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学案

合集下载

初中思品下册教案

初中思品下册教案

初中思品下册教案课程名称:初中思品下册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等重要概念。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1. 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

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3.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经验。

4. 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法律法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等内容。

2. 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点,准备回答问题。

三、课堂讲解1.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讲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等重要知识点。

2. 教师通过举例、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经验。

3. 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课堂讨论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点和感悟。

2.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论自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理解和看法。

五、巩固练习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六、总结课堂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2.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思想品德表现: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教案设计_初中思品

教案设计_初中思品

教案设计:初中思品课程名称:初中思品课程教材:《初中思品教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我国的基本国情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思品学科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1. 我国的基本国情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素养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的了解程度,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我国的基本国情,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

2. 教师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发展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对国家发展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2. 教师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思品学科的学习方法(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思品学科的学习方法,包括阅读、思考、讨论、实践等。

2. 教师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学会运用学习方法,提高思品学科的学习效果。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素养。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思考,提高思品学科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道德素养。

胶州市第十八中学 思品 学案

胶州市第十八中学    思品  学案

胶州市第十八中学思品学案主备人:刘玉芬审核:初一备课组设计时间:课题:学习——成才的阶梯课型:新授课课时: 1课时学生姓名环节一:预习交流:【自主感悟】1991年,一张名为《我要读书》的照片让大家记住了时年8岁的“大眼睛”苏明娟,这张照片也改变了她的命运。

苏明娟家境贫寒,得到希望工程的资助后,先后在家乡读完小学、中学后,2002年被安徽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录取,成了一名大学生。

2005年大学职毕业后,进入工行安徽省分行工作。

阅读材料思考:苏明娟完成从一个贫困山区的失学孩子到大学生再到银行白领的蜕变说明了什么?谈谈你的感想。

【合作探究】探究一:想一想:阅读教材P38材料,1、读后感中的“我”,为什么“内心总是涌动着报国的热情?”为什么“无论再多风雨,我也能选择坚强?”为什么“我终于知道,怎样才能避免在生活中迷失方向?”2、在日常学习中,除读书外,你还参加过哪些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你觉得对自己有什么促进作用?探究三:想一想:“人类知识更新的速度” (阅读P40材料)1、在今天的信息时背景下,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2、假如你是一位公司老板,在你公司的招聘中,你觉得要成为你公司员工应具备哪些素质?收获三: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一、学习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学习----------二、学习可以增长才干三、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拓。

展。

提。

高警惕,“读书无用论”又要抬头据调查,农村中学生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有的地方适龄学生辍学率达30%,这与国家普九对农村中学生控制在3%的要求差距较大,已威胁到“两基”教育成果的巩固。

究其原因,学生“厌学”率的生高,目前已占总辍学率的80%。

正在上初一的小明,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严格要求自己,不按时完成作业,经常因贪玩而旷课,甚至想辍学。

假如你是小明的同学,你打算运用那些知识劝服他?走。

进。

生。

活【达标测试 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说:“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七年级思想品德学案2-3-3

七年级思想品德学案2-3-3

第三框让生命之花绽放二、教学重难点:1、真爱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2、延伸生命的价值三、自学流程:1、合作探究交流:P29,当遇到如此艰难的抉择时,你能果断的选择求生吗?2、合作探究交流:P29中的必备的求生知识,是我们在紧急情况下保护生命所必须的。

3、阅读P30,讨论一个生命来到世界上,会给人带来哪些快乐和幸福。

以及完成P30—31页中的补充填空题。

4、阅读P31的材料,探究为什么油漆匠自己少算工钱?为什么比尔要多付工钱?5、讨论:我们怎样在有限的生命力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6、识记知识点,小组内检查。

四、板书设计: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珍爱我们的生命→肯定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五、课堂巩固:一)选择题1、海尔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发明了“OEC”管理法,其含义是全方位地对每个人每一天所作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做到“日清日高”。

不仅强调把事情做完,而且还注重每天都有一点点进步。

这启示我们()①实现生命价值要靠脚踏实地的行动②实现生命价值应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③只有像张瑞敏那样获得成功,才算活得有意义④我们要追求卓越,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实现人生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①脚踏实地②从参加工作那一天开始③落实到小事中④从惊天动地的大事中体现出来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生命的质量在于追求,而不在于仅仅活着。

”这句话说明()A、人的生命因为智慧而闪烁光彩B、应该善待他人的生命C、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要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D、属于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要轻易放弃4、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因公殉职,当地14万百姓自发走上街头,痛别他们心目中的“女包青天”。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A、生命是短暂的,应珍爱生命B、世界因生命而精彩C、为社会作出贡献的生命更有价值,更值得尊敬D、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非常宝贵的5、莎士比亚说:“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如果卑劣地度过这短暂的一生,那就太长了。

