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维生素 K1 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调查分析(1)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营养管理的应用与效果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营养管理的应用与效果【摘要】目的更好地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提供安全、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
方法选取2018年7月-12月和2019我科1-6月收治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分成观察组182例和对照组16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进行营养管理。
制订健全完善的营养风险筛查制度,对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进行营养干预。
应用合理的营养评定管理流程,根据营养评定结果制订营养支持计划,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营养风险筛查率100%,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达到75.8%,对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均进行营养评定并实施营养支持。
患者对营养管理的总体满意度由2018年72.1% 提高到 95.5%。
两组治疗结局及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肝硬化规范化营养管理,能有效筛查营养风险情况,并进行营养评定提供合理营养支持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同时提高医生、护士、营养师对营养的认识、评估和教育技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失代偿期肝硬化;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定;营养支持肝硬化患者存在高营养风险发生率,而营养状态是影响患者结局和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的蛋白质代谢、维生素的储存和激活等广泛而复杂的生化过程都在肝脏中进行。
肝脏发生疾病时,可出现复杂的营养素代谢改变和不同程度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1]。
肝功能障碍时患者食欲严重下降,消化系统吸收功能减弱,腹水、腹胀等导致饱胀感也导致热量的摄入严重不足。
1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况评定标准选择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因受到水钠潴留、腹水的影响,使早期诊断困难。
研究表明[9]欧洲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The Europe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对于适用肝病患者。
失代偿期肝硬化治疗的临床研究观察

失代偿期肝硬化治疗的临床研究观察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保肝、抗病毒及降转氨酶、退黄等常规性治疗,合并腹水患者则口服利尿剂,对钠盐摄入量进行严格控制。
同时应用还原型谷胱苷肽1500 mg静脉滴注,4周后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通过积极合理治疗干预后,78例患者,显效54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3%。
治疗后ALT、AST、TBIL、ALB、A/G等肝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采取综合性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诊疗效果,并发挥护肝、降转氨酶、抗纤维化、抗肝硬化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decompensated cirrhosis.Method:78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4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ll patients were liver and lowering transaminase implementation,antiviral,jaundice and other conventional treatment.Patients with ascites were oral diuretics,strict control of sodium intake.At the same time the application of glutathione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1500 mg,evaluat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fter 4 weeks.Result: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rough active therapy,all patients,excellent in 54 cases,effective in 18 cases,ineffective in 6 cases,the total efficiency rata was 92.3%.ALT,AST,TBIL,ALB,A/G and other indexes of liver function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P<0.05).Conclusion:The decompensation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with comprehensive treatment,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and it plays a role of anti liver cirrhosis liver,reducing aminotransferase,anti fibrosis.[Key words] Decompensated cirrhosis;Antiviral;Liver function;Anti fibrosis失代偿期肝硬化(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是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1]。
