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坳陷中段中、浅层天然气来源与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须三段烃源岩地化特征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
5
第8 卷
侯强 ,等 :川西坳 陷须家河组须三段烃源岩地化特征
第2 期
平 均厚 度高 达 3 4 3 . 6 6 m( 图1 ) 。
西坳陷中部地 区 T O C 相对最高 ,北端部分地 区与南 端 c 相对略低 ( 图2 ) 。在九龙山 、新场、洛带 、邛 西等地 T O C 普遍高于2 %,而这些地区也是该 区气 田 ( 气藏) 的主要分布区 ,T O C 低于 2 %的地 区气 田( 气 藏) 相 对 不发 育 。显 然 ,有 机 质 丰度及 烃 源 岩 品质 对 研 究 区气藏 的发 育具有 明显 的控 制作 用 。
形成 了以孝泉 一 新场 一 丰谷为典 型代 表的一系列 断弯褶皱构造带 ,燕山运动后期龙 门山南段强烈上 升 ,在其 前 渊形 成 了一个 新 的坳 陷 口 ] 。喜 山期 大 邑 一 成 都 以南 的地 区 构造 运 动 较强 烈 ,破 裂 形 变 和
6 8 井 达 到 了 褶 曲形 变发 育 ,使得油气 保存条件较差 ,中部 和北 为 须 三 段 烃 源 岩 最 厚 地 区 ,其 中川 孝 5 0 5 . 5 3 m 。总体上 ,须三段烃源岩厚度均大于 5 0 m, 部 地 区虽 同样 经历 了多期 构造 运动 ,但 强度 均较 8
201 4正
天 然 气 技 术 与 经 济
Na t u r a l Ga s Te c h n o l o g y a n d Ec o n o my
Vo 1 . 8. No . 2
Ap r . 2 01 4
第8 卷・ 第2 期
d o i :1 0 .3 9 6 9/j . i s s n .2 0 9 5 — 1 1 3 2 . 2 0 1 4 . 0 2 . 0 0 2
川西坳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为05 %~ 20 % , 均 值i 59 , 机 质 类 型 以 Ⅱ型 有 机 质 为主 且 大 多 已 达高 成 熟 阶 段, 于 大量 生 烃 期 。 过 烃 源 .3 6 . 2 平 g . 有 % 处 通
岩 有 机 质饱 和 烃 色谱 特征 分 析 , 为 该 区 有机 质 沉 积 时期 主要 为 内陆 泥 炭一 泽 相 的沉 积 环 境 。 认 沼
以下 的样 品数 量仅 占7 %左右 ,%一 %范 围内 的样 . 5 1 2
2 烃 源 岩 有 机 地 球 化 学 特征
川西 坳 陷碎 屑岩 领域 烃 源 岩十 分发 育 , 三 叠 上
收 稿 日期 :0 0 0 — 6 2 1— 2 4
作者简介: 朱丽 (95 , , l自贡人 , 都 理 工 大 学硕 士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为油 气 藏 地 质学 与 成 藏 动 力 学 。 18 一)女 I l  ̄) 成 研
中有机 质的百 分含量 ,常用 有机碳 含量 、氯仿 沥青 “ 和总烃 含量进 行定量 评价 。 A” 四川 盆 地 上 三 叠 统须家 河 组 有 机 碳 分 布 情 况
地 的深坳 陷部 分 , 是平 行 于龙 门山逆 冲 推覆 造 山带
的西 陡东 缓 的不对 称 压性坳 陷『] 界 为龙 门山推 l, -西 3 覆构造带 , 东界 位 于龙泉 山一带 , 界 为米仓 山推覆 北 构造带 , 南界位 于雅 安一 乐山一 带 。 川 西坳 陷构 造 形变 总体 特 征 表现 为 , 龙 门 山 从 往盆地 中部形变 依次 变弱 , 滑脱 层逐次 抬升 , 底 构造
关键词: 洛深 1 ; 球 化 学 ; 源 岩 ; 西坳 陷 井 地 烃 川
中图 分 类号 : El 2 T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6 3 9 0 2 1 ) 6 0 1 — 4 1 7 —1 8 ( 0 0 0 — 0 3 0
川中与川西地区侏罗系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中地 区 的侏 罗 系天然 气地 球化 学特 征进行 分析 。
