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4-甲基香豆素的研究
超声波辅助杂多酸催化合成7-羟基4-甲基香豆素

酸等酸性催化剂的存 在下进行 的 . o J 。传统合成
工艺 多存在 催化 剂用 量大 、 反 应温 度高 、 反 应 时 间
应的时间 , 并提高 目标产物的产率, 使反应在温和 的条 件下进 行 。
为此 , 本 文 以磷 钨酸 为催 化剂 , 采 用超 声 波辐 射强 化反应 的方法 来催 化 间苯二 酚 和 乙酰 乙酸 乙 酯来合 成 7 . 羟基 _ 4 . 甲基 香 豆 素 , 并确 定 了适 宜 的
2 01 3年 0 4月
云 南化 工
Y u n n a n C h e mi c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Ap r . 2 01 3
第4 O卷 第 2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 - 2 7 5 X . 2 0 1 3 . 0 2 . 0 0 3
杂、 催化剂 价格 昂贵 等不 足 。
l 实 验 部 分
1 . 1 仪器 和试剂
目 前, 新型 的绿 色环保 试剂 杂多 酸催化 剂 由于
F A 2 0 0 4 N型 电子天平 ( 长城科工 贸精 密科学仪
收稿 : 2 0 1 2 - 1 2 - 0 7
Pechmann反应法合成4-取代香豆素的研究进展

乙酯 的 P e c h ma n n缩 合 反 应 合 成 4 , 7 一 二 甲基香 豆 素 , 收率 5 6 。谈 云 龙等 [ 1 。 ] 报 道 浓硫 酸催 化 2 一 氯 间苯 二
三氟 乙酸 、 草酸 、 磺酸 型离 子 交 换 树 脂 、 磺 酸 型 离 子 液
基金项 目: 浙江省科技厅公 益项 目( 2 O 1 0 C 3 1 1 2 9 ) . 衢 州市科技计划项 目( 2 0 1 0 1 0 1 6 ) , 2 0 1 2年衢 州学院校级 大学生项 目
亿 与 生 物 互 程 2 0 1 3 , V 。 I . 3 0 N o . 1
Ch e mi s t r y & Bi o e n gi n ee r i n g
田
P e c h ma n n反 应 法 合 成 4 一 取 代 香 豆素 的研 究进展
郑土 才 , 李 慧珍 。 沈 金玉 。 王小 青 , 叶 山海
有L 1 ¨ ] : ( 1 ) P e r k i n反 应法 ; ( 2 ) P e c h ma n n反 应法 ; ( 3 ) K n o e v e n a g e l 反应 法; ( 4 ) R e f o r ma t s k y和 Wi t t i g反 应
i g e r u m 中提 取 出 来 的 吡 喃 香 豆 素类 化 合 物 , 对 HI V 逆 转录酶 具有 高度专 一 性 , 且 作 用剂 量较 低 , E C 。 。 仅 为
香豆素 , 又称 苯并 a 一 吡喃酮 , 是 邻羟 基 肉桂 酸 的 内
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合成

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合成
7-羟基-4-甲基香豆素,也称为香豆素-4-酚,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合成方法。
1. 从天然产物中提取
7-羟基-4-甲基香豆素可以从植物中提取得到,如黄芩、桉树、莪术等。
但是,这种方法的产量较低,成本较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2. 化学合成
目前,化学合成是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主要生产方法。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
首先,将苯甲醛和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2-苯基-2-羟基乙酸乙酯。
然后,将2-苯基-2-羟基乙酸乙酯和丙酮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得到7-羟基-4-甲基香豆素。
这种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等优点,但需要使用一些有毒有害的试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3. 微生物发酵
近年来,微生物发酵合成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方法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通过筛选和改良微生物菌株,可以实现高效、低成本的合成。
总的来说,7-羟基-4-甲基香豆素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生产。
浅谈4—甲基香豆素类化合物合成方法

浅谈4—甲基香豆素类化合物合成方法香豆素,又称为苯并α-吡喃酮,天然的香豆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如黑香豆、香蛇鞭菊、野香荚兰、兰花中。
香豆素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杂环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抗凝血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染料等领域。
其香型、药理作用及一些特殊的功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应用于合成新的荧光化合物、抗糖尿病药物、抗菌素等,因此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是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通过多种合成方法可以制备香豆素的衍生物,主要合成方法如下:(1)Perkin反应法:以水杨醛、乙酸酐为主要原料,在醋酸钠催化下缩合脱水制得;(2)Knoevenagal反应法:一般在碱的存在下,由水杨醛与含有活泼亚甲基的乙酸衍生物反应,此法避免Perkin反应中供电基团存在导致的收率低等缺点;(3)Pechmann反应法:利用取代的酚与β-酮酸酯在路易斯酸的催化下发生闭环反应生成4-甲基香豆素类化合物;(4)Reformatsky和Wittig反应法。
