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季联赛高一语文答案定稿 (1)

合集下载

2016年春季高考阶段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2016年春季高考阶段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2016年春季高考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2个小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24分,每小题2分)1. C.D.2. C. 3.C.4.如坐春风....:A像坐在春风中间。

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B. 相濡以沫....:濡:沾湿;沫:唾沫。

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

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C.寥若晨星....寥:稀疏。

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

指为数极少。

D. 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

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5.B【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项,“所以我们选他做学科带头人是当之无愧的”杂糅;C项成分残缺。

缺谓语中心语,可在“声明”后补上“承担”。

D项,主语残缺,应在“研制成功”后加“的”。

也可算作句式杂糅,删去“面世”或在“面世”前加“并且”。

所以选B。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改后A.据说,在一千万只昆虫中才能发现一只这样的变异品种,自然是“物以稀为贵”。

B.对于外来投资,应该是你投资,我欢迎;你盈利,我收税;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清算:这才是正常的。

课文中的示例(鲁迅《祝福》)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就姓卫了。

她不很爱说话,别人问了才回答,答的也不多。

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之前的花白的头发,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2016年春学期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有答案)

2016年春学期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有答案)

2016年春学期高一语文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有答案)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说明:1---12题答在答题卡上,其余题答在答题纸上,本试题上答题无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敕造(chì)惫懒(bèi)讪讪(shà)扪参历井(shēn) B.錾银(zàn)两靥(yàn)桌帏(wéi)拗他不过(niù) C.蹙缩(cù)歆享(xīn)榫头(sǔn)吮血(shǔn) D.咨嗟(chǎ)盥沐(guàn)贾人(gǔ)间或一轮(jiàn) 2.下列词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俨然迷罔炮络飞端瀑流争喧�Y B.放诞骐骥�f 岩巫山巫峡气潇森 C.驯熟伶俐踌躇间关莺语花底滑 D.潦倒杜撰寒喧空闻虎旅传霄柝 3.下面加线的诗句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这些老屋确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 B.刚退休不久的老王常对老伴抱怨:“你看我才退下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电视剧《大宅门》白景琦从济南返回京城家里时,父亲已去世。

在灵堂前,他并没有嚎啕大哭,导演也没有用哀乐来渲染,只是让他做了一个点燃父亲生前所用烟袋跪献灵前的动作。

这一场戏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能表现人物的性格。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譬如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

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K12教育】北京市2016年春季高中会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K12教育】北京市2016年春季高中会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会考 语文试卷必答题 一、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1-5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晋军.函陵 军:军队B .又欲肆其西封. 封:疆界C .唯君图.之 图:考虑D .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高兴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考场号座位序号A.以.其无礼于晋以:因为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这样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焉:哪里D.吾其.还也其:还是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下臣虽强壮,但是不如别人。

B.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用灭掉郑国的办法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得到过晋君的赏赐啊!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而保护自己,不仁义。

4.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选文中的“东道主”是指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现代生活中,“东道主”的意思是①。

2016年春季期高一语文试题

2016年春季期高一语文试题

密学校 班级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综合高中2016年春季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第I 卷 基础题(共24分)一、语言与表达(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4分)A.敕ch ì造 放诞d àng 璎珞y īn lu î 陈抟tu án 老祖B.两靥y â 间ji àn 或 朱拓tu î 少不更g âng 事C.俨y ăn 然 尘芥ji â 饿殍pi ăo 运筹帷幄w îD. 跬w ā步 孝悌d ì 骐骥q í j ì 弃甲曳y â兵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4分) A. 踌躇 槁曝 宵折 锲而不舍B. 镂空 惘然 迁谪 蹑手蹑脚C. 做难 鞭笞 黝黑 揭杆为旗D. 猖狂 译站 骇骨 病入膏盲3.下列各句填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4分)①烈日炎炎,持续的高温让市民 ,省内各市纷纷“让洞于民”,免费向社会开放一批可用于避暑纳凉的人防工程。

