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A理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ESA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文章以哈默ESA 三要素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革新传统商务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创造了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提高了教学效果,寓教于乐,成功解决了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课程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成果不明显等难题,同时也提高和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知识水平。
[关键词]ESA ;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商务英语阅读;互动[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7-0136-032012年第·7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总第132期Jul 2012ESA 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王子瑞(南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南阳473003)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世界各国经贸活动的日益频繁,商务英语作为彼此连接的纽带,其学习和运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商务英语阅读课程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学生接触专门用途英语并获取商务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学生今后从事涉外商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商务英语阅读课程基本上还是沿用基础阶段英语精读或泛读的教学思路,没有兼顾其作为专门用途英语所具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成果不明显等难题,难以满足学生对商务知识的需求。
ESA 教学模式将真实的交际情景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围绕特定教学素材而设计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任务或活动,寓教于乐,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最终使学生在掌握课程内容知识的同时提高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章将以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为范本,详细阐述在商务英语阅读的实际教学中如何具体实践及应用ESA 三要素教学理论,使其有利于商务英语教学和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
一、ESA 理论概述及教学模式分析1998年国际上久负盛名的英国英语教学专家杰里米·哈默(Jeremy Harmer )在其力作“How to Teach Eng-lish ”中提出了ESA(即Engage/Study/Activate )理论。
ESA教学模式在《英语语言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ESA教学模式在《英语语言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英语语言学》课程作为语言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语言学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课程教学中,教学模式的选择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ESA教学模式在《英语语言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为主题,探讨ESA教学模式在该课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及效果。
一、ESA教学模式简介ESA教学模式即是Engage(引导), Study(学习), Activate(运用)的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亦可称作PPP教学法的演进版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三个环节的引导和学习,最终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上有所突破和提高。
Engage是指引导学生对所要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Study是指通过一定的学习活动和任务,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Activate是指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语言运用。
1. 引导阐释在英语语言学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可以通过有趣的视频、音频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对于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一过程往往是通过一些问答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旨在将学生引入课程主题,并让学生对所要学的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2. 学习展开一旦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了兴趣,接下来就是学习环节。
在英语语言学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学习的引导,如教师对于语言学专业的重要概念进行简要介绍,并辅以案例分析进行深入讨论,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通过扩展阅读、课堂讨论等方式,加强学生对于语言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将对所学的语言学知识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
3. 运用实践在学习环节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任务或活动来让学生进行语言运用的实践。
通过设计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小组讨论、演讲、写作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ESA教学模式在《英语语言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ESA教学模式在《英语语言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ESA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经验(Engage)、学习(Study)和应用(Activate)为主要环节的英语教学模式。
