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汽车造型的变化
简述汽车外形的发展过程

简述汽车外形的发展过程汽车外形的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起初,汽车的外形与马车相似,使用木质或铁质材料,并且没有封闭的车厢。
这时的汽车通常由后置引擎驱动,底盘较低,车轮较大。
随着技术的进步,汽车外形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化。
20世纪初,封闭式驾驶室开始出现,以提供更好的风阻和驾驶员的舒适性。
在这个时期,汽车设计师开始运用流线型的概念,以减少空气阻力,从而提高汽车的速度和燃油效率。
到了20世纪30年代,汽车外形开始采用更加流畅、流线型的设计。
这一时期的汽车通常具有长长的车身、圆滑的曲线和细长的前后端,以及整洁的外观线条。
这种设计风格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但逐渐被更加方正的造型所取代。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汽车设计开始更加注重舒适性和安全性。
这时的汽车外形更加方正,更注重空间利用,增加了大量的玻璃面积,以提供更好的能见度。
同时,汽车的底盘也变得更加稳定,安全性能得到了改善。
到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汽车外形开始倾向于更加方正和笨重的设计。
这一时期的汽车通常有更大的车身体积和角度,以提供更多的内部空间。
然而,由于环保和节能的要求,汽车开始朝着更加轻巧、小型化的方向发展。
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外形开始出现更多的革新。
例如,一些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采用了更加流线型和未来感的设计,以减少空气阻力和提高能源效率。
此外,一些汽车也开始采用更多的曲面设计和创新的材料,以提升外观的吸引力和个性化。
总的来说,汽车外形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马车式设计到流线型和现代化的外观,再到如今的科技创新和个性化设计。
尽管汽车外形受到技术、安全、环保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设计师们一直在努力创造更加独特、美观和功能合理的车身外形。
汽车造型的历史演变

汽车造型的历史演变 汽车的历史。在一个多世纪的演变过程中,汽车的形状也是经历了几个时代的变迁。从粗糙的“马车”到火柴盒般的箱形汽车,再到很卡通的甲壳虫汽车,还有船型、鱼型、楔型,汽车的身材越来越好看,线条越来越代美。
“马车”的年代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上相继出现了一批汽车制造公司,除戴姆勒和奔驰各自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汽车公司外,还有美国的福特公司、英国的劳斯莱斯公司、法国的标致和雪铁龙公司、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等。当时的汽车外形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造型。因此,当时人们把汽车称为天马的“马车”。
箱形汽车的年代 马车型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一种新型的福特T型车,这种车的车室部分很像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人们把这类车称为“箱型汽车”。这种车以其结构紧凑、坚固耐用、容易驾驶、价格低廉而受到欢迎,并以产量之高而著称于世。福特还首先采用“流水作业法”,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为今天的汽车生产所继承。早期的箱型汽车以美国的福特T型车最为著名,年产量达到30万辆,占美国汽车总产量的70%-80%。 此外,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雪佛莱部看准了用户多样化的要求,于1928年制造出在散热器罩、发动机通风口和轮罩上增加豪华装饰的汽车,从而博得了用户的欢迎。
