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综合实验专题复习一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综合实验专题辅导

初三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综合实验专题辅导

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综合实验综合实验是考查同学们能不能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和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综合起来,去解决一些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各省市在中考中都加强了对综合实验的考查。

下面结合实例对综合实验进行讲解。

一、传统型综合实验传统型综合实验,主要是通过仪器连接,对常见气体除杂和检验进行考查。

初中化学要求同学们掌握的气体不多,主要是CO2、CO、H2、HCl气体、水蒸气等。

在此,我们首先要掌握除去这些气体和检验这些气体要选择的试剂。

1. 这类问题的基本顺序:制取→除杂→(检验除杂的效果)→性质实验→生成物检验→尾气处理。

但在具体的实验中,可能只有其中的一部分实验操作。

2. 除杂试剂的选择:(1)除去大量的CO2:NaOH溶液;(2)除去CO:先将CO与灼热的CuO反应转化为CO2,然后再除去;(3)除去H2:先将H2与灼热的CuO反应转化为H2O,然后再用浓硫酸除去;(4)除去HCl气体:将混合气体通过可溶性碱溶液。

若是除去CO2中的少量HCl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过NaHCO3溶液;(5)除去水蒸气:通过浓硫酸(水蒸气的除去应放在除气体的最后一步)。

3. 检验试剂的选择:(1)CO2的检验:用澄清的石灰水;(2)CO的检验:先将CO与灼热的CuO反应转化为CO2,通过检验CO2(要先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确定CO的存在;(3)H2的检验:先将H2与灼热的CuO反应转化为H2O,然后再用白色硫酸铜固体检验,以确定H2的存在;(4)HCl气体的检验:通入AgNO3溶液中;(5)水蒸气的检验:通入白色的硫酸铜固体中(水蒸气的检验应放在所有气体检验的第一步)。

二、新型综合实验这类综合实验大多是传统型综合实验和化学计算的进一步结合。

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我们要通过对各种气体的吸收,准确测量气体的质量,进一步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各元素的质量或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例题(2006年·南通)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中考复习】中考化学实验必考:综合实验复习

【中考复习】中考化学实验必考:综合实验复习

【中考复习】中考化学实验必考:综合实验复习一、气体的制取、净化和除杂初中化学中的实验女团题通常以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三小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或搬迁应用领域其原理和性质的实验居多线,将许多仪器连接起来构成完备的实验装置图,再根据建议展开实验。

1.气体制取的仪器组合顺序制取清澈潮湿气体的步骤就是:实验仪器组装公式: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质装置—干燥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尾气处理除杂质的试剂和干燥剂的挑选:实验室制备的气体常常存有酸雾或水份。

酸雾可用水、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或饱和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水份需用干燥剂例如: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液态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浓硫酸氯化钙(中性)、浓硫酸硫酸铜(中性)等除去(1)酸性干燥剂(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2)碱性干燥剂(naoh)无法潮湿酸性气体例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气体除杂的原则: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质量,不引进新的杂质。

2、实验使用的气体建议就是比较清澈,除去常用杂质具体方法:①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②除co2需用:回应石灰水(可以检验出来杂质中有没有co2)、naoh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③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稀释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无法稀释或跟有效率成份反应,或者分解成代莱杂质。

3、实验注意的地方:①严防核爆:熄灭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成cuo、fe2o3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严防中毒:展开有关有毒气体(例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so2、no2用碱液吸收。

初三化学实验专项复习湘教版

初三化学实验专项复习湘教版

初三化学实验专项复习湘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实验专项复习二. 重点、难点:训练实验的综合技能实验专题复习(一)一、物质的分离和除杂1.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含有少量的杂质,分别用什么试剂可以将括号内的杂质除去(只要求写所加物质的名称或方法及化学方程式)(l)CO (CO2);Ca(OH)2Ca(OH)2+CO2=CaCO3↓+H2O(2)KCl (KClO3);加热2KClO3△2KCl+3 O2↑(3)NaCl (Na2CO3);HCl Na2CO3+2HCl=H2O+CO2↑+2NaCl (4)FeSO4 (CuSO4);Fe Fe+CuSO4=FeSO4+Cu(5)NaOH [Ca(OH)2];Na2CO3Na2CO3+Ca(OH)2==CaCO3↓+2NaOH二、物质的签别2. 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物质,在横线上填所加试剂的化学式或名称和化学方程式(l)BaCl2NaCl K2CO3H2SO4BaCl2+H2SO4=BaSO4↓+2HClK2 CO3+H2SO4=K2 SO4+H2O+CO2↑(2)NaNO3MgCl2(NH4)2SO4NaOH2NaOH+MgCl2=Mg(OH)2↓+2 NaCl(NH4)2SO4+2NaOH=Na2 SO4+2NH3↑+2 H2O(3)CaCl2NaNO3H2SO4Na2CO3Na2CO3+H2SO4=Na2 SO4+H2O+CO2↑Ca Cl2+Na2CO3=CaCO3↓+2 NaCl(4)NaCl H2SO4Ca(OH)2石蕊溶液三、综合实验装置型试题装置对答型试题:3. 如下图,某气体X可能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X气体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A、B两个洗气瓶,试回答:(1)若A洗气瓶的质量增加,B洗气瓶的质量不变,则X气体是(填化学式,下同)________(2)若A洗气瓶的质量不变,B洗气瓶的质量增加,则X气体是(3)若A、B两个洗气瓶的质量都增加,则X气体可能是(1)H2(2)CO (3)CH44. 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

