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杜威教育哲学中“经验”的探析及其教育启示
杜威的教育哲学

杜威的教育哲学杜威(John Dewey)是20世纪著名的美国教育家和哲学家,他的教育理念对于现代教育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威的教育哲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式学习,强调将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并探讨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一、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式学习杜威认为,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教师的灌输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他主张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主动参与和实际体验来探索和发现知识。
他提出了“学做融合”(learningby doing)的理念,认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实际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杜威的教育哲学中,学生被视为思考者、研究者和创造者。
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实验,逐渐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将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杜威认为,学习和实际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教育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环境。
他主张将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职业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经验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杜威的教育理念中,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供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和个人发展。
他强调学生应该学会合作、批判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和社区参与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威认为,当代社会面临着复杂的问题和挑战,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无法培养学生应对这些问题的能力。
他主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在杜威的教育哲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合作和辩论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创新。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能够主动适应和改变社会的人才。
杜威教育思想及启发

引言:杜威(JohnDewey)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家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启发,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些思想。
概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经验,倡导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学习,并主张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重视个体差异,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启发。
正文:一、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1.基于经验的学习:杜威认为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知识,因此教学应该围绕学生的实际经验展开,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需要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杜威主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评估和分析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1.学以致用:杜威认为学生需要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教育应该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
2.强调社会互动:杜威认为学生通过与社会互动来构建知识和价值观,他强调学校教育应该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社会情境。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1.尊重个体差异:杜威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兴趣、需求和学习方式都不同,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和支持。
2.学生参与决策:杜威主张学生参与学校和课程决策的过程,这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民主精神。
四、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强调创造性思维:杜威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他提倡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提出新的见解。
2.问题解决能力:杜威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面对复杂的问题并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五、教育的社会意义1.参与社会改革:杜威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为积极参与社会改革的公民,他主张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意识。
杜威教育思想及启发

杜威教育思想及启发世界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启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和实践教育事业。
杜威(1859-1952)出生于美国爱荷华州,因其在教育学中的杰出贡献而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教育家之一。
他被誉为“美国教育新秩序的鼻祖”,而他的教育思想和研究也是后来全球教育界的指导思想。
杜威在其著作《教学与学习理念》(1916)中指出,教育是真正的文化,教育首先应使学生获得室外经验,以增强其觉察能力,探究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他们进行有效的自行探究。
杜威认为,教学应以学生自我探究为基础,通过自主思考,让学生汲取知识并形成主体性的学习,以培养其文化素养,塑造其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性。
此外,杜威还提出了“参与式改革教育”,关注学习内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追求效率,把注意力放在实践而不是纯理论上,在学校中结合传统和现代教育,改革和活跃重点课程等,改变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使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具有贯彻他的理论以及为教学法论发展的重大意义。
杜威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事业有着重大的启发作用,特别是他在教育实践中的活动设计思想。
他认为,为了实现有效的教学,老师应该积极地借鉴活动设计思想,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兴趣、探究情况等,并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有效的软件等,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动参与度,以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杜威还建议,教师应将大量的实践经验纳入教学,用讨论和活动教学的方式向学生授与知识,把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来进行实践学习,加深理论学习。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说,杜威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他富有现实意义地指出,教育教学要以学生探究为基础,加入实践活动设计,以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要倡导学生发掘自我潜能,以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性塑造,有效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因此,杜威的教育思想与研究对当今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读书感悟 我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解

