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超:中国经济目前类似1980年代的香港
“香港股神”曹仁超的投资之道

“香港股神”曹仁超的投资之道■文/龚方件2016年2月21日,“香港股神”曹仁超去世,A股又一次展现出千股跌停的悲壮景观。
据相关媒体报道,曹仁超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创立了“止损不止赢”、“牛眼投资法”等投资策略,这些策略的原理就是提前感知市场趋势转变,发掘出有增长潜力的股票,并利用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差来赚取利润。
早在上世纪的1969年,曹仁超就用自己辛苦打工赚来的5000港元开始买股票,步入投资生涯后,40年间拥有了42亿元的资产,创造出“40年增值4万倍”的神话。
2013年曹仁超被确诊患上胃癌,当年完成手术后出院,但2014年再度罹患淋巴癌,2015年几乎没有出席公开活动。
不过,2016年2月10日,曹仁超仍在《信报》发表专栏谈论2016年的投资主题,他展望美国及中国既不会进入衰退,也不会进入GDP高增长期。
但是,他指出猴年炒股比羊年更加困难,今年只能“炒股不炒市”,并推荐了五类股票:第一种是生产软件的公司;第二种是能控制产品价格的大企业;第三种是增长型(纯利每年能上涨两成以上);第四种是抗跌股;第五种是健康、医疗股。
在生前的最后一篇文章中,曹仁超称自己“2007年前分析能力很强,到2009年后Innovation(创新)甚差,因为投资策略仍以旧经济为主,错失投资新经济。
”在结尾中他还感叹,年轻一代很容易学会互联网、数据分析、电脑运用、人工智能……但是“Can an old dog learn new tricks(我还能像年轻人一样知晓新经济吗)?”似乎在冥冥之中,“一代股神”已预测到自己的生命大限将至。
其实,对于内地A股,曹仁超也有自己的见解。
2015年11月他就指出,“参考过去市场的走势,A浪回落28%后B浪一般只能维持一个季度左右,2016年A股进入C浪回落机会十分大。
”此外,曹仁超还补充,他在2008年损失惨重后就从价值投资转变成趋势投资,并躲过了此后的能源股、资源股、金融股、消费股的大灾难,在之后的7年中,仍有不少股票为其带来了可观利润。
香港股神曹仁超 40年财富增长4万倍

香港股神曹仁超40年财富增长4万倍“‘股神’老曹要封笔了!”今年,这个消息对香港股民来说可是个大新闻。
生于1948年的“老曹”名叫曹仁超。
在60载的人生岁月里,他曾经身无分文,破过产,发过财,尝尽了人间百味。
“我对钱没甚么概念,但是太明白贫穷的滋味了!”经过近40年股市搏击,当年吃一个荷包蛋都觉奢侈的曹仁超靠5000元起家,如今已经坐拥2亿港元财富。
换句话说,近40年时间,曹仁超靠着精准的投资眼光,财富增值了4万倍,成为香港股市里的传奇人物。
港人亲切称之为“曹sir”,也有人称其为“香港平民股神”。
40年中,曹仁超的发家史,更可看作是一部香港草根的奋斗史。
穷孩子的香港梦曹仁超的家位于香港岛北角的山坡上,从窗外望出去,整个九龙湾一览无余。
这个地段的房产,一套约价值港币2500万元。
50年前,曹家就住在北角山下,当时一家人生活艰苦,挤在用薄板搭起来的简易房里。
曹仁超本名曹志明,是上海富商之后,其祖父曾代理洋烟生意。
1951年曹母带着3岁的曹仁超来到香港投奔曹父,这时家道已经中落。
曹仁超9岁时父亲得了半身不遂,3年后撒手人寰。
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曹母肩上。
母亲把家搬到了工厂林立的香港土瓜湾,靠做工养活三个儿女。
曹母虽然出身农村,但非常重视子女教育,省吃俭用也要供三兄妹读书。
曹仁超后来回忆说:“当时阿爸只留下1万港币,母亲坚决要供我们三个孩子读完中学。
家里的钱不能有丝毫浪费,那时我们每天只能花5毛钱,几乎每餐都是一碗鸭血、半斤豆芽、两块豆腐,只有周六才能享受一份人间美味——荷包蛋。
”曹仁超发达后,城中富豪常约他吃饭。
但一听要去高档法国餐厅吃鸭血,曹仁超就“打死都不去”。
贫穷如同一张网,将少年时的曹仁超紧紧包围在其中。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曹家受尽白眼,邻居阿婶丢了一颗金子,不分青红皂白就说是曹仁超偷的,还硬要搜他的身,“后来找到了金子她也不道歉,还说你那么穷,偷金是迟早的事!”高中毕业时,曹仁超曾“大言不惭”地说自己的志向就是“赚大钱”,引来了同学们哄堂大笑。
