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导入新课]
一尊很可能会创造中国瓷器全球最高价的元代青花“鬼谷下山”圆罐,昨天在多位保安的看护下,在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亮相,拍卖公司将于7月在英国拍卖此青花罐。目前专家估计此罐的成交价可达1000万美元以上。据了解,目前中国瓷器最高价是580万美元,是2003年9月在纽约拍卖的一尊元代青花罐创造的。
课时教案
课题: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课时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新授编写时间:2011年月日执行时间:2011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古代中国手工业两种经营形态即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掌握古代中国冶金、制瓷和丝织方面主要的生产技术,从中概括、归纳出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基本特征。
教学(后记)后思:
批注
(3)发达的原因:国家权力的支持
2、重要成就:
(1)高超的冶金技术
①原始社会晚期:掌握冶铜技术
②商周:青铜铸造进入繁荣;其中,西周时已有铁器;春秋时,铁农具推广,并制造钢剑
代表作: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越王勾践青铜剑等
③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④南北朝:灌钢法
(2)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中国是瓷器的故乡:china一词英文中意为“瓷”,后来西方干脆将瓷器的故乡称为China,也就是“中国”的英文名字,可见中国瓷器在世界享有盛誉。
2)重要成就:
①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②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④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代表瓷器有唐三彩、秘色瓷等。
⑤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五大名窑。
2018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含答案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选择题2016年题组1.(2016·海南单科·1)图1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
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A.商B.周C.秦D.唐【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唐代铜镜【解析】铜镜的制作与发展可以追溯到商周青铜时代,每个时代有鲜明的特色。
图中镜中的装饰物为葡萄,这种形状的葡萄是在汉代张骞通西域后才开始在中国种植,隋唐时代达到繁荣,与商代、周代、秦朝在时空上不符,唐代铜镜装饰中有葡萄海兽,选择D 项符合题意。
【答案】D2.(2016·浙江文综·15)定州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下列关于定州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秦汉始置州②唐代私营绫织作坊兴起③宋代以制瓷业闻名天下④元代为中书省辖地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唐朝的私营作坊和宋代的制瓷业;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代行省制【解析】州的设置始于西汉,故①错误;唐朝私营作坊兴起,定州富人何明远,家有绫机五百张,故②正确;定州定窑是宋朝的五大名窑,其产品的质量闻名天下,故③正确;定州属河北,在元朝河北属“腹里”,为中书省所管辖,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2015年题组1.(2015·福建文综·14)《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
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
《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
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
材料反映了(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解析】从材料“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说明唐代景德镇瓷器比较出名,但是景德镇成为瓷都是在宋代,故A项错误;从材料“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说明陶玉身份是“镇民”,“且贡于朝”,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景德镇产品销往海外信息,故C项错误;根据“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程标准学法·素养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其突出成就,认识官营手工业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民营手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通过学习认识到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享誉海内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爱护中华民族优秀遗产的意识.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比较,探究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以及家庭手工业的不同,理解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认识到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历程(1)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3)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2.特点(1)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2)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3)许多行业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3.成就(1)冶铁业西周晚期两汉东汉南北朝中国已有铁器发明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出现灌钢法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形象说明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至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了五大名窑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3)丝织业四五千年前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西汉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唐朝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清朝的缎成为丝织品的代表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主要类型(1)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代表,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2)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2.发展历程(1)两宋之前:民间手工业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到隋唐才得以恢复和发展.(2)元朝时期: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3)明清时期: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1.地位: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中国素有“丝国”和“瓷器大国”之称.2.表现(1)西汉时期:中国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洲、欧洲.(2)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3)明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为欧洲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易错提醒】1.