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与评价
合肥市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

WagD jn n a u
( fi t u p o pn , e i 2 0 2 , hn) He e S p l C m ay H f 30 2 C i eWa r y e a
Ab ta tT eo ealg a ft r kn trisrn esse i oetbih sf trs p l ytm, sf trass me ts tm n me gn y sr c :h v rl olo hed n igwae nu a c ytm st sa l aewae u pys se i s aewae se s n y e a de re c s
肥市供水体系 现状、 标. 目 提出了饮用水与 设施安 供水 全保峨 构建的措施, 体系 为我国城市供水行业提 供借鉴。
关键词 : 用水; 饮 安全保障体 系; 构建 中图分类 号: U 9 .1 T 9 16 文献标识码 : B
Co sr c in o i k n a e n u a c y tm n H ee t n tu t fDrn i g W t rI s r n eS se i fiCi o y
意 义 和 深 远 的历 史 意 义 。
但 由于本身产水量较少 , 每年 约 70 5 3 从上游 大别 山 0 0X1 n, 0 需
1 合肥市供 水 系统概 况
11 .供水基本情况
地 区水库通过 淠河和滁 河干渠不 断引水补 给。 目前董铺 水库 日取水规模 已达 4 .8 0n , 96 X15 ,在遇到 中等干旱年 和特 大干旱
长 10 . m( N 5 m及以上管道 ) 0 49 k D 7m 。全市管 网压力基本符合
《 城市供水企业 资质标 准 》 规定 , 绝大部 分地区服务压 力不低
合肥城供水水源现状及未来设想

合肥市城市供水水源现状及未来设想摘要:本文首先对合肥市水源现状基本情况及合肥市原水工程现状进行介绍,提出了水源保障存在主要问题及对需水量预测进行评价,并对合肥市周边水资源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对合肥市未来水源保障设想。
关键词:供水;水源;评价1合肥市水源现状1.1董铺、大房郢水库水源及评价1.1.1基本情况董铺水库位于南淝河上游,城市西北部,径流面积207.5km2,总库容量2.42亿m3,常年蓄水6000〜7000万m3。
大房郢水库径流面积184km2,总库容量1.84亿m3,常年蓄水5000〜6000万m3。
保证率95%时,董铺水库可供水量0.331 亿m3,大房郢水库可供水量0.294亿m3,两座水库合计可供水量0.625 亿m3。
董铺、大房郢水库是合肥市区的主要饮用水水源,根据水库2005〜2009年水质监测资料分析,董铺、大房郢水库目前水质为H〜III类,个别采样点有部分测次会出现W类,超标项目主要有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
1.1.2 水源评价董铺、大房郢水库周边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饮用水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需加强库区周边保护。
董铺、大房郢水库受来水面积和库容限制,可供水量不足,需从上游引水方可满足目前城市供水需求。
1.2巢湖水源及评价1.2.1基本情况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我省第一大湖,水域分属巢湖市和合肥市,是一个半封闭型湖泊。
湖泊面积780km2, 湖面东西长61.7km,南北宽20.8km,平均宽15.1km,最窄处约7.5km。
湖底平坦,高程约5-6m,最低4.61m。
多年平均蓄水位8.42m,相应库容21亿m3,洪水位12m时总库容为48.1亿m3。
多年平均入湖水量约37亿m3。
通过凤凰颈站闸与长江沟通, 供水保证率较高。
巢湖目前以农业用水为主,是巢湖灌区的主要水源。
1.2.2水源评价巢湖水资源丰富,但水体富营养化,水质随季节而变化。
近几年虽加大了治污力度,水质恶化趋势有所减缓,但污染状况并不乐观,基本为III或W类。
合肥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及保护措施

8 % ,劣 于 Ⅲ 类 水 9 4 9测 次 , 占 总 测 次 的 1% 。 6 20 04年至 20 0 6年董铺 水 库共 20测 次 ,其 中 Ⅱ ~ 7
.