中国金融市场与日本80年代泡沫破裂前相似

中国金融市场与日本80年代泡沫破裂前相似2014年01月29日 08:02来源:中国经济报告作者:西村清彦文/西村清彦(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日本央行前副行长)考虑到中国金融市场也有亚洲金融市场的特点,笔者审视当前关于中国金融国际化的讨论——这个话题常被总结为人民币的国际化。
笔者觉得中国采取的方式严重限制了人民币的国际化。
尽管人民币贸易结算额不断增大,中国政府也出台了许多鼓励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但要真正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依然存在着若干障碍。
人民币国际化的根本性障碍,是缺乏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完全可兑换的保证。
事实上,交易成本、支付结算成本以及由贸易产生的任何资金流动的相关成本,都与资本是否自由流动和是否具有市场之外的独立性有关。
中国正尝试用离岸市场银行去推动人民币和其他货币之间的直接兑换,但这不太可能使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出现大的进步。
两次金融危机和被改善的市场结构。
在过去的20年间,亚洲已经经历了两次金融危机:20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机。
然而,这两次危机的影响截然不同:前者严重,后者相对温和。
危机产生的影响是,亚洲金融市场取得了更好的恢复能力,亚洲国家和地区间的政府及中央银行能够更加密切地配合。
亚洲金融危机凸显了亚洲各经济体的结构性缺陷:第一,企业融资仍然高度依赖银行。
第二,该地区金融业有货币和期限的多重错配,尤其是银行业。
因此,亚洲国家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变化中是脆弱的,其充足的储蓄并没有有效调动起来。
人民币正在崛起但仍存严重限制。
从这个角度来看,观察一下近期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是值得的。
近年来,我们观察到以下现象:(1)以人民币计价的贸易结算量有所增长,(2)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3)在香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有所扩大。
(4)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最近宣布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
由此可见,人民币已经在跨境金融交易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同时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
上海还是香港?——访香港《信报》董事及专栏作家曹仁超

他们早 就在读
从 2 0 0 8 年 1 0 EJ 开 始 涨 了 上 来
今年4 月
。
持 续 时 间 通 常最 短 是 3 个 月
月
,
最长是9 个
月开
第 二 批 人 是 2 0 0 8 年 股 市 大 调 整后 没
,
底
,
A股
的5 0 日 均 线 高过 了 2 5 0 日 均 线
中间是 6 个 月
,
。
因为我跟踪
.
4万
。
亿 利 好 方 案 对股 市 的刺激 会 逐
张 志雄
:
大 家认 为 此 次 上 涨 还 有
.
一
C DO
一
( 次 贷 ) 市 场 差 不 多有 三 四 年 了
我
渐减 弱
个 因 素 是 市 场 里 的钱 多
.
流 动性 泛 滥
。
.
直 在 思 考 次 贷 市 场 各 种 发 展 的可 能 以
.
,
因为
,
中国迟 早 要 与全 世 界 接
。
题 不 是 口 袋 里 没 有钞 票
而 是 将来赚
我就推荐铜 业 公 司
买 石 油股
;
,
国 家买 石 油
,
那就
轨
.
