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考试《税法》讲义_004_0103_j
注会税法(2020)考试辅导第一章税法总论讲义

(1)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2)程序优于实体原则要求:理解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实体从旧、程序从新、程序优于实体原则的含义。
第二节税法原则本节课后练习【例题1·多选题】税收法定原则的内容包括()。
A.纳税人法定B.征税对象法定C.税率法定D.征收程序法定【答案】ABCD【解析】税收法定原则是指从实体要件到程序要件都要由法律明确规定。
【例题2·单选题】我国现行税法中,超额累进税率的适用,体现了税法原则中的()。
A.税收法定原则B.税收公平原则C.实质课税原则D.税收效率原则【答案】B【解析】税收公平原则是指税负与负担能力相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例题3·单选题】税法的制定,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征管成本,这一立法宗旨体现了税法原则中的()。
A.税收法定原则B.税收公平原则C.实质课税原则D.税收效率原则【答案】D【解析】税收效率原则包括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
前者要求税法的制定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行,后者要求提高税收行政效率,节约税收征管成本。
【例题4·单选题】纳税人甲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无偿转让其股权,当地税务机关则有权重新核定计税依据,这样处理体现了税法基本原则中的()。
A.税收法定原则B.税收公平原则C.实质课税原则D.税收效率原则【答案】C【解析】实质课税原则是指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而不能仅考虑相关外观和形式。
【例题5·多选题】下列关于税法原则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2017年)A.税收法定原则是税法基本原则中的核心B.税收效率原则要求税法的制定要有利于节约税收征管成本C.制定税法时禁止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给予特定纳税人特别优惠这一做法体现了税收公平原则D.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优于税收行政规章的效力体现了法律优位原则【答案】ABCD【解析】选项B:税收效率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经济效率,二是指行政效率。
注册税务师考试税法一预习讲义

注册税务师考试税法一预习讲义第一节税法概述共五个问题:1.税法的概念与特点2.税法原那么★3.税法的效力与说明★4.税法的作用5.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一、税法的概念与特点〔一〕税法概念税法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了解税法定义时需注意:1.有权的机关:在我国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点立法机关、获得授权的行政机关。
2.那个地点说的税法是广义的,包括各级有权机关制定的税收法律、法规、规章,是由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税收争诉法等构成的法律体系。
【例题·多项选择题】〔2020年〕从广义的立法层次上划分,税法包括〔〕。
A.全国人大制定的税收法律B.国务院制定的税收法规C.省级政府制定的地点性税收法规D.中央政府部门制定的税收规章E.市级政府制定的税收规章『正确案』ABD『案解析』从广义的立法层次上划分,税法包括全国人大制定的税收法律、国务院制定的税收法规或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点性税收法规,有关政府部门制定的税收规章。
〔二〕税法的特点--了解1从立法过程看--税法属于制定法,而不属于适应法即税法是由国家制定的,而不是由适应作法或司法判例而认可的。
2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而不属于授权法规即税法直截了当规定人们的某种义务,具有强制性。
3从内容看--税法属于综合法,而不属于单一法即税法是由实体法、程序法、争讼法等构成的综合法律体系。
我国结构:宪法加税收单行法律、法规。
【例题·单项选择题】以下关于税法特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从立法过程来看,税法属于制定法B从法律性质来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C从内容上看,税法具有综合性D从法律性质来看,税法属于授权性法规『正确案』D二、税法原那么--把握〔分为两个层次,即:差不多原那么和适用原那么〕两类原那么具体原那么税法的差不多原那么〔四个〕1税收法律主义2税收公平主义3税收合作信任主义4实质课税原那么税法的适用原那么〔六个〕1法律优位原那么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那么3新法优于旧法原那么4专门法优于一般法原那么5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那么6程序优于实体原那么【例题·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项中,属于税法差不多原那么的是〔〕。
CPA税法第四讲

19
• 4、煤炭:按加工产品的综合回收率还原成 原煤数量。
• 5、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原矿,因无法准确 掌握纳税人移送使用原矿数量的,可将其 精矿按选矿比折算成原矿数量,以此作为 课税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 耗用原矿数量=精矿数量÷选矿比
