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感觉系统-10-30

合集下载

第五章 感觉统合治疗

第五章  感觉统合治疗

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 儿童发育的重要基础 最关键时期~~~7岁以前
6
感觉统合失调?
是指大脑不能有效组织处理从身体各种 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导致身体不能和 谐的运作,最终影响身心健康,出现一 系列行为和功能障碍。
二、感觉统合层次
第一级:感觉调节 根据需要正确调节和组织所接收的感觉信息,以理想警觉状态应对挑战; 第二级:感觉辨别 需要前馈和反馈信息,分辨所接收的感觉刺激的质和量,身体构图发展,
(五)听觉系统
1.听觉系统基本功能
(1)声音分辨、记忆; (2)对声音和语言的理解; (3)空间定向; (4)判断声源距离感;
2.听觉障碍
(1)听觉防御:对普通的声音感觉相当刺耳、难受,无未忍受; (2)听觉迟钝:对很大的或突然发出的声音无反应、“听而不闻”; (3)听觉寻求 (4)听觉辨别能力缺陷 (5)听觉过滤障碍:不能滤过无关听觉刺激 (6)听觉记忆障碍:听觉记忆短暂
1972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根据 脑功能研究,提出感觉统合理论。
第一节 概 述
一、什么是感觉?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前庭平衡觉、本体觉
什么是感觉统合?
7大感官 大脑中枢神经的前庭觉 过滤、辨识 重要信息传递大脑 大脑加工处理、协调整合 知觉,指挥身体做出反应 感觉统合。
形成
七、感觉统合的训练场地
要求:安全、舒适、宽敞、明亮、通风、色彩丰富、充 满童趣、合理布局;
地面铺软垫,墙面软包。
八、感觉统合的训练器材
悬吊式器材 滑行类器材 滚动类器材 弹跳类器材 触觉功能训练器材 重力类器材 行走类器材 视觉类器材 听觉类器材
九、注意事项
(1)强化安全意识,确保治疗安全; (2)加强团队合作; (3)制定切合实际的治疗目标; (4)遵守治疗原则; (5)避免医疗机构治疗与家庭脱节。

第5章人的信息处理

第5章人的信息处理
(3)信息传递模式。人机系统中,信息在信息源和信宿 (信息接收者)之间传递过程通常有三种模式:
A.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被信宿完全接收。
B.信源发出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消耗殆尽。 C.从信源发出的信息虽然有些损耗,信宿收到的信 号也混有某些噪声成分,但仍有部分信源发出的信息被有 效地传送到了信宿。
三、人的信息加工
(一)反应时的概念 一般将外界刺激出现到操作者根据刺激信息完成 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反应时。反应时又称反应潜 伏期,反应不能在给予刺激的同时立即发生,而是有 一个反应过程。 反应过程包括刺激使感觉器官产生活动,经由神 经传递至大脑,经过加工处理,再从大脑传给肌肉, 肌肉收缩后作用于外界的某种客体。
四、人的信息传递能力
(1)理论能力估计与人的实际能力。哈佛大学的米勒的 结论:“在最理想的条件下,传信能力的实际上限似乎处 于25 bit/s左右,至今无人声称最高值能达到40 bit/s”。 (2)感知觉的绝对辨认能力。辨认能力是指当单个的 刺激呈现而不与其他刺激作比较的条件下,感觉器官所具 有的辨认能力。 (3)信息传递率。信息传输速率(R)是指人在单位时 间内能传递的信息量。由于实验条件的不同,所得的信息 传递率也不完全一致。一般认为,人的通道容量约为7 bit 左右,即人每秒最大可传递7 bit左右的信息量。 实际上,人的信息传递率远远高于7 bit,这是因为作 用于人的感官的外界刺激往往都是多维度的。
3.外部条件 大脑依据记忆而积累的经验来确定如何处理新接受 的信息和进行什么样的行动。信息处理过程与处理信 息者的知识、技能等个人的因素有很大关系。但同时 作业时间、时机以及作业条件等也有影响。例如,作 业环境对作业者的生理和心理有直接和间接影响。在 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信息的处理能力或者是增大或者 是减少。

