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施工方案
地铁暗挖隧道下穿建筑物处理技术

关 键 词 :地铁 施 工 ;暗挖 ;下 穿建 筑 ;处理 技 术
1 工程概况
深圳 市地 铁 5 线 下水 径站一 号
物 , 以洞 内措 施 为 主 、地 面 措 施 为 中4 T厚 度 3 5T1 的 无 缝 钢 花 2i I nI . I7 I1 1
辅 的设 计原 则 。
( )施 工 方 法 。本 区 间 隧 道 为 较 大 或 较软 弱 的 地 层 ,可 在 隧道 开 1
穿 越 建 筑 物 段 施 工 难 度 大 ,对 建 筑 单 洞 单 线 马 蹄 形 隧道 ,为 了安 全 穿 挖 前 需 要 对 位 于 隧 道 断 面 范 围 内 以
物 的保 护 以及 施 工 的 安 全 要 求 高 ;
棚 采用 t 8mm、厚度 71 m的无 缝 O T i 钢 管 ,管 棚 拱 顶 、边 墙 范 围布 置 , 环 距4 0i T,管 棚 由施 棚 工作 室 内 0 I n1 打 设 ,管 棚 间搭 接 长度 不 小 于31 , I T 管 内 内 注 水 泥 浆 ;超 前 小 导 管 采 用
2 工程措施
模 筑衬 砌应 采用 衬砌 台车 浇筑 。
了保 障建筑物 和施工的安全 ,开挖
( ) 超 前 支 护 。 超 前 支 护 主 要 前 ,必 须对 建 筑 基 础 情 况进 行 调 2
本 工 程 采 取 矿 山法 隧 道 过 建 筑 采 用 超 前 大 管 棚 和 超 前小 导 管 。管 查 ,并 采用 相 应 措 施 确 保 隧 道 安 全
管 ,拱 顶 布 置 , V级 、 Ⅵ级 围岩 断
洞 内 措 施 主 要 有 超 前 大 管 棚 面 采 用双 层 小导 管 ,环 距 3 0i m , 0 " 1 1
地铁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01、编制说明 02、编制依据 (1)3、编制原则 (1)二、工程概述 (2)1、工程概况 (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3)3、暗挖隧道施工方法介绍 (3)三、下穿既有建筑情况 (6)四、下穿既有建筑处理办法及措施 (6)1、区间隧道下穿既有建筑注意事项 (6)2、区间隧道下穿既有建筑处理措施 (7)3、地表沉降设计控制标准 (8)五、下穿既有建筑物施工工艺 (8)1、超前地质预报 (8)2、超前小导管 (10)3、超前大管棚 (12)4、洞内全断面和半断面深孔注浆 (14)六、应急预案 (15)1、应急领导机构 (15)2、应急处理措施 (15)3、应急预案注意事项 (17)GZH-7标下穿既有建筑物安全施工专项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编制说明莞惠城际轨道交通GZH—7标区间暗挖隧道上方有较多既有建筑物,为保证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既有建筑物实施有效保护措施,特制定本施工方案.2、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TZ204—2008);2)《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7)《铁路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0)莞惠城际轨道GZH—7标施工设计图;11)《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12)《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1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3、编制原则1) 全面响应合同文件的原则认真阅读领会合同文件、施工设计技术规定、设计图纸、地质勘查报告,明确工程范围、技术特点、节点工期、安全、质量等要求,全面响应合同文件。
地铁浅埋暗挖法隧道下穿建筑物施工方案数值模拟研究