流线型汽车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车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高速车来讲,箱型汽车是不够理想的,因为它的阻力大,大大妨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所以人们又开始研究一种新的流线型汽车。流线型车身的大量生产是从德国的“大众”开始的。 1933年德国的独裁者希特勒要求保时捷(1875-1951)设计一种大众化的汽车,保时捷博士设计了一种类似甲壳虫外形的汽车。他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甲壳虫外形的长处,成为同类车中之王,甲壳虫也成为该车的代名词。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甲壳虫型汽车直到1949年才真正大批量生产,并开始畅销世界各地,同时以一种车型累计生产超过二千万辆的记录而著称于世。
[汽车行业管理]中外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
![[汽车行业管理]中外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f08ee54680203d8cf2f24c9.png)
(汽车行业)中外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毕业(设计)论文中外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摘要】在汽车工业百年发展史中,其车身造型演变最具直观感、特色性。
汽车作为壹种商品,首先向人们展示的就是它的外形,外形是否讨人喜欢直接关系到这款车子甚至汽车厂商的命运。
汽车的外形设计,专业的说法叫做汽车造型设计,是根据汽车整体设计的多方面要求来塑造最理想的车身形状。
汽车造型设计是汽车外部和车厢内部造型设计的总和。
它不是对汽车的简单装饰,而是运用艺术的手法、科学地表现汽车的功能、材料、工艺和结构特点。
汽车造型的目的是以美去吸引和打动观者,使其产生拥有这种车的欲望。
汽车造型设计虽然是车身设计的最初步骤,是整车设计最初阶段的壹项综合构思,但却是决定产品命运的关键。
本文系统阐述中外汽车车身造型的演变过程,以及汽车车身造型的现状。
同时根据车身造型的发展规律,展望了未来汽车车身设计方法发展的方向和特点。
【关键词】汽车车身造型演变发展趋势【目录】绪论1第壹章汽车车身造型的演变21.1马车型汽车21.2箱型汽车21.3甲壳虫型汽车21.4船型汽车31.5鱼型汽车31.6楔型汽车3第二章当代车身造型42.1当代车身造型42.1.1合理的设计 42.1.2良好的安全性 42.2 汽车车身造型仍在不断演变 52.2.1 汽车形态的影响52.2.2物质生活的改变促进汽车形态的发展 5 2.2.3生活的丰富加速造型风格的发展7第三章未来汽车车身造型发展趋势93.1 新料和新技术将广泛应用于车身造型 93.2 车身设计将更加优化93.2.1计算机应用于车身设计中93.2.2气流造型依然是设计的重点103.2.3定制车身是发展趋势10第四章结论11参考文献12致谢13绪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汽车设计师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汽车的机械工程学的发展和革新上。
到了20世纪前半期,汽车的基本构造已经全部发明出来后,汽车设计者们开始着手从汽车外部造型上进行改进,且相继引入了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人体工.程学以及工业造型设计(工业美学)等概念,力求让汽车能够从外形上满足各种年龄、各种阶层,甚至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需求,使汽车成为真正的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最佳表现形象,最终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简述汽车外形的演变过程

简述汽车外形的演变过程汽车外形的演变过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汽车仍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汽车外形经历了多次重大改变和演进。
早期汽车的外形相对简单,大多数车辆采用了马车的设计理念,车身呈长方形,由木质和金属材料组成。
这些汽车通常只能容纳少数乘客,驾驶员坐在车前方驾驶。
早期汽车的外形还受到技术限制,例如,由于缺乏悬挂系统,汽车的底盘往往很低,无法应对不平坦的道路。
