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入门教学视频]水墨画教学随笔
水墨画入门教程

水墨画入门教程水墨画是东方艺术的瑰宝之一,具有独特的韵味和表现力。
无论你是新手还是有一定画画经验的人,这篇入门教程将帮助你踏入水墨画的世界。
1. 准备材料- 水墨画纸:选择质量较好的宣纸,宣纸能更好地吸收墨水,呈现出传统水墨画的效果。
- 毛笔:选择适合水墨画的毛笔,有硬毛和软毛两种选择。
初学者可以选择硬毛毛笔,笔尖较为坚挺,上手较容易。
- 水墨颜料:水墨颜料有固体墨和液体墨两种选择。
初学者可以选择液体墨,易于调配和使用。
- 水盘和毛巾:用于混合调配颜料和清洗毛笔。
2. 锻炼握笔技巧- 拿起毛笔,确保握笔放松自然,不要用力过度。
- 通过练习直线、曲线和圆圈等基础形状,熟悉毛笔的运笔方式和手感。
3. 学习墨的运用- 涂墨:将适量墨水倒入水盘,用毛笔轻轻蘸取墨汁,掌握适量的墨水涂抹在画纸上。
- 深浅墨:使用较浓的墨汁会呈现深色效果,而使用稀释后的墨汁则呈现浅色效果。
4. 练习线条和笔画- 直线:用毛笔蘸取适量的墨汁,以一气呵成的方式绘制直线,控制速度和力度。
- 曲线:通过自由的手腕和手臂运动,绘制出曲线图形,练习控制毛笔的灵动性。
- 点画:用毛笔的笔尖轻点画纸,形成短促的点画效果,练习点画的力度和节奏。
5. 掌握水墨渲染技巧- 水墨渲染是水墨画的一项重要技巧,通过水和墨的混合来表现出不同的层次和质感。
- 游走墨:用湿笔在已经干燥的线条上轻轻刷过,形成渐变效果。
可以练习用这种方法勾勒出物体的光影。
- 水墨渲染:用湿的毛笔轻点或轻染湿画纸,使墨水渗透开,形成色彩渲染,练习掌握水墨渲染的层次感和过渡效果。
6. 融入个人风格- 学习过程中可以参考名家作品,但不要完全模仿,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 敢于尝试新的表现方式和构图方法,通过不断练习和实验来提升技巧和创作意识。
这篇入门教程介绍了水墨画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希望能对你入门水墨画有所帮助。
记住,水墨画是一门需要耐心和练习的艺术,不要急于求成,保持热爱和勇于探索的心态,相信你会在水墨画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风采。
水墨画画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自从小时候被家中长辈启蒙,对水墨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便立志要深入学习这门传统艺术。
在经过一番努力后,我终于有机会参加了一次水墨画画培训。
这次培训不仅让我在技艺上有了显著的提升,更让我对水墨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以下是我参加水墨画画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初识水墨画在培训开始之前,我对水墨画的了解仅限于表面的欣赏。
通过培训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水墨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水为媒,以墨为骨,通过浓淡、干湿、阴阳等变化,展现出丰富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水墨画讲究“意境”和“意境”,要求画家在绘画过程中注重情感的表达和画面的和谐统一。
二、基本功训练培训的第一阶段是基本功训练,包括执笔、运笔、用墨、用水等。
老师详细讲解了各种笔法、墨法和水法,并亲自示范。
我认真观摩,反复练习,逐渐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
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的笔法越来越熟练,对水墨画的认识也更为深刻。
三、临摹经典作品培训的第二阶段是临摹经典作品。
老师选取了若干幅具有代表性的水墨画作品,让我们进行临摹。
在临摹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结构、构图、用笔、用墨等,同时也体会到了大师们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临摹作品不仅让我在技艺上得到了提升,更让我对水墨画的审美有了更高的追求。
四、创作实践在掌握了基本技巧和欣赏了经典作品后,我们开始进行创作实践。
在创作过程中,老师鼓励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尝试。
我尝试着将所学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虽然初期作品仍有不足,但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我的作品逐渐展现出自己的风格。
五、心得感悟通过这次水墨画画培训,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在培训过程中的几点感悟:1. 水墨画是一门需要长期修炼的艺术,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