初三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初三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初三化学实验专题复习一、物质的分离和除杂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含有少量的杂质:分别用什么试剂可以将括号内的杂质除去(只要求写所加物质的名称或方法及化学方程式)(l)CO(CO2) :(2)KCI(KCIO3) :(3)KNO3(KCI) :(4)NaCI(Na2CO3) :(5)FeSO4(CuSO4) :(6)NaOH(Ca(OH)2) :(7)CU(NO3)2(CuSO4) :二、物质的签别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下列物质:在横线上填所加试剂的化学式或名称(l)BaCI2NaCI K2CO3(2)NaNO3MgCI2(NH4)2SO4(3)CaCI2NaNO3H2SO4(4)NaCI H2SO4Ca(OH)2三、综合实验装置型试题(1)装置对答型试题3.如下图:某气体X可能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X气体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A、B两个洗气瓶:试回答:(1)若A洗气瓶的质量增加:B洗气瓶的质量不变:则X气体是(填化学式:下同)(2)若A洗气瓶的质量不变:B洗气瓶的质量增加:则X气体是(3)若A、B两个洗气瓶的质量都增加:则X气体可能是4.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

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通过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

试回答:(l)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②若用C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进气口应为:原固是③为了验证硫化氢的水溶液呈酸性:可以将该气体通入装置D:D中所盛的试剂应该是:现象是④做上述实验时:为了防止多余的硫化氢逸出污染环境:可以将其通入装置E吸收:E 中的试剂应该为5.利用纯净、干燥的氢气还原灼热的氧化铜来测定水的组成。

实验装置由A、B、C、D组成(氢气发生装置省略未画出)。

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某学生用锌和较浓的盐酸制取氢气:他用装置A、B是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氢气:在装置A中通常放溶液:其作用是:在装置B中通常放溶液:其作用是。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专题一物质的共存、检验、鉴别和除杂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专题一物质的共存、检验、鉴别和除杂

专题一物质的共存、检验、鉴别和除杂Ⅰ. 物质的共存(8年3考)针对训练1. (2013长沙)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KNO3、NaCl、HClB. FeCl3、Na2SO4、KClC. CuSO4、H2SO4、NaClD. FeCl2、KCl、NaOH2. (2016赤峰)某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NH+4、Ba2+和X离子,则X是()A. OH-B. Cl-C. K+D. SO2-43. (2016重庆A)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NH4Cl和CuSO4,下列物质在该培养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A. NaOHB. BaCl2C. KNO3D. AgNO34. (2017衡阳)下列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溶液的是()A. NH+4Ca2+Cl-NO-3B. K+Na+Cl-CO2-3C. Fe3+Mg2+NO-3Cl-D. Na+Ba2+NO-3OH-5. (2017荆州)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SO2-4、NO-3、Ba2+、Cl-B. Cu2+、Na+、NO-3、K+C. K+、CO2-3、NO-3、Cl-D. H+、Ba2+、K+、NO-36. (2017南京)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Cu2+、Na+、Cl-、OH-B. H+、K+、NO-3、SO2-4C. Na+、NH+4、NO-3、OH-D. Ag+、Ba2+、NO-3、Cl-7. (2017滨州)小滨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A. HCl、NaOH、Na2SO4B. KNO3、ZnCl2、FeCl3C. AgNO3、H2SO4、NaClD. NaOH、Na2CO3、NaCl8. (2016巴中)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在硝酸铵溶液中:Na+、Cu2+、OH-B.在稀盐酸中:Ba2+、CO2-3、Zn2+C.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Ⅱ.物质的检验、鉴别(8年4考)针对训练【长沙真题精选】1. (2011长沙)“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生活中常用的物质,进行化学实验探究的活动。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全)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全)