经过比较,选择以Pechmann反应法来制备香豆素类化合物。
在路易斯酸催化下,利用Pechmann反应制备苯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原料来源丰富。
1 实验部分1.1 实验原理1.2 试剂与仪器3,5-二羟基甲苯、间苯二酚、甲萘酚、间甲酚、双酚A、麝香草酚、对硝基苯酚、乙酰乙酸乙酯、浓硫酸、四氯化钛等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VECTOR22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Bruker AV400核磁共振波谱仪、X-6熔点测量仪。
1.3 实验方法1.3.1 总体合成方法。
在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酚类和乙酰乙酸乙酯,搅拌5min,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催化剂四氯化钛或浓硫酸,物料摩尔比为:酚类∶乙酰乙酸乙酯∶催化剂=1∶1.5∶0.3。
在搅拌下,升温,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过程及产物情况。
TLC追踪反应程度。
以有机溶剂溶解反应产物,趁热抽滤,得到淡黄色液体,冷却即有晶体析出。
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合成

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合成
7-羟基-4-甲基香豆素(7-hydroxy-4-methylcoumarin)是一种具有香豆素结构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生物活性,例如抗氧化、抗炎、抗菌等。
合成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方法
有多种,以下是其中一种可能的合成路线。
合成路线如下:
第一步:氢氧化钠催化下的酮醛缩合反应
该反应中,用酮与醛进行缩合反应,生成α,β-不饱和酮。
反应
中的选择适当的醛和酮,可以控制合成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第二步:酮脱水反应
在酮脱水反应中,使用酸性催化剂(例如硫酸)促使酮分子内的α位氢氧离子化,并脱水生成α,β-不饱和酮。
该反应是生成
羟基香豆素的关键步骤。
第三步:砷酸催化下的Michael加成反应
在Michael加成反应中,使用砷酸作为催化剂,将亲电试剂
(例如醛或酮)加到α,β-不饱和酮上,生成带有羟基的化合物。
第四步:氧化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使用适当的氧化剂(例如邻苯二酚)将羟基化合物氧化为醌衍生物。
这一步骤会进一步改变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第五步:甲基化反应
在甲基化反应中,使用甲基化试剂(例如碘甲烷)引入甲基基团,生成最终的7-羟基-4-甲基香豆素。
综上所述,合成7-羟基-4-甲基香豆素可以通过酮醛缩合、酮
脱水、Michael加成、氧化和甲基化等反应步骤实现。
具体的
反应条件和试剂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其他合成方法和路线,以提高合成效率和产率。
微波辐射杂多酸催化合成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研究

2 0 1 3年 8月
文章编号 : 1 0 0 0 — 5 8 1 1 ( 2 0 1 3 ) 0 4 0 0 7 8 0 4
微 波 辐射 杂 多酸 催 化 合成 7 一 羟 基一 4 - 甲基 香 豆 素 的研 究
安 华 ,郭 一平 。
( 1 . 河南化工技师学 院 化工 系 , 河南 开封 4 7 5 0 0 0 ; 2 . 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 , 陕 西 西 安 7 1 0 0 5 4 )
行 了表 征. 考察 了催化 剂 用量 、 原 料 配 比、 反 应 时 间、 反 应 温度 对 HMC收 率 的影 响 , 确 定 了适
宜 的反 应 条 件 为 : 间 苯 二 酚 与 乙酰 乙酸 乙酯 物 质 的 量 之 比 为 1:1 , 催化剂用量为 2 . 5 , 反 应
时 间为 3 O mi n , 微 波炉功 率 为 中高火. 在 此反 应条件 下 , HMC的收 率 为 9 4 . 4 . 该合 成 方法 与
Ab s t r a c t : 1 2 一 t u ng s t o p ho s p ho r i c a c i d wa s u s e d a s c a t a l y s t s f o r Pe c hm a nn c o nd e ns a t i on of r e s —
de r mi c r o wa v e i r r a d i a t i o n i n s ol v e n t — f r e e c o nd i t i o n .The pr od uc t s t r uc t u r e wa s c o nf i r me d by
AN Hu a ,GUO Yi — p i ng
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7—羟基—4—甲基香豆素

维普资讯
体。
4 结论 ( )合成 7 1 一羟 基 一4一甲基香 豆素 最佳条 件 为 : 间苯 二酚 O 2t l乙酰 乙酸 乙酯 O 2t l即 .o , o o ( o
酚醋比例为 l 1, :)采用 ZO /O 一为催化剂 , r2 i S 用量为 O4 , . o克 不用溶剂, 反应 温度 为 10℃, 间 5 时
在运 输和 贮存 过程 中造成 的霉变损 失 , 尤其 是 在高 温 、 高湿 的条 件下 可避 免 食 品 的变 质 、 化 以及 腐 出现外观 干裂 、 化 、 老 口感 差 等严重影 响市 场销售 的现 象 发生 随着 国 内食 品 工业 的 发展 , 后 几 今
年 内 , MF在该 领域 应 用仍呈 逐年 上升 的趋势 D
2 3 饲 料 工 业 和 日用 工 业 .