思品课教案初中

思品课教案初中

思品课教案初中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思想品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认识到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 提高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情绪的类型及特点。

2. 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

2. 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对情绪的认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情绪吗?情绪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二、课堂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情绪的类型及特点,如喜、怒、哀、惧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经历过的情绪,讨论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3. 教师介绍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注意力转移法、宣泄法、自我暗示法等。

4.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调节情绪。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与情绪调节相关的实例,如成功调节情绪的故事、情绪失控导致的后果等。

2. 学生分析实例中的人物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调节情绪,从而取得更好的生活效果。

3.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例,互相借鉴经验,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四、小组活动(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调节情绪。

2.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五、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表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要努力做情绪的主人。

3. 教师提出要求,希望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实例分析、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情绪的类型及特点,学会了调节情绪的方法。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仍需加强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八年级思品 养成亲社会行为 学案

八年级思品 养成亲社会行为 学案

八年级思品养成亲社会行为学案5.2养成亲社会行为学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谦让、分享、助人的良好相位习惯。

2、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能力目标】能理解和掌握青少年怎样为社会做贡献【知识目标】明确谦让、分享、助人的表现、方式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养成谦让、分享、助人的良好相位习惯三、教学难点:怎样为社会做贡献四、教学过程(一)预习案、内容:P74---80页2、在研读课本内容的同时在课本上划出重点句子、关键词。

找出疑问点。

3、根据提纲自主学习:★自学指导:读P74----77内容思考:(1)如何做到谦让?(2)分享的含义?我们为什么要学会分享?(3)怎样帮助他人?★自学指导:读P77----80内容思考:(1)怎样为社会做贡献?(2)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方式有那些?(3)怎样关心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大事?什么是奉献?(二)导学案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材料内容,形成本组的观点,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XX年十大“山东好人”评选揭晓,他们中有带领百姓开山造路的“当代愚公”有身患重病却出资百万捐资助学的企业家,有德艺双馨打造“医疗净土”的医生,还有勇斗歹徒的英雄,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冲向火海勇救工友的普通工人等。

材料二:十大“山东好人”部分代表的感言:“在山东这片有浓厚文化积淀的热土上,有着千千万万个好人,我们只是这千千万万好人中的一员。

”“一个人做一时好人并不难,难得是做一辈子好人,做一辈子好人是我们的终生追求。

”(1)、结合材料一,请你谈谈十大“山东好人”的行为有哪些共同点?(2)、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培养自己亲社会的行为和习惯?材料:在你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老人倒在地上呻吟,旁边还有一些血迹------;你正在小河边散步,突然看到一个小孩落水,周围只有你一个人,可是自己有不会游泳------想一想在上述情景中自己应该怎样帮助他人?(三)练习案填空题:、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思品特色教案

初中思品特色教案

初中思品特色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懂得关爱他人的意义,能运用关爱他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访问、讨论等活动,提高关爱他人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意义和如何关爱他人。

教学难点: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1. 教师播放视频《最美司机》、《最美护士》等关爱他人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关爱他人这么重要?
2. 学生分享感受,教师总结关爱他人的意义。

二、自主学习(10分钟)
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关爱他人的知识和方法。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讨论(10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关爱他人的方法。

四、实践活动(10分钟)
1. 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访问,了解身边需要关爱的人群。

2. 各小组汇报调查、访问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他们。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你打算如何关爱他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计划,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评价:
1. 学生能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知道如何关爱他人。