1 气体组分特征对 比
天然气 组 分 特 征 主 要 包 括 烃 类 与 非 烃 类 两 大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4—1 2
区侏 罗 系 乙 烷 的 平 均 含 量 范 围 为 3 . 3 4 % ~
然 气烷 烃 气 平 均 含 量 均 在 9 7 % 以 上 。数 据 显 示 , 川 中、 川 西地 区天 然气 中 烷 烃气 占绝 对 优 势 , 其 中 绝 大部 分 为 甲 烷 气 , 川西侏 罗系天然气 中 C O ,与
N : 含 量 差 异 明 显: 天然 气 中 N 平 均 含 量 为 1 . 1 3 %, 最 高可 达 1 . 4 7 %, C O 平 均 含 量 仅 为
0 . 3 5 %, 最 大含 量 不 足 2 %, 显 然 川 西 坳 陷 侏 罗 系量 。川 西 地 区
侏 罗 系 甲烷 气 平 均 含 量 为 9 1 . 5 5 % ~9 3 . 7 7 %, 高
于 川 中地 区 侏 罗 系 甲烷 气 8 5 . 0 2 % ~8 5 . 4 % 的平 均 含量 ; 而乙烷 、 丙 烷 显 示 出相 反 的 特 征 , 川 西 地
主。川西侏 罗系天然气处 于成 熟 一 高成 熟阶段 , 川 中侏罗系天然气主要处于成熟阶段。川西与川 中地 区侏 罗系天
然气均为有机成因气 , 川西地 区主要为煤型气 , 川 中地 区以油型气为 主, 部分为煤 型气 。 关键词 : 川西地 区;川中地区 ; 天然气成 因;天然气成熟度
中图分类号 : P 6 2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1 9 8 0 ( 2 0 1 3 ) 0 6— 0 0 0 6— 0 4
川西坳陷中段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类型

为 O9 , .7 整体上属典型的干气。川西坳陷中段的所有样品 8 c 都 大于 一 5 8 o属于典 型的煤 ”2 2 .% , 型气范畴 , 然气的 8 C < ” 2 8 C , 明显 的正序排 列 , 天 ” 8 C < ” 呈 显示 出天 然气为典型的有机成 因。 甲烷碳 同位 素组成 , 反映 了其母质 演化 程度 已处 于成 熟 ~高成 熟阶段 , 以高成 熟阶段为主 。 且
构造
井号
X 4井 3 C 13井 X6 C 3 0井 X8 C 18井 X6
层 位
C C H6 2 C3 i 4 0 C H1 i Hl n 5 2 H8 C H1 n 4 0 C5 2 C Hl C O2 N 2
干 燥 系数
C1 Cl /
一
5
JP 3 .q I 2 JS 2 JS 2 JS 2 x 4 x 4 Tx 3 x 2 JP 3 Jx 2 JS 2
关 键词 :组份 ; 同位素 ;煤型 气 ; 然 气 ;川西 坳 陷 碳 天
中图分 类号 :T 3 . E13 1
文 献标识 码 :A 断裂 带为 界 , 接峨 嵋 、 山断块 , 与川 中隆起平 南 瓦 东 缓相接, 面积近 六万平 方公 里 。 从 图 1见下页) ( 可知 , 研究 区孝 泉 ~新 场 ~合
T b, T e c a a tr t so a o o e t n t se i h a p e so a 1 h h r ce ii f s c mp n n si sc g hewe tr Sc u n De r s in n
37 2
组份含量 ( ) %
藏过程 和次 生变 化等 方 面的重 要信 息 , 是进 行 天然 气 成 因判识 和气 源 追 踪 的主 要 手 段 。本 次研 究 中 , 者在 川西 坳 陷 中段 的 3 作 1个 天然 气 样 进行
库车坳陷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3月PETROLEUM GEOLOGY AND ENGINEERING第25卷第2期文章编号:1673-8217(2011)02-0009-04库车坳陷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周霞,包建平(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摘要:通过统计分析库车坳陷不同构造带天然气样品得出以下结论:大北-克拉苏构造带天然气中烃类气体含量高达98%,占绝对优势,干燥系数大于0.95,属干气;而前缘隆起带天然气中烃类气体含量相对较低,干燥系数分布范围为0.70~0.95,属湿气。