该模式由国际语言学家和英语教师戴维·威廉斯于1996年首次提出,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
本文将探讨ESA教学模式在《英语语言学》课程中的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在《英语语言学》课程中应用ESA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在Engage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通过播放有趣的视频片段、引发讨论或提出问题等。
这样,学生会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并对课程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和任务,让学生深入学习英语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
在应用阶段,教师可以设置情景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语言现象中去。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了课堂效果。
ESA教学模式在《英语语言学》课程中能够促进学生的深思熟虑和自主学习。
在Engage 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学习阶段,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英语语言学概念的意义和相关性,并引导学生发现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在应用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和项目设计。
通过这种引导性和自主性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英语语言学研究能力和学术能力。
ESA教学模式在《英语语言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表明该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深思熟虑和自主学习,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
教师在《英语语言学》课程中可以采用ESA教学模式来设计和实施教学,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论高职商务类课程ESA模式的双语教学

用 知识 解 决 问 题 . 么 , 习者 同样 能 学 好相 关 知 识 。投 入 、 习 那 学 学 和 运用 作 为 教 学必 不 可 少 的三 要 素 . 教师 可 以针对 学 生 的水平 及 课 程 内容 的难 易 程 度 . 三个 要 素 的顺 序 加 以变 换 . 将 组合 为 三 种 不 同的类 型 : 线 型 、 弹 型和 杂 拼 型 。在 直 线 型模 式 中 , 师 首 直 反 教 先 激 发 学生 的兴趣 。 将其 引 入 接受 状 态 , 后 学 习有 关 内容 . 然 最后 组 织 课 堂 活 动 . 助 学 生 活用 所 学 内容 , 线 型 模 式 非 常 适 合 初 帮 直
E gg— — 投 入 阶 段 .通 过 不 同 的活 动 和 方 法 引 起 学 习 者 的 注 nae 意 , 发 学 习兴 趣 , 人 情 感 , 极 主 动 地 参 与 学 习 :td 激 融 积 Su r
学 习 阶 段 ,通 过 课 堂 活 动 和 练 习 帮 助 学 生 掌 握 课 程 知 识 ;
教 学 任 务 . 助 学 生 运 用 所 掌 握 的学 科 知 识 . 高 学 生 运 用 语 帮 提
言 的 能 力 及 综 合 能 力 . 特 点 主 要 体 现 在 师 生 互 动 . 学 活 动 其 教 情境化 、 务化、 际化以及听 、 、 、 有机结合等方面 。 任 交 说 读 写 E A 教 学 模 式 的 类型 S 根 据 E A模 式 理 论 . 社 会 生 活 中 S 在 习 得 知识 具 有 下 列 优势 : 习 者 能 广泛 地接 触语 言材 料 : 们 为 学 他 实 际交 际 而 学 习 . 学 习 的 动力 ; 们 有 机会 运 用 所学 的知 识 。 有 他 在
ESA教学模式在《英语语言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ESA教学模式在《英语语言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ESA教学模式(Engage, Study, Activate)是一种常用的英语教学模式,它将课堂教学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引入阶段、学习阶段和运用阶段。
ESA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本文通过对ESA教学模式在《英语语言学》课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效果和意义。
在《英语语言学》课程中,引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主题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引入来实现,如图片、视频、问题引入等。
在英语语言学课程中,可以使用一些有趣的语言现象或者语言巧合来吸引学生关注,比如英语中的谚语、成语和俚语等。
通过这样的引入方式,可以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引入阶段,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英语语言现象,让他们去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引发他们对英语语言学的学习兴趣。
通过引入阶段的有效设计,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
学习阶段是《英语语言学》课程中的重要阶段,它主要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和掌握英语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在学习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
在学习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英语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知识。
可以通过介绍音系学、语法学、语义学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英语语言的构成和规律。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如音频、视频、图表等,展示语言学中的具体案例和实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学习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问题解决、案例分析等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一些英文语料,找出其中的语言现象和规律,从而加深他们对英语语言学知识的理解。
浅析ESA理论在高职高专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英语教学上的应用

( ) 入 ( n r ) 投 入阶段主要 目的是要唤起 学生对 语言 1 投 E e y g 材料的求知欲 ,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哈 默认为学生之 所以 没有牢固掌握所学的语言知 识,是凶为他仃没有集中注意力完全地沉 J 浸到学j 斗I J 去。 ’ ( 学习 ( td l学习阶段是指学生在教师 引导 下分析 语言 2) Su yll 材料相关的语音词汇 、 语法结构 、篇章段 落 、行文风格及文化 背景等 I 容。该阶段学习方式多样 ,既可 以是学 生的自主学 习也 可通过 教师 ~ 的i 援贳入 , 可以通过学生 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语言材料的学习 井 还 , ( 3)活_ ( t a 活用即学生如何将 已学的知 泌灵 活地运 I Ac vt 1 刳 i e