匿左 问 线
面, 其左右隧道 中心线基本位 于柱 下独立基础 的正下 方,隧道顶部距离基础 底面约 8I . m。依据 隧道开挖 的影响范 围, 型尺寸为 : 模 左右 边界分别取 隧道开挖
图 l 区 间 隧道 与 大 从 大厦 平面 关 系 图
跨度 的 5倍 , 下边 界取至隧道 开挖跨度 的 4倍 , 上边
二 次衬 砌采 用 3 0 0mmC 0防水 钢 筋混凝 土 。区 间 4 沿 线穿 越 的控制 性建筑 物 为大 从大 厦 ( 1 。 图 )
大 从 大 厦为 丰 台 区周庄 子 农 工 商联 合 公司 办
先 对 隧 道 施 工 引起 的建 筑 物 沉 降值 进 行 评 估 。 由
于 影 响隧 道 开挖 过 程 中 的地 层沉 降 的原 因十 分 复 杂 , 到 隧道 围岩 种 类 、 护 结 构 型 式 、 道 开挖 受 支 隧 方 式 等众 多 因 素 的 影 响 b,采 用 理 论解 析 方 法往
公 楼 , 上 5~ 6层 , 地 结构 形式 为钢筋 混凝 土框 架
结 构 , 础形 式采 用独 立基 础 ,埋置 深度 为 27m 基 . 4
~
往 较 为 困难 。 而通 过合 理 的 简化 与 假 设 , 采用 有
限元 方 法 对地 铁 隧道 施 工 过程 进 行 仿 真模 拟 是评 估 隧道 施 工 对 周 边 环 境 影 响 的有 效 方 法 之 一 , 其
,
对 隧 道施 工方 案及 加 固支 护措 施 的选 择 具 有 重要
的意 义 。
l 、
本 文 以北 京 地 铁 1 0号线 二 期 工 程 前 泥 洼 站
~
地 下水位 埋
西局 站 区 间 隧道 下 穿大 从 大 厦 为例 ,采 用 同济
杭州地铁7号线工程下穿既有2号线建设三路站方案汇报 2019826

盾构超前注浆孔位置示意图
加 固 区 横
盾构机
断 面 示 意 图
杭州地铁7号线建设三路站~耕文路站区间
MJS喷射压力40Mpa下有效桩径表
勇于争先 永不满足
施工方案—左线
03
地面垂直MJS加固区施工 加固位置:2号线建设三路站第一道地下连续墙迎土面加固尺寸:长8m×宽12m×高12m
施工方案—左线
03
夹心MJS加固区域 加固位置:2号线建设三路站与7号线建设
三路站围护结构之间 加固尺寸:平面满堂,深度从路面直至圆砾
层顶,深度合计 MJS:45.9m 旋喷桩:32.5m
作用:※确保左右线洞门开启安全 ※确保左线短矿山法隧道施工过程安全 ※确保左右线水平加固施工过程安全 ※确保左右线钢套筒安装过程安全
7号线施工总承包土建2工区总平面示意图 杭州地铁7号线建设三路站~耕文路站区间
勇于争先 永不满足
工程概况—杭州地铁7号线
01
建耕区间设有风井一座,将区间分为两个区段,其中建设三路站~建耕风井区段盾 构自建耕风井始发下穿宁税路向西延建设三路敷设,下穿2号线建设三路站后至7号线建 设三路站接收。
风井~建设三路站区段盾构1260m
粉砂夹粉土、⑥1 淤泥质黏土夹粉土。
区间下穿2号线建设三路站,结构净距4.259m,所夹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土层。(增加盾构接收地
质横断面图)
杭州地铁7号线建设三路站~耕文路站区间
勇于争先 永不满足
工程概况—杭州地铁7号线
01
下穿运营2号线建设三路站位置关系图
立柱桩
普通钢筋墙
封堵墙
预留玻璃纤 维筋墙
盾构隧道穿越既有建筑物施工技术

盾构隧道穿越既有建筑物施工技术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速,但是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周边环境和施工条件,研究和制订相应的施工技术和应对措施十分必要。
针对盾构隧道穿越下沉式广场、下穿既有下立交以及下穿高架桥墩工程实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针对类似情况的施工技术措施。
关键词:地铁隧道盾构穿越施工技术1 工程概况五角场站~江湾体育场站区间上行线起于SK27+ 775.181,止于SK27 + 334.143,在里程SK27 +500.200处设泵站一座;下行线起于XK27+333.876,止于XK27+756.179,在里程XK27+504.900处设泵站一座。
隧道最大覆土厚度约为14.44 m,纵坡成“V”字形,最大纵坡为28.08‰。
1.1 地理位置及地质情况区间隧道位于淞沪路五角场中心、四平路、淞沪路下,掘进时土层主要为②3-2灰色砂质粉土、④灰色淤泥质黏土、⑤1-1灰色黏土、局部⑤1-2灰色粉质黏土,隧道的中心高程在-9.302~-13.907 m。
1.2 周边环境区间隧道将穿越五角场,该区域重要建筑物众多。
隧道沿线东侧有百联又一城,区间距离地基水平距离仅6.4 m;西侧有中环线和万达广场,尤其距离中环线桥墩钻孔灌注桩仅1.7 m左右,上部是五角场下沉式广场。
该区间下行线还将穿越淞沪路—黄兴路下立交桥抗拔桩区域,桩离盾构边缘的最近距离仅60 cm。
据设计说明以及物探报告说明,盾构通过区域内存在2根锚杆桩。
2 穿越既有建筑物施工技术2.1 穿越下沉式广场施工技术区间隧道上部是五角场下沉式广场,盾构施工过程中,上行线将贯穿下沉式广场约90 m,下行线与下沉式广场相切约55 m。
五角场下沉式广场为L形重力式挡墙结构,中间地坪高程为0.2 m,区间隧道距下沉式广场挡墙墙趾最小距离约为8.1 m。
重力式挡墙施工时围护为Φ650 mm水泥土搅拌桩,近挡墙1.1 m范围内深18 m,桩底高程-13.73 m,外侧3.15 m范围内深10.5 m,桩底高程-6.23 m。
新建地铁车辆段下穿既有地铁施工技术

