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民俗

合集下载

民俗形成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民俗形成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民俗形成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文化事项,是什么原因导致民俗的形成呢?一起和店铺来看看民俗形成的原因吧!民俗形成的原因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

民俗现象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但是它也并非无所不包。

民俗,正如它的名字,它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它,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布——压岁钱的风俗年年如此,而且各地盛行就是例证。

当然,民俗也不是铁板一块,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不然为什么过年时北方吃饺子南方却吃年糕呢?民俗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民俗的变异”。

虽然民俗常常因为时过境迁而不断改变,却自有分明的类型或模式,您知道吗?南方的吊角楼与北方四合院就是两种不同类型民居建筑。

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我们置身其间却不为其所累,甘愿接受这种模式性规范的保护!民俗的属性民俗的根本属性是模式化、类型性,并由此派生出一系列其他属性。

模式化的必定不是个别的,自然是一定范围内共同的,这就是民俗的集体性:民俗是群体共同创造或接受并共同遵循的。

模式化的必定不是随意的、临时的、即兴的,而通常是可以跨越时空的,这就是民俗具有传承性、广泛性、稳定性的前提:一次活动在此时此地发生,其活动方式如果不被另外的人再次付诸实施,它就不是民俗;只有活动方式超越了情境,成为多人多次同样实施的内容,它才可能是人人相传、代代相传的民俗。

另一方面,民俗又具有变异性。

民俗学复习题

民俗学复习题

民俗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民俗即民间风俗(folklore),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象。

物质生产民俗:指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项16.文化:从民俗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总和2.社会组织民俗:指中国传统社会中民间形成有稳定互动关系的共同体3.岁时节日民俗: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

4.人生仪礼: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

5.民间信仰民俗: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

6.图腾:指是北美印第安人的方言,中“他的亲族”的意思,即认为人与某种动物、植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血缘关系7.迷信是对在某种条件、征兆、原因下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结果或后果的传统表示法8.民间语言民俗:指广大民众用来表达思想并承载着民间文化的口头用语,其主要部分是民众集体传承的俗话套话.9.宗族是同聚落居住的父系血亲按伦常建立的社会组织,通常拥有一些共同的财产和一定的共同文化,具有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方面较为完整的功能10.成年礼:指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仪礼。

11.巫术是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人或事物施加影响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它是最古老最普遍的信仰。

12.风俗: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13.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地域和生活方式等特征的特定共同体。

一般由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逐步形成14.“残余论”观点:即很多民俗事项都是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

通过对其研究来重构人类文化的历史。

15、物质生产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中所创造、享用和承传的物质文化事象。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第4章 社会组织民俗——第6章 人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第4章 社会组织民俗——第6章 人

第4章社会组织民俗一、填空题社会组织民俗从组织行为来看,可以划分为组织的____、观念民俗和活动民俗(民俗事件)。

【答案】角色民俗【解析】组织行为表现为成员按角色的要求实施所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社会组织民俗从组织行为来看,可以划分为组织的角色民俗、观念民俗和活动民俗(民俗事件)。

其中,角色民俗是集体生活的基础,指各个成员在组织积累的民俗观念的协同之下,按角色民俗的规定去完成民俗事件。

二、名词解释宗族(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宗族是同聚落居住的父系血亲按伦常建立的社会组织。

通常拥有一些共同的财产和一定的共同文化,具有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方面较为完整的功能。

宗族由家庭组成。

家庭是亲子所构成的生儿育女与养老送终的群体,通常作为宗族的一份子而存在。

三、简答题联村组织的类型(依组织功能)。

(中山大学2012年研)答:联村组织是中型的社区组织,是若干相邻村落为了协同行动而结成的联盟。

传统社会的民间联村组织,通常是在出现特殊需要的情况下才产生的,例如崇拜地方保护神(包括为之建庙、筹办祭典等)、防匪、兴修水利、械斗。

联村组织的类型主要有:(1)联村组织有理事会(由各村的代表组成);(2)规约(开展集体活动的规范);(3)有神庙(作为组织的精神纽带和活动中心);(4)联村组织除了负责护水、防匪之类的事务活动之外,还定期或择吉日举办迎神赛会之类的仪式活动,形成社区习俗。

