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族谱宗谱样本(唐氏家谱)[精品文档]
唐氏族谱第一部

唐氏族谱目录第一部唐氏族谱续修语(七律)唐氏族规唐氏字辈前言续谱凡例唐姓的起源唐姓、郡氏:晋昌郡、翼城郡唐氏总源图抄源本流记附(一)唐氏谱序附(二)唐氏谱序附(三)渠阳唐氏谱序附(四)唐氏谱序附(五)渠阳唐氏合建家庙序附(六)唐氏谱序附(七)唐氏谱序附(八)重修唐氏谱序附(九)重修唐氏谱再序附(十)唐氏谱序唐氏谱续修序言杨家沟唐氏第二次续修宗谱序杨家沟《唐氏族谱》二OO七年续修族谱序重修唐氏谱序唐氏祠堂对联并附神座对联牌坊对联并附赞凡例十则唐谱宗政第二部鉴修宗支图及唐氏唐氏介祖启序世系图(今放生北门村支脉)徙川先祖唐光富发派徙川先祖唐光伯发派光伯祖长房仲遐房系光伯祖二房仲遴房系徙川祖公唐光琏发派南冲寺学堂湾唐氏徙川前启序世系图自楚来川东到南冲寺分支发派衍庆图光武发派图光舜发派图按语(一)两汉时期于史记载的唐氏著名人物(二)三国时见于史册的唐氏著名人物(三)南北朝时期的唐姓名人(四)唐朝时期的唐氏大家族(五)两宋时期唐氏名人(六)明朝时期唐氏名人,明清以来唐氏的分布与唐姓名人(七)唐氏宗族名人及名卿纪略,宗族内名卿,唐氏三祖衍图(八)共和国时期我族部分族人简介第三部世系蕃衍及厝所一、唐氏世祖蕃衍及陵寝(入川前)二、来乐至杨家沟光富祖蕃衍及陵寝三、居杨家沟下节唐光伯世系蕃衍及陵寝四、唐光琏祖来乐至杨家沟北门坳世系蕃衍及陵寝五、居南冲寺学堂湾唐光武唐光舜二祖世系蕃衍及陵寝第四部唐氏谱家箴家训编修按语报本篇治家篇事亲篇为学篇性命关系论志意心身四大境界仕官类学问类冠公六悔铭惜字惜谷要言十好语葬祭类念庵诗云蒙童入学规矩吟十穷语家箴事亲友爱夫妇训后女戒行善悔过祖孙称呼辈次五服血缘亲戚图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文件为小沟人形坟地起诉序放生关圣武夫子肚脏文书唐氏谱第二次续修捐助人名单干支次序表裔孙续记表第一部七律唐氏谱续修语五百余年但录媵从今付梓庆新乘创垂后裔宗功远,伸引前徽祖武绳。
阖族详书无缺陷,开卷阅览有明徵。
唐姓的起源与家谱

唐姓的起源与家谱分布地区晋昌郡:晋永和中置郡,治所在长乐(今陕西石泉县)。
此支唐氏,其开基始祖为十六国前凉凌江将军唐郓。
北海郡:汉时分齐郡置郡,治所在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
鲁国:西汉初改薛郡置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
晋改为郡。
晋阳县:秦置,治故晋阳城。
秦汉为太原郡治所,东汉后又为并州治所。
历史来源唐姓,是一个起源中国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4位。
「唐」源出一﹕出自「祁」姓,以国名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唐氏,祁姓,亦曰伊祁,尧初陶唐之后。
尧初封唐侯,其地中山唐县是也,舜封尧之子丹朱为唐侯。
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至周朝改为唐公,周成王灭唐,以其地封叔虞,号曰唐叔。
然后迁唐公于杜,降爵为伯,今长安杜城是也。
故唐氏为尧帝之后。
二﹕据《三国志.郭淮传》所载,陇西羌族有唐氏。
迁徙分布当代唐姓的人口已达780余万,为全国第二十五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62%。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唐姓人口由51万激增到780余万,增长了15倍之多,唐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唐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
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二省,大约占唐姓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安徽、重庆、广西、江苏、贵州、云南六省,又集中了34%的唐姓人口。
湖南居住了唐姓总人口的18%,为唐姓第一大省。
全国形成了湘桂云贵川渝、皖苏两大块唐姓高比率区域。
在近600年间,唐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成为移动的`主流。
唐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湘桂渝、云川东部、广东北部、江西西端、湖北西南,唐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1.1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3%以上,这一区域的面积仅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4.4%,居住了大约51%的唐姓人群。
在云川西部、海南、广东大部、鄂赣大部、皖苏沪、浙江北部、福建西部、山东东部、河南南端、陕甘宁南部、青海东部、内蒙古东北角、黑龙江西北角,唐姓在人群中的比例在0.38%--1.14%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3.7%,居住了大约34%的唐姓人群。
家谱宗谱WORD模板

