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第四章复习

合集下载

电子技术基础第4-5章

电子技术基础第4-5章

正弦波振荡器【学习要点】:本章主要讲述振荡器的振荡条件,正弦波振荡器的主要分类及工作原理。

要求读者掌握两方面内容:1.充分理解反馈型正弦波振荡器的相位平衡条件及振幅平衡条件,并能以此为依据分析各类振荡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LC振荡器的主要类型及特点,并能画出振荡器的交流通路和计算振荡频率。

4.1 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4.2 LC正弦波振荡器4.3 石英晶体振荡器4.1 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一. 自激振荡现象在没有输入信号的条件下,电路能自动将直流电源提供的能量转换为具有一定频率、一定波形和一定幅度的交流信号输出的现象,称为自激振荡现象。

二.自激振荡的产生1. 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参考图下图,当v f 与v i 相位相同,大小相等时,v f 就能代替v i使电路产生振荡。

要想使电路产生振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相位平衡条:电路中有正反馈存在。

振幅平衡条件:正反馈强度足够。

即A V ·F =1。

2. 正弦波振荡器的结构要想输出正弦波,还必须在振荡器中加入选频网络。

如图所示。

基本放大器正反馈网络v v f iov vA FABS正反馈网络v fov 基本放大器(含有选频网络)正反馈网络v fov 基本放大器(含有选频网络)(a)(b)3. 起振信号的获得启始信号v i 是从接通电源的瞬间获得的。

三.选频放大器介绍图(a )为普通共射放大器电路图,若用LC 并联谐振回路来替代集电极负载电阻R3后,就构成了选频放大器,或称调谐放大器。

如图(b )所示,LC 并联谐振回路的阻抗特性如图(c )所示。

既使选频放大器输入信号的频率很多,在它的输出端得到的输出信号却始终是频率等于f o 的正弦波信号。

由于LC 回路具有选频特性,故常称它为选频网络。

CE VTC1C2C3R1R2R3R4CE VTC1C3R1R2R4C2L选频网络选择频率为 的信号f o Zffo(a)普通放大器(b)选频放大器(c)并联谐振回路阻抗特性4.2 LC 正弦波振荡器一. 变压器反馈式振荡器变压器反馈式振荡器分类:集-基耦合式和集-射耦合式。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阎石-第五版第四章期末复习题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阎石-第五版第四章期末复习题

组合逻辑电路习题一、填空、选择1、8 线—3线优先编码器74LS148 的优先编码顺序是I7 、I6 、I5 、…、I0 ,输出A2 A1 A0 。

输入输出均为低电平有效。

当输入I7 I6 I5 …I0 为11010101时,输出A2 A1 A0为 。

2、3 线—8 线译码器74LS138 处于译码状态时,当输入A 2A 1A 0=001 时,输出Y 7~Y 0 = 。

3、组合逻辑电路任何时刻的输出信号,与该时刻的输入信号 ,与电路以前的状态 。

4、在组合逻辑电路中,由于门电路的延时,当输入信号状态改变时,输出端可能出现虚假过渡干扰脉冲的现象称为 。

5、一位数值比较器,输入信号为两个要比较的一位二进制数A 、B ,输出信号为比较结果:Y(A >B)、Y(A =B)和Y(A <B),则Y(A >B)的逻辑表达式为 。

6、下列电路中,不属于组合逻辑电路的是。

(A )译码器 (B )全加器 (C )寄存器 (D )编码器 7、在二进制译码器中,若输入有4位代码,则输出有 个信号。

(A )2 (B )4 (C )8 (D )16 二、分析题4.1写出图所示电路的逻辑表达式,并说明电路实现哪种逻辑门的功能。

习题4.1图4.2分析图所示电路,写出输出函数F 。

习题4.2图4.3已知图示电路及输入A 、B 的波形,试画出相应的输出波形F ,不计门的延迟.B A =1 =1 =1F习题4.3图4.4由与非门构成的某表决电路如图所示。

其中A 、B 、C 、D 表示4个人,L=1时表示决议通过。

(1) 试分析电路,说明决议通过的情况有几种。

(2) 分析A 、B 、C 、D 四个人中,谁的权利最大。

4.5分析图所示逻辑电路,已知S 1﹑S 0为功能控制输入,A ﹑B 为输入信号,L 为输出,求电路所具有的功能。

习题4.5图4.6试分析图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

习题4.6图4.7已知某组合电路的输入A 、B 、C 和输出F 的波形如下图所示,试写出F 的最简与或表达式。

《电子技术基础》第4至7章试题及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第4至7章试题及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中职电工类第5版)第4至7章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将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的过程叫整流。

