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及其中毒危害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猪霉菌毒素是由猪霉属真菌产生的一种有毒化合物,可危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其主要来源为饲料中的霉菌污染,特别是霉变的谷物和油料。
猪霉菌毒素中毒不仅影响农业生产和质量安全,同时也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猪霉菌毒素的防治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危害猪霉菌毒素中毒会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其主要危害如下:(1)对动物的危害:猪霉菌毒素可使养殖动物发生食欲不振、腹泻、呕吐、乳品减产等病症。
严重时,会导致动物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对人类的危害:当人食用或长期暴露于猪霉菌毒素时,可能会引起多种健康状况,如头痛、恶心、呕吐、出血、免疫系统受损等。
2.防治为了有效减少猪霉菌毒素中毒对农业生产和公众健康造成的威胁,需做好以下防治工作:(1) 饲料储存:首先要加强储存管理,尽可能保证粮食干燥、通风、无霉变。
储存期间,要经常检查粮食是否存在霉变现象,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将霉变区域清除干净,对不符合要求的饲料要及时清理、更换。
(2) 饲料处理:对于存在霉变现象的饲料,要进行严格处理。
可以使用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如使用氧化铝、石英、氧化钙等添加剂。
另外在饲料中添加保健品,如铜、锌、硒等,增强养殖动物的免疫力,降低受到毒素的影响。
(3) 监测评估: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测评价体系,定期监测货物、饲料等物资中的霉菌毒素含量。
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4) 人员健康防护:由于人员也有可能长期暴露在有霉菌毒素的农业环境中,因此对于经常接触可能污染的人员,应加强防护。
在操作过程中要穿防护服、戴口罩、手套等。
综上所述,对于猪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治,需要从源头抓起,控制饲料中的霉变,保证养殖动物和公众的健康安全,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饲料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检验及其解决方法

现为神经和 内分泌紊乱 、 免疫抑制 、 致癌致 畸、 肾损伤 、 肝 繁殖 卵管萎缩 , 产蛋量下降 , 产畸形蛋 ; 采食量减少 , 生产性能下降,
其干燥。 食槽及水槽也要定期消毒清洗 。
厚 12 ,  ̄ 倍 其他病 变及症状不甚明显者 , 为可疑反应 。 如皮肤不增厚, 且无局部病
变 者 , 阴性 反应 。 为 禽 类 喂 饲 试验 。 3 6月龄 母 鸡 , 选 - 每
天 喂 可疑 饲 料 2 5克 ( 6月龄 或 成 鸡 每 天
2 霉 菌毒素产 生 的条 件
霉 菌或 真菌 在 适 当的 湿 度 、 温度 、 气 和 生 长 媒 介 的条 件 氧 下 , 可产 生毒 素 。气候 多 变 、 旱 、 涝 、 虫 害 等 环 境 下 特 就 干 多 病 别 容 易使 霉 菌 侵 入 植物 , 产生 大量 霉 菌 毒 素 。 境 湿 度 > 0 , 环 7% 谷 物水 分 > 3 , 在 2 ℃左 右 , 适 合 霉 菌 生 长 。 1% 温度 4 最
T 2毒素与呕吐毒素同属雪腐镰刀菌霉烯。 一 一 2毒素是 引
起 口腔 溃 疡 因素 之 一 。其 主要 作 用 是 抑 制 蛋 白酶 的 活性 , 而 进 阻 止 蛋 白质 的合 成 与 转 化 , 肝脏 、 对 肾脏 等 不 构 成 明显 的损 害 作 用 。呕 吐 毒 素最 主要 是 引起 鸡 采 食 量 下 降 , 呕吐 毒 素 的 中毒 案 例 很 少 见 到 。 美 国 F A 对 玉 米 赤 霉 烯 酮 没有 限量 标 准 , D 其
止 . 后 沿 试 管 壁 加 人 乙醚 2 3毫 升 , 刻 在 两 种 液 体 接 触 部 然 - 片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猪霉菌毒素是由霉菌属产生的毒素,可存在于猪只的饲料、水源和环境中。
猪霉菌毒素中毒对猪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威胁,也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影响猪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当猪只饮食中存在过多的猪霉菌毒素时,会引起猪只的胃肠炎、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猪只死亡。
此外,长期摄入猪霉菌毒素还会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使得其体重增长率降低,生产效益下降。
