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节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戴防噪声耳塞,用手指塞 住耳朵等。)
第十一页,共15页。
生活(shēnghuó)实例
禁止(jìnzhǐ)鸣 笛标志
汽车(qìchē)消 声器
枪管消声器
第十二页,共15页。
直升机驾驶员为什么戴耳罩?
公路隔声(ɡé shēnɡ)屏 障减少公路噪声对居民 的影响
放鞭炮时不由自主地会 捂住(wǔ zhù)耳朵;
声音在传播过程(guòchéng)中被雪吸收了。
第十四页,共15页。
小结
1. 噪声的来源 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zhèngcháng)休息、学习、 工件的声音都是噪声。
2.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噪声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适宜学习的 强度为30~40dB; 危害:从心理上、生理上和物理上都能产生一 系列的效应。
第十五页,共15页。
割机等的声音;
工厂里的噪音:机器运转振动发声,机器切 割、摩擦、锻造等发声;
社会生活噪声:娱乐场所的音乐声, 商店、集贸市场吆喝叫卖声。
第二页,共15页。
(zàoshēng)的 乐音(yu来è 源
动y听īn、):令人愉快(yúkuài)的
声音。 它的波形图是有规律的。
第三页,共15页。
噪声 (zàoshēn 难听g):、使人厌烦的声音
(shēngyīn)。 它的波形图是杂乱无章的。
第四页,共15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声
1的.物噪是理声发学声:(含z(角à义fāo度s:shh(jēēinǎnoɡg))d体的ù做) 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音的波形图
乐音的波形图
第五页,共15页。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的危害,也不能减弱或控制噪声。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2 如图3 所示,在城市的繁华路段旁常竖有噪声显示 装置——噪声监测仪。图中数字的含义是56.60_分__贝_。 这样的噪声___不__会___(填“会”或“不会”)影响人 们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解题秘方:噪声监测仪显示的是噪声 的强弱,由此可以判等级和危害
知2-讲
1. 噪声的等级 通常用分贝(符号为dB)来划分噪声的等级。
(1)0 dB 是人们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0 dB不是没有声音,0 dB也不是理想的安静环境, 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30~40 dB。
(2)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
(3)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析:56.60 分贝的噪声不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 工作,超过70 分贝的噪声才会影响人们的学 习和工作。
感悟新知
知2-练
2-1. [中考·湘西州]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50( D ) A.mm
B.cm
C.dm
D.dB
感悟新知
知识点 3 噪声的控制
知3-讲
1.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 发声体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传播声音→鼓膜振
课堂小结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等级
噪声 来源 物理学角度
危害
控制
环境保护角度
声源处 传播过 人耳处 程中
学习目标
课后作业
作业1 必做: 请完成教材课后习题 作业2 补充: 请完成对应习题
学习目标
第二章 声现象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噪声的来源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噪声的控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优质课件
3. 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第十页,共二十三页。
连接中考
例 乌鲁木齐市某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 80dB。如果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 ) B
A.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
B.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
C.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
D.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响
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探究新知
() A.减小噪声污染
A
B.减小大气污染
C.绿化美化环境
D.减小水污染
第十八页,共二十三页。
基础巩固题
3. 小超被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心,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 属于_________(选噪填声“噪声”或“乐音”),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
罩,这是利用了_________(选填“消声”隔“声吸声”或“隔声”)的方
图 片
桩机、切割机等的声音;

工业噪声:机器运转振动发

声,机器切割、摩擦、锻造
视 频
等发声;
社会生活噪声:娱乐场所的
音乐声,商店、集贸市场吆
喝叫卖声。
第六页,共二十三页。
连接中考 例 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音的是( )
A.B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
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
枪管消声器
探究新知
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植树种草(吸收噪声)、隔声板、关门窗。
树木能够吸收噪声,所以常 说幽静的森林
公路隔声屏障减少公路噪声对居民的影 响
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探究新知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用手捂住耳朵、带耳塞、带耳罩。
放鞭炮时不由自主 地会捂住耳朵

初中物理_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噪声的来源1、噪声的振动都是无规则的;2、凡是影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1、等级:噪声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

适宜学习的强度为30~40dB。

2、危害:从心理上、生理上和物理上都能产生一系列的效应。

三、控制噪声的方法1、在发声处控制;2、在传播过程中控制;3、在声源处控制。

四、我国在控制噪声方面的措施五、噪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主要从保护环境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方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过噪声,受过噪声的一害,因此,通过本节教学后学生应该较容易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噪音污染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都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点明了本节课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保护意识。