20世纪初,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外形设计开始变得更加多样化。
汽车制造商开始注重舒适性和安全性,加入了更多的曲线和流线型设计。
这种设计风格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标志性的老式敞篷车和大型豪华轿车都采用了这种设计风格。
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汽车外形开始出现了更多的变化。
流线型设计逐渐被更加方正的造型所取代,这种设计风格被称为“美国肌肉车时代”。
这种时期的汽车外形更加大胆和豪华,同时也更加注重性能和速度。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汽车外形设计受到燃油危机和环保意识的影响,开始出现了更加节能和环保的设计理念。
汽车外形变得更加轻盈和紧凑,同时也更加注重空气动力学性能。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汽车外形设计再次发生了变化。
更多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出现,外形设计更加注重能源效率和可持续性。
同时,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在改变汽车外形,例如,更加流线型和紧凑的设计以适应自动驾驶技术的需求。
总的来说,汽车外形的演变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创新和适应市场需求的过程。
从简单的马车设计到流线型、方正和环保设计,汽车外形的演变展示了人类对于舒适性、安全性、性能和环保的不断追求。
汽车造型发展

汽车造型的发展趋势摘要:汽车造型设计是汽车外部和车厢内部造型设计的总和。
它不是对汽车的简单装饰,而是运用艺术的手法、科学地表现汽车的功能、材料、工艺和结构特点。
汽车造型的目的是以美去吸引和打动观者,使其产生拥有这种车的欲望。
汽车造型设计虽然是车身设计的最初步骤,是整车设计最初阶段的一项综合构思,但却是决定产品命运的关键。
汽车的造型已成为汽车产品竞争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本文将讲述汽车造型的发展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字:汽车造型个性化人性化汽车,作为当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缩小了世界的距离,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也走进了千家万户。
而汽车的造型则直接冲击人们的视觉,是人们购买汽车的重要影响因素。
从卡尔••奔驰于1886年发明上第一辆真正的汽车算起,汽车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发展历史,汽车造型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
一、汽车造型的发展变化汽车造型的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马车型汽车(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汽车是由马车发展过来的,因此,最初的汽车自然是马车的式样。
此时的汽车仅仅是针对少数富人生产,多是手工定制,作坊式运作,讲究装饰与手艺。
中国的第一辆汽车就是马车型汽车。
2、箱型汽车(二十世纪二十——三十年代)马车型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
1915年美国福特公司生产一种新型的“T”型汽车,这种车很像一个大箱子装有门和窗,人们把这种车称为“箱型车”。
3、甲壳虫型汽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因为“箱型车”阻力大,大大阻碍了车的速度,所以人们又研究了一种新的车型——流线型汽车。
世界公认的流线型汽车的代表是德国波尔舍博士(保时捷的鼻祖)设计的大众牌的甲壳虫汽车。
4、船型汽车(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今)1949年,福特汽车公司推出了福特V8,开创了船型汽车的新时代。
这种车型改变了以往汽车造型的模式,使前翼子板和发动机罩,后翼子板和行李舱罩融于一体,大灯和散热器罩也形成一个平滑的面,车室位于车的中部,整个造型很像一只小船,所以人们把这类车称为“船型汽车”。