不 是 全 世 界 与 中 国 接轨
.
而 H股 市
钞 票 的机 会 少 了 钱呢?
以A 股 而 言
.
.
我们要 到 哪 里 去赚
投 资基 建
,
就 买 中国建 材
,
股 是 向下 推 的
,
股 是 向上
“
最敏感 的 最快的
。
中国大陆调整发展速度对台湾经济的影响

中国大陆调整发展速度对台湾经济的影响前不久召开的中国人大和政协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
消息一传开,本来受到资金行情激励的全球股市立即受到震撼,香港、台湾、大陆三地股市行情纷纷下挫。
这是自2004以来,中国政府第一次将经济增长目标从8%降低。
不再保8,意味着中国大陆经济发展开始从追求总量增长,转移到由内需消费逐步取代出口,通过经济逐渐减速,调整其产业结构的新时代终于来临了。
其实在去年公布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已明定7%的经济增长目标值,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7.5%并不令人意外。
只是比起2007年最高的13%,2010年的10.4%及去年的9.2%,大家也许不太习惯。
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温家宝总理的这个重大宣示,之所以再次引来全球这么大的震惊,代表了多重涵义:即中国作为全世界的工厂,保持了30年的快速增长终于减速。
从1978年邓小平提倡改革开放起,中国大陆成为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gdp成长平均高达9.9%,经济规模不但迅速超越法、英、德、日,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且创下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目前,全球十大银行中有3家位于中国;福布斯公布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大陆企业进榜已达61家;中国大陆的公路里程总长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国;还有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中国有3个;全球十大货柜码头,中国就占了6个。
除了这些硬件建设,中国对原材料的消费增长更是惊人。
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大陆进口的铁矿石增长了42.5倍,铜矿石的进口增长16.5倍,煤增长248倍,而大陆本身的水泥生产量增长了219.5%,钢铁增长396%,铝增长441.8%。
中国大陆作为世界工厂,铁矿石的消耗从全球总量的14.4%增长到61.5%,煤的消耗从0.3%到14.5%,石油从6.3%到10.6%,大豆的消费则从22.6%到58.5%。
“平民股神”曹仁超传奇

“平民股神”曹仁超传奇作者:张欢印青来源:《人民文摘》2010年第04期在曹仁超先生面前,你会觉得拥有财富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
他的一生宛如一部TVB的电视剧:一个内地来香港的小孩子,努力打拼、刻苦上进,加上天赐机遇,得以实现亿万身家。
在他的故事里,有和金庸、林行止的恩恩怨怨,也有人至耳顺之年、最终投身慈善事业的回归之举。
他以5000港币起家,到现在拥有接近两亿的身家,在这个过程中,他不做实业,只靠投资。
在香港,曹仁超先生未必是最成功的投资家,但他的身上却镌刻着一代香港人的共同记忆。
你若做工,我就不嫁给你老曹被香港媒体冠以“平民窟走出的股神”,但这个股神却有着一个显赫的家族。
1947年,曹仁超出生在上海。
