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小型酸化设计

合集下载

油水井酸化设计、施工及评价规范-宣贯多媒体

油水井酸化设计、施工及评价规范-宣贯多媒体
u 根据目标储层的岩性、敏感性、温度、溶蚀率实验结果及地层损害类型选择主体酸。
3.3.2 添加剂的选择与评价
u 根据储层特征、酸化工艺、油套管及施工管柱保护要求,选择添加剂类型及用量,评
价方式应依照以下相关标准执行:
a) 缓蚀剂按SY/T 5405评价;
e) 互溶剂按SY/T 5754评价;
b) 粘土稳定剂按SY/T 5762评价;
u 根据套管钢级、壁厚及抗内压数据、储层射孔段数及分层酸化需求等情况,确定是否
下封隔器。然后选择合适的注入管柱及井内装置,并进行强度校核,以确保施工安全。
3.4.3 酸化排液方式
u 根据酸岩反应状况优选关井时间、根据井内管柱情况及排液要求确定放喷及排液方式。
3 、 油水井酸化设计
3.4 酸化工艺设计要求
3.4.4 酸液用量
u根据酸化处理半径、油层厚度和油层有效孔隙度,以措施效果最佳、施工安全及经济最 优为原则确定酸液用量。
3.4.5 施工压力、排量确定
u在低于储层破裂压力下,综合考虑储层条件、酸化管柱、井口装置多个因素确定施工压 力及排量。
3.4.6 酸化泵注程序
u为获得合理的措施效果,应综合考虑井况、施工管柱、施工安全、设备能力、酸液性能 因素确定前置液、主体酸、后置液泵注程序及关井时间。
3 、 油水井酸化设计
3.1 酸化前录取资料种类
3.1.11 施工井史资料
包括历次措施相关资料,如措施类型、参数、效果;目前井内管串结构、套管损坏情 况、井底落物;注水井的转注时间及注水情况。
3.1.12 生产动态资料
包括井网及井排距;生产井及同层位邻井的日产 量、累计产量、井口压力与开井时间;注水井及同层 位邻井的日注量、累计注入量与井口压力和与其对应 的生产井生产情况。

油田油水井酸化施工设计

油田油水井酸化施工设计

酸化施工设计井别:设计单位:设计人:审核人:审批人:目录一、施工依据二、施工准备三、设计参数四、施工工序五、安全风险提示六、安全风险辨识及应急预案七、疫情防控预案一、施工依据本施工设计依据《*地质设计》、《*工程设计》完成;二、施工准备1、作业区负责(1)道路通畅,能使大型车辆行驶。

(2)保证措施水源正常供应。

(3)负责井场平整,能进行措施作业,措施后及时进行污水拉运、集中处理。

2、作业队负责(1)更换及加深所需的油管杆及井下附件的运送和回收。

(2)准备作业机组一部,作业配套设备:Φ73mm斜尖、Φ118mm通井规、φ59mm内径规各一个,Φ73mm外加厚油管*m,CYB250型井口一套(要求闸门齐全完好),备够可在9m范围内任意调整的油管短节,Φ73mm外加厚油管要求钢级N80。

K344-114封隔器1个,Y221-114封隔器1个,KFZ-112×40水力锚1个,Φ8mm×2偏嘴1个,Φ30mm球座1套。

酸化下井工具必须齐全、有效。

(3)按酸化作业施工规程,准备小苏打水、乳胶手套、护目镜、防毒面具等劳保防护用具;(4)备足合格清水,准备30方以上容积空罐待装污水,所有的液罐必须清洗干净;(5)高压水龙带两条,弯头、接头准备齐全,灵活好用;(6)配好活性水后须单罐各循环20min,配好酸液后须单罐循环15min;(7)准备700型水泥车1部。

3、技术服务方负责(1)措施队伍提前3天联系采油工艺研究所,安排技术服务方负责提供酸液,并负责现场配制酸液,现场技术指导,准备施工所需药品及配置本公司人员所需的劳动防护器具;(2)及时到达现场,紧密配合措施队伍施工;(3)做好酸化反应可能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的防范及提示工作;(4)技术服务方在施工现场必须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2具、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1台、护目镜、防酸手套、小苏打水、毛巾等劳保防护用具;(5)进入施工现场的酸罐车必须配有合格的防火帽,酸罐必须具有计量检测单位标定的罐标及带有刻度的防酸量尺;(6)必须出示具有检测资质的第三方出具的详细检测报告、出入库清单等资料,联系人:* ,电话:*4、其他特殊要求及准备无三、设计参数(1)酸化施工参数设计(2)酸液配方及用量表四、施工工序1、下酸化钻具(K344-114封隔器上封位置*,偏嘴*m,球座位置*m,要求封隔器内置防砂滤网);注:具体酸化管柱结构组合由施工单位进行优化;封隔器生产合格证或试压合格证必须齐全有效。