2019/1税1/2法4
20
• 6、盐:纳税人以自产液体盐加工固体盐, 按固体盐税额征税;
2019/1税1/2法4
24
• 【单选题】某纳税人本期以自产液体盐50000吨 和外购液体盐10000吨(每吨已缴纳资源税5元 )加工固体盐12000吨对外销售,取得销售收入 600万元。已知固体盐税额为每吨30元,该纳税 人本期应缴纳( )资源税。
• A.36万元
B.61万元
• C.25万元
D.31万元
用自产原煤加工洗煤,自用原煤数量无法 确定,但知本月销售洗煤70 000吨,综合 回收率70%,原煤适用税额2元/吨。计算 12月份该煤矿应纳资源税。
2019/1税1/2法4
4
一、资源税概述
• 资源税的概念
•
在我国境内开采应税矿产品及生产盐的单位
和个人,就其应税矿产品的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
与应税销售额为课税对象而征的一种税。
• 资源税的主要特点
• 进口不纳
• 一次性
• 初级产品
2019/1税1/2法4
5
• 资源税征收的理论依据
• 最重要理论依据是地租理论。由于矿 产等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征,以及国 家凭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垄断,使资源产 生地租。(绝对地租与相对地租)
– 2.如果纳税人应纳的资源税属于跨省开采,其下 属生产单位与核算单位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 辖市的,对其开采的矿产品一律在开采地纳税。
之了注会税法讲义

之了注会税法讲义
注会税法讲义是指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科目的考试教材,主要涵盖了
我国税收法律法规的体系、税收基本原理、税收征收管理和税收稽查等基
础知识和实务应用。
税法是以税收为中心的法律体系,它是规范税收活动的一种法律制度。
注会税法讲义作为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必备资料,完整地梳理了我国税制基
础理论和实践操作,是学习和了解税收法律法规的必备工具。
注会税法讲义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税收基础理论,包括了税的
概念、性质、种类和法律体系;税收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公平原则、简洁高效原则和可管理原则等;税收法律制度,包括法律规定、公共
法律、私法律和比例法律等内容。
同时,还详细介绍了税收征收管理、税
收机构、税收政策等相关内容。
第二部分是税收实务应用,这一部分是学习注会税法讲义的重点和难点。
它包括了纳税申报和征收税款、税务检查和税务争议解决、税务处理
和税务监督等内容。
在此基础之上,全方位地介绍了税务风险评估、税收
筹划、税收绩效管理、税务信息化等实务应用案例和实战经验。
总之,注会税法讲义是一本系统性、实践性和权威性极强的税收法律
教材。
在学习注会税法讲义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结合;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同时还需
要掌握好税务政策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申报和处理。
最后,注会税法讲义不仅是注册会计师考试税法科目的重要考试教材,也是从事财务、会计、税务工作的人员必备的税收法律法规学习资料,是
提升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和实战能力的重要工具。
CPA《税法》讲义

第九章车辆购置税法、车船税法和印花税法本章考情分析本章属于CPA考试的非重点章,内容较繁杂,考试重点主要是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和减免税规定。
本章在CPA考试中的分值大约是5分,其中印花税的分值相对较高。
本章考试易出单选、多选题型,就计算问答题、综合题而言,车辆购置税易和增值税、消费税、关税混合成为计算问答题或综合题中的考点;车船税也可以与其他税种如企业所得税等混合出综合题;印花税可以单独命制计算问答题。
2015年教材的主要变化1.明确车辆购置税计税依据中价外费用包含的内容;2.增加“境内单位和个人租入外国籍船舶的,不征收车船税。
境内单位将船舶出租到境外的,应依法征收车船税”的规定;3.增加车辆购置税最低计税价格的使用规则;4.细化免税车辆的免税条件消失后的补交车购税的具体规则;5.明确车辆购置税最低计税价格的含义;6.增加办理车购税免(减)税手续需要提供的申报资料的内容;7.增加车购税申报与管理的内容;8.增加车船税应纳税月份数计算公式;9.修改车船税税收优惠;10.增加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的内容;11.删改印花税税收优惠规定。
第一节车辆购置税法1.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2.税率与计税依据3.应纳税额的计算4.税收优惠5.征收管理一、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一)纳税义务人(掌握,能力等级2)境内购置应税车辆的(各类性质的)单位和个人。
车辆购置税的应税行为包括:购买使用行为;进口使用行为;受赠使用行为;自产自用行为;获奖使用行为;以及以拍卖、抵债、走私、罚没等方式取得并使用的行为。
【提示】车辆购置税的应税行为是从各种渠道取得并使用应税车辆的行为。
【例题·多选题】根据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规定,下列行为属于车辆购置税应税行为的有()。
A.应税车辆的购买使用行为B.应税车辆的销售行为C.自产自用应税车辆的行为D.以获奖方式取得并自用应税车辆的行为【答案】ACD(二)征税对象与征税范围(熟悉,能力等级2)以列举的车辆为征税对象,未列举的车辆不纳税。
注册会计师税法讲义.