2. 水墨画讲究意境,画家在创作过程中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和画面的和谐统一。
3. 水墨画注重线条和墨色的变化,要学会灵活运用各种笔法、墨法和水法,才能创作出富有层次和韵味的作品。
水墨画的基本技法

水墨画的基本技法
1. 用笔法:水墨画的基本用笔法包括点、勾、染、挑、扫等。
点是用笔尖轻轻点出,勾是用笔尖勾勒出线条,染是用笔尖在已经画好的线条上加水墨,挑是用笔尖挑出一部分线条,扫是用笔尖快速扫过纸面。
2. 用墨法:水墨画的墨法包括浓、淡、重、轻、清、浑等。
浓墨指墨量较多,淡墨指墨量较少,重墨指墨色浓重,轻墨指墨色轻柔,清墨指墨色清澈,浑墨指墨色混沌。
3. 用色法:水墨画的色法主要是指对水墨的颜色的运用,如用淡墨画出浅色,用浓墨画出深色。
4. 用水法:水墨画的用水法是指用水的多少、浓淡来调节墨色的深浅和水墨的流动性。
用水法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水墨效果,如淋漓、淋漓尽致、淋漓尽致、水墨淋漓等。
5. 用色法:水墨画的用色法主要是指对水墨的颜色的运用,如用淡墨画出浅色,用浓墨画出深色。
墨水画山水画初学的教程。

墨水画山水画初学的教程。
墨水画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初学者可以通过以下教程来学习墨水画山水画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一、准备工作准备绘画所需的材料。
墨水画山水画所需的基本材料包括毛笔、宣纸、墨汁和水。
毛笔是绘画的主要工具,宣纸是绘画的载体,墨汁和水用来调节墨水的浓度和深浅。
二、构图在绘画之前,需要先进行构图。
构图是指确定绘画的主题、布局和元素的位置关系。
山水画通常以山、水、树木等自然景物为主题,可以参考现实中的山水风景或其他山水画作品进行构图。
三、勾线在宣纸上用淡墨勾勒出山、水、树木等主要元素的轮廓线。
勾线要轻柔、流畅,不要过于用力。
可以根据构图的要求,调整线条的粗细和曲直,使画面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四、打底在勾线的基础上,用浅墨或水墨在宣纸上打底。
打底的目的是为了为后续的上色打下基础,使颜色更加鲜明和持久。
打底时要注意控制墨水的浓度和用笔的力度,以免影响后续的上色效果。
五、上色上色是墨水画山水画的重要步骤。
在打底完全干燥后,可以用不同浓度的墨水进行上色。
上色时要注意墨水的深浅和层次感,可以运用水墨的渐变和晕染效果来表现山体的远近和细腻的纹理。
六、增加细节在上色完成后,可以根据需要增加一些细节。
可以用细笔在画面中添加一些树叶、花朵或者其他小物件,以增加画面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细节的处理要细致入微,不要过于突出,以免影响整体的平衡和和谐。
七、点染点染是墨水画山水画的独特技法之一。
可以用细笔蘸取适量的墨汁,轻轻点在画面上,形成点状的纹理和阴影。
点染可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层次感,使画面更加生动和逼真。
八、落款和鉴赏完成绘画后,可以在宣纸的适当位置落款,标明画作的作者和年代。
同时,也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总结自己的绘画经验和感受。
九、练习和提升墨水画山水画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提升。
初学者可以多观摩优秀的山水画作品,学习大师的技法和表现手法。
同时,也要勤于实践,多尝试不同的构图和上色方式,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水墨画入门

水墨画入门
——
海丰
简介
水墨画是我国艺术作品中常见的 画种,在学习和表现上都具有鲜明 的名族特点,在技法上也是初学者 最容易接受和感兴趣的。水墨画包 括山水笔、狼毫书画笔、 小号狼毫笔等
墨
纸(宣纸)
砚 台
其他
用笔方法
1、执笔姿势:基本要领,指实掌 虚,也就是大拇指、 食指和中 指夹住笔杆,无名指抵住笔杆, 小拇指紧靠无名指。初学者一般 悬肘悬腕,最好站着来画。
用笔方法 2、用笔方法:中锋用笔(运笔时笔 杆垂直于纸面,笔尖在墨线中间运 行。)、逆锋用笔(笔尖自下而上 ,自右而左运行)、顺锋用笔(运 笔时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行笔)、 侧锋用笔(运笔时笔杆倾斜,笔尖在 一边运行)。
用“墨”方法 墨分五色: 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
用笔用墨范画
竹子、虾米、葡萄、荷花、牵牛花
学习绘制传统水墨画技巧与方法

学习绘制传统水墨画技巧与方法水墨画是中国艺术的瑰宝,其与传统中国文化及哲学思想息息相关。
它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墨色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思与审美享受。
对于想要学习绘制传统水墨画技巧与方法的人来说,既需要有耐心和毅力,又要学会欣赏和理解其中的内涵。
首先,在尝试绘制水墨画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水墨画的起源和发展。