3 . 8
维普资讯
水环境
合肥 市饮 用水 水源地 水 质评 价及保 护措 施
析评价 ,得 出董铺水库水质较好 ,符合饮用水质量要求 ;大房郢水库水质从建库前的劣 V类 到今 年
的Ⅲ类水 的成果来之不 易。文 中阐述 了两大水库水质现状和保护措施 。
【 关键词 】 饮用水源 地;水质监测评价 ;保护措施 ;合肥市 【 中图分类号 】 X 2 【 84 文献标识码 】 C 【 文章编号 】 10 — 35 (07 6 0 3 — 2 08 1 0 20 )0 — 08 0
2 3 监测评 价 .
了能及时 了解 这 两 个 重 要 饮 用 水 水 源 地 的水 质 状
况 ,对董 铺 、大房 郢水库 的水 质状 况适 时进行 监测
分 析 。我 们 于 20 0 1年 在 董铺 水 库 布 设 坝 前 、库 心 和科 学 岛桥西 3个水 质监 测点 ,常 年进行 每旬 1次
通 过生 物 系统拦截 净化 面源 污染 。
在 当前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的建 设 中 ,要 整 体 规 划 ,先要 进 行 试 点 ,利 用 人 畜粪 便 和 秸 杆 造 沼气
池 ,防止 造成 新 的污染 。
3 水 质 保 护 措 施
大房 郢水库 自 2 0 0 4年 8月双 墩 工 业 区 污水 截
流改道 ,以及 多次利用 淠 史杭水 进行置换 以后 ,水 质状 况逐 渐好转 ,由原 来 的 V类 水逐渐 转变 为 Ⅲ类
论城市水源地保护与合理开发——以合肥为例

市 化整 体进 程 的加快 , 城市 的规模 一再 扩 张 。 城市 水源 地 目前 的供 水能 力和规 模 已远远不 能满足 未来 城市
的需求 . 以合 肥市 为 例 . 肥市是 安徽 省 的省会 . 合 近几 年来 城市 经 济体 迅速 壮 大 . 市 规模 急 剧 扩 张 . 市 城 城
发展而 临着 巨大 的机 遇 , 面 临着 巨大 的挑 战. 也 根据 《 肥 市城 市 总 体规 划 ( 0 6 0 0 》 到 2 2 合 2 0 —2 2 ) , 0 0年底 , 合肥 市主城 区 的人 口将达 到 3 0万 人 , 市的 建设用 地将 达到 3 0k . 6 城 6 m7 那么 以现在 的合肥 市的供 水 能力 与规模 , 远远 不能 满足 规划期 末 的城市 川水需 求 的 , 是 同时 , 随着 合肥 市 规 模 的扩 张 , 地 资源 日益 紧 张 , 土
要 对其 进行 加 固加高 , 将其 总库 容提 高至 2 4 ×1 . 铺水库 作为 非应 急型水 源 . J 泵提 式 供水 . .2 0 n 董 采 I J 没 计洪水 位 为 3 . 5H , 1 9 i校核 洪水 位为 3 . 8m, 时都 是关 闸 蓄水 , 为合 肥市 的 集 中式 饮 用水 水 源 , 有 2 3 平 作 只
发展的迫 } 求. 合肥市为例 . 过分析合肥市水源地保护 厌的发展现状 . 示合肥 市城市水 源地保护 、 刀要 以 通 揭 开 发 中 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 出 合 肥 市 城 市 水 源 地科 学 保 护 与 合理 歼发 的对 策 . 提 关 键 词 : 源 地 ; 护 ; 理 开 发 ; 题 ; 策 水 保 合 问 对
而后分 成 南淝 河正 源 、 四里河 和 板桥 河 3支. 肥 合
合肥供水四条主线年终总结

合肥供水四条主线年终总结根据去年的工作情况和成果,合肥供水四条主线进行了年终总结。
根据总结报告,我们对每条主线的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便更好地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下是每条主线的年终总结:1.供水管理在过去一年中,供水管理主线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我们加强了供水设备的日常巡检和维护工作,提高了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积极推进供水管网的改造和扩建,提高了供水的覆盖率和供水能力。
在供水管理方面,我们注重提升服务质量,优化供水流程,提供更好的供水服务,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2.供水安全供水安全是我们工作的首要任务。
过去一年,我们加强了水源地保护工作,提高了供水水质的监测和管控能力。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止水源受到恶劣天气和人为因素的污染,保障了供水的安全性。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市民提供了安全的用水环境。
3.供水设施建设供水设施建设是保障供水质量和供水能力的关键。
过去一年,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加快了供水设施的建设进度。
我们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材料的使用,提高了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我们加强了对建设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我们建设了一批新的供水设施,提高了供水的质量和供水能力,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水环境。
4.供水科研创新供水科研创新是我们提升供水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过去一年,我们加大了供水科研创新的力度,加强了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交流。
我们推动了一批科研项目的开展,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我们注重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创新供水技术,提高供水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年终总结,我们认识到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我们将在新的一年中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提高供水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好的供水服务。
饮用水源地风险评估与保护对策

