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章
3 第二章 雷电概述

雷电的危害
1)
2)
雷电放电所产生的雷电流会引起巨大的电 磁效应、机械效应和热效应。从电力工程 的角度来看,我们得注意两个方面: 雷电放电在电力系统中引起很高的雷电过 电压,它是造成电力系统绝缘故障和停电 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雷电放电所产生的巨大电流,有可能使被 击物体炸毁、燃烧、使导体熔断或通过电 动力引起机械损坏。
极性效应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放电一定从曲率半径较小的 那个电极表面开始,与该电极极性无关。但后来的发 展过程、气隙的电气强度、击穿电压等都与该电极的 极性有密切的关系。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存在着明 显的极性效应。 极性决定于表面电场较强的电极所具有的电位符号:
极性效应
极性效应(续1)
正极性
(1)自持放电前阶段 正空间电荷削弱棒极附近场强 而加强外部电场,阻止棒极附近 流注形成使电晕起始电压提高; (2)自持放电阶段 空间电荷加强放电区外部空间 的电场,因此当电压进一步提高 时,强场区将逐渐向极板推进至 击穿。
雷电是大气中集声、光、电、热极为壮观的自然现 象。它对人类的生活、生产都有着重大影响。
雷闪放电促使无机物合成为氨基酸等有机物质导致 孕育地球生命,在生命起源占有相当的地位;大气层中 的电离层也起着防止太阳和宇宙各种射线进入地面,保 护地球上的生命,而雷电就起着补充电离层电荷,平衡 电荷总量的作用;也正是雷电放电引起森林大火可能启 发了远古人类对火的发现和利用,从而结束了茹毛饮血 的生活,加快了人类的进化。
1989年8月12日,我国青岛市黄岛油库遭雷击失 火,燃烧104小时才勉强扑灭。伤亡人员近百名,烧毁 原油3.6万吨,整个油库变成一片废墟。 我们电力系统的发电厂、变电站,特别是高压输电 线路纵横交错地分布在旷野上,极易遭受雷击,引起停 电事故。雷击引起线路跳闸一直是供电部门十分头疼的 事情。有些供电局雷雨季节有时每天因雷击跳十几条线 路,严重时不得不停电避雷,损失巨大。93年4月杨家 坪双山变电站就因雷击造成停电十几天,直接经济损失 250万元,间接损失无法估计。 可见雷害事故涉及邮电通信、广播通讯、计算机行 业、电子工业、石油化工、航天航空、建筑、包括电力 工业几乎的所有行业。
选修3,第二章第一节,共价键

2. 共价键的实质
.
.
..
电子云在两个原子核间重叠,意味着电子在两个原子核间出现的概 率增大,电子带负电,因而可以形象的说,核间电子好比在核间架 起一座带负电的桥梁,把带正电的两个原子核“黏结〞在一起。
3.共价键的类型 (1)σ键的形成
Ⅰ. s-s σ键的形成
相互靠拢
Ⅱ. s-p σ键的形成
未成对电子的 电子云相互靠拢
价键理论的要点
1.电子配对原理
两原子各自提供1 个自旋方向相反 的电子彼此配对。
2.最大重叠原理
两个原子轨道重叠局部越大,两 核间电子的概率密度越大,形成 的共价键越结实,分子越稳定。
常见的等电子体:
N2 SO2 SO3 C6H6 NO2 CO2 NH3 CH4
CO O3 NO3-
C22NO2SiO32-
C.稀有气体一般很难发生化学反响
D.硝酸易挥发,硫酸难挥发
3.由下表的数据判断,以下分子的稳定性:
1〕. Cl2、 Br2、 I2 H2O
键 Cl-Cl Br-Br
I-I O-H
键能 242.7 193.7 152.7 462.8
2〕. NH3 、
键 N=O O-O O=O N-H
键能 607 142 497.3 390.8
分子中相邻原子之间是靠什么作用而结合在一起? 什么是离子键、共价键? 通常哪些元素之间可以形成共价键? 你能用电子式表示H2、HCl、Cl2分子的形成过程吗?
