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氧水运输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双氧水的储存、养护管理规定

双氧水的储存、养护管理规定

双氧水存储/养护管理规定双氧水的化学名称是过氧化氢,市场上的双氧水大多数是30%-35%浓度的产品,无色透明溶液,对皮肤具有腐蚀性.由于其性质活泼且容易分解,保存时应该尽量使用密闭容器,防止日光照射,而且不宜长时间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一、储运要求1)包装和贮运双氧水应用塑料或不锈钢容器,且其上盖应设有防尘的排气口,以安全释放可能产生的气体,避免爆炸的产生。

2)双氧水是强氧化剂且有腐蚀性,所以应注意在贮运容器上涂刷GB190 中规定的“腐蚀性物品标志”,以及GB191 中规定的“ 向上标志”。

3)按氧化剂的运输规则,组织运输,防止剧烈振摇。

4)双氧水应存贮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中。

在贮运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或受热。

5)严禁与碱、金属及金属化合物、易燃品、还原剂等物品混存混运。

6)请勿直接用手接触双氧水,操作时应配戴塑胶手套,当双氧水沾染人体或溅入眼睛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或用3%的KMnO4 溶液冲洗。

7)若包装破裂渗漏或当外溢的双氧水与可燃物质接触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将其冲洗掉。

8)接触或贮存双氧水的设备和容器,应有足够大的排气口,以防设备憋压造成超压爆破而引起着火爆炸事故。

9)双氧水生产所使用的设备、管道、管件等材料的材质要符合有关标准,并要清洗钝化合格,以防重金属离子进入双氧水中引起分解。

10)杜绝因某种原因(如阀门内漏、操作失误)造成双氧水或含有双氧水的物料与其他可引起双氧水分解的物质混合,必要时断开连接的管路。

11)双氧水不能与可燃物、还原剂接触,一旦发生双氧水泄漏或接触可燃物时,要立即用大量水进行冲洗、稀释。

12)容器应加盖并保持排气,以保持容器内H2O2 的纯度,防止污染;13)本品用聚乙烯桶包装,包装容器的盖上有小排气孔。

双氧水运输注意事项

双氧水运输注意事项

双氧水运输注意事项双氧水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它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因此在运输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事项。

以下是关于双氧水运输的注意事项。

一、包装和标识1. 双氧水应该使用符合规定的包装容器进行储存和运输。

常见的包装容器包括塑料桶、塑料瓶等。

2. 包装容器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受性,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或破损。

3. 包装容器应该进行标识,明确标注双氧水的成分和浓度,并标有危险品标志。

二、运输车辆和设备1. 运输车辆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通风性,以防止双氧水泄漏或气体积聚。

2. 运输车辆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3. 运输车辆应配备合适的装卸设备,以确保双氧水的安全装卸。

三、运输环境和温度控制1. 双氧水应储存在干燥、阴凉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2. 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双氧水与有机物、酸、碱等物质接触,以防止发生化学反应。

3. 双氧水应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避免高温或低温环境,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事故应急处理1. 双氧水运输过程中如发生泄漏、溢出或事故,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 在事故现场应迅速疏散人员,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3. 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应佩戴防护设备,如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五、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1. 在双氧水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如国家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规定等。

2. 运输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和培训,了解双氧水的性质、危险性和安全操作方法。

六、风险评估和管理1. 在双氧水运输前应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和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控制。

2. 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加强包装容器的密封性、定期检查运输车辆和设备、培训运输人员等。

七、合规审核和监督检查1. 双氧水运输企业应定期进行合规审核,确保自身符合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2. 相关监管部门会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整改要求。

双氧水储运要求

双氧水储运要求

双氧水储运要求双氧水,也叫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和消毒剂,广泛用于医疗、卫生、饮食等领域。

双氧水的储存和运输对其质量和安全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储存和运输要求。

储存要求储存环境双氧水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存放区域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和有害气体,防潮、防晒、防冻。

在储存过程中,必须确保储存温度不超过20℃,相对湿度不超过60%。

储存容器双氧水的储存容器必须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

常见的储存容器包括塑料桶、玻璃瓶、容积为1升至200升的不锈钢桶等。

储存容器应该清洁无杂质,不得混装其它物品。

储存注意事项在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双氧水的储存状况,确保储存环境、储存容器符合要求。

同时,储存期不得超过6个月,过期双氧水应作合理处理。

运输要求运输环境在双氧水的运输过程中,应确保运输环境干燥、阴凉、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和淋雨。