2. 污染猪肉及其制品猪霉菌毒素会进入猪肉和其制品中,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大量摄入含有猪霉菌毒素的猪肉和其制品,会导致人类的食品安全问题。
例如,引起急性胃肠炎、肝脏损伤、免疫力下降等。
3. 造成经济损失猪霉菌毒素中毒会导致猪只生长发育不良等问题,直接影响猪只的生产效益。
同时,因为猪肉和其制品被污染,没有市场可供销售,也会给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不利影响。
1. 选用无猪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和水源为了避免猪霉菌毒素的污染,我们可以选择无霉菌污染的饲料和水源。
同时应保持饲料库房和猪舍的清洁卫生,定期对饲料和猪舍进行消毒,避免霉菌的生长繁殖。
2. 合理使用防霉剂在饲料生产、储存和使用环节中,可以适当使用防霉剂,对霉菌的生长和繁殖进行有效的抑制。
此外,在使用防霉剂时需要注意防霉剂的质量和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其对猪只和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3. 加强猪只健康管理加强猪只健康管理,提高猪只的免疫力,也是避免猪霉菌毒素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合理的饮食管理、以及环境卫生的保持,都能提高猪只的身体健康水平,降低猪霉菌毒素中毒的风险。
4. 定期检测饲料和猪肉中的猪霉菌毒素对于已经开展养殖业的企业,需要定期进行饲料和猪肉中猪霉菌毒素的检测。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及时的治理措施,以避免猪霉菌毒素的进一步传播和影响。
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养殖业的监管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总的来说,猪霉菌毒素中毒危害巨大,我们需要加强猪只健康管理,选用无猪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和水源,合理使用防霉剂,定期检测饲料和猪肉中的猪霉菌毒素等措施,全面降低猪霉菌毒素的危害和风险。
霉菌危害及预防措施(修订版)

了解霉菌生长环境
针对不同环境选择 合适的除霉方法
定期进行专业除霉 维护
保持室内通风干燥 ,减少霉菌滋生
制定防霉计划:明 确防霉目标、措施 和责任人
定期检查:对易发 霉区域进行定期检 查,及时发现并处 理问题
建立防霉档案:记 录防霉措施、检查 情况等,为后续工 作提供参考
加强员工培训:提 高员工对防霉工作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增强防范意识
简介:使用化学药剂杀死霉菌,达到清除目的。 适用范围:适用于表面霉菌清除,需注意药剂选择和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需专业人员操作。 优点:快速有效,适用于小面积霉菌清除。
微生物清除法:利用微生物分解霉菌,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植物清除法:利用具有抗菌作用的植物提取物或植物本身来清除霉菌 动物清除法:利用具有抗菌作用的动物分泌物质或动物本身来清除霉菌 联合清除法:结合使用多种生物方法来清除霉菌
保持通风 经常清洁办公区域 避免潮湿环境 控制温度和湿度
定期检查设备设施是否受潮 霉变
保持车间环境清洁干燥
严格控制原材料和成品存放 环境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防霉意 识
保持室内通风干燥,避免潮湿环境
避免使用潮湿的抹布或拖把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定期清洁和消毒家庭物品和表面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定期检查和维修水管、水龙头等供 水设备
添加 标题
食品过敏:某些人对某些霉菌及其代谢产物过敏,食用含 有霉菌的食品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皮肤瘙痒 等症状。
添加 标题
食品中毒:某些霉菌产生的毒素可能导致人类和动物中毒,如黄 曲霉毒素可引起肝脏病变、出血性坏死、肝细胞溶解及出血。脾 脏和胰脏也有轻度的轻瘫,肾轻度的轻瘫,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 赭曲霉毒素可引起肾脏病变,导致肾衰竭、死亡。
霉菌毒素中毒危害及防治措施

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措施霉菌毒素中毒在许多养猪场常见发生,对养猪业危害越来越严重。
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防制中毒的发生,确保猪只健康生长,促进养猪业的持续性发展。
1. 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其危害1.1 霉菌毒素的种类目前已知霉菌毒素有200多种。
在我国最常见的、对养猪业危害最大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等;除外还有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