水墨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汉代,当时它被用作书法练习的一种形式。
到了唐代,水墨画开始以单独的艺术形式出现,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
了解水墨画的历史背景和内容是理解水墨画技巧和方法的基础。
其次,学习水墨画需要熟悉绘画所用的工具和材料。
水墨画所用的工具主要有笔、墨、宣纸和水。
选择一把好的毫笔非常重要,它要有足够的弹性和适应不同线条要求的能力。
墨的粘度和颜色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所需的效果。
而宣纸作为传统水墨画的纸质材料,有独特的吸墨性能,在绘画时需要注意用水的含量和力度以控制墨色的浓淡程度。
绘制水墨画的技巧与方法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和实践。
一般来说,水墨画主要分为笔墨和水的运用。
笔墨运用包括线条的笔法、墨色的变化和表现、纹理的处理等。
通过熟练掌握不同的线条和墨色技巧,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水的运用则如同文字的衬底,需要通过加水、拭水、染水和溶水等手法来处理。
控制水的力度和分布可以调整墨色的浓淡和柔和程度。
除了基本技巧,了解绘画的元素和构图方法也是学习水墨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水墨画中,常常会运用到元素如山、水、人物、花鸟等来表达主题和意境。
通过良好的构图和适当的布局,可以令画面产生独特的美感和层次感。
同时,适当运用留白也是水墨画中常见的手法,它能够让观者在留白中想象出更多的内容。
绘画是一门需要勤奋和坚持的艺术。
学习绘制传统水墨画技巧与方法不仅仅是掌握技巧,更是一种内心的修养和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通过绘制水墨画,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情怀和境界,也可以在艺术体验中找到心灵的寄托。
学习中国水墨画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水墨画的心得体会中国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韵味和艺术表现力,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与研究。
在学习中国水墨画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其独特的魅力,并从中汲取了许多启示与体会。
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国水墨画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学习过程中,我意识到传统与现代可以相互结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
通过学习传统水墨画的技法和理念,并结合当代的审美观念与创作表达,我能够创作出更具个性和现代感的作品。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让中国水墨画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
二、笔墨的变化与表现力水墨画的魅力在于其丰富多样的笔墨表现力。
墨的浓淡、湿度、笔触的轻重都会对作品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与实践,我逐渐领悟到笔墨的变化与运用的重要性。
用墨浓淡的变化来表现景物的明暗、远近,运用湿笔与干笔的组合来创造出不同的质感和纹理,使作品更具层次感与立体感。
掌握了墨的运用技巧,我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悟与理解。
三、意境的营造与传递中国水墨画强调意境的营造与传递,通过抓住事物的灵魂与气息来表达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要创造出良好的意境并传递给观者,需要有一颗净化与深思的心。
只有用心去感受并领略绘画的内在意义,才能够通过画作传达出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思考。
水墨画是一种富有哲理的艺术形式,它使我学会用艺术的形式来思考生活、思考世界。
四、笔者风格的培养与形成水墨画艺术的魅力在于每一位画家都能够通过自己独特的笔墨风格来表达个性与情感。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开始思考如何培养和形成自己的笔墨风格。
通过学习各个著名画家的作品,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和不断地尝试,才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与表达方式。