②我县坚持文化“普惠”理念,先后投资5亿多元,建成了8个文化中心,安装健身器材2600多台,文体设施 。

③“菊花节”期间,公园里摆放着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轻轻摇曳,仪态万千,赏花的市民流连其间, 。

A.不堪忍受 日臻完善 意兴盎然B.不堪忍受 日趋笃厚 意兴阑珊 C .情何以堪 日臻完善 意兴阑珊 D .情何以堪 日趋笃厚 意兴盎然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4分)A.李国民是河北省1.5万名驻村帮扶干部中的一员,他说:“农民从观望到向我们吐露心声,他们的话对我们这些干部很有感触。

”B.根据“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显示看,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84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7%。

2016山东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卷

2016山东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卷

山东春季高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恣.(zì)意赭.(zhě)色顷.(qīng)刻间绿.(lù)林豪客B.混.(hùn)沌诳.(kuáng)语潜.(qiǎn)意识大腹便.(pián)便C.回溯.(sù)奢靡.(mǐ)棕榈.(lǘ)树血脉贲.(bēn)张D.撇.(piē)开蓬蒿.(hāo)一小撮.(cuō)外强中干.(gā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是为了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也是为了推动浙江自身的发展,勿庸置疑,这必将惠及全体浙江人。

B.2013-2014赛季英超联赛7支强队之间争夺一直十分胶着。

排名相近的两支球队之间差距相当微妙,甚至一场胜负就能让形势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积分榜头名的更叠变化尤其让人大呼疯狂、过瘾。

C.未来媒体竞争都需要依靠互联网这一传播平台,在此基础上,新闻聚合型网站和传统报业网站之间的竞争和搏弈不可避免,这就需要媒体从业人士细细思考与掂量。

D.这一方土地为何人才辈出、群星荟萃?人们会发现这里山清水秀,草木葱茏,生态环境极佳。

虽是地处偏僻,但因风光旖旎而赢得四方人士的倾心推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观念已经无法对民族和国家的问题中不断变化的现实进行合理阐释,更遑论对现实中日渐凸显的矛盾和问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B.生态危机因人而起,也只有通过人自己的合理活动来克服,单纯地由于人的作用导致生态困境而拒斥人的活动,无异于叶公好龙。

C.国家领导人这次访美的经贸大手笔,给了美国经济界一个惊喜,在一定程度上以实际行动消解了中美由于贸易摩擦带来的“信任赤字”。

D.韩少功的小说《日夜书》通过几位“50后”从知青年代到转型时期的人生轨迹和恩怨纠葛,折射出时代变迁的轨迹和人性的光辉。

2016年北京高中春季会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 免费【最新资料】

2016年北京高中春季会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 免费【最新资料】

北京市2009年春季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共2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一(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咀嚼(ju é) 赝(y àn)品 风驰电掣(ch è) B .束(s ù)缚 铿(k ēn ɡ)锵 惟妙惟肖(xi āo) C .发酵(xi ào) 镌(ju ān)刻 所向披靡(m í) D .砥(d ǐ)砺 皈(b ǎn )依 瞠(ch ēn )目结舌 2.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在交际中很讲究礼貌。

比如,在提及对方的时候常使用表示恭敬的言辞。

这是交际的需要,也是文化修养的体现。

根据所提供的语境,下面四句话用在信函中最讲究礼貌的一句是 语境:学生会准备举办“中华传统礼仪”专题报告会,宣传干事给前来作报告的德高望重的专家发去信函。

A .学生会恭请您莅临我校作专题报告,届时,我在学校门口等候您。

B .学生会邀请您莅临我校作专题报告,届时,我在学校门口等候您。

C .学生会邀请您莅临我校作专题报告,届时,我在学校门口迎候您。

D .学生会恭请您莅临我校作专题报告,届时,我在学校门口迎候您。

3.根据下面语段内容,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类的命运与大自然母亲息息相关。

从自然母体汲取营养而创造文明时, ; ,因为自然环境中的水、空气、土壤等,对人类来说生死攸关。

因此,我们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实现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A .我们要永远牢记母亲的呵护 我们还要敬仰自己的母亲B .我们要永远牢记母亲的呵护 我们还要保护自己的母亲C .我们不要忘记母亲的恩惠 我们也不要忘记保护自己的母亲D .我们不要忘记母亲的恩惠 我们也不要忘记敬仰自己的母亲4.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舞榭歌楼,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B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C .潦水尽而暮山紫,烟光凝而寒潭清。