随后教材从物理学角度出发阐明了噪声的形成,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说明了什么声音属于噪声;紧接着指出声音的强弱可以用分贝来表示后,文中列出表格,通过大量数据及各种分贝声音下人的生理或心理反映作依据,阐明了噪声对人的危害,同时也说明了减弱噪音污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教材针对听到声音的条件,提出了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

教材最后的“想想议议”,目的是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改造自己的环境。

本节课的基本思路是让学生互相讨论进行探究,形成感性认识,在教师的不断提问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踊跃发言。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是简单地评价对与错,而是鼓励引导学生,逐步完善讨论探究,形成理性知识。

在联系实际过程中学习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这种方法,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立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一、“教”的效果分析:1、在本课题的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到噪声的危害和来源,使学生知道了控制噪声的重要性。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共25张PPT)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共25张PPT)

2.一般人的理想声音环境是( B )
A.喜欢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 B.喜欢在30-40dB的安静环境里 C.喜欢在80-90dB的热闹环境里 D.就是100dB以上的环境也不在乎
3.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c)
A.90dB
B.50dB
C.70dB
D.30dB
4.用洗衣机洗衣服时,衣服没有放好就会引起 洗衣机的剧烈振动而发出噪声,这时应采取
关闭闹铃 双手捂耳
关闭门窗 戴上耳塞 关闭音乐
闹钟入盒 戴上耳塞 禁放爆竹
调小音乐
钟放门外 双手捂耳 戴上耳机
方法一 关闭闹铃 禁放爆竹 关闭音乐 调小音乐
闹钟入盒
方法二 钟放门外
关闭门窗
戴上耳塞
方法三 双手捂耳
戴上耳机
问题5 为什么不同的噪声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来控制呢?
听觉形成的部分过程
声源的振动产生 声音
感谢同学们的热情参与! 感谢您的聆听和指导!
空气等介质的传 播
引起鼓膜的 振动
声音发 生处
方法一:防止噪声产生 如:消声器
声音的传 播过程
人耳
方法三: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如:戴防噪声耳罩 方法二:阻断噪声传播
如:关上门窗
丙 双层隔音窗
丁 禁鸣喇叭
1、关于噪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悦耳的音乐声可能是噪声; B、噪声都是机器工作时振动时发出的; C、噪声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D、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 是噪声。
的措施( C )
A、戴上耳塞或捂上耳朵,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关上房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把衣服放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停下洗衣机用手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业课件 第二章 声现象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业课件 第二章  声现象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布机械产生的噪声的传播,减少对住宅区 和学校产生的噪声污染。
快速对答案
16 (1)音叉 相互抵消 (2)没 有 新的噪声 (3)B (4)B
学知识
1.于乐音和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B.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 可循 C.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损害人的 健康 D.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一切干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如 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声板,跳广场舞 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 ) A.减小噪声污染 B.减小大气污染 C.绿化美化环境 D.减小水污染
返回
练技法
10.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声的是( B ) 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 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 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 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
返回
练技法
11.(2020·邵阳中考)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环境噪声干 扰,下列方法最有效合理的是( C )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返回
练技法
1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 确的是( B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返回
学知识
7.(2020·海南中考)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喧哗,是为了在哪个环 节控制噪声( A ) A.声源处 B.传播途中 C.人耳处 D.考场门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按污染源种类分: (1)工厂生产噪声; (2)交通噪声;喇叭、摩擦声。 (3)施工噪声;打桩机。 (4)社会噪声。
6
令人厌烦的噪声
噪声的危害
人们用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分贝(dB)
0 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为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dB ;为了 50 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dB;为了保护 70
想想议议
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 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D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 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D.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dB。
90
三、噪声的危害 1、干扰睡眠 2、损伤听力 85分贝以下的噪声不至于危害听觉,而 超过85分贝则可能发生危险。 3、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紧张、心率、血压升高,心脏病恶化。 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 而易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8
4、对儿童和胎儿的影响 儿童的智力发育缓慢; 影响胎儿的发育,通过母体,养料和氧气的 供应不足。 5、对动物的影响 鸟类羽毛脱落,不下蛋,甚至死亡。 6、对建筑物的损害 墙开裂,瓦损坏,60米低空飞行。
令人厌烦的噪声
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动听的、令人愉快 乐音通常是指那些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的。 有规律 噪声通常是指那些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的。 难听的、令人厌烦 从环保角度看,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杂乱无章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
噪声 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而 发出的声音。
消声室
微穿孔板消声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2)(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2)(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2、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噪声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方法。

学习难点:噪声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方法。

课前预习:1、人们用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其符号;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在处减弱、在过程中减弱、在处减弱。

2、高铁两旁的隔音墙的作用主要是减弱噪声。

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A.传播过程 B.声源处()C.人耳处 D.声源和人耳处3、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A. B. C. D.4、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自学探究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发出的声音。

