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实验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肇庆学院

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12 年级 电气一班

组员:王园园、李俊杰

实验日期

2014/6/9

姓名:李奕顺 学号:201224122130老师评定 ________________

实验四: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

一、实验原理

1.被测系统的方块图:见图4-1

将频率特性测试仪内信号发生器产生的超低频正弦信号的频率从低到高变化, 并施加于

被测系统的输人端[r(t)],然后分别测量相应的反馈信号 [b(t)]和误差信号[e(t)]的对数幅 值和

相位。频率特性测试仪测试数据经相关运算器后在显示器中显示。

根据式(4 — 3)和式(4 — 4)分别计算出各个频率下的开环对数幅值和相位, 在半对数座标

纸上作出实验曲线:开环对数幅频曲线和相频曲线。

系统(或环节)的频率特性 幅值和相角:

G (j 3)是一个复变量,可以表示成以角频率

3为参数的

G(j 3)= G(j 3)|/G(j 3)

(4 — 1)

本实验应用频率特性测试仪测量系统或环节的频率特牲。 图4-1所示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

G 1(j 3)G 2(j 3)

B(j 3) 」

B(j 3)

E(j 3) E(j 3) E(j 3)

(4—2)

采用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表示,则式(

20lgG1(j 3) G2(j 3)H(j 3)=

2

叫鵲

= 20lgB(j 3) -20lg E(j 3)

(4— 3)

G 1(j 3)G 2(j 3)H(j 3)

B(j 3)- . E(j 3)

(4—4)

图4-1 被测系统方块图

4— 2 )表示

为:

根据实验开环对数幅频曲线画出开环对数幅频曲线的渐近线,再根据渐近线的斜率和转

角频确定频率特性(或传递函数)。所确定的频率特性(或传递函数)的正确性可以由测量的相频曲线来检验,对最小相位系统而言,实际测量所得的相频曲线必须与由确定的频率特牲(或传递函数)所画出的理论相频曲线在一定程度上相符,如果测量所得的相位在高频

(相

对于转角频率)时不等于-90 ° (q —p)[式中p和q分别表示传递函数分子和分母的阶次], 那么,频率特性(或传递函数)必定是一个非最小相位系统的频率特性。

2.被测系统的模拟电路图:见图4-2

图4-2被测系统

二、实验内容

(1)将U21 DAC单元的OUT端接到对象的输入端。

⑵将测量单元的CH1 (必须拨为乘I档)接至对象的输出端。

⑶将Ul SG单元的ST和S端断开,用排线将ST端接至U26控制信号单元中的PB0。(由于在每次测量前,应对对象进行一次回零操作,ST即为对象锁零控制端,在这里,我们用8255的PB0 口对ST进行程序控制)

⑷在PC机上分别输入角频率为1, 10,100,300,并使用“ +”、“―”键选择合适的幅值,按ENTER键后,输入的角频率开始闪烁,直至测量完毕时停止,屏幕即显示所测对象的输出及信号源,移动游标,可得到相应的幅值和相位,得到的实验波形图如图4-3到图4-10所示:

图4-3输入频率为1的波形图1

图4-4输入频率为1的波形图2

图4-5输入频率为10的波形图1

图4-6输入频率为10的波形图2

图4-7输入频率为100的波形图1

工1圧匚丨*韦増> »

图4-8输入频率为100的波形图2 K CiC W 嬉

图4-10输入频率为300的波形图2

三、实验数据整理

1、由实验波形图如图4-3到图4-10的数据可以计算得出表4-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