最新山东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最新山东春季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于未然”。
据估计,约有半数的美国人和近三分之一的英国人每天都会服用某种补充剂。在中国,有
10%~ 20%的人经
常补充营养素。 真的有那么多人需要补充营养素吗?科学研究表明,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从日常食物中就可以获得。
一些特殊人群需要补充特定的营养素,比如幼儿、孕妇、老人需要补充适量维生素
D,孕妇需要补充适量叶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 20 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 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 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 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
⑧敬事如仪——敬畏的态度,又岂囿于哪种工作、那类人群?对工作保持敬畏,方可摒弃功利之心、浮躁情
绪;对产品保持敬畏,何尝不是对自己劳动的肯定,对自己创造力的褒奖呢?
14.下列对“最后一厘米”的理解,准确的是
A .遵循日本的标准和技术要求。
B .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作态度。
C .把产品当作自己的孩子,满怀爱,细心观察。
学习 ----- 好资料 次看到厂里女工们纷纷化了淡妆,妆等着为试飞成功欢呼雀跃。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缺失了这样的自豪感与荣
誉感?” 35 年没有出过一个次品的航空手艺人,国产飞机首席钳工胡双钱有此一问。而我们都需要思考:工匠
精神怎样找回?

高三语文2016北京春季会考合格性答案解析word版

高三语文2016北京春季会考合格性答案解析word版

2016年北京春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卷评分参考必答题一(12分)1.A(2分)2.B(2分)3.B(2分)4.①请客的主人②出使的人(2分)5.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②邻之厚,君之薄也(4分。

每空2分)二(8分)6.傩送(2分)7.C(3分)8.C(3分)三(22分)9.C(3分)10.⑴①罗贯中②关羽③赵云(3分)⑵D(3分)11.D(选D项,3分;选A项,1分;选B、C项,不得分)(3分)12.示例:句中写六斤由“双丫角”变成“一支大辫子”以及“新近裹脚”,说明她长大了,这是“变”。

据此批注“变了”。

但依然捧着带铜钉的饭碗,六斤们的生活贫穷依旧,这是“不变”;“新近裹脚”表面是“变”,但实际上写的是这种陋习和守旧的思想依旧,六斤们的精神状态依旧,因此这还是“不变”。

因此又批注为“又不变”。

(5分。

说明“变”的依据1分,说明“不变”的依据4分)13.示例一:我认为本篇的主旨是反思辛亥革命的失败。

就本篇来看,辛亥革命带来的变化就是剪了七斤的辫子,并引发了一场风波。

但风波之后一切依旧,革命并没有改变村人们的生活。

再比如《阿Q正传》中写到革命后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换了名目而已。

可见辛亥革命并没有对民众及社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是不彻底的。

示例二:我认为本篇的主旨是批判民众的极度愚昧与落后。

就本篇来看,被称为“出色人物兼学问家”的赵七爷居然说北洋军阀张勋是张翼德的后代,还有一支丈八蛇矛;可见其愚昧无知。

更可悲的是村人们对如此荒谬的说法深信不疑,更见其愚昧无知。

再比如《药》中的华老栓及茶客们都相信人血馒头可以治病,可以看出民众的愚昧无知。

示例三:我认为本篇的主旨是批判守旧复古的思想。

就本篇来看,贯穿始终的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埋怨,而赵七爷及村人们也都认为革命是“造反”,还是留着辫子更安心。

这些都体现了守旧思想以及作者对守旧思想的批判。

再比如《狂人日记》中提到“从来如此,便对么?”,并认为四千年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体现了对守旧复古的批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等高教育联盟高一语文试卷答案(终定稿)(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1~6.CBDDCC 13~15.BAD―、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 (以偏概全。

