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危化品库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医院危化品库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保障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危化品库,包括储存、使用、运输、处置等环节。
三、职责1. 医院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本制度。
2. 医院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考核。
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危化品库的安全管理工作。
4. 医院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自觉履行安全责任。
四、危化品库安全管理要求1. 危化品库应设在医院内部,远离病房、门诊等人员密集区域,并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2. 危化品库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库房门应保持常闭。
3. 危化品库内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通风设施、防泄漏设施等。
4. 危化品应分类存放,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应单独存放。
5. 储存危险化学品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条件进行,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6. 仓库内不得存放与危化品无关的物品,库房内不得堆放杂物。
7. 定期检查危化品库的安全设施,确保其完好有效。
五、危化品库出入库管理1. 危化品入库前,应检查包装完好、标签清晰、说明书齐全。
2. 危化品出库时,应核对品种、数量,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3. 严格执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确保危化品安全。
4. 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六、应急预案1. 医院应制定危化品库火灾、泄漏、中毒等事故的应急预案。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七、监督检查1. 医院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对危化品库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危化品库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四篇)

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销售等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医院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防止事故的发生,确保医院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促进医院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四条所有从事与危险化学品相关工作的医院职工都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不得违反本制度的规定行事。
第五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界定权限、完善设施,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章责任义务第六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系统,明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责和任务。
第七条医院顶层管理人员应当重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必要的制度和措施,确保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八条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由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该部门应当设立相关职能岗位,明确人员责任和任务。
第九条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管理和应急处理等知识。
第十条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并向全院员工进行普及和宣传,确保员工了解相关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三章基本原则第十一条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第一”的原则进行。
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的台账,明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存放地点和使用对象等信息,确保全院危险化学品使用情况的明确。
第十三条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强化事前预防措施,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危险化学品使用操作的规范程度。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遇到危险化学品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危险化学品的采购、储存、使用、运输、处置等全过程安全管理。
第三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四条医院应设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危险化学品的采购、储存、使用、运输、处置等环节的安全管理。
第二章危险化学品采购安全管理第五条危险化学品的采购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作为供应商。
第六条采购危险化学品时,应查验供应商的营业执照、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资质文件,并签订安全采购合同。
第七条采购危险化学品时,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验收,确保危险化学品的质量、数量、包装等符合要求。
第八条采购危险化学品时,应严格执行国家对危险化学品采购的相关规定,不得采购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危险化学品。
第三章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管理第九条危险化学品应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设计规范和安全规范,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建立健全防火、防爆、防泄漏、防盗、防潮、防毒等安全措施。
第十一条危险化学品储存时,应按照危险化学品的性质进行分区、分类、分库储存,并设置相应的隔离措施。
第十二条危险化学品储存时,应建立健全库存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和质量。
第四章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第十三条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安全。
第十四条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了解危险化学品的性质、用途、安全注意事项等,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
安全规范,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警示标志。
化学品和危险物品管理制度

