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地方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介绍
山东省混凝土设计规程

山东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程2004.12.18目 录 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3.1环境作用类别3.2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3.3设计一般准则3.4结构构造基本要求3.5结构材料选用基本要求3.6施工质量控制要求4 混凝土碳化引起钢筋锈蚀环境4.1设计一般规定4.2材料基本要求4.3施工基本要求5 氯离子引起钢筋锈蚀环境5.1设计一般规定5.2材料基本要求5.3施工基本要求6 冻融引起混凝土破坏环境6.1设计一般规定6.2材料基本要求6.3施工基本要求7 化学腐蚀引起混凝土破坏环境7.1设计一般规定7.2材料基本要求7.3施工基本要求8 防腐蚀附加措施8.1 混凝土表面涂层和防腐蚀面层8.2 钢筋阻锈剂8.3 涂层钢筋和耐蚀钢筋附录试验方法条文说明1总 则1.0.1为使混凝土结构在环境作用下具有必要的耐久性,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耐久,质量可靠和施工方便,针对山东省的地理、气候环境,特制定“山东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程”。
1.0.2本规程所指的环境作用主要指结构所接触的大气、土体和水体中的温湿度变化及所含有害介质对混凝土结构材料性能的劣化作用,耐久性为环境侵蚀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环境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作用主要包括钢筋的锈蚀和混凝土的破坏,本规程包含混凝土碳化引起钢筋锈蚀、氯离子引起钢筋锈蚀、冻融引起混凝土破坏及化学腐蚀引起混凝土破坏四种环境。
在一定环境类别中,混凝土结构不同部位可能接触不同的环境条件,应予区别对待。
1.0.3本规程主要适用于房屋、构筑物及城市桥梁等新建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与其它特种混凝土结构,不涉及长期加载、低周疲劳荷载、振动与磨损等力学作用及生物作用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1.0.4本规程主要适用于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及100年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材料及施工的具体要求;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时,不仅应符合本规程的具体要求,还要进行专门论证,重要工程宜根据具体环境条件和适当的材料劣化模型,进行结构使用年限的验算,模型预测时应考虑必要的安全系数;当环境特别严酷时,可采用不低于25年的设计使用年限,并比50年时酌降标准;临时性建筑不考虑混凝土耐久性要求。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标准1 总则1.1 为全面实施新颁布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和相关规范,规范本公司的施工行为,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特制定本标准。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钢筋砼构件的安装工程1.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除遵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4 构件的安装应严格遵守设计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
2. 术语2.1 杯口基础——用于承插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柱子的呈倒锥形状的基础。
2.2 索具——指在结构安装中使用的辅助工具,如钢丝绳及附属零件、滑轮组、棕绳、倒链、卡环、吊索等。
2.3 变形——构件受力时其形状和尺寸的改变。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3.2. 施工准备 3.2.1 人力资源a)主要工种:起重工b)特殊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作业人员必须满足施工能力要求;3.2.2 施工机具:起重机、钢丝绳、倒链、卷扬机、经纬仪、水平仪、千斤顶、白棕绳、震动器、抹子等;3.2.3 工程材料及设备准备:a)本工序主要材料品种和规格:中砂、5~20碎石、均应符合GB50204-92的规定;强度等级≥32.5的水泥;自来水;b)材料及设备验收:水泥强度等级应≥32.5。
,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砂、石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检报告。
宜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检查数量: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水质试验报告。
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制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

1 总则
编制目的:规范和加强预制构件生产全过程管理,严 格控制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促进预制构件标准化、 系列化、产业化发展。
适用范围: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制构件的制 作和质量检查验收。
相关标准: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和我省相关的标准。
8
2 术语
2.0.1 预制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
在工厂通过机械化设备及模具预先生产制作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简
28
4.6 预留预埋件
4.6.5 门窗框的品种、规格、性能、型材壁厚、连接方式等应符合现行国 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4.6.6 防水密封胶条的质量和耐久性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防 水密封胶条不应在构件转角处搭接。
29
4.7 外装饰材料
4.7.1~4.7.3 涂料、面砖及其他外装饰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 定和设计要求。
预制构件宜选用高效脱模剂,脱模吸附力根据所使用脱模剂种类确定,但 计算值不宜小于1.5kN/m2。对于夹心外墙板,当采用反打工艺时,脱模起吊过 程中动力系数不宜小于1.2,起吊过程中外侧混凝土层和拉结件受力可能大于使 用阶段,应进行吊装阶段计算。
16
3 基本规定
3.0.5 预制构件起吊和运输前应检测混凝土强度,符合本规程规定和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GB/T 20065