根据原文,不借助任何烹饪器,直接用火烧烤动植物以供食用的是“烧”和“烤”,不包括“石烙”“石烹”。

)2、B (因果牵强。

“煎和炒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炒菜的品种也不够多”不是先秦时期炒法“技艺不如现代的高”的原因。

)3、D (条件与结果关系不成立。

先秦炊器的发展由不断提高的烹饪水平推动的说法错误。

)(一)文言文阅读(19分)4.D(薄:靠近,这里可译为攻击。

)5.C6.C(元景山没有斩杀王回洛、张季真,原文是说二人逃奔江南了,王、张同党数百人皆被斩杀。

)7.(1)从那以后,他多次跟随出征讨伐,多次升迁后为仪同三司,赐文昌县公爵位,被授予亹川防主之职。

(译出大意给2分。

“其”“迁”“授”每译对一处给1分,共5分)(2)第二年,大举讨伐陈,高祖任命元景山为行军元帅,率领行军总管韩延、吕哲从汉口出兵。

(译出大意给2分。

“明年”,“伐”“出”每译对一处给1分,共5分)【参考译文】元景山,字珤岳。

年少时就很有器量,才干胆略过人。

周闵帝时,跟随大司马贺兰祥攻打吐谷浑,凭借战功被授予抚军将军。

从那以后,他多次跟随出征讨伐,多次升迁后为仪同三司,赐文昌县公爵位,被授予亹川防主之职。

后来与齐军在北邙作战,因杀敌非常多,被授权可以成立府署,升迁为建州刺史,晋封宋安郡公,食邑三千户。

跟随周武帝平定齐地,每次作战都立下战功,被授予大将军之职。

改封平原郡公。

元景山担任亳州总管。

先前,毫州的王回洛,张季真等聚集一些亡命之徒,常常进行强夺掠取。

前后的州郡长官不能遏制他们。

元景山到任之后,追捕他们,王回洛,张季真脱身逃奔江南。

擒获他们的同党数百人,全部斩首。

法令严明整肃,盗贼收敛行迹,被称赞治理得非常好。

陈人张景遵从淮南之地归附,被陈将任蛮奴攻打,攻破了他的很多营寨。

元景山调动谯地、颍地的军队增援他,任蛮奴带领军队退却。

周宣帝继位,元景山跟随上柱国韦孝宽治理淮南。

郧州总管宇文亮谋图造反,率轻锐部队偷袭韦孝宽。

韦孝宽狼狈不堪,没来得及整顿阵型,被宇文亮攻击。

元景山率三百铁骑出击,大败宇文亮,斩了他的首级并传送到京师。

高祖做丞相的时候,尉迥兴兵作乱,荥州刺史宇文胄与尉迥串通谋反,暗地里写信游说鼓动元景山(造反),元景山抓住他们的信使,封好书信送到丞相府。

高祖非常赞许他,加封他为上大将军。

司马消难率郧州郡投陈,陈派遣将领樊毅、马杰等来接应。

元景山率五百轻骑飞奔迎击。

樊毅等恐惧,抢掠了居民就逃跑了。

元景山追赶他们,一天一夜行军三百多里,与樊毅在漳口作战,两次交战都胜利了。

樊毅等退守甑山镇。

那些被司马消难攻陷的,全都平定了。

元景山被授予安州总管,又提升为柱国,前后赏赐两千匹丝帛。

高祖登基,元景山被授予上柱国。

第二年,大举讨伐陈,高祖任命元景山为行军元帅,率领行军总管韩延、吕哲从汉口出兵。

派遣上开府邓孝儒率领四千精兵,攻打陈的甑山镇。

陈人派遣他们的将领陆纶率领水军来增援,邓孝儒迎击,打败了敌军。

陈将鲁达、陈纪带兵镇守涢口,元景山又派遣军队,打跑了他们。

陈人非常害怕,甑山、沌阳两镇守将都弃城逃跑。

元景山要渡过长江时,正赶上陈宣帝死了,有诏书下令回师。

元景山威名大振,深为敌人所惧怕。

后来过了几年,因事获罪被免职,死在家里。

享年五十五岁,追封梁州总管,赏赐千匹细绢,谥号为襄。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 首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分)首联通过夸张手法形象描述了诗人骑快马着轻衫,在溪流环绕三百叠的群山中一闪而过的情形,进而抒发出作者轻松愉悦之情。