2.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如果负载电流是20A,则流过每只晶体二极管的电流是10 A。

3.在输出电压平均值相等的情况下,三相半波整流电路中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是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2倍.4.整流二极管的冷却方式有自冷、风冷和水冷三种。

5.检查硅整流堆正反向电阻时,对于高压硅堆应用兆欧表。

6.三端可调输出稳压器的三端是指输入、输出和调整三端。

7.三端固定输出稳压器CW7812型号中的12表示为+12 V。

8.并联型稳压电路是直接利用稳压管电流的变化,并通过限流电阻的调压作用,达到稳压的目的。

9.用“1”表示低电平,“0”表示高电平,称为负逻辑。

10.由与、或、非三种基本门电路可以组合成复合门电路。

11.集电极开路门的英文编写为OC 门.12. TTL门电路输出端不允许直接接电源或接地。

13. CMOS 集成电路的多余输人端不能悬空_。

14.为有良好的静电屏蔽,CMOS集成电路应存在密闭容器中。

15.十进制数有16个数码,基数为16 。

16.将十进制数175转换成二进制数为(10101111)217.在数字电路中,逻辑变量的值只有 2 个。

18.四位二进制编码器有十个输入端2个输出端。

19. BCD码编码器能将二进制数码编成十进制代码。

20. 优先编码器当多个信号同时输入时,只对优先级别最高位的一个进行编码。

21. 8线-3线优先编码74LS148,有 8 个输入端,3个输出端。

22. 触发器有 2 个稳定状态。

23. 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为置1,置0,保持和翻转。

24. JK触发器中,若J=1 ,K= 1 则实现计数功能。

25.计数器还可以用来统计,定时、分频或者进行数字运算等。

26.计数器按计数趋势不同可分为加法、减法和可逆计数器。

27.模数转换器通常要经过采样、保持、量化和编码四步完成。

28.晶闸管的电流参数有通态平均电流和维持电流等。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重点最新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重点最新版
触 CP 上升沿(或下降沿)时刻翻转。

这种触发方式称为边沿触发式。

EXIT
集成触发器
主从触发器和边沿触发器有何异同?
空翻可导致电路工作失控。
EXIT
集成触发器
4.3 无空翻触发器
主要要求:
了解无空翻触发器的类型,掌握其工作特点。 能根据触发器符号识别其逻辑功能和触发方式, 并进行波形分析。
EXIT
集成触发器
一、无空翻触发器的类型和工作特点

工作特点:CP = 1 期间,主触发器接收
从 输入信号;CP = 0 期间,主触发器保持 CP
EXIT
集成触发器
2. 工作原理及逻辑功能 Q 0 触发器被工置作0原1理Q
G1 11
1 SD
输入 RD SD 00 01 10 11
输出 QQ
01
G2
RD 0 功能说明
触发器置 0
EXIT
2. 工作原理及逻辑功能
集成触发器
Q 1 触发器被置 1 0 Q
G1
0 SD
输入 RD SD 00 01 10 11
触发器置 0 触发器置 1 触发器保持原状态不变
EXIT
2. 工作原理及逻辑功能
Q 1
G1
0 SD
输入 RD SD 00 01 10 11
输出
QQ 不定
01 10 不变
集成触发器
Q
输出既非 0 状态,
1 也非 1 状态。当 RD 和 SD 同时由 0 变 1 时, 输出状态可能为 0,也
G2 可能为 1,即输出状态 不定。因此,这种情况
EXIT
四、一些约定
集成触发器
1态: Qn=1,Qn=0 0态: Qn=0,Qn=1

高频电子技术试题库第四章

高频电子技术试题库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正弦波自激振荡器相位平衡条件为 。

( )A .o =90ϕ∑B .o =180ϕ∑C .o =360ϕ∑ 答案:C2正弦波自激振荡器振幅平衡条件为 。

( )A .KF = 1B .KF > 1C .KF < 1 答案:A3正弦波自激振荡器起振的振幅条件为 。

( )A .KF = 1B .KF > 1C .KF < 1 答案:B4正弦波自激振荡器的反馈为 。

( )A .正反馈B .负反馈C .无反馈 答案:A5下列不是正弦波自激振荡器起振的初始条件为 。

( )A .突变电流B .热噪声C .直流电源 答案:C6正弦波自激振荡器起振后,振幅不会无限增大,重要是由于 。

( )A .晶体管电流有限B .输出电压值有限C .晶体管进入饱和、截至区 答案:C7正弦波自激振荡器在起振过程中,经历 变化过程。

( )A .甲类-乙类-丙类B . 乙类-甲类-丙类C .类丙-乙类-甲类 答案:A8正弦波自激振荡器在起振过程中,导通角 。

( )A .变大B . 变小C .不变 答案:B9 正弦波自激振荡器振幅稳定条件 。

( )A .10K FdK du=> B .1=0K FdK du=C .10K FdK du=<答案:C10 正弦波自激振荡器不需要激励就可以起振并在平衡点稳定,称之为 。