2)预应力钢筋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522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
3)钢筋焊接网片《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GB/T 1499.3
22
4.3 钢筋与钢材
4.3.5~4.3.6 钢材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1)钢材宜采用Q235、Q345、Q390、Q420钢;当有可靠依据时,也可
山东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

山东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导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我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健康发展,保障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质量,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5号)等法规、规章及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本导则所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是指主体结构全部或部分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装配而成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工程。
第三条山东省行政区域内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建设及相关质量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导则。
第四条省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鼓励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实行设计、构件生产、施工一体化的总承包模式;鼓励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实行全装修;鼓励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责任追溯。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六条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工程质量责任主体,以及施工图审查、预制构件及部品生产、工程质量检测等与工程质量有关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依法对工程质量负责。
第七条建设单位应根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特点,总体协调全面工作,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当承担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构件制作、施工各方之间的综合管理协调责任,促进各方之间的紧密协作。
第八条设计单位应当完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结构构件及节点连接设计,为构件生产提供依据,满足施工安装的要求。
第九条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应当具备预拌混凝土专业企业资质,且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应当满足本导则附件1基本标准的规定。
第十条实施首批预制构件生产驻厂监造制度,监理单位应当组织施工单位对首批预制构件生产过程进行驻厂监造。
第十一条应当根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技术特点,对管理人员及预制构件连接灌浆等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山东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2018年版)

目次1 总则 (1)2 建筑专业 (2)2.1 政策 (2)2.2 说明 (2)2.3 材料 (2)2.4 接缝及构造 (2)2.5 预评价表及计算书 (3)3 结构专业 (4)3.1 强制性条文 (4)3.2 法规 (5)3.3 设计文件编制要求 (5)3.4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5)3.5 框架结构设计 (13)3.6 剪力墙结构设计 (19)3.7 外墙挂板设计 (23)4 机电专业 (24)4.1 给排水专业 (24)4.2 暖通专业 (24)4.3 电气专业 (24)1 总则1.0.1 《审查要点》适用于民用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不高于8度抗震设计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中装配式设计内容的审查,其他内容仍按原有要求审查。
1.0.2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深度规定详见《山东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
1.0.3 当房屋高度、规则性、结构类型、结构装配方案和预制构件连接类型等超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的规定时,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
1.0.4 在执行过程中,《审查要点》所依据的规范、标准若有新的版本时,应按有效版本对有关做法进行检查、调整,以符合有效版本的规定。
1.0.5 审查机构应对设计文件中的相关指标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进行审查。
1.0.6 《审查要点》未尽事宜,应按国家和山东省现行相关规范、标准的有关技术法规文件执行。
2 建筑专业2.1 政策2.1.1 建设工程项目装配式建造应符合政府主管部门相关政策要求。
2.2 说明2.2.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需满足相关规范、标准。
2.2.2 工程概况、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基本信息。
2.2.3 应用装配式建造项目的技术内容。
2.2.4 应用装配式建造项目的有关专业技术要求。
2.2.5 应用装配式建造项目有关节能、防火、环保等要求。
2.3 材料2.3.1 夹心外墙板接缝处填充用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满足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中A级的要求。
山东省地方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介绍

