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养老模式研究
国内外养老模式研究现状

国内外养老模式研究现状国内养老模式研究现状:
1. 传统家庭养老:在中国,长期以来,传统家庭养老一直是主要模式。
然而,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传统家庭养老面临诸多挑战,如家庭结构的小型化、老龄化问题等。
2. 养老院模式:养老院逐渐兴起,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
这方面的研究关注养老院的管理模式、服务质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等方面。
3. 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方向,研究包括社区养老设施建设、社区护理服务、社区老年人参与活动等。
4. 互联网+养老: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研究也涉及到互联网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如在线医疗服务、智能健康监测等。
国外养老模式研究现状:
1. 北欧养老模式:北欧国家一直以其先进的社会福利制度而闻名,包括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医疗、护理和社会支持服务。
研究关注其养老制度的运作和可持续性。
2. 老年人共同体模式:一些国外地区倡导老年人自主组织生活,形成老年人共同体。
这种模式注重社交、参与和共享资源。
3. 老年人自助居家养老模式:强调老年人在家中自助养老,通过社会支持、健康管理等手段,提高老年人在家中的生活质量。
4. 技术辅助的养老模式:类似中国的互联网+养老,国外也研究将新技术应用于老年人护理和生活中,以提高老年人的独立性。
总体而言,国内外的养老模式研究趋向多元化和智能化,力求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服务,同时关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和融入。
这些研究对于应对全球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挑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外的养老模式和经典案例

国外的养老模式和经典案例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各国都面临着如何提供良好的养老服务的问题。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养老模式各有特色,下面将介绍一些国外的养老模式和经典案例。
1.瑞士的养老模式瑞士的养老模式以“自助养老”为主,政府和社会机构提供相应的养老服务,但个体养老责任主要在个人和家庭。
瑞士实行了全民养老金制度,每个居民都必须缴纳养老金,退休后可以领取国家提供的养老金。
此外,瑞士政府还鼓励居民进行个人储蓄和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以确保退休后的财务安全。
瑞士还注重提供养老服务设施,如老年人康复中心、护理院等。
2.美国的养老模式美国的养老模式主要依赖个人和雇主提供的养老金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美国储蓄托管IRA(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是一项养老储蓄计划,个人可以在退休前将部分薪资存入该账户中进行投资,以此来为退休年金积攒资金。
另外,美国还有401(k)退休计划,是一种由雇主提供的退休金计划,雇员通过薪资抵扣进行储蓄,雇主也会提供一定的公司匹配款。
对于需要长期照护的老年人,美国还建立了各种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提供护理、餐饮和社交活动等服务。
3.日本的养老模式日本的养老模式以家庭为基础,家庭成员主要负责照料老年人。
日本政府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金,但金额较低。
对于需要特殊照护的老年人,日本政府实行了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提供医疗、护理和康复等服务。
此外,日本还提供了各种养老院和长者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社交和娱乐活动。
另外,日本还积极推行科技养老,例如智能家居和机器人照料,以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和品质。
4.挪威的养老模式挪威的养老模式注重养老福利和社交活动。
挪威政府提供较高水平的养老金,确保老年人的经济安全。
挪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许多老年人康复中心和护理院等设施,为需要护理的老年人提供专业的照护服务。
此外,挪威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和志愿者工作,提高老年人的社交参与度。
经典案例:荷兰的“自决死亡”荷兰是少数几个允许安乐死的国家之一、根据荷兰的《终生终止法案》,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荷兰居民可以选择安乐死。
国内外养老服务模式比较研究

国内外养老服务模式比较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服务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各国都在探索不同的养老服务模式,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并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本文旨在比较国内外养老服务模式,并分析其特点以及可借鉴的经验。
