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及对策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和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和防控措施霉菌毒素是一种由霉菌产生的毒性物质,常见于饲料等农产品中。
对于养猪业而言,霉菌毒素可能对猪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影响猪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非常重要。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影响猪的健康状况。
霉菌毒素能导致猪产生消化道问题(如腹泻、消化不良)、呼吸系统问题(如咳嗽、哮喘)、免疫系统问题(如免疫功能下降)、生殖系统问题(如不育)等。
这些问题会降低猪的生长速度、养殖效益和生产性能,给养猪业带来经济损失。
在防控霉菌毒素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 饲料加工控制:在饲料加工的过程中,要做好原料的筛选和质量检查。
应该选择新鲜、无霉变、无霉菌污染的饲料原料。
加工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避免饲料受到霉菌的感染。
2. 饲料储存控制:储存时要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场所,并采取有效的封存措施。
定期检查存储饲料是否有霉变迹象,发现有霉变的饲料应及时清理,避免被猪食用。
3. 添加吸附剂: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吸附剂,如活性炭、膨润土等,可以有效地吸附霉菌毒素,降低其对猪的危害。
添加吸附剂的使用量和添加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
4. 定期监测:定期对饲料和猪只进行霉菌毒素的监测和检测。
通过检测可以及时了解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含量,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5. 疫苗接种:对于一些常见的霉菌毒素,如赤霉烯酮,可以研发相应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减少其受到霉菌毒素的损害。
6. 做好猪场环境的卫生与消毒:定期进行猪舍的清理与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减少霉菌的滋生和传播。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具有较大的危害,但通过做好饲料加工控制、饲料储存控制、添加吸附剂、定期监测、疫苗接种以及做好猪场环境的卫生与消毒,可以有效地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提高养猪业的养殖效益和生产性能。
霉菌毒素中毒对牛羊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霉菌毒素中毒对牛羊的危害和防治措施霉菌毒素中毒近几年来发生率日益上升,对牛羊的危害非常严重,致死率高,给养殖業造成很大的伤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由于霉菌毒素种类繁多,只要条件适合就能够繁衍,广泛存在于饲草料中,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一定要注意。
2018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左旗南部和北部地区牛羊发生多起霉菌毒素中毒事件、造成肉牛死亡12头、羊死亡21只、经过1周的治疗控制住了死亡的发生,现将发病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 发病情况2018年阿左旗旱灾严重,牧民的牛羊都普遍给饲喂玉米、玉米秸秆和其他饲草料。
由于天旱草场没有什么可采食的牧草,牛羊普遍比较瘦弱,缺乏抵抗力。
发病的牛羊自6月初开始逐渐出现不食,精神萎靡、脱毛、吐草、流涎等症状。
发病牛羊卧地不起、肚胀、鼻镜干燥、开始发生病死牛羊。
2 临床症状牛羊采食量大大下降,精神萎靡不振,瘤胃代谢紊乱,营养不良,被毛粗糙,脱毛,生长迟缓,体重下降。
繁殖力下降:出现子宫内膜炎症,直肠脱垂,不发情,假发情,流产,死胎等症状。
出现腹泻,拉稀等症状,严重时出现血粪等症状、严重的牛羊脱水、步态不稳,卧地不起。
3 诊断治疗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饲喂情况、饮水情况、免疫注射情况、驱虫健胃等情况。
查看玉米、秸秆情况,发现玉米和秸秆都有发黑、发霉的现象。
对病死牛羊进行解剖、采集病理病料、送化验室进行检查。
对发病牛羊进行治疗、治疗方案是消炎、解热、通肠、补液、补盐、补糖、灌口服补液盐、灌反刍液。
停止饲喂发霉的玉米、玉米秸秆、改喂新鲜的饲草料、饮水、水中加入健胃药、提高牛羊的消化能力。
经过化验室的检验初步确诊为霉菌毒素(黄曲菌素和赭曲霉毒素)中毒。
4 霉菌毒素危害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对动物、人类和作物具有较大毒性的次级代谢物。
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种类超过300多种。
各种霉菌所产生的毒素各不相同,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不相同。
