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籼稻-小麦”耕作制度的缺陷及优化途径

合集下载

豫南地区“稻套麦”技术的应用

豫南地区“稻套麦”技术的应用
壤过湿 , 既不易收刨 , 且 块 根 含 水 量 过 大, 收后不耐贮藏 , 此 时 可 先 割 去 茎蔓 , 晒 几 天等 土 壤 稍干 后 收刨 。 留种用 的 夏薯 , 宜在 晴天 上 午 收 刨, 将 薯 块 放 在 田 间晒 一晒 , 当 天下
等 因素 来确 定 。地温 在 l 8℃左右 时, 甘薯 块根 重量 增加很 少 ; 在
三叶期前 结束水 稻收获 工作 ; 最佳 播种 时间为水
稻收 割前 5 - 6 天, 加上 割晒 稻 3天 , 麦、 稻共存 期 为8 - 9 天 。一 般在 l O 月2 o - _ 2 5日播种 , 收稻时麦 苗处 于 1 . 1 叶 较为 理想 。 为争 取播 后早 苗 、 齐 苗
苗, 从 而延长了小麦生长物候期 , 进而促进 了小 麦 的高产优质 ; 同时也省工 、 省时 , 节 约用 种 , 仅耕 耙
平整土地一项每 6 6 7 平方米就 可降低成本 6 0 元 左
右 。 ● 陈 昌 王 海峰 河 南省 商城 县植 保 站 4 6 5 3 5 0
与壮苗 , 应在套播 小麦 前 1 ~ 2 天, 每6 6 7 平方 米稻
田施复合肥 2 0 ~ 3 O 千克 , 弥补基肥 的缺乏 , 确保壮
做到稀播 、 匀播。 4 . 开墒降渍 。开好 内外 沟 , 既能覆泥 防露子 、 防冻 , 又可排水防渍害。
轮作 就成 了各 合作 社 和种 粮大 户 的首选 种植 模 式 。近两年 , 商 城县大力发展粳稻种植 , 但 由于粳
稻要在 1 0 月底才能收获 , 因而稻 、 麦茬 口就变得更
皮, 否则贮藏 期 易发 生烂窖 。 ●
区切干用的春薯 或腾 茬种冬小麦的

般在 “ 寒露 ” 前后收 刨 ; 留 种 用 的

豫南直播稻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豫南直播稻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20,26(22)豫南直播稻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胡杨(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摘要:该文分析了豫南地区直播稻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水稻直播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直播;杂草稻;病虫草害;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0)22-0039-02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约占我国粮食作物的25%,总产量位居粮食作物之首。

只有发展好了水稻生产,才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1]。

水稻直播栽培是一种简便高效的生产方式,直播具有无缓苗期、分蘖发生早、分蘖节位低、有效穗数多等特征,为水稻增产增值奠定了基础[2]。

从多年生产实践看,豫南地区随着直播稻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部分种植者对技术掌握不当,出现了播种质量差、杂草多发等问题。

为此,本文分析了直播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期提高直播稻的生产水平[3]。

1水稻直播存在的问题1.1杂草稻多发杂草稻是隐藏在耕作层中的稻种,当外界条件适宜的时候,其就会从从大田中萌发生长成为“自生稻”,具有明显的地总茎特征,与直播稻争夺养分,并且生育期不一致,若混收降低稻米品质和商品价值。

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3种,一是由野生稻进化而来;二是遗落于田间的稻种;三是栽培稻与野生稻经杂交进化而来。

从豫南地区直播稻中的杂草稻来看,杂草稻主要由稻种带入农田,在田间自行繁殖并迅速蔓延,加上生育期不一致和收获时导致的落粒,从而形成了较大的危害。

随着近年来豫南地区直播稻面积的不断增加,直播次数的增加,加重了杂草稻的发生程度。

1.2水稻植株难保全苗、匀苗由于传统的耕作方式很难保证田面平整,地面相差高度较大,若遇阴雨天气,导致烂种情况的发生,造成缺苗,影响水稻的生长速度,导致后期难以管理。

部分农户为排水后播种过早,导致稻种陷泥过深,造成烂种,降低出苗率,影响产量。

豫南地区水稻旱种栽培管理技术

豫南地区水稻旱种栽培管理技术

豫南地区水稻旱种栽培管理技术水稻是中国人的主食之一,其种植管理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在豫南地区,由于气候干燥,水资源短缺,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