第一章税法总论(二)第四节税法要素四、税目五、税率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
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
主要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
税率类别具体形式应用的税种比例税率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等定额税率按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的税额资源税(除原油、天然气、煤炭外)、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我国目前没有采用)超额累进税率把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等级规定一个税率,税率依次提高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和个体、承包项目全率累进税率(我国目前没有采用)超率累进税率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分若干级距,分别规定相应的差别税率,相对率每超过一个级距的,对超过的部分就按高一级的税率计算征税土地增值税级数全月含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1500元的30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105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555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100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2755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550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13505累进税率(图示)【例题·单选题】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征收的税种是()。
A.资源税B.土地增值税C.个人所得税D.企业所得税【答案】C【解析】选项A,资源税为定额税率(新政策:煤炭资源税计税有变化);选项B,土地增值税为超率累进税率;选项D,企业所得税为比例税率。
六、纳税环节纳税环节:指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
要掌握生产、批发、零售、进出口、收入取得、费用支出等各个环节上的税种分布。
七、纳税期限: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的期限。
【相关概念】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应税行为的发生时间。
2.纳税期限:每隔固定时间汇总纳税义务的时间。
(完整)注会税法讲义

第一章税法总论【考情分析】非重点章,题型为客观题,分值在1-2分。
2016年教材变化不大.【知识点】税法的概念【考情分析】近几年考试没考核过。
熟悉基本知识点即可。
一、税收与现代国家治理理解税收的内涵需要从税收的分配关系本质、国家税权和税收目的三个方面来把握:1.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工具,其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2。
国家征税的依据是政治权力,它有别于按生产要素进行的分配。
(1)分配主体: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一般分配以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为主体;(2)分配依据: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的分配,一般分配是基于生产要素进行分配.3.国家课征税款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二、税法的概念1.概念: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2。
税法特点:(1)义务性法规:并不是没规定权利,权利建立在义务之上,处于从属地位。
税法属义务性法规的这一特点是由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特点所决定的。
(2)综合性法规。
【典型例题】下列关于税收和税法的描述,正确的有()。
A。
税法是调整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关系的法律规范B。
税收是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C.税收的分配依据是基于生产要素进行分配D。
税法是授权性法规【知识点】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考情分析】近几年考试没考核过。
熟悉基本知识点即可.一、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
税法以税收关系为自己的调整对象,正是这一社会关系的特定性把税法同其他法律部门划分开来。
2。
税法主要以维护公共利益而非个人利益为目的,在性质上属于公法.但具有一些私法的属性.二、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1.税法与宪法的关系:依据宪法的原则制定。
宪法是制定税法和向公民征税及公民依法纳税的直接法律依据.2.税法与民法的关系:①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规范,民法调整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平等、等价和有偿。
而税法是调整国家与纳税人关系的法律规范,其调整方法要采用命令和服从的方法。
注会学习资料-CPA《税法》讲义

第一章税法总论(一)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是《税法》学习的基础,包括税法的基本理论、税法的立法和实施的相关规范、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以及税收管理体制概况、国际税收关系等基础知识。
其中许多内容直接影响学习者对随后章节的理解和掌握,但本章不是CPA考试的重点章。
本章内容繁杂,考点细碎,有些考点不明显,考生在复习时重在理解。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均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最近3年本章的平均分值为2分。
2015年教材的主要变化1.将“税法公平原则”改称为“税收公平原则”;2.增加第八节国际税收关系。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第一节税法的目标第二节税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第三节税收法定原则第四节税法要素第五节税收立法与我国现行税法体系第六节税收执法第七节依法纳税与税法遵从第八节国际税收关系第一节税法的目标一、税收与现代国家治理(熟悉,能力等级1)区别税收——税法: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的内涵——从税收分配关系本质、国家税权和税收目标三方面把握:1.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工具,其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2.国家征税的依据是政治权利,它有别于按要素进行的分配这是我国税收理论界长期以来的主流认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税收理论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用交换说更能说明政府和纳税人之间的关系。