一、国内养老服务模式1. 养老院模式在国内,养老院是最常见的养老服务模式之一。
这种模式提供住宿、饮食、医疗护理等全方位的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养老院通常设有专业的养老护理人员,确保老人生活的便利和安全。
然而,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许多家庭仍然更倾向于让父母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因此养老院的需求相对较低。
2. 社区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模式被认为是中国未来的养老趋势。
这种模式通过在社区内建立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各种便利服务,包括医疗护理、娱乐活动和社交互动等。
社区养老模式鼓励老年人保持社会参与和独立生活,同时也提供社区支持网络,以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
二、国外养老服务模式1. 瑞士的养老银行瑞士是一个以金融服务闻名的国家,而瑞士的养老银行模式则与其金融业有关。
养老银行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包括养老金管理、储蓄计划和财务咨询等。
老年人可以通过养老银行有效地管理自己的金融事务,并确保自己在退休后仍然可以维持良好的经济状况。
2. 日本的共同生活模式日本的共同生活模式是一种具有互助和共享精神的养老服务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老年人组成一个相互支持的社区,共同居住并分享生活资源。
他们通过分享家务劳动、社交活动等方式,建立紧密的社会联系。
共同生活模式旨在打破老年人的孤独感,提供社交互动和情感支持。
三、模式比较和启示1. 文化差异和养老服务需求国内和国外的养老服务模式之间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
在中国,传统的尊老观念使得许多老年人更倾向于与子女生活在一起。
因此,社区养老模式在中国具有更大的潜力,可以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照顾。
而在一些欧洲国家,老年人更加独立,更容易接受养老院或共同生活模式。
2. 引入金融服务和社交互动国外的养老服务模式注重为老年人提供金融管理和社交互动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国内外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养老服务产业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
目前,国内外的养老服务产业经历了各自的发展历程,并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本文旨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模式,以期为我国养老服务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一、国内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模式1.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养老是主流模式,子女对父母的照料和养老责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
然而,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家庭经济压力的增加,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正在逐渐被挑战。
2.养老院模式养老院模式是国内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养老院度过晚年。
养老院提供的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包括住宿、饮食、医疗、康复等,满足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3.社区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是未来养老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社区养老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医养结合”,通过建设老年人友好型社区,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和社交活动,帮助老年人实现自主、幸福的晚年生活。
二、国外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模式1.欧洲的养老金制度欧洲国家在养老服务方面的发展比较成熟,其中养老金制度是其核心。
欧洲国家普遍实行了积累型的养老金制度,各个居民通过缴纳社会保险费来支付养老金,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养老金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了可靠的养老保障。
2.美国的社区养老模式美国的养老服务模式十分多样化,其中以社区养老模式最为突出。
美国的养老社区提供各种类型的住宅,从独立的住房到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综合养老院,满足了老年人不同的需求。
养老社区通常提供独立生活的老年人,并提供一系列的便利设施和社交活动。