在畜 禽饲 料中加人 0 o % ~0 0 %的 D , .3 5 MF 可使饲 料 在室 温 下 保存 2个 月不 变 质发 霉 , 香 且
味浓郁 , 口性 好 , 毒无 害 , 食效 果十分显 著 适 无 喂
此外 , MF在化妆 品、 D 纺织 品 、 草 、 革 张等 防腐 、 烟 皮 纸 防霉 方 面 也有着广 泛 的应用
22 r 2 O 一固体超强酸的制备 . ZO / i S
将 Z ( H) rO 用去离 子水 洗 涤后 , 干燥 、 碎 , 用 0 5m lL的硫 酸浸 泡 1 , 粉 再 . o/ 2h 然后 抽滤 、 干燥 、 最后于 高 温炉 中 6 9~6 0。 活 化 3h 置于干 燥器 中备 用 0 5 c ,
为 1 5h . 。此条 件 下 7一羟 基 一4一甲基香豆 素 的收率可 达 9 . %。 61
实验七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合成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实验五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合成一、实验目的学习Phechmann法制备香豆素的原理,掌握4-甲基-7-羟基香豆素合成的实验操作方法二、实验原理三、仪器和药品间苯二酚2.2g (0.02mol),乙酰乙酸乙酯2.6mL(2.6g ;0.02mol),对甲苯磺酸0.1g 。
四、实验步骤1. 4-甲基-7-羟基香豆素的制备在装有磁力搅拌子、回流冷凝管的50mL干燥圆底烧瓶中加入2.2g (0.02mol)间苯二酚、2.6mL乙酰乙酸乙酯、0.1g对甲苯磺酸,搅拌下水浴加热至75℃,继续保温2h,将反应液倒入15mL有碎冰的水中,析出沉淀,抽虑[1],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沉淀,再用2M 的硫酸酸化至=4,析出白色固体,抽滤,用20mL3:2的乙醇:水溶液重结晶[2],得白色产品(熔点184~186℃)。
2. 4-甲基-7-羟基香豆素的荧光光谱测定1)样品准备(将0.88mg样品溶解在100 ml无水乙醇中)2)开电脑进入Windows 系统,开Cary Eclipse 主机(注:保证样品室内是空的);双击Cary Eclipse 图标。
3)在Cary Eclipse 主显示窗下,双击所选图标,进入浓度主菜单4)单击Setup功能键,进入参数设置页面,在光谱类型选框中选择“Emission”发射光谱,设置好每页的参数,参数设置完成后,点击“OK”。
5)测试:将液体试样放入专用的液体样品槽中,固定到样品座中,若其表面溅有溶液可用擦镜纸拭干。
关闭试样室,单击Start键,开始发射光谱测试,测试完毕,保存文件。
再重新单击Setup功能键,进入参数设置页面,在光谱类型选框中选择“Excitation”激发光谱,设置好每页的参数,然后按OK回到浓度主菜单。
单击Start键,开始激发光谱测试,测试完毕,保存文件,开始打印谱图。
6)测定完毕,倾出样品溶液,样品池用溶剂淋洗三次,同时关闭试样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草酸催化合成4-甲基香豆素的方法研究专业:化学学号:201004014003姓名:余祥波指导老师:柯杨摘要本论文主要利用间苯二酚、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在草酸的催化条件下合成4-甲基香豆素,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原料配比等条件因素对实验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以间苯二酚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在草酸催化下,最佳反应温度为80℃,最佳反应时间为2h,最佳反应物配比为n间苯二酚:n乙酰乙酸乙酯=1:1.2;草酸催化下间苯二酚的转化率最高,苯酚次之,对硝基苯酚最低。
关键词:4-甲基香豆素草酸催化合成产率ABSTRACTMethyl coumarin method- 4oxalic acid catalyzedsynthesisThis paper mainly use resorcinol and ethyl acetoacetate as raw materials,synthesis of oxalic acid under catalytic conditions 4 - methyl coumarin methods research,Explored reaction temperature, reaction time, ratio of raw materials and other conditions the experimental yield Impact,The results showed that:resorcinol and ethyl acetoacetate as raw materials in the oxalic acid catalysis,the optimum reaction temperature is 80 ℃, the optimum reaction time was 2h,best molar ratio of resorcinol with ethyl acetoacetate of 1:1.2 ;Oxalic acid catalysis under conditions resorcinol highest conversion rate, followed by phenol, nitrophenol minimum.Keywords:4-methyl