据上海卫秀余研究员等2009检测报告:从饲料中检测出T-2毒素占92.4%、黄曲霉毒素占25%、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占56.3%、烟曲霉毒素占48.6%、赭曲霉毒素占5.7%。
1.2 霉菌毒素的危害1.2.1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黄曲霉毒素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影响DNA、RNA的合成与复制;抑制细胞分裂、蛋白质、脂肪的合成与线粒体的代谢;破坏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还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形性等。
1.2.2 T-2毒素的危害T-2毒素能刺激皮肤和粘膜,引起口腔与肠道粘膜溃疡与坏死,导致呕吐和腹泻;毒素进入血液中能产生细胞毒作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壁的完整性,使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高,引起全身各器官出血。
1.2.3 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危害毒素属于类雌激素物质,可引起猪只雌激素亢进症,使猪的生殖器官机能和形态发生变化,导致小母猪阴道、阴户红肿等,呈现霉菌性炎症反应。
霉菌毒素还能溶解淋巴细胞,降低T细胞和B细胞的活性,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调节机能受到抑制,抗体产量减少,出现免疫麻痹与免疫耐受,致使免疫应答低下。
同时,还可引起大脑神经化学物质分泌发生改变,脑桥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下丘脑和脑桥5-羟吲哚乙酸与5-羟色胺的比例升高。
导致猪只不食、呕吐、肌肉协调性降低与嗜睡。
2. 诊断要点2.1 临床特征2.1.1 急性中毒病猪沉郁,不食,体温正常,有的升高至40℃,粪便干硬,垂头弓背,步态不稳。
有的呆立不动,有的兴奋不安,流涎,角弓反张,皮肤表面出现紫斑,死前有神经症状。
霉菌毒素的危害

霉菌毒素的危害
霉菌毒素不仅引起肝细胞的变性坏死、淋巴细胞出血肿胀,严重破坏体内的免疫器官,引起机体严重的免疫抑制,还会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影响抗体产生,还可以引起胸腺萎缩,吞噬细胞功能和补体产生能力下降。
其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霉素、烟曲霉毒素、麦角霉素、赭曲霉菌毒素等。
、黄曲霉毒素:
普遍存在,轻度感染,是养猪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毒素;常呈现慢性中毒,合作中毒;导致猪生长迟缓、饲料转化率下降、黄疸、被毛粗乱、抑郁、厌食、急性肝病、肝坏死、长时间会导致出现蓝耳病、猪瘟病毒、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等免疫抑制病。
、玉米赤霉烯酮:(小母猪容易出现)
影响母猪的生殖系统,小母猪假发情或者不发情、未配前流脓,后备母猪不发情、生产母猪流产率增加,弱仔、死胎、八字脚比例上升,产下仔猪阴唇红肿,脱肛、断奶到配种的时间延长,出现发情不规则或不发情,公猪精液品质下降,造成繁殖障碍疾病。
、呕吐霉素:(比较常见)
呈现蓄积、合作中毒;主要损害肠道、采食量降低、容易诱发细菌的二次感染,呕吐、拒食、育肥猪上市时间推迟。
、烟曲霉毒素:
通过机制生物膜的脂类合成作用,呈现慢性中毒和蓄积中毒,导致肺水肿(左侧衰竭引起),对猪肝脏损伤较厉害,直接影响猪的代谢功能;对怀孕母猪的胎儿危害严重,有时会出现死胎;保育猪会导致大肠杆菌定植,出现腹泻。
、麦角霉素:
采食量下降,繁殖率下降,缺乳、新生仔猪初生体重下降,暂时性或后驱麻痹、痉挛以及双肢、耳朵和尾部失血,导致坏疽,引起猪的神经系统紊乱,四肢末端坏死。
、赭曲霉菌毒素:
呈现蓄积中毒,容易导致肾病、肠炎、免疫抑制;严重影响猪群生长和公猪的精液品质。
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与防制措施

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与防控技术措施万遂如(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长春市130062)霉菌的种类很多,产生霉菌毒素的霉菌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水及腐败的有机物中。
对猪只危害严重的霉菌毒素主要来源于发霉变质的各种谷物,比如玉米,大麦,小麦,糠麸及棉籽等。
这些谷物是猪只的主要饲料,如保管不当,造成谷物发霉变质,以此饲料常年喂猪,可引发猪只发生霉菌毒素中毒,这对当前我国养猪生产构成重大威胁,危害性越来越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就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与防制技术措施,谈一点个人意见,仅供同仁们参考。
1 、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其危害1.1 霉菌毒素的种类目前已知霉菌毒素有200多种。