3.日本的老年照顾模式日本养老服务产业的特点是注重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和高质量的服务。
日本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了各种形式的照顾,包括居家养老、日间照料、就地养老等。
同时,日本政府也大力支持老年人的照顾服务,为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经济支持。
国外互助养老模式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国外互助养老模式的经验借鉴与启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养老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国外的一些养老模式,尤其是互助养老模式,为我国的养老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从国外互助养老模式的实践经验中,探讨其对我国养老模式的启示与借鉴。
一、国外互助养老模式的主要特点国外的互助养老模式主要包括社区养老、养老保险、养老金融等多种形式。
社区养老是国外养老模式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倡导老年人在社区中进行养老活动,建立起自己的社交网络,获得心理和物质上的支持。
养老保险和养老金融也是国外养老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在退休前通过缴纳一定的比例的工资来参加养老保险,退休后则可以领取一定的养老金,保障自己的生活。
二、国外互助养老模式的经验借鉴1. 建设社区化养老网络国外的社区养老模式鼓励老年人在家附近组建养老小组,相互帮助、共同生活。
在社区化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交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同时可以获得周围邻居的帮助和关爱。
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社区养老模式,加强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鼓励老年人组建养老小组,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2.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国外的养老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
学习国外的经验,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覆盖面广、保障力度大的养老保险体系,确保老年人在退休后能够获得足够的养老金,减轻他们的养老压力。
3. 开发养老金融产品国外的养老金融产品多样化,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以实现财务管理和资产保值增值目标。
我国可以学习国外的经验,开发针对老年人的养老金融产品,让老年人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养老金,达到经济安全的目标。
三、国外互助养老模式的启示1. 重视社区化养老国外互助养老模式将老年人的需求置于社区中,鼓励他们在社区中进行活动,实现社区化养老。
这样有利于老年人融入社会,保持积极的社会关系,减少孤独感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国外养老模式研究报告

国外养老模式研究报告摘要:养老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各国都在寻求适合自己国情的养老模式。
本文通过对国外养老模式的研究,总结出几种典型的养老模式,并对其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
最后,提出了在我国推行养老模式的建议。
一、北欧模式北欧国家一直被公认为养老模式的典范,其主要特点是政府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在北欧国家,政府对养老敬老问题高度重视,通过建立健全的养老制度和充足的资金投入,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包括医疗保险、养老金、社区养老服务等。
此外,北欧国家还鼓励居民自己储蓄养老金,以增加养老保障的灵活性。
北欧模式的优势是能够确保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权益,但不足之处在于需要较高的财政投入,对国家财政压力较大。
二、美国模式美国的养老模式以市场化为主导,在保证个人自由选择的前提下,鼓励居民自己利用市场资源解决养老问题。
美国政府通过税收优惠和养老保险制度等方式,鼓励居民自行储蓄养老金,并提供养老金投资渠道。
此外,美国还有大量的老年人社区和老年公寓,提供各种养老服务。
美国模式的优势是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提高养老服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但不足之处在于个人养老保障的程度存在差异,高收入者享受更多的福利。
三、德国模式德国采用的是职业养老金制度,即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形成职业养老金制度。
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保证的,但也鼓励居民自行储蓄养老金。
此外,德国还有丰富的老年人社区和老年公寓,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德国模式的优势是相对稳定的养老保障系统,但不足之处在于职业养老金制度需要长期的财政支持,向雇主和雇员增加负担。
