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与社会功能
第八章传播与社会心理

• 二、传播的四种类型
•
• • •
•
自我传播:又称内传播,是指个体对信息的自我加工过程。 人际传播:是指信息在社会个体之间的传播行为,是一种人与人 之间的传播。 组织传播:又称组织沟通,是在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活动。 大众传播: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构成,由专业化群体凭借这种机构和 技术,通过诸如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电影等技术手段向社会大 众传递信息的活动。其传播者是一个组织,需要庞大的经费支持其运 作。 自我传播是传播的基础,任何信息的传递都是在这个心理互动的基 础上完成的。无论何种形式的传播,都是在人的心理作用下进行的。
• 三、信息接收过程中的社会心理作用
• • 传播活动的主体即传播者和受众,是传播行为中的两个 终端,二者在心理和行为反应上存在差异:
1、二者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对信息源的认知心理不同 • 传播者的信息直接来源于社会,是信息的原本面貌;受众的信息 更多来自于媒介,是经过人为选择、加工而形成的信息;双方对信息 源的敏感程度也不同,信息源对双方的影响力也不同。 • 2、二者对信息源所采取的态度不同 • 传播者在自己高度敏感的眼光(认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动 机)、对社会大众的深情厚爱(情感)所构成的态度基础上,将厘清 信息真相并加以报道(传播)转化为职业行为;受众一般不会自己去 调查、采访信息源,而是直观地认定所接受的传播信息即为事实。 • • “传播者是以接受物质世界为主,受众是以接受媒介世界为主。”
1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中每年有青年室内染2中国每年有220万青少年死于室内污染3炒蒜高手掷千万买走百斤金条470举报人遭打击报复5西安市已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6喀什房价两个月就翻倍7一女生世博排队被强奸怀孕8传我军数百战机青岛上空军演9偷菜游戏或被取消10金庸去世?????????2011年十大假新闻????央视李敏利用记者身份收受贿赂获刑三年缓刑四年?200985??太原媒体报道称李敏因利用央视记者身份收太原媒体报道称李敏因利用央视记者身份收受贿赂37万元人民币对杏花岭区人民检察院正在侦查的案件施加影响被认定构成犯罪
广播电视概论课后题答案

一、填空题㈠广播的诞生IV无线电波的发现。
(1820)年,[丹麦]奥斯特博士,发现了电与磁的关系。
1831年,[英](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864年.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现了电磁学基本原理f1873年.发表了《电磁论》,确立了电磁学,并证明电波的速度为30公里/秒。
他被公认为“(无线电之父)”。
1888年(徳国)科学家海尼?赫兹发表了电磁波特性分析的最早著作《电磁波及其反应h 1965年,国际无线电学会决定,以赫兹的名字作为无线电波长的计量单位。
2v无线电传送信号成功。
1894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和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同时发明了(无线电)。
3、无线电传送声音的实现。
[加拿大]费森登•(1906)年■通过无线电报装置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语言广播,标志着这种新传媒的问世。
4、广播电台的诞生。
1916年,美国马可尼公司25岁的无线电报务员戴维?萨诺夫发明了(无线音乐盒)即收音机。
1920’年门月2°日,美国匹兹堡广播电台(KDKA)(广播电台)正式播音,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家正式的广播电台。
一般认为它的开播标志着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
㈡电视的诞生IV电视技术的准备。
1873年,英国工程师(约瑟夫•梅)发现“硒”的光电转换能力.在理论上说明可以利用电讯号传播图像,这是最早提出的电视传播原理。
(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科发明了机械式光电扫描盘(荧光屏的雏形)。
1923年,美籍俄裔物理学家(左瑞金)发明了光电管,用电子束的自动扫描组合画面•为电视摄像机的设计做出了贡献。
2、实验性的电视播映。
1925年,英国科学家贝尔徳采用电视扫描盘,完成了电视画面的完整组合及播送。
贝尔徳因此被称为“(电视之父)53、正式的电视播送。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亚历山大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众电视发射台,开始定期播出节目,故这一天被公认为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日。
1939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在纽约帝国大厦)转播了纽约世界博览会盛况•首次用电视报道了美国总统主持博览会开幕典礼的实况。