人体解剖学中的感觉系统结构

人体解剖学中的感觉系统结构
体功能。
感觉系统疾病的诊断
体格检查
医生会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表 现,对病变部位进行详细的体
格检查,以初步判断病因。
神经电生理检查
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如肌电 图、诱发电位等,可以评估神 经传导功能,进一步确诊病因 。
影像学检查
如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 辅助诊断,观察病变部位的结 构性改变。
血液检查
05
感觉系统的疾病与治疗
感觉系统疾病的症状
01
02
03
04
疼痛
疼痛是感觉系统疾病最常见的 症状之一,可能表现为刺痛、
钝痛、烧灼痛等。
麻木
感觉系统疾病可能导致麻木感 ,表现为皮肤触觉、痛觉、温
度觉等感觉减退或消失。
感觉异常
患者可能会感到皮肤有蚂蚁爬 行、瘙痒、针刺感等异常感觉

肌肉萎缩
长期的感觉系统疾病可能导致 支配区域的肌肉萎缩,影响肢
02
感受器
感受器的定义
01
感受器是人体中能够感受外界刺 激的器官或结构,它们能够将外 界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 大脑进行处理。
02
感受器通常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 位,如皮肤、肌肉、关节、内脏 等,它们能够感知到各种刺激, 如温度、疼痛、压力、振动等。
感受器的分类
根据感受器的作用原理,可以分为化学感受器、机械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光感 受器等。
根据感受器的分布位置,可以分为外感受器、内感受器和本体感受器。外感受器 主要分布在皮肤和粘膜,内感受器主要分布在内脏和肌肉,本体感受器主要分布 在关节和肌肉。
感受器的功能
感受器能够感知外界刺激,并将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进行处 理。
感受器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行为反应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如疼痛感受 器能够感知到疼痛刺激,引起人体的防御反应。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习题与解答5-1试求题5-1图(a)、(b)网络的频率特性。

u r R1u cR2CR2R1u r u c(a) (b)题5-1图R-C网络解(a)依图:⎪⎪⎪⎩⎪⎪⎪⎨⎧+==+=++=++=2121111212111111221)1(11)()(RRCRRTCRRRRKsTsKsCRsCRRRsUsUrcττωωτωωωωω11121212121)1()()()(jTjKCRRjRRCRRjRjUjUjGrca++=+++==(b)依图:⎩⎨⎧+==++=+++=CRRTCRsTssCRRsCRsUsUrc)(1111)()(2122222212ττωωτωωωωω2221211)(11)()()(jTjCRRjCRjjUjUjGrcb++=+++=="5-2某系统结构图如题5-2图所示,试根据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求下列输入信号作用时,系统的稳态输出)(tcs和稳态误差)(tes(1)tt r2sin)(=(2))452cos(2)30sin()(︒--︒+=ttt r题5-2图反馈控制系统结构图解 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21)(+=Φs s 频率特性:2244221)(ωωωωω+-++=+=Φj j j 幅频特性: 241)(ωω+=Φj相频特性: )2arctan()(ωωϕ-=-系统误差传递函数: ,21)(11)(++=+=Φs s s G s e则 )2arctan(arctan )(,41)(22ωωωϕωωω-=++=Φj j e e(1)当t t r 2sin )(=时,2=ω,r m =1则 ,35.081)(2==Φ=ωωj 45)22arctan()2(-=-=j ϕ4.1862arctan )2(,79.085)(2====Φ=j j e e ϕωω )452sin(35.0)2sin()2(-=-Φ=t t j r c m ss ϕ)4.182sin(79.0)2sin()2(+=-Φ=t t j r e e e m ss ϕ (2) 当 )452cos(2)30sin()(︒--︒+=t t t r 时: ⎩⎨⎧====2,21,12211m m r r ωω5.26)21arctan()1(45.055)1(-=-===Φj j ϕ 4.18)31arctan()1(63.0510)1(====Φj j e e ϕ>)]2(452cos[)2()]1(30sin[)1()(j t j r j t j r t c m m ss ϕϕ+-⋅Φ-++⋅Φ=)902cos(7.0)4.3sin(4.0--+=t t)]2(452cos[)2()]1(30sin[)1()(j t j r j t j r t e e e m e e m ss ϕϕ+-⋅Φ-++⋅Φ=)6.262cos(58.1)4.48sin(63.0--+=t t5-3 若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h t e e t tt()..=-+≥--11808049试求系统频率特性。