维生素K_1在1例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_陈清心

海峡药学 2016 年 第 28 卷 第 7 期
在化疗前后 24h 内使用,而在化疗结束后 24 ~ 48h 开始使用, 适应症是化疗后中性粒细胞低于 1 × 109 / L,白细胞低于 2 × 109 / L 时应用,单剂量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皮下注射 2h 后可见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于 12h 达高峰,持续 36h 后恢复原有水 平〔8〕,骨 髓 中 同 时 伴 有 髓 祖 细 胞 的 增 加、祖 细 胞集落形成及骨髓 S 期细胞比例增加,但对单核细胞、淋巴细 胞、嗜酸性粒细胞、血小板、网织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无明显 影响。G-CSF 能缩短中性粒细胞成熟时间从 5d 到 1d,增强成 熟粒细胞趋化性、吞噬作用及杀菌能力,促进其生存。G-CSF 可促进中性粒细胞释放花生四稀酸和白细胞碱性磷酸酶及髓 过氧化物酶,并介导中性粒细胞超氧阴离子的产生及抗体依 赖的细胞杀伤活性作用〔9 ~ 11〕,在开始化疗后 2 ~ 5μg·kg - 1 ,1 日 1 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选药合理,用药剂量合理,患者 使用 PEP 方案,具体方案: 顺铂 20mg,静滴第 1 ~ 5 天、依托泊 苷 0. 1g,静滴第 1 ~ 5 天、平阳霉素 8mg,静推第 1 ~ 3 天,21d 为 1 个疗程,加上自上次化疗出现Ⅱ度白细胞骨髓抑制,有预 防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指征,建议化疗 24h 前预防 使用,化疗 24h 后复查血常规,明确适应症,治疗使用,患者用 药时机错误。 3 小结
维生素K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凝血功能,血小板的影响核心要点构架

维生素K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凝血功能,血小板的影响核心要点构架【摘要】目的:研究在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采用维生素K治疗时机,维生素K对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1例,对患者采用维生素K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
结果:治疗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PT、APTT明显低于治疗前,PLT、FIB高于治疗前,P<0.05。
结论:维生素K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凝血功能、血小板的影响核心要点构架:1.患者肝蛋白质代谢功能明显下降,凝血因子合成减少;2.维生素K缺乏,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前体不能活化;3.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易于发生感染患者的肠道生态失调或细菌过度生长,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与合成。
4. 维生素K应用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5.使用抗菌药物致凝血障碍高危人群,可预防性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干预有效。
6.改善肝功能衰竭患者凝血功能,不能盲目应用维生素K1,否则会因此打破肝硬化患者再平衡的凝血机制。
7.维生素K可能通过与血小板中的钙调节相互作用,间接抑制ADP、胶原、凝血酶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PRP和洗血小板聚集,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血小板MPV-PDW指标能有效提高维生素K缺乏出血的阳性检出率。
【关键词】维生素K;失代偿期肝硬化;凝血因子;血小板失代偿期肝硬化是全身慢性疾病,机体多数凝血因子由肝脏进行合成,肝脏功能和肠道受损后,维生素k吸收、合成障碍,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会减少。
并发脾功能亢进、深静脉血栓者,血小板明显减少。
随着失代偿期肝硬化损害程度的增加,凝血功能障碍也会不同程度的增加。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栓形成及无血栓形成患者均表现为PT,INR,APTT延长,DD水平升高,Plt,FIG水平下降。
维生素K1用于肝病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反而 降低 , 提示胰腺组织坏 死严重 。7例 中仅做平 扫 2例 , 表现胰腺 密度 极低 (8 5 u , 1 ~2 n )胰腺周 围模糊不清 , 腹腔 内
急性胰腺炎常 由胆道结石 、 染 、 感 酗酒 、 暴饮暴食 、 外伤 积液较 多 ; 5例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 , 2 动态增强扫 另 有 例
总之 , s r M C 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可 以较 为理 想地 判断急
胰腺组织水 肿、 轻度脂肪变性坏死 。单纯水肿性胰腺炎 , 以 性 胰腺 炎水肿坏死程度 , 是急性胰腺 炎有效 的诊断 手段 , 有 胰腺 的短期 内水肿 为特点 ,T扫描表现为胰腺 局灶性 或弥 助于临床对胰腺炎病情及预后 的估计 。 C 漫性肿大 、 轮廓稍模 糊 等征象 , 临床 症状 较 轻 , 且 约有 13 / 单纯水肿 型胰腺 炎 C’ I 扫描 无法 确诊 。刘 由军… 指 出: I 参考文献 : 1 C’ 检查对于急性 水 肿型胰 腺炎 , 除可 显示胰 腺 形态 、 密度 改 [ ] 刘 由军 . 1 急性水肿 型胰腺 炎的 C ’ I 诊断价 值[ ]江西 J. 变, 以及胰 液的外渗所致周围及远处器官 、 组织 的炎性 反应 腺炎 的包膜 。本组急性单纯水 肿型胰腺 炎病 例在 M C S T增 强扫描前后的 C T表 现 , 临 床病 情及 治疗后 的症状 恢 复 与 医学 院学报 ,0 14 () 11 2 . 20 ,15 :2 —12 外科学分册 ,94 52 4 19 , :6 . ( 责任编辑 : 路锦 绣) 外 , 过螺旋 C’ 通 I 的薄层扫描及 薄层 重建 , 能很好地 显示胰 [ ] 王彦斌 , 2 赵平 . 急性胰腺炎 的预后 因素 [] 国外医学 J.