他的祖父是英美烟草公司在中国的总代理,堪称大买办家族,因为厌恶国民党的统治,最后选择了留守上海。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曹仁超未曾感受到家族的富贵,却赶上了时代洪流的巨变。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国内政治环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祖父安排曹仁超父亲一家前往香港,这有着“避风头,看形势”的味道。
却不料风云突变,内地开始公私合营,家族资产一夜蒸发。
在香港,曹仁超一家也“屋漏偏逢连夜雨”。
由于父亲病故,老派的祖父担心儿媳妇带着家族的股票嫁人,于是收回了曹父在香港的股票。
母亲带着3个儿女和一万元存款开始挣生活。
她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至少接受完中学教育,三兄妹只好开始顿顿一碗鸭血、半斤豆芽、两块豆腐的生活。
孤儿寡母的日子并不好过,邻居丢了包公仔面,都会先来曹家算账。
身为长子的曹仁超受不了这种遭人轻视的生活,中学毕业后即闯荡社会,把读书的机会留给弟妹。
1949年之后,很多上海企业家南迁香港,纺织业成为上海人集中的行业。
曹仁超自然进了纱厂工作,随后又转到假发厂。
这两段打工日子都没坚持多久。
曹仁超发现,这样在工厂里上班,看不到发达的希望——在40多度的气温里光着膀子、只穿大短裤苦干一天,只能挣到一份血汗钱。
更重要的是,他结识了一位女朋友(现在的太太),他感觉这个温柔的女孩很像自己的母亲。
曹仁超论势(DOC)

先了解一下曹仁超:草根大亨曹仁超的粤片式传奇2009年04月05日,港股大亨曹仁超的传奇定能拍出一部很叫座的粤片。
生于1948年的“老曹”本名叫曹志明,原是上海富裕烟商之后,孰料命运也像他的口头禅“木宰羊”(不知道)那样,在60多年的人生岁月里他发过大财,也曾经破产,尝尽了人间百味。
“我对钱没甚么概念,但是太明白贫穷的滋味了!”经过30多年股市搏击,当年吃一个荷包蛋都觉奢侈的老曹如今赤手空拳在港岛打下了2亿港元财富,成为港人艳羡的草根大亨。
贫困少年立下鸿志经典粤语片中主人公往往是出身市井的小人物,曹仁超也非例外。
1951年曹母带着3岁的儿子来到港岛投奔曹父,这时候曹家的生意已经是日落西山了。
站在“老曹”位于香港北角山坡上的豪宅里可以看见他小时候住过的小屋,山下这用薄板分隔的房子就是昔日一家三口的安乐窝。
屋漏偏逢连阴雨,曹仁超9岁时父亲得了半身不遂,屎尿都要有人专门服侍,曹母脸上又平添了一层愁云。
在和死神争斗了3年多后,曹父离开了人世,母亲带着曹家兄妹搬到了工厂林立的土瓜湾,靠做工养活三个儿女。
出身农村的曹母认为耕田人世代贫穷,因此对子女教育要求甚严。
据“老曹”后来回忆说,“当时阿爸只剩下1万港币,母亲坚决要供我们仨读完中学。
不能有丝毫的浪费,那时我们每天只能花5毛钱,几乎每餐都是一碗鸭血、半斤豆芽、两块豆腐,只有周六才能享受一块人间美味荷包蛋。
”发达后,城中富豪轮流约他吃饭,老曹一听去法国高档餐厅吃鸭血,横竖就“打死都不吃”。
当年鸭血的滋味恐怕他终身都难忘,而每当提及疑邻盗斧的心酸往事,则比鸭血更让他低头深深叹息,如鲠在喉。
上世纪60年代曹家受尽白眼,隔壁邻居阿婶丢了一颗金子,不分青红皂白就说是曹仁超偷的,还硬要搜他的身,“找到了金子她也不道歉,还说你那么穷,偷金是迟早的事!”后来邻居们不管是丢了零钱还是丢了一包公仔面,都要臭骂曹仁超这个“偷钱佬”。
自古英雄多磨难,贫穷驱使着曹仁超急切寻求各种发达路。
“香港股神”曹仁超去世 享年68岁 曾称猴年炒股不炒市

“香港股神”曹仁超去世享年68 岁曾称猴年炒股不炒市
昨日(2 月25 日)下午,香港《信报》发布公告称,该报首席顾问曹仁超(又名:曹志明)先生于2 月21 日逝世,享年68 岁。
被内地股民称为香港股神的曹仁超是香港著名资深投资分析家,在为媒体服务42 年的同时,自己投资致富的经历也激励了众多股民。
有资深投资者表示,内地股民许多关于港股的知识都来自曹仁超的文章。