重,
3 运用E A S 理论探讨合作办学英语教学改进方案
由上文的分析 中叮以看 出E A 论对于英语学 习有非常 重要的指 S理
1 EA S 理论的基本 内容
E A 学 模 式 包 括 投 入 ( nry 、学 习 ( t y S教 Ee ) g Su )、 活 用 d
( ta Ac vt i e)三 个 阶 段 。
时 ,一些 中 教师对英 语国家文化的 了解甚少 ,在渫堂上不能有效地 把 英语国家的文化融入课堂教学 L ,使得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 } l ( 教 师创新性不足 ,教法循规蹈矩 . 大学 生英语水 平的 不断 4) . 提 高和英 语知 结构的 个性化趋势 ,教材 、教法的不断创新都要求从
2I f 世纪8 年代 ,全球化的越势开始冲击高等教育领域 ,高校开始 ( J
承办 中外合作办学 到 了2世纪 ,中外合作办学项 目开始进入高职院 l 校 ,不仅为高职院校 引入了国外的课程 、教材 , 为高职院校引进了 还
谈ESA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doc

谈ESA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作者:刘菁筠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2期[摘要]ESA是课堂语言教学的三要素。
使用ESA理论指导教学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语言学习环境。
文章在介绍ESA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如何将该理论贯穿并运用于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改变英语教学的传统模式,使学生在愉快学习写作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ESA三要素英语写作教学教学方式积极性[作者简介]刘菁筠(1974- ),女,广西百色人,百色学院外语系讲师。
(广西百色533000)[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152-02一、ESA理论简介(一)ESA三要素1998年,英国著名语言教育家杰里米·哈默(Jeremy Harmer)提出了著名的ESA语言教学理论。
所谓ESA,指的是语言教学的三大要素,即“Engage(投入)”“Study (学习)”和“Activate (运用)”。
1.投入(Engage)。
即要求教师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哈默认为,激发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兴趣,是促使其参与的前提。
学生通过“有趣”,较好而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材料与运用多种教学活动。
2.学习(Study)。
即将重点放在语言及语言构成的学习与操练上。
内容可从学习一个简单的音标到写作手法,从掌握一个动词时态的学与练到讨论非正式语言材料的口语风格。
3.运用(Activate)。
即通过练习和活动,使学生尽可能自由地、“交际地”运用所学的语言。
哈默认为这一步骤的目的并非是学习语言形式及具体的语言点(如语法结构、词汇类别及功能等),而是使学生能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或话题下有效地、适当地使用语言。
(二)ESA三个模式哈默认为,无论教什么内容,教学中都应有投入、学习、运用三个要素,但并不是说所有的教学模式都是按投入→学习→运用这样的次序进行。
ESA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ESA教学法在⾼中英语教学中的运⽤初探教育研究2011.1外语作为⼀门课程,其教学⽅法经历了⼀个多世纪的变迁。
最早欧洲⼈为了书⾯翻译和阅读,教学希腊语、拉丁语等语⾔,当时他们采⽤的教学⽅法是语法翻译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 M ethod )。
语法翻译法重视阅读、翻译能⼒的培养和语法知识的传授,忽视语⾔技能的培养,语⾳、词汇、语法与课⽂阅读教学脱节。
⼀战后,当英语成为全球共同需要的通⽤语时,直接教学法(the Direct M ethod )出现了。
接下来出现的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M ethod )也叫结构法或句型法,提出以⼝语为中⼼,以句型或结构为纲的听说教学法的主张。
由此发展⽽来的视听法(the Audio-Visual M ethod ),在教学中⼴泛使⽤声、光电等现代化教学技术设备,使语⾔与形象紧密结合,在情景中整体感知外语的声⾳和结构。
上世纪七⼗年代英语教学法的发展突飞猛进,教学更注重以学⽣为中⼼,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 )应运⽽⽣,教学过程的组织以学⽣为主,教师的任务是给学⽣提供交际场合,帮助学⽣创造性地、⾃由地表达观点,交流思想。
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等都是⽐较新颖的,建⽴在以学⽣为中⼼的基础上,更为科学的教学法。
认知法主张语⾔是受规则⽀配的创造性活动,语⾔的习惯是掌握规则,⽽不是形成习惯,提倡⽤演绎法讲授语法。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 )的语⾔教学⽅法,通过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激发学⽣的学习兴趣。
本⽂将要探讨的ESA 教学法是⼀个操作性较强的课堂教学⽅法,其实质属于任务型教学法。
E →Engage 是热⾝或引⼊阶段,旨在唤起学⽣的兴趣并使他们进⼊课程学习的状态,只有当学⽣对课程有了⾜够的兴趣,他们才会有学习的原动⼒和愿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商务英语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变得日益重要。
关于商务英语的教学,出现过许多种教学法,如:任务教学法、功能教学法、体裁教学法等。
本文介绍了哈默的ESA理论并将其在《商务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作一阐述,指出ESA理论也是一种有效、实用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 ESA理论;运用
1. 商务英语教学
迈入新世纪和加入WTO,我国正逐步地参与国际竞争,同世界接轨。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的运做,英语作为国际贸易用语变得越来越重要,社会上也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英语的人才。
在这一新形式下,一些有条件的院校纷纷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已经进入了很多高校的课程之中。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它为当前的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其教学法进行研究,使课堂注重学习的步骤和学习过程,注重学生个人实际情况和他们之间的差异;让学生获得双向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逐步具备以英语为媒体进行某专业学科交流的能力。
为此,本文旨在介绍哈默的ESA理论并将其在《商务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作一阐述。
2. ESA理论
2. 1语言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
ESA理论是国际上久负盛名的英国英语教学专家杰里米·哈默(Jeremy Harmer)在其一部力作《怎样教英语》(How to Teach English)中提出的。