其中,毒性最大的有:黄曲霉素、赭曲霉毒素、蛇形毒素、腐马毒素、玉米赤霉稀酮、呕吐毒素、T2毒素等。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防控

养猪场使用的饲料在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霉变后产生的霉菌毒素不仅污染饲料、降低营养价值,还会引起猪产生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出现中毒、腹泻、生长和繁殖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猪的生产。
本文简要介绍了霉菌和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以及对霉菌毒素中毒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猪的绿色、健康养殖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霉菌与霉菌毒素霉菌也叫丝状真菌,即“发霉的真菌”。
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的肉眼可见,呈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就是霉菌。
有些霉菌是有益菌,可用于制作酱料、酶制剂或酿酒的原料,但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与防控文│武玉华(山东省沂水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有些霉菌在谷物(玉米、小麦、高粱、棉籽等)或饲料上生长繁殖,会产生二次代谢产物,对生猪健康有害,这就是霉菌毒素。
1.霉菌的种类。
按生活习性分,霉菌可分为田间霉菌和仓储霉菌两种。
田间霉菌主要包括青霉菌属、麦角菌属和镰孢菌属(梭霉菌属),谷物收获前即可感染。
阴冷、潮湿的气候有利于这类菌的生长繁殖,但遇干旱、高温等应激因素时,也容易繁殖,如玉米收获前遇到干旱气候、高温高热、虫害、收获时机械损伤等,均可诱使田间霉菌感染。
仓储霉菌主要以曲霉菌属和青霉菌属为主,如遇适宜条件,在仓储环境中会生长繁殖。
收获后的玉米储存在仓库中,温度合适时,玉米粒继续呼吸产生水分,湿度增加,促进霉菌生长繁殖;春秋季节,冷暖空气交替,有利于仓库内水分的转移和冷凝,湿度增加,一些受损的破粒、粉碎的谷物易感染霉菌;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贮存饲料,短时间内就会感染霉菌。
2.常见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
(1)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
饲喂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猪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肝受损会加剧维生素A、E 的缺乏,降低猪的免疫性能,导致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以及流感、支原体肺养殖顾问Consultant63☆2021年第9期炎等易感多发;并可在猪的肝、肾、肌肉、血液中测出极微量的毒素。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和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和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是一种由霉菌产生的毒素,存在于多种饲料中,如玉米、大豆、麦麸等。
霉
菌毒素对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以下将详细介绍其危害和防控措施。
霉菌毒素可以通过饲料污染进入养猪场,对猪只的健康产生危害。
其危害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1.对生长发育的影响:霉菌毒素会影响猪只的摄食量、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2.对繁殖的影响:霉菌毒素可以降低母猪的受孕率和繁殖能力,导致生殖障碍。
3.对免疫的影响:霉菌毒素降低猪只的免疫能力,导致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引发疾病。
4.对肉品质量的影响:霉菌毒素会影响肉品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
第二,防控措施
1.科学管理饲料:要保持饲料的良好质量,及时清理、消毒饲料仓库,定期检查饲料
质量,防止霉变和感染。
2.多种饲料搭配使用:适量添加蛋白质饲料和维生素,控制猪只的膳食比例和饮食量,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
3.定期检测饲料:要进行定期检测霉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及时发现并采取
合适的处理措施。
4.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养猪场的清洁、卫生和通风,减少疫情出现的机会。
5.加强预防接种: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只的抗病能力。