2.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主动关爱他人,助人为乐。

3. 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大连市一二七中学思想品德学案八上1.1

大连市一二七中学思想品德学案八上1.1
1、你能说说家是什么吗?
2、家庭是由什么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3、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几种情形?你们家属于哪一种?
4、过去的三世同堂、四世同堂叫什么家庭?今天爸爸、妈妈和我的家庭叫什么家庭?你知道的还有什么家庭?
5、你的家庭成员中谁最值得你称赞?为什么?
6、你如何认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二、重难点探究:
(一)、家庭关系的建立
A.买卖关系B.婚姻关系C.血缘关系D.收养关系
2、.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
A.收养关系B.父子关系C.母子关系D.血缘关系
3、晚饭后,明明一家人又开始各忙各的了,爷爷看电视,爸爸打电脑,妈妈织毛衣,明明在自己的屋子里写作业。多么温馨,和谐的一家人啊。明明的家庭结构属于()
A.主干家庭B.核心家庭C.单亲家庭D.联合家庭
(2)作高官的父母,能给你最好的生活、最好的学校、最好的教育,为你安排好你的人生的一切。
(3)一贫如洗的父母,连你现在所能拥有的都不一定能给你。
(4)现在的父母。
【点拨】:
就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父母子女关系是基于血缘关系确立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作为子女,应感激父母给予我们生命,体会父母对子女感情的天然和纯真。在中国当代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的收入存在差距;同时,社会分工也有所不同;另外,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人的长相也有差异,由于天生缺陷或其他原因,有的人身体存在残疾。所有这些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天然血缘关系都没有关系,也无法改变血缘关系。
A.①②④B.②④C.①③D.①②③
5、2003春节晚会中,歌曲《让爱住我家》中唱道:“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秋冬春夏,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家。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充满快乐,拥有平安,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可见作者认为家庭中最重要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导学案【方法指导与使用说明】:1、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结合学习目标和导学案,自学课本P101-----104页内容,用铅笔在课本上标记重点。

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组长组织组员对导学案进行讨论,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宽容意识(重点)2、明白宽容他人的好处。

(难点)3、激情投入、认真倾听一、【自主学习、明确知识点】1、宽容是指宽大有气量,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宽容合作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

2、人与人之间出现矛盾,需要互相_______________,需要尊重彼此的个性。

3、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_______________。

一个人学会了宽容,他就掌握了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

4、一个懂得宽容的人,会体察他人的_____________,诚心帮助他人,心胸开阔、与人为善,因而受人尊敬。

5、宽容并不意味着我们是非不分,要爱憎不明。

宽容是有_______________的。

6、归纳总结人为什么要学会宽容?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材料:小红和小娟因为一点小事产生了误会。

小红怀疑小娟在背后说了她的坏话,前去质问,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小红气不过来,找来表哥教训小娟,小娟也不甘示弱,找来邻居大哥哥;双方各自又找来一些朋友,两人矛盾变成了四人、多人矛盾。

“战争一触即发”,幸亏被老师发现,及时阻止才避免了这场战争。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析材料中小红和小娟关系处理得不好的原因?8、请你说说怎样才能使他们关系好起来?9、宽容的含义和作用。

10、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习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我们的生活需要宽容,宽容他人就是要()A.原谅别人的任何错误B.把自己的一切大度地送给别人C.原谅别人的过失,宽宏大度D.从来不批评别人2.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要求我们在合作中要坚持宽容合作。

宽容合作的基础是()A.一视同仁B.求同存异 C.回避交往 D.无视矛盾3.当自己受别人无意伤害时的正确做法是()①要善于宽容别人的过错,切不可冤冤相报,以牙还牙②对别人的道歉要真诚的接纳、理解和原谅③在可能的条件下,要以宽容感化当事人,使其改过④即使对“坏人”.“恶人”也要让步、容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二.多项选择题1.树林里找不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世间找不出完全相同的两张面孔。

对待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我们应该()A.相互宽容,尊重彼此的个性B.拒绝与性格不同的人合作C.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与我们一道前进D.要求别人必须按照自己说的去做2.下列对宽容理解正确的是()A.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B.宽容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C.宽容能使我们赢得友谊,获得朋友D.宽容就是姑息、放纵三、辨析题人常说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宽容地对待别人,但对自己决不能宽容。

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导学案【方法指导与使用说明】:1、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结合学习目标和导学案,自学课本P105-----108页内容,用铅笔在课本上标记重点。

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组长组织组员对导学案进行讨论,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理解他人、善待他人的意识(重点)2、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难点)3、激情投入、认真倾听一、【自主学习、明确知识点】1、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___、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2、在谋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___别人生存与发展。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____、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

其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____。

4、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____为他人着想,既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5、如果以___的眼光对待他人,我们就会获得尊重、信任、感激、理解、和友善。

6、归纳总结理解他人、善待他人的方法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材料有一次,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尔在一家商场和一位74岁的平民贝尔对话。

话题是关于官员薪酬和养老金的问题。

当贝尔要求他解释政界人物薪酬和养老金之间的差距时,霍尔由于激动而失言,竟称贝尔…愚蠢的老家伙‟。

事后,冷静下来的霍尔总理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他在报纸上发表声明向贝尔道歉。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7、总理霍尔向老人道歉会获得什么?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什么?9、你是怎样理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的意思?10、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两句话的境界习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①关心他人②歧视他人③尊重他人④理解他人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下列名言体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这一理念的有()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②要想得到别人的友谊,就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水平③“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阳”④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一种崇高的美德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当你以挑剔的眼光去看,便会找到无数缺点。

