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2013)解读

合集下载

中国老年人健康指南

中国老年人健康指南

中国老年人健康指南1.勤洗手,常洗澡手是疾病传染过程中重要的媒介。

接触钱币后、便前便后、做完清洁后、去医院看病或接触患者后、外出归来、用餐前等情况下,都要采取正确方法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

老年人应经常洗澡,水温以38℃为宜。

不与他人共用手巾和洗漱用具。

2.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坚持每天早晚刷牙,应特别重视睡前刷牙和饭后及时漱口。

若使用假牙,必须每天摘下刷洗干净,然后浸泡。

建议每3个月更换1次牙刷。

3.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除了雾霾天气等特殊情况外,应经常开窗通风,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每天最好早、中、晚各开窗1次,每次15~20分钟。

做饭时,也应及时开窗或打开抽油烟机。

4.劳逸结合,作息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睡眠起居要有规律,每天睡眠不少于6小时,最好有午休。

5.主动饮水主动饮水,不要等渴了才喝,且以少量多饮为宜。

一般每人每天喝水6~8杯(每杯200毫升)。

运动或体力劳动时,饮水量应适当增加。

6.坚持每天晒太阳每天应晒太阳15~20分钟,但要避免暴晒或中暑。

阳光强时,应佩戴太阳镜;或在树荫下停留较长时间,也可获得同样效果。

7.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日常生活中,切勿随地吐痰,也不要直接面对周围人咳嗽和打喷嚏。

咳嗽和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手帕或衣袖遮掩口鼻。

8.不滥用镇静、催眠和镇痛剂等成瘾性药物镇静、催眠和镇痛剂等成瘾性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长期或不当使用损害身心健康。

严重时会改变人的心境、情绪、意识和行为,引起人格改变和各种精神障碍。

9.保持大便通畅要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活动,避免久坐,,每天坚持按摩腹部并做些提肛收腹运动。

晨起最好饮用1杯温开水。

10.控制体重,避免超重、肥胖或体重过低通过吃动平衡,控制自身体重,使体重指数保持在18.5~23.9的正常范围。

超重(体重指数≥24)、肥胖(体重指数≥28)、体重过低(体重指数<18.5)都不利于健康,应该避免。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是当代人主要生活方式,什么叫健康? 很多人说首先是没有病,这是对的。但是我们如何规 避不良嗜好,就必须和社会相适应,人也要和环境相 和谐,要有健康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一分为二地看待 世界上的事,摆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臵,这是心 理健康的基础。须知先有“我为人人”,才有“人人 为我”,对人宽、责己严,自然达到了情绪健康,规 律饮食,遵守作息时间,坚持运动等等,这也是健康 生活方式。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殊方法,发病之后很难使骨 组织微细结构完全修复。因此,治疗的最好方法是加强 预防。 预防的三要素是: 鼓励运动:运动是增加骨密度、降低骨丢失的重要措施, 尤其是户外活动和日光浴。老年人要坚持每周3~4次 的锻炼,每次不少于30~60min。 合理营养:指导老年人多食含钙高的食物,每日至少需 要钙800mg。含钙高的食物有奶制品、海产品、深绿 色蔬菜、核桃、花生、大豆制品等。由于中国人肠道 缺乏乳酸酶者较多,喝牛奶后可有产气、腹胀、腹泻 等不适。这类老年人可饮用酸奶。此外要鼓励老年人 多吃鱼类,因其含有丰富的钙和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 吸收。同时注意食物搭配,如豆腐不予菠菜同时烹饪, 避免钙与草酸结合形成不溶的草酸钙。
主要是填写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
慢性病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和肥 胖、不健康膳食、缺乏身体活动、吸烟、精神 压力过大、过量饮酒等都是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二、服务内容
(二)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 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 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 视力、听力和活动能力等进行粗测判断。补助 标准8元/人.次
骨质疏松症
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遗传:女性绝经期后多见,男性65岁后发 病多见。遗传因素决定个人的峰值骨量和骨骼大小, 峰值骨量越高,骨骼越重,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的危 险性就越小。体形瘦小的人,峰值骨量也低于正常人, 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就明显高于其他体形的人。不 同人种发病率也不同,白种人高于黄种人,黑人最少。 家族中患本病较多者,本人患病的危险性增高。 内分泌影响:老年人由于性功能下降,抑制骨吸收和促 进骨形成的性激素水平明显降低,尤其是绝经后的女 性。