总之,霉菌毒素对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来保护猪只的
健康和肉品的安全。
只有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健康的饲料才能保障养猪业的发展。
霉菌毒素简介以及治疗方案

猪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防治霉菌毒素是真菌在各种不同的有机基质上生长后所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二次代谢产物,对动物生产性能和人类健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这种无声杀手遍布于世界的各个角落。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资料,世界上约有25%的谷物不同程度地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
冬末春初季节,时风时雨,如果不注意饲料安全,很容易发生动物的霉菌毒素中毒。
一、猪霉菌毒素的中毒症状猪霉菌毒素中毒临床症状随饲料中毒素的种类、剂量、饲喂时间、毒素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猪的品种、年龄、体质、饲料营养水平而不同。
通常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往往表现为生殖周期紊乱,采食量减少,生长缓慢,免疫抑制等。
现将八种主要霉菌毒素中毒症状分述如下。
1、黄曲霉毒素。
可分为B1、B2、G1、G2、M1、M2等多种,其中B1毒性最强。
对肝、肾、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可致癌,并引起免疫抑制、凝血障碍、降低甚至丧失食欲、尿似浓茶、生长受阻、饲料利用率下降、急性中毒引起全身黄疸、妊娠母猪流产、产死仔、死亡等。
2、曲霉毒素和桔霉素。
可造成肾营养不良及肾小球肾炎,肾苍白,质硬(橡皮肾)。
烦渴、尿频、腹泻、厌食、脱水、生长受阻、增重下降,免疫抑制等。
3、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
有类似雌激素作用,引起生长期小母猪发情,外阴红肿,早熟性乳房发育;公猪包被积尿,偶尔可导致直肠脱垂;初生仔猪外阴红肿,八字脚;未孕母猪和后备母猪黄体滞留,不发情,屡配不孕,假孕,妊娠母猪出现早期胚胎死亡。
4、T-2毒素。
采食量减少,呕吐,拒食,免疫抑制,皮肤发炎。
5、呕吐毒素(催吐素DON)。
采食量降低25%-50%,毒素含量超过10mg/kg时完全拒食或呕吐。
6、麦角毒素。
采食减少,增重下降,末梢干性坏疽,初产母猪无乳,仔猪初生重下降。
7、烟曲霉毒素(伏马菌素-Fum on is in s)。
诱发肝癌,急性间质性肺水肿。
二、防制方法 1、把好饲料关。
加强防霉意识。
在购买饲料原料,贮存和运输饲料时就应考虑预防霉菌毒素的问题,而不是等到动物生产性能降低后再来考虑预防,把霉菌毒素的危害水平控制在最低。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
猪霉菌毒素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动物中毒病,对猪的健康和生产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一、危害
1. 对生猪的健康影响:猪霉菌毒素中毒会导致猪出现食欲下降、精神萎靡、体重下降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呼吸急促、四肢抽搐、无力、畏光、失明等症状。
2. 对猪的免疫功能影响:猪霉菌毒素中毒会削弱猪的免疫功能,增加猪感染病毒或细菌的风险。
3. 对肉品安全的影响:猪霉菌毒素中毒的猪肉中含有大量毒素,如果人类食用这种有毒的猪肉,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危害人类的健康。
二、防治
1. 饲养环境管理:猪舍内要保持清洁卫生,防止霉菌滋生繁殖;猪的饲料最好不要露天存放,避免饲料受潮发霉。
2. 饲料管理:选择优质饲料,不使用长期储存的饲料;加工饲料时应控制好水分和温度,防止霉菌繁殖。
3. 使用添加剂: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生物制剂或防霉剂可以有效防止霉菌的繁殖,减少猪的霉菌毒素中毒的风险。
4. 定期检测:建议饲料经常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总之,猪霉菌毒素中毒对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都有较大影响,对养殖业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尽可能采取各种措施加以预防与治疗,保障猪的健康及肉品安全。
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及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

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及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
霉菌毒素是指由霉菌生产分泌并分泌出来的有毒物质,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在畜禽饲料、饮水、环境以及饲料加工过程等方面的各种因素下产生的。