水稻旱种栽培技术成为了一种新的选择。

本文将介绍豫南地区水稻旱种栽培管理技术,希望能够对农民们的种植工作有所帮助。

一、土壤选择旱种水稻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土壤进行种植。

在豫南地区,由于土壤酸性较大,通透性较差,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土壤改良措施来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首先要对土壤进行酸碱度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施肥,选择适宜的土壤改良剂进行施用,从而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二、水源管理旱种水稻需要进行良好的水源管理。

在豫南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需要通过精细化的灌溉系统来进行水源的管理。

可以选择滴灌或者喷灌系统,根据不同地块的水稻品种和生长情况进行灌溉。

还要注意利用雨水资源,可以设置集雨设施,对降雨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利用。

三、品种选择对于豫南地区的旱种水稻来说,品种的选择至关重要。

需要选择适应该地区干旱条件的耐旱品种,比如舂陵旱稻、郑玉白旱稻等。

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能够在干旱的条件下正常生长和发育。

四、施肥管理良好的施肥管理是旱种水稻的关键。

在豫南地区,由于土壤酸性大,需要进行石灰化处理,使土壤PH值适宜。

还需要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水稻的生长情况进行合理的施肥,可以选择有机肥、复合肥等进行施用,注意施肥的时间和量,以免造成浪费或者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五、病虫害防治在进行水稻旱种栽培管理时,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如果发现病虫害的情况,要及时进行防治,可以选择无公害的生物防治药剂,也可以选择天敌虫进行防治。

要注意隔离地块,在疫病爆发时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病虫害传播。

六、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水稻旱种栽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要注意杂草的清除工作,保持地块的整洁和干净。

还要注意及时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还要关注水稻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施肥、灌溉等工作,保持水稻的健康生长。

豫南稻茬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豫南稻茬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农业科学

豫南稻茬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商城县赤城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 潘 红 信阳市浉河区农业局 管仁海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周国勤
摘 要:分析了豫南稻茬麦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选用优质高产品种、科学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四 大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为促进豫南稻茬小麦生产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六) 生育期间降水较多,病虫草 害发生严重
豫南稻茬小麦生育期间气候湿润, 高温多雨,正常年份平均降雨量一般 500mm左右,不少年份达到650mm左 右,受湿害的年份达75%左右。春季和 秋季雨水偏多,小麦常因阴雨天气延 误播期,特别是生育后期(4月下旬至5 月底) 常出现连阴雨天气,光照少, 高温高湿,影响开花与灌浆,使根系 生长发育不良、早衰,多种病虫草害 频繁发生且较重。前期难以精耕细作, 后期常形成高温高湿逼熟,所以,小 麦籽粒饱满度差,外观商品价值低, 产量低而不稳。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农业科学

和品质的影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实现小麦高产稳产优 质高效。
(一) 选用适宜的品种,适期播种 选用优质高产早熟抗病的半冬性 或弱春性品种,以扩大半冬性品种为 主,根据品种特性确定播种适期。最 佳播期是根据小麦越冬前0℃以上有效 积温能满足形成一类壮苗标准所要求 的时间。如,淮北一类壮苗标准:半 冬性品种主茎6~7叶1心,幼穗分化至 二棱期;春性品种主茎5~6叶1心,幼 穗分化单棱末期至二棱初期。在豫南一 般半冬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10-25日, 弱春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15-30日。 (二) 降低播量,改撒播为条播 稻茬小麦以降低播量为主,改撒 播为机械化条播,以播量不超过

豫南弱筋小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豫南弱筋小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豫南弱筋小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23-10-27contents •引言•豫南弱筋小麦产业现状•豫南弱筋小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策与建议•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目录01引言背景豫南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弱筋小麦是其特色农产品之一。

然而,在豫南地区弱筋小麦产业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其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意义通过对豫南地区弱筋小麦产业存在问题的研究和对策的探讨,为该地区弱筋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与意义通过对豫南地区弱筋小麦产业存在问题的深入调查和分析,探讨其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瓶颈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豫南地区弱筋小麦产业的提升和发展。

研究目的采用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调查、专家访谈和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对豫南地区弱筋小麦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通过实践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方法02豫南弱筋小麦产业现状气候条件豫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的特点,适宜于小麦的生长。

小麦种植历史豫南地区的小麦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小麦种植的记载。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质小麦市场需求增加,豫南地区的小麦种植面积逐渐扩大。

豫南地区气候条件与小麦种植历史豫南弱筋小麦种植面积与分布种植面积根据统计数据,豫南地区的弱筋小麦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其中主要分布在信阳、驻马店、南阳等地区。

分布情况豫南地区的弱筋小麦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其中平原地区的种植规模较大,丘陵地区的种植规模较小。