为什么不可能有H3、H2Cl、Cl3分子的形成?
一、共价键
1. 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根据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 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相反 的电子配对成键,这就共价键的“饱和性〞。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课件第二章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0.004×10+0.006×10+0.02×10=0.04+0.06+0.2 =0.3,
∴前三个小矩形面积的和为 0.3,而第四个小矩形面积 为 0.03×10=0.3,0.3+0.3>0.5,
∴中位数应位于第四个小矩形内. 设其底边为 x,高为 0.03,令 0.03x=0.2 得 x≈6.7,故 中位数约为 70+6.7=76.7.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数据 2,4,6,8 的中位数是 4,6 B.数据 1,2,2,3,4,4 的众数是 2,4 C.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有可能是同一个 数据 D.8 个数据的平均数为 5,另 3 个数据的平均数为 7, 则这 11 个数据的平均数是8×5+117×3
解 在 17 个数据中,1.75 出现了 4 次,出现的次数最
多,即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1.75.上面表里的 17 个数据可看成
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其中第 9 个数据 1.70 是最中
间的一个数据,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1.70;这组数据的平
均数是-x
=117×(1.50×2+
1.60×3
+…+
(1)这 50 名学生成绩的众数与中位数; (2)这 50 名学生的平均成绩.(答案精确到 0.1)
解 (1)由众数的概念可知,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 数.在直方图中高度最高的小长方形框的中间值的横坐标即 为所求,所以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众数应为 75.
由于中位数是所有数据中的中间值, 故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体现的是中位数的左右两边频 数应相等,即频率也相等,从而就是小矩形的面积和相等. 因此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将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所有小 矩形的面积一分为二的直线所对应的成绩即为所求.
(3) 一 个 样 本 按 从 小 到 大 的 顺 序 排 列 为 10,12,13 , x,17,19,21,24,其中中位数为 16,则 x=____1_5___.
3 第二章 原生动物

三 重要类群:
1、球虫:寄生于羊、兔、鸡、鱼的消化器官,如兔肝艾美球虫 2、焦虫:巴贝斯焦虫和泰勒焦虫-寄生于家畜的红血细胞内 3、 粘孢子虫:寄生于鱼之肌肉、皮肤及鳃
第五节
纤毛纲
一、代表动物:大草履虫 1、生活习性:淡水中 2、形态构造:倒臵的草鞋 (1)纤毛 (2)口沟→胞口→胞咽(3)表膜(4)细胞质:外质、内质 (5)刺丝泡 (6)核:大核(营养)、小核(生殖) (7)食物泡 (8)伸缩泡
4、栉毛虫属 Didinium 身体莲子形、圆桶形。胞口 位于圆锥形的胞吻顶端或前 端突出成鼻状,胞吻系由许 多细长的刺丝组成,伸缩力 很强。肉食性种类,可摄取 比自己身体更大的食物。体 周围有一层或几层栉状纤 毛,身体其它部位没有纤毛。 细胞核大核呈马蹄形,小核 2~3个,伸缩泡位于末端。 一般为60~200μm。
赤潮及其危害:
亦称“红潮”,是由于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在营养物质十 分丰富的条件下,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在水体表面所引起的 海水变色的自然现象。发生赤潮的海水的颜色,随浮游生物 的种类和数量而异,一般呈红色或近红色。夜光虫产生的赤 潮呈桃红色,鞭毛虫类产生的赤潮呈褐色。赤潮色泽艳丽, 耀眼夺目,但危害极为严重。大量繁殖的“红潮生物”密密 麻麻地覆盖在水面上,使水的透明度降低,阳光难以穿透水 层,阻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和隔绝了水中溶解氧的 来源。而且藻类的呼吸和细菌的繁殖,又加倍地消耗着水中 的溶解氧,致使水中溶解氧急剧减少,甚至出现缺氧,使水 生生物窒息死亡。所以,赤潮能杀死贝类、虾类和鱼类,并 能使渔汛推迟,鱼群分散,难于捕捞,故对渔业危害很大
三、重要类群:
依据营养方式不同: 植鞭亚纲:有色素体,光合自养,多数自由生活 动鞭亚纲:无色素体,异养,多数与多细胞动物 寄生或共生,少数自由生活 (一)、植鞭亚纲 1、眼 虫:鞭毛1条、单体 2、盘藻:4--16个单体、鞭毛2条、平面 3、团藻:5万个单体、空心球形 仅分化为:营养个体、生殖个体 (大、小配子) 4、夜光虫:(赤潮)、角鞭虫
3 第二章 理想光学系统

第二节 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与基面
共轴球面系统: 球面的曲率中心在同一轴线上的光学系统
前面讨论的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及成像特 性,对构成光学系统的每个球面都适用。 只要找到相邻球 面之间的关系,就可 以解决整个光学系统 的光路计算问题。
问题就是这么 简单!