( )A .软激励B . 硬激励C .无激励 答案:A11 正弦波自激振荡器需要外加激励才可以起振并在平衡点稳定,称之为 。

( )A .软激励B . 硬激励C .无激励 答案:B12 正弦波自激振荡器相位稳定条件 。

( )A .00f f d dfϕ=> B .0=0f f d dfϕ= C .0f f d dfϕ=<答案:C13 电容三点式LC 振荡器称为 。

( )A .考毕兹电路B . 哈特莱电路C .克拉泼电路 答案:A14 电感三点式LC 振荡器称为 。

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输出电流加倍,使电压放大倍数增大。
共模输入时,
从 以上分析可知,共模信号基本不传递到下一 级,提高了整个电路的共模抑制比。 此外,输入级静态电流增加时,T8与T9管集电 极电流会相应增大,但因为IC10=IC9+IB3+IB4,且IC10 基本恒定,所以IC9的增大势必使IB3 、 IB4减、小,从 而导致输入级静态电流减小,最后使它们基本不变。 综上所述,输入级是一个输入电阻大、输入端耐 压高、对温漂和共模信号抑制能力强、有较大差模放 大倍数的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
说明电流 几乎全部流向了负载。 有源负载使电压放大倍数大大提高。
二、有源负载差分放大电路
图 4.2.11
以上分析说明,用镜像电流源做有源负载, 不但可将T1管的电流变化转换为输出电流,而 且还将使所有的变化电流流向负载RL。 图中的晶体管也可用合适的场效应管代替。
4.3 集成电路运放电路简介
本质:高性能的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品种繁多, 内部电路不同,但基本组成部分、结构 形式、组成原则基本一致。 4.3.1 双极型集成运放 一、F007电路分析
图4.2.3
在设计电路时,首先应确定电流IR和IC1的数值, 然后求出R和Re的数值。在4.2.3电路中,若VCC=15V, IR=1mA,UBE0=0.7V,UT=26mV,IC1=20μA;则可以求得 R=14.3kΩ,Re5.09kΩ。 所以,在微电流源中,能输出很小的电流(20 μA ), 但电阻却不是很大(几~十几kΩ )。
图 4.2.6
图4.2.7所示为多集电极 管多路电流源。S0、S1和S2 是各集电区的面积,则
图 4.2.7 图4.2.8所示为场效应管 多路电流源,S0~S3是各管导 电沟道的宽长比,则

电子技术基础讲义第4章

电子技术基础讲义第4章
在如图4.1.3(c)所示的电路中,设输入电流ii对地的瞬时 极性为正,集成运放反相输入端uN对地为正,因此输出电压 uo对地的电位为负; uo在R2上产生电流if,方向如图中虚线 所示; if对ii分流,使得集成运放的净输入电流数值减小, 说明电路引入了负反馈。
第4章 负反馈在放大器中的应用
对于分立元件,可以通过输入级放大管的净输入电压或 者净输入电流的增大或减小来判断反馈的极性。在图4.1.4中, 设输入电压ui对地的瞬时极性为正,则VT1的基极电 位对地为“+”,基极输入,集电极反相,发射极同相,故 VT1的集电极电位为“-”, VT2的基极电位对地为“-”, 所以输出电压uo对地的电位为“+”,作用于R6和R3回路产生 电流,方向如图中虚线所示,在R3上形成了反馈电压uf(方向 上为“+”,下为“-”),使得VT1管b-e间电压(即净输入 电压)减小,因此电路引入了负反馈。
第4章 负反馈在放大器中的应用
图4.2.1 电压负反馈
第4章 负反馈在放大器中的应用
2. 电流负反馈 若反馈量取自于输出电流,则称为电流负反馈。如图 4.2.2所示,电路各点电位的瞬时极性和电流方向如图中所标 注。图4.2.2(a)是将负载RL接在了R2处,从RL中得到了稳定 的输出电流io,我们习惯上将其画成图4.2.2(b)所示的形式。 电路中各点瞬时极性和电流方向如图中所标注。
第4章 负反馈在放大器中的应用
图4.1.1 反馈电路的方框图
第4章 负反馈在放大器中的应用
3. 有无反馈的判别 如果放大电路中存在输出回路和输入回路的连接通路, 并且能够影响放大电路的净输入量,则该电路引入了反馈; 反之则没有引入反馈。反馈回路中影响反馈量的元件称为反 馈元件。 如图4.1.2所示。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