饮用水源地风险评估与保护对策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人均水资源并不高,水污染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不安全饮用水的问题也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保护饮用水水源刻不容缓,需要水资源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的重视。
本文主要分析了饮用水水源的风险评估和保护对策。
关键词:水源地;水污染;风险;县城饮水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饮用水,它是人们生活和生存的重要保障。
还要把饮用水处理好,把高质量的饮用水送到家家户户。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城市的饮用水处理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
借助云南省保山市的水处理经验,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发展饮用水处理。
供水安全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关系到我国国民体质的全面提高。
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甚至水污染问题还在恶化,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隐患,也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因此,必须采用科学可靠的水处理技术,提高水处理质量,保证人们能够喝上安全健康的水,这也是目前城市供水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饮用水源地概况我们的饮用水源可以根据地质条件分为湖泊、河流和地下水。
地下水资源流动性较低,污染风险较低,数量较多,而且经常循环利用,但在水污染情况下比其他类型的水更难恢复,过度开采地下水也可能导致土壤流失等有害的地质现象。
湖泊水源具有防洪功能,广泛分布在南方。
长江和黄河是我国的主要水源,水质差别很大,上游水质一般最好,用量逐步增加,水质明显下降,下游水流逐渐减缓,形成下游冲积平原。
2、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现状2.1水源地上游水质不达标由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某些水源的上游废水排放没有得到管制,导致大量废水不断流入河流和湖泊等水域,从而使上游水源的水质受到限制。
目前,全国饮用水储备量存在水质问题,一些地区甚至有不同类型的上游污染源企业,涉及化工、制革等。
工业企业的过度和反复排放使饮用水供应的安全变得困难。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皖政办[2013]18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皖政办[2013]18号](https://img.taocdn.com/s3/m/0794dc3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f.png)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正文:----------------------------------------------------------------------------------------------------------------------------------------------------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皖政办〔2013〕18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是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的首要任务,直接关系到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
为进一步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切实维护群众饮用水安全,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当前,我省饮用水水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一些饮用水源水质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少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存在农业面源污染、违法实施项目建设等,部分市、县还没有饮用水备用水源。
对此,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打造生态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组织,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切实维护饮用水源安全。
二、落实各项保护措施各地要深入实施《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年)》、《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2008-2020年)》、《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科学划定和调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加快推进规范化建设。
严格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和《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坚决拆除或关闭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所有排污口;坚决拆除或关闭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所有与供水设施和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网箱养殖、旅游、餐饮等可能污染饮用水源水体的活动;坚决拆除或关闭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所有排放污染物建设项目,严格防止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污染饮用水源水体。