大北-克拉苏构造带天然气烃类碳同位素组成偏重;而前缘隆起带天然气烃类碳同位素组成偏轻。
大北-克拉苏构造带天然气属过成熟天然气,其源岩镜质组反射率R o值为1.62%~2.5%;前缘隆起带天然气则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R o值为1.0%~1.5%。
根据以上地球化学参数判定库车坳陷大北-克拉苏构造带天然气为腐殖型的过成熟热裂解气;前缘隆起带天然气为腐殖型的成熟-高成熟热降解气。
关键词:干燥系数;碳同位素;成熟度;天然气;库车坳陷中图分类号:TE112.113文献标识码:A库车坳陷是典型的前陆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
三次资评表明,库车坳陷的天然气资源量为3.161012m3,截至2007年底,天然气的探明储量为5.401011m3,预测储量为3.771011m3,可知库车坳陷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1]。
因此,研究库车坳陷天然气的成因,对进一步认识库车坳陷天然气的形成与分布具有重要的地球化学意义,同时也将为库车坳陷天然气的深入勘探和资源量的预测提供地球化学信息。
1地质背景库车坳陷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北倚南天山褶皱造山带,南接塔北戈壁和塔里木河中游流域,具有四带三凹的基本地质构架(图1)。
库车坳陷主要发育有湖相泥岩和煤系源岩两类烃源岩,湖相泥岩主要发育在上三叠统黄山街组和中侏罗统恰克马克组;煤系源岩则主要集中分布在上三叠统塔里奇克组、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和下侏罗统阳霞组;侏罗和三叠系两套烃源岩的干酪根属型(H/C原子比大部分小于1),其中恰克马克组大部分湖相泥岩干酪根属1型和2型(H/C原子比=1- 1.45);它们是库车坳陷油气的主要来源[2]。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四段煤系泥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1 地 质 背景
川 西坳 陷位 于 四川 盆地 西部 属 四川盆 地 的一个 二级 构 造单元 ,其 西侧 与 龙 门山造 山带相 接 ,再 向西 过 渡到 松潘 一 甘孜 褶皱 系 ;北 与米仓 山一 巴山 区相接 ,向北过 渡到 南秦 岭褶 皱 系 ;南 与峨 眉 山 、凉 山断 大 块 相邻 ;东 与川 中平 缓褶 皱带 过 渡口 。其 总体特 征是 东 西分 3带 ,南 北分 3段 。研 究表 明 ,须 家一 段 ] ] 为 一套 海陆 过渡 相沉 积 ,须 二 段 到 须六 段 为 一 套 陆 相 沉 积 。主要 发 育 局 限 海湾 、缓 坡 、冲 积 扇 、辫 状
[ 键 词 ] 煤 系 泥 岩 ;川 西 坳 陷 ;须 四段 ;地 球 化 学特 征 关
[ 中图 分 类 号 ] P 1 . 3 68 1 [ 献标识码]A 文 [ 章 编 号 ] 17 —1 0 (0 2 0 一N0 1 3 文 63 49 21) 9 1 —0
勘 探实 践 表 明 ,川 西坳 陷 中富集 油气 藏 。近 年来 ,作 为川 西坳 陷 的天然 气 主要来 源之 一 ,上三 叠统 I 须 家河 组越 来越 受 到关 注 。大体 上看 ,须 家河 组可 分 为 6 ,其 中须六段 在 川西坳 陷 缺失n 。J 西坳 陷 段 ] I 『
河 、辫 状河 三角 洲 、湖泊 等沉 积体 系 。在诺 里后 期一 瑞替 期 ,随着 松 潘 一 孜 造 山带 向龙 门 山不 断 推进 , 甘 龙 门 山崛起 成为坳 陷边界 ,并 向坳 陷 内提供 物 源 ,充填 了上 三叠 统须 家河 组 到 白垩 系磨 拉石沉 积 。在 ]
印 支运 动 的作用 下 ,须三 段末 期及 须 四段沉 积期 间龙 门山全 面 隆升 ,北段 进一 步上 升 。盆地 在须 三段期 的基础 上全 面填 平补 齐 ,在龙 门山前 缘发 育多 个 冲积扇 ,并 在其 前缘 形成 了扇 三 角洲沉 积 。在湖 盆 中部 地 区 , 由于 碎 屑物 的相对 减少 ,沉 积 了泥 页岩 、泥灰岩 等湖 泊沉 积体 系 ] 。 .