坚持自主创作和积极的思考,培养自己独特的笔者风格是每个水墨画学习者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综上所述,学习中国水墨画是一段充满艺术魅力和思想发现的旅程。
通过学习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笔墨的变化与表现力、意境的营造与传递以及笔者风格的培养与形成,我对中国水墨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独特的体会。
国画水墨画基础教程

国画水墨画基础教程1. 简介国画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种形式,以使用水和墨进行作画为特点。
本教程将为您介绍国画水墨画的基础知识、技巧和方法。
2. 工具与材料准备在开始学习国画水墨画之前,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材料:•毛笔:选择合适的毛笔是非常关键的,推荐选择羊毛毛笔或狼毫毛笔。
•墨汁:选择好质量的墨汁可以使你的作品更加出色。
•宣纸:宣纸是国画绘制常用的纸张材料,选择适合自己练习的规格和质量。
•水盘与布巾:用来调节笔触湿度和清洗笔尖等。
3. 国画水墨画基础技法3.1 点、线、面国画水墨画的基础技法包括点、线、面。
点是构成形象的最小单元,线是连接点的轨迹,面则由多个线条组成。
学习掌握这些基础技法对于后续的绘画非常重要。
3.2 墨的运用墨在国画水墨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如何合理运用墨汁,掌握浓淡变化、笔触松紧等技巧,能够使你的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层次感。
3.3 水墨渲染水墨渲染是一种重要的技法,在绘制背景、渲染阴影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学习掌握如何使用适量的水与墨混合,通过渐变来表现不同质感与形态。
4. 常见题材与表现手法国画水墨画涵盖了各种题材和表现手法,包括山水、花鸟、人物等。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题材以及相关的表现手法,并提供一些示例供您参考。
4.1 山水画山水画是国画中最重要的题材之一,以山川河流为主体,通过线条、色彩和构图来表达自然景观。
4.2 花鸟画花鸟画是以花卉、鸟类等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一种国画形式。
学习掌握表现花草的变化美、动态与静态的表现技巧。
4.3 人物画人物画在国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通过高度简化和流畅线条的运用来展现人物形象。
5. 图片分析与模仿练习通过分析和模仿大师的作品,可以提高我们对于国画水墨画的理解和技巧。
本部分将提供多个图片作为案例,并进行分析与模仿练习。
6. 绘画实践与常见问题解答绘画实践是学习国画水墨画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本节将通过实践案例和常见问题解答,帮助您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并克服面临的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墨画入门教学视频]水墨画教学随笔水墨画教学随笔1第一次接触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像是一本故事书,每一个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能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优点,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用心琢磨,不断地发现改进。
在此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在情境中,培养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
以童话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会引发学生惊奇、新鲜、亲近的儿童情趣,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
教材中许多以拟人化创设的“主题图”情境,都可以编成童话故事。
如:教学“0的认识”,我编了个“兔妈妈过生日”的童话故事:今天是兔妈妈的生日,兔宝宝要送给兔妈妈一件礼物,你们猜这件礼物是什么?(地里有4个萝卜)出题:地里有几个萝卜?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兔宝宝拔萝卜)现在地里还有几个萝卜?又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现在地里有几个萝卜?还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兔宝宝拔萝卜直到拔完为止)。
现在地里有几个萝卜?“0的认识”。
那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导入新课:对于活泼、天真的六七岁的孩子,最喜欢的莫过于童话故事。