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山东省规程编制 为加快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推 广应用,促进山东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 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一安排,山 东建筑大学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依据国家 相关标准,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结合我省 实际,编制了山东省《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程》。
城市已竣工和开工的建设万平方米2014年计划建设总万平方米备注北京市130150近两年上海市135200近两年沈阳市160130近两年合肥市150150近两年深圳市32110近两年长沙市260200近三年部分城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建设量统计215层采用全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钢支撑结构体系南京万科上坊605栋全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钢支撑结构南京万科南站项目结构体系建筑层数地上地e04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19261050f04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15249050g02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13243050定义
3 3
4 4
2
1
1
1
1
(a)整体封闭箍
新型建筑工业化
为什么提出“建筑工业化”? 原因一:(国家政策)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节约 资源,提高工程质量、提高效率
● 2013年初,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 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文件,将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作为一 项重要内容。其中 (八)推动建筑工业化。 ● 2013年底,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的工作报告,其中2014年十 项重点工作任务中第七项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促进建 筑产业现代化。 ● 2014年4月,国务院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的要 求。
1.总则 2.术语和符号 3.基本规定 4.材料 5.建筑设计 6.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7.构件及连接设计 8.外挂墙板设计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培训课件(PDF 127页)

2.
规范编制组成员先后赴沈阳、绍兴、合肥、深圳等进行调研
3. 确定先编制的规程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制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
一.编制背景、过程、主要依据
调研情况
一.编制背景、过程、主要依据
调研情况
一.编制背景、过程、主要依据
一.编制背景、过程、主要依据
一.编制背景、过程、主要依据
主要依据
报批稿
二.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模板与支撑 5钢筋 6混凝土 7预制构件安装 8质量验收 9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附录A 钢筋浆锚搭接工艺检验
二.主要内容
1 总则 1.0.1 为了加强对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过程的管理和质量控制,规范装配整体式混凝 土结构工程施工,统一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保 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 工与质量验收。 1.0.3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 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 和山东省相关标准的规定。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37/T 5019-2014 J12811-20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 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解读
崔士起 研究员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2015.6 青岛
主要内容
一.编制背景、过程、主要依据
二.规程主要内容解读
一.编制背景、过程、主要依据
1.“统筹规划、科学安排、急用先编、分步实施”的编制原则
二.主要内容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专项方案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下 列内容: 1 整体进度计划:结构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构件生产 计划、构件安装进度计划、分部和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 划; 2 预制构件运输:车辆数量、运输路线、现场装卸方 法、起重和安装计算; 3 施工场地布置:施工总平面布置、场内通道、吊装 设备、吊装方案、构件码放场地; 4 构件安装:测量放线、节点施工、防水施工、成品 保护及修补措施; 5 施工安全:吊装安全措施、专项施工安全措施: 6 质量管理:构件安装的专项施工质量管理; 7 绿色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山东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规定(2018年版)

目次1 总则 (1)2 建筑专业 (2)2.1 装配混凝土建筑设计专篇 (2)2.2 专项说明 (3)2.3 总平面图 (3)2.4 平面图 (3)2.5 立面图和剖面图 (4)2.6 户型大样图 (4)2.7 楼梯大样图 (4)2.8 墙身节点图 (5)2.9 预评价表及装配率计算书 (5)3结构专业 (6)3.1 装配式结构专项说明 (6)3.2 预制剪力墙施工图设计深度 (6)3.3 预制柱施工图设计深度 (7)3.4 预制梁施工图设计深度 (8)3.5 叠合板施工图设计深度 (8)3.6 楼梯施工图设计深度 (9)3.7 预制阳台、空调板施工图设计深度 (10)3.8 外墙挂板施工图设计深度 (10)3.9 结构计算书 (10)4机电专业 (11)4.1 给排水专业 (11)4.2 暖通专业 (11)4.3 电气专业 (12)附录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评价表 (14)1 总则1.0.1 为加强我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管理,保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的质量和完整性,特制定本规定。