第八章大众传媒与社会

第八章大众传媒与社会第八章大众传媒与社会第一节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人类社会发展导致社会结构的复杂和社会分工的加剧,社会曰益分化成功能各异的不同部分,但各个部分之间并不是互相分离的,他们彼此间相互依赖,再通过协调、整合组成社会系统。
因此,从社会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分析和研究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应该结合特定社会条件,从总体的社会关系中去把握、理解它。
一、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发展的意义媒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也是一种社会子系统,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与发展与其他子系统(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这种关系的总和即是媒介的生态环境。
以社会系统论来看,如果离开与其他社会系统的互动,就不可能对媒介有完整而透彻的理解。
因此,从媒介的生态环境出发,媒介研究才能更加丰富和深化。
从新闻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发展的意义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1.决定媒介制度当今世界,健全的媒介体系已成为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
但各个国家的媒介制度却不尽相同,甚至是大相径庭的。
这主要与一个国家的社会条件相关。
比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为私有制,而社会主义国家则较多采用公有制。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媒介中有许多是国家所有的,政府对媒介有较强的调控能力,这又是与它们的经济水平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
因此,尽管媒介发展冇自身的内在规律,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媒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媒介所处的社会环境。
2.决定媒介发展水平媒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事业,它的发展依赖许多综合因素。
如在观念方面,大众具有民主、自由与平等的思想,是媒介规范运作的前提保证;而在物质方面,经济发展水平莨接制约了媒介的整体规模与媒介产品的质量,尤其是电子媒介,技术手段有时可以起到最为关键的作用。
综观世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媒介整体水平都是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几乎无一例外。
文明程度高、民主制度健全、经济发达、综合国力强的国家和地区,媒介的整体发展水平必然较髙。
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

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本章的考核要求:一、广播电视的传输网络1.识记--传输网络的概念;传输网络的构成2.领会--传输网络的功能与技术发展变化的趋势二、广播电视的符号系统1.识记—符号系统的概念;广播的符号系统;电视的符号系统2.领会—符号系统与传输系统相结合,赋予广播电视传播方式以怎样的基本属性三、广播电视传播特点1.识记—广播电视的传播优势的主要表现;以及有何缺陷2.领会—广播电视传播特点是其传播优势与劣势的对立统一四、广播电视语言1.识记—广播电视的广义语言概念;狭义语言概念;广播电视语言的基本特点(诉诸口说耳听的语言;脱离具体语言环境的口头语言;精练化的口头语言)2.领会—广播电视语言的基本要求第一节:广播电视的传输网络与制式一、传输网络1.广播电视的传输网络,包括了发射网、传送网,和接收装置三个部分。
2.发射网—主要设施是发射台;传送网包含微波中继传播、电缆传送、光缆传送、卫星传送;广播的接受装置是收音机,电视的接收装置是电视机。
二、制式1.广播的制式调制—将声频电流载运到高频交变电流上的过程;广播的调制方式可以根据高频交变电流的幅度,频率和相角三个变量中某一个随声频电流变化而分成三种:调幅、调频和调相。
需要指出广播只使用调幅和调频两种方式。
2.电视的制式首先要明白电视制式是彩色电视的制式。
根据发、收端对红、绿、蓝三基色的编码,解码方式,扫描参数,视频信号宽带以及图像载频与伴音载频间距等的不同,构成不同的彩色电视系统。
目前世界存在三大彩色电视制式:(1)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是美国国家电视制式委员会的英文缩写,称为正交叉平衡调幅制,主要用于美国、日本、加拿大等;(2)PAL(Phase Alteration Line),前联邦德国布鲁赫1962年研制成功的一种兼容彩色电视制式。
主要应用于西欧、澳大利亚、非洲及中东地区;(3)SECAM,由法国工程师亨利·弗朗斯1956年提出,1967年采用的一种兼容彩色电视机,主要应用于法国、独联体国家、东欧、沙特阿拉伯等国。
第八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和作用