长丰县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

长丰县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通过长丰县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评价水源地安全状况,调查水源地保护情况,为饮用水水源地保障措施提供依据。
标签: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长丰县1、长丰县概况长丰县位于合肥市北部,东与定远县、肥东县接壤,北与淮南市交界,西与寿县、肥西县毗连,南与合肥市庐阳区、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为邻。
地形狭长,南北最长距离77km,东西最长距离54km。
全县总面积为1836km2。
长丰县是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与水质型缺水并存的城镇,优质饮用水资源极其紧缺。
因此通过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评价水源地安全状况,为提出饮用水水源地保障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提供依据,为促进长丰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2、水源地现状长丰县城镇范围内共有11个自来水厂,利用长丰6 座中型水库、庄墓河和瓦埠湖(其中6 座中型水库为:杜集水库、双河水库、大井水库、龙门寺水库、陶老坝水库、永丰水库)为水源,设计总供水规模11.77万m3/d,合肥市供水集团有6万t/d的供水能力为长丰县的岗集镇、双墩镇、双凤工业区供水。
3、水质安全状况评价长丰县城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状况评价按照《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技术细则》进行。
水源地水质指标分为一般污染物项目和有毒污染物项目,湖库型水源地还包括富营养化项目。
具体的评价项目包括评价项目包括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铜、锌、硫化物、硫酸盐、氯化物、铁、锰、硒、挥发性酚类、石油类、硝酸盐、氟化物、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共23项指标。
本次评价仅对7个常规供水水源地进行评价。
(1)一般污染物评价项目指数计算一般污染物项目指数计算的具体步骤如下:1)计算单项指标指数。
当评价项目i的监测值Ci处于评价标准分级值Ciok 和Ciok+1之间时,该评价指标的指数:式中:Ci:i指标的实测浓度;Ciok:i指标的k级标准浓度;Ciok+1:i指标的k+1级标准浓度;Iiok:i指标的k级标准指数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0 03 03;修回日期:2010 03 31
作者简介:沈 捷(1972-),女,安徽巢湖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工作。
第10卷第2期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 l.10No.22010年6月
JOURNA L OF ANH U I TECH NICA L COLL EGE OF WAT ER RESOURCES AN D H YDROELECT RIC POWER
Jun.2010
合肥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与评价
沈 捷
(合肥水文水资源局,安徽合肥 230031)
摘 要:文章以合肥市现有5个饮用水水源地为研究对象,以安全保障为目标,从水量和水质方面对水源地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水源地安全保障措施。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
DOI:10.3969/j.issn.1671-6221.2010.02.005
中图分类号:T V2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6221(2010)02 0012 03
S afety evaluation of Hefei drinking water sources
SH EN Jie
(Hefei Bureau of H ydro log y and Water Resources,H ef ei 230031,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existing w ater sources of H efei 5for research object,by security as the go al,fro m tw o aspects o f the quality of w ater and w ater safety situation,assessment is put forw or d,w ater security measur es are g iv en.
Key words:drinking w ater;w ater reso urce;safety;ensure
水利部 全国主要缺水城市供水水资源规划报告 中将合肥市列入全国重点缺水城市之一,主要是缺乏优质水。
随着国家级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启动,用水矛盾日益突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1 合肥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
1.1 评价依据
合肥市城市饮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评价数据以2004年为基准年,依据 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细则 为评价依据。
其中水源地安全评价按5级评定,如表1所列。
表1 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指数及标准
目标
评价指标评价指数及标准
12345水量工程供水能力/(%)
!95!90!80!70<70枯水年来水量保证率/(%)
!97!95!90!85<85地下水开采率/(%)
<85∀100∀115∀130>130水质
水质状况指数
1
2
3
4
5
1.2 饮用水评价方法
(1)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方法。