建议:根据以上对国外养老模式的研究,我国养老模式可以借鉴以下几点:1.政府主导,保证基本养老权益。
政府应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投入,建立健全的养老制度,确保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权益。
2.市场化运作,提高养老服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鼓励居民自行储蓄养老金,并提供养老金投资渠道,加强市场监管。
国外养老模式研究

例的费用 。 第三: 老人活动 中心,除为老年 人提供养老午餐外, 还组织文化、 娱乐 、 教育 、 旅游等活动。第 四 : 免费教育 ,各社区大学 都 有义务接收 6 5岁以上老人的免费进修, 但 没有学分, 不发毕业 证。第 五 :志愿 者服 务 , 大 多数 社 区都 向老 年人 提供充 当志 愿者 的 机 会, 老 年人 可 以用 自己的专业技术 和知识 去 帮助他人 。 美 国政府还 帮助社 区建立 志愿 者 工作方案 , 老人 的社会福 利服务 的实施 主 要 由志愿者来完成 。 i l i A , f , , 一些大 中城市 的私 营公 司开始建 造居家 援助式 老年公寓 。 供家 境 比较富裕的 7 5岁以上 的能够 自理老人选
老年群体提供全方位 的服务 。 1 9 8 2 年维也纳
赢 利为 目的的商业 性老人 服务机 构, 以弥补 社 区照顾模式 的不足。社区照顾与传 统的家 庭养 老对 比具 有 较大的优越性 , 它不仅融合 了传统 的家 庭养老 和集 中院舍养 老的优点 , 更 强调 对老年 人 心理和情 感 上的关 怀和 照 顾, 在 提高 了老年人 生活 的质量 的同时, 真正 体现 了老有所养 、老有所 医、老有所乐 。 ( 二) 美 国的居家养老援助模式 在 2 O世纪 , 美 国老年人 口迅速 增长 ,
一
质支持 , 如 提供所需食物 、 安装保健设施 、 税 收减免等 。第 二, 生活帮助 , 如打扫卫生 、帮 助老人购物 、照顾不方便老人的起居等 。 第 三, 专业培训 , 如教老人了解 及学习简单的治 病、 护理知识及传授养生之道等 。 第 四, 整体 关 怀。 指 以改善养 老群体 的整体生 活环境 为
目 标 、发动周围资源予以支持等。从运行模 式看, 英 国社 区照顾 的主要特点是依托社 区、 官办 民助或 民办官助 。 不管哪种方式 , 政府都
国内外养老模式研究

国外养老的主要模式
家庭养老。老年人居住在家庭中,由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对老人提供赡养服务。其养老资源主要来自 于家庭本身的收入和家庭成员的照顾。在以东方文化为底蕴的国家,家庭养老占主体地位。但是在西方,家 庭养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机构养老。老人居住到专门的养老机构,由机构提供养老服务。根据老年人身体健康状态、生活自理程度 及社会交往能力,实行分级管理,一般分为自理型、半自理型和完全不能自理型三级。不同级别的老人入住 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
集中养老。集中养老就是老年人集中居住在老年社区或老年公寓等场所进行养老。老年社区或老年公寓在 设计上将老年人服务功能与城市特色、生态目标整合在一起,不仅方便老年人生活,而还还使老年人不孤独 。
与子女保持着“有距离的亲密”。欧美老人家庭虽然独立,但老人仍是家庭中的组成部 分,通常老人有一名或数名子女住在附近,与子女、孙辈可以经常互相探望和相互照应,保 持亲密关系。
欧美发达国家都强调社区支持老人的家庭,即以社区为基础提供养老服务,特别是上门 服务来增强老人在家庭里的生活能力。如美国实施的“社会服务街区补助计划”,在各州 力图帮助和支持老年人在家里有能力独立活动,为老人提供较多的服务项目,如家政服务、 运输、供给膳食等,所有住在家里的老人都能获得这样的服务。
美国养老市场的特点及养老模式
美国养老市场的特点:
美国没有硬性规定的退休年龄。一个人的 退休年龄和他所领取的养老金(社会安全金) 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如果62岁之前退休 是领取不到养老金的,如果62岁退休,只能 领取一部分养老金,如果65岁以上退休,可 以领取标准的养老金。如果推迟到70岁退休 ,领取的养老金会更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争鸣 2013年7期(上)61国外养老模式研究符敏(湖南同德职业学院 湖南 同德 415000)摘 要:在西方社会中,与中国社区养老最相近的做法是“社区照顾”。
主要是指通过动员社区资源并运用社会人际关系资源对老年人开展服务,使老年人不脱离所生活的社区,在社区内接受养老服务。
本文针对西方典型国家的养老模式进行分析,并总结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对中国的社区养老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区;养老模式;西方发达国家养老服务的社区照顾模式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随后被众多的欧美发达国家所借鉴,成为了解决养老问题的首选模式。
养老方式正逐渐从机构养老向社区居家养老转变,一些国家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比例非常高,其中英国为95•5%,美国为96•3%,日本为98•6%,菲律宾为83%,越南为94%。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动态在国外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一般称为“老年人社区照顾”。
英国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践行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即“社区老年照护服务”。