coumarin, Oxalic acid catalysis, Synthesis, Yield目录1 前言 (1)1.1 香豆素的应用 (1)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1.3 实验的内容及意义 (1)2 实验内容及数据 (2)2.1 实验内容 (2)2.1.1 实验原理 (2)2.1.2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2)2.1.3 4-甲基香豆素的合成方法 (2)2.2 实验步骤及数据 (2)2.2.1 温度对草酸催化合成的影响 (2)2.2.2 反应时间对草酸催化合成的影响 (3)2.2.3 反应物配比对草酸催化合成的影响 (3)2.2.4 酚类化合物合成香豆素类衍生物 (4)3 总结 (5)3.1 不同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5)参考文献 (6)致谢 (7)1 前言1.1 香豆素的应用香豆素(coumarin)是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一类天然产物,具有明显的生理和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真菌、抗氧化、抗HIV等[1],同时也具有农药生物活性,如东莨菪素、蛇床子素[2]、滨蒿内酯和秦皮乙素[3]等天然香豆素对杂草和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它还具有光学活性,可用于生产荧光增白剂、荧光分散染料和激光染料等,也可用作荧光指示剂[4]。
此外,还在生产香料、杀虫剂、食品和化妆品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5]。
因此,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一直是有机合成和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6]。
它的抗病毒和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引起国内外化学工作者和药物工作者的关注。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继1883 年Pe ch m ann[7]首次报道了β-酮酯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和酚类得到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以来,人们不断的寻求新的催化剂和新的方法,前后出现TiCl4[8]、固体酸,Sm(NO3)3•6H2O[9]、HClO4•SiO2[10]、ZrCl4[11]、InCl3[12]等新的方法,目前工业上制备4-甲基香豆素是以硫酸为催化剂,由间苯二酚与乙酰乙酸乙酯通过Pechmann缩合反应而得,但是这种方法腐蚀设备,三废污染严重。
近年来,环境友好型绿色催化剂,以其催化性能高、不腐蚀设备、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得到更多的青睐。
1.3 实验的内容及意义本实验采用草酸催化合成4-甲基香豆素,分别探讨以间苯二酚为原料在草酸催化的条件下下与乙酰乙酸乙酯反应产率的影响,分别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原料配比三方面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还研究了不同结构的酚类在草酸催化下的收率。
本实验探讨了不同条件反应条件对合成4-甲基香豆素的影响,草酸作为新型环境友好型催化剂,不光有不腐蚀设备、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它还具备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原料便宜易得、条件容易达到等诸多优点。
2 实验内容及数据2.1 实验内容2.1.1 实验原理实验采用间苯二酚及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合成4甲基香豆素2.1.2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主要仪器:圆底烧瓶(50ml)、球型冷凝管、水浴锅、抽滤机、重结晶装置。
试剂:草酸、乙酰乙酸乙酯、苯酚、间二苯酚、对硝基苯酚。
2.1.3 4-甲基香豆素的合成方法本实验采用间苯二酚和乙酰乙酸为原料,在草酸催化条件下反应两小时,自然冷却结晶,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干燥,少量乙醇重结晶,干燥称量,测定产品熔点,确定其容程,对比标准数据,确定产品的纯度;4-甲基香豆素的熔点,83℃~84℃。
本实验采用草酸作为催化剂,草酸作为一种有机酸,首先不腐蚀仪器,对环境污染小,从经济角度考虑草酸制作成本较低,符合绿色催化剂的条件;其次,草酸作为催化剂反应原理简单,无溶剂为实验减少了很多工艺手续,反应时间相对于路易斯酸催化合成方法较短,最佳反应温度为80℃,容易控制。
2.2 实验步骤及数据2.2.1 温度对草酸催化合成的影响向编有号的3个圆底烧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间苯二酚20mmol、草酸2mmol、乙酰乙酸乙酯20mmol,加完后分别在70℃、75℃、80℃、85℃、90℃条件下反应2h,反应完毕后自然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用少量乙醇重结晶、干燥称量、测定熔点、计算产率,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在不同温度下苯酚的反应结果。