(3分)9. ①这首诗通过描写山居环境的幽静,表达出作者对清幽环境的喜爱以及作者的旷达之情;以孤萤自况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喜爱、旷达、孤寂,每一点一分,共3分)②首联、颔联写作者快马山中的轻快,描写青山小溪、修竹倚山、清泉橫道等山间的清幽环境,表达作者对山川优美自然环境的喜爱之情;颈联、尾联具体描绘作者芒鞋竹杖,蒲荐松床,风露庭中等举动,以及惟见孤萤情状,表达了作者的旷达之情及内心的孤寂。

(观点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3分)10.(每小题2分,共6分)(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每句错一字即扣一分,扣完为止)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25分)(1)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E、B、C不给分。

(B项当地人“生活富足”“精神追求严重缺失”表述不当;C项“表明少年要立志成为城里人,缩小城乡差距的决心巨大”无中生有;E项“主要运用倒叙手法”有误。

)(2)①执着,有韧劲。

为圆梦,他凭着刻苦学习的韧劲考上县重点高中,不辞辛苦,骑车走几十里的路上学。

②节俭、懂事。

平日不肯多花一角钱,理解妈妈挣钱的不易,不忍向妈妈要钱,靠卖废品存二十元钱。

③善良、宽容。

“坏了他事”的男人说他对字典动了手脚,他尽管心里很委屈,很愤怒,依然伸出手助其走出困境。

④自尊心强。

老师为先前的言辞向他道歉,他以沉默彰显了自尊;不愿与老师做交易,也体现了他的自尊。

⑤自立,敢担当。

父亲病故,遇到困难不依赖妈妈,自己想办法筹钱。

(6分;答出一点给2分,概括与解析各占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3)①巧妙地刻画了少年的心理。

少年不惜花一角钱买张“旧挂历纸”包字典,说明他特别看重、特别想卖出这本康熙字典,卖字典也承载着他的求学之梦;白纸“特白,闪着好纸的光芒”,但却无法吸引人们的目光,对白纸的描写暗示了少年的希望和失望。

②对比鲜明,发人深思。

“明星挂历有收藏价值”与白纸上放着的字典“没有收藏价值”形成对比,并与结尾处少年说“明白了某些东西的真正价值是什么”相照应,引发读者思考。

③具有讽刺意味。

老板娘先说挂历有收藏价值,不肯撕给少年,但少年出一角钱买的时候,她却愿意卖了,这一细节表现了老板娘身上小气吝啬、唯利是图的小市民气。

(6分;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任意两点、分析合理即可)(4)示例一:我认为很巧妙。

理由:①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

老师在不了解少年处境的情况下,主观臆断,冤枉了少年,后来明白了字典承载着少年的梦想,诚挚向少年道歉并高价收藏字典,这是一个意识到错误之后能想法弥补的人、一个能细心呵护少年自尊与梦想的好老师。

(或:老师说“这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坏了少年的好事,但少年仍然在他遭遇困难危险时出手相助,这样的情节设置更好地突出了少年善良宽容、热心助人的形象。

)②使情节更加曲折、完整,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少年失望而归,开学巧遇老师,老师诚挚道歉,想要收藏字典,少年拒绝,老师最终收藏字典,情节一波三折;小说从卖字典写起,最后字典卖出,这样写也使情节更加完整。

③丰富了小说的主题。

少年帮助“老师”脱离险境,最终也得到老师的帮助而圆梦,使小说在表现农村少年追梦的执着的同时,又多了一层意蕴:无论身处何境,都要心怀善念,帮助他人,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帮助。