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来导入,学生兴趣盎然。
每次上新课,根据教材内容,编一段故事,创设一种情景,在把数学问题融入到里面,来学习新课。
二、在操作中,带动思维走进课堂。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
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儿童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在“做中想,想中学”,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积累学习的经验,而这些经验是必须由学生自己体验的。
老师应给以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能充分地感受,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例如,在学习《认识几和第几》时,用不同的几何图形塑料片进行操作活动。
学生摆然后教师提问:“一共摆了几个图片?”“从左往右数,第5个图片是什么形?”学生摆完后,对着摆好的图片叙述:“一共摆了5个图片。
”(理解数5的基数含义)“从左往右数,第5个图片是什么图形?(理解数5的序数含义)。
通过摆、说这两个环节,理解了一个数所表示的两种不同的含义。
又如学习数的组成时,可用圆片进行操作,使学生探索出数的组成规律,并能很快地记住某一数的组成。
如用圆片摆出7的组成:学生通过自己操作,能有序地发现7的组成有以下6种:6和1,5和2,4和3,3和4,2和5,1和6。
然后,来叙述操作的过程,使学生心明口明,思路顺畅。
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在游戏中,巩固新知,促进能力发展。
教学于游戏中,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更喜爱游戏活动。
在教学中适当的游戏形式,学生兴趣更浓,教学效果也更好。
如在低年级教学中用开火车、开房门、找朋友、夺红旗、放鞭炮等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数学知识。
例如,我在教学《认识位置》后,我设计了开火车的游戏,请一个学生当“火车头”拉响火车,让其余学生一起问他往哪儿开,再回答老师的问题,你排第几或你的左边有几个小朋友,这样就复习了方位,又巩固了几和第几的知识。
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孩子觉得学习也是快乐的。
数学来源于生活,把教材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情境中、操作中、游戏中真切地感受生活的美,感受数学的美,快乐地学习。
水墨画教学随笔2中国画笔墨的演进、发展用了上千年,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专论起来有许多东西可讲。
毛笔、水墨、宣纸,单从技术层面说,没个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功夫,不去认认真真地练一练书法、踏踏实实地临些前人的画作,摆弄起来绝不会太听使唤的。
但凡有所成就的水墨画家,无不在笔墨技法上造诣深厚,有着自己独到的功力。
另一面的问题是,笔墨远不是一切。
人物画由于表现内容的特殊性,其自身的艺术规律也就显而易见。
随着人物造型功力被推到焦点,画家抓取形象特征的敏锐,捕捉人物性格、气质的果断以及探索人物精神世界的睿智也便天然地成为了评判的首要标准。
追索笔墨的文化渊源,确立笔墨独立的审美价值,探索个性化的笔墨语言,注重笔墨技巧的锤炼是积极和有意义的,然而语言毕竟只是语言,将其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就难免虚悬,于艺术无益甚至有害,“人们一厢情愿地给‘笔墨’注入了几乎无所不包的内容:生命、宇宙、道、气等等,等等。
但是,事物有它自己的规定性,超出了这个极限,就不免带有些许江湖气。
在人物画中,艺术形象的思想容量和笔墨的思想容量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水墨画教学随笔3中国画又名国画,是现代人为区别于西洋画而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泛称。
它包括水墨画、彩墨画、工笔重彩画、墨笔画、白描画等。
我这里聊的是儿童水墨画教学,儿童水墨画教学目前大概有这么几种形式:一是不管儿童的年龄大小都跟着老师画梅兰竹菊或者山水等;二是力求水墨创新,让儿童玩些水墨游戏,搞各种技法弄出一些特效,增加画面的趣味性;三是用水墨去写生,类似西画的素描、色彩写生等。
不管是用哪种方法教学,至少也能让儿童了解一点中国画的笔墨表现规律,为他们了解中国画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水墨画教学,如果一味的让儿童跟着老师临摹一些梅兰竹菊这类的画,很容易让儿童养成公式化的弊病,再说,老师的用笔一旦不准,以后要改掉这个毛病就有点困难了;或者老是让儿童玩一些水墨游戏,儿童学画很难有质的进步,对中国水墨画的了解也是较肤浅的,总让儿童认为,画中国水墨画就是用墨来随意的涂抹;如果老是对景写生,也很容易把中国水墨画画成西方的风景画。