普通心理学 第五章 感觉

普通心理学    第五章  感觉

他们正可利用感觉被剥夺后的清静安宁,思考学业或整理毕业论文的思路,但学生们
不久就发现,他们的思维变得混乱无章,他们忍受不了几天就不得不要求立刻离开感
觉剥夺的实验室,放弃20美元的报酬。

实验后,学生们报告说,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无法做清晰的思索,哪怕是在很短的
时间内;他们感觉自己的思维活动好像是“跳来跳去”的,进行连贯性的集中注意和

另外,年龄对音调的感受性也有较大影响。
• 2.音响——反映声波振动的幅度。声波振动的幅度大,声 音则响,振动幅度小,声音则弱。
• 音响的感受范围是0--130分贝。超过130,则引起痛觉。
• 3.音色——反映声波的混合状态。分为纯音和复合音。

当不同的声音混合在一起时,人仍然可以听出组成该
混合声的各种声音的音色。
S= 1 R
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之间 成反比关系。
精选ppt
9
• (二)差别感觉阈限 •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性质刺激物之间的最
小差别量。相对应的感受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
• ——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 • ——韦伯定律:
ΔI K=
I • ——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在刺激过强或者
• ——光化学反应引起神经细胞 的兴奋,化学能转化为神经电 能,产生神经电脉冲,经双极 细胞到达视神经节细胞,并沿 着视神经节细胞组成的视神经, 离开眼睛上行传入大脑枕叶视 觉中枢。
精选ppt
16
三、视觉现象
(一)视觉的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1.明度的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阈限 在正常情况下,人眼对光的强度具有极高的

精选ppt
28
(二)声音的混合与掩蔽

自考《普通心理学》各章重点

自考《普通心理学》各章重点

《普通心理学》各章重点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心理学的由来及发展,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历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性质和方法。

本章重点如下:〔一〕基本概念:感应性P8、心理、心理状态P5、认知过程P2、情感过程P3、意志过程P4、个性P4〔二〕思考题:1、心理产生的标志是什么?怎样证明?答:动物对生物学刺激做出反应,说明心理现象产生。

蚯蚓试验证明。

2、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有何本质区别?答:语言的出现,产生了思维,对事物本质做出反应。

3、为什么说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如何证明?P7答: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脑的发展导致心理的发展。

〔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如狼孩等〕〔3〕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能动的反应。

4、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有何根据?P15-165、简述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意义?P18〔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试验室〕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一〕基本概念:神经元P27、突触P29、本能、反射P49、反射弧P49、反馈P49、兴奋过程P47、抑制过程P47、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P50、第一信号系统P53、第二信号系统P53〔二〕思考题:1、简述突触的结构和功能。

P29-30答:突触的结构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突触的机能主要是使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进行通讯联络,使神经冲动有效地在神经系统内传导。

2、为什么说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有何根据?P303、简述脑干网状结构及下丘脑的功能。

P334、简述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

P48〔考过〕5、哪些事实证明大脑两半球的机能是非对称的?P446、R.W.斯佩里对裂脑人的实验研究说明了什么?有何意义?P467、第二信号系统对人的心理活动有何重要作用?答:第二信号系统是人们获得间接知识和经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

8、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有何区别?P529、简述言语机能联合区的功能。

物理治疗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云南中医药大学

物理治疗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云南中医药大学

物理治疗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章测试1.物理治疗学,是研究如何通过功能训练、物理因子、手法治疗,来提高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改善或重建机体功能的一种医学相关学科。

()参考答案:对2.物理治疗可以分为哪几类()参考答案:以各种物理因子为主要手段的技术;以功能训练为主要手段的技术;其余选项都是;以手法为主要手段的技术3.物理因子治疗包括电疗法、光疗法、超声波疗法、磁疗法、水疗法、生物反馈疗法以及其他理疗方法。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关节活动度的英文简称是()参考答案:ROM2.脑卒中偏瘫早期对偏瘫侧肩关节只能做无痛范围内的活动,目的是()参考答案:保持关节活动度3.关节活动度训练的适应证是()。