应发生 。
关键词 : 维生 素 K ; 1肝病 ; 良反应 不
维生素K1治疗肝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K1治疗肝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熊 壮1a,刘扬扬1b,霍少凯2,宫嘉莲2,金天一2,王 强2,王慧林2,刘铁军1a,冷 炎1a(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a.肝脾胃病科;b.内分泌科,长春130000;2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130000)摘要: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损害,而维生素K1治疗肝衰竭凝血功能障碍一直存在争议。
回顾了各国肝衰竭诊疗指南以及维生素K1治疗肝病凝血功能障碍的文献,分析得出盲目应用维生素K1不能改善肝病患者凝血功能,但肝衰竭时维生素K缺乏且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时,应用维生素K1可能是必要的。
另外,胆汁淤积状态可作为独立因素考虑,但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维生素K1;血液凝固中图分类号:R57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56(2019)09-2099-05ResearchadvancesinvitaminK1intreatmentofcoagulopathyofliverfailureXIONGZhuang,LIUYangyang,HUOShaokai,etal.(DepartmentofHepatologyandGastroenterology,TheAffiliatedHospitalofChangchun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Changchun130000,China)Abstract:Liverfailureisatypeofliverinjurycausedbyavarietyoffactors,andtherearestillcontroversiesovertheclinicaleffectofvitaminK1inthetreatmentofcoagulopathyofliverfailure.Thisarticlereviewstheguidelines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liverfailureinvariouscountriesandthearticlesonvitaminK1inthetreatmentofcoagulopathyofliverdiseases.Itisconcludedthatblindapplicationofvi taminK1cannotimprovethecoagulationfunctionofpatientswithliverdisease;however,vitaminK1isnecessaryforpatientswithvitaminKdeficiencyandcoagulopathyduringliverfailure.Inaddition,thestateofcholestasismaybeconsideredanindependentfactor,butfurtherstudiesareneededforverification.Keywords:liverfailure;vitaminK1;bloodcoagulationdoi:10.3969/j.issn.1001-5256.2019.09.048收稿日期:2019-05-23;修回日期:2019-06-06。
维生素K1注射液在肝脏疾病治疗中合理性探讨

究 l l “ ’ ] , 但本 实验 数据未发现其关联性 。 总之 , 针对存在气道重塑 的哮喘患者 , 急性发作期 与好 转
于P C R . R F L P, 因此 , 本 实验 得出 的结 果可 靠性高 , 准 确度高 。 根据本 实验结果 显示 , 有气道 重塑 的哮喘发作组 与对 照组 两
[ 7 ] Y a n g H, D o n g H, D a i Y, e t 1. a As s o c i a t i o n o f i n t e r l e u k i n 一 1 3 C 一 1 1 1 2 T a n d G+2 0 4 4 A p o l y m o r p h i s ms w i t h a s t h m a : a m e t a - a n l a y s i s[ J ] . R e -
期血清 I L 一 1 3浓度 的变 化不 明显 , C C型 哮喘 患者 的 I L 一 1 3水
I g E l e v e l s i n t h r e e p o p u l a t i o n s o f w h i t e c h i l d r e n [ J ] . J A l l e r y g C l i n
s p i r o l o g y, 2 01 1, 1 6: 1 1 2 7- l1 3 5 .