四川盆地梓潼凹陷烃源岩与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1 . 成都理工大学 能源学 院 , 成都 成都 6 1 0 0 5 9 ; 2 . 中 国石化 西南油气分公 司 勘探开发研究 院 , 6 1 0 5 0 0 ) 6 1 0 0 4 1 ; 3 . 西南 石油大学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学 特征的研究 , 探讨 了该 区天然气基 本特征及 成因类 型。研 究
Ab s t r ac t :Th e c h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a n d g e n e t i c t y p e s o f n a t u r a l g a s i n t h e Zi t o n g S a g o f t h e S i c h ua n Ba s i n ha v e b e e n s t ud i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d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g e o c he mi c a l f e a t u r e s o f s o u r c e r o c k s .T he h y d r o c a r b o n s o u r c e r o c k s i n
区 烃 源 岩 主 要 发育 于 须 家河 组 一 段 、 三段 与 五 段 , 其 中须 家 河 组 三 段 烃 源 岩 厚 度最 大 。 烃 源 岩 T O C含 量 普 遍 大 于 1 . 0 %, 有 机 质
川西坳陷须二段气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生气潜力分析

球 化 学 特 征 分 析 ,探 讨 了 该 段 气 源 岩 的 生 气 潜 力 。 结 果 表 明 , 煤 系 泥 岩 总 有 机 碳 含 量 介 于 o 4 ~ .3 1 . 2 ,平 均 值 为 2 6 ,有 机 质 类 型 以腐 殖 型 为 主 ,镜 质 组 反 射 率 分 布 范 围 为 o 9 ~3 1 , 热 演 7 6 .4 .5 .1 化 程 度 高 , 以高 成 熟为 主 ,部 分 进 入 了 过 成 熟 演 化 阶 段 ,为 好 的气 源 岩 ;煤 、炭 质 泥 岩 有 机 质 类 型 为 腐 殖 型 , 热 演 化 程 度 达 到 高 成 熟一 成 熟 演 化 阶段 。 通 过 对 气 源 岩 生标 组 合 特 征 进 行 分 析 , 认 为 研 究 区沉 积 过
天 然 气勘探 一 直把 须一 、三 、五 段作 为气 源 岩 ,须 二 、 四、六 段 仅作 为 目的 层段 口 ] 。然 而 勘探 实 践 证 明 ,须二 段是 砂泥 岩互 层组 合 ,这些 砂岩 之 间所 夹 的泥质 岩 、薄层 煤 线 和炭质 泥岩 等 同样具 有一 定 的生
气 能力 ,在某 些层段 中 ,该 类气 源 岩 的生气 能力甚 至 高 于须 三段 和须 五段 _ 。但 是迄 今 为止 ,对 川西 坳 4 ]
上 。总体上 ,川 西坳 陷 中段 大部 分泥 岩厚 度 为 5 ~l O 0 O m,成 都到洛带 一带为 2  ̄5 m;北段 江油一 带泥 0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 , 晚三 叠 世 以 来 陆相 盆 地 的 为 深坳 陷部分 , 向北 东 . 走 大地 构造 上 处 于龙 门 山造 山带 以东 、 子 扬 地块 西北 缘 , 造 位 置 上属 于川 构
西 前 陆 盆 地 的一 部 分 [2 1] - 。在 该
区 已发现 孝 泉一新 场一 合 兴 场 、 马井 、 洛带一 新 都 、
理 等 变 化 所造 成 的 同位 素 分 馏 作 用 也会 影 响天 然 气 碳 同位 素特 征 。 因此 , 同位 素特 征包 含 大量 母 碳 质 来源 成 烃演 化 、 成藏 过程 和次 生变 化 等方 面 的信 息 , 过碳 同位素 研究 可 以鉴 别 天然 气 的生 成 环境 通
第2 3卷 第 6期
21 0 1年 1 2月
岩
性
油
气
藏
Vo .3 No6 12 .
De .2 C 011
LI THOL0GI RES C ERV0I RS
文章 编 号 : 6 3 8 2 ( 0 1 0 — 0 8 0 17 — 9 6 2 1 ) 6 0 1 — 6
川西坳 陷中段 中、 浅层天然气 来源 与碳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祝金 利 邹 越 陈冬 霞 , ,
(. 1中国石 油大学 ( 京) 质资 源与地质工程博 士后流动 站 ; 北 地 2中国石 油大学( . 北京 ) 油气资源与探 测 国家重点实验 室) 摘 要 : 川西坳 陷 中段是 四川 盆地主要 的天 然气产 区之一 , 目前 对该 区 中、 但 浅层侏 罗 系天然 气的成 因和
类 型仍 存 在一 些争 议 , 目前 主要 有 3种 观点 [ ] 4: - 一 8
种观 点认 为 侏 罗系 气藏 来 自上 三叠 统 的须 1 ( 段 马
收 稿 日期 :0 1 0 — 7; 回 日期 :0 1 0 — 1 21— 60 修 2 1 — 8 2
中段 的 1 9 5个 天然 气 样 品 组分 和 5 4 6个 天 然气 样 品碳 同位 素 的基 础上 , 合前 人 对邻 近 地 区天 然 气 结
21 0 1年
祝金 利等 : 西坳 陷 中段 中、 川 浅层天 然气来源 与碳 同位素地 球化 学特 征
气 源普遍 存在争议 。该文在 对孝泉品的 C 一 .