汽车造型的演变与未来发展趋势

汽车造型的演变与未来发展趋势摘要汽车的造型,主要就是汽车车身的造型。
车身造型的演变,又主要决定于汽车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为了减少空气阻力,汽车车身从早期的马车车身和箱形车身,演变到流线型的甲虫形车身。
为了避免横向风力的影响,又演变为船形车身。
为了进一步减小风阻系数,并避免高速时产生升力,又发展为现在的鱼形车型和楔形车身。
汽车造型的演变,和艺术造型的思想密切相关。
在过去的汽车上,我们可以看到有的汽车采用大曲率的复杂造型,有的汽车还装有华而不实的大尾巴。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汽车造型中简朴、明快、实用、流畅的构思逐渐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关键词:汽车造型演变汽车造型未来发展趋势最早出现的汽车,其车身造型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形式。
其实我国古代早有“轿车”一词,是指用骡马拉的轿子。
当西方汽车(是在马车的车身上安装内燃机而成的,号称“没有马的马车”)大量进入中国时,正是封闭式方形汽车在西方流行之时。
那时汽车的形状与我国古代的“轿车”相似,并与“轿车”一样让人感到荣耀。
于是,人们就将当时的汽车称为轿车。
18世纪这种车传到美国后,也只有纽约、费城等少数大城市中的富人才有资格享用。
1908年福特推出T型车时,车身由原来的敞开式改为封闭式,其舒适性、安全性都有很大提高。
后来,汽车逐渐脱离开马车的车身,开始有了自己的样式。
不过,由于能装用轻便的、简单的车篷、挡风板、挡风玻璃。
车身的材料,基本上是木架和木板。
1915年,福特的T形车改成了箱型车身。
这才为汽车确立起第一种车身造型。
当时的汽车,受到马车的影响,车身很高。
1900年,高约2.7 m;1910年,约2.4 m:1920年,约1.9 m。
所以,空气阻力很大。
汽车要提高车速,就得拚命加大发动机的功率,和减轻车身重量。
所以从1920年开始,汽车车身由以敞篷为主转变到以封闭的箱形车身为主。
为了减轻重量,开始大量采用薄钢板作为车身材料。
1924年,通用汽车公司开始采用不同颜色的面漆,从而改变了汽车清一色都是黑色的传统形象。
汽车造型的演变

汽车造型的演变汽车的外观结构、色彩以及装饰等形成消费者对该产品的第一印象,而基于广义虚拟经济思维指导的汽车设计能吸引消费者快速进入情境,产生对该产品的关注度。
后文从时间轴上总结广义虚拟经济中汽车造型的演变过程。
下面利用时间轴的次序来探析汽车造型的演变。
首先,从汽车造型风格中探源,汽车造型风格经历了“简朴—繁荣(强烈的感性倾向)—新线条(纯粹的理性主义)—棱角和几何风格(楔形时尚)—重归功能和理性—再次倡导激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为主流”的演变。
可以看到,汽车造型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或线性改变,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交替,这跟消费者需求的周期性特点有关。
表2 汽车外观造型的演变其次,从汽车外观造型的特征追溯,汽车造型经历了“无马的‘马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楔形汽车”的演变过程(详见表2)。
汽车被发明之前,人们出行以马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后,蒸汽机不断被改良,进而催生了内燃机的使用,当时的汽车仅仅解决动力行驶的问题,因此汽车也被称为无马的“马车”。
随着汽车设计观念和制造技术的与时俱进,“马车蓬”一般的汽车车身已然不能再满足消费者对汽车外观的要求,福特公司生产的“T型车”诞生于世,可见箱型车是在消费者对汽车外观的期待中催化出来的。
当车身结构满足了消费者的期望后,汽车的行驶速度、驾驶空间等开始出现在消费者的关注视野,于是有了以流线为特点的甲壳虫型汽车。
人机互动、操作舒适等设计概念的加入产生了船型汽车,为了驾驶稳定、美观等,船型汽车的尾部转而进化为鱼型汽车,为了克服高速行驶时产生的升力,鱼型汽车再次进化为楔形汽车,楔形汽车不仅解决了行驶升力问题,并且让汽车看起来更加时尚利落、简洁大方,给人以美的享受。