豫南弱筋小麦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生产技术豫南地区的弱筋小麦生产技术主要包括优良品种选育、精量播种、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推广应用。

管理水平豫南地区的弱筋小麦管理水平总体来说比较先进,一些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如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等已经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小麦免耕栽培存在的问题及解法

小麦免耕栽培存在的问题及解法

小麦免耕栽培存在的问题及解法在两年小麦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实践中发现,农民对小麦免耕技术很欢迎,但由于播种环节存在问题,导致小麦出苗少,缺肥严重而减产,现提出具体解决方法。

一、存在问题出苗少的原因:一是水稻人工收割后,农户不晒稻草,秋季雨多,稻草长时间堆在田里,变得湿、软、烂。

播种后,稻草覆盖撒不开,草就盖的厚、实,影响出苗,没盖上草的种粒飞鸟会吃掉。

二是农户直接把碳铵撒施田面,然后播种,因种籽接触碳铵烧种、烧苗。

缺肥的原因:一是农户把碳铵按50公斤/亩,过磷酸钙20公斤/亩用量混合后,在晴天直接撒施田面,然后播种,虽然底肥用量已够,但碳铵分解快,氨气挥发,导致麦苗严重缺肥。

二是底肥用量本身不足,追肥如遇冬季少雨,借雨水用尿素追肥因抓不住下雨的机会,追肥补氮不能实现。

二、解决方法防止出苗少应该在水稻收获后,将稻草捡起,晴天晾晒,雨天集中堆放,小麦播种后,稻草覆盖尽量做到薄厚适度,盖匀、盖严,一亩稻草覆盖1.5-2亩为宜。

防止缺肥为预防烧种、烧苗,小麦免耕田一般使用小麦专用肥或复合肥,为防止冬季少雨无水,不便追肥,底肥用量比例稍大,追肥用量比例略小,每亩可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公斤、尿素10公斤,然后播种。

施用碳铵的农户,可将碳铵按50公斤/亩用量溶于尿水或清水中泼施田面,过磷酸钙按20公斤/亩用量撒施,然后播种覆盖。

元月前抢雨天看苗追肥一次用尿素5公斤/亩。

三、机收水稻田块小麦免耕法注意事项:一是及早清除田面稻草节,集中堆放在田边,注意适时晾晒,以保证覆盖用草数量充足。

这样做一可使除草时田间杂草充分与除草剂药液接触;二可防上播种时麦粒撒落在稻草上;三可避免稻草节遇雨水腐烂、覆盖时稻草不够,而播种后,稻草如能盖严、盖匀,会加速田间杂草死亡,防止草害发生,麦苗出苗率高,苗齐。

二是由于联合收割机碾压,除田间、四周正常开沟外,需平整田面,以利田间排水。

豫南稻茬麦湿害成因及其防控措施

豫南稻茬麦湿害成因及其防控措施

豫南稻茬麦湿害成因及其防控措施
豫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其中稻米和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然而,由于气候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稻茬麦湿害成为了该地区农民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本文将从成因和防控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成因
稻茬麦湿害是指在稻田收割后,未及时清理稻茬,导致稻茬在田间腐烂,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和氨气等有害物质,进而对麦田造成危害的现象。

具体来说,稻茬麦湿害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稻田和麦田相邻:由于稻田和麦田相邻,稻茬中的有机物质和氨气等有害物质会通过风力、水流等途径进入麦田,对麦田造成危害。

2. 稻茬未及时清理:由于农民忙于其他农事活动,未能及时清理稻茬,导致稻茬在田间腐烂,产生大量的有机酸和氨气等有害物质,进而对麦田造成危害。

3. 土壤酸化:稻茬中的有机酸和氨气等有害物质会导致土壤酸化,进而影响麦田的生长和发育。

二、防控措施
为了有效防止稻茬麦湿害的发生,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及时清理稻茬:在稻田收割后,应及时清理稻茬,避免稻茬在田间腐烂,产生有害物质。

2. 隔离稻田和麦田:在种植时,应尽量避免将稻田和麦田种植在相邻的地块上,以减少稻茬麦湿害的发生。

3. 施用石灰:在麦田种植前,可以适量施用石灰,以调节土壤酸碱度,减少稻茬麦湿害的发生。

4. 种植抗病品种:在麦田种植时,应选择抗病品种,以减少稻茬麦湿害对麦田的危害。

稻茬麦湿害是豫南地区农民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但只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就能够有效地减少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豫南麦区小麦产量的制约因素与应对措施