哈默指出, 在社会生活中习得语言具有下列优势:学习者能广泛地接触语言材料;他们为实际交际而学习,有学习的动力;他们有机会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课堂上学习语言与在社会中习得语言有所不同,但假如提供给适当的条件,学习者同样能学好语言。
和语言习得一样,他们需要动力,需要接触语言材料并有机会运用。
语言教学三要素是创造这种环境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即:投入(Engage) 、学习( Study)和运用(Activate) 。
投入是通过不同的活动和方法如游戏、音乐、讨论、戏剧等引起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兴趣,促使他们参与。
学习是通过课堂活动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
运用是指通过练习和课堂活动,使学生自由地、实际地运用语言,典型的活动有扮演角色、辩论、讨论等。
2. 2三种模式
三个基本要素的顺序变换和不同组合又可以组成三种不同的课型,即直线型( Straight Arrows sequence) 、反弹型(Boomerang sequence ) 和杂拼型( Patchwork sequence) 。
2. 2. 1直线型模式
教师首先激发学生兴趣,将其引入接受状态,然后学习有关内容,最后组织课堂活动,创造运用所学内容的机会。
图1ESA Straight Arrows sequence
2. 2. 2反弹型模式
教师先进行引入, 激发学生的兴趣, 接着直接进入运用阶段, 然后教师就活动中所出现的语言错误和遇到的表达困难等进行讲解, 最后,再一次进行角色练习。
2. 2. 3杂拼型模式
教师首先激发学生兴趣,提出话题,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
运用的次数可以是一次以上,然后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未知信息由学生尝试运用,再下来由教师讲解,确保学生能获得所需的语言点,明白活动中所犯的错误。
然后教师再给学生提供需用同样语言点的相关话题,激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继续学习。
最后让学生再次利用已精炼了的语言点。
总之更为灵活,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活动等将三要素交叉循环地运用到教学中。
3、教学实践
教学内容为《商务英语听说》第二单元“ Inquiry”(询盘) ,教学对象为本校经济管理学院国贸专业三年级七班和八班的学生,采用课型为哈默的反弹型。
3. 1投入
笔者采用的是直接切题法。
提问:问题(1) :Who would like to tell us what is an inquiry?因为学生是国贸专业,学过有关的课程,表达的
基本思想都差不多,为“ It’s an action carried out by buyers to get the products’ information before buying.
问题(2) :What kinds of words will be involved in making an inquiry?
答案分别为: earliest delivery date, quote, catalog, specification,“佣金”、“折扣”(有些学生一时想不起对应的英语,代之以中文)等等。
总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表达,气氛十分活跃。
3. 2运用
笔者让学生合上书,在黑板上给出一商务洽谈场景,让他们两人一组根据场景作一对话并分角色扮演。
场景为“Mr. John Steven is the sales manager of ABC Computer Company. Mr. Liu is the manager of
China National Trading Corporation. Mr. Liu is interested in their medium - sized computers and is making an inquiry about the products, their prices, etc. They’ve made an appointment to meet at Mr. Liu’s office at 3. ”准备好之后,由学生以组的形式自愿上台表演。
表演中,学生对这一场景的设计各式各样(有一身兼两职,既是秘书又是经理的;也有开门见山的) 。
所用的道具也颇具特色(西服,手机,文件夹等) ,再加上有些同学夸张的动作表演,课堂上笑声一片,气氛十分融洽。
3. 3学习
学生做完角色表演之后,笔者指出他们在表演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或不当之处,然后结合课文(对话) ,把重点放在对场景的理解以及对一些惯用词,句子表达和运用上,通过学生自己的对比来纠正并加以讲解,帮助他们加深印象。
例如:悉尼最低到岸价,英文应是CIF Sydney,而不是Sydney C IF。
又如:有两组的学生都是以打电话的形式表演的,这是
不符合场景的。
因为场景中明确规定他们约定3点钟在刘先生的办公室面谈。
再结合平时打电话练习中,有时两个学生同时喊出“喂喂”而没人报上公司或个人的名字,也不知道明确说出打电话的目的等,这些现象表明他们不了解商务语篇的结构程式。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随堂讲解了有关体裁的知识,让学生有初步的了解。
在学生熟悉了语篇的结构程式之后,再让他们结对练习,这时练习的目的性比较明确,注意力比较集中,对语篇的结构程式和所使用的语言表达法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
3. 4作业
最后笔者把课后situation Ⅱ作为作业,由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及场景要求写一段对话。
结果表明,50名学生中, 85%的学生都能有意识地用了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法,如:“Provided . , we will . ”而没有简单地描述为“If . ,we will . ”,这表明他们已掌握了文中所学的表达方式;而对于“黄浦离岸价”,无一人再写成“Huangpu FOB”。
教学效果比较令人满意。
4、结语
本文介绍了ESA理论并阐述了ESA理论中反弹型课型在《商务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由于笔者对这种理论理解得还不是很深,加之有意
识地应用该理论的时间较短,做起来也不够系统,因此不敢说运用ESA理论能解决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所有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教师无论教授何种课程,采用何种模式,哈默的投入、学习、运用三要素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至于采取怎样的模式去实施,教师可以自由选择。
无论如何,终极目的就是要达到教与学的双成功。
参考文献:
1. Jeremy Harmer. How to Teach English (《怎样教英语》)〔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2. 李瑞芳. 体裁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1) : 68 - 70.
3. 刘芝宁. ESA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3) : 60 - 62.
4. 肖云南. 商务英语听说〔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
5. 曾文雄,邓耘. 任务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的运用〔J〕.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2003 (3) : 12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