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大家可要做 好笔记呦!
N
A’ A
F
H
H’
F’
也可以利用像方焦平面。作和入射光线平行的辅 助光线,利用与光轴成一定角度的光束过光组后 交于像方焦平面。
N’ A’ A F H H’
F’
(二)负光组轴上点作图★
方法1: (1)AQ
N
(2)辅助焦平面 Q Q’ (3)延长AQ到N (4)NR F’ H H’ A F (5)RR’(主面上投射高 A’ 度相等) (6)R’F ’ (7)QQ’ (8)Q’A’//R’F ’(物方焦平面一点发出的光线过光 组后平行射出)
物方焦距 物方主点 像方主点 像方焦距
F
-f
H
H’
f’
F’
物方主平面 像方主平面
一对共轭面: 两个主平面。
提问:物方焦平面与像方焦平面是不是共轭面?
不是!!!
两对共轭点: 无限远轴上物点与F ’,F与无限远轴上像点。 它们构成了一个光学系统的基本模型。
如果已知共轴光 学系统的一对主 平面和两个焦点 的位置,就能根 据它们找出物空 间任意物点的像!
这可是 重点呦!
可供选择的典型光线和可供利用的性质有:
(1)平行于光轴入射的光线,经过系统后过 像方焦点。
H
H’
F’
(2)过物方焦点的光线,经过系统后平行于光轴。
3 第二章 聚合物共混改性基本原理

Edb Edk Edf
分散相物料宏观破碎能Edk←取决于颗粒内部阻碍变 形和破碎的因素,即熔体黏度、熔体弹性等。 分散相物料表面能Edf←取决于界面张力
S 3 Edf Vd R
2013-7-28 31
第四节 混合过程的理论模型
五、分散相的分散与集聚 2. 破碎过程的影响因素 剪切能E← E 2 m
y Ky0 1 y 0
K值超过某个临界值时,粒子破碎。 双小球模型 液滴模型
6R m 6R K Fr Fr
mR R We
K决定于——外力,内力 剪切应力(外力)、分散相内力与分散相颗粒破碎 分散密切相关。增大τ或降低Fr可以促进分散相颗粒 的破碎。
2013-7-28
12
第四节 混合过程的理论模型
二、作用于分散相粒子上的力
F1 6Rmy cos F2 6Rmysin
α
F1 F
F2
处于连续相流体剪切力场中的分散相粒子,首先会 在F2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与此同时F1也逐渐增大, 分散相粒子在F1作用下发生伸长变形。当分散相粒 子的取向与流体速度场的夹角为45°时,F1达到最 大,这时,最有利于分散相粒子的破碎分散。 共混设备施加给共混体系的作用力方向应该不断地 或周期地变化。
2013-7-28 6
第四节 混合过程的理论模型
一、液滴模型 2. 影响液滴形变的因素
连续相黏度:ηm↑ → We ↑ → D ↑ 界面张力: σ ↓ → We ↑ → D ↑ 熔体弹性:
mR R We
流动场:对于牛顿流体,拉伸流动比剪切流动更能 有效地促使液滴破裂。 ηm<<ηd,拉伸流动起主导作用。 d 两相粘度比: m
3 第二章 果蔬食品原料-果蔬原料的种类

01
果实: 由果皮和种子 构成。 果皮通常分为 外果皮、中果 皮、内果皮3 个部分。
02
真果:
03
假果: 除子房以外,还 有花的其他部分, 也参加了形成果 实的一部分。 例如:花托、花 萼或花轴。
纯由子房发育
形成的果实。
2 主要果实种类的形态结构
柱头 花柱
花瓣 (花冠) 花丝 花萼 子房 花托 花柄 雌 蕊
黄鸭梨
库尔勒香梨:果实倒卵圆形,纺锤形或椭圆形,不规则,中等大小, 平均单果重113.5g,果实黄绿色,阳面有红晕,果面光滑或有纵向 浅沟,蜡质较厚,果点小而密,红褐色,果皮薄。 质脆,果肉白色,肉质细嫩,石细胞少,坚硬,多汁味甜,近果心 处略酸,香味浓郁。
莱阳茌梨又名莱阳慈梨,俗称莱阳梨
3 果实种类
“水”一样的果皮
多“子”多福的草莓
果实由花托膨大形成。
花托上有许多雌蕊,受精后形成许多种子(瘦果),植物 学上称为聚合果。
菠萝——复果:集体力量大
无花果——复果
一、 果树种类和形态结构
29
2.4 坚果类
• 也称壳果类,在商品分类上被列为干果类。 • 果皮坚硬,全部变为木质或革质,食部分为种子或种子的 附属物,富含淀粉和油脂,有“木本粮油”之称。 • 常见种类:板栗、核桃、榛、银杏、阿月浑子等。
常呈穗状 ,且有些品种有类似葡葡的风味,因此得名。
3 果实种类
| 柑橘类 |
品种:
按果肉色泽品种区分为:
•
• • •
白色果肉品种:邓肯、马叙;
粉红色果肉品种:福斯特粉红、马叙粉红; 红色果肉品种:路比红、红晕; 深红色果肉品种:路比明星、布尔冈迪等。
品质:果实含维生素C 高,具有苦而带酸的独特风味,耐 储运,是鲜食和制汁原料,是世界果品市场上的重要产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示范教案第二章: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教材分析《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是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中的一大重要内容。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神经调节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尤其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几乎是每年高考必考,所以在教材中本节内容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节知识还可与多个有关的知识如“细胞膜、细胞器、内环境的稳态”等联系紧密。