信息时代:麦克卢汉归来
• 是理性的回归,也是历史的必然。 • 20世纪90年代初,扑面而来的数字时代、网络 生活、虚拟现实、赛博空间,使一切攻击不攻自破。 信息高速公路证明,他是对的! • 吹响网络时代号角的《连线》杂志(Wired), 从创刊号起,就在刊头上把麦克卢汉供奉为“先师 圣人”(Patron Saint)。“在线” 一族供奉他为祖师爷和开山祖,虽然他并不懂技术。
《机器新娘》 《古登堡星汉 《理解媒介》 璀璨》
讲工业人和广告 讲印刷人 讲电子人
褒扬
• 《纽约先驱论坛报》他是“继牛顿、达尔文、 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巴甫洛夫之后的最重要的 思想家”,是“电子时代的代言人,革命思想的 先知”。 • 1964年12月28日的《国家》杂志,把麦克卢汉 列为风云人物; • 1965年的《读者指南》列出四篇有关他的文章, 分别刊载于《评论》、《纽约客》和《哈泼斯》。 一时间,“麦克卢汉热”风靡美国,他的著作也 成为畅销书。
• 电视、网络本身就是人 们的欲望追求的对象 • 唤起和引发人们新的欲 望的媒介
(三)网虫和网瘾症
• 网瘾症:上网成瘾综合征,其表征是长时间沉迷 于网络(设置每天8小时以上)丌能自控;行为乖 张并伴随视力下降、神经衰弱等身心病态;在网 欲得丌到满足的时候精神空虚、心情暴躁甚至会 有暴力倾向。
小结
• 新媒介指伴随卫星通讯、数字化、多媒 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 新型媒介,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 有线电视,文字,音像出版物,互联网络等 等。
(一)新媒介的特点和性质
• 1、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 改善受众的被动地位,增强互动性 • 2、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 有利于传播质量的提高 • 3、媒介资源的丰富化 改变大众传媒垄断局面 • 4、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影响人们的认知判断和行为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一章1广播电视:通过无线电波,线路系统(包括电缆,光纤及将来可能发展的其他传输介质)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域有规律地传输含有节目内容的视频,音频信号,上述机构、传输的内容以及传播过程的本身,可统称为广播系统。
2人类传播史的五次“革命”:语言的形成与使用,文字的创造与使用,印刷术的发明,无线电技术运用于传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3声音的三个物理特性:(1)声音的物理性,即声源的振动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的传播;(2)声音的立体感与空间信息;(3)声音的心理性人耳对声音的主观评价:音色;音调;响度人耳的听觉范围:一般在16Hz到20000Hz之间,而频率低于16Hz的次声波和高于20000Hz 的超声波,人耳一般不能听见。
4.贝尔德的实验:1925年10月2日,苏格兰科学家.约翰·贝尔德利用尼普柯夫发明的机械扫描盘,在伦敦的一次实验中成功“扫描”出木偶的图像看作是电视诞生的标志,贝尔德也因此被称作电视之父第二章新中国电视台:中国电视的初创期1958——1965年,中国电视的停滞期1966——1976年,中国的电视的恢复期1977——1978年,中国电视的发展期1979年至今。
第四章1.广播电视发展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关系:首先,广播电视的发展直接取决于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其次,广播电视的发展还依赖于国家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整体发展。
再次,社会对信息的需求程度也直接促进了广播电视的发展程度。
第四,广播电视的发展依赖于巨额的广告营销收入。
此外,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影响广播电视的发展水平。
2.国家和政府对广播电视从严管理的原因:首先,广播电视必然会占用无线电频率资源,需要一定的专门机构来进行适当的分配和管理;其次,无线电频率资源是有限的,对广播电视所需要的无线电频率资源应该是限制性使用;最后,广播电视的传播内容更容易被人接受,受众的门槛低,因此要对传播内容进行严格选择,使符合社会公序良俗以及社会主流民意支持。
大一广播电视新闻学概论考试复习重点

广播电视新闻学大一1.新闻学:研究一切新闻现象、活动、事业以及基本特征的科学;1.广播电视新闻定义:以现代电子技术广播媒介、电视媒介为传播手段,以声音或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变动或正在变动的事实信息的传播;2.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内涵:1传播媒介2传播时效3事实本源4传播意义3.广播传播符号:语言符号播音语言、现场语言、非语言符号现场音响、音乐符号4.传播的五大功能:1传播功能2雷达功能3控制功能4教育功能5娱乐功能P1415.论述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1)传播的快捷性(2)内容的简洁性(3)传递通道的单一性(4)传播过程的排他性(5)传播范围的渗透性6.