从汽车外观造型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汽车造型的不断变化与改进是基于现有汽车的缺陷问题推进的,这些缺陷的背后可以反映出消费者在体验产品的过程中的种种不满,这些不满被设计师切实感知到,并以消费者为中心,体会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将人机工程学贯穿整个设计过程,力求使设计出的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汽车造型设计演变

汽车造型设计演变一、前言汽车自从19世纪末期诞生以来,无疑是近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发动机与四个轮子载起了奔跑的全世界。
从德国的卡尔·本茨先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间,汽车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社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
汽车造型设计风格是汽车外观精神载体和审美表征,汽车造型设计是最关系一个车型成败的工作,是汽车开发前期最重要的工作。
福特、奔驰、大众、宝马等世界知名品牌汽车的造型设计都具有鲜明的设计风格和技术特征,而在这一切又蕴含着丰富的品牌文化、时代特征、生活习惯等多方面信息。
汽车造型设计主要受到技术与审美两方面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创新一步步的改变着汽车的结构,人们的审美与时尚也不断地影响着汽车的造型设计风格。
汽车造型设计通常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外形设计、内室设计和色彩设计。
本文主要从外形设计入手,分析在技术与审美的影响下,汽车外形设计的进化史。
二、车身设计的七个演变阶段汽车造型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美化装饰,而是科学技术和艺术技巧高度融合的结晶。
汽车造型包含结构、性能、工艺等科学技术因素,而且还需综合考虑艺术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总之,汽车造型应是实用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产物。
汽车车身外观设计主要经历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流线型汽车、船形汽车、鱼形汽车、楔形汽车、子弹头型汽车等七个阶段。
马车型汽车发动机发明以前,人们主要使用马车进行运输、载客等活动。
蒸汽机的发明拉开了永无休止的汽车发展的序幕。
然而由于蒸汽汽车车身又笨又重,乘坐蒸汽汽车又热又脏,使人们不断的进行新的尝试,发展新的技术。
内燃机因其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优点很快代替了蒸汽机,为汽车提供动力。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Kart Benz)制作的三轮汽车与1886年戴姆勒(Daimler)制作的四轮汽车,开启了汽车元年。
由于工程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新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以及机械操控方面,当时的汽车几乎没有车身,基本沿用马车车身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机工程学在轿车车身结构、车灯、 方向盘、座椅、视野和制动稳定性等方面 的应用。
流线外型,降低油耗
• 有关测试显示,当一辆轿车以80公里/小时前进 时,有60%的耗油是用来克服风阻。风阻系数每 下降10%,燃油就可节省7%。理想的车身 曲线,可以有效降低车辆的风阻系数,从而减 少油耗。东风雪铁龙旗下车型采用了流畅的车 型线条设计和圆润的整体造型,富康和凯旋的 风阻系数分别是0.315和0.308,大大低于0.35 的轿车平均风阻系数。新萨拉•毕加索水滴型的 独特设计,降低了风阻系数。低风阻系数能让 动力得到充分的释放,降低油耗。
箱型汽车
把汽车的发动机从座位下面移到汽车头部,为尺寸 和功率较大的发动机提供了宽阔的空间,使汽车的形状 变成车头和乘员舱两个方正的部分,这就是方箱型车身 造型。
1902年的 梅赛德斯汽 车
•
世界上首辆封闭式汽车
•
1915年的箱形福特T型汽车C
• 1932年的杜森博格SJ高级轿车
• 三、流线型汽车 • 空气阻力的计算公式为
• 五、鱼形汽车 • 最早的鱼形汽车是美国1949年生产的别克 牌轿车,该种车被认为是空气动力学深入 研究的新成果——斜背造型的里程碑。