压裂酸化工程方案

压裂酸化工程方案

压裂酸化工程方案一、工程概述1.1 工程背景近年来,我国石油工业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油田产量下降和地质条件复杂化。

为了提高油田产量,压裂酸化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增产工艺。

该工艺通过注入压裂液和酸液,改善油藏渗透性和孔隙度,从而提高原油产量。

1.2 工程目标本工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压裂酸化工艺,提高油田原油的产量,并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

同时,通过该工程,还能够减少注水量,提高采收率,降低单位采油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3 工程范围本工程的范围包括油田压裂酸化的整个工艺流程,包括工程设计、施工过程、监测和调整等环节。

同时,还需要考虑油田地质条件、油藏特性和设备状态等因素。

二、工程步骤2.1 压裂酸化前准备在进行压裂酸化工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对油田地质条件和油藏状态的调查和分析,确定施工方案和相关设备。

同时,还需要做好安全防护和环境保护工作。

2.2 压裂酸化工艺设计在确定压裂酸化工程方案后,需要进行详细的工艺设计,包括压裂液和酸液的配方设计、注入方案、注入参数及监测方案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油藏地质条件、油藏特性和设备状态等因素。

2.3 压裂酸化实施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压裂酸化工程的实施。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操作人员安全,设备正常运行,并严格控制注入压力、注入速度等参数,以确保施工质量。

2.4 压裂酸化效果监测施工结束后,需要对压裂酸化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监测油藏产量、渗透率、压裂液和酸液的分布情况等指标,评估压裂酸化的效果,并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2.5 压裂酸化效果评估根据监测结果,对压裂酸化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油田产量增加、采油成本变化、油藏寿命延长等指标,并对工程方案进行总结和评价,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三、工程设计3.1 压裂酸化工艺设计针对具体的油田地质条件和油藏特性,进行详细的压裂酸化工艺设计。

包括对压裂液和酸液的配方设计、注入方案、注入参数及监测方案等。

油水井增产增注措施之酸化

油水井增产增注措施之酸化

油水井增产增注措施之酸化
通过酸液对岩石胶结物或地层孔隙、裂缝内堵塞物等的溶解和溶蚀作用,恢复或提高地层孔隙和裂缝渗透性能的工艺措施称为酸化。

酸化按照工艺不同可分为酸洗、基质酸化和压裂酸化(也称酸压)。

酸洗是将少量酸液注入井筒内,清除井筒孔眼中酸溶性颗粒和钻屑及垢等,并疏通射孔孔眼。

基质酸化是在低于岩石破裂压力下将酸注人地层,依靠酸液的溶蚀作用恢复或提高井筒附近较大范围内油层的渗透性。

压裂酸化是在高于岩石破裂压力下将酸注入地层,在地层内形成裂缝,通过酸液对裂缝壁面物质的不均匀溶蚀形成高导流能力的裂缝。

酸化靠酸液溶蚀地层的岩石,改善油流通道,提高油井产量。

地层的岩石不同,使用的酸液也不同。

例如,盐酸对石灰岩的处理效果好,土酸对砂岩的处理效果好。

酸化施工时使用诸如水泥车、泵车一类的施工车辆,将酸性水溶液(如盐酸、氢氟酸、有机酸)注入地层。

注入的酸液会溶解地层岩石或胶结物,从而增加地层渗透率,使油气的产出、驱替水注入更加方便。

(油田酸化施工现场)
在酸化作业前后,准确掌握原油中的含水量,对于评估地层渗透性改善效果、优化生产策略至关重要。

ALC05井口原油含水分析仪通过实时监测原油含水率,能够即时反馈酸化作业对地层孔隙及裂缝渗透性能的影响,帮助油田管理者精准调整酸化方案,实现更高效、更经济的开采过程。

