菌素2.1 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是一类由霉菌产生的毒性物质,它们广泛存在于食物、饲料和环境中。

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等。

这些毒素在人体内有潜在的致癌、免疫抑制和神经毒性等危害。

2.2 蘑菇毒素蘑菇毒素是一类由某些毒性蘑菇产生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分为神经毒素、肝毒素和肾毒素等不同类型。

食用了含有蘑菇毒素的蘑菇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毒,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3. 毒藻素3.1 赤潮毒素赤潮毒素是一类由藻类产生的有毒化合物,会导致赤潮现象。

常见的赤潮毒素有麦角毒素、硅藻毒素和赤潮藻毒素等。

这些毒素主要通过水生生物食用污染水体中的藻类而进入食物链,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3.2 水华毒素水华毒素是由水华蓝藻产生的毒性物质,广泛存在于淡水环境中。

常见的水华毒素有微囊藻毒素、毛藻毒素和斑藻毒素等。

这些毒素会引起鱼类中毒和对水生生物造成损害,对水质安全和生态平衡带来潜在威胁。

4. 毒虫素4.1 昆虫毒素昆虫毒素是由某些昆虫分泌的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昆虫毒素有蚂蚁酸、蜜蜂毒和蝎子毒等。

这些毒素在昆虫的防御和捕食中起到重要作用,对人类而言有时是毒性的,但也有一些毒素在药物研发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5. 结论生物毒素是一类由生物体产生的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各类生物毒素具有不同的毒性和危害程度,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和探索是保障食品安全和环境健康的重要一步。

霉菌毒素中毒危害及防治措施

霉菌毒素中毒危害及防治措施

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措施霉菌毒素中毒在许多养猪场常见发生,对养猪业危害越来越严重。

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防制中毒的发生,确保猪只健康生长,促进养猪业的持续性发展。

1. 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其危害1.1 霉菌毒素的种类目前已知霉菌毒素有200多种。

在我国最常见的、对养猪业危害最大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等;除外还有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

据上海卫秀余研究员等2009检测报告:从饲料中检测出T-2毒素占92.4%、黄曲霉毒素占25%、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占56.3%、烟曲霉毒素占48.6%、赭曲霉毒素占5.7%。

1.2 霉菌毒素的危害1.2.1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黄曲霉毒素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影响DNA、RNA的合成与复制;抑制细胞分裂、蛋白质、脂肪的合成与线粒体的代谢;破坏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还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形性等。

1.2.2 T-2毒素的危害T-2毒素能刺激皮肤和粘膜,引起口腔与肠道粘膜溃疡与坏死,导致呕吐和腹泻;毒素进入血液中能产生细胞毒作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壁的完整性,使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高,引起全身各器官出血。

1.2.3 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危害毒素属于类雌激素物质,可引起猪只雌激素亢进症,使猪的生殖器官机能和形态发生变化,导致小母猪阴道、阴户红肿等,呈现霉菌性炎症反应。

霉菌毒素还能溶解淋巴细胞,降低T细胞和B细胞的活性,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调节机能受到抑制,抗体产量减少,出现免疫麻痹与免疫耐受,致使免疫应答低下。

同时,还可引起大脑神经化学物质分泌发生改变,脑桥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下丘脑和脑桥5-羟吲哚乙酸与5-羟色胺的比例升高。

导致猪只不食、呕吐、肌肉协调性降低与嗜睡。

2. 诊断要点2.1 临床特征2.1.1 急性中毒病猪沉郁,不食,体温正常,有的升高至40℃,粪便干硬,垂头弓背,步态不稳。

有的呆立不动,有的兴奋不安,流涎,角弓反张,皮肤表面出现紫斑,死前有神经症状。

霉菌毒素的名词解释

霉菌毒素的名词解释

霉菌毒素的名词解释霉菌毒素是指由霉菌产生的一类具有毒性的化合物。

霉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包括土壤、空气、水等。

虽然大多数霉菌对人类和动物无害,但一些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也就是霉菌毒素,却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霉菌毒素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其中较为常见的包括黄曲霉毒素、赤霉素、蓝曲霉毒素等。

这些毒素在食品和饲料中的污染是主要的暴露途径,因此对于食品安全和人畜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常见的霉菌毒素,由黄曲霉属(Aspergillus)产生。

它主要存在于谷物和豆类等农产品中。

黄曲霉毒素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包括肝脏损害、免疫抑制、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等。

因此,控制黄曲霉毒素的食品污染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合理的储存、加工和检测等手段减少其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赤霉素是另一类常见的霉菌毒素,由赤霉菌属(Fusarium)产生。

赤霉素在农作物中也很常见,比如玉米、大麦等。

赤霉素对人体的影响与黄曲霉素类似,可能引发神经毒性、免疫抑制和致癌等问题。

为了减少赤霉素的食品污染,可以采取合理的农业生产和加工措施,以避免霉菌的滋生。

蓝曲霉毒素是由蓝曲霉属(Penicillium)产生的霉菌毒素。

蓝曲霉毒素不仅存在于食品中,也可以通过霉菌污染的室内空气中摄入。

蓝曲霉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有毒和致突变性等。

目前,控制蓝曲霉毒素的污染主要依赖于食品储存和处理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除了上述提到的霉菌毒素,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霉菌毒素,包括麦角菌毒素、黄麴毒素等。

每一种霉菌毒素都有特定的来源和危害程度,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霉菌毒素,需要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总的来说,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一类具有毒性的化合物。

通过食品和饲料的污染,霉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畜健康,需要加强对霉菌毒素的监测、控制和管理。

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和合理的措施,才能有效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保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毒素,不仅仅让人衰老和肥胖...........