主要是#饮用水水源水量安全评价。
城市现状饮用水水源水量安全状况用城市现状水平年综合生活缺水率评价,分别用指数1、2、3、4、5表示,缺水率分别对应于∀5%、∀10%、∀20%、∀30%、>30%。
∃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评价。
水质安全评价以水质状况指数作为评判结果。
其中水质状况指数计算方法如下:
河流型和地下水水源地水质状况指数=0.3%一般污染物指数+0.7%有毒污染物指数;
湖库型水源地水质状况指数=0.2%一般污染物指数+0.5%有毒污染物指数+0.3%富营养化指数得到的指数要四舍五入。
1.3 评价
(1)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
合肥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总体情况如表2所列。
其中水量安全评价指数均为3,水质安全评价指数为2~4。
表2 2004年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成果表
水源地名称
现状综合
生活供水量/(%104m 3)
供水人口/万人
水质安全评价指数 水量安全评价指数
一般污染有毒类污染富营养化综合工程供
水能力/(%)
枯水年设计
与现状来水量百分数/(%)
综合
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1201415321333333122
813
813潭冲水库6028.5313384803
众兴水库145715212286803瓦埠湖
249
5
4
1
3
4
80
97
3
(2)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状况。
以2004年饮用水源现状为评价对象,合肥市综合生活缺水量为0,水量安全评价指数为1。
安全评价成果如表3所列。
表3 2004年城市饮用水源现状安全评价表
水源地名称综合生活
供水量/(%104m 3)各级水质指数相应的综合生活供水量/(%104m 3)
1
2345
综合生活需水量/(%104m 3)综合生活缺水量/(%104m 3)
缺水率/(%)
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
120141214108001201400潭冲水库6026154160200众兴水库14571471310145700瓦埠湖
249
25
224
249
02 安全保障措施建议
根据分析,目前合肥市水源地主要存在枯水年总供来水量不足,水源地普遍存在的水质污染现象,建议如下:
(1)划分水源保护区。
按现有的区域规划,一级水源保护区面积为154.79km 2,二级水源保护区面积为133.32km 2,三级水源保护区面积为668.42km 2,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建立建管并重的政府管理的职能。
(2)加强工程措施。
如建立隔离防护工程、污染源综合整治工程;对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提升其工程效益;建立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突发性事故进行监控和预报,提高风险预警能力;规划实施&引泉入城∋、&分质供水∋、&引巢济肥∋等工程,保障枯水年城市用水安全。
(3)建立生态修复工程。
保护区内的点源、面源、内源、线源等各类污染源是人类活动所不可避免的,除工程措施外,可以改善水源地周边生态环境,营造水源地良性生态系统,利用生态修复功能减少或阻隔污染物直接进入保护区内,建立环境友好型的水源地。
(下转第26页)
13
第2期 沈 捷:合肥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与评价
26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10卷
k为超径系数,取为1.05%。
3.2 管外粘土止水封闭
其目的是为分层止水和阻止地表水下渗。
具体做法是当砾石围填完毕经测量已达设计标高,即可用优质粘土围填,为了防止堵塞,不准使用大块粘土。
必须注意的是,粘土围填要在终止泥浆泵30min 后进行,进孔口部分要求夯实。
4 洗 井
洗井的目的是为了清除井内泥浆,破坏钻孔中形成的泥壁,抽出含水层中的泥土、细砂和渗入含水层中的泥浆,并在过滤器周围形成人工滤层,从而增大井孔周围的渗透性,使深井达到最大出水量。
常用的洗井方法有喷水活塞洗井、拉活塞真空洗井、压缩空气洗井。
5 结束语
管井降水施工必须严格按照降水工程设计,认真组织施工,使地下水达到预定的降深要求,从而保证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
成井质量决定着降水工程的成败,故必须加强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督,要严格控制成井中的孔径、孔深、井管配制、砾料级配、围填质量、洗井、抽水等关键工序,做到不合格不验收。
[参 考 文 献]
[1] 何进基.深基坑井点降水施工[J].企业技术开发,2005,(5):15-17.
[2] 陈中汉,黄书秋,程丽萍.深基坑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 付 刚.北京地铁降水方法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05.
(责任编辑 陈化钢)
(上接第13页)
3 结束语
城市用水的安全保障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首要任务。
应提高安全意识,以系统的规划为依据,以规范的制度为背景、以全民参与的模式为支撑,保障城市用水安全,为城市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参 考 文 献]
[1] 谢新民.水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利用规划理论与实践[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2] 华士乾.水资源系统分析指南[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3] 方红远.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中的水量调控理论[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
[4] 王 浩,秦大庸.黄淮海水资源合理配置[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陈化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