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表现与诊断,针对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这个问题做如下介绍:
(1)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的占46%,临床占主要表现为颅内高压及局部症状。其中头痛多见并常为首发症状占50%,局部神经异常60%,高级智力功能普遍损害占70%。按表现可分为颅内高压型、卒中型、精神异常型、癫痫型、脑膜脑炎型、无症状型,后两型少见。无症状型需经头颅CT或MRI检查方可发现。
(2)诊断除病史体征等外主要需行头颅CT或MRI检查。此外应排除颅外转移,以骨转移较多见,必要时可作ECT。确诊需经病理活检。
(3)头颅CT检查其特点是:①转移灶常为多发性占70%;②增强现象明显,且易显示多发灶;③病灶以低密度较多,等密度及高密度为少。西村氏报告约31%病人脑转移症状可先于肺部症状,故对肺癌术前病人有必要作常规头颅CT检查或/和MRI检查。
(4)MRI检查平扫,尤其是水抑制成像(FLAIR)序列或T2加权像可发现较大的水肿较重的转移癌。T1加权像可观察病灶内有无出血,>310cm病灶水肿明显。但对<110cm且无明显水肿的病灶很易漏诊。Suzuki等对134例无神经症状的肺癌患者,同一时期进行增强CT和双倍量MRI检查,证明后者检出率高(12∶19,P=0102)。MRI增强扫描是目前公认的最佳检查方法,并主张必要时可应用2~3倍剂量对比剂以提高检出率。肺癌脑膜转移约占10%以上,局部常可见强化灶。
(5)鉴于脑转移癌中不明原发灶来源者占总数的48%,张骏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许世明ABC法,检测颅内病灶标本,协助查找原发灶,总阳性率达8819%,对肺部尚无明显病灶的脑转移癌患者,可提供确定诊断的有利信息,用HLC3-AB可作为识别来源于肺的脑转移瘤之特异性标记物,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表现与诊断?灰树花D阻分,在抑制癌细胞,控制肿瘤上有很好的疗效。联合灰树花D阻分辅助治疗,能有效促进康复,并预防疾病的复发及转移。临床实践证实灰树花D阻分可以通过使癌细胞逆转成正常细胞的分化作用、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免疫调节作用和修复肿瘤患者放化疗引起的损伤四大机制来达到抗肿瘤功效,并有效防止癌复发转移。同时灰树花D阻分联合放化疗可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