例如,台湾彰化平原的清代早期移民以泉州人最多,其次是漳州人和客家人,相互之间经常发生械斗。

由于当时的社会基层以自治为主,所以当地的地域组织比较发达,其中最大的是漳州人和客家人的七十二村联盟。

这一联盟是清道光年间他们与泉州人械斗后的产物。

他们集资修建了奉三山国王为主神的永安宫,里面还供奉械斗中死去的“勇士”。

遇到年关不好的时候,该组织要举办王爷出巡绕境的活动。

王爷巡境一般在农历三四月之间,具体日期由王爷降乩决定,经过各庄的顺序和路线已成为惯例。

社会组织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社区组织民俗较丰富的表现是在庙会上 不同层次 的社区都有自己的中心;而这个中心往往就是庙宇 庙宇通常由一方的民众集资 出工而修建 各村或各 姓推举人员组成理事会之类的机构;负责筹办 主持 落成大典;确定一年之内的大祭 祭祀期间就是庙会 庙祭固有的活动是敬神班子摆供祭神;一般民众烧香 叩头;许愿还愿 庙祭而成为会;它的实际功能变得异 常丰富;活动内容几乎包括社区生活和文化的一切方 面
2 有关宗族组织结构的民俗
1分家
宗族在结构上的总趋势是;一方面;家庭和房支不 断分蘖;维持着相对稳定的规模;另一方面;宗族不断合 组 发展成越来越庞大的组织
传统的中国家庭是一个同居共财 养老育小 举行家 祭的多功能社会单元;分家包括分灶 分居 析产 划分 养老送终的义务 设立单独的祭祀
2立族
立族通常需要设立族产;编修族谱;成立宗族管 理班子 立族的方式通常不是直接把各个家庭网 罗在一起;而是按血缘序列用树状结构把各个家 庭归属于一层层的房或支;由房或支构成族 因此; 家族包括多层次的组织
4 社区组织
为了通婚 进行物资交易 祭祀保佑一方水土 的神灵等;人们走出宗族;超越行会;建立更广泛 的互助关系;开展公益活动 这些关系的确立形 成了地缘性的社区组织;并相应地存在着一定的 习俗惯制
村落组织是小型的社区组织;只有那些多姓杂居 的村落;才有必要在宗族组织之外建立村落组织; 以协调居民的关系 村落组织一般有村庙供奉保护 神有些村庙只供土地神;有村规民约界定村民的 义务和权利 外来户取得居住权的条件等;有青苗 会负责与生产有关的事务;如农田用水;防涝抗旱; 家畜管制;看护庄稼;摊派钱物;祭祀鬼神
从立族的过程来看;一村一乡的家族组织往往 是一个一个的房支组织不断加盟的结果
3入族