运输过程中不得受到撞击、挤压、摩擦等外力。

运输方式双氧水的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运输机具可以选择罐车、槽车、槽船、灌装箱等。

在选择运输方式和机具时,应考虑运输距离、运输数量、运输成本、运输时间等因素。

运输注意事项在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危险货物铁路运输规则》、《海上危险货物规则》等相关法规。

运输前应对运输机具进行检查,确保其无渗漏、无损伤、无缺陷。

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应进行安全防范,加强危险品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总结双氧水储存和运输要求的落实,不仅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双氧水生产、储存、运输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严格把控,确保每个环节都达到了要求,才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双氧水的运输与存储的安全要求

双氧水的运输与存储的安全要求

双氧水的运输与存储的安全要求
双氧水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它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质。

为了确保双氧水的运输
和存储过程安全可靠,以下是一些不具备真实性的安全要求建议:
1. 运输:双氧水应该在运输过程中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

运输工具和容器应
该符合运输危险品的法规要求,确保完好无损,并且适当标记和分类。

2. 包装:双氧水的包装应该有能力抵御泄漏和物理损坏的风险。

包装材料应该符合
相关的国家和国际标准,并且标有合适的警示标志。

3. 储存:双氧水应该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

储存区域应该远离火源、热源和易燃材料。

双氧水的储存容器应该保持紧闭状态,防止空气中的杂质进入。

4. 防暴露:双氧水在存储和操作过程中应该避免与有机物、酸类、易燃物质、还原
剂等物质接触。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接触,必要时应戴上适当的防护装备。

5. 泄漏处理:如果发生双氧水泄漏,应立即采取适当的紧急措施。

工作人员应佩戴
化学防护服、酸碱抗毒面具等安全装备,并遵循应急处理程序。

6. 贮存期限:双氧水应根据制造商的建议进行使用和更换。

过期的双氧水可能会减
弱其性能,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7. 倾倒和处理:处理废弃的双氧水应遵循当地法规和规定。

不要将废液排入下水道
或环境中,应将其送到相应的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请注意,上述安全要求仅供参考,具体的双氧水运输与存储安全要求应根据相关法规
和行业标准来确定。

在实际操作中,务必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双氧水储运安全要求

双氧水储运安全要求

双氧水储运安全要求
1、包装和贮运双氧水应用塑料或不锈钢容器,且其上盖应设有防尘的排气口,以安全释放可能产生的气体,避免爆炸的产生。

2、双氧水是强氧化剂且有腐蚀性,所以应注意在贮运容器上涂刷国标190中规定的“腐蚀性物品标志”,以及国标191中规定的“向上标志”。

3、按氧化剂的运输规则,组织运输,防止剧烈振摇。

4、双氧水应存贮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中。

在贮运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或受热。

5、严禁与碱、金属及金属化合物、易燃品、还原剂等物品混存混运。

6、请勿直接用手接触双氧水,操作时应配戴塑胶手套,当双氧水沾染人体或溅
入眼睛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或用3%的KMnO
4
溶液冲洗。

7、若包装破裂渗漏或当外溢的双氧水与可燃物质接触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将其冲洗掉。

8、接触或贮存双氧水的设备和容器,应有足够大的排气口,以防设备憋压造成超压爆破而引起着火爆炸事故。

9、双氧水生产所使用的设备、管道、管件等材料的材质要符合有关标准,并要清洗钝化合格,以防重金属离子进入双氧水中引起分解。

10、杜绝因某种原因(如阀门内漏、操作失误)造成双氧水或含有双氧水的物料与其他可引起双氧水分解的物质混合,必要时断开连接的管路。

11、双氧水不能与可燃物、还原剂接触,一旦发生双氧水泄漏或接触可燃物时,要立即用大量水进行冲洗、稀释。

12、容器应加盖并保持排气,以保持容器内H
2O
2
的纯度,防止污染。

13、本品用聚乙烯桶包装,包装容器的盖上有小排气孔。

贮存条件:贮藏在阴凉、通风专用库房远离火源、热源、避免日光直晒;库温不超过30℃;与各种强氧化剂、易燃液体、易燃物隔离。

双氧水运输安全要求

双氧水运输安全要求

双氧水运输安全要求背景介绍双氧水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环保等领域。

在双氧水加压储罐的应用中,双氧水被储存在高压容器中,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为确保双氧水运输的安全,在运输过程中应遵守一定的安全要求。

运输工具选择双氧水的运输工具应遵循以下原则:1.运输工具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法规,例如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对双氧水运输的规定等。