示例二:我认为不太好。

理由:①不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少年街头卖字典和路上相助的时候,“老师”既没有询问他为何卖字典,也无意买他的字典,从这些表现来看,他并不是一个善解人意、热心助人的人,但他后来坚持要买《康熙字典》时却对少年十分理解、小心呵护,似乎又是一个热情细心的人,人物性格发展缺乏必然的逻辑联系,让人觉得虚假。

②这样的情节设计不太合理。

“老师”主观臆断,冤枉少年,坏了他的好事,但在少年出手相助之后却没有询问卖字典的情况,一直等到发现少年是自己的学生后才询问字典卖掉了没有并坚持购买,这有点不合情理。

③削弱了小说的主题。

“老师”原本可以在被少年帮助时询问卖字典的情况,热心买下字典,但他直到少年入学之后才买下《康熙字典》,有为了避免师生相处尴尬而买字典的嫌疑,从某种意义上说使小说的主题变得黯淡、窄化。

(8分;其中“观点”明确2分,“理由”合理每答出一点给2分,言之成理即可)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25分)(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错在“唯一”)C(错在“拒绝”)D(错在“12岁说过”)不给分。

(2)(6分)①从特蕾莎修女的行动上看,她创办各种救助机构,四处奔波筹集善款。

自己得到的一切财物都捐给别人,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使无数的人获得了生命的尊严。

②从特蕾莎修女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她有扶助所有需要帮助人的崇高思想理念,有一颗天使般的心。

(可举原话)③从影响上看,首先,她得到了世人的极大的尊重和赞美,她唤醒了许多人的爱心,无数的人在她的感召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也鼓舞了那些弱势的人。

(意思对即可,要有分析,理由每点2分)(3)(6分)①有爱心,有悲悯情怀,有奉献精神(例子略)②谦虚博大的情怀,不求个人荣誉(语言)③英勇无畏的精神(斗和尚,赴战火中救人)④生活简洁朴素,不追求个人享受(日常生活)⑤坚韧顽强的精神(奔走呼号)(任三项即可,但是要有观点,有依据有分析;其它概括,只要文中有表述亦可。

每项2分)(4)(8分)理解:从本文语境看,这句话意思是:对于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人说,他就是全部世界,每时每刻都应有作为人的权利和尊严,它与种族、国家、阶层、组织隶属无关;这句话并非是说社会不需要团队精神、集体观念。

(前后各2分,4分)看法一:赞成这一观点。

因为每个人生而平等,无论贫富尊卑都应有人的权利和尊严,因而个体最重要(2分)。

每个人享有尊严,人类才有尊严,只要社会中存在被漠视被遗忘的人,人类社会就不是理想的社会(2分);今天我们提倡以人为本正是要关注个体的重要性(2分)(考生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4分)。

看法二:不赞成这一观点。

我们不能因为强调集体而忽视了个体的权利和尊严(2分),因为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以整体的名义侵害个体的利益,整体也就难以和谐(2分)(回答本题有一定难度,意思相近,分析有理即可。

如出现强调集体的重要性,不太同意特蕾莎修女的观点的答案。

只要言之成理,不绝对,不极端,也可酌情给分)第II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B (“不屑一顾”“嗤之以鼻”两成语都含有“轻蔑”之意。

“嗤之以鼻”语义重,有时可以表示“讥笑”之意;“不屑一顾”不能表示这个意思。

“不屑一顾”含有“因认为不值得看而不看”的意思,“嗤之以鼻”没有这个意思。

“不足挂齿”,不值得提起,可用于自谦。

)14. A(B项,结构混乱,把“要发挥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起核心协调作用”改为“要发挥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的核心协调作用”或“要使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起核心协调作用”。

C项,不合逻辑,“问题蔬菜、地沟油、毒生姜”并列不当,“问题蔬菜”和“毒生姜”概念有交叉。

D谓语残缺,可在“立竿见影”前加“看到”。

)15、D,本段文字叙述的主题是“留守“,依据叙述主题一致的原则,第一个横线处应该选择①句或⑥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