表1 温度对草酸催化合成的影响温度/℃70 75 80 85 90产率/% 69.8 74.8 77.1 76.5 71.3 根据表1实验数据,以间苯二酚为合成原料时,在70℃到80℃时,随着温度升高产量逐渐升高,80℃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到85℃,90℃产量有所下降,可以看出,在温度为80℃左右时,以间苯二酚为原料的产量最高,最适合反应,产率约为77.1%。
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增加,产率也会随之增加,当反应温度超过一定温度后,产率会有所下降,说明反应温度过高会影响实验产率,温度过高,排除实验发生的副反应,还有可能使反应物、反应产物等发生碳化,从而改变产率。
2.2.2 反应时间对草酸催化合成的影响向编有号的3个圆底烧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间苯二酚20mmol、草酸2mmol、乙酰乙酸乙酯20mmol,加完后在80℃条件下分别反应1h、1.5h、2h、2.5h、3h 反应完毕后自然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用少量乙醇重结晶、干燥称量、测定熔点、计算产率,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反应时间对实验的影响。
根据实验数据作曲线图,观察产率随时间的变化。
1008060402000.51 1.52 2.53图1 反应产率随时间的变化根据图1数据分析,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产率也随之增加,当达到2.5h 时最高,达到77.0%,然而,反应时间为2h时,产率为76.9%,与反应2.5h相比,产率增加不大,甚至略有下降,说明反应进行到2h时基本反应完全,为最佳反应时间。
从上图看出,同一温度下,随着时间的增加,产率也会随之增加,但是当达到一定产率后不会增加,说明反应基本完全,但是可以看见略有下降,说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发生副反应占的比例也就越大,另外产物随着时间的增加,也会发生氧化,发生碳化。
2.2.3 反应物配比对草酸催化合成的影响向编有号的3个圆底烧瓶中加入间苯二酚与乙酰乙酸乙酯物质的量比分别为1:1、1:1.1、1:1.2、1:1.3、1:1.4。
在80℃条件下反应2h,反应完毕后自然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用少量乙醇重结晶、干燥称量、测定熔点、计算产率,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在反应物不同配比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表2 反应物配比对草酸催化合成的影响n间苯二酚:n乙1:1 1:1.1 1:1.2 1:1.3 1:1.4酰乙酸乙酯产率/% 76.8 77.1 77.2 77.2 77.2 根据表3数据分析得出,间苯二酚与乙酰乙酸乙酯的配比对反应结果影响不大,配比为1:1.2时产率为77.2%,达到最高,随后,当达到1:1.3、1:1.4时,产率变化不大,从数据看出,当反应配比为1:1.2时产率最高,不过反应物配比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五总反应物配比对应的产率都接近77.0%。
实验原理是1:1反应,但是当乙酰乙酸乙酯的量增多时,影响反应平衡,产率也会随之增加,但当怎加到一定程度到达新的平衡,产率就会随之稳定,变化不大。
2.2.4 酚类化合物合成香豆素类衍生物向编有号的3个圆底烧瓶中分别加入苯酚20mmol,间苯二酚20mmol,对硝基苯酚20mmol,再加入草酸2mmol,乙酰乙酸乙酯20mmol,加完后在合适条件下反应2h,反应完毕后自然冷却结晶、抽滤、洗涤、干燥、用少量乙醇重结晶、干燥称量、测定熔点、计算产率,记录实验数据,草酸催化对不同结构的酚类合成的影响。
表3 酚类化合物合成香豆素类衍生物反应物苯酚间苯二酚对硝基苯酚产率/% 51.8 77.0 32.9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在草酸催化条件下合成香豆素衍生物时,间苯二酚最容易转化,产率高达77.0%,苯酚次之,产率为51.8%,对硝基苯酚转化率最低,仅为32.9%,从数据看出,在草酸催化条件下,间苯二酚最容易反应,产率最高。
3 总结3.1 不同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当达到实验反应最佳温度时,产率会随着温度的增加不断升高,当超过最佳温度时,少量反应物,实验产物会因为温度高被氧化,从而影响产率。
从实验结果得出反应的最佳温度为80℃。
反应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增加,产率也会随着增加,但是当反应时间过长,产率不会增加,反而略有下降,因为反应基本进行完全后,很难再发生反应,但是因为不断加热,可能使生成物发生碳化,从图1可以看出,反应的最佳时间为2h,不宜超过最佳反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