在我国最常见的、对养猪业危害最大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等;除外还有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
据上海卫秀余研究员等2009年检测报告:从饲料中检测出T-2毒素占92.4%、黄曲霉毒素占25%、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占56.3%、烟曲霉毒素占48.6%、赭曲霉毒素占5.7%。
1.2 霉菌毒素的危害1.2.1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黄曲霉毒素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影响DNA、RNA的合成与复制;抑制细胞分裂、蛋白质、脂肪的合成与线粒体的代谢;破坏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还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形性等。
1.2.2 T-2毒素的危害T-2毒素能刺激皮肤和粘膜,引起口腔与肠道粘膜溃疡与坏死,导致呕吐和腹泻;毒素进入血液中能产生细胞毒作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壁的完整性,使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高,引起全身各器官出血。
1.2.3 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危害毒素属于类雌激素物质,可引起猪只雌激素亢进症,使猪的生殖器官机能和形态发生变化,导致小母猪阴道、阴户红肿等,呈现霉菌性炎症反应。
霉菌毒素还能溶解淋巴细胞,降低T细胞和B细胞的活性,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调节机能受到抑制,抗体产量减少,出现免疫麻痹与免疫耐受,致使免疫应答低下。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

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
猪霉菌毒素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动物中毒病,对猪的健康和生产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猪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一、危害
1. 对生猪的健康影响:猪霉菌毒素中毒会导致猪出现食欲下降、精神萎靡、体重下降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呼吸急促、四肢抽搐、无力、畏光、失明等症状。
2. 对猪的免疫功能影响:猪霉菌毒素中毒会削弱猪的免疫功能,增加猪感染病毒或细菌的风险。
3. 对肉品安全的影响:猪霉菌毒素中毒的猪肉中含有大量毒素,如果人类食用这种有毒的猪肉,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危害人类的健康。
二、防治
1. 饲养环境管理:猪舍内要保持清洁卫生,防止霉菌滋生繁殖;猪的饲料最好不要露天存放,避免饲料受潮发霉。
2. 饲料管理:选择优质饲料,不使用长期储存的饲料;加工饲料时应控制好水分和温度,防止霉菌繁殖。
3. 使用添加剂: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生物制剂或防霉剂可以有效防止霉菌的繁殖,减少猪的霉菌毒素中毒的风险。
4. 定期检测:建议饲料经常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总之,猪霉菌毒素中毒对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都有较大影响,对养殖业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尽可能采取各种措施加以预防与治疗,保障猪的健康及肉品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毒危害 中毒性肝炎 肝细胞坏死,肾病 肾病,肝细胞坏死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肾病 中毒性肝炎,出血性素质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肝细胞坏死、肝硬化 肝细胞坏死、肝硬化 肝细胞坏死、肝硬化 肌纤维自动性痉缩 白细胞减少,出血性素质 白细胞减少,出血性素质 白细胞减少,呕吐、拒食 脑白质液化性坏死 脑白质液化性坏死 脑白质液化性坏死 脑白质液化性坏死,猪肺水 肿病 雌激素亢进症 外周血管痉挛——烂蹄病 神经机能障碍,白细胞及血 小板减少 胆管——肝炎症,继发性感 光过敏 流涎、流泪、腹泻、尿频
Zearalenone(F禾谷镰刀菌 2 toxin) 三线镰刀菌,梨孢镰刀菌,拟枝孢 Butenolide 丁烯酸内酯 镰刀菌 Stachbotrys 葡萄状穗霉毒素 葡萄状穗霉 toxin 葚孢霉素 豆类丝核菌素 Sporidesmin Slaframine 纸皮思霉 豆类丝核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