油气井增产技术-酸化

油气井增产技术-酸化
通过酸化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油气井的产能,降低采油成 本,提高油气田的经济效益。
02 酸化技术实施步骤
酸液选择
总结词
选择合适的酸液类型
详细描述
根据油气井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酸液类型,如盐酸、氢氟酸、土酸等,以满足不同的增产需求。
施工设计
总结词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详细描述
根据油气井的特点和增产目标,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酸液浓度、施工压力、施工温度、施工时间等参数的 估
酸化后油气井产能提升
增产效果影响因素
通过酸化处理,油气井的渗透率得到 提高,从而增加油气产量。
酸化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如地 层岩石的性质、酸液的配方和浓度、 施工工艺等。
增产效果持续时间
酸化处理的效果并非永久性的,其持 续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如酸液的种 类、地层条件等。
竞争力,以应对市场的挑战。
05 酸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 望
技术创新
酸化技术不断升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酸化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包括新型 酸液体系、高能酸化和微生物酸化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提高了酸化效果和作业效率。
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如智能监测、远程控制和机 器人作业等,将进一步提高酸化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油气井增产技术-酸化
目 录
• 酸化技术概述 • 酸化技术实施步骤 • 酸化技术效果评估 • 酸化技术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酸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酸化技术概述
酸化技术的定义
酸化技术是一种通过酸液处理油气井 岩石,解除近井地带堵塞,提高油气 井产能的增产措施。
它通过向地层注入酸液,利用酸液与 地层岩石的反应,溶蚀孔隙和裂缝中 的堵塞物,扩大孔隙和裂缝的通道, 恢复或提高地层的渗透性。

油气井增产技术-酸化

油气井增产技术-酸化
第二部分 酸化酸压技术
绪论 第1章 酸化基本原理 第2章 油井酸化工艺技术 第3章 酸化设计 第4章 酸化过程中的储层伤害及评价
1
第二部分 酸化酸压技术
绪论 第1章 酸化基本原理 第2章 油井酸化工艺技术 第3章 酸化设计 第4章 酸化过程中的储层伤害及评价
2
绪论
油层酸化是利用酸液能溶解岩石中所含盐类物质 (岩石胶结物或地层孔隙(裂缝)内堵塞物等)的特 性,扩大近井地带油层的孔隙度,提高地层渗透率, 改善油、气流动状况,增加油气产量的一种增产措 施。
13
一、砂岩储层酸化增产的基本原理
未污染油井酸化前后的采油指数之比:
Js
1
J
1
1 xs
1
ln(rs ln(re
/ /
rw rw
) )
xs ks / k (范围为1~20)
对于这样未污染的井,如果井筒周围的渗透率增加20 倍,表皮系数只能从0下降到-1.3,采油指数也只能增加 20%左右。即使渗透率变为无穷大(无流动阻力),产能 也只能增加20%左右。
14
一、砂岩储层酸化增产的基本原理
未污染油井与污染油井采油指数之比:
J Jd
1
1 xd
1
ln(rd ln(re
/ /
rw rw
) )
xd kd / k (范围为0.5~1)
对于严重污染井,xd 5% ,表皮系数26,J 4.5Jd ;
15
一、砂岩储层酸化增产的基本原理
基本结论: (1)地层存在严重污染时,基质酸化处理可以大幅
(2)溶蚀孔道或天然裂缝中的堵塞物质,破坏泥浆、 水泥及岩石碎屑等堵塞物的结构,使之与残酸液一起 排出地层,起到疏通流动通道的作用,解除堵塞物的 影响,恢复地层原有的渗流能力。

酸化设计原则

酸化设计原则

酸化目的针对滨南油田低渗注水井注不进或达不到配注要求的现状,通过酸化措施提高单井注水量,降低泵注压力,以补充地层能量。

滨南油田低渗注水井有些井段的钻井、完井伤害仍然存在,再加上长期注水造成的微粒运移及油井转注后存在的油污堵塞,导致了注水能力的下降。

所以,本次酸化目的以解除地层污染为主,采用室内研究的深穿透、低伤害、缓速有机土酸体系作为重复酸化用液,从而达到深度酸化,解除地层深部堵塞的目的,以提高单井注水量,降低泵注压力。