[ 8 ] C u i L , J i a J , Ma C F , e t a 1 . I L 一 1 3 p o l y m o r p h i s ms c o n t i r b u t e t o t h e r i s k o f
维生素K1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

敏史 的患 者 使用 维 生 素 K 注射 液 时 应 极 为 慎 重 , 最好 不用 。给 药途 径最 好 使 用肌 内注 射 , 如果 选用
静 脉注射 给药 , 以每分钟 不超过 1mg为 宜 。 则 笔者 认为 , 于 维 生 素 K 对 在 肝 硬 化 失代 偿 期
P 延 长外 , T 肝功 能 损 伤 时使 得 蛋 白质 合成 功 能减
[] i 合 理 用 药杂 志 ,0 9 2 1 )4 —8 J.临床 2 0 ,( 8 :74 .
( 责任 编辑 : 罗芳)
由此 可 见 , 目使 用 维 生 素 K 盲 预 防肝
( 接第 1 上 8页 )
药组 成 , 具有 活血化 瘀 、 血生肌 等作 用 。云南 白药 止
能降低 毛细血 管通透 性 , 促进 血小 板凝 聚 , 改善 血管
2 武警 宁夏 总队 医院药剂科 , 川 7 0 0 ) . 银 5 0 3
摘 要 :目的 了解维生素 K 注射液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 中的使用情况 , 为临床合理用药 提供 依据 。方法 采
用 回 顾 性研 究 方 法 , 2 0 对 0 9年 1 1 月 诊 断 为肝 硬 化 失 代 偿 期 的 9 7例 中 使 用 了维 生 素 K — 2 4 患 者 用 药 情 况 、 血 凝
米 松 0 7 , . 5mg 均有 好转 或缓解 。
偿期 患者 维生 素 K 使 用 情 况 的 调 查 , 析 维 生 素 分 K, 用是 否得 当 , 临床合理 用药 提供依 据 。 使 为
3 典 型 病 例
患者 , , 5岁 , 腹 胀 、 围 增 大 、 女 5 因“ 腹 下肢 水 肿
2 维 生素 K ) 给 药 途 径 均 为 静 脉 给药 , 中 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生素 K1 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调查分析
胡锦芳1阙爱玲2
(1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2江西省儿童医院药剂科)
[摘要] 通过对我院2009年全年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总数以及其中使用了维生素K1治疗的病人数量和使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调查,了解维生素k1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预防出血方面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关键词] 维生素k1 肝硬化临床药师不良反应
Investigation of a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patient treated
with vitamin K1
HU Jing Fang1 , QUE Ai Ling2
(1 Pharmacy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China;
2 Pharmacy Department of JiangXi Children's Hospital , NanChang,China;)
[ Abstract] To ensure that clinical safety uses medicine rationally.We investigated the ratios of patients that developed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uses of VK1,these patients are parts of our hospital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cases in 2009.we know the role of VK1in preventing the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patients from hemorrhaging.