1.0.2本规定适用于山东省民用建筑中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1.0.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图设ZB土建设计室计除应满足设计和构造要求外,其设计内容和深度还应满足深化设计、设v加shejiyuan8备材料采购、制作和施工的需求。
1.0.4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图设计应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专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评价表及装配率计算书。
1.0.5 本深度规定对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要求具有通用性。
特殊项目执行本规定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但需进行专家论证。
1.0.6 本深度规定不作为各专业设计分工的依据。
本深度规定的某一专业的某项设计内容可由其他专业承担设计,但设计文件的深度应符合本深度规定的要求。
1.0.7 本深度规定未尽事宜,应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建质函〔2016〕247号)第5.4节等相关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南京万科南站项目
栋号 结构体系
建筑层数 建筑高度
(地上+地 (m)
下)
E-04 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
剪力墙结构
F-04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19+2 15+2
61.050 49.050
G—02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13+2
43.050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 定义: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各种可靠的方式进 行连接,并与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形成整体的混凝土结构。
3
34
4
2
1
11
1
(a)整体封闭箍
(b)组合封闭箍
2.叠合梁
叠合梁的梁梁拼接节点: 宜在受力较小截面 。 梁下部纵向钢筋在后浇段内宜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 接;上部纵向钢筋应在后浇段内连续 。
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部分城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建设量统计
城市 北京市
已竣工和开工的建设 2014年计划建设总
量
量
(万平方米)
(万平方米)
130
150
备注 近两年
上海市
135
200
近两年
沈阳市
160
130
近两年
合肥市
150
150
近两年
深圳市
32
110
近两年
长沙市
260
200
近三年
据初步调查统计 全国近两年的建设量: 大约在 1300万㎡左右。
1.叠合板
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板的预制底板上设有板肋 且在板肋上预留孔洞,预留孔洞中布置横向穿孔钢 筋和管线,可根据需要设计成单向板或双向板。
板肋的存在,增大了新、老混凝土接触面,板肋预 留孔洞内后浇叠合层混凝土与横向穿孔钢筋形成的 抗剪销栓,能保证叠合层混凝土与预制带肋底板形 成整体协调受力并共同承载,加强了叠合面的抗剪 性能 。
1.叠合板
装配叠合板的形式
常规的预制底板混凝土叠合板 桁架钢筋 混凝土叠合板 预制带肋底板 混凝土叠合板
1.叠合板
在预制板内设置桁架 钢筋,可增加预制板 的整体刚度和水平界 面抗剪性能。
钢筋桁架的下弦与上 弦可作为楼板的下部 和上部受力钢筋使用。
施工阶段,验算预制 板的承载力及变形时, 可考虑桁架钢筋的作 用,减少预制板下的 临时支撑。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
注:1 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 2 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和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
剪力墙结构中,当预制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的总剪力大于该层总剪力的50%时, 最大适用高度应适当降低;当预制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的总剪力大于该层总剪 力的80%时,应取括号中数值;
● 2013年底,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的工作报告,其中2014年十 项重点工作任务中第七项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促进建 筑产业现代化。
● 2014年4月,国务院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的要 求。
原因二:劳动力下降,劳动成本上升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国外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国外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国家規範PCa技术书(日本 ) 日本PCa技术协会(已有中文译本)
日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规范的演变及其影响
一份关于在1995年神户大地震期间混凝土结构性能 的报告,显示了由于日本规范的改进,所产生的影响。
大量的根据1971年以前日本建筑规范建造的现浇混 凝土框架结构倒塌,或被严重损害。
(一)《规程》适用范围
装配整体式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m)
结构类型
抗震设防烈度
6度
7度 8度(0.2g) 8度(0.3g)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60
50
40
25
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
130
120
100
75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130(120) 110(100) 90(80) 65(55)
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110(100) 90(80) 70(60) 35(25)
3 当结构中仅采用叠合梁、板构件,而竖向承重构件全部现浇时,其最大 适用高度同现浇结构。
(二)结构布置要求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应重视结构布置的规 则性。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采用现浇结构。
特别不规则,是指具有较明显的薄弱部位, 可能引起不良后果者,参照《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GB50011-2010第3.4.1条。
