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和爱莲说字词整理及练习

合集下载

陋室铭,爱莲说(八年级上语文22课重点字词整理)

陋室铭,爱莲说(八年级上语文22课重点字词整理)

陋室铭刘禹锡作者刘禹锡(772-842),河南洛阳人。

字梦德,晚年自称“庐山人”,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世称“刘宾客”、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与白居易称“刘白”。

刘禹锡生于嘉兴(当时属苏州),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县)。

《陋室铭》的真正作者是崔沔(miǎn)。

崔沔,字善冲,唐朝诗人。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原籍博陵,今河北安平,进士出身。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碧绿的苔痕长到了阶上;青葱的草色映入了帘里。

在这里和我谈笑的都是读书人,来往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闲时可以用来调弄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官场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人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解字题目:选自《全唐文》。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1)在:在于,在乎,动词。

(2)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3)灵:有灵性,这里作动词。

(4)斯是陋室:斯:指示代词,这。

是: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

(5)惟吾德馨:惟:只,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德馨:品德高尚。

馨,香气散布的远,古代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

吾:我,这里指作者,陋室的主人。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碧绿的苔痕长到了阶上;青葱的草色映入了帘里。

说明来拜访刘禹锡的人少。

最新语文中考《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集锦》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最新语文中考《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集锦》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第8篇短文两篇陋室铭唐·刘禹锡知识梳理1. 古今异义惟吾德馨古义:____________今义: 芳香2. 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①有仙则名原意 为 : 名 字 , 在 句 中 的 意 思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苔痕上阶绿原 意 为 : 方 位 名 词 , 在 句 中 的 意 思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 . .. ....... . .. ..3. 其他重点实词(1)有龙则灵灵:____________(2)斯是陋室斯:____________ (3)惟吾德馨惟:____________ (4)草色入帘青(5)谈笑有鸿儒(6)往来无白丁(7)可以调素琴(8)无丝竹之乱耳(9)无案牍之劳形4. 文言虚词入:____________鸿儒:__________鸿:____________白丁:__________调:____________素琴:__________丝:____________竹:____________乱:____________案牍:__________劳:____________形:____________2. ..(1)有仙则名_____________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2)之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5. 句子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课下注释)(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课下注释)(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孔子云:何陋之有?(倒装句)6. 文意理解3◎内容理解类(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陋室的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2018海南)(2)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铭”有何用意?(2017云南省卷)◎词句赏析类(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的“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写作技巧类(4)作者在开篇是如何运用类比手法引出全文主旨的?4(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拓展探究类(6)《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与同学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统编课后习题)(7)刘禹锡说“无丝竹之乱耳“““”,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谈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两句话分别流露出他们怎样的精神追求?金题演练内容相关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1~5题。

短文两篇复习资料(《陋室铭》《爱莲说》)

短文两篇复习资料(《陋室铭》《爱莲说》)

短文两篇《爱莲说》《陋室铭》一、文学常识积累:1、《陋室铭》作者,字,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

《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

《爱莲说》作者,代著名的哲学家,世称“”。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押韵。

本文的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二、字词句积累(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惟吾德xīn()苔痕()案dú()鸿儒()甚蕃()濯()清lián()而不妖不蔓不枝()亭亭jìng()植xiè()玩(二)一词多义:鲜: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名:有仙则名()名之者谁()并自为其名()不能名其一处也()远: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贤臣,远小人()益:香远益清()自以为大有所益()至于斟酌损益()之:水陆草木之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何陋之有()久之,目似瞑()(三)词类活用:不蔓不枝: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四)理解性默写:1、《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2、《陋室铭》中写居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3、《陋室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烦的句子是:4、《陋室铭》一文中,作者在结尾提到古代贤士,并且引孔子的话,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

提到古代贤士的一句话是:5、《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6、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7、《爱莲说》中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8、《爱莲说》中表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9、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来说是:三、内容及写法理解:《陋室铭》1、托物言志,借陋室不陋,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铭爱莲说》译文-字词解释(含习题)

《陋室铭爱莲说》译文-字词解释(含习题)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在于它的高低,有仙人居留便会出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水不在于深浅,有蛟龙潜藏就会显得神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是:均为指示代词。

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惟:同介词“以”,起强调原因的作用。

德馨(xīn):意指品行高洁。

馨:能散布到远方的香气。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儒:旧指读书人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往来谈笑的都是博学之士,浅薄无识之徒不会到此。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

可以随心抚弄素琴,可以潜心阅读佛教。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丝竹:指奏乐的声音乱耳:使听力紊乱。

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没有嘈杂的音乐使听力紊乱,没有繁忙的公务使身体劳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这间陋室如同南阳诸葛庐,又如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

全句意为“有何陋”。

《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正如孔子所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蕃:多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濯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濯:洗涤;清涟: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古今异义:(亭亭净植)植:古义:立今义:种植亵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焉:助词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

《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归纳

《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归纳

《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归纳一、译文《陋室铭》: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出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神异了。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都是平民。

可以弹琴(调弄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杨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爱莲说》: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只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我却只喜爱莲──莲从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

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居避世的人,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人,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应当人很多了。

二、文体知识:《陋室铭》:铭,古代文体名,用于述功纪行或警诫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10字,与格言颇相似。