酸化设计原则(1) 酸化以解堵为主,采用廊坊分院压裂酸化中心与滨南采油厂工艺研究所共同研制的低伤害有机土酸体系BNDS-1,可以达到既解除地层深部堵塞,又可预防/减少二次伤害的目的;(2) 重复酸化井段,适当调整酸液浓度,增大用酸强度;(3)采用适量前置液,测定近期表皮系数,降低地层温度;(4)采用前置酸,溶解盐酸可溶物,提高HF使用效率,防止CaF2等二次沉淀产生;(5)采用后置液,将残酸推至地层深处,最大限度减少二次伤害;(6)稀酸或热水洗井;(7)采用最大排量、最大压差法(MAPDIR)施工;(8)尽量采用原注水管柱施工,以节省作业费用,但若长期注水,要考虑管柱的安全问题;(9) 酸化后直接注水,恢复生产。

现场实验工作液使用程序正替解堵液--高挤解堵液--高挤前置酸--高挤主体酸--挤后置酸--挤顶替液,其中:(1)解堵液:高效洗油剂,部分解除水井中的有机物堵塞。

(2)前置酸:溶解盐酸可溶物,提高HF 使用效率,防止二次沉淀产生。

(3)后置液:将残酸推至地层深处,最大限度减少二次伤害。

(4)顶替液: 粘土稳定剂+清水。

(5)采用最大排量、最大压差法施工。

(6)酸化后直接注水,恢复生产。

施工要求(1)由于酸液用量较大,为保证施工的连续性,提前一天配制酸液;(2)三台700 型泵车组保证排量和压力;(3)施工管柱全部换新油管,Y531 式封隔器保护套管;(4)施工管线不得超过50 米,每10 米用地矛固定;(5)井口使用350 型采油树。

油井增产酸化施工方案

油井增产酸化施工方案

油井增产酸化施工方案一、概述油井增产酸化施工是一种提高油田开采效率的常用措施。

通过注入酸液以溶解油层岩石中的碳酸盐矿物,从而改善油井产能并增加油田的产量。

本文将介绍油井增产酸化施工方案的步骤、注意事项以及施工中的问题解决方法。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1. 评估油井条件在进行酸化施工前,首先需要评估油井的地质条件、油层性质和油井的历史数据,以确定施工的可行性和效果。

这包括油层岩石的酸溶性、储层渗透率以及井筒的完整性等。

2. 确定酸化液配方根据油层性质以及所需溶解的岩石类型,确定酸化液的配方。

一般情况下,采用盐酸、硫酸或盐酸—硫酸组合作为主要的酸化液,并添加一定比例的增溶剂和稳定剂等。

3. 装备和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酸化施工设备和材料,包括酸液储罐、注酸泵、混合搅拌设备、管道连接件等。

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并满足安全要求。

三、施工步骤1. 准备施工现场将酸化液储罐和混合搅拌设备等设备安置在施工现场,保证泵送管道的畅通。

同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 进行预处理首先,排水和清除油井井筒中可能存在的杂质和泥沙。

然后,根据酸化液的配方,将相应的酸液、增溶剂和稳定剂等按比例加入混合搅拌设备中进行预处理。

3. 酸化液注入将预处理后的酸化液通过注酸泵注入油井井筒中。

注入过程中需要控制注入速度和注入压力,以保证酸液能够均匀分布在油层中,避免引起过度的岩石溶解或造成井筒堵塞等问题。

4. 酸液停留时间根据油井的具体情况和酸液配方,确定酸液在井筒中停留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停留时间在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在此期间,酸液将与油层岩石发生化学反应,溶解岩石中的碳酸盐矿物。

5. 清洗井筒酸液停留时间结束后,使用清洗液冲洗井筒,将残留的酸液、岩屑和溶解物排出井筒。

清洗液的配方通常为清水或其他相应的清洗溶液。

四、施工注意事项1. 安全措施在进行油井增产酸化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保护施工人员的个人安全,确保设备操作正常和工作环境的卫生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数据
1、基本数据表
2、井身数据表(井身结构见附图2)
曲1-19井井身结构数据表
曲1-19井油层套管组合结构表
3、井斜概况
直井段:0~1832.00m(井斜角0º~0.7º)
增斜段:1832.00-2383.00m(井斜角0.7º~41.6º)
稳斜段:2383.00-3485.35m(井斜角41.6º~44.4º)
最大井斜:2702.76m×44.8°
最大全角变化率:1937.61 m×6.59deg/30m。