参考答案:关节挛缩4.有关被动关节活动训练,错误的是()参考答案:训练时患者可以忍受剧痛5.对深度昏迷的患者进行被动活动的目的不包括()参考答案:增强本体感觉第三章测试1.有关独立转移的原则,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水平转移时,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应尽可能相等,尤其是四肢瘫患者转移时2.有关帮助转移的原则,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必须有很强的体力3.有关被动转移的原则,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搬运时患者应当向帮助者看,而不是向地板看4.关于体位转移方法的原则,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转移频繁时应选用升降机5.偏瘫患者在帮助下从坐位到立位的转移,正确是( )参考答案:患者必须学会向前倾斜躯干,保持脊柱伸直第四章测试1.下列不是肌肉牵伸适应症的是( )参考答案: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组织有炎症、感染、结核或肿瘤2.牵张训练的适应证是()。

参考答案:关节挛缩3.下列不是肌肉牵伸禁忌症是是( )参考答案:体育运动后肌肉产生的疼痛4.有关徒手被动牵伸的肩关节的前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牵伸肌群:肩关节前屈肌群5.有关被动徒手牵伸髋部肌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髋关节内收牵伸髋内收肌群第五章测试1.下列不属于附属运动手法的是()参考答案:按揉2.生理性运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参考答案:牵拉3.关节松动技术中的一级手法是指()参考答案:治疗师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的来回推动关节4.关节松动技术中的手法选择,错误的是()参考答案:二级手法适用于治疗因关节僵硬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5.下列关节松动技术中手法操作技巧,错误的是()参考答案:治疗疼痛时,手法应超过痛点第六章测试1.肌力是指 ( )参考答案: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最大力量2.由长期制动引起的肌肉萎缩属于()参考答案:废用性肌肉萎缩3.离心性收缩时,肌肉的起点和止点之间的距离()参考答案:延长4.肌力训练时,主动运动主要适用的肌力为()参考答案:3级5.抗阻主运动适用于肌力评定为()的患者参考答案:4~5级慢速度的手法(如三级)可缓解紧张第七章测试1.颈椎首次牵引重量相当于总体重的()参考答案:10%2.颈椎牵引时间是()参考答案:10~30 min3.前屈位颈椎牵引一般采用颈椎前屈角度为()参考答案:10~30度4.下列不适用于电动持续牵引的是()参考答案:有明确的神经根受损体征,但无明显神经根炎症和水肿的患者5.电动骨盆牵引为避免牵引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首次牵引治疗的牵引力不应超过患者体重的()参考答案:30%第八章测试1.以下不属于局部稳定肌群的是()参考答案:腹直肌2.以下不属于整体稳定肌群的是()参考答案:腹横肌3.SET诊断系统的核心是()参考答案:弱链测试4.以下属于悬吊训练的基本原则的是()参考答案:注重整体性训练;以闭链运动为;渐进抗组训练原则;无痛原则;在不稳定的平面上进行训练5.判断SET弱链系统的测试包括()参考答案:不能正确完成动作;左右侧表现不一致;疼痛第九章测试1.软组织贴扎技术中通常将贴布裁剪成不同形状,以下错误的是()。

解剖学及组织学知识点

解剖学及组织学知识点

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一、人体的组成及解剖学术语1、人体的组成:①细胞: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②组织:由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群借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构成。

人体共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③器官:有几种不同组织构成具有一定的形态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④系统:由许多功能相关的器官连接在一起,完成某一方面功能。

人体共有九大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系统、神经系统。

2、常用解剖学术语:①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

②方位:近头顶者为上,近足底者为下,近腹者为前,近背者为后;距正中矢状面者为内侧,远者为外侧;以附着点为准,距其近者为近侧,反之为远侧;对空腔脏,距其腔内近者为内,远者为外;以体表为准,近者为浅,远者为深。

③轴:冠状轴(成左右位)矢状轴(成前后位)垂直轴(成上下位)④面: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的切面)管状面(将人体分为前后两半的切面)水平面(将人体分为上下两半的切面)二、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的定义1、解剖学:以肉眼观察的方法,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2、组织学:借助显微镜研究正常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微细结构的科学。