•
1949年的鱼形别克牌轿车
• 滑背
• 阶梯背 • 半斜背
• 斜背
•
斜背式鱼形汽车的产生过程
• 但是,鱼形汽车并非完美无缺,其缺点是: • (1)汽车后窗倾斜大、面积大。 • (2)汽车高速行驶时易产生很大的升力。
船形汽车
乘员舱位于汽车的中部,头和尾的长度几乎相当, 使汽车的侧形前后对称,明显地形成发动机舱、乘员舱 和行李舱三部分,这就是现代三箱型轿车的首创,在当 时称为船形或浮桥形。
• 无论是甲壳虫形汽车还是箱形汽车,都出 现了人体工程学与空气动力学的对立。而 船形汽车较好地发挥了两种汽车的长处, 克服了其缺点,使人体工程学与空气动力 学基本统一在一种汽车外形设计上,特别 是解决了甲壳虫形汽车遇横风不稳定的问 题。 • 船形汽车存在问题是,由于车的尾部过分 地伸长,形成了阶梯状,高速行驶时会产 生较强的空气涡流,因此影响了车速的提 高。
朗逸
• 可选颜色:糖果白、深黑、反射银、魅红、 联合灰
• 一、汽车的使用功能与色彩 消防车采用红色; 白色的救护车; 军用车一般都为深绿色; 工程车辆多为黄色。
• 红色的消防车
• 白色的救护车
• 绿色的邮政车
• 深绿色的军用车
• 黄色的工程车
• 二、汽车的使用环境与色彩 由于不同地区使用环境的差别,造成了人 们对不同色彩的偏爱。 • 三、汽车的使用对象与色彩 由于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表 现出人们的色彩观念不同。 就车主个性而言,人们在年龄、性别、性 格以及文化程度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 都能影响他们对汽车色彩的选择。一个人 对某种汽车色彩的喜爱,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反映出他的性格。
颜色与汽车大小
• 颜色是有造型效果的,也就是说可以在视 觉上改变人们对物体大小的认知。颜色的 造型效果取决于其面积、明度、纯度和匹 配等因素。对于三维物体的轿车车身,由 于其形体、质量及色差所造成的这种影响 就更为明显,因此要根据车型来选择轿车 颜色。
• 明度和纯度高的颜色能使车体显得大一些, 因此适用于微型轿车。对于大型和中型轿 车来说,采用明度和纯度适中的颜色较宜, 买大型轿车最好选择低明度和低纯度颜色, 因为这类颜色所产生的压缩应使车体看起 来较为紧凑和坚实。有时车体丰满的豪华 车喷上一两种颜色饰条,可变得“俏丽苗 条”起来。
• 汽车既是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又是流动的
艺术品,以其科学、艺术的外形和色彩使 世界更加美丽。
第一节 汽车外形
• 影响汽车外形有三个因素,即机械工 程学、人体工程学和空气动力学。汽车外 形的演变就是三者协调的发展。 机械工程学要求汽车动力性和操纵稳 定性好;人机工程学要求汽车提供给驾乘 人员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舒适性好;空气 动力学要求汽车行驶时空气阻力小。
• 1908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生产了著名的 T型车,作为马车形汽车的代表 。
•
1908年的马车形福特T型汽车
• 二、箱形汽车 1896年,法国人本哈特和拉瓦索生产了世 界上首辆封闭式汽车 ,是箱形汽车的开端。 1915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一种新型T型 车,人们将这种T型车作为箱形汽车的代表。
• • •
色相 色相是指色彩具有的相貌特征。 明度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纯度 纯度是指色彩的饱和程度,也可 以理解为某色相中色素的含量。 • 目前我国对色彩的表示方法,多以色相命名, 而对明度和纯度的表示,大多以修饰语加以 区别,通常有以下几类: 以自然物的色彩命名,如苹果绿、桔黄、驼 灰、孔雀蓝、象牙白等; 以色彩浓度命名,如淡黄、浅绿、深黄等; 以色彩的明暗命名,如明绿、暗绿、正绿等。
• 汽车的空气阻力除与迎风面积和车速有关 外,还与汽车的纵剖面形状有关,越呈流 线形汽车的正面阻力和后面涡流越小。
• 图3-5 汽车纵剖面形状与空气阻力
流线型汽车
1934年1月,克莱斯勒公司在纽约车展上推出了气 流汽车。这辆汽车采用流线型造型,整体感强,各部分 线条连贯,车头圆滑,4个翼板与车身贴合,车灯、备 胎等隐入车身内,前风窗玻璃分成左右两块。
• 四、汽车的传统色彩和流行色彩 由于传统文化习惯等因素的作用,人们看 到色彩时,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它与其他 事物联想起来,即色彩的联想和象征。