毒素,不仅仅让人衰老和肥胖...........

毒素,不仅仅让人衰老和肥胖...........人为什么会生病?病为什么总是治不好?慢性病为什么越治越多?在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癌症、心脑血管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各种疾病发病率死亡率越来越高!女性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增生、黄褐斑、更年期提前、内分泌紊乱症状越来越多!男性前列腺、性功能低下的情况也普遍发生,2亿高血压病人,2006年癌症死亡数超过300万,2006年心脑血管死亡超过人数400万,糖尿病人95年1500万,2006年5000万。

面对触目惊心的数字人们困惑迷茫,我们周围许多人英年早逝,留下多少遗憾。

什么是毒素?毒从何来?毒素是指人体内过剩的、不需要的、对人体有害的、不能被顺利排出体外的物质,“毒素”层层堆积牢固地附着在五脏六腑及各种管道的组织细胞上,就像茶壶上的茶垢和烟缸上的烟垢一样,不易被冲刷和代谢掉,毒素捆缚住了生命的手脚,使生命的气血经络和生命的各种通道不能正常进行,毒素是万病之源!毒素的来源有以下途径:内生毒素:一是物质毒素,如人体自身每天有上亿的细胞死亡,新陈代谢的废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产生的毒素,运动的副作用,自由基、胆固醇、尿酸等;另一个是精神毒素,消极不健康的心理和意外打击,如长期的压抑、嫉妒、愤怒、忧虑、惊恐、悲伤和贪心等心理障碍。

外来毒素:家庭装修污染、大气污染、农药残留、化学药品、化妆品中的重金属、噪音、电磁辐射、化纤衣物、过量饮食、饮食结构的不合理、不节制的吃垃圾食品、食物中的农药化肥、添加剂、肉食食品中的生长激素、细菌污染的食物、吸烟、酗酒等等。

人体内部有多少垃圾?人体慢性中毒学说的创始人是俄国的梅切尼科夫教授,他因为这个学说的提出,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他说“大肠积累的食物腐败之后,形成有害物质,引起自身中毒,于是发生疾病和衰老的现象”。

根据人体慢性中毒学说和各个专家的大量清理实践,国外的保健专家和学者断言:任何人如果在吃喝上总不能经常的清除体内垃圾,就会在体内存放大量垃圾。

霉菌毒素对猪的影响及防制措施

霉菌毒素对猪的影响及防制措施

霉菌毒素对猪的影响及防制措施霉菌毒素对猪的影响及防制措施引言:霉菌毒素是猪饲料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其对猪的生长和健康状态产生着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霉菌毒素对猪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制措施,为养殖户和畜牧业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一、霉菌毒素对猪的影响1. 生长受限:霉菌毒素摄入会导致猪的生长受限。

这是因为霉菌毒素会破坏猪的肠道黏膜,干扰养分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影响猪的发育和生长速度。

2. 免疫抑制:霉菌毒素还可抑制猪的免疫系统功能。

这会使猪容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并增加疾病的发生率。

猪在患病时的抵抗力降低,导致兽医费用的增加。

3. 生殖障碍:某些霉菌毒素,如黄曲霉素,可引起猪的生殖障碍。

它们会影响精子和卵子的发育和功能,从而降低繁殖能力,导致产仔率下降。

4. 毒性效应:某些霉菌毒素,如赭曲霉毒素、黄曲霉素、玉米赤霉烯酮等,具有强烈的毒性。

摄入这些毒素后,会导致猪的中枢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器官受损,甚至导致死亡。

二、霉菌毒素防制措施1. 良好的饲料储存和管理:饲料的储存和管理至关重要。

应确保饲料的干燥和避免霉菌的繁殖。

饲料的储存宜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直接阳光暴晒。

饲料容器应保持清洁,定期清理对饲料进行杀菌处理。

2. 饲料中添加阻止霉菌的剂量:在生产饲料时,可以添加一些阻止霉菌的剂量,如吡咯醇、抗生素、吸附剂、酵素等。

这些添加剂能有效地抑制霉菌的繁殖,减少霉菌毒素的产生。

3. 定期检测饲料和动物体内的霉菌毒素水平:养殖户应委托专业机构对饲料样品和动物体内的霉菌毒素水平进行定期检测。

通过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猪的健康和安全。

4. 营养平衡:营养平衡对于提高猪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非常重要。

应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品种的不同,制定合理的饲养方案,确保猪获得足够的营养素和微量元素,提高其综合抵抗力。

5. 合理使用药物:在猪群出现疾病时,应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确定病因并规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霉菌毒素简介以及治疗方案