第六章社会组织民俗

第六章社会组织民俗

6、家教 家教是家庭长辈对功辈子女的教育所形 成的惯俗,是教养子女保证世系相续成才的 主要手段。传统家教包括育德、育才两方面, 也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后世所提倡的体育和 美育等方面的内容。在传统社会中,家庭、 家族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一起,成为 培育人才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
《 中 國 家 族 教 育 》 書 影
小功:适用于为从祖父母(父亲的伯叔 父母),堂伯叔父母(父亲的堂兄弟及其配 偶),从祖兄弟(父亲的堂兄弟之子),已 嫁之从父姊妹及孙女,长子外的诸子之妻, 未嫁之从祖姑姊妹(父亲的伯叔父之女及孙 女),外祖父母、从母(姨母)。此外,妻 为娣姒(妯娌)、夫之姑母、姊妹,出嗣之
子为同父姊妹之已嫁者,也服小功。
7、家法 家法,古人称家约、又称家规。家法本 来是旧式家庭家长训诫和制裁家庭、家族成 员的法规、条例,同时也可以说是家族共同 信守的规约。家法和家教是相辅相成的家族 习俗,是“管”与”教”的结合。
《 中 國 的 家 法 族 規 》 書 影
第二节 村落社会民俗
一、村落社会的概念和结构 村落社会是由地缘关系把若干不同家族、亲族 集团和其他家庭集团结合而成的生活共同体,是固 定在特定地方的更大范围的社会单位,又可称作地 缘共同体的基本单位。 我国村落的类型从结构上分析,大致有以下三 类: 1、单一家族村落,也称同姓村落,最早称为 “孤家子”。 它们最初只是一户一家的定居,以后 发展成大家族,再分成若干户成为村落。
丁克家庭
(2)对外职能。由于家庭生产本来就是社会生 产的基础,因此家族是向社会提供劳动力的基地。 同时,相应地提供智力、财力也是为社会承担的职 责。家庭、家族对外关系的维系是发展社会关系的 十分重要的机能,它所结成的密如蛛网的错综复杂 的社会往来关系,成为促使社会发展的关键或纽带。 此外,家庭、家族对整个社会有一定影响和制约作 用,使家庭、家族成为左右社会行为的最小单位。

第六章 社会组织民俗

第六章 社会组织民俗

第一节
家族和 亲族民俗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族和亲族
(一)家族及其职能
原始人类的家不是可以遮风避雨过夜的永久
或临时住所,而是组或部落的整块土地 。 “任何入侵者敢于踏上这神圣的土地,将为 此付出生命。单个家庭建立过夜住所的那一 小块地方是无关紧要的,土地才是他们的家, 土地属于所有的人,所有人属于部落宣布作 为已有的土地。” 家族是指以血统关系为基础,由若干家庭构 成的社会集团,一般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
6. 合谱 ——两个宗族的族谱上所载的
祖先相同,证明他们是同源分流,它们协 议合并成一个宗族组织,此为“合谱”。
周公庙(山东曲阜)
7 . 家教、家规、家法
家风是全家生活的规范,会时代起作用。家
教,指家族中长辈、长者对后辈、幼者的教 育习俗。家教注重两方面的内容: (1)重视品德教育; (2)注意培养实际技能。 家法、家规,是为了保证家教的实行和维护 家族结构而制定的法规和条例。(又叫家 约)。
2. 拜 年
宗族内完整的拜年程序有:先集
体到祖祠团拜,然后分头拜本族 近亲。在没有祖嗣的情况下,先 拜近亲,在拜本族各家。
3. 家族祭祀
主要有墓祭和祠祭两个序列。 家族祭祀的程序可分为备祭、祭仪、会饮、
分胙。祭祀的费用取自祖上留下的祭产,历 年收取的丁资或临时的摊派,有祭产的家族 由轮流值收的家庭从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筹办 祭品和宴席。否则,由族长按祭产或人口征 收款项操办。
(二)家族关系的基本构造
1. 血缘关系(亲子关系) 如:在西南一些民族的父子连名制,正表 明了这种血缘关系。贵州合江地区的苗族 父子连名制有两种形式: (1)父子连名 你久(祖父名) 久弟(父亲名) 弟波(己名) 波确(儿子)