新建地铁车辆段下穿既有地铁施工技术【摘要】本文以上海新线10线暗挖到地铁车辆段施工1#线为例,从wss工法加固、袖阀管注浆在既有线上的方法,详细介绍刚性支护紧贴、仰拱零距离密贴的方法讨论地铁车辆段施工的作业要点和技术措施。
【关键词】既有地铁车辆段施工技术;袖阀管注浆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前言由于城市的发展对地下空间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在地铁车辆段施工时,最大幅度的减小施工对周围设施的影响,能保证新建工程的顺利进行又能保证既有工程的正常使用是一个难题。
在查阅文献资料中这种研究较少见。
但是在日本,这种技术得到高度重视。
他们把这种新的施工对既有的工程的影响叫做:“近接施工影响问题”。
本文从上海地铁10#线国贸2 双井站区间向既有地铁1#线地铁车辆段施工下穿为例研究这种技术,二、研究工程的基础简况1、施工周围的情况上海地铁10#线国贸2 双井站区间向既有地铁1#线暗挖地铁车辆段施工过程中,周围的运营任务繁忙,大概每 6 分钟左右通过一趟地铁列车。
既有轨道二衬是也混凝土为主,墙裂纹较多,经过检测其降控制容许值为 5毫米,既有地铁1#线的安全度已达到临界状态。
地铁运营部门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经过会审认定该项目的风险等级为特级。
2、采用矿山法开挖上海地铁10#线新建地铁车辆段,复合式衬砌结构如马蹄形,地铁车辆段外顶标高距 1#线地铁车辆段外底标仅1. 079米的距离。
三、施工方案的确定鉴于上海地铁1#线的交通地位,10#线的施工又不能影响既有线路的正常使用。
间隔土层极薄,在加固措施有效依托1#线的条件下,经过研讨和模拟计算,决定采用1#线的初仰拱和标准断面10#线的初支顶部为零距离密贴的方法,使上下两条地铁车辆段间隔土层,完成两条线路“零距离、钢对钢”完美的接触,下部地铁车辆段的施工采用刚性支护紧贴1#线底板的方法实行。
开挖前的施工措施:用袖阀管注浆对既有结构进行加固,采用wss工法加强新建地铁车辆段掌子面前方土体的承载力。
暗挖地铁车站下穿既有地铁隧道施工控制