廿二世 廿三世 廿四世 廿五世 廿六世 廿七世 廿八世 廿九世
××子四××子一××子五××子一××
×× ××子二××××××××
×× ×× ××××
××××
××××××
××子二××××子三××××
×× ××
××××
廿二世 廿三世 廿四世 廿五世 廿六世 廿七世 廿八世 廿九世
××子四××子一××子五××子一××
葬于
子× ×× ×× ××
×公次子
×公
生于 年 月 日殁于 年 月 日
葬于
配
氏
生于 年 月 日殁于 年 月 日
葬于
子× ×× ×× ××
二世祖
续谱序
续谱序续谱序续谱序续谱序续谱序续谱序续谱序续谱序续谱序续谱序续谱序续谱序续谱序续谱序
四
F:\2012谱\马氏\试样.doc
×氏宗谱
卷× ××房××公派下脉系四
×× ××子二××××××××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子二××××子三××××
×× ××
××××
受姓祖
×公
生于 年 月 日殁于 年 月 日
葬于
传记:
妣
×氏
生于 年 月 日殁于 年 月 日
葬于
子× ×× ××
一世祖
×公长子
×公
生于 年 月 日殁于 年 月 日
葬于
配
氏
生于 年 月 日殁于 年 月 日
全国唐氏家族字辈对照表

全国唐氏家族字辈对照表
全国唐氏家族字辈对照表
唐氏家族自南北朝时期开始形成,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中国众多姓氏中,唐氏家族是比较典型的有文化传承的大家族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唐氏家族的族谱结构和历史沿革,下面将给大家介绍全国唐氏家族字辈对照表。
一、祖、宗、族
唐氏家族的“祖、宗、族”字辈是最为常见的三个字辈,这是因为“祖、宗、族”字辈具有代表性、地位高、世系清晰等特点。
二、世
唐氏家族的“世”字辈多半用于区分上下辈份,实际上也可以代表世系的深浅。
三、字
唐氏家族的“字”字辈多半是为了与同辈的人区分开来。
这一字辈在过去的文化中很重要,因为在那个时候的文化里,人们的字比名更为重要。
四、名
唐氏家族的“名”字辈是辈分中最基本的结构,是为了区别不同的人。
由于人口增长和文化的普及,名字会出现重名或者同音的情况,这时“字”就变得更为重要。
五、号
唐氏家族的“号”一般是十六世纪以后开始使用的,这一字辈不是很常见。
在唐氏家族中,“号”多数是以字辈加上一些别称和属地来组成。
六、谥
唐氏家族的“谥”是一种非常尊重的字辈,多数用于已故族人的表示。
谥号是对已逝亲人的一种尊荣和尊重。
下面是全国唐氏家族字辈对照表:
1.祖、宗、族
2.世
3.字
4.名
5.号
6.谥
不同字辈代表着唐氏家族中不同的辈分和地位,也对于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作用。
希望这份全国唐氏家族字辈对照表能为广大唐氏家族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在探索家族历史和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推崇仁爱互帮,继承家族的优秀传统。
唐氏家谱

唐6884 上海唐民族谱八卷(清)唐锡瑞编民国七年(1918)排印本八册中央民院6885【上海松江】云间唐氏支谱不分卷(清)唐如骧修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钞本二十册科图6886【上海松江】唐氏支谱不分卷(清)唐汝华重修清同治十二年(1873)写本一册日本美国6887 上海唐氏族谱八卷唐锡瑞纂民国七年(1918)重刻本八册上海图6888【江苏泰兴】延令唐氏宗谱四卷民国三十八年(1949)双凤堂藏版本江苏泰兴县珊瑚洋港村6889【江苏丹徒】关沙唐氏族谱十卷(清)江静亭等纂辑清道光七年(1827)活字本十册吉林大学6890【江苏】丹徒关沙唐氏宗谱十二卷唐念曾等重修民国七年(19l8)刻本十二册吉林大学日本美国6891【江苏常州】唐氏宗谱五卷(清)唐正麟主修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常州唐氏渑豸堂木活字本江苏常州市图注:谱始修於明嘉靖十一年。
6892【江苏常州】唐氏宗谱十卷(清)唐云和等修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慎修堂活字本十册北图注:谱始修於清康熙十一年。
6893【江苏常州】唐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唐晉歧等修民国十六年(1927)慎修堂活字本十六册北图江苏常州市图6894【江苏常州】毘陵唐氏宗谱不分卷(清)唐锺琦等修清光绪十二年(1886)木活字本二十四册美国注:谱始修於明万历三十六年唐鹤征,此为六修。
6895【江苏常州】毘陵唐氏家谱不分卷(民国)唐顺德纂修民国五年(1916)木活字本二十二册江苏常州市图(缺一册)注:谱始修於明万历三十六年唐鹤征,此为七修。
6896【江苏常州】毘陵唐氏家谱不分卷(民国)唐宗海主修唐肯总纂民国三十七年(1948)排印本北图历史所江苏常州市图注:谱始修於明万历三十六年唐鹤征。
此为八修。
6897【江苏武进】唐氏家谱不分卷光绪末年木活字本一册日本(残)0898【江苏武进】唐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唐增儒纂民国六年(1917)垂裕堂排印本十二册吉林大学6899【江苏武进】唐氏七修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民国)唐苍玉纂民国六年(1917)忠恕堂活字本十二册历史所注:明嘉靖元年唐时中始修。
家谱WORD样本