豫南麦区小麦产量的制约因素与应对措施

种 子科 技 ・
・0 2(6) 21 0 ・
中 图分 类号 : 1 . 8 S 5 20 4 文献标志码 : B
・ 适用 技术 ・
文章 编 号 :1 0 - 6 0 2 1 ) 6 0 3 — 2 05 29 (0 2 0 — 0 3 0
豫 南麦 区小麦产量 的制约 因素与应对措施
7 防治 病 虫
熟 期 间常常 阴雨 连绵 , 照时数 不 足 , 豫北 少 10h 光 较 5 , 直接 影 响小麦 籽粒 形成 和灌 浆 ,使得 同品种 的千粒 重 较 黄 河 以北 低 4~7g 且 品质低 劣 。 , 11 温度 升 降不稳 定 。 季小 麦基 本能 够 安全越 冬 , .. 纹 枯病 ; 光 易 在小 麦 抽穗期 , 遇 遭 连 阴雨 , 引 起赤 霉 病 的发 生 ; 育 后 期 降雨 量 大 , 易 生 日
豫 南麦 区小麦 生育 期 间的气 候特 点 :生育 期较 北 部少 2 O天 左右 , 主要 表 现在 播种 晚 , 收获早 。 冬前 月平
期 , 父 本 抽雄 晚 , 本 抽 丝过 早 , 对 父 本 结合 浇 水 若 母 应 追 施 磷 钾肥 , 速 雄 穗发 育 , 剪 短母 本 花 丝 ; 父 本 加 并 若
抽 雄 早 , 本抽 丝 晚 , 对母 本 浇 水 和追 施 磷 钾肥 , 母 应 并 适 时 偏 早去 雄 , 短 雌穗 苞 叶 , 使加 快 发 育 , 早 抽 剪 促 提 丝 , 对父 本进 行深 中耕 , 制发 育 。必要 时利 用人 工 并 抑 辅 助授 粉补 救 。 64 严格 去 杂 。 在苗 期 、 节期 、 雄前 期 进行 三次 . 要 拔 抽 去 杂 去劣 , 根据 父 、 本 的生 物学 特征 特性 去掉 与其 不 母 相 一致 的杂 株 、 弱株 。特 别是 大嗽 叭 口前期 、 肥浇 水 追 阶段 , 株进 入 快速 生长 阶段 , 去杂 最关 键 时期 。采 植 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能及 时出苗或 出苗率低 , 后者难 以适期播 种 , 而导 从
致豫南 稻茬 小麦播种质量差 , 单产低 , 面积不断下 播种 降。 因此 , 豫南冬 闲田的大量存在实际上与现行耕作制
度有 关。
籼稻 播期多在 4月 中旬 ,而小 麦滕茬多在 6月上
旬 , 茬水稻秧 龄一般 在 5 左 右 , 些甚至 超过 6 麦 0d 有 0
m 左右 。信 阳在本世纪初提出“ : 压麦扩油” 就是基 于这
个原因 。
1 不适 于机插 、 5 抛秧 及直播 技术 的应用
目前水稻种 植面积有 5 -万 h 3 3 m ,单产 超过 750k 0
h 2也是我 国单季水 稻的高产地 区之一 。豫南 水稻 以 m, 籼型 为主 , 虽然近年 粳稻生产面积上升较 快 , 但仍仅 占 该 区水稻 总面积 的 1%左右 。 5 随着农村劳动力 的转移 , 土地 流转速度 的加快 和生产规 模 的不 断扩 大 ,籼 稻一 “ 小麦 ” 耕作制度 已不适应豫南农村 经济发 展。
的秧龄 均要 求在 2 左右闭 最长不得超 过 3 , 0d , 0d 这一 播 期显 然难 以适 用 于机插 和 抛秧 技术 在生 产上 的应
用, 更不适 于水稻直播 。因此 , 种植籼稻要 么不 能实现
1 “ 籼稻一小 麦” 耕作 制度存在 的缺 陷
“ 旱轮作 , 水 稻麦 两熟 ” 豫南农 业 的基本耕 作制 是 度。 豫南籼稻 的播期在 4月 中下旬 , 应用两段育秧技术 的农 户可 以提前到 4月上旬 ,水 稻成熟期在 9 月上 中
豫南籼稻 的适播期在 4月下旬 ,安全齐穗期 在 8
月 1 0日。推迟播种会 造成籼稻不能安全齐穗 , 导致 易
三化螟和低温危害 , 水稻产量低而不稳。小麦腾茬在 6
月上旬 ,部分地 区 由于供水原 因 6 中旬才 能整地 插 月
秧, 麦茬 水稻秧 龄 至少在 4 0d以上 , 机插秧 和抛 秧 而
( 河南 省信 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河南 信 阳 4 4 0 ) 6 O 0 摘 要: 豫南 “ 籼稻一 小麦 ” 耕作制度的缺陷是茬 口衔接滞后 , 水稻播种期 与小麦腾茬期 、 水稻收割期与小麦播种 期相差 4 ~ 0d以上 , 使耕地 、 05 致 气候 资源浪费严重 , 麦播 质量下降 , 秧龄 过长 , 既不利 于水 稻 、 小麦增产 , 也使 机插 、 抛秧 、 直播技术难 以在水稻生产上应用。而修复途径 是将 籼稻 改种粳稻 , 这对中籼一季稻 区有一定借鉴意义 。 关键词: 籼稻 ; 粳稻 ; 耕作制度 ; 缺陷 ; 复 修 中图分类号:5 1 7 s 4 ¥ 1. ;3 4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6 8 8 ( 0 10 — o 7 0 lo — 0 2 2 1 )6 0 4 — 2