2.运输工具应该有防漏措施和防爆措施。

例如运输过程中,双氧水容器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抵御机械撞击、外力振动等意外事故的发生,以保证运输的安全。

3.运输工具应该有适当的容量和装载密度。

双氧水的装载密度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避免因运输过程中的震荡或其他原因导致双氧水泄漏或者燃爆的发生。

运输前准备在双氧水运输之前,应对运输工具进行全面的检查、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完好无损。

运输过程中必须要有运抵地点的安全保障,在高风险危险区域的运输需要配备专业的警卫和保护措施。

同时还需要对运输过程中的环境和气象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特别注意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运输规范运输防护在双氧水运输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运输防护措施。

例如在双氧水运输车辆的前端和后端,应该配备防波板,以避免双氧水受到强烈冲击而泄漏或者溢出。

在双氧水运输过程中还需要配备专业的压力计和温度计,并随时对双氧水的运输状态进行监控。

运输人员培训在开展双氧水运输的人员,必须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才能从事运输工作。

其中,需要加强对运输事故的预判性学习,以及从事应急救援的专业技能培训。

同时,需要掌握和遵守相关法规法律和规章制度,深入了解运输工具结构和运输原理,以确保运输工作的安全性。

运输结束后的处理措施在双氧水运输结束后,需要对运输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并对运输过程中的残余物质进行处理。

注意,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对双氧水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存放期间需要注意加强防潮和通风管理。

过氧化氢运输

过氧化氢运输

过氧化氢运输
过氧化氢运输是指将过氧化氢从生产厂家或储存设施中运往目的地的过程。

由于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和腐蚀性,因此过氧化氢运输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

在过氧化氢运输中,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包装容器,确保其密封性和耐腐蚀性,以避免过氧化氢泄漏和腐蚀容器。

其次,应该对过氧化氢进行正确的标识和标志,以便运输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针对不同的运输方式,还应该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例如,对于公路运输,应该确保车辆的质量和稳定性,在运输过程中避免过氧化氢温度、压力或振动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水运输,还应该注意水路的安全和防护措施,确保过氧化氢的安全运输和船员的安全。

在实际运输中,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故和紧急情况。

同时,还应该培训运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过氧化氢运输的顺利进行。

双氧水的储存、养护管理规定

双氧水的储存、养护管理规定

双氧水存储/养护管理规定双氧水的化学名称是过氧化氢,市场上的双氧水大多数是30%-35%浓度的产品,无色透明溶液,对皮肤具有腐蚀性.由于其性质活泼且容易分解,保存时应该尽量使用密闭容器,防止日光照射,而且不宜长时间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一、储运要求1)包装和贮运双氧水应用塑料或不锈钢容器,且其上盖应设有防尘的排气口,以安全释放可能产生的气体,避免爆炸的产生。

2)双氧水是强氧化剂且有腐蚀性,所以应注意在贮运容器上涂刷GB190 中规定的“腐蚀性物品标志”,以及GB191 中规定的“向上标志”。

3)按氧化剂的运输规则,组织运输,防止剧烈振摇。

4)双氧水应存贮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中。

在贮运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或受热。

5)严禁与碱、金属及金属化合物、易燃品、还原剂等物品混存混运。

6)请勿直接用手接触双氧水,操作时应配戴塑胶手套,当双氧水沾染人体或溅入眼睛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或用3%的KMnO4 溶液冲洗。

7)若包装破裂渗漏或当外溢的双氧水与可燃物质接触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将其冲洗掉。

8)接触或贮存双氧水的设备和容器,应有足够大的排气口,以防设备憋压造成超压爆破而引起着火爆炸事故。

9)双氧水生产所使用的设备、管道、管件等材料的材质要符合有关标准,并要清洗钝化合格,以防重金属离子进入双氧水中引起分解。

10)杜绝因某种原因(如阀门内漏、操作失误)造成双氧水或含有双氧水的物料与其他可引起双氧水分解的物质混合,必要时断开连接的管路。

11)双氧水不能与可燃物、还原剂接触,一旦发生双氧水泄漏或接触可燃物时,要立即用大量水进行冲洗、稀释。

12)容器应加盖并保持排气,以保持容器内H2O2 的纯度,防止污染;13)本品用聚乙烯桶包装,包装容器的盖上有小排气孔。

贮存条件:贮藏在阴凉、通风专用库房远离火源、热源、避免日光直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氧水安全使用及贮运——安全使用及贮运措施
针对双氧水的特性,使用及贮运时,在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加大安检力度的同时,应主要采取如下安全防范措施:
1.包装和贮运双氧水应用塑料或不锈钢容器,且其上盖应设有防尘的排气口,以安全释放可能产生的气体,避免爆炸的产生。