2
十 国 月 飞9 1 9 月
月
二三5
5月 6 1
1
月 十 日 生6 2 7 7
7
二 七 晚 于年 3 年 日
日
十 年 3 12 日 8
七 四 点 9月
月
日月
82
2
十
1日
3
二
年太
日
日
8阳
月下
1山
8
日
2
3
日
卜卜
生
生
生
生
葬葬
二
二
一
一
::
子
子
蔡蔡
子
子
家家
长
长
洞洞
:
:
飞
陈
平
家
夫与
陈
松
妻夫
辉
林
同同
穴穴
次
次
:
:
9
月 96 月 9 月
月
2
月
1 82 1 7
月
2
1 8年 日 7
1
日
日 年1
年
日
50
9
月月
月
12
2
57
0
日日
日
生
生
生
二
一
一
子
子
子
长
陈
陈
:
昆
洋
敏
华
生
次
二
:
女
建
华
长
:
陈
霞
生 于 8 4 年 1 月 2 0 日
仁
仁
仁
元
松
春
飞
富
唐氏家谱大全!权威发布!唐家人转起!

唐氏家谱大全!权威发布!唐家人转起!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唐”,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唐氏家族”,再点击“关注”,即可成功加入中华唐氏大家庭。
让我们携手同行,弘扬唐氏文化,传播唐氏正能量。
【一、唐姓起源及早期分布】唐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大姓。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中国当代100家大姓中唐姓人口占总人口的0.65%,排在第25位。
在历史上,唐姓也是枝繁叶茂,名人辈出,不仅有忠臣良将、思想家,也有文人雅士、孝子烈女,甚至还有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
关于唐姓的起源,有关文献和书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说唐姓的起源有两个,有的则认为有六个。
所以这里对唐姓的起源问题作以分析。
唐姓的起源很早,而且也是一个多源的姓氏。
当今唐姓大致有这样几个来源:【起源一】唐姓的最早来源当出自祁姓,也称伊祁氏,是陶唐氏的后代,号陶唐,谥曰尧,因曾为陶唐氏首领,故史称唐尧。
据《世本》、《史记》、《通志·氏志略》等文献记载,帝喾有四个妻子,生有四子。
其中一个妻子为陈峰氏之子,名叫庆都,生子名叫放勋,就是后来的帝尧,尧是放勋的谥号。
帝尧起初被封为唐侯,于是他在平阳建都,其地在今山西太原境。
后来帝尧让位于舜帝。
舜帝时,又封帝尧的儿子丹朱为唐侯。
到夏朝时,丹朱的裔孙刘累又迁到鲁县,刘累的子孙仍然有一部分人居守在故地。
商朝时,改号为豖韦氏。
周朝时又改为唐公。
周成王时,唐国发生动乱,周成王派周公灭掉唐国,将其地封给了他的弟弟叔虞,并将唐公迁到杜城(今陕西长安),降其爵位为伯。
唐国灭亡后,其子孙就以唐为姓氏。
由于唐国位于晋地(今山西境内),故史称这一支唐姓为晋地唐氏。
这是唐姓最早的一个来源。
周朝末年,又把留在鲁县的刘累后裔封为唐侯,负责对帝尧的祭祀,其地在唐洲方城(今河南方城县)。
其后代子孙世代居于此地,遂以唐为氏。
这也可算是唐姓的一支。
其实,这一支唐姓与晋地唐姓是一个祖先。
【唐尧简介】在位起讫:公元前2357—前2318年。
唐氏家谱字辈大全