3、胚胎学:研究人体在发生、发育和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基本组织一、上皮组织的构造特点、被覆上皮的分类和构造、结缔组织的分类结构特点、肌组织的一般结构和分类、神经元、神经纤维的概念构造和分类1、上皮组织的构造特点:细胞多而密集,细胞间质少,有极性,一般无血管。

4、肌组织的一般结构和分类:肌组织由细长呈纤维状的肌细胞构成,肌细胞又称肌纤维,肌纤维的细胞膜又称肌膜,细胞质称肌浆。

肌浆内含有大量的肌原纤维。

肌原纤维具有收缩性。

肌组织分为:平滑肌,骨骼肌、心肌三大类。

5、神经元:神经元的形态多样,但都有突起,所以神经元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耳(external ear)组成 外耳(external ear)组成: 组成: 耳廓(pinna或auricle) 耳廓(pinna或auricle) 和外耳道( 和外耳道(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anal)。 主要作用:集音, 主要作用:集音,将声 音的能量集中于鼓膜上。 音的能量集中于鼓膜上。 外耳道对3kHz左右的频 外耳道对3kHz左右的频 率有明显扩音作用。 率有明显扩音作用。 中耳( ear)组成: 中耳(middle ear)组成: 鼓膜、鼓室、听骨链、 鼓膜、鼓室、听骨链、 中耳肌肉及咽鼓管。 中耳肌肉及咽鼓管。 主要功能: 匹配阻抗( 主要功能: 匹配阻抗(鼓膜 与卵圆孔的面积对比 13.5: 13.5:1;听骨链的杠杆 作用使声音机械作用增 益)。
5、视觉的中枢机制 视觉膜神经节细胞的轴突 形成视神经, 形成视神经,经过视交 叉部分地交换神经纤维 再形成视束, 后,再形成视束,传到 中枢的若干部位, 中枢的若干部位,其中 包括丘脑的外膝体( 包括丘脑的外膝体(外 侧膝状核, 侧膝状核,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LGN)、 LGN)、中脑的四叠体 上丘(superior 上丘(superior colliculus, SC)、顶盖 SC)、 前区(area pretectum)、 前区(area pretectum)、 下丘脑和视皮层(visual 下丘脑和视皮层(visual cortex)等 cortex)等。
Hale Waihona Puke 内耳(inner ear) ear) 内耳( 包括前庭 veatibule) (veatibule) 和耳蜗 cochlea) (cochlea) 两个部分。 两个部分。 前庭与平衡感觉 有关。 有关。而耳蜗 与听觉有关, 与听觉有关, 主要是实现了 声波的换能过 程。
耳蜗: 耳蜗:
作用: 作用: • 换能 机械性频率分析器, 机械性频率分析器,将复杂 的声波分解成一系列频率 组分。 组分。 结构: 结构: 骨质外壳包裹的管状结 它围绕着蜗轴盘绕, 构,它围绕着蜗轴盘绕, 整个管道在底部较粗而顶 部较细,形似蜗牛。 部较细,形似蜗牛。
(2)神经节细胞 其他分类: 其他分类: 猴: M(投射到外膝体 M(投射到外膝体 的大细胞层 Magnocellular layer) :感受野 大,对空间对 比度微小差别 和运动敏感, 和运动敏感, 对颜色不敏感 P (投射到外膝体 (投射到外膝体 的小细胞层 Parvocellular layer): layer):感受野 小,有高的空 间分辨率, 间分辨率,对 颜色敏感 猫:X、Y、W (根据对光栅 刺激反应的空
双极细胞的感受野 是同心圆式的中心 -周边颉颃式: 周边颉颃式: on- 中心细胞 : 细 on- 中心细胞: 胞的感受野对中心 闪光呈去极化反应 off- 中心细胞 : 对 off中心区闪光呈超极 化反应 光感受器细胞是谷 氨酸能的, 氨酸能的,同一种 递质引起双极细胞 的反应极性完全相 反,这是由于双极 细胞具有不同的谷 氨酸受体所致。 氨酸受体所致。