学好本节知识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其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2课时内容与动物的激素调节相辅相成,共同协调生命活动,同时它也是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人脑的高级功能很复杂,教材选取了语言文字、学习和记忆两方面内容给予简单的介绍。
二、教学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⑵人脑的高级功能。
[解决方法]⑴引导学生分析神经纤维表面电位差的实验,从实验现象得出相关结论,利用多媒体手段,演示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与传导的动态过程。
⑵先让学生弄清楚突触的结构,设置相关问题讲解。
⑶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人脑的高级功能。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解决方法] 利用多媒体演示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的动态过程。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谈话法。
教具准备:图片、课件。
六、学生活动1、学生讨论、思考、回答相关问题。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需了解的知识点。
七、教学程序(一)明确目标(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第1课时导入:利用教材P16[问题探讨]导入新课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教师设置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⑴人和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那么神经调节的方式是什么呢?⑵什么是反射?你能举出几个反射活动的实例吗?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垂,这属于反射吗?如果有人用针刺了你一下,你感到了疼痛,这属于反射吗?用针刺激离体蛙的腓肠肌,肌肉会收缩,这属于反射吗?⑶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反射弧包括哪些基本环节?初中我们学习过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你能回顾一下这两个反射的反射弧吗?(示图或投影让学生分析)⑷如果某人缩手反射的传入神经受到了损伤,那么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人还会有感觉吗?会产生缩手反射吗?如果损伤的是由传出神经或者是脊髓相应的中枢呢?⑸如果有一只脊蛙,从脊髓的一侧剥离出了一根神经,你如何通过实验来判断它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⑹反射弧各部分的结构分别是由什么组成的?神经元的结构包括哪几个部分?神经元与神经纤维、神经间有什么样的关系?⑺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多少个神经元?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怎样联结的?教师归纳和总结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
"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
司南(指南针 司南 指南针) 指南针
北宋益州"交子 北宋益州 交子" 交子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
[设问 为什么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 设问]为什么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 设问 式倍受挫折? 式倍受挫折?为什么当时中国没有跟随同时代 的西方文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的西方文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是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 一、是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 稳定与战乱,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 期性失调。 期性失调。 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箝制。