官营手工业并不因国家扶持而异常繁荣官营手工业的原料由政府提供,产品由政府调拨,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而且它采取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手段,常常引起工匠的反抗,弊端丛生.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日益萎缩.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不断发展不能认为是技术革命中国古代手工业虽技术发达,领先世界,但却没有像近代西方那样出现技术革命.其根本原因在于古代手工业的自给自足性,缺乏革新的动力与社会基础.【轻巧识记】1.三个“三”归纳古代手工业2.图示法记忆三种手工业的地位【概念阐释】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工场主雇佣雇工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这种现象被称为“资本主义萌芽”.它是封建社会内部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具有进步性.图示理解如下:【易错提醒】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不能说明封建社会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因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表明封建生产关系已开始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轻巧识记】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关系【概念阐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自中国西部通过中亚和西亚,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海上丝绸之路则以中国东南沿海为起点,经东南亚、南亚、非洲、最后到达欧洲.丝绸之路是东方与西方之间文明交流的主要道路.【深度点拨】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一般从两个角度去把握:一是主要手工业在历代的发展表现的相关史实,主要部门一般围绕着冶炼、陶瓷制造和纺织三个行业展开;二是手工业生产的三种生产方式: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网络小结术语精要1.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产品精美,品种繁多,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2.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维持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3.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缓慢发展.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状态1.官营手工业史料庶人食力,①工商食官.——《国语·晋语》②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③(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管子·小匡》①说明国家对手工业发展的影响.②说明了官营手工业规模与分工.③说明众多官营工匠一起工作推动了手工业技艺的提高.史料体现了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有哪些优势?提示国家扶持;资金充足,设备先进;经营规模大,分工细密;工匠技术水平高.2.家庭手工业史料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孟子·尽心上》画线内容反映了家庭手工业的生产特点。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ppt课件

答案:D
8.下图是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 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 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 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 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要
答案:D
9.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 《青花瓷》这首 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 “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 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 下列关于 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A
2.中国古代手工业历史悠久,素称发达,在冶铜、冶铁、制 瓷等诸多行业中,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下列所示行业及其出现 时期连接有误的是( )
A.冶铜——原始社会晚期 B.冶铁——西周晚期 C.制瓷——商朝 D.丝织——西周
解析: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丝织品早在距今 四五千年就有了,西周时已达到较高水平,故 D 项连接有误。
答案:D
3.下图是出土的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青铜器,中国古代青铜器 铸造的繁荣时期是( )
A.原始社会晚期 C.西汉时期
B.商周时期 D.南北朝时期
解析: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商周时代,青铜 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答案:B
4.下图所示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发明的时期是在(
)
A.西周 C.东汉
B.秦朝 D.西汉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由“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 有手技作事”可判断,材料反映的是民营手工业状况,C 项排除; B 项无法从材料中体现;D 项不符合史实;“富于大将军”可知, A 项正确。故选 A 项。
答案:A
7.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 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件(52张)

些重大变化?
提示:民营制瓷业在制瓷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景德 镇的民窑生产更趋兴盛。
【归纳总结】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形态 经营方式 产品特点
地位
官府直接经 官营 营的大规模 手工业 生产(劳役制)
满足政府、 皇室需求, 不计成本、
不入市场
至明代 前期占 据主导 地位
4.(2018·新课标Ⅰ卷·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
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
竹篱井,井主所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 以
“调身货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特遇
不满意,辄外谋高就。这反映出为时( A)
【对点训练】 1.到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制瓷技艺达到了历 史上的最高水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B ) 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 B.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 C.清朝政府采取鼓励瓷器出口的政策 D.官营手工业规模大且占主导地位
2.唐代诗人张籍《凉州词》:“边城暮雨雁飞 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 白练到安西。”这首诗反映了( A ) A.丝绸之路的兴盛 B.陶瓷之路的兴盛 C.古代玉石业的发达 D.古代畜牧业的发达
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
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
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D.江南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
主题三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思考】观察下图,中国古代的瓷器、丝绸等是通过 什么途径运往西方的?