3.国家征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现代国家治理”的理念,也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现代财政活动基本上由收入阶段(征税为主)、支出阶段(预算)、收支划分(财税体制)等几大部分组成,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税收已经不仅仅纯粹是经济领域的问题,而是政治领域、社会领域的大问题。
税收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主要有:(1)为国家治理提供最基本的财力保障;(2)税收是确保经济效率、政治稳定、政权稳固、不同层次政府正常运行的重要工具;(3)税收是促进现代市场体系构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4)税收是促进依法治国,促进法治社会建立,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5)税收是国际经济和政治交往中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税法总论(三)第五节税收立法与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一、税收管理体制的概念税收管理体制是在各级国家机构之间划分税权的制度。
简单地将税收管理权限划分为税收立法权和税收执法权。
税权的纵向划分——中央与地方;税权的横向划分——立法;司法;行政;【例题•单选题】税收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
(2001年)A.税权的划分B.事权的划分C.财权的划分D.收入的划分【答案】A二、税收立法原则掌握税收立法的概念:税收立法是指有权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遵循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技术,制定、公布、修改、补充和废止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活动。
【例题•多选题】税收立法包括有权机关的下列活动()。
A.制定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章B.公布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章C.修改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章D.废止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答案】ABCD税收立法应遵循以下原则(了解)1.从实际出发的原则2.公平原则3.民主决策的原则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5.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的原则三、税收立法权及其划分1.税收立法权划分的种类第一,按照税种类型的不同来划分;第二,根据任何税种的基本要素来划分;(不多见)第三,根据税收执法的级次来划分。
立法权可以给予某级政府,行政上的执行权给予另一级——我国的税收立法权的划分就属于这种模式。
2.我国税收立法权划分的现状注意三个要点:(1)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以及全国统一开征的地方税的立法权集中在中央。
(2)地区性地方税收的立法权应只限于省级立法机关或经省级立法机关授权同级政府,不能层层下放。
(3)我国目前尚无完整的税收立法权划分的法律规定,仅散见于各项法律法规中。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地区性地方税收的立法权的规定,正确的有()。
A.由省级立法机关行使B.经省级立法机关授权的同级政府行使C.经省级立法机关授权的下级政府行使D.可经省级立法机关授权县级立法机关行使【答案】AB四、税收立法机关(熟悉)狭义的税法与广义的税法。
本教材口径是广义的税法:各有权机关根据国家立法体制制定的一系列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构成了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
我国制定税收法规的机关不同,其法律级次也不同:(1)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税收法律。
(2)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制定的暂行规定及条例。
(3)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
(4)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税收地方性法规。
(5)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
(6)地方政府制定的税收地方规章。
法律法规分类立法机关说明税收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税收法律除《宪法》外,在税收法律体系中,税收法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授权立法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制定的暂行规定及条例属于准法律。
具有国家法律的性质和地位,其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为待条件成熟上升为法律做好准备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在中国法律形式中处于低于宪法、法律,高于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的地位,在全国普遍适用税收法规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税收地方性法规目前仅限海南省、民族自治地区等特定地区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
该级次规章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相抵触税收规章地方政府制定的税收地方规章在法律法规明确授权的前提下进行,不得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解释】(1)在现行税法中,如《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车船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以及1993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都是税收法律。
(2)人大不止一次授权国务院立法。
【例题1•多选题】下列关于我国税收法律级次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2009年)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属于税收规章B.《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属于税收行政法规C.《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属于全国人大制定的税收法律D.《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税收法律【答案】BC【例题2•多选题】下列各项中,符合我国税收立法规定的有()。