《爱莲说》: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三、理解性默写(一)《陋室铭》:1 点明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陋室铭》中写室外景色之清幽宁静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 写主人交往人物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 写主人生活情趣之雅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 以古贤士相比,并引用孔子的话表现其高尚情操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6 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陋室铭》《爱莲说》复习训练

《陋室铭》《爱莲说》复习训练

《陋室铭》《爱莲说》复习训练《陋室铭》《爱莲说》复习训练孤松复习提纲一、背诵并默写课文二、文学常识1、《陋室铭》选自,本文体裁是,是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本文是,代著名、家。

2、《爱莲说》选自,,代家,字。

他的故乡原有濂溪,故后人称之为“”。

三、解释词语;1、斯是陋室2、惟吾德馨3、谈笑有鸿儒4、可以调素琴5、无丝竹之乱耳6、无案牍之劳形7、可爱者甚蕃8、濯清涟而不妖9、出淤泥而不染10、香远益清11、不蔓不枝12、亭亭净植1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4、予谓菊15、陶后鲜有闻16、宜乎众矣四.翻译句子: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莲,花之君子者也。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五、回答问题《陋室铭》1.《陋室铭》中统领全文,表明品德的语句是2、《陋室铭》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

3、结尾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用意是什么?4、本文的主题是什么?5、有人认为本文反映了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明理由。

6、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7、“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8、文段开头两句用了什么写法?9、翻译“孔子云:何陋之有?”这一句,它出自哪里?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1、用反诘卒章显志,表达自己的高洁傲岸的情操的句子1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爱莲说》1、《爱莲说》以莲为写作对象,但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2、本文采用了、的写法。

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3、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的前面,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

4、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八年级上册《陋室铭》《爱莲说》复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陋室铭》《爱莲说》复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1.本文作者为唐(朝代)著名诗人,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进步思想家刘禹锡。

2.作者以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为了表达作者清高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3.4.(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这虽是间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高尚。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里。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说说笑笑的都是学识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4)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5.简答:(1)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答:同意。

因为品德高尚的人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和充实。

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操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

(2)作者做此铭主要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

你能看出当时的现实是怎样的吗?答:当时的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居豪宅,寻欢乐。

(3)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答:从文章所表达的清高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

从他独善其身,不与庸俗的官僚来往,把自己与污浊的现实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看,又有消极的一面。

《爱莲说》1.本文作者为宋(朝代)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周敦颐。

2.作者以“莲”自喻,借抒发爱莲之情,表达自己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追逐富贵名利,趋炎附势的世风。

4.语句翻译(1)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到沾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娇艳。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对于菊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喜爱,和我一样的又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是有很多人了。

5.阅读探究(1)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答: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气质风度几个方面写莲的高洁形象。

《陋室铭、爱莲说、河中石兽》注释、翻译、简答题

《陋室铭、爱莲说、河中石兽》注释、翻译、简答题

七年级下期中后古文三篇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一)第16课《陋室铭》习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陋室铭】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诚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名】出名,有名。

3、【灵】灵验。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斯,这。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6、【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7、【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8、【调素琴】弹琴。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9、【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10、【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

丝,指弦乐器。

竹,指管乐器。

11、【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案牍,指官府文书。

形,形体、躯体。

12、【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13、【西蜀子云亭】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14、【何陋之有】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二、重点句子翻译: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6、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三、课内简答题: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到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①运用了对偶、比喻、类比和比兴的表现手法。

②以“山、水”引出“陋室”,以“仙、龙”引出“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灵、名”的特点。

2、“仙”和“龙”比喻什么?本文主旨句是什么?该句在全文中起何作用?答:①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下语文期末复习陋爱字词整理一.陋室铭:
1.书下注释:
陋室:简陋的屋子
斯是陋室:这
惟吾德馨:香气,古代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

鸿儒:即大儒。

此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

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泛指佛经
丝竹:泛指音乐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形:使人劳累
形:身体
诸葛庐:诸葛亮的茅庐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

2.补充字词:
山不在高:在于
有仙则名:有名气(n→adj)
调素琴:弹奏
丝竹之乱耳:使···受到扰乱(adj→vt)
3.虚词:
丝竹之乱耳: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爱莲说:
1.书下注释:
可爱者甚蕃:多
李唐: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李唐”
予独爱莲:我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

这里指清水。

亵:亲近而不庄重
鲜有闻:少
宜乎:当然
2.补充字词:
独爱菊:只,唯独,仅仅。

甚爱牡丹:很,非常。

濯清涟而不妖:妖媚,艳丽而不庄重。

亭亭净植:通“直”,竖立。

宜乎:应当
3.虚词:
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而:表转折
而:表转折焉:代词,相当于“之”。

花之隐逸者也:结构助词的
莲之爱:宾语前置的标志
练习
一.陋室铭:
1.书下注释:
陋室: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鸿儒:。

白丁:,。

素琴:
金经:
丝竹:
案牍:
劳形:
形:
诸葛庐:
何陋之有:。

2.补充字词: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调素琴:
丝竹之乱耳:
3.虚词:
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二.爱莲说:
1.书下注释:
可爱者甚蕃:
李唐:。


予独爱莲:
濯:
清涟:。

亵:
鲜有闻:
宜乎:
2.补充字词:
独爱菊:
甚爱牡丹:
濯清涟而不妖:,
亭亭净植:
宜乎:
3.虚词:
水陆草木之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之:而:
而:焉:,花之隐逸者也:
莲之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