国外瓷都“景德镇”——代尔夫特
穿中国丝绸的古罗马妇人
提示: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大量运往西方。
1.丝国——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中 国获得 “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 世称为“丝绸之路”。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重要成就: 重要成就 (1)冶金业(铜、铁、钢) )冶金业(
原始社会晚期: ①原始社会晚期:已掌握冶铜技术 商周: ②商周:青铜铸造业繁荣 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③西周晚期 出现铁器 西汉: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④西汉 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 杜诗发明 ⑤东汉 杜诗发明水排 魏晋南北朝:发明的 发明的灌钢法 ⑥魏晋南北朝 发明的灌钢法 (16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一直保持 (16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一直保持 世界领先地位) 世界领先地位)
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 秦汉
开始 得以发展
魏晋南北朝 遭受摧残 隋唐 两宋 元朝: 元朝: 明中叶 清:
恢复与发展 日常用具及用品, 在曲折中艰难发展 (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 自民营手工业) 自民营手工业) 黄道婆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出 现资、三种形态: 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 三种形态: 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
二、官营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 手工业 素称发达
1、地位、特征、发达原因:P8 地位、特征、发达原因: 成就: 2、成就: (1)冶金业 ①②③④⑤ 各朝代 冶金业: ①②③④⑤P8(各朝代 各朝代) 冶金业 (2)制瓷业 ①②③④⑤⑥ P8(各朝代 制瓷业: 各朝代) 制瓷业 各朝代 (3)丝织业 ①②③④⑤⑥⑦ P8(各朝代 丝织业: 各朝代) 丝织业 各朝代
D、唐朝
5、下列手工业中较早兴起的是: 下列手工业中较早兴起的是: A.冶铁业B.棉织业C.造纸业D.印刷业 冶铁业B.棉织业C.造纸业D. A.冶铁业B.棉织业C.造纸业D.印刷业 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诗中的名句。 唐诗中的名句。然而楼兰古国在唐代以前已销声 匿迹,留下了千古之谜。 匿迹,留下了千古之谜。楼兰国的兴盛在很大程 度上得益于: 度上得益于: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农耕文化的发达 C.旅游业的发展 D.战略位置的重要 7、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 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2005年7月12日伦 敦佳士得拍卖会上的 《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 以1568.8万英镑(约合 2.3亿元人民币)的价 格拍出。这一价格不仅 仅创造了中国瓷器的最 高成交纪录,同时也创 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的 最高价格。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流通 方式
民营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手工业 家庭 手工业 农家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
经营 形态 官营 手工业
管理方式 政府直接经营、 集中的大作坊
生产产品
流通 方式
政府和皇帝专用 不在市场 流通 物品 民间消费产品 在市场 流通 剩余部分 出售
民营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手工业 家庭 手工业 农家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
早年给鼎命名的郭沫若认为,“司 母戊”意为“祭祀母亲戊”,“司”作 “祭祀”解,于是,“司母戊鼎”这一 命名便一直沿用下来。 在古文字中,“司”、“后”乃同 一个字,《说文解字》将左向的读为 “司”,右向的读为“后”。 随着近年来出土的青铜器和铭文数 量增多,专家学者们肯定“后”字更科 学,其意义相当于“伟大、了不起、受 人尊敬”,“后母戊”意思相当于 “(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或 “我伟大的、崇高的母亲戊”。
——黄彪《司母戊鼎实乃后母戊鼎》,《中学 历史教学》2013年第10期
素纱单衣,1972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 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衣 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 两。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这件“单 衣”如果除去袖口和领口较重的边缘,重量只有25 克左右,折叠后甚至可以放入火柴盒中。
手工业:指依靠手工劳 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 规模工业生产。
必修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练习题.doc

必修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古代手工业品中质量最好的是:()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2.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戈母已簋(食器)角(酒器)耜犁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③人类进入金石并用时代④青铜农具广泛应用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3.下列器物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青铜器②铜器③铁器④钢剑()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4. 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
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是A.丝绸 B.白瓷 C.铜钱 D.珐琅瓷瓶5.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者的重视 B.工匠积极性高 C.中央集权的作用 D.市场需求6.关于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说法不正确的是A.历史悠久政府经营 B.产品精美享誉世界C.其产品是不计成本的 D.清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7.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
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8.明朝时,浙江一带“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清晨入市,易棉花而归,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
这种生产方式的新特点在于A.商品经济渗透到社会下层 B.大量的棉纺织品投入市场C.物物交换成为市场交换的主要形式 D.小生产者开始丧失生产独立性9.明清时期中国瓷器外传的最重要路径是()A.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阿拉伯商人 D.波斯商人10.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房工作减,比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中反映的情况有①工匠技术水平②出现劳务市场③存在失业现象④实行计日工资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二、材料解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扬州工业产品主要有铜器、毡帽、丝织品、木器、药材、海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城八中高中历史 编号:02 主编:黄国营