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

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

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前言本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行业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MZ/T 039-2013)、《成都市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等国家及地方评估标准,结合本中心实际服务情况修订而成。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老年人能力评估的评估对象、评估指标、评估实施及评估结果。

本标准适用于需要接受养老服务的老年人。

2术语和定义老年人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

能力个体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

日常生活活动个体为独立生活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同性的身体动作群,即进行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日常活动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精神状态个体在认知功能、行为、情绪等方面的外在表现。

感知觉与沟通个体在意识水平、视力、听力、沟通交流等方面的主观条件。

社会参与个体与周围人群和环境的联系与交流状况。

3评估对象需要接受养老服务的老年人。

4评估指标一级指标共5个,包括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年龄。

二级指标共26个,参见表1。

日常生活活动采用Barthel指数分级1)进行评定,包括10个二级指标;精神状态包括3个二级指标;感知觉与沟通包括4个二级指标;社会参与采用“成人智力评定量表”进行评定,包括5个二级指标;年龄包括四个年龄阶段。

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参见附录A“老年人能力评估表”。

老年人能力评估指标5评估实施评估环境评估环境应清洁、安静、宽敞、光线明亮、空气清新、温度适宜,至少有三把椅子和一张诊桌、4-5个台阶,以供评估使用。

1)Barthel指数分级(Barthel Index,BI)是用来评定日常生活活动的工具,由评估员通过询问被评估者或主要照顾者,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定,具体的评定项目及计分方法参见附录A。

评估时间在申请人提出申请的30日内完成评估。

对评估结果有疑问者,在提出复评申请的7日内进行再次评定。

评估提供方评估机构由*****居家服务中心负责委派或指定评估员对老年人进行评估。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

欢迎大家出席全国老龄办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老龄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我通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的有关情况。

一、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的背景及意义今天,我们在这里发布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总结和评估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状况的蓝皮书,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2012年和2013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

一是随着新中国成立后新出生的人口,也就是1952年和1953年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我们迎来了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

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比上年增加891万,占总人口的14.3%,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2273万人,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

二是迎来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从2011年的峰值9.40亿人下降到2012年的9.39亿人和2013年的9.36亿人,劳动力供给格局开始发生转变。

三是底部和顶部老龄化相叠加,推动人口机会窗口逼近关闭。

少儿人口抚养比从2012年的23.96%提高到2013年的24.36%,老年抚养比从2012的20.66%上升到2013年的21.58%,推动社会总抚养比从2012年的44.62%上升到2013年的45.94%。

同时,老年人口的高龄、失能和空巢化将进一步加剧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一是高龄老年人口数量迅速提高。

到2025年之前,我国的高龄老年人口将一直保持年均100万的增长态势。

二是失能老年人口继续增加,从2012年的360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3750万人。

三是慢性病患病老年人数持续增加,2012年为0.97亿人,2013年将突破1亿人大关。

四是空巢老年人口数量继续上升,2012年为0.99亿人,2013年也将突破1亿人大关。

(完整word版)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

(完整word版)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

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前言本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行业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MZ/T 039-2013)、《成都市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等国家及地方评估标准,结合本中心实际服务情况修订而成。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老年人能力评估的评估对象、评估指标、评估实施及评估结果。

本标准适用于需要接受养老服务的老年人。

2术语和定义2.1老年人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

2.2能力个体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

2.3日常生活活动个体为独立生活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同性的身体动作群,即进行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日常活动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4精神状态个体在认知功能、行为、情绪等方面的外在表现。

2.5感知觉与沟通个体在意识水平、视力、听力、沟通交流等方面的主观条件。

2.6社会参与个体与周围人群和环境的联系与交流状况。

3评估对象需要接受养老服务的老年人。

4评估指标4.1一级指标共5个,包括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年龄。

4.2二级指标共26个,参见表1。

日常生活活动采用Barthel指数分级1)进行评定,包括10个二级指标;精神状态包括3个二级指标;感知觉与沟通包括4个二级指标;社1)Barthel指数分级(Barthel Index,BI)是用来评定日常生活活动的工具,由评估员通过询问被评估者或主要照顾者,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定,具体的评定项目及计分方法参见附录A。