2.双氧水是强氧化剂且有腐蚀性,所以应注意在贮运容器上涂刷GB190中规定的“图9氧化剂标志”和“图18腐蚀性物品标志”,以及GB191中规定的“图3向上标志”。

3.按氧化剂的运输规则,组织运输,防止剧烈振摇。

4.双氧水应存贮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中。

在贮运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或受热。

5.严禁与碱、金属及金属化合物、易燃品、还原剂等物品混存混运。

6.请勿直接用手接触双氧水,操作时应配戴塑胶手套,当双氧水沾染人体或溅入眼睛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或用3%的KMnO4溶液冲洗。

7.若包装破裂渗漏或当外溢的双氧水与可燃物质接触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将其冲洗掉。

总之,对双氧水只要按安全规程生产、使用及贮运,有关的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双氧水性质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系无色透明液体,溶于水、醇及醚,高浓度时有腐蚀性,放置时渐渐分解为氧及水。

30%双氧水密度为1.11g/㎝3,熔点-0.89,沸点为151.4。

分子式H2O2,分子量:34.01。

漂白和杀菌作用强,碱性条件下作用更强。

双氧水稳定性双氧水可被催化分解,分解是放热反应,同时产生气体。

2H2O2(液)—→2H2O(液)+ O2(气)2H2O2(气)—→2H2O(气)+ O2(气)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值和催化杂质等。

1.温度:H2O2在较低温度和较高纯度时还是较稳定的。

纯H2O2如加热到153 。

C 或更高温度时,便会发生猛烈爆炸性分解。

较低温度下分解作用平稳进行:2H2O2—→2H2O + O2↑+46.94kcal。

2.PH:介质的酸碱性对H2O2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酸性条件下H2O2性质稳定,进行氧化速度较慢;在碱性介质中,H2O2很不稳定,分解速度很快。

H2O2作为氧化剂的反应速度,通常在碱性溶液中快。

因此加热碱性溶液可很完全地破坏过量的H2O2。

3.杂质:杂质是影响H2O2分解的重要因素。

很多金属离子如Fe2+、Mn2+、Cu2+、Cr3+等都能加速H2O2分解。

工业级H2O2中因含较多的金属离子杂质,必须加入较大量的稳定剂来抑制杂质的催化作用,其原理是还原和络合。

4.光:波长3200—3800A的光也能使H2O2分解速度加快。

为阻止H2O2的分解,必须对热、光、PH、金属离子四大因素提出措施。

双氧水贮存运输◆贮存H2O2应贮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中,避免阳光直射;严禁与碱、金属及金属化合物、易燃品混存;容
器应加盖并保持排气,以保持容器内H2O2的纯度,防止污染;如有容器破裂、渗漏,应用大量水冲洗。

在符合贮存、运输条件下,一年内浓度下降不超过原来浓度的3%。

请勿直接用手接触,操作应配戴塑胶手套;若不慎接触或包装发生泄漏,请用水冲净。

双氧水安全资料
◆毒性H2O2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无毒的,对皮肤、眼睛和粘液膜有刺激作用,浓
度较低时可产生漂白和灼烧感觉,浓度高时可使表皮起泡和严重损伤眼睛。

其蒸汽进入呼吸系统后可刺激肺部,甚至导致器官严重损伤。

当H2O2沾染人体或溅入眼内时应用大量清水冲洗。

◆可燃性: 任何浓度的H2O2均是不可燃的,但它是一种强氧化剂,特别是当浓度
高时,它容易引起其它可燃物质燃烧。

H2O2引起燃烧的过程是其分解与氧化的结合。

H2O2浓度愈高,燃烧愈易开始。

当外溢的H2O2与可燃物质接触时,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稀释,并将H2O2洗去。

◆爆炸性: H2O2在催化杂质存在下可分解,放出氧气和热量,温度和浓度越高,分
解速度越快,因此一旦诱发了分解,则分解随着放热和温升自行加速,其结果进一步使物料温度上升,并产生更多的气体(氧气和蒸发的蒸气),且随着温度升高而膨胀,此时如容器密闭将产生高压,从而导致容器爆破。

因此贮存H2O2的设备均应有防尘的通风口,以安全释放可能产生的气体。

H2O2溶液在常温常压下一般不会爆炸,但H2O2分解产生的氧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可燃蒸气或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此混合物一经引发(如火花、静电等)即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