[ Key words] Vitamin K1 ; cirrhosis; clinical pharmacist ;ADR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由于肝功能降低 ,凝血因子障碍而存在出血倾向。
而维生素 K1 是为肝内合成凝血酶原所必须的物质,临床常规给予维生素K1治疗,使得维生素K1在预防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出血方面存在滥用现象。
现通过调查我院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维生素K1使用情况,分析维生素K1使用是否得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将我院2009年全年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总数、其中使用了维生素K1治疗的数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
1.2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使用了维生素 K1 预防出血的患者一般情况、用药情况、ADR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我院2009年全年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总数、其中使用了维生素K1治疗的数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如下
表1 维生素K1在肝硬化病人的使用及致不良反应调查情况
总调查病人947
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19 3.0% 使用VK1的患者631 66.6%
2.2 在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使用了维生素K1预防出血的患者的PT均大于正常值。
2.3 维生素K1的用法:给药途径均为静脉给药 ,其中静脉注射 9 例 ,静脉滴注 622 例;用药剂量10~30 mg/次/天。
2.4 出现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其中面部潮红伴皮疹 4例,胸闷、心慌 8 例 , 发热反应 3 例,头晕、胸闷、血压下降 1例 ,胸闷、恶心、四肢发冷1 例. 头晕、心悸、出汗、皮疹2例。
2.5 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停用维生素K1、吸氧、注射地塞米松0.75mg,均有好转或缓解。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55岁,住院号:D0281277。
因“腹胀、腹围增大、下肢水肿半月”收入我院,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乙型)失代偿期,原发性腹膜炎,胆囊结石。
查体: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浮肿。
肝功:总胆红素21.2μmol/L ,直接胆红素9.3μmol/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30 U/L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47U/L ,碱性磷酸酶(ALP) 114 U/L ,γ2谷氨酰转移酶(γ2GT) 22 U/L 。
住院后给与低盐低脂饮食,安体舒通,速尿利尿;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丹参酮保肝治疗。
给予白蛋白支持治疗,给予硫酸铝保护胃粘膜,给予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抗炎治疗。
查血小板64 ×109L - 1 ,凝血酶原时间( PT) 15.6 s, PT对照12.3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38.6s,APTT 对照32 s,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1. 4,给与维生素K1 20 mg静注。
15d后复查血小板73 ×109·L - 1 , PT15. 9s, PT对照12. 2 s。
4.讨论:
通过对我院2009年全年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总数、其中使用了维生素K1治疗的数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调查,可以得知,其中使用维生素K1预防出血的比例为66.6%,使用较为普遍;而使用维生素K1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为3%,也是较高的。
那作为PT 延长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使用维生素K1预防出血是否有必要,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1、医生认为 PT延长是维生素 K缺乏的常见因素 ,故把补充维生素 K1 作为常规治疗。
PT延长代表凝血因子Ⅱ, Ⅴ, Ⅶ, Ⅹ的凝血活性低于正常人25%,较正常对照延长3s 为异常, ,肝功除Ⅴ外,其他均为维生素 K依赖因子【1】。
其实除维生素 K缺乏可致 PT延长外能损伤时使得蛋白质合成功能减退也可致PT 延长。
而且判断肝硬化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PT只是其中一个指标,还应考虑APTT较正常对照延长 10 s以上为异常,提示因子Ⅻ, Ⅺ, Ⅸ, Ⅷ含量或活性降低。
考虑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 K1。
例如上述的典型病历中,患者较正常对照延长小于3 s,APTT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异常。
血小板 64 ×10 ·L ,且无齿龈出血 ,皮下瘀斑等出血倾向,所以笔者认为该患者使用维生素K1的依据不足。
2、维生素 K1 注射液说明书上清楚写明:“严重肝脏疾患或肝功不良者禁用”。
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 ,维生素 K1 疗效不明显 ,盲目加量可加重肝损伤。
维生素K1 致急性肝炎发生率占药物性肝炎的 33. 3%【2】。
由此可见,盲目使用维生素 K1预防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出血不仅效果不明显,而且还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另外,在使用维生素 K1 注射液时我们还应该注意:①使用前一定要察看药液颜色有无变化,如颜色变深 ,即表示维生素K1 氧化变质 ,不可使用。
②维生素 K1 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与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给药剂量等无明显相关性。
但与给药途径和患者过敏史有明显相关性[3].所以有药物或食物过敏史的患者使用维生素 K1 注射液时应极为慎重 ,最好不用。
给药途径最好使用肌内注射,如果选用静脉注射给药,则以每分钟不超过1mg为宜。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讨论,笔者认为对于维生素 K1 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应该慎重,使用期间还应关注患者的肝功能 ,凝血时间 ,心电图等 ,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以确保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黄瑾,王玲等.维生素K1在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中应用的药学监护[J].中国新
药杂志,2009:18(2):181-182
2、赖红,曾永兰. 药物性肝炎用药情况调查分析[J]. 中国药业,
2006,15(16):42 - 43.
3、杨国辉,雷招宝. 维生素 K1 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 45例分析[J].临床合理
用药,2009,9(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