A.税收法律由国务院审议通过后以国务院总理名义发布实施B.国务院及所属税务主管部门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税收行政法规和规章C.税收行政法规由国务院负责审议通过后以提案形式提交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D.我国现行税收实体法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税收法律有《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和《车船税法》【答案】BD【例题3·单选题】下列各项税收法律法规中,属于部门规章的是()。
(2011年)A.《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C.《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答案】D【例题4•多选题】下列各项中,有权制定税收规章的税务主管机关有()。
(2000年)A.国家税务总局B.财政部C.国务院办公厅D.海关总署【答案】ABD五、税收立法、修订和废止程序税收立法(含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废止)程序的三个阶段。
【例题•多选题】税收立法程序通常包括的阶段有()。
(2001年)A.提议阶段B.审议阶段C.通过和公布阶段D.试行阶段【答案】ABC六、我国现行税法体系税法体系就是通常所说的税收制度(简称税制)。
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可按构成方法和形式分为简单型税制及复合型税制。
税法体系中各税法的分类——4+1种分类1.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
2.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3.按照税法征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对商品劳务课税的税法,对所得额课税的税法,对财产、行为课税的税法和对自然资源课税的税法及特定目的税法。
4.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等。
上述对于税种的分类不具有法定性。
还有一种分类:间接税与直接税。
【例题1•多选题】税收征管法属于我国税法体系中的()。
A.税收基本法B.税收实体法C.税收程序法D.国内税法【答案】CD【例题2•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现行税法的有()。
(2008年)A.税收基本法B.企业所得税法C.进出口关税条例D.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条例【答案】BC【例题3•多选题】以下关于税法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商品和劳务税最终由购买者负担,所以称为直接税B.所得税类税种一般不存在转嫁问题,所以称为间接税C.对于税种的分类是具有法定性的D.我国目前基本上是以间接税和直接税为双主体的国家【答案】ABC我国现行税法体系包括:1.税收实体法体系我国现有税种除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车船税是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发布实施外,其他税种都是经全国人大授权立法,由国务院以暂行条例的形式发布实施。
这些税收法律、法规组成了我国的税收实体法体系。
2.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除税收实体法外,我国对税收征收管理适用的法律制度,是按照税收管理机关的不同而分别规定的。
(1)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的税种的征收管理,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实施的《税收征收管理法》执行。
(2)由海关机关负责征收的税种的征收管理,按照《海关法》及《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
【解释】税收实体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构成了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例题•多选题】以下关于我国税法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A.我国现行税法体系是由税收实体法构成的B.关税和船舶吨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管理C.烟叶税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D.我国对税收征收管理适用的法律制度,是按照税收管理机关的不同而分别规定的【答案】BCD第六节税收执法税法的实施即税法的执行。
它包括执法和守法两个方面。
一、税务机构的设置现行税务机构设置是中央政府设立国家税务总局(正部级),省及省以下税务机构分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个系统。
省级省以下级国家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垂直领导上级税务局垂直领导地方税务局地方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双重领导,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上级税务局和同级政府双重领导,以上级税务局垂直领导为主二、税款征收管理权限划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将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并有不同的征收机关与之对应。
我国税收管理权。
【例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我国税收执法权正确的是()。
(2009年原制度)A.经济特区有权自行制定涉外税收的优惠措施B.除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和经济特区外,各地不得擅自停征全国性的地方税种C.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原则上由地方税务机构征收D.各省级人民政府及其税收主管部门可自行调整当地涉外税收的优惠措施,但应报国务院及其税务主管部门备案【答案】B三、税收征管范围划分(掌握)目前,我国的税收分别由财政、税务、海关等系统负责征收管理。
【例题•多选题】某房地产开发企业2010年需要缴纳的下列税种中,应向该市地方税务局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的有()。
(2011年)A.营业税B.车辆购置税C.印花税D.土地增值税【答案】ACD四、税收收入划分【例题1•多选题】下列税种中,全部属于中央政府固定收入的有()。
(2002年)A.消费税B.增值税C.车辆购置税D.资源税【答案】AC【例题2•多选题】根据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下列被列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享收入的税种有()。
(2014年)A.消费税B.营业税C.资源税D.城市维护建设税【答案】BCD五、税务检查权包括两类:1.经常性检查。
2.特别调查。
分为行政性调查和刑事调查两个阶段。
六、税务稽查权各级税务机关设立的税务稽查机构,按照各自的税收管辖范围行使税务稽查职能。
七、税务行政复议裁决权八、其他税收执法权主要有税务行政处罚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