简答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P133(1)现场的证实价值(2)画面情节的片段性(3)现场的制约性(4)新闻传播的及时性(5)节目播出的同步性(6)新闻节目的易受性7.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共性:P138(1)传播顺序的制约性(2)传播信息的多元性(3)传播过程的参与性(4)传播的快速性与声画阅听的易逝性(5)传播对象的广泛性与视听的随意性(6)内容的丰富性与视听的被动性(7)声画并茂与信息的传真性8.广播传播以具象语言为主,以抽象语言为辅;P2729.广播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1)播报新闻,传达政令(2)沟通监督,引导舆论(3)交流信息,服务社会(4)传播知识,活跃生活10.填空广播电视新闻史:1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同年8月31日,首次播出广播新闻21954年,美国彩色电视节目出现;11.广播电台电视台经营性质三种:P76(1)国营制度型(2)商业制度型(3)公共制度型12.用于广播的彩色电视制式三种:NTSC制式1952美、PAL制式1962德、SECAM制式1966法P2713.美国电视机构:全国广播公司NBCP37,有线电视新闻网CNNP3914.美国广播机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广播公司ABC,公共广播公司PBSP3815.1936年,英国在伦敦市郊的亚历山大宫开办世界上第一座正规电台公众电视台,是世界电视史的重要里程碑;16.日本广播协会NHK成立于1926年,为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为全球第一个播出卫星直播成套节目的电视台;17.我国最早的广播电台:1923年1月,美国人奥斯邦创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所属广播电台在上海开始播音,这是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最早的无线广播电台;18.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主办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47年3月21日,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1949年9月27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12月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20.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成立;1958年5月15日,中国电视台第一次播出了自办的电视新闻节目;21.1978年5月,北京电台更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CCTV22.1996年3月31日,卫视中文台1996年开播独立成为凤凰卫视中文台星空传媒;23.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包括: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传播覆盖网24.简答听众调查的主要形式:问卷设计、样本选择问卷与样本P11625.听众调查主要方法:(1)分析观听众来电(2)日记调查法(3)个人访问法(4)电话调查法(5)召开座谈会研讨会(6)问卷调查法(7)装置计量法26.受众调查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法、定性研究法、内容分析法27.解释受众调查的主要术语:p121潜在观众:指抽样地区内有接收机电视机或收音机的所有家庭;开机率HUT =户数拥有电视机、收音机的机状态的户数一个特定时段内处于开×100% 受众份额比率SOA=目的户数同时收看(听)其他节听)节目的户数某一特定时间内收看(×100%节目收视听率=机的户数所有拥有收音机、电视户数收视(听)某一节目的×100% 累计受众:指在特定时段内至少看了一次某个节目的不相重复的户数或人数;累计收视听率=调查区内人口总数的受众数量一个调查区内不相重复×100% 28.集中度指数:指相对于某一基数的有关数目的百分比数;29.声音符号的特征:声音的物理性、声音的生理性、声音的心理性30.广播新闻中的声音符号三种:口头说话、音响广义上泛指广播中的所有声音,它包括自然声、人声、音乐声等、音乐31.广播非语言符号的分类:现场音响、音乐符号32.非语言符号主要指音响,音响广义上泛指广播中的所有声音,它包括自然声、人声、音乐声等33.写实音: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音响只能是自然产生的声音;34.写实音与非写实音的主要区别:写实音具有客观性即写实音是自然存在的,不可模拟和创作;35.广播非语言符号写实音的主要功能四种:1提供信息和证据2补充3强调4替代36.非语言符号的特点:P1601解释的多样化与理解的局限非语言符号的含义丰富多样,但是难以系统化、规范化;2情感的无意识宣泄非语言符号可以使有意识产生的,也可以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3范围狭小非语言符号的传播范围是极其有限的;4对语言符号的纠正非语言符号的真实性能够否定语言符号的虚假性;37.广播新闻节目的类型:消息报道型、专题型新闻节目、板块式新闻节目38.