1)外膝体
• 外膝体的结构: 外膝体的结构: 猴和人) 分6层(猴和人)
• 外膝体神经元感 受野性质: 受野性质:中心 -周边颉颃式。 周边颉颃式。
• 外膝体功能: 外膝体功能: 调节视觉信息: 调节视觉信息: 中继神经元接受视网膜输入并投射到视皮层 后者在膝体内部形成抑制性突触。 去,后者在膝体内部形成抑制性突触。 外膝体神经元还接受中脑网状结构、 外膝体神经元还接受中脑网状结构 、 上丘和 视皮层的下行输入, 视皮层的下行输入,因此成为中枢控制和调节视 觉信息流的关键部位。 觉信息流的关键部位。 外膝体神经元接受一些脑干弥散性通路的影 响。 对视觉信息进行处理: 对视觉信息进行处理: 空间、 视觉信息在此得到分别的编组和处理 :空间、 颜色、位置、朝向、视差(同一物体在双视网 颜色、位置、朝向、视差( 膜上成像位置的差别) 膜上成像位置的差别)等。
二、听觉
1 、 声音的基本特征和听觉系统的基本 功能 1)声音是在一定介质中传递的一种机械 1)声音是在一定介质中传递的一种机械 振动。 振动。 纯音:声音的波形为正弦,它对应于简 纯音:声音的波形为正弦, 谐振动:W=Am×Sin(2πft+θ)。 谐振动:W=Am×Sin(2πft+θ)。正弦 声波可由下列物理量来表征:频率、 声波可由下列物理量来表征:频率、 周期、波长、相位、幅度。 周期、波长、相位、幅度。 复杂音:复杂波形。 复杂音:复杂波形。
(4)方位和方向敏感性神经节细胞 对刺激光栅呈现朝向或方位敏感性, 对刺激光栅呈现朝向或方位敏感性,即 对刺激光栅的某个特定方位的反应较别的方 位更强。 位更强。 蛙和鸽:对运动方向、 兔、蛙和鸽:对运动方向、运动速度和特 殊图形产生选择性反应。 殊图形产生选择性反应。 (5)经典感受野以外区域的反应:经典感受 经典感受野以外区域的反应: 野外有一个面积很大的去抑制区 region), (disinhibitory region),对该区弥散光刺 激能增强中心区的反应,功能: 激能增强中心区的反应,功能:可检测大面 积的亮度梯度。 积的亮度梯度。
无长突细胞依其 无长突细胞依其 对闪光的反应 性质可分为两 类:瞬变型和 持续型。 持续型。 瞬变型: 瞬变型:对光强 度变化量特别 敏感。 敏感。 持续型: 持续型:呈两类 型(去极化反 应和超极化反 应)。
网间细胞: 属多巴胺能神经元,在亮光下, 网间细胞: 属多巴胺能神经元,在亮光下, 释放多巴胺增加, 释放多巴胺增加,使水平细胞间的电耦 合消失,水平细胞对光点刺激反应变大, 合消失,水平细胞对光点刺激反应变大, 而对全视野的光刺激反应减小。 而对全视野的光刺激反应减小。暗适应 视网膜多巴胺释放量减小。 时,视网膜多巴胺释放量减小。
(3)颜色颉颃 的神经节细 胞 人类、猴和鱼: 人类、猴和鱼: a、感受野中 心区对红光 产生on反应 反应, 产生on反应, 对绿光产生off 对绿光产生off 反应 b、感受野中 心区对红光 产生off反应 反应, 产生off反应, 对绿光产生 on反应 on反应 意义:抽提了外 意义: 部世界的颜 色反差或色 对比度信息。 对比度信息。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反应的类型: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反应的类型: Onoff中心感受野 (1) On-中心感受野细胞 和 off中心感受野 细胞,大多数哺乳动物(如猴和猫) 细胞,大多数哺乳动物(如猴和猫)视网膜 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具有相对应的中心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具有相对应的中心-周 边拮抗式。 边拮抗式。