到70年代,社区照顾在英国已经成为养老的普及模式。
90年代初期,英国政府颁布了照顾白皮书和国家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令,这些法令都强调社区照顾的目标是在“自己的家或像家似的环境中供养人们”。
西方所推行的居家养老是以社区照顾作为居家养老的补充,西方学界主张大力发展社区助老服务,从而为居家养老的老年群体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强调,应该设法让年长者能够尽量在自己的家里和社区独立生活,并且建议社会福利服务应该以社区为基础,向老年人提供全面的服务,1992年联合国通过的老龄问题宣言强调,以社区为单位,让老人尽可能长期在家里居住。
在国外,社区养老不仅强调理论创新,而且强调实践应用;不仅把老年人作为群体关注,也把老年人作为个体关注;不仅有宏观层面的指导理论,也有微观层面的操作方法;不仅重视被照顾者,也同样关注着照顾提供者。
二、国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 (一)英国的社区照顾养老模式英国人的平均寿命在上世纪时,男性为49岁,女性为52岁。
而全英老年人仅为180万,老龄人口比重只有4.7%。
目前,英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10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7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70万。
面对逐日庞大的老年人群,英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将养老问题纳入社区,启动了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
英国关于社区照顾有明确的法令指出,为使老年人尽可能的独立要在社区内为养老群体提供必要的服务和照顾。
主要是指老年人在家就能接受由家人或者邻居或养老志愿者提供的养老帮助。
具体包括:第一,物质支持,如提供所需食物、安装保健设施、税收减免等。
第二,生活帮助,如打扫卫生、帮助老人购物、照顾不方便老人的起居等。
第三,专业培训,如教老人了解及学习简单的治病、护理知识及传授养生之道等。
第四,整体关怀,指以改善养老群体的整体生活环境为目标、发动周围资源予以支持等。
从运行模式看,英国社区照顾的主要特点是依托社区、官办民助或民办官助。
不管哪种方式,政府都发挥着主导作用。
表现为制定社区照顾的相应法规政策,并组织予以实施;兴建社区照顾设施及维护,聘请养老服务人员,开展社区照顾工作;为民间社区照顾事业提供财政支持、监督检查民间组织和私人机构开展社区照顾的工作情况等。
除此,非政府非赢利组织发挥着骨干作用,它们接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资助,承担社区照顾任务,并组织广大志愿者无偿低偿地开展社区照顾活动。
此外,英国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存在大量的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性老人服务机构,以弥补社区照顾模式的不足。
社区照顾与传统的家庭养老对比,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它不仅融合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和集中院舍养老的优点,更强调对老年人心理和情感上的关怀和照顾,在提高了老年人生活的质量的同时,真正体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二)美国的居家养老援助模式在20世纪,美国老年人口迅速增长,1999年,美国65岁及以上年龄的人口数迅速升至3460万。
同期,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也从1/25跃升至1/8。
在1990至2020年期间,年龄在65一74岁之间的人口数预计还会增长74%,美国百岁老人的人数显著增长。
1990年,美国有37306名百岁老人,2010年将增至131000人。
美国于1981年正式实行以医疗服务为重点的社区服务计划,为符合医疗补助资格在家养老的弱势老年人提供家庭护理。
该计划主要包括病历管理、成人日间照顾、家庭健康扶助、个人照料、杂务服务等。
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家庭保健中心,美国的老人在自己家中养老,家庭保健中心为在自己家中居住的老年人提供简单的日常生活及护理服务,收费标准视服务项目而定。
第二:托老所,这种机构都是非盈利的社会福利事业,由市政府委托社区管理,其日常活动通常是以恢复性训练为主。
美国的托老所与其他行业一样竞争激烈,办得越好,社会的声望越高,以此吸引人们的捐款。
该机构为那些与子女或其他亲属住在一起,但白天要照看的老人或残疾人士设置。
提供日常生活照顾及关怀,供应早午两餐,开放时间一般为周一到周五,上午8点至下午5点,收费每日5一65美元不等,或根据低收入者的收入酌收一定比例的费用。
第三:老人活动中心,除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午餐外,还组织文化、娱乐、教育、旅游等活动。
第四:免费教育,各社区大学都有义务接收65岁以上老人的免费进修,但没有学分,不发毕业证。
第五:志愿者服务,大多数社区都向老年人提供充当志愿者的机会,老年人可以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和知识去帮助他人。
美国政府还帮助社区建立志愿者工作方案,老人的社会福利服务的实施主要由志愿者来完成。
此外,一些大中城市的私营公司开始建造居家援助式老年公寓,供家境比较富裕的75岁以上的能够自理老人选择,入住老人不需要24小时的医疗照顾,有专门的服务人员上门打扫室内清洁,或提供穿衣洗澡和膳食服务。
(三)德国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德国的老年护理方式首选家庭护理。