话筒与嘴巴的最佳距离为15cm ;39.广播新闻音响的类型三种:实况音响、口头报道、诱发音响P19740.解释现场新闻报道含义:是广播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一边观察、一边叙说、一边采录的一种报道形式;41.现场新闻报道的语言要求:1符合时空要求2要有场面和色彩感3要有节奏感4让音响说话42.广播节目的三要素:节目主持人、导播、听众43.节目主持人主持节目播出特点:(1)固定性2形象性3个性化4以谈话的形式进行44.简答节目主持人主持节目播出的的基本要求:谈话内容、语言优美(1)开播前策划节目的主题注意选择那些带有普遍意义或积极意义的并且有讨论价值的话题应该避免在电话直播节目中讨论会引起民事纠纷的问题要自觉维护社会的公德,禁止低级庸俗的内容进入节目(2)开播前做好案头准备(3)批评要准确,说事要慎重(4)处理好与被邀嘉宾的关系帮助嘉宾尽快适应直播环境,创造出轻松和谐的谈话气氛,使其心态平和,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在嘉宾遇到难以直接回答的问题时,要主动为嘉宾解围当嘉宾暂时陷入语言困境时,应该及时帮助嘉宾走出困境45.栏目文案的主要内容:P263(1)栏目的名称要与整个栏目的基本目标相一致,听众能够立即从名称中知晓栏目的类型并且尽量避免雷同(2)栏目所要实现的目标提供资讯还是消费、娱乐(3)目标概要(4)潜在听众(5)栏目的播出时间(6)栏目的播出方式包括主持人的设定(7)栏目运作流程46.电视新闻实务应用包括:采写编评播47.声音语言符号:是指电视新闻节目中能够准确传达新闻内容的声音语言,它包括播音语言和现场语言两类内容;48.文字语言符号的类别:画内文字、屏幕文字49.屏幕文字定义:是指根据新闻内容需要,后期制作时叠加在屏幕上的文字50.屏幕文字的功能:1文字提要,“视、听、读”三位一体,加强信息记忆深度2插入通知,保持了新闻的时效性、节目的完整性和传授双方的融洽关系3整屏文字,形成听读一体的轻易性4当代报纸超大标题给电视新闻的启迪与借鉴5形式是金,变体大字号屏幕文字为提升版面信息吸引力和穿透力添金加彩51.音响语言是:指随画面的拍摄同期采录的,对新闻内容不做直接说明的现场声音;52.音响语言的类别:自然音响、动物音响、机具音响、人声音响、音乐音响53.电视新闻语言的双主体构成:声音、画面54.电视新闻声画关系的形式:声画合一、声画对位55.声音传播的不同效应:共振、互消56.电视新闻非语言符号的构成:如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社会功能以及传播理念的拓展

第二章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社会功能以及传播理念的拓展广播电视作为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传媒工具之一,具有独特的传播特性、社会功能以及传播理念的拓展。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广播电视具有传播特性。
广播电视具有良好的时效性和广泛的覆盖面,可以实时传递各种信息和事件。
广播电视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台或广播电台等媒介,将信息以声音或图像的方式传递给大众,实现信息的传播。
同时,广播电视还具有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即通过一个媒介将信息传递给多个接收者,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
其次,广播电视具有丰富的社会功能。
首先,广播电视可以作为信息源,为公众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并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变迁等。
其次,广播电视可以作为教育工具,传递各种教育内容,帮助公众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此外,广播电视还可以作为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载体,通过播放各种精品节目,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广播电视还可以作为娱乐媒介,为公众提供各种娱乐节目,满足他们的娱乐需求。
最后,广播电视传播理念的拓展。
传统上,广播电视的传播理念以传递信息为主导,强调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媒介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广播电视传播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传播理念也逐渐从传递信息扩展到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和提升公众素质等方面。
如今,广播电视传播理念的拓展更加注重公众参与和互动,倡导公众在广播电视传播中发挥主体作用,提倡多样性和开放式的传播方式。
总之,广播电视具有独特的传播特性、丰富的社会功能以及传播理念的拓展。
在信息时代,广播电视作为重要的传媒工具,不仅承载了传递各种信息的功能,也肩负着为社会对传媒工具的更高期望做出回应的责任。
通过不断拓展传播理念,广播电视可以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发挥自身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