声音的感觉特性及其与物理特性的关系 音调:是对声音频率的主观感觉。 音调:是对声音频率的主观感觉。 响度:是对声音幅度的主观感觉。 响度:是对声音幅度的主观感觉。 音色:音色与声音的频谱特性有关。 音色:音色与声音的频谱特性有关。对音乐 而言,音色主要由某一基频音的谐波决定。 而言,音色主要由某一基频音的谐波决定。 2) 听觉系统的基本功能:人际交流在很大程度上 听觉系统的基本功能: 是通过听觉系统来进行
2、听觉通路的基本 结构 无脊椎动物的听觉 通路: 通路:大部分无脊 椎动物是通过体内 的机械感受器和本 体感受器来进行的。 体感受器来进行的。 昆虫具有特化听觉 系统, 系统,分为外周听 觉感受器和中枢两 部分。 部分。 脊椎动物的听觉通 路 组成:外耳、中耳、 组成:外耳、中耳、 内耳和中枢听觉神 经系统。 经系统。
视皮层功能柱:具有相似视功能的细胞在 视皮层功能柱 : 厚度约2mm的视皮层内部以垂直于皮层 厚度约 2mm的视皮层内部以垂直于皮层 表面的方式呈柱状分布。 表面的方式呈柱状分布。 方位功能柱( column) 方位功能柱 ( orientation column ) 是初级视皮层的一个独特的功能柱。 是初级视皮层的一个独特的功能柱。 眼优势柱: 对左、 眼优势柱 : 对左 、 右眼视信号有优 势细胞柱 颜色功能柱 方向功能柱 空间频率功能柱
感受器细胞对光的反应都 感受器细胞 对光的反应都 是超极化反应。 是超极化反应 。 感受野 大致为圆形, 直径较小, 大致为圆形 , 直径较小 , 如鳖视锥细胞的感受野 直径约为0 mm。 直径约为0.1mm。 水平细胞的反应是多样性 的: • L型细胞对不同波长闪光 刺激的反应都是去极化 • C 型 细 胞 则 是 二 相反 应 型的, 型的 , 即对短波长和中 波长的反应超极化, 波长的反应超极化 , 而 对长波长闪光的反应为 去极化。C型细胞也可 能三相反应。 能三相反应。
4、视网膜内的信息处理--视网膜细胞对光刺激 视网膜内的信息处理--视网膜细胞对光刺激 的不同反应和感受野 视觉感受野(visual 视觉感受野(visual receptive field):视 field): 觉系统中, 觉系统中,任何一级神经元都在其视网膜有 一个代表区, 一个代表区,在该区内的化学变化能调制该 神经元的反应, 神经元的反应,则称这个特定的视网膜区为 该神经元的视觉感受野。 该神经元的视觉感受野。
视觉系统的第一视通路( 视觉系统的第一视通路(大部分纤维 神经节细胞 外膝体中继神经元(relay 外膝体中继神经元(relay cell) 直接经视放射到视皮层 膝体外通路或第二视通路(小部分纤维, 膝体外通路或第二视通路(小部分纤维,与眼 动控制有密切关系) 动控制有密切关系): 视觉的小部分纤维走向内方 上丘浅层神经元 丘脑枕( thamalus) 丘脑枕(pulvinar thamalus) 视皮层
2)视觉皮层 视皮层由许多区域组 成。初级视皮层被 研究得最为透彻, 研究得最为透彻, 它 又 叫 皮 层 17 区 或纹状皮层。 或纹状皮层。主要 有锥体细胞和星型 细胞。 细胞。从表层到白 质分为6层,第4 层特别厚, 层特别厚,接受感 觉输入( 觉输入(外膝体输 入)。
视皮层细胞分类与感受野性质(Hubel和 视皮层细胞分类与感受野性质(Hubel和 Wiesel): Wiesel): • 简单细胞:感受野呈狭长型,对弥散 简单细胞:感受野呈狭长型, 光无刺激反应,细胞具有很强的方位选 光无刺激反应, 择性; 择性; • 复杂细胞:感受野比较大,其特性也具 复杂细胞:感受野比较大, 有强烈的方位选择性, 有强烈的方位选择性,刺激在较大的感 受野内任何位置均能引起反应。 受野内任何位置均能引起反应。 • 超级复杂细胞:对多种复杂的图形产 超级复杂细胞: 生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