△C u初三化学实验专题及针对练习 附参考答案一、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知识分类(一)气体的净化与干燥1、气体净化的几种方法⑴吸收法:用吸收剂将杂质气体吸收除去。

如,除去 CO 中混有的少量 CO 2,可先用浓 NaOH 溶液吸收 CO 2,再用浓硫酸等干燥剂除去水蒸气。

常见气体吸收剂见下表: 吸收剂 吸收的气体杂质 吸收剂 吸收的气体杂质 水 可溶性气体:HCl 、NH 3 等 NaOH 固体 CO 2、HCl 、H 20 无水 CuSO 4 H 2O 碱石灰 CO 2、HCl 、H 20 灼热的铜网 O 2 NaOH 溶液 CO 2、HCl 灼热的 CuO H 2、CO 浓硫酸 H 20⑵转化法: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气体转化为所要得到的气体。

如,除去CO 2 中的少 量 CO ,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 CuO ,CO + CuO+ CO 2。

2、气体的干燥气体的干燥是通过干燥剂来实现的,选择干燥要根据气体的性质,一般原则是:酸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碱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干燥装置由干燥剂状态决定。

⑴常见的干燥剂干燥剂名称或化学式 酸碱性状态可干燥气体不可干燥气体干燥 装置浓 H 2SO 4固体 NaOH 生石灰 无水 CaCl ※酸性碱性中性 液态固态固态 H 2、N 2、O 2、CO 2、 HCl 、CH 4、CO 等 H 2、O 2、N 2、CH 4、CO 、NH 3 等除 NH 3 外所有气体NH 3CO 2、SO 2、HClNH 3AB 或 CB 或 C⑵常用干燥装置如下:注意:选择吸收装置时,要注意进、出气体导管的连接方法,若用“洗气瓶”,要注意“长进短出”,若用干燥管要注意“大进小出”。

先除去气体中含有的其他杂质,②除去易挥发的杂质化CO+CuO △干燥除去水蒸气的操作放在最后。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理方法分离和提纯的主要方法方法适用范围或原理①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过滤法②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①分离溶质与溶剂结蒸发晶法降低温可溶性固体溶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度变化大小不同举例粗盐的提纯从含有HCl的NaCl溶液中分离出固体NaCl分离NaCl与KNO3的混合物续表方法适用范围或原理化气法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而除去沉淀法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置换法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除去学方溶解法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除去法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加热法将杂质除去转化法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主要成分举例除Na2SO4中Na2CO3,可加适量稀H2SO4:Na2CO3+H2SO4=Na2SO4+CO2↑+H2O除去NaCl中的Na2SO4,可加适量的BaCl2:Na2SO4+BaCl2==BaSO4↓+2NaCl除Fe SO4中的Cu SO4,可加过量的铁粉,再过滤:CuSO4+Fe==Cu+Fe SO4除C粉中的CuO粉,可加适量稀硫酸,再过滤:CuO+H2SO4==CuSO4+H2O除CaO中的CaCO3可加热:CaCO3高温CaO+CO2↑除CO2中的CO,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Cu+CO2当然,实际分离与提纯还会有一些其他方法,在实际解题时要因题而解,也可以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几种方法。

初三化学实验小专题复习

初三化学实验小专题复习

初三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实验题⽬是化学学习的重点知识内容。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 1、⾦属的化学性质 (1)⾦属与氧⽓反应: 氧⽓的性质很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反应,也能和⼤部分⾦属反应 (2)⾦属的活动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①在⾦属活动性顺序⾥,只有排在氢前⾯的⾦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②在⾦属活动性顺序⾥,排在前⾯的⾦属能把排在后⾯的⾦属从其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③在⾦属活动性顺序⾥,⾦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例如Mg与HCl反应就⽐Zn剧烈,⽽Zn⼜⽐Fe剧烈。

2、⾦属氧化物的性质 (1)⾦属氧化物(氧化铁和氧化铜)与⼀氧化碳的反应--还原反应 ①Fe2O3+ CO⾼温2Fe+3CO2 现象:红⾊固体变⿊,有使澄清⽯灰⽔变浑浊的⽓体⽣成。