护理经费由长期护理保险筹资和支付,除少数人外,所有参加医疗保险的公民都要投保长期护理保险。
此保险分为社会保险和私人保险两类,分别覆盖人口的90%和10%。
保险资金由政府、企业、个人和医疗保险机构四方负担,政府负担1/3以上,企业与个人负担较小。
护理服务由独立的盈利或非营利性机构提供,两者约各占50%。
凡申请家庭护理或入住老年护理院的老人,须由本人或家属提出申请,保险公司根据老人身体系统功能状态、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等进行评估,并定出护理级别。
护理机构根据不同级别提供相应服务。
服务内容主要有基础护理服务、家政服务、陪伴服务、暂息服务、医疗器械提供、房屋改建等。
其中,凡从事家庭护理的人员必须是老年护理培训学校毕业并具有“老年护士证书”的护士,或为护士学校毕业并具有护士执照的护士,具有专业知识水平。
(四)日本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日本的社区老年服务工作由市政府设061探索争鸣 2013年7期(上)62立的社会部全面负责,社会部下分设福利计划科、社会福利科、老人福利科、保险医疗科、老人之家等,全面掌握市内各区域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日常活动情况等资料。
在相关政策和法规的保障下,社区充分利用社会资金、资源、人才等向老年人提供福利、保健、医疗等综合性服务帮助老年人健康、愉快地度过晚年生活,解除年轻人的后顾之忧。
日本的养老服务模式以家庭护理为前提,居家养老为核心,公共福利服务和市场服务为补充。
其养老服务由长期护理保险筹资并支付大部分费用,个人只需承担10%的费用。
在参加护理保险的人中,65岁以上为第一号被保人,40~64岁为第二号被保人。
第一号被保人只要有护理需求,保险权自然产生,而第二号被保人的保险需求限制在初期老年痴呆等15种疾病范围内。
护理保险财源一半来自于被保险者缴纳的保费,另一半由公费承担。
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组织、政府资助的民间组织、志愿者团体、公司式养老机构等提供,服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康复师、家庭服务员等。
老年人需要护理服务时,须先向所在的市町村护理保险窗口提出申请,由市町村派遣调查员走访老人家庭、调查老人身心状况、填写统一调查表并做出是否需要护理的判定。
“护理认定审查会”在此判定的基础上,参考主治医生意见书及走访实录,做出最终决定并判定护理等级。
“护理士”据护理等级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包括家庭帮助服务事业、白天服务事业、短期留宿服务事业、长期服务事业、老年保健咨询和指导及“老年人俱乐部”等。
三、国外养老模式对我国的启示人口老龄化不管对于发达国家还是身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都是一个大的挑战和压力,但是发达国家经过多年对于老年群体养老的模式发展探索,所总结和积累额经验势必对我国的养老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学习。
(一) 建立完善的社区老年服务相关法律法规。
1990 年,英国健康部颁布了《照顾白皮书》和《国家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令》,规定了社区照顾的主要目的、运行机制,同时明确了社区照顾的财政安排、监督和评估等一系列问题。
1963 年,日本颁布了《老人福利法》。
1989 年,制定的《推进高龄者保健福利10年战略计划》以及之后的新金色计划等都明确的规定了社区养老服务中的各项管理制度、经营、组织办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都为社区老年服务的构建和完善奠定了法律基础。
相比较而言,我国在养老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还有待完善。
因此,尽快制定出相关的法规政策,从立法的层面上规范社区老年服务,使社区养老有法可依是我国目前的当务之急。
(二)扩大养老资金来源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养老投入,从立法层面完善养老保险机制。
例如可以从注册手续费的减免。
基础设施使用费的优惠、养老保险金运行的规范等宏观角度进行养老资金的筹集。
其次,可以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建设惠及社会的养老体系,将养老保障金运作市场化。
如联合企业,建立企业年保险金,或者建立个人养老保险金预存制度,促进私人储蓄养老金发展,强化人们的养老意识。
以此,实现减轻年轻人的压力和激励的双赢。
(三)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及规模化 养老服务队伍的服务质量是养老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因此,对服务队伍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并严格评审考核制度,提高从业人员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的健康养老服务。
在英国,每年有半数人参加服务养老志愿活动,日本也有一半左右的国民成为志愿者。
志愿者的参与使得社区照顾成本大大降低,也会带动那些接受帮助的人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
但是相比而言,我国志愿者人数较少,即便是社区服务工作做得较好的社区,志愿者比例也不高。
因此,积极培养社区志愿者及专业人才,政府应加大宣传,给予参与志愿活动的人员以奖励,鼓励这些人员和希望发挥自身潜能的老人参与到志愿者这个高尚的队伍中来。
另外,鼓励大学生们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并把服务情况作为选拔人才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