”这段话告诉我们()①如果不懂得欣赏他人,就难以接纳和理解他人②对周围的事务应多持欣赏的态度③要坚持中庸之道,欣赏和挑剔各占一半④多想人所想,理解至上A.①② B.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二、多项选择题1.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面对他人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应该()A.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与我们共同进步B.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他人的存在C.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谋求自己的利益D.像关注自己的发展一样关注他人的发展2.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就是()A.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B.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C.不能原谅对方的任何过失D.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和大到辱没人格的错误,都应本着一颗宽容的心加以谅解三、探究与实践根据以下提供的一些情况,做出你自己的选择。

情境1 别的同学考试成绩超过了你,而且在你面前大声炫耀时,你该怎么办?情境2 当你的同学伤心难过时,你该怎么办?情境3 当看到别人正在做有损祖国利益的事时,你应该怎么办?平等尊重你我他导学案【方法指导与使用说明】:1、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结合学习目标和导学案,自学课本P109-----113页内容,用铅笔在课本上标记重点。

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组长组织组员对导学案进行讨论,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

【学习目标】1、明白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的重要性(重点)2、理解人生而平等的含义(难点)3、激情投入、认真倾听一、【自主学习、明确知识点】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___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2、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尊重他人、平等待人、____的现实基础。

3、增强____意识,平等对待他人,互相取长补短,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4、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____、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分理解他人。

5、尊重社会,就要遵守社会规则、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尊重自然的核心是____。

6、归纳总结为什么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材料1940年,刘伯承担任129师的师长。

一次,有些同志给勤杂人员发东西时,…伙夫'‟马夫…地叫。

这引起这位首长的深思。

第二天,刘伯承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请到办公室,严肃而又风趣地说:‟我今天要给大家商量一件大事!…大家听了都笑了。

刘伯承又认真地说:‟我们人民军队是礼仪之师、文明之师,称呼应该讲文明。

…他具体讲了对伙夫、马夫、号兵等该怎么叫,从那以后,‟炊事员同志…、‟饲养员同志…、‟司令员同志…、‟警卫员同志…等称呼便逐渐传开了。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我们应该学习刘伯承的哪些品质?8、如何理解人生而平等?9、怎样善待弱势群体?10、我们应怎样做到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三反馈练习(一)单项选择1、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取长补短的现实基础是()A、人与人之间的差异B、人与人之间的合作C、人与人之间的一致性D、人与人之间的竞争2、下列行为属于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是()A、扶残疾人上车B、和朋友主动打招呼C、在车上对穿脏衣服的打工者甩白眼D、领盲人过马路3、下列行为属于尊重社会的行为是()A、大声喧哗B、在花园攀折花木C、图方便践踏草坪D、将脏物扔进垃圾箱4、尽管我们每个人的境遇和条件不同,但人生来平等。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_______上的平等。

()①智力②体力③财力④人格⑤法律地位A、①②B、①②③C、④⑤D、①②④⑤5、语文课上,老师误以为张辉违反课堂纪律,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张辉觉得很委屈,与老师在言语上发生了冲撞,这时张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①对老师怀恨在心,从此上课时故意与老师作对②主动找老师承认自己太冲动,请老师原谅③有意识地疏远老师,避免再次发生冲突④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主动找老师把问题解释清楚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③④6、在我们同学当中,有的相貌出众,有的相貌平平;有的天资聪颖,有的才思愚钝;有的善于交往,有的怯懦拘谨。

对此我们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①增强平等意识②平等对待他人③互相取长补短④追求绝对平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①购买商品时使用布袋②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③购买野生动物制品④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绿色植被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④《身边的诱惑》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

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

2、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能力。

初步学会用辨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

【学习重点】毒品的诱惑、邪教的诱惑【学习难点】毒品的诱惑、邪教的诱惑【学习提纲】【学习过程】一、新知初探1、对待金钱我们一定要(),通过()来获得。

2、当我们休闲时可以通过玩电子游戏()和(),但决不能(。

)要以丰富的(、、)等活动坚决抵制这一诱惑。

3、毒品,不光指海洛因,还包括(、、、)以及其他能使人上瘾的( ) 和( 。

)由于毒品的危害性极大,我国法律规定:(),( ) 。

4、赌博是一种( ),( ),()是其常见形式。

5、大量事实说明,()是威胁任命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毒瘤。

二、探究提升探究一:身边的诱惑▲《吸血蝙蝠》。

非洲夏夜的草地上,一头驴子在安祥地吃着草.一只小小的吸血蝙蝠悄悄的,落在驴子的后蹄处,用它细小的舌尖轻轻的舔驴子的脚踝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