读书心得我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解一、杜威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个命题构成贯穿杜威整个教育思想的主旋律。
〔一〕教育与生活经验紧密相结合1.“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打算。
〞这是一种经过“改造了〞的“新生活〞,“教育即生活〞有两个反面的含义: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二是要求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
2.“学校即社会〞这个命题并没有将学校与社会想混淆。
杜威所要求的学校生活是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了的、理想的社会生活。
使学校具有简化社会生活、纯化社会生活、平衡社会社会生活的功能,使每人都有时机不收社会团体的限制,接触更为广阔的环境。
强调学生在做中学。
〔二〕“教育即生长〞杜威提出生长论,要求使儿童得到充分的开展,要求建立新兴的师生关系,要求尊重儿童,要求教师参与学校的治理。
表达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和开展观。
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延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儿童个体的充分生长不仅仅是到达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它本身就是民主主义的要求。
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符合儿童心理开展水平的兴趣和需要的要求。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起着教育作用。
经验起作用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身心开展条件与水平,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
〔四〕民主与教育教育是为了民主的,同时教育也应是民主的。
民主主义不仅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奋斗目标,而且还对教育提出了民主的要求,杜威认为民主主义本身便是一个教育的原则,一个教育方针和X。
杜威认为教师应是儿童生活成长和经验的启发者和诱导者。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而且也是知识的探究者和制造者。
而不是学生的压迫者。
二、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些片面性1.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不仅是一般的生活,而且是儿童当前的生活。
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一、本文概述本文将深入探讨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并分析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启示。
杜威的教学理论强调实践、经验与实际操作的重要性,提倡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操作来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这一理论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不谋而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文章首先将对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背景、核心思想和实践方法。
接着,文章将分析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如过度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操作、学生缺乏主动性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如何将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应用于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文章将总结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包括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等。
这些启示将有助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杜威,作为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在全球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强调,教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应是通过实践来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在杜威看来,真正的教育应该发生在学生的日常活动和实践操作中,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听讲。
“从做中学”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践,从实际操作中学习和理解知识。
杜威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他坚信,只有当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他们才会真正地思考和寻找解决方法,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应用。
杜威进一步指出,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复述,而忽视了知识的实际应用。
他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潜力。
因此,他提倡教育者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浅析杜威的教育思想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杜威的教育观念,使他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积极推动者。他强调学生的全面 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倡导学生在做中学,以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和创新精神。同时,他强调教育的社会使命,认为教育应当帮助个体实现自我价 值,同时推动社会的进步。
具体来说,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的教育观念:
首先,杜威强调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他认 为,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现状的人,而应该是培养出有能力改变 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
其次,杜威提出了“在做中学”的理念。他认为,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学习, 通过参与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技能和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
最后,杜威强调了教育的人本价值。他主张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 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他也强调了教育的社会使命,认为教育应该 帮助个体融入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谢谢观看
在深入阅读过程中,我深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启发。他的民主主义教育观念为 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在当今世界面临诸多挑战和变革的 背景下,杜威的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杜威对于经验的诠释为我们理解教育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他强调 经验与自然的直接,使我们重新思考自然与教育的关系。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 我们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接触自然、感 受社会,形成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杜威认为,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 精神。他主张通过“做中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培养他 们的主动探究精神。他认为,教育应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和情境,引导学生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强调教育者应注重自身的示 范作用,以更国哲学家约翰·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无疑是一部 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著作。这部作品不仅是他个人的教育理念的全面展现,更是他 对现代教育体系深刻反思的结果。杜威在书中将民主主义精神与教育相结合,为 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杜威教务思想及其启示

1、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
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
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
告诉我们教育和生活是不能分割的:教育不仅仅是是在书本中,在学校中,更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教育是我们生活中比不可少的,要把教育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生活过程中的时时刻刻也是人在受教育的过程,是终生学习理论的基础。
2、从做中学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
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即从做中学。
教育的过程要把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一起,在学生增强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极大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的过程的丰富多彩,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儿童中心在杜威看来,在传统教育那里,“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教科书“是过去的学问和智慧的主要代表”,而“教师是使学生和教材有效地联系起来的机体,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及实施行为准则的代言人”。
杜威反对传统教育思想对儿童的本性的观点,他认为儿童不是天生的空无所有,单纯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也不是天生的顽皮不愿学习,而必需施以强迫的手段才肯从事学习的。
他认为,“儿童自己的本能和能力为一切教育提供了素材,并指出了起点。
”就是在教学的同时,教育者要充分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来进行不同的教育,而学生也要在尽量学习知识文化的同时,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配合教育者的教育过程。
对杜威的启发和感悟作文