必修二导学案 编制:黄国营 陈学兵 审核人 :李公平 2013--02--18
1
学生姓名:__________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学习目标】
(1)、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2)、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三种经营形态及其特点。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使用说明】
1.仔细阅读教材,梳理教材,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梳理基础知识并记忆。独立完成预习案,记下你的
困惑,以备课上小组探究、突破。
2、独自思考初步完成探究案,课堂再次快速熟悉教材,明确疑惑问题。(5分钟)
3.通过材料、图片的解读,学会对史实的概括分析,体验到自我认识不断提高的乐趣。
4.合作探究学习,深化探究问题,敢于质疑解疑,答疑解惑,最后仔细品味老师的点拨并及时反刍消化。
【预习案】
【知识梳理】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特点:
(1)_______;(2)_______生产;(3)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_____;(4)_____,______
3.主要部门及发展概况
(1)冶铜业:① 已掌握冶铜技术;② ,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有司
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铜器。
(2)冶铁业:①________时,已有铁器;②两汉: ;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
风冶铁工具——________;③南北朝:____________;④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3)制瓷业:①_____:已烧制出原始瓷器;②东汉:烧出成熟的_____;③北朝:烧出
成熟的________;④唐朝:形成________两大制瓷体系;代表瓷器有唐三彩、秘色瓷等。
⑤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____________。⑥明清:种类丰
富,有____________、彩瓷、珐琅彩;著名瓷都____________。
(4)丝织业: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②______,已经养蚕,有了丝
织品;③ :已有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④ :生产斜纹提花织物;⑤ :长
安的东西织室工人多(代表作:马王堆出土的__ ____);⑥唐朝:吸收 ;
⑦ :品种繁多,织锦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⑧明清:在苏州、杭州设 ;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分类:(1)家庭手工业:以_____为代表,产品主要用来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民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____________
2.成就:(1)元朝:____________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2)明中叶后:① ②
蒙城八中高中历史 编号:02 主编:黄国营
必修二导学案 编制:黄国营 陈学兵 审核人 :李公平 2013--02--18
2
3.影响——资本主义的萌芽
(1)原因: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2)出现时间: ,江南的一些手工业部门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丝织业方面:
2.制瓷业方面:
四、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困惑】
【互动探究,精讲点拨】
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及其主要特点?
2、P10页“学思之窗”(略)思考“明清资本主义的萌芽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的趋势,这
种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知识网络】
蒙城八中高中历史 编号:02 主编:黄国营
必修二导学案 编制:黄国营 陈学兵 审核人 :李公平 2013--02--18
3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
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
C.商朝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
2.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 )
戈 母已簋(食器) 角(酒器) 耜 犁
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 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 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③人类进入铁器时代 ④青铜农具广泛应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右图所示之剑出土于甘肃灵台,剑柄用青铜铸成,剑身铁质,是我国现今出土
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该剑最早可能铸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4.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
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
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
5.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
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从“南海一号”打捞起来的各种瓷器,其中不可能有( )
①青瓷 ②白瓷 ③珐琅彩 ④青花瓷
A.②③ B.①④ C. ③④ D.①②
6.明代烧制了大量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
这主要是因为( )
A.很多人开始喜欢外国文化和西方的生活方式 B.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
C.外来文化影响的结果 D.王室和贵族的奢侈生活的需要
7.“凡花机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提花小厮坐花楼架木
上。机末以的杠卷丝,中用叠肋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材料所
描述的生产工具出现于( )
A.西汉 B.两宋 C.元朝 D.明朝
8.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
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9.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C.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二、材料分析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国语•齐
蒙城八中高中历史 编号:02 主编:黄国营
必修二导学案 编制:黄国营 陈学兵 审核人 :李公平 2013--02--18
4
语》
材料二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三 苏州东城比户习,“专其业者不啻万家”,大多“雇人工织”,按件计酬。
──清《长洲县志》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手工业中哪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2)材料一所反映的手工业经营形态中,主要特点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出的经营形态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出手工业部门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
11、延展: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的显著变化?对经济,思想,文化所起的作用?
【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