颜色与车主个性
• 颜色是一辆汽车给人的第一个感官刺激, 就像穿衣服一样,汽车的颜色也反映了车 主的品位与个性。红色能激发欢乐情绪; 黄色崇尚大自然本色;蓝色显示豪华气派; 白色给人以纯洁、清新、平和的感觉;黑 色可以说是一种矛盾的颜色,既代表保守 和自尊,又带有新潮和性感;绿色给人带 来沉静和谐气氛。选颜色不能万全由流行 时尚所决定,流行的东西永远在变,根据 自身的情况合理选厢式汽车全称为Multi-Purpose Vehicle,缩写为MPV。它属于微型厢式 汽车范畴,外形趋于楔形,我国称为子弹 头形汽车。
•
子弹头形汽车
• 1984年,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推出第一代多 用途汽车。道奇分部的产品叫做大篷车 (Caravan),顺风分部的产品叫做航海 家(Voyager)。这是世界汽车工业史上 划时代的产品之一,它宣告了一个以强调 实用性、多用途和家庭化、休闲娱乐为特 征的汽车消费新时代的到来。
颜色与地域特点
• 选购汽车颜色,还应考虑不同经纬的日照 量和地区的光强和湿度。在低纬地区,比 如南方的省份:广州、海南等地,日照时 间长,光强相对较强,因此车身的日照面 与背面颜色反差很大,如采用柔和的中间 色调就可消除这种反差。而在高纬度地区, 比如北方的省份:黑龙江等地,日照时间 短,光强相对较弱,车身的日照面与背面 颜色反差小,可采用强烈的纯色以加强车 身造型较果。
1971年马塞罗•甘迪尼设计 的兰博基尼· 康塔什跑 车
• 最早采用楔形造型的是1963年司蒂贝克公 司阿本提轿车。后来在跑车和赛车上广泛 被采用。
•
1963年的楔形阿本提轿车
• 图3-16 采用楔形造型的跑车
• 图3-17 采用楔形造型的赛车
• 图3-17 F1赛车
楔形汽车
司蒂贝克公司推出第一辆楔型汽车司蒂贝克•阿本 提轿车。由于这种造型超越了时代,不被人理解,销路 不好,该车推出来不久,司蒂贝克公司就倒闭了。 阿本提轿车诞生于三箱形汽车兴盛的时代,与通常 的汽车外型形成尖锐的对立,因此,未能起到引导车身 外形向前发展的作用,它与克莱斯勒·气流牌轿车的命 运一样。
• 一、马车形汽车 汽车诞生时,汽车外形沿用了马车造型。
•
1893年的马车形奔驰汽车
马车
马车型汽车
直到19世纪末,汽车的零部件一直沿用马车的车 身、车轮、钢板弹簧、制动器等部件,将发动机安装 在座位下,就像装上了动力的马车,此时汽车的外形 酷似马车。 1892年,标致汽车公 司为摩洛哥王族制造的汽 车就使用了自行车车轮。
颜色与驾驶安全
• 心理学家认为,视认性好的颜色能见度佳, 因此把它们用于轿车外部有利于提高行车安 全性。视认性通俗点说就是颜色显眼与否。 越显眼的颜色,就越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发 生车祸的概率就相对较低。 • 浅淡而且鲜艳的颜色对于安全是最为有利的, 除了我们上面提高的几点外,研究还表明, 在雾天、雨天或每天清晨、傍晚时分,黄色 汽车和浅绿色汽车最容易被人发现,发现的 距离比发现一般深色汽车要远3倍左右。
• 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气流牌 (Airflow)轿车首先采用流线形车身, 是流线形汽车的先锋。
• 1934年的克莱斯勒气流牌轿车
• 1936年,福特汽车公司在气流牌轿车的基 础上加以精练,成功地研制出林肯· 和风牌 流线形轿车。
•
1936年的林肯· 和风牌轿车
• 大众汽车公司的甲壳虫形汽车,开了流线 形汽车大批量生产的先河。
• 另一个影响油耗的外型因素是迎风面积, 迎风面积越小,物体在空气中流动时所受 到的空气阻力就越小,这使得车型的升功 率显得更大,其油耗就相应得到了降低。 东风雪铁龙旗下车型通过上车身收缩式设 计,减少了迎风面积,从而减少风阻、降 低油耗。 •
强化空压,提升安全
• 车身设计还要考虑到底盘顺畅的空气流动 ,这与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密不可分 的关系。由于非常符合空气动力学,在行 驶时会获得来自空气的强大下压力,使车 身更为平稳,保证了驾乘的稳定性。
式中 • Fw——空气阻力; • CD——空气阻力系数,(主要取决于车身 的形状); • A——汽车迎风面积; • ρ——空气密度; • V——汽车与空气相对速度。
1 2 Fw C D A ρ V 2
流线型汽车
当汽车行驶时,从排气管排出的白烟会在汽车尾部 缭绕,这就是汽车尾部产生的涡流现象。产生空气涡流 需要能量,汽车尾部产生的涡流消耗的正是发动机的功 率。由涡流引起的形状阻力降低了汽车行驶的速度。应 用空气动力学的原理,通过风洞试验可以减小这种形状 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