暗挖地铁车站下穿既有地铁隧道施工控制摘要: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铁作为重要交通枢纽,为人们出行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地铁施工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施工方式是暗挖,这主要是应用在现有地铁隧道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要想保证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果,掌握相应的方法以及要点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重点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关键的施工控制,希望能够对今后的工程发展与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为类似地铁车站的工程建设起到借鉴性作用。
关键词:暗挖;地铁车站;下穿既有隧道;施工控制?引言随着城市地铁建设速度的加快及地下空间开发力度的加大,新建地下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地铁的情况日益增多。
新建浅埋暗挖隧道的施工会引起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结构、轨道结构变形和内力增加,超过其承受能力或允许值时可能引起结构破坏,还可能导致净空限界不足而影响列车运营安全。
因此,新建浅埋暗挖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隧道施工时必须根据既有地铁的保护要求采取措施减小新建隧道周围土体和既有地铁结构的变形,确保既有地铁的安全运营。
1既有地铁线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在现有的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周围的土体强度会因为工程的进行而发生一定的变化,造成抗剪强度值以及隧道的卸载量出现上下波动,不同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只有根据施工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地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卸载量进行降低,并且采用阶段性的锚固,同时要对地下水位以及地下水量进行控制,上述两点原因都是造成地铁出现卸载变形的主要原因。
当前的地铁施工过程中主要应用的一种施工技术是暗挖车站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应用柱法施工,整个断面在开挖的过程中主要由3个洞组成,一个是侧洞,一个是柱洞,还有一个是中洞。
在施工时主要的顺序是自上而下,将每一个柱洞进行严格的支护以后,才能进行二次衬砌,这样就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梁柱支撑体系,保证了稳定性效果。
最后一道工序是在完成洞的处理以后,采用预应力锚杆以及二次衬砌的方式将其加以进一步的卸载,由此便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循环,不断在开挖、加固以及补偿的过程中施工,此外在施工时,应该采用相应的监测设备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保证地铁线路更加安全的运行。
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既有地铁施工技术

的颗粒 含量约 占全重的 6 % ~ 0 0 7 %。从现场勘探情况 来看 , 掌子面拱部为砂卵石地层 , 下部为黏土层 。
四 - : q=—
宣
1 66 5 4I
Ir 厂
3 1 技 术参 数 及 加 固范 围 .
袖 阀管采用直径 为 4 m的塑料管 , 1 横 向 ,c 5 长 5m,
l 工 程概况
北京地铁 1 0号线 国贸一双井 站 的区间 隧道下 穿 既有地铁 1 号线 , 平均每 6mn通 过一趟地铁列 车 , i 运
营 任 务 繁 重 。新 建 隧 道 采 用 矿 山法 开 挖 施 工 , 马蹄 形
进行加 固, 采用 WS S工法作 为专项预案加强新建 隧道
掌子 面 前 方 土 体 的 承 载 力 ; 线 改 变 了原 设 计 的 马 蹄 新 形 断面 为 矩 形 断 面 , 与地 铁 l 线 结 构 密 贴 , 工 过 程 号 施
钻 机 水 平 及 钻 杆 垂 直 度 , 止 钻 孔 与 注 浆 施 工 相 互 干 防 扰和注浆时浆液串孑。 L 2 )下 管 。每一 钻 孔 完 成 后 , 用 钻 机 吸 浆 管 将 套 利 壳料混和液 压 入钻 孔 内 , 孔 内泥 浆全 部 置换 出来 。 将 然后 , 节( 分 每节 4m) 袖 阀管 ( 2 m 设 1 注 浆 将 每 5c 组 小 眼 ) 人 已填 满 套 壳 料 的孑 内 , 邻 的两 节 袖 阀 管 采 下 L 相
都 市快 轨 交 通 ・ 2 第 3卷 第 1 2 1 期 0 0年 2月
《 土建技术
d i1 . 9 9 j i n 1 7 6 7 . 0 0 0 .2 o :0 3 6 /.s . 6 2— 0 3 2 1 . 1 0 2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
1、编制说明 (1)
2、编制依据 (1)
3、编制原则 (1)
二、工程概述 (2)
1、工程概况 (2)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3)
3、暗挖隧道施工方法介绍 (4)
三、下穿既有建筑情况 (6)
四、下穿既有建筑处理办法及措施 (7)
1、区间隧道下穿既有建筑注意事项 (7)
2、区间隧道下穿既有建筑处理措施 (7)
3、地表沉降设计控制标准 (8)
五、下穿既有建筑物施工工艺 (8)
1、超前地质预报 (8)
2、超前小导管 (10)
3、超前大管棚 (13)
4、洞内全断面和半断面深孔注浆 (15)
六、应急预案 (16)
1、应急领导机构 (16)
2、应急处理措施 (16)
3、应急预案注意事项 (18)
GZH-7标下穿既有建筑物安全施工专项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说明
莞惠城际轨道交通GZH-7标区间暗挖隧道上方有较多既有建筑物,为保证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既有建筑物实施有效保护措施,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2、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指南》(TZ204-2008);
2)《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7)《铁路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0)莞惠城际轨道GZH-7标施工设计图;
11)《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12)《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1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3、编制原则
1) 全面响应合同文件的原则
认真阅读领会合同文件、施工设计技术规定、设计图纸、地质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