47・
宋世枝等 : 豫南“ 籼稻一 小麦” 耕作制度的缺陷及优化途径
中 国 书 米 2 1,76:74 0 11() —8 4
2 “ 籼稻一 小麦 ” 耕作制度缺 陷的修 复途径
稻播 种到小 麦成熟 腾茬相差 4 ,水稻成熟收获 到小 0d
麦播 种也相差 4 0d左右 。籼稻 、 小麦茬 口之间衔接不
豫南稻 田土壤大 多粘重 , 旱作情况下可耕性差 。 水 稻 收割距小麦播种还有 4 , 0d 不能及 时趁墒整 地播 种 ,
致使稻 田耕性 下降 。无雨失墒 , 耕层板结 , 土块坚 硬不
旬, 而小 麦播 期在 1 中下旬 , 熟期在 6月上旬 , 0月 成 水
稻 麦两熟 , 耕地利 用率低 , 要么仍 然采用手 工栽插 , 而
人 工 、 不利 于规模化
生产 , 已不适应农村 劳动力大量转移 的社会发展现状 。
1 稻茬 田可耕性降低 . 4
阳市年 日照时 数 208h无 霜期 20d 降雨量 110 6 , 3 , 0 m m左右 , 均气温 1.℃~5 c 大 于 1q活 动积 年平 52 1.c, 6 0C
温 49 0 52 0 ℃~ 伽℃。 该地区非常适合水稻生产 , 水稻种 植 已有 50 0多年历史 , 我 国籼 型水 稻种植 的北沿 ; 0 是
专 论 与研 究
D : 03 6  ̄is. 0 - 0 22 1 . .1 0I 1.9 9 . n1 6 8 8 . 1 60 4 s 0 0 0
中 固 米 2 1 ,7 6 :7 4 0 1 1 ( )4 - 8
豫 南“ 籼稻一 小麦 " 耕作制度 的缺 陷及优化途径
宋世枝 段 斌 何世界 李 慧龙 宋晓华
豫 南地 处亚热带 向暖温带过 渡 区, 光照充足 , 雨量 充沛 , 四季分 明。据河南省 信阳市气象站测定统 计 , 信
田分 蘖节位 高 , 分蘖成穗 时间短 , 型小 , 穗 抽穗不整齐 ,
成穗率低 , 群体不足 , 严重的甚至不能安全齐穗 。 因此 ,
麦茬 水稻 一般 表现 减产 [ 比春茬水 稻减 产 5  ̄ 6 1 ] , 0k 67
收稿 日期:0 1o — 8 2 l~ 9 0
d 秧龄过 长造 成秧苗 素质差 , 。 个体瘦 弱 , 低位分 蘖节位 错 过分 蘖时期 , 拔秧移 栽时株伤 重 , 栽后缓 苗慢 , 移 本
基金项 目: 国家水稻产 业技术体 系资助项 目; 南省重 河
大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 目( 1 1 11 5 ) 1 20 10  ̄
协调 , 使这一 耕作制 度存在诸 多缺陷。
1 气候资源浪费严重 . 1
碎; 遇雨含水 , 耕层泥水淤积 , 翻耕成泥条状 。 前者播后
水稻 收获距小 麦播种时间长达 4 ,占全年 日数 0d
的 1%, 1 这一 阶段秋高 气爽 , 热丰 富 , 由于不 足一 光 但 个作 物生产周期 , 因此全部 闲置。 1 秧龄偏长不利水稻 高产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