它的波形是的。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和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为表示声音的强弱,人们以为单位,符号是。

3、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dB;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护听力不受影响声音不能超过dB;4、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①;②;③。

小组展示:分小组展示,其他小组点评。

互学探究:学法指导:先自学,然后小组讨论,得出一致结论。

1、在摩托车上加消声器是在处减弱噪声;把门窗关紧是在处减弱噪声;在耳孔中塞一小团棉花是在处减弱噪声。

2、小芳在书房记单词,爸爸在客厅看新闻联播,为了不受电视机声音的影响,小芳采用了以下办法中较为合适的是()A、把电视机关掉B、减小电视机的音量C、打开书房内的收音机D、打开书房和客厅的门窗,加快空气流动3、电影放映厅的墙壁上被装饰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为了()A、防止声音发生振动B、减弱回声C、增强回声D、改变声音的频率4、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A、渔民利用声呐技术探测鱼群B、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C、录音棚用软泡沫塑料隔音D、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病情5、向远处的人减话,喊话的人用手做成一个喇叭形状,放在自己的嘴上,这样可以()A、提高声音的传播速度,减小声音损失B、提高声音频率,听得更清楚C、减少声音分散,听话人处响度增大D、减少声音分散,使各处响度都增大小组展示:分小组展示,其他小组点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课题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 5周第 3课时(总第 15 课时)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
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教学
重难

1.重点: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
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难点:噪声的等级.

考点 与 措施 1. 考点: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
2. 措施:以实验为基础,重点知识多练习,牢记知识点。




环节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一、引入新课 [师]声音多种多样.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刺耳难听,让人感到心烦意乱.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而逐渐突出.近年来,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地污染着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已与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一起,成为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关于噪声,同学们想了解哪些问题呢? [生甲]噪声从哪里来? [生乙]噪声的波形有什么特点? [生丙]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 [生丁]噪声有什么危害? [生戊]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弱噪声? [师]同学们有很浓厚的求知欲,这很好.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与噪声有关的一些知识. 二、进行新课 [师]请同学们阅读25页噪声的来源,分组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提高学生的
动手能力,
对本节知识
初步认识并
掌握相关知
识。关注全
体学生。
2

4.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
[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并分组讨论.
[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师生共同活动(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问题1: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
音.这个理论可从下面的演示实验得到证实.
[演示]观察噪声的波形.
[师]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
音叉声音的波形做比较.
[生]仔细观察.
实验结果: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则,音叉声
音的波形有规则.
问题2: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
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例如:优美动听的音乐有时也会变为噪声.
问题3:
城市噪声的来源是非常多的.
(1)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
声、排气声、机械运转 声等.
(2)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3)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4)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
里的喧哗声.
问题4:
(1)自习课上,教室里很安静,不小心学习用具掉到地上发
出的声音.
(2)来自建筑工地上搅拌机的隆隆声.
(3)生活区里汽车、摩托车发动机发出的声音.
(4)家里电冰箱起动时的声音.
(5)小商贩的叫卖声.
(6)在家里穿着高跟鞋走动时发出的声音.
(7)生活区里人们的吵、闹、哭、笑声.
(8)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
(9)数学课上有人偷听音乐的声音.
[师]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通常以分贝(decibel,符号
是dB)为单位来表示.请同学们观看“一些声强的分贝数和人们相应
的感觉”录像,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____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为____dB;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的声强为____dB;听力会受
到严重影响的声强为____dB以上;能引起双耳失去听力的声强为
____dB.
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
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
3.噪声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3

[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师生共同活动:
1.0;30~40;70;90;150.
2.90;70;50
3.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2)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
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3)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喷气式飞机产生的噪声能够将附近建筑物的窗户玻璃震碎,噪
声导致工作设备“疲劳”以至断裂等.
[师]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
分重要.请同学们阅读26页控制噪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
3.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
4.课本图1.4—4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种?
[生]阅读并展开激烈的讨论.
[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
师生共同活动:
问题1: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
(1)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
(2)空气等介质的传播.
(3)鼓膜的振动.
问题2:
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
(2)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
问题3: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实验可用闹钟做声源.
(1)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在发声处减弱噪声).
(2)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置于空纸盒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用棉花塞住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问题4:
摩托车的消声器采用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采用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采用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噪声的来源及其波形的特点.
2.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分别指什么.
3.噪声的危害.
4.减弱噪声的有效途径.
四、布置作业
4

调查一下校园里或者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应该采取什么
控制措施?在活动课上和班里的同学进行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
细,采取的措施更好.
五、板书设计

教 学 反 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