②CuO + CO △ Cu + CO2 现象:⿊⾊固体变红,有使澄清⽯灰⽔变浑浊的⽓体⽣成。

(2)⾦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 ①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除铁锈) 现象:铁锈(红⾊)逐渐溶解,溶液呈黄⾊ ②Fe2O3 + 3H2SO4=Fe2(SO4)3 + 3H2O (除铁锈) 现象:铁锈(红⾊)逐渐溶解,溶液呈黄⾊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 1.酸的通性: ①酸能使酸碱指⽰剂变⾊:酸能使紫⾊⽯蕊溶液变红⾊,⽆⾊酚酞溶液不变⾊ ②能与较活泼的⾦属(主要是指排在⾦属活动性顺序表H前⾯的⾦属)反应放出H2 ③能与⾦属氧化物反应,这种与酸反应⽣成盐和⽔的氧化物⼜被称为碱性氧化物 ④能与碱反应⽣成盐和⽔,这种反应⼜被称为中和反应 ⑤能与某些盐反应 2.碱的通性: ①碱溶液使紫⾊⽯蕊溶液变蓝,使⽆⾊酚酞试液变红 ②能与酸发⽣中和反应⽣成盐和⽔ ③能与某些盐反应 ④能与某些⾮⾦属氧化物反应⽣成盐和⽔,这些氧化物⼜被称为酸性氧化物(3)盐的化学性质 ①盐(溶液)+⾦属→新⾦属+新盐 (在⾦属活动性顺序⾥,位于前⾯的⾦属能把位于后⾯的⾦属从他们的盐溶液⾥置换出来) ②盐+酸→新盐+新酸 ③盐+碱(溶液)→新碱+新盐 ④盐(溶液)+盐(溶液)→两种新盐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三) 1. 化学是⼀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然科学。

中考化学实验综合复习

中考化学实验综合复习

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9——实验综合复习一. 复习方法1. 要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2. 要抓好仪器使用和基本操作的复习3. 要学会观察,记住并能描述典型的实验现象,观察的要点有:(1)反应物的色、态、气味、光泽、溶解性、挥发性;(2)仪器、装置和操作方法;(3)反应条件的控制;(4)变化中的现象,如颜色、状态的变化,气体和沉淀的生成,固体的溶解,以及光和热的变化;(5)生成物的色、态、气味等。

4. 要善于积极思考问题,把实验中发生的客观现象和实验事实跟微观粒子的运动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推理、解释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并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5. 要结合操作和习题练习,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掌握化学仪器的性能和使用、基本操作、气体的制备、物质的分离和鉴别等操作技能。

二. 教学过程:(一)实验综合题的特点1. 物质制取类难题常常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化学反应原理结合起来,将物质的制取、除杂等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结合起来,从应用的角度对多种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进行考查。

2. 实验装置应用类难题的特点是以基本装置、基本操作为基础,应用其基本原理解决具体实验中的问题,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

3. 化学实验与概念、原理综合难题的特点是:通过化学实验揭示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的内容,或揭示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在化学实验中的体现。

4. 实验设计与评价实验方案的可行性或优劣的难题,往往密切结合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从设计装置或选择药品等角度对同学们评价实验的能力进行考查。

(二)实验综合题的解题关键1. 物质制取类难题例1. 试根据图回答(A~G为接口代号,甲~戊为装置代号):(1)制取氢气应选用装置__________,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应选用装置__________,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应选用装置__________。

(2)当用较浓的盐酸跟锌粒反应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氢气时,装置的接口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产生的混合气,其主要成分是CO、H
2、CO
2
和水蒸气。

请用下
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确认混合气中含有CO和H
2。

(1)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码字母)
混合气→( ) ( )接 ( ) ( )接 ( ) ( )接 ( ) ( )
接 ( ) ( )。

(2)确认混合气中含有H
2
的实验现象是:;其理由是
2、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与水是否也能反应生成一种酸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探究,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

请你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1)做出假设:;
(2)设计方案: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
(3)查阅资料:你认为该实验小组需要掌握的资料内容中应包括(填序号)
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②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SO
2
不与浓硫酸反应④二氧化硫有毒,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4)实验:
①实验过程
中装置C内石蕊
试纸的颜色始终
没有变化,这说
明。

②装置D中
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硫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当有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此现象说明
,此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装置E的作用是。

(5)结论:原假设 (填“成立”或“不成立”) 3、化学兴趣小组用以下装置探究炼铁的原理。

(1)加热Fe 2O 3
之前要先通一会儿CO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框中连接的是C 和D ,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 →( )→( )→( ),如果导管连接错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玻璃管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这种方法“炼”得的铁与工业上炼出的生铁在组成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在没有现成的CO 2气体发生器的情况下,请你选用下图中的部分仪器,装配成一个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CO 2气体发生装置。

应选用的仪器是(填入仪器的编号) 。

(2)若用上述装置制取CO2气体,而实验室只有稀硫酸、浓硝酸、水、块状纯碱、块状大理石,比较合理的方案应选用的药品是 。

4.小强同学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探究CO 的有关性质,根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弹簧夹①还是②, ,为什么?