会参与采用“成人智力评定量表”进行评定,包括5个二级指标;年龄包括四个年龄阶段。

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参见附录A“老年人能力评估表”。

5评估实施5.1评估环境评估环境应清洁、安静、宽敞、光线明亮、空气清新、温度适宜,至少有三把椅子和一张诊桌、4-5个台阶,以供评估使用。

5.2评估时间在申请人提出申请的30日内完成评估。

对评估结果有疑问者,在提出复评申请的7日内进行再次评定。

5.3评估提供方5.3.1评估机构由*****居家服务中心负责委派或指定评估员对老年人进行评估。

健康老年人标准(2013)

健康老年人标准(2013)

·标准·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2013)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部 DOI:10畅3760/cma畅j畅issn畅0254‐9026畅2013畅08畅001作者单位: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部通信作者:李小鹰,Email:xyli301@163畅com 1畅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功能异常;无重大疾病;相关高危因素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达标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

2畅认知功能基本正常;能适应环境;处事乐观积极;自我满意或自我评价好。

3畅能恰当处理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

4畅日常生活活动正常,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

5畅营养状况良好,体重适中,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注解:1畅本标准适用于≥60岁人群,老年人指60~79岁人群,高龄老年人指≥80岁人群。

2畅相关高危因素指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

(1)老年人血压范围:血压正常为<140/90mmHg,其中高龄老年人应不低于120/60mmHg;高血压(除年龄外无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患者降压目标值<150/90mmHg,其中高龄老年人应不低于130/60mmHg。

(2)老年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范围:血糖正常者5畅0%~6畅5%;糖尿病(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6畅0%~7畅0%。

(3)老年人血脂范围:胆固醇(TC)3畅1~6畅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畅8~3畅9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畅0mmol/L,三酰甘油(TG)0畅8~2畅3mmol/L。

3畅简易智能量表(MMSE):可参见http∥wenku.baidu.com/view中相关表格,下表同。

总分30分,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老年人≥27分为正常,高龄老年人≥25分为正常。

(1)注意事项:第8个问题,患者如非本地人,可改成问他熟悉的城市;第11个问题,评定者连续说出3种东西;第17个问题,需要连续说出3个动作指令,再看患者能否续贯完成。

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

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

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前言本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行业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MZ/T 039-2013)、《成都市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等国家及地方评估标准,结合本中心实际服务情况修订而成。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老年人能力评估的评估对象、评估指标、评估实施及评估结果。

本标准适用于需要接受养老服务的老年人。

2术语和定义老年人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

能力个体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

日常生活活动个体为独立生活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同性的身体动作群,即进行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日常活动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精神状态个体在认知功能、行为、情绪等方面的外在表现。

感知觉与沟通个体在意识水平、视力、听力、沟通交流等方面的主观条件。

社会参与个体与周围人群和环境的联系与交流状况。

3评估对象需要接受养老服务的老年人。

4评估指标一级指标共5个,包括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年龄。

二级指标共26个,参见表1。

日常生活活动采用Barthel指数分级1)进行评定,包括10个二级指标;精神状态包括3个二级指标;感知觉与沟通包括4个二级指标;社会参与采用“成人智力评定量表”进行评定,包括5个二级指标;年龄包括四个年龄阶段。

各项指标的评分标准参见附录A“老年人能力评估表”。

5评估实施评估环境评估环境应清洁、安静、宽敞、光线明亮、空气清新、温度适宜,至少有三把椅子和一张诊桌、4-5个台阶,以供评估使用。

评估时间在申请人提出申请的30日内完成评估。

对评估结果有疑问者,在提出复评申请的7日内进行再次评定。

评估提供方由*****居家服务中心负责委派或指定评估员对老年人进行评估。

员为经过专门培训并获得资格认证的专业人员,受评估机构的委派,对老年人进行评估。

评估方法1)Barthel指数分级(Barthel Index,BI)是用来评定日常生活活动的工具,由评估员通过询问被评估者或主要照顾者,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定,具体的评定项目及计分方法参见附录A。