唐氏家谱字辈大全唐氏家谱是一部家族的族谱,它记录了家族的世系、字辈和重要的家族成员。
唐氏家谱字辈大全,是对唐氏家族世系和字辈的一次全面梳理和总结。
通过对唐氏家谱字辈的整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唐氏家族的世系传承和家族成员的辈分排列。
唐氏家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据《唐氏家谱》记载,唐氏家族可以追溯至唐朝,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
唐氏家族在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成员,他们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
因此,唐氏家谱字辈的整理对于了解唐氏家族的历史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唐氏家谱字辈大全包括了唐氏家族历代的字辈排列,从始祖到当代的各个辈分都有清晰的记录。
在唐氏家谱字辈中,我们可以看到唐氏家族的世系延续和家族成员的辈分传承。
这些字辈的记录不仅是家族成员的称谓,更是对家族文化和传统的传承。
唐氏家谱字辈大全的整理工作需要对家谱中的每一个字辈进行梳理和核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查阅大量的史料和家谱资料,进行反复比对和确认,以确保字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进行田野调查和走访,以了解当代唐氏家族的字辈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
通过对唐氏家谱字辈的整理和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唐氏家族的世系传承和辈分排列。
这些字辈的记录不仅是家族成员的称谓,更是对家族文化和传统的传承。
在唐氏家谱字辈大全中,我们可以看到唐氏家族的世系延续和家族成员的辈分传承。
这些字辈的记录不仅是家族成员的称谓,更是对家族文化和传统的传承。
唐氏家谱字辈大全的整理工作需要对家谱中的每一个字辈进行梳理和核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查阅大量的史料和家谱资料,进行反复比对和确认,以确保字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进行田野调查和走访,以了解当代唐氏家族的字辈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
唐氏家谱字辈大全的整理工作需要对家谱中的每一个字辈进行梳理和核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查阅大量的史料和家谱资料,进行反复比对和确认,以确保字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铜梁
唐氏家谱
主编:XXX
执笔:XXX
序言
我是谁?我的血脉,我的祖根在哪里?每个人都会问相同的问题,茫茫宇宙,浩瀚乾坤,水有源,树有根,溯本思源,寻根问祖这正是修订编写家谱的目的。
尊祖敬宗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寻根溯源是人类的天性,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修谱之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这次修谱是在XXX先生的大力号召及组织下进行的,经唐氏族人的共同努力,终于得以圆满完成家谱修订,此举不仅是对先祖最好的慰藉,同时也是为子孙留下宝贵的财富。
我唐氏支系迄今为止,没有一本完整系统的族谱,前人记载,只有各分支流水部分,且传抄已久,残缺不全,世系混淆,错漏甚多,同支系之中亦不相通,或字辈又别,各行其是,或则弃辈取名,随心所欲,编修族谱是一项复杂、细致而艰巨的宗亲系统工程,需要搜集和整理大量的历史资料、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耗费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此次修订七世族人二百零三年的家族史,得到全族宗亲的积极支持,鼎力相助,收集家族资料,也充分体现了“血脉相连、心心相依”的宗族凝聚力及亲和力。
本次修谱在排版上采用最新格式,做到层次分明,一目了然,章节目录排列有序,并采用导航链接,阅读家谱时可以根据导航直接进入
目录
第1章字辈谱 (5)
1.1祖谱传下来的字辈谱(40字) (5)
1.2祖谱的字辈谱续写(增加20字) (5)
1.3唐氏其他版本字辈谱(仅供参阅) (5)
第2章世系总图 (6)
第3章谱序 (7)
3.1关于唐姓的起源与演变 (7)
3.2关于唐姓迁徙分布 (8)
3.3当代唐姓的情况 (8)
3.4唐姓血型 (9)
3.5唐姓的传统文化——郡望 (9)
3.6唐姓的传统文化——堂号 (10)
第4章家谱凡例 (11)
4.1字辈谱传承规范 (11)
4.2唐氏族人取名原则 (11)
4.3续谱原则 (11)
4.4本谱纪年原则 (11)
4.5本谱入谱人员范围 (12)
4.6本谱世系本源书写规范 (12)
4.7人物录及传记 (13)
4.8修谱期限 (13)
4.9其他 (14)
第5章家风---家训家规 (15)
5.1家规文化(十二条) (15)
5.2家训文化 (17)
第6章传记及人物录 (21)
6.1人物传——第四世 (21)
《XX字辈》奋斗史 (21)
6.2祖居录——XX屋基 (22)
《XX屋基》由来及历史变迁 (22)
6.3人物录 (25)
第7章谱系本源 (26)
7.1唐氏族人的详细本源记录 (26)
一、第一世 (26)
二、第二世 (27)
三、第三世 (28)
四、第四世 (29)
五、第五世 (31)
六、第六世 (33)
七、第七世 (34)
八、第八世 (35)
后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