社会组织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4、关于组织活动条件的民俗 组织活动的物质条件包括:场所、设施、耗材和资金。 宗族祭祖要设祠堂,祠堂内有供桌、牌位、香烛等。
二.社会组织民俗主要存在的三种形式 宗族组织民俗 地缘组织民俗 会社组织民俗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族是基本的社会单位。在长期的历 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族组织民俗。中国的基层组 织及其传统文化典型地体现在宗族制度中。
2.宗族组织民俗的内容
宗族组织是一个活动的有机体,它要保持正常的生命状态,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各种自我 调整与更新扩张活动。人们对宗族组织结构的建立与调整遵循一定的习俗惯制。主要有 四方面: 1、分家:宗族内部随着世代的延续、人口的繁衍,不断地分蘖出新的家庭。分家习俗 有相对确定的模式,传统兄弟分家,一般由族长或舅父或姑夫来主持,立有分家契约, 将祖产与兄弟要承担的义务公平分割。契约规定的权利与义务由家族保障实行。 2、立族:即建立新的宗族组织。宗族总是处在不断的分蘖的过程中,随着历史的推移 与家系范围的扩大,人们为了便于宗族活动的开展,一般在远祖的名号下分立宗派房支, 使血缘关系亲密的宗族成员能够有效地凝聚在一起。在立族的过程中有三项重要条件: 一是时间,宗族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一般在始祖以下五至六代才能形成;二是人口, 宗族实体需要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如果世代单传自然形成不了宗族。三是有共同的始祖, 世系清楚。族人有一个共同确认的血缘祖先,始祖是家族的根本。 3、入族:因婚姻和生育而新增的人口进入宗族需要一个认定的过程。外姓女子因婚姻 进入本宗有特定的仪式,新婚之后有一个告庙的仪式,古代称为“庙见”,即到祖庙去 拜见列祖列宗。新生子孙入族分“报丁”和“入谱”两个步骤。族谱只收载成年或已婚 的男子。只有入谱的人才能算宗族的正式成员。 4、合谱 两个家族的族谱上所载的祖先相同,证明是同源分流的关系,为了加强相互之 间的联系,双方协议合并成一个宗族组织,称为“合谱”。合谱要举行盛大的仪式,建 立祠堂、修撰新的族谱。

民俗学 第四章 社会组织民俗

民俗学 第四章 社会组织民俗

第一节社会组织民俗的分类描述
二、从组织程序来看, 从组织程序来看, 社会组织民俗分为: 社会组织民俗分为: 确立组织的民俗 接纳组织成员的民俗 关于组织活动程序的民俗 辞别组织成员的民俗 改变组织的民俗
第一节社会组织民俗的分类描述
1、确立组织的民俗 一个组织的确立,在它产生之前,就有一 一个组织的确立,在它产生之前, 个被成员广泛认同的习俗惯制。 个被成员广泛认同的习俗惯制。
第三节社团和社区组织民俗
二、民间秘密宗教组织 4、白莲教---白莲教---最高崇拜—无生老母,信仰核心---龙华三 最高崇拜—无生老母,信仰核心---龙华三 会。 习俗惯制:渡人、入教仪式、道场、集会。 习俗惯制:渡人、入教仪式、道场、集会。
第三节社团和社区组织民俗
三、民间秘密结社 1、兴盛于清代和民国时期 2、影响最大:天地会和青帮 影响最大:
第二节宗族组织民俗
三、宗族人员参与的民俗活动 按参与方式分为: 按参与方式分为: 1、前往致意 2、出人帮工 3、出资送礼
第二节宗族组织民俗
三、宗族人员参与的民俗活动 按经办主体分为: 按经办主体分为: 1、家庭民俗事件 2、宗族民俗事件(拜年、家庭救助、家族祭 宗族民俗事件(拜年、家庭救助、 祀等
第三节社团和社区组织民俗
一、行会 行业组织的构成要素:行首、值年、 行业组织的构成要素:行首、值年、行业 神庙、业务场所、成员入行、出行、 神、神庙、业务场所、成员入行、出行、拜 师以及同业的重大活动。 师以及同业的重大活动。
第三节社团和社区组织民俗
1、行业神 所崇拜的神包括祖师神和保护神。 所崇拜的神包括祖师神和保护神。 2、行首 也叫行老或行头, 也叫行老或行头,负责处理同行的共同活 动和相互关系, 动和相互关系,及对官府和行外的一切接洽 活动。 活动。 3、值年或司年 负责一年行会的会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