1.叠合板
2.叠合梁
叠合梁预制部分的截面形式: 叠合梁预制部分可采用矩形或凹口截面形式。
1
1
≥150 ≥50
≥150
3 2
3 ≥60 2
(a)矩形截面
(b)凹口截面
2.叠合梁
叠合梁的箍筋形式: 可采用整体封闭箍筋或组合封闭箍筋的形式。
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叠合框架梁的梁端箍筋加密区 宜采用整体封闭箍筋。
• 期望的效果: 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与现浇混凝土结构完全等同的 整体性、稳定性和延性。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 关键技术问题: (1)水平缝、竖缝的钢筋连接技术 (2)结合面抗剪性能:粗糙面、键槽、抗
剪钢筋 (3)新型配筋技术:大直径、大间距 (4)锚固技术:锚固板等机械锚固技术 (5)结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
•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蒸汽 机,机器代替人工生产。
•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电力, 流水线生产。
• 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40-50年代,信 息化生产。
• 建筑业落后80-140年。
国外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快速发展始于二战后,20世纪七、八 十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和欧 洲等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技术上有了很大进步和技术革 新。目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在欧洲、新加坡以及高烈 度地震区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多家科研单位、高校等对装配 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对国外先进技术、成熟 经验的借鉴,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在我国 多个省市得到了大力推广及应用。目前国家 已编制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1-2014,深圳、上海、辽宁、安徽、黑 龙江等都已经编制了相应的地方规程。
(2)对国内目前的研究成果、相关标准进行 了研究分析。对国内起步较早的地区如沈阳、 深圳、上海、长沙等地的工程编制期间,编制组对国内外装配整 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 (3)对我省建筑材料生产单位、构配件生 产厂家、施工单位等进行了考察、调研,济 南市也已经进行了工程试点建设。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编制介绍
张鑫 山东建筑大学,zhangxin@
2015年4月
主要内容
一 《规程》编制背景 二 《规程》编制过程 三 《规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四 结语
主要内容
一 《规程》编制背景 二 《规程》编制过程 三 《规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四 结语
主要内容
一 《规程》编制背景 二 《规程》编制过程 三 《规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四 结语
《规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1.总则 2.术语和符号 3.基本规定 4.材料 5.建筑设计 6.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7.构件及连接设计 8.外挂墙板设计
(一)《规程》适用范围
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地区的装 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混凝 土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混凝 土剪力墙结构及装配整体式混凝土部分框支 剪力墙结构的民用建筑。
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山东省规程编制 为加快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推
广应用,促进山东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 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一安排,山 东建筑大学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依据国家 相关标准,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结合我省 实际,编制了山东省《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程》。
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是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的 主要方式和手段。
新型建筑工业化
为什么提出“建筑工业化”?
原因一:(国家政策)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节约 资源,提高工程质量、提高效率
● 2013年初,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 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文件,将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作为一 项重要内容。其中 (八)推动建筑工业化。
(三)叠合楼盖
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楼盖宜采用叠合楼盖。装 配整体式结构中,下列部位楼盖宜采用现浇 混凝土 :
1 结构顶层、地下室顶层; 2 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及其相关范 围; 3 结构体型收进处的楼层及相邻上、下各一层; 4 平面复杂或开洞较大的楼层; 5 斜柱上、下端周围局部楼盖 。
• 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 • 全寿命周期 • 绿色建造 • 建筑工业化 • 建筑产业现代化
新型建筑工业化
什么是建筑工业化? “建筑工业化”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提出。 建筑工业化: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
配化、管理信息化、装修一体化。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从建筑业的生产方式变革的角 度而言的,“新型”二字主要是与我国以前的建筑 工业化相区别,着重强调信息化与建筑工业化的深 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