一香港知名分析师在得知曹仁超去世的消息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是很多投资界人士的偶像和学习对象。
观点:猴年炒股不炒市
在曹仁超四十多年的职业生涯里,可谓是见惯了大风大浪,经历了香港市场的多次风暴。
对于内地的经济和股市,曹仁超也常有自己的见解。
他在去年11 月就指出,参考过去市场的走势,A 浪回落28%后B 浪通常只能维持一个季度左右,2016 年A 股进入C 浪回落机会十分大。
而曹仁超在去世前的最后一篇文章中提出,展望美国及中国都不会进入衰退,也不会进入GDP 高增长期。
猴年仍是炒股不炒市,而且比羊年更加困难。
不过,曹仁超还是推荐了五类股票:第一种是生产软件的公司;第二种是能控制产品价格的大企业;第三种是增长型(纯利每年能上涨两成以上);第四种是抗跌股;第五种是健康、医疗股。
此外,曹仁超还补充道,他在2008 年损失惨重后就从价值投资转变成趋势投资,并躲过了此后的能源股、资源股、金融股、消费股大灾难。
在过去的7 年中,仍有不少股票为其带来了惊人利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仁超:中国经济目前类似1980年代的香港7月31日,周日。
1997年8月开始,投资市场是疯狂的。
过去十四年的股市、汇市、金市、楼市的起起跌跌,既带来机会,但同时破坏力也十分强。
如果你感情用事,在不适当时机作出错误决定,遇到的杀伤力是十分大的。
高潮之时,投资界往往十分乐观,低潮时又极度恐惧--例如1997年的楼市、2000年的科网股热潮及2007年7月的股市;反之,1999年的金价、2003年的楼价及2009年初的股市,投资界又极度悲观。
今天投资者对美元又极度悲观。
生于忧患,死于极乐。
“天不会塌下来,树不能长高于天!”如果你不冒险便没有收获,如果你不止蚀便会好惨。
分析界5月份猜测,美国第二季GDP可上升3.3%,6月份修改为2.7%,7月底公布时只有1.3%(第一季更修订为0.36%)。
美国经济增长放缓速度十分快,证明美国自2007年起已陷入日式经济(好也好不了,坏也坏不了)。
全球GDP陷低增长无论美国联邦政府或个人皆面对减债压力,令企业不敢招聘新人手,欧债危机亦减慢欧洲的经济扩张,加上中国面对较高通胀压力,2011年下半年全球GDP增长率放缓十分合理。
全球GDP陷入低增长是未来大方向(不是衰退),令全球股市由高P/E时代走向低P/E时代。
2001年起人们对美元作为国际储备的信心正在下降,但至今没有一个国家的货币可取代美元的国际地位。
这段青黄不接期,令国际金融市场大上大落,美国股市由2000年起步入低P/E时代。
投资者担心本月2日美债上限能否及时上调,美债如因此失去3A评级地位都麻烦,因为不少基金指定只能买3A级债券,但上周债市表现十分平静,代表No Big Deal。
上周股市又再下滑,去年11月至今,恒生指数在4000点内升降,升也升不了,跌也跌不了,但个别股份升降幅度很大,买错股份如不止蚀,损失可以很大。
自1997年8月至今,恒生指数过去十四年由1997年8月的16000多点,上升至今天的22000多点。
十四年升幅只有约35%,所经历的大上大落包括: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科网股泡沫、2007年10月全球金融海啸及2010年11月开始的中小企洗仓潮,但个别股份升升降降所带来的危机及商机,能否赚钱便看你如何把握。
楼价由1997年第二季至今出现“V”形走势,亦是危机与商机并存;黄金由1999年至今上升6倍,由每盎斯252美元上升到1620美元以上,亦提供大量赚钱机会。
过去十四年不再是长期投资可以致富的日子,Timing is everything,例如在2009年初买入合适的二线股,到今年高价沽出可以获利10倍;反之,由1997年8月买热门股票,到了今天仍赚不到钱者大有人在。
利用上下摆动所提供的机会去赚钱,已取代长期持有策略。