这些因素包括环境温度、湿度、氧气含量、光照等,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霉菌生长繁殖的数量会大幅度增加,产生的霉菌毒素也随之增加,进而危害到畜禽养殖业。
霉菌毒素可影响畜禽的健康和生产能力,其对畜禽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毒害作用:霉菌毒素可直接毒害畜禽的肝脏、肺、肾等各种重要器官,导致畜禽生长迟缓、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疾病等表现。
2. 生产能力下降:霉菌毒素进入畜禽体内后,还可造成畜禽生殖能力下降、生殖异常、卵质量下降等影响生产效益的问题。
另外还可能导致产蛋量减少、饲料转化率低下等问题。
3. 安全隐患:霉菌毒素还可造成畜禽产品中霉菌毒素含量超标,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毒素在动物体内蓄积的程度和毒性并不明显,但因为畜禽供肉、供奶和蛋等人类食品非常重要,它们的毒性和蓄积量将成为人们的健康隐患。
综上,霉菌毒素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要做好预防工作,主要措施包括对饲料进行筛查和检验、对饲料的储存方式加强管理、避免过度饲喂等。
只有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霉菌毒素,才能有效地保障畜禽的健康和生产效益,同时确保畜禽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进而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及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

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及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一类有毒物质,常见的霉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醇等。
这些毒素在养殖业中的存在及其对畜禽的危害十分严重。
霉菌毒素的毒性非常高。
它们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容易被高温或加工处理所消除。
畜禽摄入高浓度的霉菌毒素后,会造成病症加重,甚至引起死亡。
而即使摄入低浓度的霉菌毒素,也会对养殖动物的生产性能、免疫功能和生长发育等方面产生明显影响。
霉菌毒素对畜禽养殖业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养殖动物的健康:霉菌毒素会破坏动物的消化道、呼吸道和免疫系统,导致消化不良、呼吸困难、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
毒素还会损害动物的肝脏和肾脏,增加疾病的发生率,降低养殖动物的存活率。
2. 妨碍畜禽的生长发育:霉菌毒素会干扰动物的蛋白质合成、能量代谢等生理过程,导致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受阻。
尤其是在生长发育阶段,摄入霉菌毒素会导致动物体重下降、增长速度减缓,进而影响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3. 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霉菌毒素的摄入会导致养殖动物的产蛋率下降、孵化率降低,进而降低养殖业的收益。
霉菌毒素还会对母畜的繁殖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堕胎率增加等问题。
4. 污染畜产品及环境:霉菌毒素会在畜禽的体内累积,并通过粪便、尿液、乳汁等分泌物排出体外。
这些排泄物会污染饲料、水源、养殖环境,导致其他养殖动物也受到污染。
当霉菌毒素积聚到一定浓度时,还会被动物的肉、蛋、奶等畜产品所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在畜禽养殖业中,应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来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
应严格控制饲料和饮水的霉菌污染,定期进行检测和监测。
合理选择饲料原料和添加剂,避免使用霉菌污染较为严重的饲料。
还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高温杀菌)、化学方法(如添加抗生素)和生物方法(如添加乳酸菌、酵母等益生菌)来控制霉菌的生长,减少霉菌毒素的生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抑制 霉菌毒素
Hamilton, 1984
免疫抑制的后果
增加疾病感染风险 提高疾病危害程度 增加治疗费用 降低免疫应答
导致隐形但是巨大的损失!
27
单一霉菌毒素造成可见影响的最低剂量
毒素
动物 临界含量(ppm) 毒性效果
玉米赤霉烯酮 猪
0.25
子宫和外生殖器肿大
文献
Friend等(1990)
36
霉菌毒素检测取样困难
取样
料堆
次分样
前处理
研磨, 提取,制备 仪器分析
结果解读
37
取样困难— 不均衡分布问题
均衡分布,如:蛋白含量
玉米蛋白含量
7.8
7.6
8
8.2
8.2
7.8
8.3
7.6
7.7
7.9
8.2
8.0
7.7
7.8
7.9
8.1
8.0
8.1
7.7
7.8
平均蛋白含量7.9%
不均衡分布,如:霉菌毒素
30
多种霉菌毒素共存
78%的样品受到多种霉菌毒素同时污染
2% 20%
42%
无毒素 1种 2种
18%
3种
4种(以上) 18%
31
外观判定—可靠吗?