对杜威的启发和感悟作文
《读<民主主义与教育>有感》
在阅读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产生了许多感悟,这些感悟不仅改变了我对教育的看法,也影响了我的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自由地发展。
我们不能把孩子看作是一个空的容器,而是应该把他们看作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个体,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这种教育理念让我深受启发,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探索和发现自己的潜力。
杜威还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应该与社会紧密相连。
我们不能把教育看作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应该把它看作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解决问题,如何适应社会。
这种教育理念让我意识到,我们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杜威的“从做中学”的观点也让我受益匪浅。
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知识,而不是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知识。
这种教育理念让我意识到,我们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总的来说,杜威的教育思想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教育理念让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我们应该把教育看作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我相信,这些教育理念将会对我的未来产生积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 的教 育 仍 然 具 有 现 实 意 义 。
关 键 词 杜 威 哲 学 经验 教 育
Ex p l o r a i t o n o n” Ex p e r i e n c e ”i n De we y ’ S P h i l o s o p h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a n d I t s En  ̄ g h t e n me n t t o Ed u c a io t n/ /Ni u Xi a o —
na t i o n o f’ ’ e x p e ie r nc e ” i s t he ke y l i n k o f hi s p hi l os o p hi c a l
t h o u g h t , a n d he t l i n k h a s a l s o b e c o me he t s o l i d f o u n d a t i o n f o r De w e y ’ S t h o u g h t o f e d u c a t i o n . T h e o p e n n e s s , c o n t i n u i t y a n d i n - t e r a c t i o n e mb o d i e d i n h i s d e i f n i t i o n a n d me t h o d s o f e x p e i r e n c e
a r e s t i l l o f r e li a s t i c s i g ni i f ca nc e or f t od a y ’ S e du c a t i o n.
Ke y wo r d s De we y ; p h i l o s o p h y ; e x p e r i e n c e ; e d u c a t i o n
读上走 向主观唯心 的。主观 唯心主义经验论者把 事物与观 念等 同起来 , 认识统 归于人的知觉经验 范围 , 在经 验以外既 否定物质实体 同时又否定精神实体从而走 向不 可知 。
显然 , “ 经 验 ” 在 各 位 哲 学 家 的 脑 中似 乎 成 为 可 左 可 右
键环节 , 这 一 环 节 也 成 为 杜 威 教 育 思 想 的坚 实 的 根 基 , 其 经 验 的概 念 、 经验 的方法所体 现的开放 性 、 连续 性 、 交 互 性 对
1 . 2杜 威 “ 经 验 的 自然 主 义 ”
Ab s t r a c t P r a g ma t i s m p o s s e s s e s i t s p r o f o u n d h i s t o r i c a l o i r g i n . I n a s p e c i i f c p e i r o d ,De w e y c o mb i n e d t h e e x p e i r e n c e p h i l o s o p h y wi t h Ame i r c a n c u l t u r e a n d r e l i g i o n , f o r mi n g a g i g a n t i c a n d p e r - f e c t s y s t e m o f p r a g ma t i s m t h o u g h t , i n w h i c h De w e y ’ S n e w e x p l a —
摘 要 实 用 主 义 哲 学 有 其 深 刻 的历 史来 源 ,杜 威 在 一个
特 定 的时代将培根 开创 的经验论 哲学 与美 国 自己的文化 、 宗教 相 结 合 , 形 成 了 自己庞 大 完 备 的 实 用 主 义 思 想体 系 。在 这 一体 系 中, 杜威对 “ 经验” 的新解释 是其 哲学 思想 中的关
杜 威 思 想 中 的 哲 学 理 论 、政 治 学 理 论 和教 育 思 想 一 同
构成 了宏 大的思想体系 , 要全面把握其 思想 要抓住关键 , 在 把 握杜 威哲 学 的基 础 上理 解其 从哲 学 转 向教 育 的 内在逻 辑 。杜威 是实用主义哲学的集 大成者 , 其 实用 主义哲学被称
总第 3 0 0期 2 0 1 4年 1 e Edu c a t i o n Ar t i c l e Co l l e c t s
To t a 1 . 30 0
D e c e m b e r 2 0 1 4 ( C )
对杜威教 育哲学 中“ 经验 ” 的探析及其教 育启示
牛 霄 龙
( 首都 师 范 大学教 育 学院
中图分类号 : G6 5 2 文献标 识码 : A
北 京 1 0 0 0 3 6 )
文章编 号 : 1 6 7 2 — 7 8 9 4 ( 2 0 1 4 ) 3 6 — 0 0 2 9 - 0 3
l o ng
的飘忽不定的东西 ,列 宁指 出 “ 认识论 的第一个 前提无疑 是: 感觉是 我们 知识 的唯一源泉 ……从感觉 出发 , 可以遵循 着 主观主义 的路 线走 向 唯我论 ( 物体是 感觉 的复 合或 组 合) , 也 可以遵循着 客观主义 的路线 走 向唯 物主义 ( 感 觉是 物体 、 外部世界 的映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