花开须折长期持有过时在美国“高频交易”已占据股市50%成交额,香港目前15%交易额是来自高频交易,个人不主张买卖次数太多,但亦反对做不切实际的长线投资。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由2008年11月开始的港股牛市,严格点说只是2007年10月开始的超级大熊市中的一次大反弹,不是真正牛市。
香港由1967年起的超级牛市早在1997年8月结束(2000年起港元追随美元贬值,令恒指在2007年10月再创新高点,但以金钱购买力计仍不及1997年8月)。
未来恒生指数升穿2007年10月31958点的机会不大。
股票市场早已成为少数人赚大钱、大多数人输钱的地方,2009年10月起股市内有衰股、病股、害死人股,同时有好股、不寻常股及一飞冲天股,投资成功与失败由你拣股去决定。
但散户拣股水平不高,形成散户日渐退出股票市场。
公元2000年,当科网股泡沫爆破时有多少人弃科网股而投资资源股?1997年7月政府推出“八万五”房屋政策到2003年9月的“孙九招”,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buy when the markets going up,sell when the market goes down(顺势而行而非逆水行舟)”?大部分人错失机会,理由是当机会出现之时是那么平凡而不突出,只有小心观察的人才留意到,包括2001年“九一一事件”后联储局改变货币政策,到2009年3月推出QE。
下半年经济仍是No doom and no gloom,仍玩选股不选市。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已推行三十多年,目前进入类似1980年代的香港情况。
250多个城市、7亿人口由高铁连接起来,内地消费市场正以惊人速度发展,既是商机处处亦是危机处处。
投资决策已不如从前那么容易,但不代表没有商机。
愈来愈多中国人加入亿万富翁俱乐部,“今天如何致富?”仍是大部分中国人的兴趣。
活在当下,展望未来,自1971年已故美国总统尼克逊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后,世界至今仍商机处处,同时危机常在(1931年8月至1971年8月美国CPI上升170%;1971年8月至今美国CPI共上升453%。
即过去四十年美国通胀上升速度,较1971年前四十年快2.66倍),过去四十年全球产生的新富翁较1971年前的四十年更多,即过去四十年发达机会更多。
费雪效应滥发货币影响世界经济三大思潮分别有两个:一、凯恩斯主义。
认为经济因需求不足出现经济衰退,政府必须制造赤字刺激需求,保持经济增长。
结果引发1970年代的高通胀(年率15%)。
二、弗里德曼主义。
认为只要货币供应稳定,经济可以自行调节,只会出现行业性盛衰,但整体经济可长期保持繁荣。
1980年列根上台后采取弗里德曼主义,由1982年起美国经济一直保持繁荣,直到2001年受“九一一事件”影响才出现一季GDP负增长。
2008年发生金融海啸后,联储局开始全面采用“费雪效应”(提倡者为Fisher教授。
他认为,当负债不断增加令利率高企,可引发经济衰退。
透过“去杠杆化”恢复经济增长需时太久;反之,如果政府增加货币供应,人为性地压低利率,令美元汇价下跌,可以迅速恢复经济增长),在2009年3月及2010年11月先后推出QE1及QE2。
其理论基础是:只要GDP不断扩大,财赤便不足惧(假如你月入1万元、负债100万元,是很大数目;但当你月入10万元、负债200万元就不足惧)。
巴菲特在1960年代开始投资,当时市场内有大量“物超所值”的股份值得收集。
1982年到2007年美股进入超级大牛市,令大部分股份升至“物非所值”水平后,趋势投资法渐渐取代价值投资法。
今天找出“Turnaround股”是每名投资者的梦想,例如在2002年以每股6美元购入,现在每股值218美元;反之,同期的早已在股市消失。