霉菌毒素简介以及治疗方案

猪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防治霉菌毒素是真菌在各种不同的有机基质上生长后所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二次代谢产物,对动物生产性能和人类健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这种无声杀手遍布于世界的各个角落。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资料,世界上约有25%的谷物不同程度地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

冬末春初季节,时风时雨,如果不注意饲料安全,很容易发生动物的霉菌毒素中毒。

一、猪霉菌毒素的中毒症状猪霉菌毒素中毒临床症状随饲料中毒素的种类、剂量、饲喂时间、毒素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猪的品种、年龄、体质、饲料营养水平而不同。

通常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往往表现为生殖周期紊乱,采食量减少,生长缓慢,免疫抑制等。

现将八种主要霉菌毒素中毒症状分述如下。

1、黄曲霉毒素。

可分为B1、B2、G1、G2、M1、M2等多种,其中B1毒性最强。

对肝、肾、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可致癌,并引起免疫抑制、凝血障碍、降低甚至丧失食欲、尿似浓茶、生长受阻、饲料利用率下降、急性中毒引起全身黄疸、妊娠母猪流产、产死仔、死亡等。

2、曲霉毒素和桔霉素。

可造成肾营养不良及肾小球肾炎,肾苍白,质硬(橡皮肾)。

烦渴、尿频、腹泻、厌食、脱水、生长受阻、增重下降,免疫抑制等。

3、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

有类似雌激素作用,引起生长期小母猪发情,外阴红肿,早熟性乳房发育;公猪包被积尿,偶尔可导致直肠脱垂;初生仔猪外阴红肿,八字脚;未孕母猪和后备母猪黄体滞留,不发情,屡配不孕,假孕,妊娠母猪出现早期胚胎死亡。

4、T-2毒素。

采食量减少,呕吐,拒食,免疫抑制,皮肤发炎。

5、呕吐毒素(催吐素DON)。

采食量降低25%-50%,毒素含量超过10mg/kg时完全拒食或呕吐。

6、麦角毒素。

采食减少,增重下降,末梢干性坏疽,初产母猪无乳,仔猪初生重下降。

7、烟曲霉毒素(伏马菌素-Fum on is in s)。

诱发肝癌,急性间质性肺水肿。

二、防制方法 1、把好饲料关。

加强防霉意识。

在购买饲料原料,贮存和运输饲料时就应考虑预防霉菌毒素的问题,而不是等到动物生产性能降低后再来考虑预防,把霉菌毒素的危害水平控制在最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霉菌毒素为什么被称为万病之源
看到这个标题很多养殖户不禁要问了霉菌病毒怎么会成为万病之源呢?东东联盟老师走访山东、辽宁、江苏、安徽等省份白羽鸡市场时发现鸡大片死亡,经过研究发现养殖失败是由菌毒混合感染引起的,实际的罪魁祸首是霉菌毒素。

一、霉菌毒素现状:
1960年在英国发生的10万只火鸡死亡事件,引发了科学家对霉菌毒素危害的深入研究,1961年英国科学家分离到了第一组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并对它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进行了详细研究。

中国是霉菌毒素的重灾国,每年因霉菌毒素的危害损失多达几十亿元,在06年之后霉菌毒素的发生更加普遍,在肉鸡、蛋(种)鸡上的危害程度和损伤达到最高。

二、霉菌毒素危害
(1)在家禽临床上多见的新城疫、流感、传支菌毒混合感染80%以上是免疫失败引起的,而造成免疫失败的因素经专家分析现阶段80%以上是由霉菌毒素引起的。

剖检可见鸡只胸腺、法氏囊、胰腺等免疫器官萎缩,免疫器官功能下降导致机体抵抗力低下,所以发生新城疫、流感、传支等劣性传染病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2)种禽摄入霉变饲料出现产蛋下降,受精率下降,孵化率下降、严重者口腔溃疡、不食;子代生长不良,免疫抑制、发生肠道综合症等难以控制;
(3)霉菌毒素在畜产品中的残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目前霉菌毒素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的最大隐患,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造成食品
污染,人食用后会发生急、慢性中毒,或致畸、致癌、致突变。

三、霉菌毒素的防控措施:
(1)预防措施:
肉鸡饲料中添加脱霉剂百奥明拌料,连续饲喂,可有效的去除霉菌;腺胃舒饮水;保肝护肾赠料(蜂胶增料王),预防霉菌毒素对肝脏和肾脏的破坏;同时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加畜禽采食量,提高生产性能。

(2)治疗措施:知道了引起的原因和病症怎么去治疗呢?
治疗思路:抑霉解毒、抗菌消炎、提升免疫力、提高采食、修复肠道粘膜、激活胃肠道功能,增强肠道蠕动,提高食欲。

治疗方案:百奥明对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进行脱霉+西咪替丁一片拌料0.5-1斤,蜂胶增料王饮水(主要成分是蛇床子,百度可以搜到)+腺胃舒主治+青霉素5-10ppm.严重者配合VC、复合维生素B、鱼肝油辅助治疗。

所以,霉菌毒素被称为新“万病之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