发霉谷物
极可能被污染,不会被采用
“干净”谷物 真的没有毒素吗?
32
霉菌毒素的产生
Fu田sa间riu霉m菌sp.
镰刀菌属 Aspergillus sp. Penicillium sp.
5
乳仔猪高雌激素症
扰乱内分泌系统 性早熟,假发情,外阴红肿,乳头红肿 八字腿,站立不稳或不能站立,不能采食/吮奶 皮肤病,皮下出血点
降低仔猪生长速度
乳猪体内的玉米赤霉烯酮来源于: 母猪血液 母乳
6
雄性动物的高雌激素症
• 影响精液品质
• 减少精子生成 精液稀 • 精子活力和运动性降低
21
霉菌毒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 吞噬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活性、吞噬能力、
分泌能力、运动性及趋化作用均受影响
• 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 特异性抗体产量降低
• 血液免疫球蛋白(IgA, IgG, IgM)含量变化
• 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 影响淋巴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的产生
22
• 降低血液睾酮水平
• 雌性化及慕雄狂 • 睾丸萎缩 • 性欲降低 • 交配次数降低
Decreased spermatogenesis, caused by ZON
7
单端孢菌霉烯毒素中毒
• 包括呕吐毒素、T-2毒素、蛇形毒素等等 • 导致采食下降、呕吐、皮肤和肠道粘膜溃疡
8
赭曲霉毒素中毒
• 肾脏损伤(髓质、皮质变性) • 烦渴、多饮、多尿, 尿样指标异常
• 阳离子交换能力(CEC)
• 衡量粘土捕获阳离子的能力 • 阳离子交换能力越高 吸附力越强, 以60 mEq为标准
• 膨胀性(溶胀性)
• 衡量粘土层间的开放能力 • 不膨胀粘土层间固定,阳离子交换能力较低 • 可膨胀粘土具有较高阳离子交换能力 • 膨胀性由粘土层间结构决定
43
粘土层间结构
• 三类粘土:
80.0
65.8
60.0
40.0
27.6
20.0
0.0 黄曲霉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
92.3 呕吐毒素
71.4 22.2
烟曲霉毒素B1 赭曲霉毒素
2.8 T2-毒素
检测限: AFB 1 ppb, ZON 32 ppb, DON 50 ppb, FUM 100 ppb, OTA 2 ppb, T-2 toxin 75 ppb
47
索霉清猪试验
J Swine Health Prod. 2010;18(6):282–289.
试验方案: • 90头31日龄仔猪,随机区组设计 • 5处理, 6重复 :
• 正对照组:无毒素,无脱毒剂 • 负对照组:500 ppb 黄曲霉毒素 • 索霉清处理组:500 ppb 黄曲霉毒素+0.5%索霉清 • 抗氧化剂处理组: 500 ppb 黄曲霉毒素+抗氧化剂 • 索霉清+抗氧化剂组: 500 ppb 黄曲霉毒素+0.5%索霉清+抗氧化
协同作用
K2看起来很 差,但实际 却很好!
35
外观判定—可靠吗?
发霉谷物
极可能被污染,不会被采用
“干净”谷物 真的没有毒素吗?
即使看不见霉菌,也可能会有霉菌毒素(田间发霉产生毒素)。 不经过实验室分析检测,不能判定是否受毒素污染。 检测霉菌数量完全没有意义! 仅检测黄曲霉毒素远远不够! 正确的取样至关重要!