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2022

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2022

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评估实施和评估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服务机构人员等对60周岁及以上中国老年人健康状态的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WS/T 484 老年人健康管理技术规范MZ/T 039 老年人能力评估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健康老年人healthy older adults指60周岁及以上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的老年人,躯体、心理、社会三方面都趋于相互协调与和谐状态。

其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明显的功能异常,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范围内,营养状况良好;认知功能基本正常,乐观积极,自我满意,具有一定的健康素养,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等。

4 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中国健康老年人应满足下述要求:a)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b)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明显的功能异常;c)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范围内;d)营养状况良好;e)认知功能基本正常;f)乐观积极,自我满意;g)具有一定的健康素养,保持良好生活方式;h)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i)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5 评估实施5.1 评估人员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内接受过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评估实施和评估标准培训的医疗卫生、护理、养老等专业人员。

5.2 评估地点评估对象现居住地或其所在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等。

5.3 评估内容及权重包括健康三个维度(总和满分为100分),即:——躯体健康(0~50分);——心理健康(0~30分);——社会健康(0~20分)。

具体评估指标见附录A的表A.1“中国健康老年人评估表”中“二、评估项目”。

5.4 评估方法评估人员通过询问评估对象或其照顾者,填写附录A.1“中国健康老年人评估表”中“一、基本信息”的内容;按照附录A.1“中国健康老年人评估表”中“二、评估项目”进行逐项评估,填写每个三级指标评分,并计算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每个维度的分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9
大病没有,小病稳定
▪ 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功能 异常
▪ 无重大疾病 ▪ 相关高危因素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
应的达标范围内
▪ 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
h
10
相关高危因素
通常指: 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主要有: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
h
11
⑴老年人血压范围:
血压正常为<140/90mmHg,其中高 龄老年人应不低于120/60mmHg;
高血压(除年龄外无其他危险因素和 病史)患者降压目标值<150/90mmHg,
其中高龄老年人应不低于 130/60mmHg。
h
12
⑵老年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范 围:
血糖正常者5.0%~6.5%;
糖尿病(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 6.0%~7.0%。
h
13
⑶老年人血脂范围:
胆固醇(TC)3.1~6.2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h
20
h
21
h
22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 的标准。
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 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 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 社会。
h
8
本标准适用于≥60岁人群, 老年人指60~90岁人群, 高龄老年人指≥80岁人群。
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2013) 解读
h
1
h
2
h
3
h
4
h
5
h
6
老龄问题
包括老年人问题与老龄化问题 一般把有关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权益保护看 作“老年人问题”, 把有关老年人增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称为"老龄化问题",这是从人类社会经济发 展的范畴来认识老龄问题。
h
7
人口老龄化
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 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 长的动态。
h
18
▪ 老年抑郁量表(GDS)简表:总分15分, <5分为正常。
▪ 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总分100 分,达到100分为正常,高龄老年人 达到95分为正常。
h
19
合理膳食,合理锻炼
▪ 营养状况良好 ▪ 体重适中
体质指数(BMI)20~25kg/㎡。
▪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不吸烟,慎饮酒,合理膳食搭配, 坚持科学锻炼。
C)1.8~3.9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1.0mmol/L; 甘油三酯(TG)0.8~2.3mmol/L。
h
14
智力正常,自我满意
▪ 认知功能基本正常 ▪ 能适应环境 ▪ 处事乐观积极 ▪ 自我满意或自我评价好
h
15
简易智能量表(MMSE)
总分30分, 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老年 人≥27分为正常,高龄老年人≥25分为 正常。
评分参考:≤22分为痴呆,≤15分为严 重痴呆。按文化程度区分:文盲<17 分,小学<20分,中学以上<24分为痴 呆。总分在27~30分为正常,<27分 为认知功能障碍。hLeabharlann 16心态健康,感受快乐
▪ 能恰当处理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 ▪ 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
h
17
日常生活能自理
▪ 日常生活活动正常 ▪ 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