C 碳 同位 素特征分析 的基础 上 , 结合天 然气组分特征 和烃 源岩地球 化 学特 征 , 分析 了川西坳 陷 中段 中、 浅 层天 然气的 来源。研 究表 明 : 天然 气碳 同位 素的总体 分布显 示 出 8 C < ” 2 8 C < ” 4 ” 】 8 C < 8 C 的正序特征 ; 碳 同位素值 在垂 向上 由深层 须 4段 至 中、 浅层 沙溪庙组 、 宁组和 蓬莱镇组 直至 下 白垩统 气藏 . 遂 总体 显示 出 减 小趋 势。利 用 8 C 一 ” 别天然 气成 熟度 , 明 由深 至浅天然 气的成熟度越 来越 高。中、 8C 判 表 浅层侏 罗系 蓬 莱镇 组 、 遂宁组和 沙 溪庙组 天然 气表现 出热 裂解 气的特 点 。研 究区 中、 浅层 天然 气主要 来 自须 5段 和 须 4段 . 部分 来 自 罗 系 自流 井组 侏 关键词 : 同位素 ; 碳 气源对 比 ; 天然 气成 因; 浅层 天然气 ; 西坳 陷中段 ; 中、 川 四川盆地
基 金 项 目 :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岩 透 镜体 油 气 藏 形 成 的 动 力 学 机 制 ”编 号 :0 0 09 和 “ 岩透 镜 体 含 油 气 性 变 化 特 征 物理 模 拟 实 国 砂 ( 4822) 砂
验 ” 编号 :17 10 联 合 资 助 。 ( 4020 )
大 邑 等 众 多 大 中 型 气 田 和 金 马一 鸭 子 河 等 众 多 的
天 然 气 碳 同位 素 特 征 主要 受 有 机 质 母 质 同位
素 组 成 控制 , 时地 质 历 史 过 程 中生 物 、 学 和 物 同 化
含气构 造 [。区 内 目的层 自下而 上依 次为 上三 叠统 3 ] 须家 河 组 、 罗 系 自流井 组 、 侏 沙溪 庙 组 、 宁 组 、 遂 蓬 莱镇组 及 白垩系 地层 , 中须 家河组 分 为 5段 ( 1 其 须 段至 须 5段 ) 。前 人 对J 西坳 陷中段 天 然气 碳 同位 i J
第一 作 者 简 介 : 利 ,95年 生 , , 级 T 程 师 , 祝金 17 男 高 主要 从 事 地质 、 藏 研究 工 作 和 科研 管 理 工 作 。 地 址 :12 4 ) 京 市 昌 平 区 府 学 路 l 油 (0 2 9 北 8
号中国石油大学测井研究中心 。Emalzuil @13cr — i: j i 6 . n h n6 o
和母质 类 型 以及 成 因类 型 . 断 天然 气 的成 熟 度 和 判
素 特征 有 一 定 研 究 , 针 对 孝 泉一 新 场一合 兴 场 、 但 马井 、 带一 新都 等 气 田浅层 天然 气 来 源及 其 成 因 洛
进 行气 源对 比[ 1。本 次研 究 中 , 分 析 川 西坳 陷 15 1] - 在
中图分 类号 :5 3 P9 文 献标 志码 : A
0 引 言
川 西 坳 陷 位 于 四 川 盆 地 西
鞍 塘一小 塘 子组 )须 3 和须 5段 , 三 者 有机 质 、 段 但 均 为腐 殖 型 , 能详 细 区分 来 自何 段 : 一 种 观 点 不 另 认 为先 期形 成 的气 藏被 断 层破 坏 , 类沿 断层 向上 烃 运 移至 侏 罗系地 层 并成 藏 ; 有一 种 观点 认 为侏 罗 还 系 气藏 主要来 自须 5段 的烃 源岩 , 并非 因下 伏 须 4 段气 藏 遭破 坏 而形 成 . 部分 地 区 天然 气来 自遭 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