由: ;
实验结束时,是先夹上弹簧夹①还是②, ,为什么? 理
由: ; (2)实验现象:
a
b


C
B
CuO
A
澄清石灰水


CO
A ,反应方程式是 ;
B ,反应方程式是 ;
C 。

(3)B 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 (4)实验中在导管a 、b 处都需点燃,其目的是否相同? ;
理由是 ; (
5









CO



有: 、 、 。

5.(1)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①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他们选用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若用H 2还原氧化铜,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

②F 是碳和氧化铜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的实验装置,该反应需几分钟时间。

最能说明这个反应已经完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乙同学设计了测量CO 2、N 2、O 2混合气体中CO 2含量的装置如右图,
反应管中装有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写出反应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②若通入混合气体共a mL ,让它们全部进入反应管充分反应后,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为b mL ,则混合气体中CO 2的体积约等于________。

③若将上述虚线框内装置改装且达到同样测量效果除导管外还需从下列实验用品中选用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烧杯 b.广口瓶 c.酒精灯 d.量筒 e.单孔塞 f.双孔塞
6.实验室用含有少量碳酸镁杂质的块状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
碳。

通过长颈漏斗向放有块状碳酸钙的大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所得溶液的pH=3,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得到了纯净的氯化钙晶体。

问:
(1)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写化学式)__________。

(2)从所得溶液中制取少量纯净的氯化钙晶体,经过了下列几项操作:①蒸发②过滤③加入适量X 的溶液调节至pH=7④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则其中X 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

上述几项操作全合理的顺序是(填编号)______________。

(3)上述过滤操作时需用到下列仪器中的(填编号)____________。

7.已知硫化铜(CuS )、硫化亚铜(C u 2S )粉末的颜色和氧化铜粉末相似且都不溶于水。


空气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

试根据上述性质,设计一个不用任何化学试剂就能鉴别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三种粉末的简便化学实验方案,并将方案
8242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生成黑色粉末。

反应将结束时,用橡皮塞塞好试管,稍冷后,打开塞子将所得的黑色粉末撒在石棉网上,便会立即自燃起来。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黑色粉末是什么物质?为什么在空气中自燃: ▲ 。

(2)反应结束时,用橡皮塞塞好试管有何作用: ▲ 。

(3)化学反应的快慢与反应物的表面积有何关系? ▲ 。

(4)写出草酸亚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

9.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NaCl 等杂质,小羽同学利用下图装置,通过干燥管D 增加的质量来测定纯碱中的Na 2CO 3的质量分数。

实验步骤是:①按图所示仪器,组装好实验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②准确称量盛有试剂6的干燥管D 的质量(设为m 1克);③准确称量一定量的纯碱(设为n 克)并将其放进广口瓶B 内;④从分液漏斗中缓缓滴入一定
量的稀硫酸,至B 反应器中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并从“1”处缓缓鼓入空气;⑤准确称量干燥管D 的总质量(设为m 2克)。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⑴ 该实验进行至操作④时,要缓缓鼓入空气,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 。

装置A 中盛装的液体“2”应选用 ▲ 。

⑵ 装置C 的作用是除去CO 2气 体中的水蒸气。

如果采用了右图C 干燥装置来除水,则与瓶匹配最合适 的带导管的橡皮塞M 是 ▲ 。

(从右边①、②、③、④中选择) 装置C 中的干燥剂(试剂“5”)
是 ▲ 。

如果撤去装置C ,则会导致实验测定结果 ▲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⑶ 已知碱石灰是一种常用的干燥剂,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实验过程中干燥管D 增加的质量为m 2-m 1克,吸收的物质为 ▲ (写化学式)。

根据此实验,计算纯碱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的数学式为 ▲ (用m 1、m 2、n
表示)。

⑷ 装置E 的作用是 ▲ 。

⑸ 有同学认为,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在实验操作④(即从分液漏斗中缓缓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之前,需要断开C 、D 连接,先从“1”处缓缓鼓入空气一会儿,然后再连接C 、D 后进行操作④。

你认为是否合理? ▲
图中:1.空气;2.某溶液;3.纯碱;4.稀硫酸;6.碱石灰
A B C
D
① ② ③ 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