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超全的辩证法原理知识点汇总
辩证法高中知识点总结大全

辩证法高中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概述辩证法是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方法和原理总成,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哲学方法。
它认为世界是以对立统一的方式发展的。
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
二、矛盾及其规律1.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是事物内部的统一体的对立统一。
它包括实质矛盾和现象矛盾。
2. 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3. 矛盾质量互变的规律:它指的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通过积累量变,某一时刻产生质变。
4.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结合三、唯物辩证法1. 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容: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2. 运动的辩证法: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它是运动的。
3. 辩证法的发展观: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发展是以对立统一为基本规律的。
四、唯心辩证法1. 唯心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唯心辩证法也称为意识的辩证法2. 主观唯心辩证法:事物的发展是在人的认识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
3. 一切事物皆有内因外因、必然偶然、长期短期、有条件无条件的内在对立。
五、辩证逻辑1. 辩证与形式逻辑的关系2. 辩证法的三大范畴:可能性、必然性和偶然性3. 辩证法的运用:归纳、演绎、辩证推理、归纳推理六、辩证法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心主义1. 辩证法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法唯心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在人的认识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
2. 辩证法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发展是以对立统一为基本规律的。
3. 辩证法唯心主义强调事物的发展是在人的认识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
七、唯物辩证法中的基本原理1. 对立统一:事物内部存在对立统一的相互联系关系2. 质量互变:它指的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3. 否定之否定:相对统一之否定,在否定之中有新的肯定。
八、唯心辩证法中的基本原理1. 辩证法唯心主义的主要内容:意识的辩证法2. 联系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问题:辩证法唯物主义首先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超全的政治辩证法原理知识点汇总,有原理有方法论!

超全的政治辩证法原理知识点汇总,有原理有方法论!很多同学们都反映,在政治学习中哲学这部分的内容,刚学习的时候像是天书一般,字认识,但就不知道啥意思,而且具难记,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梳理一下这部分的内容,赶紧学会了,下学期的学霸就是你了!第一部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必背】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联系。
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2、【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的、孤立的观点。
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1、【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1、【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方法论】: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理解】四、联系的条件性原理1、【原理内容】:联系是有条件的。
2、【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间联系的条件性。
【必背】五、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离不开整体(2)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最优目标;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必背】六、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高中政治辩证法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辩证法知识点归纳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前对后错。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存在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两种联系都是客观的4.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条件是无条件的。
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5.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是无条件的。
该说法正确6.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注意“一定意义上”才是7.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只有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8.发展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只有前进行上升性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9.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0.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想。
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静止观11.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质变就是发展。
前对后错。
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但只有前进性的量变引起质变才是发展1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前两句对后一句错。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13.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而不是全盘否定14.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意味着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方向是前进的。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在前进中有曲折。
15.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6.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
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有条件的,必须处于统一体中。
17.哲学上的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的斗争是整体和部分关系。
二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8.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考点1普遍联系1.联系具有普遍性。
它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总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普遍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注意: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事物和任何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在不同时间、地点、环境条件下,事物的联系是不同的。
)2.联系具有客观性。
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但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注意: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条件,没有一定的客观条件,联系就建立不起来;任何联系的建立,必须符合事物固有的规律,违背了客观规律,也建立不起联系。
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没有根本改变事物本身的固有的联系。
)3.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出发,全面把握事物的联系。
既要防止孤立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又要反对主观臆造的联系。
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把握联系。
考点2因果联系1.因果联系的特点: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
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联系。
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2.原因和结果的关系:(1)在每一事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
如果混淆二者,就会发生倒因为果、倒果为因的错误。
(2)因果和结果相互依存,在客观世界中,原因总是伴随一定的结果,结果必然由一定原因引起。
世界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3)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有两种情形。
辩证法高中知识点总结归纳

辩证法高中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辩证法的基本概念1. 辩证的本质和特点:辩证是事物内部联系的统一和斗争的统一。
它要求从事物的内部矛盾及其发展过程中把握事物的全貌。
2. 辩证法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概括、具体、总结、对立统一等方法。
在认识上,要善于批判,善于综合;在实践上,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 辩证法的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辩证联结规律。
这些原理是揭示事物运动发展规律的根本原理,是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4. 辩证法的应用:在具体领域中,要灵活运用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分析事物的矛盾,掌握事物的运动规律,推动事物的发展。
二、辩证的观点1.对立统一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是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是事物两个互相依存并对立的侧面的统一。
对立是事物矛盾的表现,统一既是对立的调和,又是对立的整合。
因此,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在认识事物的时候,要看到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握事物的全貌。
2.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先前的形式或制度被否定,新的形式或制度取代旧的形式或制度,这是对旧事物的否定;而新的事物既保留了旧事物的成果,又有了新的发展,这又是对旧事物的否定。
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基本形式,通常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三、辩证的方法1.分析与综合在认识事物时,要善于分析和综合。
分析是把一个事物的复杂性分解为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各个因素,以便更深入地认识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
而综合是把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各个因素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以便更全面地认识事物的整体性和运动规律。
2.概括与具体在理论上要善于概括,善于归纳,这样可以从众多的具体事物中归纳出一般性的规律、原则和定律。
而在实践中要善于具体,善于分析,这样可以具体把握事物的规律性和发展趋势。
3.总结与预测总结是对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归纳和总结,是丰富和发展理论的基础,是指导实践的重要手段。
高中政治辩证法知识点

高中政治辩证法知识点
高中政治辩证法的知识点有:
1. 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
2.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辩证法在自然界、思维和社会现象中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具体应用;
3. 辩证法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运用辩证法观点分析社会历史发展、社会矛盾与社会改革等问题;
4. 社会矛盾的辩证法分析:主要包括对立统一法则、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理解;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辩证法分析:主要包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关系等问题的辩证法思考;
6. 观察问题的辩证法:从全面、历史、发展和结构等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避免片面性的观点和思维;
7.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认识通过实践不断发展和深化;
8. 个体与群体的辩证关系:强调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群体环境的支持和条件。
高中政治辩证法知识点

高中政治辩证法知识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1)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
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要配套进行;说明我国要处理好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说明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经济与教育、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说明当前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说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必须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4、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是同学们复习的重点,想要高中政治得高分就要熟悉地背
好各种知识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总结,
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
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
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
体联系。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要配套进行;说明我国要处理好三大产业之
间的关系;说明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经济与教育、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说明当前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说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必须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说明我们
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说明我们要建设资源节
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高中政治(唯物)辩证法知识点2.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整
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
会大于部分之和。
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3)整体和部分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
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超全的辩证法原理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必背:
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联系。
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2、【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片面的、孤立的观点。
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1、【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1、【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
也是多种多样的。
2、【方法论】: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理解:
四、联系的条件性原理
1、【原理内容】:联系是有条件的。
2、【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间联系的条件性。
必背:
五、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
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离不开整体
(2)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最优目标;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必背:
六、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
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第二部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必背: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发展。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二、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原因)(作为参考)
1、【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方法论】: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
又要看到外因,坚持把内外因结合起来。
必背:
三、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方法论】: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克服曲折的思想准备。
必背:
四、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发展的状态)【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变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2、【方法论】:重视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的飞跃;坚持适度原则
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每一条都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
一、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即对立统一
原理)
1、【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矛盾即对立统一。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
二、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
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两者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
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具体、历史的统一。
(补充:这一原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
五、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决定、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对事物发展过程处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每一个矛盾中处于
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七、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第四部分:创新(2条原理)
必背:
一、辩证否定观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2、【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尊重书本知识,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