水墨画教学,也不能为了技法而技法,也不能由着儿童随意涂抹,而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做到先放后收。
这放与收,自然需要根据老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艺术修养了。
对于年龄、禀赋、学画时间有所差异的儿童,还是要根据水墨画学科性的特点进行递进关系教学。
对于低年级的儿童,当然要用墨的浓、淡、干、湿等方法玩一些有水墨趣味性的游戏,增加儿童的兴趣。
如果教授过多的技法,则会束缚了儿童的思维,也会让他们无所适从;对学画有一段时间和基础的儿童,自然要引导他们学一些临摹和创作,让儿童观察体验古代大师们的用笔用墨,逐渐深入传统并学以致用,更进一步了解中国水墨画的各种元素。
再说,临摹是学中国画的必经之路,历代的中国画大师都得从临摹传统开始,可不要认为临摹传统是老掉牙的事(当然,不能僵化地临摹),只有了解传统才能谈发展。
我们不能用西画的构成或者像画水彩画一样搞点效果,就认为是在搞水墨创新。
“水墨画创新”看过去很高大上,没什么问题,但是,大部分的艺术家,画了一辈子中国水墨画,都创新不了什么新的水墨,儿童怎么做得了呢?我们所说的儿童水墨创新,应该是指:不能像以往老教条地跟着老师画虾、画竹之类课程。
而是要让儿童更贴近生活,按一定的笔墨要求去画一些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并且能够接受的表现题材,用儿童的视角去观察、表现属于他们的世界。
中国画,是用笔墨的辩证法去表现美、创造美,更不能像画标本一样,对着自然景物描摹——只为了画像对象为前提。
而是要用人文思想、中国阴阳哲学、中国书法用笔等来表现自然事物。
比如:画一块石头,要让儿童明白,线条除了粗细外还有要有方圆;两块石头,除了有方圆外,还要有大小、前后遮挡对比;三块石头除了前面的要求外,还要有疏密对比等,也体现出了我们中国的哲学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再比如画树,不是去画树形的表象,而是借助树去表现墨的浓淡干湿;线条的粗细、弯直、疏密、开合,黑白大小对比,等等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辩证关系。
近代很强调中西画结合,其实,东西方的绘画思想很难结合在一起,只能说有些技法能否做一些借鉴。
就像中医和西医也在谈结合,有些中医也结合着西医的思想去看病,就很难把病给看好,结果现在把中医给搞砸了,让西医占了上风。
中国画也是类似,过多受到西画的影响,以至于现在许多的中国水墨画就不是那么地道了(当然,西画对中国画的人物造型还是帮助很大的)。
现在大部分美术老师都是受到西画的教育,对中国画还是有点陌生。
因为中国画和西画的美学思想是有所不同,中国画是以东方哲学入画;西画则是以西方的科学入画。
如果让只学西画的老师教中国水墨画,就容易像画素描一样去表现笔墨。
所以,对没学过中国水墨画的老师,就必须多读点中国画论、中国哲学,学点书法,亲手实践设计一些课程,如果只会依样画葫芦地照搬一些别人的课例来上课,就很难胜任中国儿童水墨画教学。
这些儿童不管他们成长后是否从事美术这项工作,一旦他们欣赏中国画时,就不会像没学过中国画的人一样,老觉得中国画是黑乎乎的,什么都不像。
他们而是会从中国水墨画所需要的辩证关系去欣赏作品了,就会和大师一起享受着艺术的魅力;假如他们成长后是从事艺术这个行业,那么也能为他们奠定了一定的艺术思想观。
我们作教育的,都希望我们的教学能为儿童的艺术成长奠定一定的艺术基础,将来他们想学中国水墨画时,不需重炒“回锅肉”。
就像盖房子一样,先做好地基,如果哪一天需要再加层时,就可以往上接着盖,不要因为地基不行导致必须敲掉重来。
这就是我们少儿美术老师肩负的教育重任。
水墨画教学随笔4水墨、毛笔、油画棒、彩色水笔、水分颜料,突然之间将这些东西放在了一起使用,学生接触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
因此,从好奇心入手,激发学生的尝试和创作欲望,是本课一个崭新的课题。
蘸上墨或是色,画在纸上,慢慢散开,再加一点水,那种湿润的虚幻的感觉,不就是天上的云、山中的雾、水中的涟漪吗?动手尝试加上丰富的联想,学生感受到的绘画材料带来的喜悦和新意。
水墨画最能体现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其笔法与墨法的展现,产生神奇的渗化效果,很能吸引学生。
教学中顺应这一特点,我在课堂上挥毫泼墨,为学生当堂示范,为学生创造真切可感的视觉效果,从而调动学生的表现欲,再让学生自我练习。
学生练习前还有一个过度环节,设计一个共同参与探讨的过程。
就是宣纸铺展在黑板上,让同学们在上面着墨绘画,你几笔,我几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放开手法,充分感受水墨在宣纸上的融渗产生的浓淡变化,大胆用笔,共同观摩,冲淡水墨画神秘色彩而敢于去表现。
在学生作业练习中,引导大家尝试运用课本上介绍的方法,在宣纸上大胆尝试破墨、破色、破水的多种方法,了解宣纸的性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花草蔬果大胆地抒发情怀。
学生作业中的各种表现给予及时引导和鼓励,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