样品数 阳性数% 阳性率% 均值 ppb
黄曲霉毒素B1 玉米赤霉烯酮
1272
1622
351
1067
27.6
65.8
30
505
呕吐毒素 1296 1196 92.3 1180
烟曲霉毒素B1 赭曲霉毒素
1092
621
780
138
71.4
22.2
2156
8
T2-毒素 637 18 2.8 130
阳性率 % 100.0
负对照组
索霉清组
(500 ppb AF) (500 ppb AF+0.5%Solis)
13.06a
10.06b
11.58ab
5.44a 3.72a 1.73a 38.61a 0.02a 102.61a
5.11b 3.11b 2.00b 64.50b 0.09b 103.72b
黄曲霉毒素影响6周龄肉鸡IBD和ND抗体 滴度
Antibody titer 抗体滴度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a b c d
IBD
a
b c c
0 ppb 100 ppb 200 ppb 400 ppb
ND
Swamy & Devegowda, 1998
23
• 钠基蒙脱石 • 对黄曲霉毒素有极佳的吸附能力 • 对玉米赤霉烯酮和烟曲霉毒素也有很好的吸附
作用
46
吸附剂吸附能力的比较
100%
黄曲霉毒素
玉米赤霉烯酮
烟曲霉毒素
T2-毒素
80%
60%
吸附率
40%
20%
0%
索霉清
BRZ Agr-Zea Kanzy Novasil Mycofix MTB-100 BgMax
21日体重 kg
49
索霉清猪试验
J Swine Health Prod. 2010;18(6):282–289.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正对照组 负对照组 (500 ppb AF) 索霉清组 (500 ppb AF+0.5%Solis)
625
617
45310211006Fra bibliotek723
estrogen receptor
+
DNA
Z
Z
or
PE AE
hormone-induced protein
mRNA
mRNA-ribosome complex
玉米赤霉烯酮
4
母猪高雌激素症
扰乱内分泌系统,影响动物的发情周期、排卵和胚胎定植。 不发情、假发情、提前发情、假妊娠; 低受精率、胚胎发育停止、死胎、流产 繁殖系统发育失常,萎缩/过度庞大 阴道炎、直肠脱垂、外阴脱垂
• 1:1 粘土 四面体:八面体 (TO) 刚性、紧密、非膨胀结构 吸附力 弱
• 2:1 粘土 TOT 层间链接键弱,不稳定 可膨胀结构 吸附力强 • 2:1:1 粘土 TOT:O 与1:1结构相似
• 2:1结构粘土吸附能力最强
1:1粘土(T:O),不同层间以氢键紧 密连接,形成刚性结构,没有溶胀 性和吸附能力
玉米黄曲霉毒素含量
0
0
0
0
1
0
5
0
0
0
0
3
0
200
0
0
0
0
2
0
平均黄曲霉毒素含量 10.5 ppb
38
霉菌毒素格言
“If you wait until clinical symptoms of mycotoxin problems are obvious, you no doubt waited too long”. (Eng, 1995). ”
T-2毒素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000 -20.000
lymphocytes (control) lymphocytes + T2-Toxin
25
霉菌毒素—— 无名高热症的诱因?
26
动物对霉菌毒素的耐受量?
霉菌毒素+互作因子 死亡 临床症状
2:1粘土(T:O:T),层面上均带负 电荷,层间相斥。溶胀性高,吸附 能力强
44
钠基蒙脱石—高效吸附
• 蒙脱石是最常见的2:1结构粘土 • 常见的蒙脱石有两类:钠基蒙脱石和钙基蒙脱石 • 钠基蒙脱石净负电荷高阳离子交换能力高,更具
吸附力
• 钠基蒙脱石是最高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
45
索霉清
索霉清( SOLIS ):
• 层状硅铝酸盐:蒙脱石(HSCAS)、皂粘土、海泡石等等
• 对极性霉菌毒素高效吸附
• 网状硅铝酸盐:沸石、斜发沸石等
• 吸附力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