二、生产层数据
1、曲1-19井测井解释成果表
2、曲1-19井地层温压数据
2015年4月检泵作业洗井时地层倒吸严重。

本井无地层温压测试数据,机抽生产时动液面泵口。

地层压力数据参考曲101-1HF井2013年4月测压数据。

曲101-1HF井2013年4月测压结果如下:
度106.54℃,地温梯度2.9℃/100m。

三、生产井史
1、新井压裂试油(2014.2.14-3.4)。

探人工井底3454.01m,电缆射孔数据如下:
带封压裂(中胶深度3372.24m):压裂数据如下:
压裂施工曲线如下:
软探砂面不合格,冲砂至3454.01m,后下泵机抽投产试油。

生产层位:Ef3-Ⅰ23、24(Ef32,3),井深3410.0-3417.3m、3421.1-3425.8m,测井综合解释为差油层。

生产参数:2494.75m*32mm*5m*3rpm。

初期日产液6.9t,含水22%,日产油5.38t,氯根7863ppm,供液不足;泵漏失前日产液4.77t,含水17%,日产油3.96t,氯根8658ppm,供液不足。

2、泵漏失检泵(2015.4.10-4.20)。

结垢严重造成泵漏失,取垢样分析为碳酸钙等盐酸可溶物(62.89%)。

检泵作业后生产层位:Ef3-Ⅰ23、24(Ef3 2,3),井深3410.0-3417.3m、3421.1-3425.8m。

生产参数:2465.31m*32mm*5m*3rpm。

检泵后日产液2.5t,含水55%,日产油1.13t,氯根9391ppm,供液不足。

目前机抽杆柱:Φ32mm活塞+Φ19mm拉杆+Φ19mm抽油杆175根+Φ22mm抽油杆72根+Φ25mm抽油杆59根+Φ25mm抽油杆短节4根(6m)+Φ28.6mm光杆。

目前机抽管柱:丝堵+Φ73mm加厚油管3根+防砂筛管+Φ73mm加厚油管2根+Φ32mm加长斜井泵+Φ73mm内衬油管1根+液力锚+Φ73mm内衬油管63根+Φ73mm加厚油管195根+油管挂。

四、酸化原因及方案
1、小型酸化施工目的
曲1-19井在2015年4月检泵作业前日产液大于4t,含水20%左右,油井供液不足。

检泵作业后日产液猛降至 2.5t,含水上升至50%左右。

参考同一构造同一开发层系的邻井曲1-20HF等井产液量数据并对检泵前后产量数据对比后,怀疑作业过程中地层倒吸入井液造成射孔近井带污染,渗流通道堵塞。

2015年6月11日现场配制2m3的10%KD-52+2%KD-26多元酸除垢液,自套管环空一次性倾倒入井,再从套管环空一次添加1m3清水,直接机抽排液生产。

多元酸除垢前后井口回压、产液量、含水、产油量无明显变化,除垢后未作业,除垢效果需观察。

2、施工方案
对射孔生产层段不动管柱小型酸化解堵试验,减小近井带污染,增大渗流通道,提高油井产量。

①酸液用量
酸化层位: Ef32、3层,视厚度共计12m,射孔厚度4m。

酸化半径:1.5m
酸液用量:VⅢ =(R2-r2)*π*h *φ≈4m3
其中:R:酸化半径,m,本井取值R=2m
r:井筒半径,本井套管内径0.14 m
h:欲处理层厚度,射孔厚度4m。