化学品和不安全物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院的安全运行,有效管理化学品和不安全物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特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科室、部门及工作人员,涉及化学品和不安全物品的购买、存储、使用、运输、处理等方面。
第二章购买和验收第三条医院全部科室和部门在购买化学品和不安全物品前,必需提前编制采购计划,并经过医院管理部门审核后方可采购。
第四条购买化学品和不安全物品的供应商必需具备合法资质,并供应相关产品的安全技术资料、质检报告和安全使用说明书。
第五条化学品和不安全物品的验收应严格依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
验收人员应核对物品名称、型号、数量等信息,并对物品的包装完整性和外观进行检查。
第六条验收人员在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将化学品和不安全物品送至仓库,并登记相关信息,如名称、型号、数量、生产日期等,并妥当保管相关证明文件。
第三章存储和使用第七条化学品和不安全物品的存放必需符合相关安全规定,应配备防火、防爆、防腐蚀、防毒气等设施设备,并设置明确的存储区域。
第八条存储区域内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标牌,标明化学品和不安全物品的命名、不安全性等级、存放位置等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识别和取用。
第九条化学品和不安全物品应依照相关法规进行分类存放,不同类别的物品之间应有充分的间隔,并避开存放于易燃、易爆、易腐蚀等物质相近。
第十条存储区域应定期进行清理,清除过期、变质或者损坏的化学品和不安全物品,严禁堆放过多物品,确保管储区域的通风、干燥和乾净。
第十一条使用化学品和不安全物品的科室和部门应严格依照产品的使用说明书,采取必需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
第十二条使用化学品和不安全物品的工作人员必需经过特地的培训和考核,了解化学品的危害性及相应的应急措施,并掌握急救常识。
第四章运输和处理第十三条化学品和不安全物品的运输应依照相关安全规范执行,并确保包装完好、固定可靠、不泄漏。
禁止与饮食、药品等其他物品混装运输。
医院药剂科危化品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药剂科危化品的安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防止事故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药剂科所有危化品的采购、储存、使用、运输、废弃等环节。
三、职责1. 药剂科主任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本制度,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2. 药剂科安全员负责危化品的日常安全管理,包括采购、储存、使用、运输、废弃等环节的监督检查。
3. 药剂科工作人员负责按照本制度规定,正确使用、储存、运输危化品。
四、危化品分类1. 易燃易爆品:如乙醇、乙醚、汽油等。
2. 有毒有害品:如氯化氢、硫酸、硝酸、苯、汞等。
3. 腐蚀品:如浓硫酸、浓硝酸、氢氧化钠等。
4. 放射性物品:如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药品等。
五、采购管理1. 药剂科采购危化品时,应选用具有合法经营许可证的供应商,并签订安全协议。
2. 采购的危化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不得采购无标签、无合格证明、过期或变质的产品。
3. 药剂科应建立危化品采购台账,详细记录采购品种、数量、供应商、采购日期等信息。
六、储存管理1. 危化品应储存在专用仓库,仓库应具备通风、防火、防爆、防腐蚀等安全设施。
2. 不同类别的危化品应分开储存,易燃易爆品应远离火源、热源,有毒有害品应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
3. 储存危化品的容器应完好无损,不得使用破损、泄漏的容器。
4. 储存危化品时应标明品名、浓度、危险标志等信息。
七、使用管理1. 药剂科工作人员应接受危化品使用培训,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2. 使用危化品时,应穿戴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
3.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方法。
4. 使用后的危化品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八、运输管理1. 运输危化品时,应选用符合要求的运输工具,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2. 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危化品泄漏、污染环境。
3. 运输车辆应配备灭火器、防毒面具等应急设备。
医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5篇)

医院危急化学品安全治理制度为加强对医院危急化学品的安全治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急化学品安全治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危急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二、危化品的选购原则上由使用部门或科室提出打算,相应选购部门负责实施选购。
危化品存放点应有醒目的职业安康安全警示标志,做到帐物相符,觉察问题准时处置和上报。
三、危化品的供给商应当具备危化品生产或销售资质,其供给的产品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标准。
严禁向无生产或销售资质的单位选购危化品。
危化品凡包装、标志不符合国家标准标准(或有破损、残缺、渗漏、变质、分解等现象) 的,严禁入库存放。
四、严格把握选购和存放数量。
危化品选购数量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原则上不得超过个月的使用数量。
核定数量由医院安全生产治理委员会依据往年每月平均使用量核定。
五、建立危化品治理档案,建立岗位职责、培训教育、应急救援等安全治理制度。
加强对供给商以及危化品的日常安全治理,认真做好物资的检验和交付、使用、处置等完整记录。
六、危化品的存放应严格遵循分类、分项、专库、专储的原则。
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危急品不得同存一库。
对不同化学性质,混合后将发生化学变化,形成燃烧、爆炸,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且灭火方法又不同的化学危急品,必需分别贮存,严禁混合贮存。
七、危化品及其用后的包装箱、纸袋、瓶桶等,必需严加治理,使用部门或科室统一集中回收,按医疗废物处置原则处理。
不得任凭倾倒危化品及其包装物。
八、医院危化品安全治理执行分级责任制治理,部门和科室负责人为安全治理责任人。
使用部门和科室对危化品安全治理具体负责;职能部门包含药学部、总务科、医学装备科对相应使用危化品科室进展每月定期督导、监管工作,并作出分析评价(质量把握),上报医院安全生产治理委员会;医院安全生产治理委员会是医院危化品安全治理部门,全面负责医院危化品安全治理工作,负责催促各职能部门做好危化品监管工作,定期分析医院危化品安全治理状况。
医疗机构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疗机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药品、消毒剂、放射性物质、化学试剂等。
三、管理职责1. 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对本机构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
2. 医疗机构设立危化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协调各部门共同做好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
3. 医疗机构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4. 医疗机构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危化品管理工作。
四、危化品采购与验收1. 危化品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供应商。