不懂止蚀车毁人亡过去十年Broadvision股价上升670%,1998年成立的First Solar在过去一年股价上升77%,但生产便服凉鞋的Crocs在2007年10月股价见75美元,到2008年11月跌至1.5美元;1981年的佳宁集团由每股14元回落到15仙,最后从股市消失。
十年人事几番新!有些企业不断萎缩,有些企业不断壮大。
买错股份不紧要,请不忘止蚀,买对股份请不要速速获利回吐。
任何投资一旦回落15%便要正视,下跌20%还是止蚀为妙。
圣人都有错,如不用止蚀盘保护,就如驾车而无煞车制,迟早车毁人亡。
请想一想上次你租录像带回家看是那一天?上一次你拍照是那一天?买本《香港电视》看看电视台在什么时候播什么节目,又是那一天?上述行为的改变令租录像带的Blockbuster股价,由2002年5月1日的30美元回落到最近6美仙,跌幅达99.8%;反之Netflix 做网上出租电影生意,股价由2004年上市的15美元,升至近日的255美元。
你减少拍照令中港照相(1123)股价由1996年的2.21元,回落至2002年0.24元,跌幅达88.9%。
《香港电视》杂志过去是家家户户都买,今天大部分人已改看八卦周刊。
网上下载电影行为令过去靠卖CD的Circuit City,股价由2007年的30.5美元跌至破产。
谁说“选股不炒市”不重要?趋势(trends)才是最重要因素,而非价值(value)。
例如2000年投资苹果股票同投资微软,今天分别亦十分大!今天苹果市值3300亿美元是否又到了盛极而衰的日子?十年人事几番新,变幻才是永恒。
2009年3月推出QE1,到去年11月份推出QE2,其作用一如经济学家Carmen Reinhart 所言:产生“financial repression”(在金融压力下,最后令投资者找不到任何有实质回报的投资项目,被迫人人加入炒家行列)。
上述情况在1990年起在日本出现,1997年8月起在香港出现,令社会走向富者愈富(因为他们更能掌握可靠信息,令财产不断升值),贫者受到社会福利制度保障仍可活下去,中产阶级成为最受压榨一群,社会“M形”化,例如八十后近年已很难完成买楼愿望,成为新贫穷阶级。
老掉大牙的问题仍是买什么、卖什么,何时做何事?许多时不是你有多少智慧,而是你有多少勇气。
有些股份在高价时你有没有胆加入抛空行列?有些股票在低价时你有没有胆买入?上落市一向难玩,但股票市场有三分二时间是上落市,因此必须训练自己的拣股能力,不然如何在choppy market生存?投资黄金跑输大市欧洲、美国、日本等OECD国家的新增货币,大量涌到新兴市场去找寻商机,资金泛滥所造成的经济泡沫一个接一个出现,今时今日投资必须有李丽珊的身手(奥运滑浪风帆冠军)才可适应。
金价由2001年4月256美元,上升到今天1620美元,升幅超过500%。
今天看好金价者较2007年10月少30%(当时金价是650美元),1983年至2006年的二十三年,一盎斯黄金可换4.4股费城金银指数(XAU),今天可换7.3股XAU,即过去五年金矿股升幅明显落后金价。
最后是金价拉高金矿股还是金矿股拉低金价?不要以为金价在过去升幅很大,其实金价只较1987年(扣除二十四年利息成本)上升20%。
过去二十年如利息加多1厘便代表金价(扣除利息后)没有上升,和买债券结果差不多。
商品价格在2010年11月QE2推出时已出现拉锯局面,今年7月1日QE2结束后商品价格支持力更差,除非下半年出现QE3,不然商品价格上升空间十分有限。
Oxford Economics研究:1970年至2010年黄金与通胀及通缩关系,无法证明黄金可以对抗通胀及通缩。
再根据以往表现,Oxford Economics进一步认为由2011年下半年至2015年,其它资产投资应跑赢黄金,除非出现欧元区内不少国家无法支付国债。
换言之,2011年下半年起黄金并非绝佳投资对象。
上述研究证明黄金只可对冲极端事件,例如1970年代的高通胀及2001年起的美元及其它货币滥发潮。
在投资组合中,黄金应占5%,高于此水平不值得鼓励。
表面通胀实际通缩大家请记住:虽然股价升降同经济有一定关系,但经济不是股市,股市不是经济;两者既可以背驰,亦可以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