&
G3
&
S=0,R=1:Qn+1=0
R
S=1,R=1:Qn+1=1(×),
CP
S
CP回到0后状态不定 输入端R、S通过与非门
作用于基精本品PPRT S触发器。
1R C1 1S R CP S
(三)同步RS触发器
2. 特征(tèzhēng)表
RS
00 01 10 11
Qn+1
Qn 1 0 1(×)
3. 特征方程
CP
电路连接的特点:第一个触发器的CP1端作为计数脉冲CP输入 端,Q1与第二个触发器的CP2端相连,依次有Qi与CPi+1相连,触发 器的输出Q4Q3Q2Q1代表四位二进制数。
精品PPT
4. 应用(yìngyòng)
二、主从(zhǔcóng)触发 器
每一个CP下降沿,都会使Q的状态变化,Q4Q3Q2Q1代表四位二进 制数,故称该电路为四位二进制计数器。
1. 逻辑(luójí)符号
输入信号:R、S(高有效) 时钟输入:CP 异步置0、置1:RD、SD
(不受CP限制,低有效) 输出信号:Q、Q
精品PPT
Q
Q
R 1R C1 1S S RD R CP S SD
2. 组成(zǔ chénɡ)及工作原理
组成:由两个同步RS触发器级联而成。
工作原理:
按照C同P步为高RS电触平发:器主的触功发能器翻输从转出触,A发、从B器 触发器时的钟状C态P不直变接,作Q用状于态主保触持。
精品PPT
3. 状态(zhuàngtài)转换图
特征表
D
Qn+1
0
0
1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第四章复习
一、填空题
1.对于正负反馈性质判断,可用。

2.为了尽量减小信号源取用的信号电流,并且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放大电路应引入反馈。

3.输入端串联反馈要求信号源的内阻,并联型反馈要求信号源的内阻。

4.反馈放大器由和反馈电路两部分组成。

反馈电路是跨接在端和端之间的电路。

作为反馈,若反馈信号引入到输入端接在三极管的基极上称作反馈。

从输出端来,反馈接在三极管的集电极上称作反馈,从发射极接出称作反馈。

6.深度负反馈时,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只与确有关,而与三极管的无关。

7.共射极电路中RE的反馈类型是。

8.负反馈对放大器下列方面的影响是:使得放大倍数,放大倍数的稳定性,输出波形的非线性失真,通频带的宽度,并且了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9.反馈是指放大器的输出端把输出信号的或者通过一定方式送到放大器的过程。

10.反馈信号的形式只取决于输入端的联接方式,如果是串联反馈则反馈信号形式是,若是并联反馈则反馈信号的形式是。

二、选择题
1.按反馈的极性分类,反馈可分为()。

A.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B.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C.正反馈和负反馈
D.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
2.放大器引入负反馈后,它的性能变化是()。

A.放大倍数下降,信号失真减小 B.放大倍数下降,信号失真加大C.放大倍数增大,信号失真减小 D.放大倍数不变,信号失真减小3.射极输出器属于()负反馈。

A.电压串联 B.电压并联 C.电流串联 D.电流并联4.反馈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A.一定提高 B.一定降低
C.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负反馈能抑制干扰和噪声是指()。

A.输入信号中的干扰和噪声 B.输出信号中没有干扰和噪声
C.反馈环内的干扰和噪声
D.反馈环外的干扰和噪声
6.直流负反馈对电路的作用是()。

A.稳定直流信号,不能稳定静态工作点
B.稳定直流信号,也能稳定交流信号
C.稳定直流信号,也能稳定交流信号
D.不能稳定直流信号,能稳定交流信号
7.基本放大器引入反馈后使(),则说明是负反馈。

A.净输入信号减小 B.净输入信号增大
C.输出信号增大 D.输入电阻变大
8.某基本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V为200,加入负反馈后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降为20,则该电路的反馈系数F为()。

A.0.045 B.0.45 C.0.9 D.1
三、分析计算题
1.负反馈对放大器的性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如果要求:①稳定静态工作点;②稳定输出电压;③稳定输出电流;
④提高输入电阻;⑤降低输出电阻应分别引入何种反馈。

3.在一个具体的电路中判断反馈类型的步骤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