2. 采购的危化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并具备安全技术说明书。
3. 危化品验收应严格按照供应商提供的资料和实物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入库。
五、危化品储存与使用1. 危化品应按照种类、性质分开存放,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2. 储存危化品的场所应通风良好,保持干燥、阴凉,避免阳光直射。
3. 危化品储存区域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防护用品。
4.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危化品使用管理制度,明确使用流程和操作规范。
5. 医务人员在使用危化品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六、危化品运输与废弃处理1. 危化品运输应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运输单位,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2. 运输危化品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运输安全。
3. 危化品废弃处理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执行,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七、安全教育与培训1.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危化品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新进医务人员应在上岗前接受危化品安全教育和培训。
八、监督检查与事故处理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危化品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
医院危化品管理制度

医院危化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危化品的管理,保障医院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减少危化品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医院危化品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使用、储存、运输和处理的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的管理。
第三条医院危化品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严格管理、依法合规”的原则,切实做好危化品的区分与标识、储存与使用、应急处置与监管等工作。
第四条医院危化品管理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
第五条医院应有专门的危化品管理部门或人员负责危化品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医院危化品管理应建立健全责任制度,明确每个管理环节的责任人及其职责。
第七条医院应定期组织危化品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危化品事故。
第八条医院应建立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确保能够应对各类危化品事故。
第九条医院应建立危化品安全档案,包括危化品库存清单、安全技术说明书、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并定期进行更新。
第二章危化品的分级管理第十条医院应根据危化品的危险性和毒性等特点,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进行管理。
第十一条一级危化品为特别危险的化学品,包括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等,必须由专门人员管理,严格限制使用和储存。
第十二条二级危化品为较危险的化学品,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证书考核后方可使用,有专门的储存区域和设施。
第十三条三级危化品为一般危险的化学品,需要进行基本的培训后方可使用,根据使用数量和性质进行分类和储存。
第十四条医院应制定相关的危化品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分级管理的原则、标准和程序。
第十五条每一种危化品都应有相应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应张贴在使用场所和储存场所。
第十六条医院应定期对危化品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危化品的分类、管理和使用符合规定。
第三章危化品的储存与使用第十七条医院应建立相应的危化品储存设施和储存管理制度,确保危化品的安全储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医院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医院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一、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二、危化品的采购原则上由使用部门或科室提出计划,相应采购部门负责实施采购。
危化品存放点应有醒目的职业健康安全警示标志,做到帐物相符,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和上报。
三、危化品的供应商应当具备危化品生产或销售资质,其提供的产品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严禁向无生产或销售资质的单位采购危化品。
危化品凡包装、标志不符合国家标准规范(或有破损、残缺、渗漏、变质、分解等现象)的,严禁入库存放。
四、严格控制采购和存放数量。
危化品采购数量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原则上不得超过1个月的使用数量。
核定数量由医院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根据往年每月平均使用量核定。
五、建立危化品管理档案,建立岗位职责、培训教育、应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对供应商以及危化品的日常安全管理,认真做好物资的检验和交付、使用、处置等完整记录。
六、危化品的存放应严格遵循分类、分项、专库、专储的原则。
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危险品不得同存一库。
对不同化学性质,混合后将发生化学变化,形成燃烧、爆炸,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且灭火方法又不同的化学危险品,必须分别贮存,严禁混合贮存。
七、危化品及其用后的包装箱、纸袋、瓶桶等,必须严加管理,使用部门或科室统一集中回收,按医疗废物处置原则处理。
不得随意倾倒危化品及其包装物。
八、医院危化品安全管理执行分级责任制管理,部门和科室负责人为安全管理责任人。
使用部门和科室对危化品安全管理具体负责;职能部门包含药学部、总务科、医学装备科对相应使用危化品科室进行每月定期督导、监管工作,并作出分析评价(质量控制),上报医院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医院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是医院危化品安全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医院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负责督促各职能部门做好危化品监管工作,定期分析医院危化品安全管理情况。
九、医院将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严格按照院科两级目标责任对使用部门及职能监管部门进行考核。
十、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相关制度或规定在本制度执行之日废止。
附件:1.危险化学品清单、分布图
2.危险化学品考核方案
XXXX医院
2016年9月22日附件1:
危险化学品清单、分布图
附件2:
危险化学品考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