四、中国古代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在农业方面,比如发明农具、发明织布机、兴修水利、培 育良种,在当时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蚕桑和茶叶经过历代劳动, 不断得到改进,至今中国的丝绸和茶叶仍是外国人最喜欢的中国 特产。 在手工业方面,中国古代的瓷器、漆器、青铜器长期风靡 于世界市场,造船业和冶炼业曾在历史上取得世人注目的成就。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的伟大科技成果。鲜为人知的“木牛流 马”实际上也证明了我国古代手工业制造方面达到的水平。 在货币经济方面,夏商时代,在都邑设有市井,战国时期交 易活动频繁,市上人来人往。唐宋时期的长安、开封等都是闻名 世界的大城市,明清时期的工商业集镇遍布全国各地。在各种交 易中,大量使用货币。夏朝用贝币,秦以后使用铜钱。各个朝铸 造的铜钱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汉“五珠”、唐“开元通宝”是 很有名的。其中,北宋时期还出现了“交子”是我国最早的纸币,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总之,中国古代,国内交易是相当发达的。但“重农抑商” 意识较强烈,使得货币经济未能得到充分发展。
第四节 中国传统经济 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 性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凝重性
三、农耕自然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中国农耕文明是以农耕经济为主体,但 并非只有农耕经济一种成分。 中国是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的,同时农 耕经济包容着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包括 手工业、水利、采矿、冶收拢,而非开放) 内敛型的海洋贸易(内敛即收拢,而非开放)
海洋事业的开拓,是促进欧洲文明特别 是近代文明高度发展的有力杠杆,但是以农 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 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进取 精神,因此,尽管我国东南面临的是辽阔浩 瀚的海洋,但我们没有充分利用沿海的优势, 发展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自古 以来就不够发达。 当然,中国古代也有为数不多的海洋贸 易,但在海外经济往来中,主要是一种 郑和下西洋 “赐”“贡”的贸易形式,属内敛型的海洋 贸易,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一、殷商西周时期,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 殷商西周时期, 东周之后, 二、东周之后,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 三、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对农耕经济具有依附性,缺乏独立性。因 此商品经济的变迁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姿态。 第一,西汉的文景之治:当时国家粮仓堆得满满的,朝廷积 存在京师的钱有几百万万贯,因多年不动用,串钱的绳子都朽烂 了。 第二,唐贞观之治:在这一时期,监狱常常是空的。人们即 使外出好几个月也不用锁门。行旅往来各地,不必自带干粮,随 时可以在路上得到供应。连年的农业丰收,使国家极为富裕,国 力极为强盛。 第三,唐开元之治。开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开元年间, 物资供应十分丰富,粮价又低廉又稳定。道旁客店林立,招待过 往客人食宿。此时的大唐还吸引了大批亚洲及欧洲的商人云集在 长安、广州等大城市。 第四,清康乾盛世。即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转移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和融合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中国北部和西北部以游牧 经济为主,而其他地区则以农耕经济为主。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战争与争锋,客观 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农耕民族与 游牧民族的争锋从根本上讲是不同于外族的侵略。游 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对垒,往往以迁徙,聚合,和亲 为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