φ:欲处理层孔隙度,本井处理层平均孔隙度14%
②酸液体系设计为多氢酸,其中前置盐酸2m³,主酸为多氢酸2m³。

前置酸:10%盐酸2m³,比重1.05,合计重量2100kg。

主酸:10%多氢酸7m³,比重1.05,合计重量7350 kg。

③反替1%TDC-15防膨清水4方,反挤油田污水27方。

④施工参数
五、施工步骤
1、安装抽油杆防喷器,并试压20MPa。

2、用油田污水大排量反洗井,洗净井筒。

3、配好施工液体。

4、酸化施工:
(1)连接好地面管线,地面流程试压20MPa ,5min 压力不降为合格。

(2)关采油树生产闸门,关抽油杆防喷器,反挤水测吸水指数。

(3)开生产闸门,反替前置酸液7m³,反替主酸酸液7m³,反替防膨清水4m³;关生产闸门,反挤油田污水27方,关套管闸门。

(4)关井30min ,酸化过程中及关井时要求每5min 记录压力值、排量、时间及当时所处的施工阶段。

5、关井后根据井口压力选择油嘴控制缓慢放喷;
污水处理站,要求返出水pH 值>6.5后再入生产流程。

六、井控技术要求
(一)目前地层情况:
1、地层压力:见生产层数据内容。

2、流体:油、水
(二)井控设备与工具
根据预测的地层情况,井控设备选择如下: 1、抽油杆防喷器:试压21MPa ,10min 不刺不漏为合格。

2、抽油杆防喷器安装示意图:
(2)压井液:本井完井时钻井液性能比重为 1.1g/cm3,钻井过程中未发生
井涌、井漏等异常情况;检泵作业过程负压作业,无溢流等异常情况,故压井液选择选择如下:
类型:油田污水;密度:1.0g/cm3;粘度:15S。

(三)井控技术要求
1、抽油杆防喷器按要求试压合格,作业单位在施工现场具备有效的检测合格证。

2、防喷器必须安装平正,各控制阀门要灵活,现场准备好旋塞阀和操作手柄,放在利于拿取的地方。

3、安装挤酸管线和放喷管线并固定牢靠,对防喷器、挤酸管线按照要求试压合格。

4、井控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作业队伍在施工前进行井控演习。

5、起下管柱作业过程中,旋塞阀放在易于拿取的地方,随时备用。

6、抽油杆防喷器闸板关闭时严禁机抽,严禁防喷器当采油树防喷盒使用,严禁开抽油杆防喷器闸板泄压。

7、对套管四通两翼闸门和防喷器控制系统采取防堵、防漏措施,保证灵活好用。

8、井控设备及工具必须专人负责检查与保养,对控制装置应有标识牌。

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处于完好状态。

9、发生井喷或井喷失控的处理,立即启动《井下作业现场井喷应急处置程序》。

10、如果关井,关井压力不得超过井控设备额定工作压力、套管抗内压强度的80%(二者中取最小值)。

七、HSE注意事项
1、施工前备好苏打水、清水、毛巾,有条件时应配备洗眼器材,要求所有施工人员都知道放置的位置以便及时冲洗;
2、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防酸劳保用品(防酸口罩、手套、雨鞋、护目镜、防护衣等)配酸时站在上风方向,做好施工人员的防酸保护工作。

3、沾有酸液的工具管件轻拿轻放并及时清洗,防止酸液伤人,酸罐口就设置牢固可靠的防护网,防止人员跌落,造成人身伤害;
4、施工时高压区禁止人员进入;
5、地面管线若刺漏,先关井口—放压—再处理;
6、施工前,作业单位应做好“两书一表”,并按井控要求执行。

技术员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做到人人心中有数,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7、加强井场管理,保持井口附近清洁、无杂物,并保持逃生、消防通道畅通,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射孔及高压作业区,现场应有专人指挥,射孔作业时,施工单位操作人员应坚守岗位。

高压作业区应有明显的“高压区域,闲人免进”的标志牌。

8、做好防火、防盗、防爆及安全用电工作,井场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夜间施工作业时应配备防爆照明设备。

9、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穿好劳保用品,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上下井架必须使用防坠器。

10、做好井场地面准备后,由生产运行部组织开工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工作业。

11、注意环境保护,洗出的泥浆及作业废水要及时进行环保处理,严禁将施工废液排入农田、河流。

12、提下作业时,井口要安装防掉落装置,严防井下落物;上油管时应先用管钳上扣再使用液压钳,液压钳应使用安全销、安全门、尾绳。

13、起下管柱时注意不可猛提猛顿,应缓慢下放,防止遇阻。

起下管柱前必须装好井口井控装置。

14、井筒试压时,应按有关规定安装井口,试压车辆应远离井口,同时要有专人指挥。

放喷管线出口应距井口20m以上,每10-15m打桩固定牢靠一次,出口使用120°缓弯头,并用地矛桩固定。

15、施工中应严格执行规范要求,严防井控事故及人身伤害事故发生。

16、登高、用火、临时用电、进入受限空间等作业,应严格执行中石化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17、酸液返排至PH值必须≥6.5方可进生产流程。

附图 1 曲1-19井井位构造图
附图 2 曲1-19井身结构图
附图 3 曲1-19井阜三段测井响应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